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换热器课程设计.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3763261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740.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原理换热器课程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化工原理换热器课程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化工原理换热器课程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化工原理换热器课程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化工原理换热器课程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化工原理换热器课程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化工原理换热器课程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化工原理换热器课程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化工原理换热器课程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化工原理换热器课程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化工原理换热器课程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化工原理换热器课程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化工原理换热器课程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化工原理换热器课程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化工原理换热器课程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化工原理换热器课程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化工原理换热器课程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化工原理换热器课程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化工原理换热器课程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化工原理换热器课程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工原理换热器课程设计.docx

《化工原理换热器课程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原理换热器课程设计.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化工原理换热器课程设计.docx

化工原理换热器课程设计

(1)

1

2

1

4

目录

1.设计任务书 1

2.概述 2

3.设计条件及物性参数表 2

4.方案设计和拟定 3

5.设计计算 7

6.参考文献 11

1.设计任务书

1.1设计题目

用柴油预热原油的管壳式换热器

1.2设计任务

1.查阅文献资料,了解换热设备的相关知识,熟悉换热器设计的方法和步骤;2.根据设计任务书给定的生产任务和操作条件,进行换热器工艺设计及计算;3.根据换热器工艺设计及计算的结果,进行换热器结构设计;4.以换热器工艺设计及计算为基础,结合换热器结构设计的结果,绘制换热器装配图;5.编写设计说明书对整个设计工作的进行书面总结,设计说明书应当用简洁的文字和清晰的图表表达设计思想、计算过程和设计结果。

1.3操作条件

温度℃

比热

kJ/kg.℃

入口出口

柴油170T353202.487150.1330.64×10-3

2

原油60105414162.208150.1283.0×10-3

质量流量

kg/h

导热系数W/m.℃

密度kg/m3

粘度Pa.s

物料

2.概述

在不同温度的流体间传递热能的装置称为热交换器,简称为换热器。

在换热器中至少要

1

有两种温度不同的流体,一种流体温度较高,放出热量;另一种流体则温度较低,吸收热量

在化工、石油、动力、制冷、食品等行业中广泛使用各种换热器,它们也是这些行业的通用设备,并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随着换热器在工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换热器的类型也多种多样,不同类型的换热器也各有优缺点,性能各异。

列管式换热器是最典型的管壳式换热器,它在工业上的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至今仍在所有换热器中占据主导地位。

3.设计条件及物性参数表

3.1操作条件

原油:

入口温度60℃出口温度105℃质量流量:

41416kg/h

加热介质柴油:

入口温度170℃出口温度T2质量流量:

35320kg/h

允许压降:

不超过0.3×105Pa

3.2物性参数表

温度℃

比热

kJ/kg.℃

入口出口

柴油170T353202.487150.1330.64×10-3

2

原油60105414162.208150.1283.0×10-3

质量流量

kg/h

导热系数W/m.℃

密度kg/m3

粘度Pa.s

物料

4.方案设计和拟订

根据任务书给定的冷热流体的温度,来选择设计列管式换热器中的浮头式换热器;再依据冷热流体的性质,判断其是否易结垢,来选择管程走什么,壳程走什么。

在这里,柴油走管程,原油走壳程。

从手册中查得冷热流体的物性数据,如密度,比热容,导热系数,黏度。

计算出总传热系数,再计算出传热面积。

根据管径管内流速,确定传热管数,标准传热管长为6m,算出传热管程,传热管总根数等等。

再来就校正传热温

差以及壳程数。

确定传热管排列方式和分程方法。

根据设计步骤,计算出壳体内径,

选择折流板,确定板间距,折流板数等,再设计壳程和管程的内径。

分别对换热器的

热量,管程对流系数,传热系数,传热面积进行核算,再算出面积裕度。

最后,对传热流体的流动阻力进行计算,如果在设计范围内就能完成任务。

4.1列管式换热器种类选取

根据固定管板式的特点:

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壳程清洗和检修困难,壳程必须

是洁净不易结垢的物料。

U形管式特点:

结构简单,质量轻,适用于高温和高压的场合。

管程清洗困难,管程流体必须是洁净和不易结垢的物料。

浮头式特点:

结构复杂、造

价高,便于清洗和检修,完全消除温差应力,应用普遍。

我们设计的换热器的流体是

油,易结垢,再根据可以完全消除热应力原则我们选用浮头式换热器。

4.2管程与壳程的选取

根据以下原则:

不洁净和易结垢的流体宜走管内,以便于清洗管子

腐蚀性的流体宜走管内,以免壳体和管子同时受腐蚀,且管子也便于清洗和检修

3.压强高的流体宜走管内,以免壳体受压

4.饱和蒸气宜走管间,以便于及时排除冷凝液,且蒸气较洁净,冷凝传热系数与流速关系不大

5.被冷却的流体宜走管间,可利用外壳向外的散热作用,以增强冷却效果。

6.需要提高流速以增大其对流传热系数的流体宜走管内,因管程流通面积常小于壳程,

且可采用多管程以增大流速。

7.粘度大的液体或流量较小的流体,宜走管间

因流体在有折流挡板的壳程流动时,由于流速和流向的不断改变,在低Re(Re>100)下

即可达到湍流,以提高对流传热系数,我们选择柴油走管程,原油走壳程。

4.3流体流速的选择

增加流体在换热器中的流速,将加大对流传热系数,减少污垢在管子表面上沉积的可能性,即降低了污垢热阻,使总传热系数增大,从而可减小换热器的传热面积。

但是

流速增加,又使流体阻力增大,动力消耗就增多。

所以适宜的流速要通过经济衡算才

能定出。

此外,在选择流速时,还需考虑结构上的要求。

例如,选择高的流速,使管

子的数目减少,对一定的传热面积,不得不采用较长的管子或增加程数。

管子太长不

易清洗,且一般管长都有一定的标准;单程变为多程使平均温度差下降。

这些也是选

择流速时应予考虑的问题。

在本次设计中,根据表换热器常用流速的范围,取管内流速

4.4管子的规格和排列方法选择

选择管径时,应尽可能使流速高些,但一般不应超过前面介绍的流速范围。

易结垢、

粘度较大的液体宜采用较大的管径。

我国目前试用的列管式换热器系列标准中仅有φ25×2.5mm及φ19×mm两种规格的管子。

在这里,选择φ25×2.5mm管子。

管长的

选择是以清洗方便及合理使用管材为原则。

长管不便于清洗,且易弯曲。

一般出厂的

标准钢管长为6m,则合理的换热器管长应为1.5、2、3或6m。

此外,管长和壳径应相适应,一般取L/D为4~6(对直径小的换热器可大些)。

在这次设计中,管长选择4m。

管子在管板上的排列方法有等边三角形、正方形直列和正方形错列等,等边三角

形排列的优点有:

管板的强度高;流体走短路的机会少,且管外流体扰动较大,因而对

流传热系数较高;相同的壳径内可排列更多的管子。

正方形直列排列的优点是便于清

洗列管的外壁,适用于壳程流体易产生污垢的场合;但其对流传热系数较正三角排列

时为低。

正方形错列排列则介于上述两者之间,即对流传热系数(较直列排列的)可以适当地提高。

管子在管板上排列的间距(指相邻两根管子的中心距),随管子与管板的连接方法

不同而异。

通常,胀管法取t=(1.3~1.5)d,且相邻两管外壁间距不应小于6mm,即

t≥(d+6)。

焊接法取t=1.25d

4.5管程和管壳数的确定

当流体的流量较小或传热面积较大而需管数很多时,有时会使管内流速较低,因而对

流传热系数较小。

为了提高管内流速,可采用多管程。

但是程数过多,导致管程流体

阻力加大,增加动力费用;同时多程会使平均温度差下降;此外多程隔板使管板上可利用的面积减少,设计时应考虑这些问题。

列管式换热器的系列标准中管程数有1、2、

4和6程等四种。

采用多程时,通常应使每程的管子数大致相等。

根据计算,管程为6程,

壳程为单程。

4.6折流挡板

安装折流挡板的目的,是为了加大壳程流体的速度,使湍动程度加剧,以提高壳程对

流传热系数。

最常用的为圆缺形挡板,切去的弓形高度约为外壳内径的10~40%,一

般取20~25%,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传热。

两相邻挡板的距离(板间距)B为外壳内径D

的(0.2~1)倍。

系列标准中采用的B值为:

固定管板式的有150、300和600mm三种,板

间距过小,不便于制造和检修,阻力也较大。

板间距过大,流体就难于垂直地流过管

束,使对流传热系数下降。

这次设计选用圆缺形挡板。

换热器壳体的内径应等于或稍大于(对浮头式换热器而言)管板的直径。

初步设计

时,可先分别选定两流体的流速,然后计算所需的管程和壳程的流通截面积,于系列

标准中查出外壳的直径。

5.设计计算

5.1确定设计方案

5.1.1选择换热器的类型

因为,12

Q=Q

所以,

qCTqCT

m1p11=m2p22

353202.48(170-T)=414162.20(105-60)360023600

得到T2=123.1908℃

两流体温度变化情况:

热流体(柴油)进口温度170℃,出口温度123.1908℃;冷流体

(原油)进口温度60℃,出口温度105℃。

该换热器用柴油预热原油,为易结垢的流体。

该换热器的管壁温和壳体壁温之差较大,因此初步确定选用浮头式换热器。

5.1.2流动空间及流速的测定

为减少热损失和充分利用柴油的热量,采用柴油走管程,原油走壳程。

选用φ25×2.5mm

的碳钢管,根据表三—管内流速取ui=1.0m/s。

.

5.2确定物性数据

根据定性温度,分别查取壳程和管程流体的有关物性数据。

柴油的有关物性数据如下:

密度p1=715kg/m3

定压比热容cp1=2.48kJ/(kg.C)

导热系数入1=0.133W/(m.C)

黏度山1=0.64〉10一3Pa.s

原油的物性数据:

密度p2=815kg/m3

定压比热容cp2=2.20kJ/(kg.C)

导热系数入2=0.128W/(m.C)

黏度山2=3.0〉10一3Pa.s

5.3计算总传热系数

5.3.1热流量

Q=qm1Cp1编T1=414163600〉2.20〉(105-60)=1138.94〉103kgs

5.3.2平均传热温差

编t一编t(170一105)一(123.1908一60)

编t'=21==64.0911℃

ln2ln

m编t170一105

编t123.1908一60

1

t一t105一60T一T170一123.1908

p=21==0.4091R=21==1.0402

T一t170一60t一t105一60

12,21

查图得:

Ф=0.91,则确定为单壳程。

t

t=Фt'=0.9164.0911=58.3229℃

mtm

5.3.3初选换热器规格,根据两流体的情况,假设K估=300wm2•℃,则:

S=Q113894065.0939m2估Kt30058.3229

估m

由此,根据换热器系列标准选定内导流浮头式换热器(JB/T4714-92)

公称面积/m2

管子总数

252.5

4

管子尺寸

管程数

壳径/mm

管长/mm

64.8

188

600

4.5

5.3.4实际传热面积

SndL=1883.140.0254.50.164.9681m2

0

5.3.5若选用该型号换热器,则校核的总传热系数为:

KQ1138940300.5808wm2•℃

0St64.986158.3229

0m

5.4核算压力降

5.4.1管程压力降

pppFNN其中Ft=1.4,Ns=1,Np=4

i12tsp

Ad2•0.0220.0148m2

n188

i4iN44

管程流通面积p

V35320

us0.9272ms

iA36007150.0148

i

Rdiui0.020.92727152.0716104湍流

ei0.64103

c0.1

==0.005

取管壁粗糙度ε=0.1mm,则相对粗糙度di20,由λ-Re关系图查得:

λ=0.032,

编p=入lpu2=0.032人4.5人715人0.92722=2212.8674P

1d20.022a

pu2715人0.92722

编p=3=3人=922.0280P

222a

则x编p=(2212.8674+922.0280)人1.4人1人4=17555.4147P<0.3人105P

iaa

5.4.2壳程压力降

x编p=(编p'+编p')FN,其中F=1.15,N=1012ssss

管子排列取正方形直列,F=0.3

n=1.19n=1.19188=16.3165如17

c

取折流挡板间距h=0.25人D=0.25人0.6=0.15

L4.5

N=_1=_1=29

Bh0.15

壳程流通面积A0=h(D_ncd0)=0.15(0.6_17人0.025)=0.0263m2

V41416

u=s==0.5367ms

0A3600人815人0.02630

R=dup00=0.025人0.5367人815=3.6453人103>500e0山3人10_3

0e0

f=5.0R_0.228=5.0人(3.6453人103)_0.228=0.7707

所以

p'FfnN1u0

(2)0.30.7707172918150.5367213841.0039P

10cB22a

2BD20.62

p'N3.5-2h293.520.158150.5367210211.9824a(P)

p13841.003910211.98241.1527660.9343P0.3105

0a

计算表明:

管程和壳程压力降都能满足题设要求

5.5核算总传热系数

5.5.1管程对流传热系数i

R2.0716104湍流

ei

Pp11.9338

C2.481030.64103

ri0.133

0.023R0.8P0.40.0230.1332.07161040.811.93380.41170.3229wm2.℃

ideiri0.02

i

5.5.2壳程对流传热系数0

取换热器列管之间中心距t32mm,则流体通过管间最大截面积为:

Ah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