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所在区域自然与社会环境概况.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768712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目所在区域自然与社会环境概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项目所在区域自然与社会环境概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项目所在区域自然与社会环境概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项目所在区域自然与社会环境概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项目所在区域自然与社会环境概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项目所在区域自然与社会环境概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项目所在区域自然与社会环境概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项目所在区域自然与社会环境概况.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项目所在区域自然与社会环境概况.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项目所在区域自然与社会环境概况.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项目所在区域自然与社会环境概况.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项目所在区域自然与社会环境概况.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项目所在区域自然与社会环境概况.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项目所在区域自然与社会环境概况.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项目所在区域自然与社会环境概况.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项目所在区域自然与社会环境概况.docx

《项目所在区域自然与社会环境概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所在区域自然与社会环境概况.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项目所在区域自然与社会环境概况.docx

项目所在区域自然与社会环境概况

项目所在区域自然与社会环境概况

2.1项目地理位置

山西三佳煤化位于介休市区6km的三佳乡东北侧,介休市地处山西省中部,太原盆地西南端,太岳山脉西北侧,汾河南畔。

地理坐标,在东经111°44′10″~112°10′14″,北纬36°50′01″~37°11′04″之间。

东西39km,南北38km,面积743.7km2。

东北与平遥、汾阳接壤,西南与灵石相连,西北与孝义相望,东南与沁源为邻。

山西三佳化工有机硅单体及深加工配套4万吨离子膜烧碱项目厂址位于三佳乡东北侧。

厂址北临南同蒲铁路和介汾二级公路,西北距108国道2公里,南面和东面为农田,西面是三佳公司现厂区。

厂界东南距北两水村约600m,南距永庆村约1150m,拟选厂址地理位置见图2.1所示。

2.2自然物理环境

2.2.1地势、地貌

介休境内地势南高北低,山地、丘陵、平川各占三分之一。

南部多山,东、北部为平川。

南部绵山海拔1100~2000m,最高峰达2487m。

山前区为黄土长梁区,梁宽0.5~2.5km,梁长3~12km不等。

沿沟西侧有黄土柱和天生桥等黄土高原的专门景观。

丘陵分布于山区与平原之间,处于新构造运动升降的缓冲地带,呈洪积扇裙状地势,分为黄土丘陵区和黄土长墚区。

平原区分洪积扇倾斜平原区和冲积平原区两类。

洪积扇倾斜平原区海拔高度在740~800m之间,由数个边山洪积扇并列组成,沟谷稀少,切割柔弱,地面以10~5°角向汾河倾斜。

冲积平原区海拔高度在740m以下,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是该市要紧农业区。

拟建场地位于汾河冲积平原上,地势平坦,相对高差较小。

地面标高在998.77—1004.59m,东南高、西北低,场地范畴内现为农田,地面上有高压线通过。

2.2.2地质构造

本区地层出露比较齐全,呈由南向北,由新到老的分布特点。

要紧包括太古界前震旦系、元古界震旦系、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石炭二迭系、中生界三迭系、新生界第三系及第四系。

第四系地层为区域内要紧的含水层。

本区地处山西台背斜中部、跨吕梁隆起,为太岳沁水构造及太原断陷盆地等次一级构造单元,要紧构造为祁吕弧形及“多”字型。

介休市域内多断裂,断层要紧有:

绵山西边缘大断裂组、白牛旦正断层、化家窑地垒、后崖头正断层、黄土长梁前缘隐伏正断层。

此外,全市在新构造运动上表现为两种特点:

一为运动的继承性,在老构造的基础上,山区连续上升,显现高山峡谷,盆地相对下降,连续接纳物质堆积,且沉降速度大于堆积速度;另一种为运动幅度的差异性,南部绵山高峻险要,向北逐步低缓浑圆。

近代介休市地震频繁,确实是新构造运动的表现。

2.2.3地表水系

介休市境内地表水属黄河流域汾河水系。

境内河流要紧有8条,分别为汾河及其支流磁窑河、文峪河、龙凤河、樊王河、东涧河、西涧河、兴地河。

流域面积23944km2,由于近年来气候干燥,除雨季外,各河流平常差不多无水。

汾河由平遥县营里村进入该市朱家堡,经张兰、北辛武、万户堡、义安、宋月古、城关等乡镇,到义棠田村入灵石县境,介休市境内全长33km。

厂址西北距汾河约6.5km。

在义安镇区域内汾河支流有三条,即龙凤河、樊王河、木莲河。

拟建厂址周围要紧河流是樊王河。

樊王河属该市第二大河流,由樊王东西两沟洪水汇合出山,流经连福、三佳、义安等乡镇,到洪相汇入龙凤河,后注入汾河。

全长23.1km,流域面积93.7km2,年径流量240万m3。

本工程受纳水体为樊王河。

2.2.4地下水

介休市地下水分为四大类型:

(1)高山基岩石山区

岩石裂隙和石灰岩溶洞中含水受岩性构造限制,其中石灰岩地区透水性差,有隔水作用,部分地段上有层滞水分布。

洪山泉即为岩溶大泉。

砂页岩山区,透水性不强,含水分布平均,但水量不大,砂质岩表层10~20m风化裂隙中含有一定地下水。

(2)黄土丘陵区

地表沟深多在30m以上,水位埋深10~50m,含水层为钙质结核红色粘性土,偶有少许砾石和砂砾石,水量贫乏。

古河道及个别地段含水层厚达数10m,水量较充足。

(3)倾斜平原区

含水层分布复杂,洪积扇轴部及上部粗粒层厚,含水性强,透水性好,翼部及前缘则差,地下水流向由边山到盆地,和地表沟谷方向差不多一致,水力坡度0.1~1.8%,含水层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片,东部张兰、北辛武一带,100m深度内,仅有薄层砂,水量不富;中部东湛泉一带砂砾石发育,含水丰富;西部龙凤河洪积扇在100m内含水极富,但该地区由于工农业用水集中,超采严峻,已形成地下水水位降落漏斗。

(4)冲积平原区

刘家寨以东深70~152m之间,含水零星,薄层粉砂分贫水层,刘家寨以西受龙凤河阻碍,下部藏有古洪积扇,含水层颗粒粗大,含水丰富。

在义安地区,地下水为冲积型孔隙水。

义安镇以东水位埋深约1~4m,含水层为粉沙、细沙;义安镇以西,受下降漏斗的阻碍,浅层水已不能自流,现水位埋深3~13m。

2.2.5气候、气象

介休市属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多风少雪,年平均降水量为454.9mm,年平均气温为10.6℃,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8.6℃,年极端最低气温-24.5℃。

日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571.6h。

年无霜期平均为171d,最长199天,最短为144d。

评判区为东亚季风区,风向受地区阻碍,多为西南风,只有8月份因大陆气温高于海洋,形成空气由海洋向大陆流淌,在此期间东北风频率较高。

全年平均风速为2.2m/s。

2.2.6矿产资源

介休市矿产资源比较丰富,除分布广,储量大的煤炭资源外,还有陶瓷粘土、石膏、紫砂矿、石英砂岩矿、铝矾土、硫铁矿和铁矿。

煤是介休市的要紧矿产,煤田面积约569.6km2,占全市总面积的76.5%,要紧分布在义棠、西勒屯、樊王、化家窑、板峪、洪山、北贾、龙凤等乡镇,总储量62.25亿t,年产量约1000万t。

煤的种类要紧为主焦煤,有部分瘦煤。

金属矿产中,铝矾土储量700万t,硫铁矿储量50万t,铁矿储量200万t。

2.2.7地震

依照《中国地震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01图A1)和《中国地震反应谱特点区划图》(GB18306-2001图B1),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0g,地震反应谱特点周期为0.35s。

依照介休市地震办公室1993年编制的《山西省工程抗震设防烈度图》可知,介休市的地震设防烈度为8度。

2.3自然生态环境

2.3.1土壤

介休市有土地面积111.56万亩,土壤类型要紧是褐土、山地草甸土、棕壤、草甸土、盐土和水稻土。

褐土是该市分布广泛的粮棉蔬菜等生产基地。

山地草甸土是分布在海拔2300m以上的天然牧场。

棕壤是南部高山林带,针阔叶混合林地。

草甸土也是该市粮、棉、蔬菜的生产基地。

盐土分布在个别乡镇个别村落的非耕作盐碱荒地,水稻土分布面积小,土壤肥沃,是该市水稻生产基地。

2.3.2植被

本市境内海拔高度差别较大,土壤类型多样,导致从南部高山到北部平原自然植被多样化。

2000m以上棉山林区以上分布着较为稠密的高山草木植被所覆盖,有白草、莎草和少量酸刺。

1400~2000m之间,分布覆盖着天然林、人工林,乔木有油松、华北落叶松、侧柏、白皮松、黄榆、桦和杨等。

另外还有灌木和杂草为乔灌木本植被。

海拔1000~1500m间分布有草灌混生植被。

平原区农作物以及田头地梗上生长的杂草所覆盖。

2.3.3农业

该市以土壤类型的多样化,为农业进展提供了农、林、牧的多样化。

农耕地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46%;桑、果园地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1%;林地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19.19%;草地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0.1%,水浇地占到农耕地面积的52.77%,要紧农作物有小麦、高梁、玉米、棉花等,蔬菜、薯类、瓜类也有大量种植。

2.3.4野生动、植物

介休市植物种类繁多,常见的乔木有油松、落叶松、侧柏、白皮松、黄榆烨、杨等。

常见的灌木为酸刺、虎榛子、枸杞等。

经济物种要紧有猕猴桃、沙棘、山楂等。

此外,还有牧草和药材,牧草的总面积为184300亩,这些牧坡草地生产着386种牧草,23种灌木。

药材物种丰富,要紧分布在丘陵地区、绵山、填峻山等地,要紧物种为党参、金银花、贝母、防风、五味子等。

介休市野生动物分布较多,哺乳类有山猪、山羊、豺、狼、豹、狐、獐、狍、松鼠、野兔等;鸟类有鸟鹊、乌鸦、猫头鹰、鹰、燕子、布谷鸟、野鸡、石鸡等;爬虫类有蛇、蝎、蜥蜴、乌龟等;鱼类有鲤鱼、草鱼、白鲢等。

2.3.5评判区生态环境概况

介休市要紧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面积约56.6万亩,占介休总面积的52.4%,其中重度腐蚀面积11.3万亩,中度腐蚀面积27.2万亩,轻度腐蚀面积18.1万亩。

造成水土流失的缘故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要紧是地势因素及洪水冲刷。

人为因素有陡坡开荒,放火烧山,乱砍山林,不合理耕作如顺坡直耕、缺乏轮作,不合理施肥等,开矿、修路、建厂等工程造成大量弃土、废渣,完工后不作妥善处理,致使水土流失较为严峻。

本项目工程地处介休市义安镇冲积平原上,厂址位于介休市义安镇。

该区域地势平坦开阔,厂区周围分布有一定面积的农田,种植作物要紧有小麦、玉米、高粱、谷子等。

动物以常见的鸟类为主。

在评判区范畴内没有专门爱护的濒危、珍爱物种,该地区生态系统结构相对简单。

2.4社会经济环境

2.4.1行政区划及人口分布

目前介休市辖7镇3乡,251个行政村,5个街道办事处,人口37.14万,人口密度447人/km2。

2007年项目所在地义安镇下辖31个行政村,有5559户,总人口1919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811人,人均收入2218元。

拟建厂址周围分布的各村庄户数、人口、耕地面积、人均收入以及与本工程厂址相对位置详见表2-1所示。

2.4.2国民经济状况

介休市经济进展以焦化产业的迅速扩张为基础,目前已形成了以市区为中心,以义安、义棠的煤化、冶炼和建材为主的新型工业区的都市。

全市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达63.60亿元,其中工业制造的国内生产总值约47.7亿元,占75%。

工业增加值完成43.08亿元,地点财政总收入8.801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96元,综合经济实力连续六年排全省十强行列。

拟建厂址所在地为介休市义安循环经济工业园区,该园区现有26座洗煤厂和安泰焦化厂、山西三佳煤化、路鑫焦化厂、三盛焦化厂、强盛焦化厂、宏运焦化厂、陆冶焦化厂等焦化生产企业,并正在建设13座洗煤厂和几个二期焦化工程。

目前,工业园区内企业总资产62亿元,营业收入54亿元,纳税3.99亿元;焦炭产量300万吨,生铁产量21万吨,水泥产量7.5万吨,发电外输1.1亿度。

工业园区进展规划要紧从6个方面进行,包括焦炭产业、钢铁产业、电力产业、焦油、粗苯化工产品加工产业、煤气综合利用项目、建材产业进展项目。

具体规划目标为:

到2010年焦炭产量达到840万吨,钢铁产量达到220万吨,生铁产量达到170万吨,电产量达到25.3亿度,水泥产量达到40万吨,焦油产量达到24万吨,焦油加工达到30万吨。

2.4.3土地利用情形

介休市土地总面积为743.7km2,折合土地111.56万亩,人均占有4.31亩。

其中耕地面积为51.29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45.98%。

非耕地要紧为园地、林地、草地、水域、未利用土地、城乡居民点用地、工矿企业用地、道路交通用地以及专门用地组成。

未利用土地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21.10%,共23.54万亩,其中荒草地3.677万亩,重碱地0.650万亩,裸地5.528万亩,田坎地7.174万亩,其它0.274万亩。

土地利用情形见表2-2所示。

表2-1厂址周围村庄差不多情形统计表

村庄

户数

人口

耕地面积(亩)

人均收入(元)

距厂址距离(km)

方位

义安村

1629

5225

4475

2693

1.5

N

西大期

435

1409

2164

2575

3.85

N

东大期

225

770

1507

2448

3.8

N

那村

408

1439

2138

2448

3.65

NW

席村

238

764

1300

2639

2.75

NW

洪相村

969

3366

4450

2448

4.9

NW

降家寨

380

1122

1839

2498

5.1

NW

刘家寨

147

458

996

2640

4.7

NW

沙堡

760

2578

2743

2621

3.9

NE

里屯

456

1403

2135

2133

3.7

NE

南王里

376

1025

2654

2006

4.9

NE

孟王堡

556

1672

2380

2097

5.35

NE

田岳堡

284

892

720

2077

5.55

NE

董村

170

570

685

2061

6.4

NE

永庆村

231

765

616

3251

1.15

SW

北两水

528

1888

1342

3413

0.6

SE

南两水

538

1808

1128

2829

1.3

SE

三佳村

1008

3413

2028

2830

1.7

SW

大许村

412

1302

1879

2861

1.2

E

东湛泉

470

1542

1402

2778

0.8

NW

西湛泉

328

1164

806

3298

1.7

W

东宋丁

328

1164

470

2923

2.25

SW

西宋丁

245

636

735

3315

2.5

SW

南张家庄

367

1972

3750

2655

3.4

SW

温村

603

2059

1600

2613

3.35

SW

下曹麻

533

1656

960

2750

2.6

S

上曹麻

321

1023

2651

2355

3.6

S

大褚屯

413

1422

2022

2145

2.7

S

张良村

559

1521

2876

2258

1.8

E

义和堡

503

1502

1478

2145

1.8

NE

沙堡庄

365

1056

2589

2723

2.15

NE

 

表2-2介休市土地利用情形

类型

耕地

园地

林地

草地

水域

面积(万亩)

51.29

1.12

21.28

0.144

3.81

(%)

45.98

1.004

19.07

0.129

3.51

类型

未利用土地

城乡居民点用地

工矿企业用地

道路交通用地

专门用地

面积(万亩)

23.54

6.288

1.398

2.511

0.175

(%)

21.10

5.64

1.25

2.25

0.157

2.4.4交通运输状况

(1)公路

介休境内有干线公路四条,分别是:

大运高速(境内全长35km)、大运二级公路(境内全长40km)、108国道(境内全长37.5km)、介汾二级公路(境内全长4km)这四条干线公路横贯市境东北至西南,跨过张兰、三佳、义安、义棠、秦树等9个乡镇,此外介休境内尚有市乡公路十四条,共计139km。

(2)铁路

辖区内铁路有南同蒲铁路和介西铁路。

南同蒲铁路上的义安站距厂区约1.2km。

三佳公司现在介休站和义安站有铁路专运线4条,总长3500米,为焦炭的运输线。

拟建厂址北邻南同蒲铁路、108国道、介汾二级公路,大运高速从厂址南侧3km处通过,厂址四周有工业园区规划的道路,构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

拟建厂址北邻南同蒲铁路、108国道、介汾二级公路,大运高速从厂址南侧3km处通过,厂址四周有工业园区规划的道路,构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

交通十分便利。

2.4.5文物古迹与旅行资源

介休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市域范畴内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较多,如温家沟文化、东周文化遗址、范氏墓群、源神庙和张壁古堡等,具有较高的史学价值和旅行开发价值。

绵山风景名胜区是介休最要紧的旅行景区,现已开发出水涛沟、栖贤谷等自然风光旅行区,复原了一批古建筑景点,并被确立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然而上述各类古迹与名胜均不在本项目评判范畴内。

2.5生活质量

随着介休市国民经济的迅速进展,全市人民的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据2005年统计数据,介休市职工年均收入806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696元左右。

据统计,都市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0.2m2。

2.6区域规划

2.6.1介休市环境爱护“十一五”规划

2.6.1.1环境爱护“十一五”规划目标

(1)2010年空气质量目标

市区大气三项要紧污染物总悬浮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日均值递减18%,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三级标准,二级以上天数由现在的120天达到168天。

(2)2010年水环境质量标准

保持都市饮用水源达到饮用水标准,汾河水义棠断面水质不超过Ⅳ类,复原自然水体功能。

(3)2010年固体废物总量操纵指标

工业固废年排放量比2005年减少10%,生活垃圾年排放量比2005年减少15%,固体废物90%得到处置。

(4)2010年大气污染物总量操纵指标

二氧化硫年排放量操纵在0.82万吨,比2005年减少18%,烟尘年排放量操纵在0.99万吨,比2005年减少14%,粉尘年排放量操纵在0.48万吨,比2005年减少11%。

2.6.1.2环境爱护“十一五”规划要紧任务

(1)努力实现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和提高环境监管能力

(2)要加快循环经济园建设,打造产业集群优势,走出一条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型产业规模化的路子

(3)坚决关闭污染严峻、生产设施落后的企业

(4)开展以煤矿为重点的矿山整治

(5)搞好新建项目的监督治理,严格限制和禁止进展重污染企业,防止新的污染源增加

(6)着力搞好市区环境综合整治

(7)强化农村生态爱护

(8)加强对煤矸石为重点的固废集中治理

2.6.2介休市都市总体进展规划

2004年介休市人民政府托付上海同济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介休市都市总体规划(2004~2020)》。

规划年限近期2004~2010年,远期2011~2020年,远景2020年以后。

2.6.2.1都市进展总体规划

介休市都市进展出现“两带三点三区”的格局。

两带:

指以大运高速、南同蒲铁路及108国道为依靠的南北进展主轴带和以介休—长治及介休—孝义一级路为依靠的东西向二级进展轴带。

三点:

指一个中心城区和两个中心城镇,其中中心城区包括主城区、义安、义棠三部分,两个中心城镇分别指市域北部的张兰镇和南部的绵山镇。

三区:

指城镇体系以后进展的三个经济片区,这是依据介休市资源条件、产业现状布局和经济进展战略等因素所划分的,即:

南部经济片区、西北部经济片区和中部经济片区。

南部经济片区以绵山镇为中心,包括绵山镇和龙凤镇南部,要紧进展以旅行业为主的第三产业;西北部经济片区以主城区为中心,包括义安、义棠、三佳及张兰、连福和绵山镇西北部,要紧以第二和第三产业的进展为主;中部经济区包括张兰、连福的南部以及龙凤镇的中部,要紧进展第一产业及农产品加工业。

2.6.2.2介休市绿化景观系统规划

规划以都市绿心北坛公园为中心,以都市最外围四条快速干道绿化形成环状与纵横交错的防护林带,串起现状北坛路上多个大型且较为集中的公共绿地;扩大北坛公园绿地面积,西部新城以汾河为依靠,引入大面积水域,向南延伸绿楔贯穿整个新城,成为都市要紧的公共绿化与标志;东西部依靠防护绿地向城内引入绿楔;南部顺山势沿公路向城内延伸绿地。

绿地空间布局结构归纳为“三片、三线和一环”。

三片:

(1)旧城。

减少建筑密度、增加都市绿地,普及屋顶绿化,着重历史文化名城环境的改善;

(2)北部新城。

营建市民森林地,并于都市园林绿化相联系,提高居住环境的质量,方便居民的休憩活动。

(3)西部新城。

以汾秀公园等要紧园林绿化为基础,修建汾河五坝,引入大面积水域,塑造新城绿色空间。

三线:

为北坛路、西部新区汾河—汾秀公园—防护林州县和由北坛路延伸入旧城的带状绿轴组成,为整个介休市绿地系统主体架构。

一环:

为108国道、大运公路铁路沿线南北两线以及东、西环路组成的都市外围绿化景观环。

强调沿线景观环境的绿化和美化,表达山、水、古墙、城堤、古城融为一体的园林都市特色。

2.6.3区域要紧环境问题

(1)都市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至今尚未建设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集中供热、联片供热和气化率都跟不上都市快速进展的步伐,煤烟型污染已严峻阻碍到都市的形象和品位,给宽敞群众的生活带来了严峻的环境阻碍。

(2)工业污染相当严峻

2005年全市工业废气排放量3707632万标立方米/年,烟尘排放量12693吨/年,二氧化硫排放量12173吨/年,超重型的工业结构和落后的生产工艺造成的环境污染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而且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大,治理不严,随意倾倒的问题十分突出。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阻碍到该市环境质量的进一步改善,而且制约着经济和社会的可连续进展。

国家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严,力度不断加大。

因此,介休是必须站在更高层次上充分认识环保形势,进一步加大环保力度,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不断提高环境质量。

2.7环境功能区划

2.7.1环境空气

依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的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类的规定:

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样工业区和农村地区为二类区。

拟选厂址周围是宽敞农村地区,因此,评判区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应划为二类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2.7.2地表水

依照《山西省地表水域水环境治理区划方案》(晋环发[2005]208号)中的规定,评判区内汾河“三坝-义棠”段的水质目标为“环监Ⅱ类”水体,现状使用功能为农业用水,规划主导功能为农业用水,功能区类型为爱护地下水河段,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Ⅳ类标准以及《山西省地表水域水环境治理区划方案》中2类监控指标值。

2.7.3地下水

由于当地居民饮用水要紧取自当地地下水。

依照《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的地下水质量分类要求,“以人体健康基准值为依据,要紧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用水”的地下水为Ⅲ类水质,因此评判区的地下水质量定为Ⅲ类,执行地下水Ⅲ类质量标准。

2.7.4声环境

拟选厂址所在地为工业、居住混杂区,依照《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有关规定,环境噪声执行2类标准,厂界噪声执行2类标准。

2.8环境敏锐因素分析

(1)名胜古迹

介休市境内有闻名的绵山风景旅行区,距本厂址约20km,不在评判区域内。

(2)环境空气

本区域环境空气已受到严峻污染,已无环境容量可言。

因此,环境空气质量是本次评判的要紧敏锐因素。

(3)地表水

拟建工程拟选厂址所在区域地表水系属汾河水系。

汾河为山西省重点治理及爱护河流,对沿途排入污水要求比较严格,在水质方面较为敏锐。

考虑到拟建工程工业废水闭路循环不外排,因此,应做好工程的废水处理工作,强化废水闭路循环,水环境也是本次评判的环境敏锐因素。

(4)地下水

本工程的生产废水下渗有可能阻碍地下水水质,因此,加强工程的防渗处理,爱护地下水资源也是本工程本工程敏锐因素之一。

(5)居民分布

本工程拟选厂址位于介休市规划的工业区内,本工程属于氯碱项目,卫生防护距离为800m。

项目周围分布村庄有:

三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