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1卷十年高考满分作文复习过程.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787145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0.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1卷十年高考满分作文复习过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全国1卷十年高考满分作文复习过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全国1卷十年高考满分作文复习过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全国1卷十年高考满分作文复习过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全国1卷十年高考满分作文复习过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全国1卷十年高考满分作文复习过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全国1卷十年高考满分作文复习过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全国1卷十年高考满分作文复习过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全国1卷十年高考满分作文复习过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全国1卷十年高考满分作文复习过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全国1卷十年高考满分作文复习过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全国1卷十年高考满分作文复习过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全国1卷十年高考满分作文复习过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全国1卷十年高考满分作文复习过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全国1卷十年高考满分作文复习过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1卷十年高考满分作文复习过程.docx

《全国1卷十年高考满分作文复习过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1卷十年高考满分作文复习过程.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国1卷十年高考满分作文复习过程.docx

全国1卷十年高考满分作文复习过程

全国1卷十年高考作文审题及

满分作文欣赏 

(2006年——2016年)

 一、2006年高考全国卷I作文题 

   【材料】   乌鸦因羡慕老鹰能从山上俯冲下来抓走小羊的本领,于是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

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当牧羊人的孩子问这是什么鸟时,牧羊人说:

“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

”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

“它也很可爱呀!

”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确定立意。

 

   【审题立意】

【满分作文】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这是曹孟德的《短歌行》中的诗句。

 

    我们何不以此自问,“何枝可依?

”问自己什么是适合自己的,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的归附。

    老鹰凶猛、健壮,飞翔速度迅猛,从鹫峰顶俯冲而下,捕获猎物,这是它生存的本领,是它依附的枝头。

而乌鸦生性弱小,却一味模仿老鹰,事倍功半,最后落入牧羊人手中,也是可以料想的。

诚然它的精神是可嘉的,然而它却忘记了考虑自身的优点与弱点。

 

    物犹如此,人亦然。

 

    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适合自己依附的枝头,生命才能达到极致。

 

    一代先师孔子,初时以建立以“仁”治国的完美社会为志,周游列国之后,最终没有成功,退而办学,他却成了很好的老师。

孔子的弟子遍及天下,他也最终成为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找到自己的枝头,生命的价值才能实现。

 

    一代喜剧大师卓别林,年少时因相貌不佳总被人取笑,后来在他的喜剧生涯中这恰恰成为了一种优势,他演的无声喜剧电影,达到了无声胜有声的境界。

我们不能不说,他事业的成功离不开他正确认知自我并发挥了自身优势。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本是一名著名大学的学生,然而当他感到大学所教的并不适合自己时,便毅然离开学校,从事电脑设计,最终积累了世界上无人能比的财富。

 

    社会在发展,然而道理却没有变,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适合自己的枝头,生命才能绽放光彩。

 

乌鸦勇于拼搏、喜爱学习的精神固然是值得肯定的,然而它不能认清自己,注定是要以失败告终的。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绕树三匝,并非枝枝可依!

 

    人不只需要勇于拼搏的精神,更应认清自己,只有二者具备, 

才有可能成功。

 

拥有自知与拼搏,光明就在你眼前,在努力过后,你会发现“绕树三匝,此枝可依!

” 

  二、2007年高考全国卷I 

【漫画】阅读下面的图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立意】 

【满分作文】               

                  多一些空间 少一点关注 

梅花只有经历风雪的洗礼,才能傲立于枝头飘洒怡人清香。

 

珍珠只有经历海蚌的磨砺,才能造就盈泪宝珠,散发夺目光彩。

 

海燕只有经历暴风的沐浴,才能振翅于蓝天,释放生命的振奋。

 

大自然的万物尚且学会接受挑战,迎接挫折,让生命更显魅力,那么作为万物灵长的人类,又何尝不需要给年轻的一代更多的锻炼与自强的机会,让他们多一些自我空间,少一些外界关注和溺爱呢?

 

年轻的一代作为祖国的希望,的确需要受到恰当的关怀与爱护,但更重要的是多给他们一些成长空间,少一些过度的关注,让他们在关爱的呵护中和自强的历程中健康发展。

只有这样,才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作为家长,必须有正确教育和关爱孩子的方法。

既让孩子得到关爱,又不溺爱孩子;要培养孩子的自立与自强品质。

前南非总统曼德拉曾在狱中生活几十年,在这期间他无法陪在女儿身边细心照顾她。

但他坚持以书信的方式保持与女儿的交流,既温馨呵护女儿的成长,又不停教导女儿如何学会自立与自强,最终女儿成为一名出色的新闻工作者。

试想缺少对女儿的教育,或许会是另一 

种结果吧!

许多事实无不印证着一个道理:

只有适度的关爱和恰当的教育方法才能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相反,如果一味宠爱,父母对孩子有求必应,又会有什么样的情况呢?

前不久曾沸扬于一时的“杨丽娟追星事件”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她的父亲对她百依百顺,为了满足女儿的愿望,最后不惜自己的生命来完成女儿的追星的要求,这不也正反映了社会中存在对孩子溺爱与过度关注的现象吗?

如果只一味溺爱孩子,缺少正确的教育方法,只能危害孩子的成长,使其无法走向健康成长的道路。

因此,必须多一些成长的空间,少一些关注。

 

作为社会和学校,也应该多留给孩子一些自我成长和自立自强的机会,让他们得以健康和完善的发展与成长。

 

是雄鹰,就应该搏击于长空,接受暴风雨的洗礼。

 

是蛟龙,就应该叱咤于深水,成就生命的灵性。

 

是猛虎,就应该腾跃于丛岭,展现生命的昂扬。

 

那么就请多给孩子一些空间,少一些对他们过分的关注吧!

 

  

  三、2008年高考全国卷I作文题 

   【材料】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

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

  胡锦涛、温家宝等党政军领导人迅速赶赴灾区指导抗震救灾。

十多万解放军、武警和公安民警,各省市的救援队、医疗队、工程抢修队迅速进入灾区。

港台救援队和国际救援队飞抵灾区。

志愿者从四面八方汇聚灾区。

救援物资从水陆空源源不断运进灾区。

  一位中学教师趴在讲台上用生命保护了下面的四个学生。

一位失去15个亲人的县民政局长连续指挥救灾五天只睡了七个小时。

幸存者的生还奇迹在不断突破,100小时、150小时、196小时……  中央电视台24小时播报。

19日14时28分举国哀悼。

 一样的爱心,不一样的表达。

捐款、献血、义演、关注……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以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立意】 

   【满分作文】         

                         国有殇,爱无伤!

 

  还记得吗?

废墟下谭千秋老师用生命为四个学生撑起的那片天空。

 

  还记得吗?

生死关头那位年轻的母亲发自心底最诚挚的爱的誓言:

“宝贝,如果你能活下去,记得,妈妈爱你!

” 

  还记得吗?

在强烈余震中依旧要返回废墟救人却被队友拉住的那位消防战士痛彻心扉的呼喊:

“让我再去救一个吧!

我还能再救一个!

” 

…… 

   这一幕幕感人至深的画面定格在中国人的脑海里,定格在因5.12汶川特大地震而强烈震痛的中华大地上!

他们在向我们诉说,诉说地震让山川失色,家园垮塌,诉说亲人离散,生离死别!

可他们更是在向我们呼喊,呼喊出了亲情无价,大爱无言!

呼喊起了中华民族众志成城,团结一致共同奋战!

这一切只因为——国有殇,爱无伤!

 

  看!

温总理来了!

用真挚的话语安抚受伤的心灵:

“你们既然活着,就要好好活下去,国家会管你们的。

” 

  看!

解放军战士来了!

用钢铁一般的意志奋战在灾区的每一片土地,他们用双手拉起被瓦砾压倒的生命,用无私无畏的精神感动着每一个人!

 

  看!

志愿者来了!

用真诚的爱心,关切的眼神给灾区同胞带来温暖与慰藉,重建他们的精神家园!

 

  看!

来了,我们都来了!

只因为:

国有殇,爱无伤!

 

  5月12日,汶川的房屋毁了。

5月12日,中华的精神站立起来了!

5月12日,爱撒播…… 

  短短几天时间,全国人民向灾区捐款捐物达上百亿元,短短几天时间爱心通过电视机、互联网,从全世界飞往汶川,全世界的华人在行动!

只因为:

国有殇,爱无伤!

 

  汶川,站起来吧!

汶川人,站起来吧!

因为有你,因为有我,因为我们有爱!

 

你看见了吗?

那个微笑着的汶川。

谭老师你看见了吗?

年轻的母亲,你看见了吗?

那位消防战士,你看见了吗?

汶川在微笑,中国在微笑,只国为:

国有殇,爱无伤!

 

  

四、2009年高考全国卷I作文题 

   【材料】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兔子是历届小动物运动会的短跑冠军,可是不会游泳。

一次兔子被狼追到河边,差点被抓住。

动物管理局为了小动物的全面发展,将小兔子送进游泳训练班,同班的还有小狗、小龟和小松鼠等。

小狗、小龟学会游泳,又多了一项本领,心里很高兴;小兔子和小松鼠花了好长时间都没学会,很苦恼。

训练班教练野鸭说:

“我两条腿都能游泳,你们四条腿会不能游?

成功的90﹪来自汗水。

加油!

呷呷!

” 

    评论家大青蛙大发感慨:

“兔子擅长的是奔跑!

为什么只是针对弱点训练而不发展特长呢?

”思想家仙鹤说:

“生活需要的本领不止一种呀!

兔子学不了游泳就学打洞,松鼠学不了游泳就学爬树嘛。

”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立意】 

    【满分作文】 

                    选择适合自己的路 

人生是一段有着优美风景的旅程,每个人都在开辟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有的路柳荫匝地,有的路落英缤纷,有的路表面阴云密布却转角柳暗花明,有的路看去阳光明媚却暗藏埋伏重重,而只有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路,才是最好的路。

 

  有一个小故事,说小兔子,小松鼠和一群小动物一起学游泳,小兔子,小松鼠却怎么也学不会,十分难过。

思想家仙鹤说:

“生存需要的本领不只一种呀!

兔子学不了游泳就学打洞!

松鼠学不了游泳就学爬树嘛。

”这个小寓言就隐藏着人生的道理。

正像仙鹤所说,人生的发展方向,生存本领并不只有一种,何必一条路走到黑呢?

只有适合自己的路,才是最好的路。

 

  只有适合自己的路,才是最好的路。

只有客观认识自己,对自己有正确的把握与定位,才能选择适合自己的路。

古罗马诗人奥维德说过:

“认识自己,找准自己的位置,是生命焕发光彩的前提。

” 

  著名演员蒋雯丽就为自己选择了一条正确辉煌的人生之路。

她从小就是个活泼爱动的女孩子,而且尤其喜欢体操,可因为体质不行,在市体操队练了五年,也没能转为正式体操队员。

后来,她又想成为一名作家,可是由于受文学基础和生活环境所限,她一直找不到什么好的写作题材,自然也就没什么成就。

但她经过对自己的客观认识后,毅然走上了演员之路,并发挥出了自己的特长,成为了闪耀的明星。

她曾经练体操和作家的梦想,不就像那小兔子的游泳经历么?

也许做一件事不成功,并不是没有付出主观的努力,只不过是因为那不是适合自己的路而已!

而后来她走上了表演之路,就像是小兔子学会了“打洞”,那是适合她的,也就必然给她带来了成功。

 

  诚然,有人说坚持到底就一定会成功。

但这是建立在你选对了路的基础之上的。

如果你一开始就选择了不适合自己的道路,那岂不是与成功与梦想恰恰南辕北辙么?

你再有毅力,再有精神,就像赶车去楚地的人再有盘缠,再有干粮,再有骏马,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离成功越走越远。

 

  有一个农村的年轻人,热衷写作,曾写了一篇文章寄给陈忠实点评。

那是一篇平庸的文章,陈忠实却出于友好和礼貌鼓励了年轻人。

年轻人从此受到陈忠实的鼓舞,放弃农耕,用全部的热忱投入写作,却一生平庸,默默无名,穷困潦倒。

陈忠实后来听说了这件事,不觉扼腕叹息。

难道说年轻人没有付出努力吗?

不是的,他是没有认清自己,没有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啊,才导致了他一生的颓败。

正如小兔子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学会游泳一样,兔子是注定无法游泳的,但它可以打洞,可以有其他的生存本领。

何必为了不会游泳而垂头丧气呢?

那不过是因为那条路不适合自己而已!

 

  古人言: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生活中有多少实例证明,只有适合自己的路,才是最好的路。

比尔盖茨中途退出哈佛大学,创立微软,张朝阳自主建立搜狐网,鲁迅弃医从文,成为中国人精神的脊梁,他们都选择了适合自己的路。

试想他们如果只沿着自己从前的路走下去,会有今天的微软,搜狐,人民的战士吗?

一只会打洞的兔子就是一只优秀的兔子,不管它会不会游泳。

 

  华兹华斯曾说过:

“适合自己的生活才是美好而诗意的。

”同样,只有适合自己的路才是充满阳光与风景的。

当然,这条路也会有崎岖坎坷,但不要怕,因为我们已经为自己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适合自己的路。

那么就勇敢的拼搏,并享受这条路上的风景吧,让自己活出一个精彩灿烂的人生历程!

 

  

五、.2010年高考全国卷I作文题 

【材料】   阅读下面的图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立意】 

   【满分作文】 

                 价值之花缀于责任枝头 

如果我是山,就站成一种尊严,让山花烂漫,山风拂面,让每个角落都透着梦的语言,让我们的价值在太阳下展现;如果我是水,就流成一种磅礴,让小船远航,鱼儿欢畅,让我的价值随水儿流淌。

 

                                      ——题记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责任,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价值,如果你选择的是双翅,就去拥抱整片蓝天!

如果你选择的是鱼鳍,就去亲吻茫茫碧海;如果你选择的是四足,就去体会莽莽绿林。

而我选择的是责任,是价值,我要让我的人生过得有意义。

 

  青山绿水,衣袂翩翩,是那诗酒为伴的李太白吗?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杯酒之间,便留下满纸华章。

在朝为官,他不谙官场的黑暗,即便郁郁不得志,犹令高力士磨墨脱靴,作为诗仙的他,怎能忍受官场的黑暗与倾轧。

倒骑青牛,寄情山水,清风为伴,明月为友,诗仙的责任不就是如此吗?

即便是高官厚禄也挡不住李白对自己责任的追求。

这才是真正的诗人。

 

  如此大的灾难,尤其是腐刑,使司马迁精神上受到了极大地刺激,他曾一度想自杀,但想起父亲的遗言,且以孔子、屈原、左丘明、孙子、韩非等在逆境中发奋有为鼓励自己,终于忍辱负重地活了下来,经过六年的牢中生活,他终于完成了这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巨著---《史记》。

它是以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体结构,创造性地写出了以人物为主体的巨著。

司马迁为何能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完成这一部令世人震惊的巨著?

那不正是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责任,他明白自己应该怎样去实现自己的价值吗?

正是这一点让他成为了后人心中的英雄。

 

  盛田昭夫——索尼公司董事长。

即便他自己有很大的资产,也不忘去创造更方便的产品让人们享受。

随身听就是他在晨跑期间看见一位老朋友提着一个很笨重的收音机而生的灵感。

他觉得如果生产一种小型收音机那大家不就方便了吗?

于是他又一次令世人震惊。

正是他的责任心让他的价值尽情展现。

 

  是鸟,就应该飞向蓝天;是鱼,就应该游向大海;正如是猫儿就应该捉老鼠。

无论怎样的诱惑,我们都应当记住自己的责任,让自己的价值像七色光般绽放光彩!

 

  

  六、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作文题 

 【材料】   美国全球语言研究所最近公布了21世纪全球十大新闻,中国作为经济和政治大国的崛起排在第一位,是新世纪的最大新闻。

该所跟踪全球75万家主要纸媒体、电子媒体和互联网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有关中国崛起的新闻已经播发了3亿次。

对于中国的巨大变化,其中最值得展示的突出变化又是什么呢?

据《中国青年报》和新浪网对中国公众的调查,得票率依次是“经济成就”、“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化进程”、“开放程度”。

 

对于中国的这些变化,你有什么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满分作文】 

                           最后一座土坯房 

周末,我回到了“阔别”三月的家。

 

  天下高三一般忙,周六不休息,周日休半天。

春节后,我再没回过家。

家在百里之外的深山里,回家一趟不容易。

再过几天就要高考了,学校放了两天假,让学生放松一下,以待最后一搏。

同学们归心似箭,周末一放学,顿“作鸟兽散”。

 

  我坐在长途班车上,恨不得汽车飞起来;一下车,步履匆匆地踏上一条羊肠路,走五六分钟,就可以看见半山腰上的“土坯房”了。

 

  那土坯房,就是我的家。

我家五口人一直住在那间老屋里。

三十多年的风霜雨雪,把它剥蚀得满目疮痍。

这些年,富起来的农民越来越多,漂亮的“小洋楼”鳞次栉比,把山村点缀得如同别墅区一般富丽堂皇。

渐渐地,我家的老屋竟成了村里最后一座土坯房,丑陋无比,有碍观瞻。

我家又是山村的制高点,这样就有点滑稽,成了“鸡立鹤群”。

奇怪的是,父亲是挣钱的好把式,干活不惜力气,又有技术,但父亲就是迟迟不盖新房。

乡亲们说父亲是个守财奴,舍不得花钱。

听到这些善意的挖苦,手巧口拙的父亲付之一笑,啥话也不说。

我也不理解,早几年负担重,风烛残年的爷爷奶奶常看病,现在日子好过了,父亲还是按兵不动,真不知他葫芦里装的什么药。

 

  转过一道弯,奇迹出现了——土坯房竟然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一座“小洋楼”,雪白的墙体,蓝色的屋顶,在夕阳下熠熠生辉…… 

  我先是目瞪口呆,继而惊喜地往家跑,顾不得“窈窕淑女”的形象,像个野小子。

 

  三月不见,家人亲热得不行,父母弟妹围上来,这个说我胖了,那个说我廋了,这个说我白了,那个说我黑了。

我应付几句,赶紧屋里屋外看新房。

 

  这是一座两层小楼。

外墙贴着洁白的瓷砖,崭新如洗;室内装修简洁而美观,地板光可鉴人,天花板上悬挂着华美的灯饰,雍容典雅……母亲一边陪我参观一边说:

“你爸早就想盖房了,可盖房子动静大,怕影响你学习,咱上高中图啥呢?

不就是图考上大学吗?

……你三个月不回家,你爸就趁这个机会动工了,他不让对你说,怕你读书不安心,老想着回家帮忙。

” 

  是啊,家里大兴土木,谁都不得安宁。

父亲口齿木讷却心细如发。

我心头涌起一股暖流,弥漫到全身,不由得往父亲怀里钻,脑袋在那宽厚的胸口上贴了好久,像在聆听父亲的心跳。

 

  夜晚,我躺在舒适的席梦思床上,浮想联翩。

随着我家新楼的竣工,村里最后一座土坯房成了历史的陈迹。

一滴水可以反射太阳的光辉,我家是亿万中国农民家庭的缩影。

试看今日之中国,像我家这样的农民家庭不知有多少。

他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变,与新时期以前的农民不可同日而语…… 

  想着,想着,我眼前出现了幻觉—— 

  在学校举行的才艺选拔大赛上,我声情并茂地唱了两支歌后,主持人考我一个老气横秋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富强了,请你用一句话概括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 

  我不假思索地回答:

“亿万农民过上了小康生活,这就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 

  哗,台下响起暴风雨般的掌声…… 

七、2012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I作文题 

   【材料】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船主请一位修船工给自己的小船刷油漆。

修船工刷漆的时候,发现船底有个小洞,就顺手给补了。

 

    过了些日子,船主来到他家里道谢,送上一个大红包。

 

    修船工感到奇怪,说:

“您已经给过工钱了。

” 

    船主说:

“对,那是刷油漆的钱,这是补洞的报酬。

” 

    修船工说:

“哦,那只是顺手做的一件小事……” 

    船主感激地说:

“当得知孩子们划船去海上之后,我才想起船底有洞这事儿,绝望极了,觉得他们肯定回不来了。

等到他们平安归来,我才明白是您救了他们。

”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立意】 

【满分作文】 

                         让善举成为习惯                          

  有个小故事讲道,一个漆工为一艘船涂漆,顺便把船上的漏洞补好,不久,船主感激地赠予漆工一大笔钱。

原来,船主的孩子们驾驶那艘船出海,船主忘记补船洞,料想孩子们会殒命海底。

不料,漆工信手拈来的善举,拯救了孩子们。

听了船主的感激之言,漆工淡淡地讲,那是我顺便补的。

一句“顺便”,透出了漆工做善举的习以为常。

 

  由此可见,貌似微小的善举,一旦成为一种习惯,不仅会带给他人恩惠,还透出了感人肺腑的魅力。

我们社会,正需要呼唤:

让善举成为习惯。

 

  “顺便”而为的善举,一旦集腋成裘,成为行动的习惯,就会成为社会的亮点。

数年前,天津老人白芳礼在74岁高龄之际,决心把蹬三轮车的收入全部捐献给贫困学生。

他坚持到90岁,捐款金额高达35万元。

对老人而言,捐助一个或几个贫困学生并非难事,但10多年如一日地积累善举,就是一种至高无上的道德风尚。

 

善举成为习惯,长期坚持下来,就是一种壮举。

全国道德模范林秀贞,30年来义务赡养6位无血缘关系的孤寡老人,资助了14名贫困孩子上学。

作为一名普通的农民,林秀贞一两天、一两月地奉献爱心,并非难事,但她把善举当作习惯,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下来,就为我们社会树立了一座不普通的道德丰碑。

 

  曾几何时,见义勇为、乐于助人,是我们这个民族爱心奉献的习惯。

这些年来,随着南京彭宇案的发生,见义勇为的美德,有时会转化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漠。

在佛山,两岁的女童小悦悦过马路,两度被车辆碾压,18个路人冷眼漠视。

在福州,83岁退休老干部摔倒路边,众人围观却无一施救。

两名女子试图将其搀扶起来,旁人的“善意提醒”,让她们缩回了手。

老人就这样失去了生命。

一旦人心的冷漠替代了善举成为习惯,我们的社会风气便会阴霾密布。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善举的动力,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品质和善良。

当它成为一种习惯,就凝结成对他人、对社会的真情。

有一位先贤说:

“人最可贵的品质可以用4个字概括,这就是智慧、善良。

”当我们越来越多的人把善举视为一种习惯时,社会才会有秩序,更加和谐温暖。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故事中的漆工无意中得到了丰厚回报,但他更欣慰的,是对几个孩子生命的拯救——这种欣慰,是漆工把善举当做习惯的最丰硕收获。

“勿以善小而不为”,一个看似信手拈来的善举,也许会改变他人的命运。

在我们这个大家庭中,无论是官员还是打工仔,无论是白领还是小摊贩,都应该学习那位普通的漆工,满怀慈善之心帮助他人,从身边事、眼前事、平凡事做起,力所能及地扬善举,摒恶行。

 

  让善举成为习惯。

一个人的点滴善举,在日积月累后可以汇集成爱的江河。

一个民族的善举,历经岁月可以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善举成为习惯,便是“人人献出一份爱”,此时,丑陋龌龊难以容身,世界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八、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I作文题 

  【材料】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一位商人发现并买下一块晶莹剔透、大如蛋黄的钻石。

他请专家检验,专家大加赞赏,但为钻石中有道裂纹表示惋惜,并说:

“如果沿裂纹切割成两块,能使钻石增值;只是一旦失败,损失就大了。

”怎样切割这块钻石呢?

商人咨询了很多切割师,他们都不愿动手,说是风险太大。

 

    后来,一位技艺高超的老切刻师答应试试。

他设计了周密的切割方案,然后指导年轻的徒弟动手操作。

当着商人的面,徒弟一下子就把钻石切成两块。

商人捧起两块钻石,十分感慨。

老切割师说:

“要有经验、技术,更要有勇气。

不去想价值的事,手就不会发抖。

”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满分作文】 

                          勇辄行者无疆 

    勇辄行者无疆,因为有了勇气,面对众多切割师都不敢动手的绝世珍宝,年轻的徒弟毫不迟疑,只一刀便切出了成功。

恰如干涸的沙漠变成流彩的绿洲,因为有了勇气,世界才会变得阳光无限,活力四射。

  勇气,让素雅的梅花不畏严寒傲雪绽放;勇气,让美丽的蝴蝶不怕黑暗破茧而出;勇气,让孤傲的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