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31第二章恒定电流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783160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4.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物理31第二章恒定电流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人教版物理31第二章恒定电流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人教版物理31第二章恒定电流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人教版物理31第二章恒定电流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人教版物理31第二章恒定电流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人教版物理31第二章恒定电流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人教版物理31第二章恒定电流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人教版物理31第二章恒定电流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人教版物理31第二章恒定电流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人教版物理31第二章恒定电流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人教版物理31第二章恒定电流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人教版物理31第二章恒定电流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人教版物理31第二章恒定电流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人教版物理31第二章恒定电流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人教版物理31第二章恒定电流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人教版物理31第二章恒定电流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物理31第二章恒定电流教案.docx

《人教版物理31第二章恒定电流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物理31第二章恒定电流教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物理31第二章恒定电流教案.docx

人教版物理31第二章恒定电流教案

第二章、恒定电流

第一节、导体中的电场和电流(1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明确电源在直流电路中的作用,理解导线中的恒定电场的建立

2.知道恒定电流的概念和描述电流强弱程度的物理量---电流

3.从微观意义上看电流的强弱与自由电子平均速率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类比和分析使学生对电源的的概念、导线中的电场和恒定电流等方面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电源、电流的学习培养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的生产实践的意识,勇于探究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物理学问题。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

理解电源的形成过程及电流的产生。

难点:

电源作用的道理,区分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和在导线中建立电场的速率这两个不同的概念。

四、教学过程

(一)先对本章的知识体系及意图作简要的概述

(二)新课讲述----第一节、导体中的电场和电流

1.电源:

先分析课本图2。

1-1说明该装置只能产生瞬间电流(从电势差入手)

【问题】如何使电路中有持续电流?

(让学生回答—电源)

类比:

(把电源的作用与抽水机进行类比)如图2—1,水池A、B的水面有一定的高度差,若在A、B之间用一细管连起来,则水在重力的作用下定向运动,从水池A运动到水池B。

A、B之间的高度差很快消失,在这种情况下,水管中只可能有一个瞬时水流。

教师提问:

怎拦才能使水管中有源源不断的电流呢?

让学生回答:

可在A、B之间连接一台抽水机,将水池B

中的水抽到水池A中,这样可保持A、B之间的高度差,从而使水管中有源源不断的水流。

归纳:

电源就是把自由电子从正极搬迁到负极的装置。

(从能量的角度看,电源是一种能够不断地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2.导线中的电场:

结合课本图2。

1-4分析导线中的电场的分布情况。

导线中的电场是两部分电荷分布共同作用产生的结果,其一是电源正、负极产生的电场,可将该电场分解为两个方向:

沿导线方向的分量使自由电子沿导线作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垂直于导线方向的分量使自由电子向导线某一侧聚集,从而使导线的两侧出现正、负净电荷分布。

其二是这些电荷分布产生附加电场,该电场将削弱电源两极产生的垂直导线方向的电场,直到使导线中该方向合场强为零,而达到动态平衡状态。

此时导线内的电场线保持与导线平行,自由电子只存在定向移动。

因为电荷的分布是稳定的,故称恒定电场。

通过“思考与讨论”让学生区分静电平衡和动态平衡。

恒定电场:

由稳定分布的电荷所产生的稳定电场称恒定电场。

3.电流(标量)

(1)概念: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电流的方向:

规定为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

(3)定义:

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跟通过这些电量所用的时间的比值。

定义式:

电流的微观表示:

取一段粗细均匀的导体,两端加一定的电压,设导体中的自由电子沿导体定向移动的速率为v。

设想在导体中取两个横截面B和C,横截面积为S,导体中每单位体积中的自由电荷数为n,每个自由电荷带的电量为q,则t时间内通过横截面C的电量Q是多少?

电流I为多少?

---引导学生推导

老师归纳:

Q=nV=nvtSqI=Q/t=nvqS这就是电流的微观表示式。

(4)单位:

安培(A),1A=103mA=106µA

(5)电流的种类

①直流电:

方向不随时间而改变的电流。

直流电分为恒定电流和脉动直流电两类:

其中大小和方向都不随时间而改变的电流叫恒定电流;方向不随时间改变而大小随时间改变的电流叫脉动直流电。

②交流电:

方向和大小都随时间做周期变化的电流。

【问题】如何用图象表示直流电和交流电?

分析课本例题(详见课本,这里略)

通过例题分析让学生把电流与导线内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的速率联系起来,同时说明定向移动的速率和在导线中建立电场的速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三)小结:

对本节内容做简要小结

(四)巩固新课:

1、复习课本内容

2、完成P43问题与练习:

作业1、2,练习3。

 

第二节、电动势(1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电动势的的概念及定义式。

知道电动势是表征电源特性的物理量。

2.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理解电动势的物理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类比的方法使学生加深对电源及电动势概念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生活中电池,感受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

电动势的的概念

难点:

对电源内部非静电力做功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课时内容

要点:

电源、恒定电流的概念

(二)新课讲解-----第二节、电动势

〖问题〗1。

在金属导体中电流的形成是什么?

(自由电子)

2.在外电路中电流的方向?

(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3.电源是靠什么能力把负极的正电荷不断的搬运到正极以维持外电路中恒定的电流?

结合课本图2。

2-1,讲述“非静电力”,

利用右图来类比,以帮助学生理解电路中的能量问题。

当水由A池流入B池时,由于重力做功,水的重力势能减少,转化为其他式的能。

而又由于A、B之间存在高度差,故欲使水能流回到A池,应克服重力做功,即需要提供一个外力来实现该过程。

抽水机就是提供该外力的装置,使水克服重力做功,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水的重力势能。

重力做功、克服重力做功以及重力势能与其他形式的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在做此铺垫后,电源中的非静电力的存在及其作用也就易于理解了。

两者相比,重力相当于电场力,重力做功相当于电场力做功,重力势能相当于电势能,抽水机相当于电源。

从而引出—

1.电源(更深层的含义)

(1)电源是通过非静电力做功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势能的装置。

(2)非静电力在电源中所起的作用:

是把正电荷由负极搬运到正极,同时在该过程中非静电力做功,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势能。

【注意】在不同的电源中,是不同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

再与抽水机类比说明:

在不同的电源中非静电力做功的本领不同---引出

2.电动势

(1)定义:

在电源内部,非静电力所做的功W与被移送的电荷q的比值叫电源的电动势。

(2)定义式:

E=W/q

(3)单位:

伏(V)

(4)物理意义:

表示电源把其它形式的能(非静电力做功)转化为电能的本领大小。

电动势越大,电路中每通过1C电量时,电源将其它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的数值就越多。

【注意】:

①电动势的大小由电源中非静电力的特性(电源本身)决定,跟电源的体积、外电路无关。

②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电源两极间的电压。

③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非静电力把1C电量的正电荷在电源内从负极移送到正极所做的功。

3.电源(池)的几个重要参数

①电动势:

它取决于电池的正负极材料及电解液的化学性质,与电池的大小无关。

②内阻(r):

电源内部的电阻。

③容量:

电池放电时能输出的总电荷量。

其单位是:

A·h,mA·h.

【注意】:

对同一种电池来说,体积越大,容量越大,内阻越小。

(三)小结:

对本节内容做简要小结

(四)巩固新课:

1、复习课本内容

2、完成P46“问题与练习”:

练习1-3

3.调查常用可充电电池:

建议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对可充电电池进行调查,写出调查报告,然后在全班交流和评比。

 

第三节、欧姆定律(2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电阻的概念,明确导体的电阻是由导体本身的特性所决定

2、要求学生理解欧姆定律,并能用来解决有关电路的问题

3、知道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知道什么是线性元件和非线性元件

(二)过程与方法

教学中应适当地向学生渗透一些研究物理的科学方法和分析的正确思路如通过探索性实验去认识物理量之问的制约关系,用图象和图表的方法来处理数据、总结规律,以及利用比值来定义物理量的方法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节知识在实际中有广泛的应用,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重点:

正确理解欧姆定律及其适应条件

三、难点:

对电阻的定义的理解,对I-U图象的理解

四、教具:

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开关、电阻、导线、电池组、小灯泡等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课时内容

要点:

电动势概念,电源的三个重要参数

(二)新课讲解-----第三节、欧姆定律

问题:

电流强度与电压究竟有什么关系?

这可利用实验来研究。

1、欧姆定律

演示:

如图,方法按P46演示方案进行

闭合S后,移动滑动变阻器触头,记下触头在不同位置时电压表和电流表读数。

电压表测得的是导体R两端电压,电流表测得的是通过导体R的电流,记录在下面表格中。

U/V

 

 

 

 

 

I/A

 

 

 

 

 

把所得数据描绘在U-I直角坐标系中,确定U和I之间的函数关系。

分析:

这些点所在的图线包不包括原点?

包括,因为当U=0时,I=0。

这些点所在图线是一条什么图线?

过原点的斜直线。

即同一金属导体的U-I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把R换成与之不同的R,重复前面步骤,可得另一条不同的但过原点的斜直线。

结论:

同一导体,不管电流、电压怎么样变化,电压跟电流的比值是一个常数。

这个比值的物理意义就是导体的电阻。

引出-------

(1)、导体的电阻

①定义:

导体两端电压与通过导体电流的比值,叫做这段导体的电阻。

②公式:

R=U/I(定义式)

说明:

A、对于给定导体,R一定,不存在R与U成正比,与I成反比的关系,R只跟导体本身的性质有关

B、这个式子(定义)给出了测量电阻的方法——伏安法。

C、电阻反映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③单位:

欧姆,符号Ω,且1Ω=1V/A,常用单位:

Ω、kΩ 、MΩ

换算关系:

1kΩ=103Ω   1MΩ=103KΩ

(2).欧姆定律

①定律内容:

导体中电流强度跟它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它的电阻成反比。

②公式:

I=U/R

③适应范围:

一是部分电路,二是金属导体、电解质溶液

2、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

(1)伏安特性曲线:

用纵坐标表示电流I,横坐标表示电压U,这样画出的I-U图象叫做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

(2)线性元件和非线性元件

线性元件:

伏安特性曲线是通过原点的直线的电学元件。

非线性元件:

伏安特性曲线是曲线,即电流与电压不成正比的电学元件。

3、分组实验:

测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第2课时)

按P48实验要求进行,电路改为分压电路

分发方格纸,让学生把实验数据列表,并在坐标纸中建立坐标系后做出图象

要求至少测6个点以上

【说一说】P48

(三)小结:

对本节内容做简要小结

(四)巩固新课:

1、复习课本内容

2、完成P48问题与练习:

作业1、3,练习2。

第四节、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2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学习电路的串联和并联,理解串、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电流关系和电阻关系,并能运用其解决有关关问题。

2.进而利用电路的串、并联规律分析电表改装的原理。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复习、归纳、小结把知识系统化。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学会在学习中灵活变通和运用。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

教学重点是串、并联电路的规律。

难点:

难点是电表的改装。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课时内容

要点:

欧姆定律、电阻概念、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

(二)新课讲解-----第四节、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1.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先让学生回忆初中有关这方面(串、并联电路的规律)的问题,然后让学生自学,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将串联和并联加以对比,学生容易理解和记忆。

老师点拨:

一是要从理论上认识串、并联电路的规律,二是过程分析的不同,引入电势来分析。

从而让学生体会到高中和初中的区别,也能让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

学生自己先推导有关结论,老师最后归纳小结得出结论:

(并适当拓展)

(1)串联电路

①电路中各处的电流强度相等。

I=I1=I2=I3=…

②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U=U1+U2+U3+…

③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之和。

R=R1+R2+R3+…

④电压分配:

U1/R1=U2/R2U1/R1=U/R

⑤n个相同电池(E、r)串联:

En=nErn=nr

(2)并联电路

1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U=U1=U2=U3=…

2电路中的总电流强度等于各支路电流强度之和。

I=I1+I2+I3+…

3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电阻的倒数之和。

1/R=1/R1+1/R2+1/R3+对两个电阻并联有:

R=R1R2/(R1+R2)

4电流分配:

I1/I2=R1/R2I1/I=R1/R

⑤n个相同电池(E、r)并联:

En=Ern=r/n

再由学生讨论下列问题:

①几个相同的电阻并联,总电阻为一个电阻的几分之一;

②若不同的电阻并联,总电阻小于其中最小的电阻;

③若某一支路的电阻增大,则总电阻也随之增大;

④若并联的支路增多时,总电阻将减小;

⑤当一个大电阻与一个小电阻并联时,总电阻接近小电阻。

另外应让学生明确:

串联和并联的总电阻是串联和并联的等效电阻,电阻R的作用效果与R1、R2串联使用或并联使用时对电路的效果相同,如教材图2.4—3和2.4—4所示。

分析电路时要学会等效。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与练习:

1题-------第1课时

2.电压表和电流表----串、并联规律的应用

常用的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是由小量程的电流表G(表头)改装而成。

(1)表头G:

构造(从电路的角度看):

表头就是一个电阻,同样遵从欧姆定律,与其他电阻的不同仅在于通过表头的电流是可以从刻度盘上读出来的。

原理:

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P98(为后续知识做准备)

(2)描述表头的三个特征量(三个重要参数)④

①内阻Rg:

表头的内阻。

②满偏电流Ig:

电表指针偏转至最大角度时的电流(另介绍半偏电流)

③满偏电压Ug:

电表指针偏转至最大角度时的电压,与满偏电流Ig的关系Ug=IgRg,因而若已知电表的内阻Rg,则根据欧姆定律可把相应各点的电流值改写成电压值,即电流表也是电压表,本质上并无差别,只是刻度盘的刻度不同而已。

通过对P52的“思考与讨论”加深这方面的认识。

(3)表头的改装和扩程(综合运用串、并联电路的规律和欧姆定律)

关于电表的改装要抓住问题的症结所在,即表头内线圈容许通过的最大电流(Ig)或允许加的最大电压(Ug)是有限制的。

让学生讨论,推导出有关的公式:

要测量较大的电压(或电流)怎么办?

通过分析,学生能提出利用电阻来分压(或分流)。

然后提出:

分压(或分流)电阻的阻值如何确定?

通过例1、2的分析、讲解使学生掌握计算分压电阻和分流电阻的方法---最后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得出一般公式。

(三)小结:

对本节内容做简要小结

(四)巩固新课:

1、复习课本内容

2、完成P48问题与练习:

作业4、5,练习2、3。

 

第五节、焦耳定律(1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电功、电功率的概念,公式的物理意义。

了解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

2.了解电功和电热的关系。

了解公式Q=I2Rt(P=I2R)、Q=U2t/R(P=U2/R)的适应条件。

3.知道非纯电阻电路中电能与其他形式能转化关系,电功大于电热。

4.能运用能量转化与守恒的观点解决简单的含电动机的非纯电阻电路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有关实例,让学生理解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能量守恒定律的普遍性。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

区别并掌握电功和电热的计算。

难点:

主要在学生对电路中的能量转化关系缺乏感性认识,接受起来比较困难。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课时内容

要点:

串、并联电路的规律和欧姆定律及综合运用。

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1.通过前面的学习,可知导体内自由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电场力对定向移动的电荷做功吗?

(做功,而且做正功)

2.电场力做功将引起能量的转化,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举出一些大家熟悉的例子:

电能→机械能,如电动机。

电能→内能,如电热器。

电能→化学能,如电解槽。

本节课将重点研究电路中的能量问题。

(二)新课讲解-----第五节、焦耳定律

1.电功和电功率

(1).电功

定义:

电路中电场力对定向移动的电荷所做的功,简称电功,通常也说成是电流的功。

用W表示。

实质:

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电路中的体现。

即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在转化过程中,能量守恒,即有多少电能减少,就有多少其他形式的能增加。

【注意】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电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减少而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即电功等于电路中电能的减少,这是电路中能量转化与守恒的关键。

在第一章里我们学过电场力对电荷的功,若电荷q在电场力作用下从A搬至B,AB两点间电势差为UAB,则电场力做功W=qUAB。

对于一段导体而言,两端电势差为U,把电荷q从一端搬至另一端,电场力的功W=qU,在导体中形成电流,且q=It,(在时间间隔t内搬运的电量为q,则通过导体截面电量为q,I=q/t),所以W=qU=IUt。

这就是电路中电场力做功即电功的表达式。

表达式:

W=Iut①

【说明】:

①表达式的物理意义:

电流在一段电路上的功,跟这段电路两端电压、电路中电流强度和通电时间成正比。

②适用条件:

I、U不随时间变化——恒定电流。

单位:

焦耳(J)。

1J=1V·A·s

(2)电功率

①定义:

单位时间内电流所做的功

②表达式:

P=W/t=UI(对任何电路都适用)②

上式表明:

电流在一段电路上做功的功率P,和等于电流I跟这段电路两端电压U的乘积。

③单位:

为瓦特(W)。

1W=1J/s

④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额定功率:

用电器正常工作时所需电压叫额定电压,在这个电压下消耗的功率称额定功率。

实际功率:

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功率。

实际功率P实=IU,U、I分别为用电器两端实际电压和通过用电器的实际电流。

这里应强调说明:

推导过程中没用到任何特殊电路或用电器的性质,电功和电功率的表达式对任何电压、电流不随时间变化的电路都适用。

再者,这里W=IUt是电场力做功,是消耗的总电能,也是电能所转化的其他形式能量的总和。

电流在通过导体时,导体要发热,电能转化为内能。

这就是电流的热效应,描述它的定量规律是焦耳定律。

学生一般认为,W=IUt,又由欧姆定律,U=IR,所以得出W=I2Rt,电流做这么多功,放出热量Q=W=I2Rt。

这里有一个错误,可让学生思考并找出来。

错在Q=W,何以见得电流做功全部转化为内能增量?

有无可能同时转化为其他形式能?

英国物理学家焦耳,经过长期实验研究后提出焦耳定律。

2.焦耳定律——电流热效应

(1)焦耳定律

内容: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强度的平方、导体电阻和通电时间成正比。

表达式:

      Q=I2Rt③

【说明】:

对纯电阻电路(只含白炽灯、电炉等电热器的电路)中电流做功完全用于产生热,电能转化为内能,故电功W等于电热Q;这时W=Q=UIt=I2Rt

(2)热功率:

单位时间内的发热量。

即P=Q/t=I2R④

【注意】②和④都是电流的功率的表达式,但物理意义不同。

②对所有的电路都适用,而④式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对非纯电阻电路(含有电动机、电解槽的电路)不适用。

关于非纯电阻电路中的能量转化,电能除了转化为内能外,还转化为机械能、化学能等。

这时W》Q。

即W=Q+E其它或P=P热+P其它、UI=I2R+P其它

引导学生分析P56例题(从能量转化和守恒入手)如图

再增补两个问题

(1)电动机的效率。

(2)若由于某种原因电动机被卡住,这时电动机消耗的功率为多少?

最后通过“思考与讨论”以加深认识。

注意,在非纯电阻电路中,欧姆定律已不适用。

(三)小结:

对本节内容做简要小结。

并比较UIt和I2Rt的区别和联系,从能的转化与守恒的角度解释纯电阻电路和非纯电阻电路中电功和电热的关系。

在纯电阻电路中,电能全部转化为电热,故电功W等于电热Q;在非纯电阻电路中,电能的一部分转化为电热,另一部分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如机械能、化学能),故电功W大于电热Q。

(四)巩固新课:

1、复习课本内容

2、完成P57问题与练习:

作业2、4,练习1、3、5。

建议在对1的证明后,把相应的结论归入串、并联电路的规律中。

补充练习:

某一用直流电动机提升重物的装置如上图所示,重物质量m=50kg,电源提供恒定电压U=110V,不计各处摩擦,当电动机以v=0.90m/s的恒定速度向上提升重物时,电路中电流强度I=5A,求电动机线圈电阻R(g=10m/s2)。

(4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