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综合监管与IT运维定制平台任务书1031打印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751593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4.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备综合监管与IT运维定制平台任务书1031打印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设备综合监管与IT运维定制平台任务书1031打印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设备综合监管与IT运维定制平台任务书1031打印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设备综合监管与IT运维定制平台任务书1031打印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设备综合监管与IT运维定制平台任务书1031打印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设备综合监管与IT运维定制平台任务书1031打印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设备综合监管与IT运维定制平台任务书1031打印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设备综合监管与IT运维定制平台任务书1031打印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设备综合监管与IT运维定制平台任务书1031打印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设备综合监管与IT运维定制平台任务书1031打印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设备综合监管与IT运维定制平台任务书1031打印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设备综合监管与IT运维定制平台任务书1031打印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设备综合监管与IT运维定制平台任务书1031打印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设备综合监管与IT运维定制平台任务书1031打印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设备综合监管与IT运维定制平台任务书1031打印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设备综合监管与IT运维定制平台任务书1031打印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设备综合监管与IT运维定制平台任务书1031打印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设备综合监管与IT运维定制平台任务书1031打印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设备综合监管与IT运维定制平台任务书1031打印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设备综合监管与IT运维定制平台任务书1031打印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设备综合监管与IT运维定制平台任务书1031打印版.docx

《设备综合监管与IT运维定制平台任务书1031打印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备综合监管与IT运维定制平台任务书1031打印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设备综合监管与IT运维定制平台任务书1031打印版.docx

设备综合监管与IT运维定制平台任务书1031打印版

  附件设备综合监管与IT运维定制平台任务书

  设备综合监管与IT运维定制平台任务书

  II

  目录

  TOC\o"1-3"\h\z范围1

  1系统概述1

  2文档概述1

  2引用文件2

  3术语和定义2

  4任务要求3

  1任务3

  1功能要求3

  2性能要求7

  2运行环境7

  3开发环境8

  4工作模式8

  5接口关系8

  1设备综合监管与IT运维与地面支撑系统机房环境系统8

  2设备综合监管与数据处理与管理、任务运行分系统8

  6设计约束9

  7质量要求10

  1可靠性要求10

  2安全性要求10

  3其它要求10

  1保密性要求10

  2交互性要求10

  3易用性要求10

  8管理要求11

  1关键等级11

  2标准11

  3文档11

  4配置管理11

  5测试要求12

  6验证和确认要求13

  7进度要求13

  8培训要求14

  9对分承制方的要求14

  9验收与交付14

  10维护15

  2

  范围

  系统概述

  空间科学先导专项地面支撑系统负责空间科学卫星在轨运行控制的协调与实施、科学数据的接收、快视、预处理、管理、归档、发布和永久保存,是支撑科学目标实现和科学成果产出的服务平台,是联系全球空间科学界和公众的通道以及开展国际合作的窗口,是国家在空间科学发展方面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空间科学先导专项地面支撑系统的使命是通过空间科学卫星数据接收、处理和在轨运行服务,确保空间科学卫星任务的顺利实施,支持空间科学卫星任务获得最大科学回报。

  设备综合监管与IT运维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对地面支撑系统怀柔总部机房环境、服务器、网络设备、存储、中间件数据库软件资源进行全面综合监视,实现统一集中地展现,并对问题设备支持统一集中的配置管理入口,将运维人员从繁杂的维护工作中抽离出来,从更高角度全面管理资源,整体提高运维效率。

  综合监管与IT运维系统是结合行业用户运维实际应用需求,研发的一套IT服务管理支撑平台,其集IT资源监控、流程管理、机房监控、网络链路流量管理为一体的综合运维管理系统,其统一的门户管理使用户能够方便,灵活。

可以全面地管理监控运维中心的IT资源,包括网络、主机、数据库、中间件、存储、备份、安全、应用服务、业务监控;能够实现对电子表单如值班记录、视频会议记录、外来人员接入网络登记、运维报告录入的功能;并且提供统一的用户门户管理(单点登录、报表管理),再通过平台的二次开发和定制,完全可以满足中科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地面支撑系统怀柔总部计算机及网络系统的项目需求。

  文档概述

  本文档是设备综合监管与IT运维的软件研制任务书,内容涵盖了设备综合监管与IT运维的任务要求、接口关系、设计约束、质量要求、管理要求、验收与交付以及维护等方面的内容。

本文档是进行设备综合监管与IT运维研制与开发的主要依据。

  本文档第2章列出了本文档中引用的其它文档的信息,第3章列出了基本术语与定义,第4章说明了设备综合监管与IT运维的功能、性能、环境、工作模式及其它要求,第5章描述了设备综合监管与IT运维的接口关系,第6章描述了设备综合监管与IT运维的涉及约束,第7章描述了设备综合监管与IT运维的质量要求,第8章描述了设备综合监管与IT运维的关键等级、测试要求、进度要求、配置管理要求等,第9章说明了设备综合监管与IT运维的验收和交付要求,第10章说明了设备综合监管与IT运维的适应和完善性维护工作的要求。

  引用文件

  《地面支撑系统计算机及网络设备采购及集成服务项目招标文件(第二册技术要求)》,2014年9月,中国仪器进出口集团;

  《地面支撑系统计算机及网络设备采购及集成服务项目投标文件(第二册技术分册)》,2014年10月,东华软件股份公司;

  《地面支撑系统计算机及网络实施方案》,2014年7月,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术语和定义

  甲方是指地面支撑系统计算机及网络设备采购与集成服务设备综合监管与IT运维软件研制的委托方,即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乙方是指地面支撑系统计算机及网络设备采购与集成服务设备综合监管与IT运维软件研制的承制方,即东华软件股份公司;

  系统技术总集单位是甲方委托的负责地面支撑系统技术支撑、总体集成和运行环境改造的单位,即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地面支撑系统是指由任务运行分系统、数据处理与管理分系统和地面接收分系统构成的系统集合。

  数据处理与管理系统是指科学卫星的科学数据处理、管理和永久保存中心,科学数据分发与用户服务中心和科学成果的展示中心;

  任务运行分系统是指科学卫星任务的综合运行与管理中心,是卫星科学任务飞控决策支持中心;

  地面接收分系统是指接收卫星数传数据的地面基础设施。

  5

  任务要求

  任务

  功能要求

  设备资源监视

  设备资源监视主要功能指通过Telnet、SNMP、JDBC等多种协议方式轮训采集被监视设备,监控设备状态,监视设备性能,通过机房视图和拓扑图等直观形式展示机房资源和网络状况。

设备综合监管和IT运维系统的实时监视包括对系统运行状况,满足故障告警的实时要求,可以更好地提高业务系统的维护水平和服务水平,实现对所有设备资源的统一监控和管理的需求。

  机房环境监视

  实现与现有地面支撑系统电力、空调、视频监控等环境监控软件的集成;

  提供机房视图,能够展示机柜的布局及机柜设备的运行状态;

  支持机房布局调整机房相关的IT资源位置;

  支持视图中查看机柜详情,提供机柜类型、机柜名称、设备数量、健康状况、健康率、可用性等信息显示,

  提供机柜视图,能够展示机柜中各个设备的布局及设备的运行状态,直观显示机柜中设备所在的位置状况;

  支持机柜视图中查看网络设备详情信息;

  支持机柜视图中查看主机设备详情信息;

  服务器性能监视

  支持对HP、IBM、DELL、浪潮和曙光等主流的服务器进行硬件信息监控,监控的信息包括

  实现虚拟化应用服务器中宿主机与虚拟机运行状态的监视;

  支持对服务器CPU、内存、磁盘使用率、磁盘IO、端口带宽监控;

  支持对服务器的磁盘使用情况、CPU、板卡、磁盘、硬盘等硬件配置信息监控;

  支持对服务器的电源、电压、风扇、温度等硬件信息监控;

  存储设备监视

  在存储系统提供数据接口的情况下,支持对HP、昭盛存储系统的性能监控和故障告警事件监控,性能监控指标包括

  实现卫星原始数据、卫星产品数据物理存储设备资源状态的监视;

  存储阵列状态;

  硬盘状态;

  磁盘状态;

  控制器状态。

  网络环境监视

  实现地面支撑系统与测控系统、科学应用系统、地面光学站间的网络通信链路状态的监视;

  支持基于业务的网络拓扑管理,将测控系统、科学应用系统和地面支撑系统网络连接关系,以及系统内部各业务系统间关系在不同视图上显示;

  支持多种形式的拓扑视图,提供物理拓扑、网络拓扑和自定义拓扑等拓扑图;

  拓扑视图支持全局鹰眼查看、放大、缩小功能,能够区分设备、线路的性能负载,并提供性能颜色区间定义;

  采用拓扑动态跟踪算法,支持拓扑图中网络设备的搜索,确保网络拓扑发现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支持拓扑视图中查看设备详情信息;

  提供设备链路、端口性能实时显示。

  软件运行监视

  操作系统包括windows和Linux操作系统,监视服务器当前的CPU负载、内存占用比、连续运行时间、硬盘读写速率、虚拟内存使用率、网卡使用率、内存等情况,通过图形的方式实时显示和更新;

  数据库软件支持对Oracle、MySQL等主流数据库进行监控,监控指标包括但不限于数据库总体状态、表空间利用情况、数据文件、日志空间或回滚段使用情况、进程状态、内存利用状态;

  中间件支持对ApacheTomcat、SAN集群文件系统软件、云计算管理与服务软件、作业调度软件、防病毒软件、分布式存储文件系统、多级存储管理中间件软件可用性进行监控;

  HTTP服务监测HTTP/HTTPS服务的运行状况,包括端口和服务是否正常。

  监视接口服务

  实现对地面支撑系统全部网络、存储、服务器等硬件资源状态的监视,实现对数据处理与管理分系统、任务运行分系统的第三方软件运行情况和硬件资源状态监控;

  两个分系统提供资源监控数据查询接口,根据资源标识查询并返回采集信息。

  设备资源管理

  提供统一的系统集成管理界面,实现对网络设备、服务器和存储设备的单点登录和集中管理,具体包括

  网络管理

  通过TELNET、HTTP远程登录网络设备,实现网络设备的配置管理。

  通过网络通讯协议,监视链路状态及故障;

  支持IP地址管理,提供IP/MAC一览表;可以根据指定的IP范围,对IP进行管理;

  配合安全管理,提供全网IP定位、MAC定位,提供全网IP/MAC地址绑定监查;

  支持SNMP/TELNET等方式获取网络设备配置信息;

  支持H3C网络设备配置文件备份策略,可自定义每月、每周、每天等时间进行设备的自动及人工备份,并支持备份文件的查询,删除,对比;

  服务器管理

  支持Linux、windows操作系统服务器的远程登录或远程桌面调用;

  支持脚本上传,模拟用户自动远程登录Linux操作系统服务器,批量执行脚本命令;

  基于统一的集成管理界面,实现虚拟机的自动、批量部署。

  存储管理

  集成调用存储设备管理界面或软件工具,实现存储系统的空间划分、权限分配等配置操作。

  系统运维管理

  系统运维管理提供系统运维人员统一的系统管理操作界面,实现告警和报表功能。

  资产管理

  提供资产管理功能,管理员可对资产信息(如名称、用途、使用人、位置、价值等)进行录入维护,并可导出成报表。

  支持按照各业务系统对所包含网络设备、服务器、存储进行分类展示,快速检索;支持对核心重要资源分类展示,快速检索;支持按照设备的机房物理位置进行快速检索定位;

  用户登录与权限管理

  设备综合监控和IT运维系统提供用户权限管理功能,可按照系统功能菜单和资源对用户进行权限分配,对授权用户允许执行相应操作,并记录操作日志以便事后审计与备查。

  表单申请

  提供资源申请流程管理,支持外部用户自带笔记本终端接入、与外部系统间视频会议召开、电子门禁系统磁卡办理、无线网申请等业务的在线申请与审批,可实现与相应控制硬件的设备联动。

  运维日志及事件管理

  支持运维人员手工录入运维日志及事件,提供查找检索功能,便于历史运维记录的追溯,包括值班记录、视频会议记录、外来人员接入网络登记、运维报告等;支持运维人员手工在线填写季度运维报告,提供人性化、可支持定制的编辑界面,包括文字编辑,图像、视频、表格文件的上传。

  运维分析与报表管理

  结合各类设备自身的运行日志,对地面支撑系统中关键设备运行状态给出可靠性评价。

并根据不同设备间的影响域进行分析,对整套系统的运行情况给出建议。

  提供灵活的报表管理功能,支持按类型、按时间、按等级等方面生成多维度的运维报表。

运维报表支持多样的展现方式(柱状图、曲线图、饼状图等);支持多类统计粒度(小时、天、月、季度等);支持定制的排版布局,可导出成运维报告文件。

  告警管理

  提供多样的报警管理功能,支持声音、图像、短信等方式的报警。

支持告警信息全局阀值管理与应用,同时支持对单个设备的监控阀值调整;支持对关键指标如设备断电、网络不可达、磁盘利用率过高、服务停止等重要告警的采集周期可配;

  通过告警信息可实现对被监控资源的故障源识别和定位;支持告警级别、设备运行质量、告警汇总、告警排名等报表;

  性能要求

  网络在正常情况下,软件各类页面的响应时间在3秒以下;(千兆网络环境,在20个并发查询以内时);

  接收到分系统发出的查询请求后,状态响应时间在3秒以内;(千兆网络环境,在100个并发查询以内时);

  告警类型至少但不限于以下类别,如设备不可达、磁盘利用率超过阀值、CPU内存负载过高等;

  设备监测周期一般为5分钟,并且可对关键设备进行单独配置;

  对资源配置数据,如设备磁盘配置、网络配置信息,要求永久保存;

  对性能数据,如资源CPU和内存利用率,要求实时数据保存2个月、小时汇总数据保存4个月、月汇总数据保存12个月;

  对告警数据,要求实时数据保存6个月、历史数据保存24个月;

  对告警处理维护经验信息会录入到知识库中,永久保存。

  运行环境

  设备综合监管与IT运维的运行环境共需要服务器4台其中服务器配置要求如下

  操作系统服务器上操作系统需为CentOSX

  硬件最低要求

  服务器需要2颗四核0GHz以上CPU,32G以上内存,500G*3硬盘,百兆或千兆网卡。

  开发环境

  设备综合监管与IT运维的运行环境共需要服务器2台其中服务器配置要求如下

  原则上与运行环境配置一致。

  工作模式

  通过各类标准协议对被管设备进行主动采集,完成对被管设备的配置信息,状态信息,性能信息,以及告警等信息的获取和存储,对关键业务的主要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展示和告警分析;

  通过三维模式,对各类设备资源进行展示。

通过统一的管理接口完成对各类资源的远程管理

  通过常用电子表单、日常运维日志管理、统一资源管理以及各类报表形成完善的运维管理模式。

  接口关系

  设备综合监管与IT运维与地面支撑系统机房环境系统

  标识

  源配置项

  目的

  配置项

  数据元素类型

  优先级

  接口

  类型

  格式

  ITIMS-CREMS-14-01

  地面支撑机房环境系统

  设备综合监管与IT运维

  单点登陆

  高

  接口调用

  消息

  URL集成

  高

  接口调用

  界面

  注地面支持系统机房环境系统除IT设备外,还包括电力、空调、视频监控等环境监控信息。

  设备综合监管与数据处理与管理、任务运行分系统

  标识

  源配置项

  目的

  配置项

  数据元素类型

  优先级

  接口

  类型

  格式

  ITIMS-DMTOS-14-02

  设备综合监管与IT运维

  数据处理与管理、任务运行分系统

  单点登录

  高

  接口调用

  消息

  URL集成

  高

  页面集成

  界面

  设计约束

  设备综合监管与IT运维定制平台满足以下设计原则

  架构设计合理

  系统功能合理分布,充分考虑与其他信息系统之间的联系。

从实用的观点出发来考虑系统的总体结构,满足系统技术要求。

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根据信息系统的变化而加以调整,同时又是一个开放式系统,以保证系统的扩展性。

  安全性健壮性

  整个系统要使用完善的、多层次的、统一的安全机制,保证系统和数据的安全,能够对系统的用户进行身份认证、签名和使用限制等。

  系统应具有容错功能,不存在单点故障。

确保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达到最大的平均无故障时间。

提供备份的解决方案,同时系统容错及冗余的实现不能影响系统性能。

系统应具有断点恢复的功能,并从软件设计上保证数据的完整及快速恢复,从系统故障到系统恢复正常运行的时间应尽可能的短。

  统一设计标准

  统一技术标准,在系统内使用统一的通信接口、统一的内部交换协议、统一的数据标准等,但对外能够提供多种监控信息采集方式,兼容不同信息系统的监控接口,必须具备利用监控界面和系统日志采集监控信息的能力。

  可扩展易维护

  系统平台接口开放,系统功能和性能的扩展性好,便于对系统进行功能扩展,满足未来对系统的新需求。

  提供自定义工具,如能够对报表和视图进行定制等。

  先进性高效性

  项目要充分利用标准化管理理念,符合行业信息化发展趋势,可以适应未来较长时间的发展。

  质量要求

  可靠性要求

  设备综合监管与IT运维定制平台需7*24小时不间断运行,软件系统应该具有高可靠性设计。

应用系统应具备自动或手动恢复措施,以便在发生错误时能够快速地恢复正常运行。

  安全性要求

  设备综合监管与IT运维定制平台应具备良好的安全策略,安全手段,安全环境及安全管理措施。

方案应给出完整、全面的业务安全方案,包括可以提供的各类安全措施和建议采用的认证、授权等安全手段。

  其它要求

  保密性要求

  未经软件项目组同意,软件的有关文档和代码不得泄露给与本项目无关的人员。

  软件使用需要注册,避免非法使用和无记录的使用。

  交互性要求

  设备综合监管与IT运维有部分功能考虑到人机交互性的设计,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内容如下

  软件的运行状态和重要参数可见;

  软件的运行过程有记录可查;

  对错误的输入/输出有明显提示和报警;

  界面有明显的程序名称和版本标识;

  界面布局按功能操作划分区域并有标识;

  界面以菜单或图标的方式提供用户操作,对各项功能操作有明确的说明和提示;

  对需要用户输入的数据采取保护和提示的措施,防止用户出错。

  易用性要求

  简洁易用,综合平台。

首页就提供绚丽的业务视图展现。

通过系统快照能实时了解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数据库等资源的运行状况;对异常信息智能后台分析,把分析的结果通过饼状图、折线图、列表等形式展现。

系统提供事件管理和问题管理的功能,对异常事件通过查看报告功能,准确了解,异常的问题发生在哪里、谁去处理了、处理的结果怎么样等信息。

以及首页的TOPN显示等等,都方便用户直接了解网络瓶颈和整体运行情况。

  管理要求

  关键等级

  D级。

  标准

  《CMM3软件成熟度模型标准规范》

  《ISO9000质量保证体系标准》

  文档

  序号

  产品名称

  评审依据

  评审形式

  利益相关方

  1

  需求规格说明

  《ISO9000质量保证体系标准》

  会议评审

  用户单位

  2

  设计说明

  《ISO9000质量保证体系标准》

  会议评审

  用户单位

  3

  测试计划

  《ISO9000质量保证体系标准》

  会议评审

  用户单位

  4

  测试总结评审

  《ISO9000质量保证体系标准》

  会议评审

  用户单位

  配置管理

  本项目的软件配置管理活动都由SCM小组负责执行,SCM领导负责计划和控制软件配置管理过程。

主要配置管理活动如下

  1)确定配置项和基线项目开始时,配置人员和软件项目负责人共同确定配置项标识。

同时,需要确定配置项与基线对应关系

  2)基线建立与配置审计制定基线建立与审计计划,在每次主要的软件产品发布之前,必须进行配置审计,验证其完整性。

  3)配置控制;建立开发库、受控库、产品库,为项目成员分配合理的配置库存取权限,制定不同级别配置项变更处理流程,并严格执行。

  4)配置审核每月由CM进行,内容包含所有配置管理活动以及产生的文档和记录,编写配置状态报告。

  测试要求

  为验证设备综合监管与IT运维定制平台是否满足软件研制任务书的要求,软件承制方应对设备综合监管与IT运维定制平台进行测试。

软件承制方应配备独立的测试人员,根据设备综合监管与IT运维定制平台的等级开展测试。

设备综合监管与IT运维定制平台的测试类型可分为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出厂测试和交付验收测试。

具体的测试要求如下表所示。

  测试

  测试阶段

  评审要求

  单元测试

  开发阶段

  软件承制方组织内部评审

  集成测试

  测试阶段

  软件承制方组织内部评审

  出厂测试

  试运行阶段

  软件承制方组织,用户总体单位、系统总体集成单位参加。

  交付验收测试

  交付阶段

  用户总体单位组织,软件承制方配合

  各类型测试的具体要求包括

  测试策划制定测试计划,建立相应的测试环境;

  测试设计设计测试用例,编写测试说明;

  测试执行执行测试用例,获取测试结果。

分析并判定测试结果,根据不同的判定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

软件错误更改应进行回归测试;

  测试总结详细记录测试的实施情况,完成测试报告(包括测试环境、测试数据、预期结果、测试结果、出现的问题及对错误的处理),对测试覆盖性和测试有效性进行评估,给出测试结论,并通过测试评审。

  组织测试评审。

  验证和确认要求

  研制方应执行验证和确认,确保工作产品满足需求,同时确保系统在预定的环境中可以满足预期的使用需求。

验证和确认的手段包括同行评审、测试、试验、任务演练等。

  验证在整个开发过程中针对产品和工作产品执行。

验证是一种渐进的过程,从对需求进行验证开始,然后对工作进展中不断开发和细化的工作产品进行验证,最后对完成的产品进行验证。

验证提供一些检查点,在这些点上验证所选择的工作产品,以证实它们满足其需求。

  确认应在整个产品生存周期的早期开始,并持续进行。

实现确认的方法既可以对产品和产品部件进行确认,也可以对工作产品进行确认。

确认环境应代表产品和产品部件的预期运行环境,以及代表适合于工作产品确认活动的预期环境,只要可能,就应将产品和产品部件置于预期的环境中运行来进行确认。

确认活动通常要有最终用户参与。

  进度要求

  设备综合监管与IT运维研制里程碑阶段

  序号

  里程碑名称

  提交工作产品

  完成日期

  1

  需求里程碑

  设备综合监管与IT运维定制平台需求规格说明

  2014年11月

  2

  实现里程碑

  设备综合监管与IT运维定制平台出厂测试计划

  设备综合监管与IT运维定制平台出厂测试说明

  设备综合监管与IT运维定制平台出厂测试报告

  源代码

  安装包

  2015年6月

  3

  交付里程碑

  设备综合监管与IT运维定制平台验收测试大纲

  设备综合监管与IT运维定制平台验收测试细则

  设备综合监管与IT运维定制平台验收测试报告

  设备综合监管与IT运维定制平台用户手册

  设备综合监管与IT运维定制平台合格证

  源代码

  安装包

  2015年9月

  设备综合监管与IT运维研制进度

  序号

  阶段名称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1

  启动与策划

  2014年11月

  2014年11月

  2

  需求分析

  2014年12月

  2014年12月

  3

  软件设计

  2015年1月

  2015年1月

  4

  编码与单元测试

  2015年2月

  2015年4月

  5

  集成测试

  2015年5月

  2015年5月

  6

  出厂测试

  2015年6月

  2015年6月

  7

  试运行

  2015年7月

  2015年8月

  8

  验收测试

  2015年9月

  2015年9月

  培训要求

  承制方提供最有经验的培训教员,使用户在培训后能独立地对系统进行管理和维护,不再需要我公司技术人员在场指导。

  终验培训地点排在北京进行(根据需要可协商)。

  培训内容包括网管理论培训、系统架构培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