普通高中后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分流的政策研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750130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高中后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分流的政策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普通高中后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分流的政策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普通高中后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分流的政策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普通高中后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分流的政策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普通高中后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分流的政策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普通高中后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分流的政策研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普通高中后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分流的政策研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普通高中后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分流的政策研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普通高中后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分流的政策研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普通高中后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分流的政策研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普通高中后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分流的政策研究.docx

《普通高中后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分流的政策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高中后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分流的政策研究.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普通高中后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分流的政策研究.docx

普通高中后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分流的政策研究

普通高中后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分流的政策研究

魏婉月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11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指导教师田建荣教授

摘要:

普通高中后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分流政策是教育分流政策中的重要方面,发挥着导向作用,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从我国普通高中后教育分流政策的制定和演变来看,其内容旨在平衡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追求高等教育领域的最佳教育状况。

而从实际的现状来看,虽然经过几十年的政策调整与努力已经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但还存在着分流方式不成熟、分流后差异大、分流观念有偏见等突出问题。

为此,今后制定高中后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分流政策,必须首先使普通高中后的分流方式有更明确的政策导向;要拓展学生发展空间,进一步增强职普之间制度上的流动性;全面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加快职业教育的发展;倡导并实现更加人性化和合理化的“绿色分流”。

关键词:

普通高中;教育分流;职业教育;政策研究

自我国大学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逐年增长,就业问题也愈加突出。

于是,与职业教育目前仍不被广泛接受的现状相比,普通高中后的教育分流反倒进一步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可以说,这是在寻找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源头依据。

事实上,我国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出台了相关的教育政策,一直在强调要优化普通高等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的招生比例,特别是各地普通高中要积极促进和探索普通高中后的教育分流模式,但始终收效甚微。

本文试图围绕普通高中后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分流问题,从政策演变、政策实施、政策评价以及未来趋势等几个方面对此问题进行讨论,旨在对今后做好普通高中后教育分流政策的实施和调整提供具有可行性的政策性建议。

一、我国普通高中后教育分流政策的制定和演变

1985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就已经指出,要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决定》全面阐述了职业教育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提出我国青少年一般应从中学阶段开始分流,初中毕业生一部分升入普通高中,一部分接受高中阶段的职业技术教育;高中毕业生一部分升入普通大学,一部分接受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政策。

并且还就着力解决职业教育中的相关问题,提出要力争在5年左右,使大多数地区各类高中阶段职业学校招生数相当于普通高中招生数,这可以说是我国实行真正意义上的义务教育后分流的开始。

1993年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进一步明确了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目标、战略和指导方针。

要求普通中学也要分别不同情况,适当开设职业技术教育课程,并且各地要积极发展多样化的高中后教育,对未升入高等学校的普通高中毕业生进行职业技术培训。

这些规定不仅强调了高中后的教育分流去向,也强调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课程衔接,将职业课程在普通中学进行渗透,实质上是高中教育校内分流的一种形式。

1994年7月3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有计划地实行小学后、初中后、高中后三级分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逐步形成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共同发展、相互衔接、比例合理的教育系列,要求在2000年应达到的分流目标:

各类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占高中阶段学生总数的比例,全国平均保持在60%左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城市可达到70%。

 

1996年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以法律的形式提出普通中学可以因地制宜地开设职业教育的课程,或者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地增加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国家根据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普及程度,实施以初中后为重点的不同阶段的教育分流,建立、健全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并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

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教育内在规律相适应、不同类型教育相互沟通相互衔接的教育体制,为学校毕业生提供继续学习深造的机会。

指出,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一大批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和农村急需的专门人才。

要求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对当地教育资源的统筹下,可以举办综合性、社区型的职业技术学院(或职业学院)。

职业技术学院(或职业学院)可采取多种方式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

而高中阶段教育结构已基本合理的地区,要把职业教育工作重点放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

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可发展部分综合高中,推迟到高三年级分流。

2010年印行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要求合理确定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比例,指出,今后一个时期总体保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

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中根据需要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内容。

探索综合高中发展模式。

这就将为高中后的分流做好更充分的准备。

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充分认识到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加快职业教育的发展。

要求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沟通,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立交桥”。

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在结构规模上总体保持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占高等教育的一半以上,总体教育结构更加合理。

并且运用多种方式鼓励职业技术学校的发展,鼓励社会和各行业的参与,以优惠条件吸引学生的报考。

二、我国普通高中后教育分流政策的实施情况

(一)大专与大学的学生比例变化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02年全国高职(含高专和成人高校)在校生为752.6万人,占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的51.4%;2004年普通高等本科学校招生209.9万人,普通高等专科学校招生237.4万人;2009年,普通高等本科招生人数首次超过普通高等专科招生人数,分别为326.1和313.4万人,并逐年增长。

到2010年,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占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一半以上。

“十一五”期间,为社会输送1100多万名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

到2013年,普通高等本科学校招生381.4万人,普通高等专科学校招生318.4万人。

有关的教育政策在加强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成人教育的衔接与沟通上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建立起了人才成长“立交桥”,不仅拓宽了高等职业院校的生源,而且为普通高中之后的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分流方向。

(二)普通高中阶段内的预备分流方式

目前普通高中所进行的预备分流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探索:

(1)主辅式:

主辅式就是集中办普高班,以升学指导为主,以就业辅导为辅的一种模式。

在普通高中开设职业指导的内容,但是要以升学指导为主,帮助高中毕业生合理地确定升学志愿,根据社会的需要和自身的实际选择报考的院校和专业。

(2)综合式:

是融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于一体的办学形式,既办普高班,也办职高班,履行升学预备教育和就业预备教育两种职能,在教育内容和教育途径上做到普教与职教的结合。

从国内外各地实践的初步探索来看,在普通高中创办综合高中,是一种必然趋势,也符合国际教育改革的潮流。

而在过程中普高班重点进行升学指导,职高班重点对学生进行创业指导教育,并且要联合进行职业指导。

(3)分流式:

在普通高中按学分制分段实施职业指导,在我国主要有四种模式。

一是“2+1”模式,高三之前学习普通高中必修文化课,高二之后进行分流,分流之后按相应要求实施为期一年的教育。

二是高三下学期分流,分别进行升学预备教育和就业预备教育。

三是“1+2”模式,即在高一之后进行分流。

四是从高一入校就进行分流,分为普通班和职业班,按不同的培养方案进行培养,职业班加强职业技术教育,高一开始设专业基础理论课,高二开设专业理论课,见习课,高三开设实习课。

(4)渗透式:

当前高中阶段教育改革的潮流是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教育普通化,在教材、教师方面都将给予学生未来发展的影响和指导。

(5)活动式:

在普通高中的活动中进行职业指导,如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等课程活动中。

还可专门组织主题活动,在活动中帮助学生明确升学就业目标。

(三)社会对于高中后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普遍观念

在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一直处于不平等的地位。

普通高等教育作为一种学术和人类追求的体现,一直受到推崇。

而高等职业教育则作为社会职业需要而存在,更多受到社会和政策的影响。

自上世纪60年代末以来,在大力发展国家经济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高职教育也成为发达国家的普遍趋势。

在我国最早的职业教育受到欢迎,出于人们谋求生存的需要。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家大学的不断扩招,学生和家长越来越期望子女接受普通高等教育而不是职业教育。

那么当前,我国学生和家长对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持什么样的态度呢?

不妨看两个例子。

在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2009年举办的“关于如何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课题研讨会上,有专家给大家出示了一组面向10万名中小学生及其家长、老师的调查数据,即“只有不到5%的家长期望自己的子女进入中、高职学校学习;10.5%的学生自己愿意选择到中、高职学校就读;在接受调查的人当中,真正到中职和高职就读的学生分别只占0.3%、0.6%。

”另外,《中国教育报》还以《一位家长的内心彷徨》为题报道了一个典型事例。

一位初中毕业生的父亲找到报社记者,“就是想商量商量,孩子真要考不上公办普通高中,我就花点钱找找路子,把他送到民办学校去。

其实我内心里矛盾极了,知道逼着他硬读也读不进去,可总比上职业学校强啊。

”由于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同感偏低、政府的政策导向对职业教育的影响较大、职业教育的内容和质量有待提高、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缺乏沟通等原因,导致人们更多倾向于选择普通高等教育,而传统偏见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或增强了人们选择的意愿。

当然,虽说社会上对于职业教育的偏见和对普通高等教育的宠爱一直存在,但是职业教育却一直处在蓬勃发展之中。

加上我国的职业教育的政策措施正在逐步完善和进步,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的认可,实际上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和接受普通高等教育的学生数正在趋于一致。

三、普通高中后教育分流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

陕西今年首次进行高职提前报考录取,学生在高考进行以前,有意向的可报考职业学校,通过考试的即不需要再参加普通高考,未通过考试的可继续参加普通高考。

这种提前分流考试的方式给了学生更加多样和方便的选择,目前已有大量学生参与报名。

一位高三学生的家长在被问道对于学生高中之后学习的期望时表示,作为家长,还是希望学生能够接受普通高等教育,但是如果学生真的考不上大学,那就只能让其去接受职业教育,毕竟现在国家鼓励学生接受职业教育,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而学生则表示,自己的学习成绩在班级里并不是名列前茅,对高考抱的期望并不是很大,反而希望找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职业方向去接受职业教育,提前批的职业学校考试已经报了名。

而采访到一个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时,他对自己的目标非常自信,坚信自己一定能够考上理想的大学。

可见,近年来,学生和家长的观念都有了很大的转变。

深圳市平冈中学校长曾钦泉在接受南方教育时报记者采访时谈到,中西国家教育的基础教育阶段相差不大,主要差距在于高等教育阶段,建议从高中开始进行高等教育分流,进行绿色分流。

在追求升学的同时,更要注重“绿色”升学,即升入普通高等大学和高等职业学校的人数相当,升入普通高等大学的学生也可根据学生兴趣特长文体艺等升学。

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尊重其兴趣特长进行培养,改变学生和家长的观念正视职业教育,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学术型和技能型的分流会越来越明显,二者不可或缺,学生应该根据自身实际选择发展方向。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已明确针对高中阶段内,鼓励普通高中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内容,并且要探索综合高中的发展模式,意味着在高中阶段要更好地将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渗透,为高中后的分流打好基础。

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旨在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使招生结构更加合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沟通更加多样,并在政策上提出了一些具体的鼓励措施,为调动社会对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起到了重大作用。

然而,高中后教育分流目前还存在非常严重的问题:

(1)分流的方式不成熟。

到目前为止,国家的政策在大方向上要求了分流的比例,而未在分流的方式上给予明确的指导。

各地的教育机构都在进行积极的尝试和探索,各个地方的分流方式也各不相同。

虽然综合高中的趋势在加强,但是从大体上说,普通高中的以升大学为目的教育方式还根深蒂固的存在。

南方地区的教育理念和实践相对于西北方更加创新,经过检验起到良好效果之后西北方积极学习。

总体来看,分流的方式杂乱,不利于政策的贯彻实施,学生的选择也有很大不确定性。

所以,如何制定较为稳定较为统一的分流的方式将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2)分流后的差异比较大。

普通高中后的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职业教育主要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普通高等教育也有职业教育的特性,但是注重于学术性,可以进行更高层次的研究,在层次上更胜一筹。

就目前的政策,二者之间的流动较为困难。

虽然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要“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沟通,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立交桥’”,但是具体的实施政策并没有落实完善。

(3)对于分流的观念存在偏见。

政策中一直强调要保证职普的学生比例和结构,在贯彻落实中不乏大部分学校为完成分流指标对学生进行强行分流,不仅违背学生的意愿,也违背了分流的宗旨。

普遍存在的认为职业教育不如普通教育的看法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分流的进行。

四、今后我国普通高中后教育分流政策的趋势展望

(一)普通高中后的分流方式会有更明确的政策导向。

目前为止的普通高中后教育分流政策仅仅解决了分流的去处和比例的问题,并未解决如何分流的问题。

各地区各普通高中学校进行了多样的分流探索方式,但是不同标准下的不同分流方式并不利于分流的实施。

为了改变目前分流方式的不成熟现状,制定出更明确的分流政策将有利于分流目标和教育目标的实现。

(二)职普的流动性进一步加强。

加强职普的流动性将给予学生更多的发展空间,也是建设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举措。

打破原来的硬性规定指标分流,学生的一次分流选择不再决定今后的唯一发展方向,学生的选择将会更加灵活,高等教育领域的发展也将更加有活力。

(三)倾向于加快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使二者的分流更加平衡。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不平等地位是导致对职业教育存在偏见的重要原因。

对于职业教育给予更多的扶持,尽快赶上普通高等教育的水平,就会缩小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差距,这样分流的目标才会更加容易实现。

同时提高人们的教育观念,对于如何选择分流方向能够做出更加理智的选择。

(四)倡导“绿色”分流,打击不合理分流现象。

政策应当鼓励学校开展更多的关于普及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知识的活动,开设更多样的课程,提供给学生能够充分了解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差异,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对于分流去向的选择有明确的认识,以便为在高中阶段分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同时,必须严厉打击和制止学校的强制分流行为,不拿学生的教育和前途开玩笑,尊重学生和家长的选择权利,让普通高中后的教育分流更加人性化和合理化。

 

[参考文献]

[1]孙善学.教育分流要向职业教育加大倾斜力度[J].职业技术教育,2010(27).

[2]李红卫.教育分流与职普比政策变迁研究[J].职教论坛,2012(27).

[3]李红卫.教育分流与职业学校升学政策的冲突与协调[J].教育与职业,2012(11).

[4]章锡炎.职业教育的职业性与普通教育的基础性―兼谈对初高中教育分流的看法[J].教育与职业,1993(4).

[5]周正,李健.谁在念职校——中职生社会现状调查与反思[J].教职论坛,2010(4).

[6]许庆豫,卢乃桂.我国教育分流分析[J].教育研究,2001(3).

[7]周正,周佳.中职“扩招”:

农民工子女高中教育的实现路径[J].继续教育研究,2010(7).

[8]风笑天,方长春.教育分流意向——差异与影响因素[J].公共管理高层论坛,2006

(1).

[9]全仓怀,黄学文.普通高中分流教育的探索与思考[J].江西教育科研,2000,(5).

[10]秦丽娟.我国高级教育分流政策分析[J].职业时空,2012(5).

[11]〔新西兰〕Jones,John&Harris,AnthonyC.(1990).StreaminginFirst-yearUniversityClasses.NewZealand:

StudiesinHigherEducation.Vol.15Issue1,p21.

[12]龙献忠.普通高中职业指导的模式研究.上海教育科研[J],2001(3).

[13]顾月琴.基于STC视角的全民职业教育理念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27).

[14]李丹.职业教育应该让更多老百姓认同[N].中国教育报,2009-4-2

(2).

[15]时晓玲.一位家长的内心彷徨[N].中国教育报,2009-5-2(3).

[16]W.C.Liu,C.K.J.Wang&E.J.Parkins,Alongitudinalstudyofstudents’academic.BritishJournalofEducationalPsychology(2005),75,567–586.

PolicyResearchofAfter-highSchoolVocationalEducationandGeneralEducationStreaming

WEIWanyue

(TheSchoolofEducation,ShaanxiNormalUniversity)

Abstract:

After-highschoolvocationaleducationandregularhighereducationsegregationpolicyisanimportantaspectofthesegregationpolicy,whichplaysaleadingroleandhasvaryhighresearchvalue.FromthedevelopmentandevolutionofhighschooleducationinChinaaftersegregationpolicypointofview,itisintendedtobalancethegeneraldevelopmentofhighereducationand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topursuethebesteducationinthefieldofhighereducation.Thecurrentsituationfromapracticalpointofview,evenafterdecadesofpolicyadjustmentandefforthasbeenmadeverysignificanteffect,butthereisstillastreamingimmature,bigdifferenceafterthestreaming,streamingbiasedideasandotheroutstandingissues.Tothisend,thefuturedevelopmentofthesegregationpolicyafterhighschoolvocationaleducationandgeneraleducation,thatwemustmakesurethatthehighschoolafterthestreamingsystemclearerpolicyguidance;expandstudentdevelopment,furtherenhancinginstitutionalfluiditybetweenvocationalCape;comprehensivelyenhancetheattractivenessofvocationaleducationandacceleratethedevelopmentofvocationaleducation;promoteandachieveamorehumaneandrationalizationof"greenstreaming."

Keyword:

Highschool;Educationstreaming;Vocationaleducation;Policyresearch

 

致谢

本文是在导师田建荣教授的细心指导下完成的。

导师的学识渊博,专业知识扎实,治学态度严谨,对己对人要求严格,工作作风精益求精,平易近人,态度亲切和蔼,对我的毕业论文工作上心、抓得紧。

很庆幸选择田教授作为我的毕业论文指导导师,感谢他在我写作之前的细心讲解,写作中的耐心监督督促,和写完后的修改完善,最终我才得以顺利完成毕业论文。

并且导师还对我的未来发展方向做了分析和指导,不仅在学术上而且也在生活上给予我很大帮助,是名副其实的导师,毕业论文的导师,人生的导师。

出于偶然,张正峰副教授也在期间帮助我指出了方向上的偏差,让我不至于犯很大的错误,及时发现了我的论文问题,及时避免了更大的错误,诚恳地感谢他帮助了我。

同样,写作期间也遇到很多问题和迷惑,这时同学们热心的互相探讨和互相帮助,解决了我很多问题,大家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总之,非常感谢所有在我毕业论文写作中帮助过我的老师和同学,没有你们,论文不会这么顺利完成。

也很感谢我的父母,给我这个教育机会,感谢他们一直以来对我的关怀和培养,让我能够成为一个受过教育并对社会有用的人。

在校时间虽有限,但愿师生情和同窗友谊之情长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