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硕士学位论文 精品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78695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1.8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硕士学位论文 精品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硕士学位论文 精品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硕士学位论文 精品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硕士学位论文 精品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硕士学位论文 精品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硕士学位论文 精品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4页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硕士学位论文 精品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4页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硕士学位论文 精品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4页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硕士学位论文 精品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4页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硕士学位论文 精品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4页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硕士学位论文 精品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4页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硕士学位论文 精品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4页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硕士学位论文 精品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4页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硕士学位论文 精品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4页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硕士学位论文 精品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4页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硕士学位论文 精品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4页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硕士学位论文 精品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4页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硕士学位论文 精品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4页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硕士学位论文 精品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4页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硕士学位论文 精品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硕士学位论文 精品文档格式.docx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硕士学位论文 精品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硕士学位论文 精品文档格式.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硕士学位论文 精品文档格式.docx

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    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日期:

导师签名:

日期:

云南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或成果。

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华中师范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

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华中师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导师签名:

日期:

年月日    日期:

……………………………………………………………………………………………………

本人已经认真阅读“CALIS高校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发布章程”,同意将本人的学位论文提交“CALIS高校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全文发布,并可按“章程”中规定享受相关权益。

同意论文提交后滞后:

□半年;

□一年;

□二年发布。

年月日    日期:

摘要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新局面,各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校的教学管理负担越来越重。

对学生成绩的管理大多依靠手工或者单机来完成,这使得这项工作变得非常复杂而没有效率。

如何提高学生成绩管理的水平,建立适合自己院校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成为学校信息化建设过程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因此,研究如何建立先进、安全、跨平台、高效率的成绩管理应用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介绍了系统开发的背景和国内外校园数字化管理的发展现状并对高校学生成绩管理的业务要求做了分析,详细阐述了系统需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对高校成绩管理的需求分析,对系统的体系结构、工作流程、系统功能、数据结构等方面进行了总体设计,采用基于B/S体系结构,ASP技术开发Web页面和Access数据库管理系统结合的开发方案。

系统主要由后台数据库、用户登录、信息管理、成绩管理等四个模块组成。

实现了学生的信息修改和成绩查询功能;

实现了教师的信息修改、成绩查询及成绩录入功能;

实现了管理员对学生、教师、班级及成绩的管理功能。

本课题设计实现的系统已成功运行达到了预期需求的开发目标。

系统的开发应用体现了当今学生成绩管理技术的自动化、信息化的发展方向,提高了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使学校的管理更高效、更系统、更科学。

关键词:

信息管理系统;

学生成绩管理;

B/S体系结构

DesignandImplementationofStudent’sScoreManagementSystem

Abstract

Inrecentyears,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inournewcountryappearvigoroussituation,alluniversitiesandcollegesenrollmentscaleexpandconstantly,schoolhavemoreseriousmanagementburden.Thestudentscoremanagementmostlyhasdependeduponthehandworkorthesinglecomputertothestudentscoremanagement.11liscausestheworktobecomeextremelymiscellaneousandinefficient.Sohowtodevelopasuitablesystemtoheightenthelevelofstudentscoremanagementhasbecomeanimportantproblem.Therefore,theresearchonhowtodevelopanadvanced,secure,multiplatformandefficientWcbapplicationsystemismoreandmoreimportant.Thisarticlehasdeeplythebackgroundofsystemexploitationandtheevelopmentconditionsofinternalandexternalcampusdigitalmanagementandthedemandoftheuniversitystudentscoremanagementservice,anddetaileddepictstheprincipalproblemthanthesystemneedstosolve.Basedonsystemrequirementanalysis,itdescribestheoverallofthefunctionsandthedesignsystemarchitecture,thesystemflow,thesystemdatastructures.Indevelopmentplan,thearchitecturebasedonB/Sisadopted,andASPtechnologydevelopsWebpage,andAccessasdatabaseserver.Itcontainsfourmodules;

theyarebackstagesupporter’sdatabase,userlog-in,informationanagement,andscoremanagement.Thestudenthasthefunctiontoupdateinformationandinquirescore.Theteacherhasthefunctiontoupdateinformationandinquirescoreandinputscore.Andtheadministratorhasthefunctionstomanagestudent,teacher,class,andscore.

Thestudentscoremanagementsystemhasrunsuccessfully,itCanbeexploitedasitsgoal.Theuseofthissystemshowsthemanagementtechnologyofcurriculumofstudentsdevelopsintoautomationandinformalization.Ithastheadvantagesofenhancingworkingefficiencyandimprovingthemanagement,andwillmakethemanagementhigheffect,normalandscientific.

KeyWords:

InformationManagementSysteml;

StudentScoreManagement;

Browser/ServerArchitecture

1绪论

1.1背景分析

高校是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地,同时还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学校的教学管理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Internet技术持续迅猛的发展为传统的教学管理提出了新的模式。

以现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化教学管理要依靠自身的人才优势,加强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做好学校信息化的基础工作,使学校朝着信息化、网络化、现代化的目标迈进。

这种新的管理模式,具有对于管理极为宝贵的特性,可以为新型管理模式的建构提供理想的基础。

现如今学院对学生成绩的旧的管理模式是局域网管理模式,也就是数据集中在部门服务器上,只为本部门的管理人员提供使用。

虽然这种方式解决了单机管理模式的数据冗余和不一致的问题,但是只有部门工作人员才能够为学生提供成绩查询、成绩录入等服务。

随着学校的规模不断扩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学生的成绩信息也成倍增长。

这使得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也急剧增加,出现的错误也会随之增加。

因此学校的成绩管理面临新的需求,即在疏通各部门尤其是各系部之间信息渠道的基础上,建立全校共享数据库。

由授课教师来完成成绩录入,而学生可以自行查询成绩。

这样除了减轻教学管理部门人员的工作负担,还可以减少信息错误的发生,同时为其他部门甚至全校教职工提供信息服务。

再次开发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则是以校园网为基础的管理系统,利用网络能快速、及时、准确的传递信息的作用,使部门的“信息孤岛"

过渡到紧密相关并在全校范围内都可用的数据。

通过网络可以使管理部门能够更方便的管理学生的成绩信息;

也使得教师能够方便的上传、校对学生成绩;

还可以使学生能够快速查询成绩。

这样管理部门对信息的管理和控制方式变成双向的,不但减少管理方面的工作量,而且可以做到信息管理规范化,从而得到科学的统计和快速的查询。

1.2国内外发展现状及趋势MIS(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管理信息系统系统,是由人、计算机及其他外围设备组成的能够进行信息收集、传递、存贮、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

它是上世纪兴起的新科学,是利用了计算机及网络通讯技术,通过加强对信息的管理,以及对拥有资源的做调查,并建立准确的数据。

然后经过加工处理后编制成各种信息并提供给管理人员,使其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达到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的效果。

信息管理系统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末。

1968年美国就有一些关于信息系统和信息管理的文章发表。

而到上世纪70年代初出现一批MIS的博士生。

从此MIS开始迅速扩展,一些美国院校也纷纷设立MIS计划。

同时数字化校园的概念也由麻省理工学院提出。

到1984年明尼苏达大学成了扩展MIS的带头羊,并应用于教育师资的管理。

可以说从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是MIS走向成熟和全面发展的时代。

而经过多年的努力,高校已经构建出一个较成熟的数字化校园模型。

从1979年开始美国举办全国的MIS会议,并且每年举办一次。

我国重点高校的学者也被邀参加。

美国的MIS会议已经是世界MIS的顶峰会议,每次会议都有大约一千人参加,并且几年就会发布一次指导性教学计划。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MIS进入了二次创业、完善、创新阶段。

而Internet的出现给MIS注入了活力,使得MIS成为热门。

据调查,上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大部分高校都已经完成了对校园数字化的建设工作。

但与国内不同的是他们更多的关注数字资源的提供,而较少强调高度的系统集成。

他们更关注学生的活动本身,以及协同科研的能力,管理系统的作用在数字校园中要相对弱化。

我国高等学校大规模的信息化管理大多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要比西方发达国家晚了10-20年。

在沿海地区和较发达的城市,高校信息化的建设近年来也发展的十分迅猛,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地被应用于高校的教学、科研以及管理等各个领域,并取得很好的效果。

如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就已建成了以高速的校园网为核心,包括以学术研究、办公管理、社区服务等功能的数字化管理系统。

在学校信息化建设初期,通常都是由学校各部门根据自身的需要,自行开发和运行自己的业务系统,并配置独立的IT环境(包括机房、UPS、服务器等)。

由此造成了服务器等设备数量过多,物理位置分散的结果。

这使得系统的灵活性、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差,而且增加了整个学校基础设施的总体成本,也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最终导致了各个系统的运行水平较低,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和需求。

这种各自为政的模式也成为学校信息化发展的瓶颈。

而Internet的发展和普及正好解决了这一问题。

各学校开始合并各职能部门的小数据中心,并建设学校集中统一的数据中心。

从物理上,将各部门的系统集中起来,并运行在统一的IT设施上。

2008年,中国第四届高校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在吉林省长春市举行。

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长娄晶在会上表示,虽然中国高校信息化建设现已经取得很大的成绩,但仍存在五个方面的问题。

在高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一定发展的同时,学校管理水平不够高、整体应用效果不够好、尤其是互联互通的程度差;

现在应用系统建设已初见成效,但是与教学科研结合得不够紧密,尤其是“信息孤岛”的问题仍然存在;

信息资源建设得到发展的同时,又遇到了结构性短缺、标准化程度差等难题。

会上还表示,为推进高校管理信息标准的工作,教育部在2009年上半年,遴选五十个左右高校作为实施标准的示范建设单位。

下半年,组织对高校的信息化应用系统进行标准符合性的测试。

2010年上半年,对参建示范单位进行评估验收。

以期在2010年下半年,能在全国的高校推广并实施标准,争取每年有100所高校贯彻实施这一标准。

1.3论文的意义目前我院的成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信息孤岛"

的问题。

学生成绩的管理工作全部由教学管理部的工作人员来完成。

面对种类多、数量大的各科成绩,单人管理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管理的要求。

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建立一个全范围的、开放的、分布的信息系统,即在疏通各部门间信息的基础上,建立全校共享的数据库,利用网络庞大的信息容量和W'

WW浏览器快速、便捷的信息提供方式,打破了原有的信息服务范围,使学校的信息可以面向校外。

这样学生就不必到管理部门就可以查询成绩,而成绩的录入也可以由授课教师完成。

建立现代化办公的工作环境,极大地减轻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并且实现了部门信息管理与学校自动化办公的有机结合。

与Intemet集成在一起的信息管理方案能够提高教务人员、管理人员和学生交流的有效性,使之紧密连接成一个综合的教育管理环境,从而更好的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连接Intemct的校园网将提供更广泛的信息来源,使所有人真正体会到信息化教育技术带来的崭新面貌。

1.4本文的主要的工作

系统采用目前流行的融合了现今成熟的计算机网络、中间件和组件技术的B/S(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软件构架体系,以WindowsServer2000为网络操作系统,以ASP为开发语言,以Access为后台数据库。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涵盖了学生成绩业务中的所有功能部件。

实现的功能有:

学生基本信息管理、班级信息管理、教师信息管理、成绩信息管理等。

在本文的论述中,首先介绍了项目的背景、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的意义。

对系统的特点做了比较详细的分析,描述了所要开发系统的实现目标。

然后详细分析了系统需求。

通过对使用用户的具体需求,构架了具体的功能,为系统的设计及实现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接着详细介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通过对系统的需求分析,确定了系统应该具有的功能,并从整体到局部把系统的功能模块化;

还将这些功能进行实体化,得到相应的实体及实体关系图,构建合适的数据库。

并且结合相关技术及具体实现方案描述整个系统的功能实现。

最后对全文工作进行了总结,说明了在撰写论文过程中的心得和不足,并对以后而应用前景作出了展望。

2相关技术2.1Browse/Server三层体系结构

Browser/Server结构(即浏览器/服务器结构)是随着Intemet技术的兴起,对C/S结构的一种变化或者改进的结构。

C/S结构(即客户机/服务器结构)分为客户机和服务器两层,而Browse/Server三层结构是在这两层结构的基础上加入一个中间层,即功能层。

这里所说的三层体系,不是指物理上的三层,不是简单地放置三台机器就是三层体系结构。

三层是指逻辑上的三层,即使这三个层放置到一台机器上。

Browser/Server结构由表示层、功能层、数据层三个相对独立的单元组成,如图2.1所示:

图2.1系统体系结构

Fig.2.1Systemarchitecture

第一层是表示层,即浏览器。

主要任务是显示用户界面,接收用户的事件。

用户界面通过浏览器显示,是由Web浏览器向网络上的某一Web服务器提出服务请求,Web服务器将应答以HTML为载体下载到客户端浏览器,经浏览器(如IE、NetScape等)进行解释,得到最终的用户界面。

第二层是功能层,即具有应用程序扩展功能的Web服务器。

功能层是系统架构中体现核心价值的部分,由于它处于数据层和表示层中间,对数据的交换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对于数据层而言,它是调用者;

对于表示层而言,它却是被调用者。

功能层通过接收表示层提出的服务请求执行相应的程序,在与数据库进行连接后通过SQL等方式向数据层的数据库服务器提出数据处理申请。

然后将得到的数据层返回结果提交给Web服务器,再传送到浏览器。

第三层是数据层,就数据库服务器。

其功能主要是负责数据库的访问,可以访问数据库系统、二进制文件、文本文档或是XML文档。

简单的说就是实现对数据表的检索、插入、更新、删除等操作。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三层的Browse/Server体系结构就是把二层Client/Server结构中的事务处理模块从客户机中分离出来,由单独组成的一层来负担。

客户端除了WWW浏览器外,基本不需要用户程序,只需从Web服务器上下载程序到本地来执行即可。

如果在下载过程中遇到与数据库有关的指令,则由Web服务器将此交给数据库服务器来解释执行。

B/S体系结构最大的好处是运行简单、维护方便,能实现不同的人,从不同的地点,以不同的接入方式(比如LAN,WAN,Internet/Intranet等)访问和操作共同的数据。

在本系统的三层结构中,表示层采用Web浏览器作为标准用户界面,这使得客户层非常简单且便于维护。

数据层软件采用Access数据库系统。

中间层采用MicrosoftIIS5.0作为Web服务器。

所有服务器的操作系统采用MicrosoftWindows2000。

2.2ASP简介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静态页面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当Web2.0渐渐的普及,个性各色的网页设计语言也纷纷登台,如PHP、ASP、JSP等等。

在这些语言中,由于ASP技术具有完全与HTML文件融合的特性,非常容易创建、修改,不需要其他编译、连接程序,面向对象可扩展。

这些优点使它从众多网页设计语言中脱颖而出。

ASP即ActiveServerPage的缩写。

它是微软开发的用于服务器端的脚本环境并内含于IIS之中。

编辑时只要使用普通的文本编辑器即可进行编辑设计。

通过ASP我们可以将HTML网页、ASP指令和ActiveX元件结合来建立动态的、交互的且高效的网站应用程序。

有了ASP就可以不必担心客户的浏览器是否能运行代码,因为当浏览器浏览ASP网页时,web服务器就会根据请求生成相应的HTML代码然后再返回给浏览器,这样浏览器端看到的就是动态生成的网页。

因此,若不通过从服务器下载来观察幸asp主页,在浏览器端无法显示正确的页面内容。

这样既可以保证辛辛苦苦编写出来的程序代码不会被他人盗取,又可以减轻客户端浏览器的负担,大大的提高交互的速度。

ASP程序设计的重点是脚本的编写。

如同一般的程序,脚本可以将一个值赋给一个变量,也可以将一系列命令定义成一个过程。

ASP可以与任何ActivcXscripting语言兼容,除了可使用VbScript和JavaScript等脚本语言进行设计外,还可通过Plug-in的方式,使用由第三方所提供的其它脚本语言,譬如REXX、Pcrl、Tcl等。

而ASP默认的脚本语言为VbScript。

ASP要求大量的时间和开发资源,但ASP可以创建不同类型的应用,虽然这些应用还只是最基本层次的。

从根本上说,它适合用来创建基于数据操作的Wcb页面,尤其是仅仅基于WindowsNT上的应用。

与基于CGI、PERL等用繁琐的方法将动态数据技术与WEB集成相比较,ASP有了很大的提高。

ASP可以通过三种方式访问数据库:

传统的IDC(IntcrnctDatabaseConnector)方式,ADO(ActivcXDataObjects)方式以Data及RDS(RemoteService)方式。

ADO是一项容易使用并且可扩展的将数据库访问添加到Web页的技术。

通过使用ADO去编写紧凑简明的脚本以便连接到ODBC兼容的数据库和OLEDB兼容的数据源。

2.3ADO访问WEB数据库对于WEB服务器上运行的程序最常见和最实用的任务是访问数据库。

ASP内DatabaseAccess组件能很容易的通过ADO访问存储在服务器端的数据库或者其他的数据信息。

ADO是Active)(DataObjects的简称。

ADO是微软所支持的对数据库进行操作的主要方法。

它具有占用磁盘空间少、内存支出低、反应速度快等优点,非常适合作为服务器端的数据库访问技术。

ADO可作用于服务器端,以提供含有数据库信息的主页内容。

当用户要对数据库作出的更改时,用户在浏览器画面中输入对站点服务器的数据操作信息。

而ADO使用内置的对象作为数据的主要接口,对数据进行检索、添加、更改、删除。

用ADO访问数据库就像编写数据库应用程序,它把绝大部分的数据库操作封装在七个对象中,在ASP页面编程时只要调用相应的对象就可执行相应的数据库操作。

这七个对象是:

Conncction、Command、Parameter、Property、Rccordset、Fileld、和Er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