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全程复习方略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 12.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227468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全程复习方略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 1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考全程复习方略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 1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考全程复习方略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 1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考全程复习方略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 1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考全程复习方略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 1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高考全程复习方略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 1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高考全程复习方略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 1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高考全程复习方略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 1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高考全程复习方略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 1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高考全程复习方略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 1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高考全程复习方略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 1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高考全程复习方略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 1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高考全程复习方略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 1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全程复习方略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 12.docx

《高考全程复习方略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 1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全程复习方略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 12.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全程复习方略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 12.docx

高考全程复习方略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12

巩固提升

一、针对性训练

(一)比对人物,看是否误解形象或张冠李戴

1.比对下面的原文与选项,看选项分析概括有无“张冠李戴或颠倒事实”的错误。

[原文]危稹,字逢吉,抚州临川人。

淳熙十四年举进士。

时洪迈得稹文,为之赏激。

调南康军教授。

转运使杨万里按部,骤见叹奖,偕游庐山,相与酬倡。

调广东帐司,未上,服父丧,免,调临安府教授。

倪思荐之,且语人曰:

“吾得此一士,可以报国矣。

”丁母忧,免,干办京西安抚司公事。

入为武学谕,改太学录。

[选项]危稹文采高妙,受到高官赞叹。

危稹有很高的文学才华,洪迈看到他的文章时十分赞赏,杨万里也对他夸赞不已,倪思认为危稹这样的儒学之士将来一定能够报效国家。

比对:

 

 

答案:

张冠李戴。

“倪思认为危稹这样的儒学之士将来一定能够报效国家”错,倪思的意思是能够得到危稹这样的人,自己就可以报效国家了。

【参考译文】

危稹,字逢吉,抚州临川人。

淳熙十四年(1187)中举为进士。

当时洪迈得到危稹的文章,为之赞赏激动不已。

调至南康军担任教授。

转运使杨万里到南康军巡视,与他相见聚会,对他夸奖、叹服不已,同他一起游览庐山,互相酬唱应对。

调至广南东路担任帐司,没有到任,因为父亲去世免去职务,调至临安府担任教授。

倪思推荐他,又对别人说:

“我得到这样的一个儒学之士,可以报效国家了。

”危稹因服母丧而免职,(不久,)又主管办京西安抚司公事。

入朝为武学谕,改任太学录。

(二)比对时间地点,看有无时序颠倒或空间错位

2.比对下面的原文与选项,看选项分析概括有无时序颠倒或空间错位的错误。

(1)[原文]高睿幼孤,聪慧夙成,特为神武所爱,养于宫中。

睿读《孝经》,至“资于事父”,辄流涕嘘欷。

十岁丧母,神武亲送至领军府。

为发哀,举声殒绝,三日水浆不入口。

居丧长斋,骨立,杖而后起。

神武崩,哭泣呕血。

[选项]高睿自幼教人抚养,为人十分孝顺。

读《孝经》思念父亲泪流满面,母亲病逝数次哭晕,为神武帝守孝期间长斋念佛,以致骨瘦如柴。

比对:

 

 

答案:

从时序颠倒角度设误,“长斋念佛,以致骨瘦如柴”指的是为母亲守孝期间的事。

【参考译文】

高睿从小丧父,聪慧早熟,特别受到北齐神武帝的钟爱,将他抚养在后宫中。

高睿阅读《孝经》,每当读到“帮助并侍奉父亲”时,就会流泪感慨。

高睿十岁时母亲去世,神武帝亲自把他送到领军府。

高睿为此而深哀痛绝,三天不吃不喝。

高睿在居丧期间长期吃素,骨瘦如柴,用拐杖支撑才能起身。

神武帝去世后,高睿哭得吐血。

(2)[原文](孙长卿)通判河南府。

秋,大雨,军营坏,或言某众将叛,洛中哗然。

长卿驰谕之曰:

“天雨败屋庐,未能葺,汝辈岂有欲叛意,得无有乘此动吾军者邪?

”推首恶一人诛之,留宿其所,众遂定。

知和州,民诉人杀弟,长卿察所言无理,问其资,曰:

“上等也。

”“家几人?

”曰:

“惟此弟尔。

”曰:

“然则汝杀弟也。

”鞫之,服,郡人神明之。

[选项]孙长卿临危不乱,又善于断案。

担任河南府通判期间,孙长卿果断制止了一场兵变,并审理了一桩命案,最终将黑心哥哥捉拿归案,他因此而名响一方。

比对:

 

 

答案:

从空间错位的角度设题。

审理案件是在担任和州知州时,非任“河南府通判”时。

【参考译文】

(孙长卿)担任河南府通判。

秋天,下大雨,军营房屋被毁坏,有人说某些士兵要叛乱,洛阳城中一片哗然。

孙长卿赶去晓谕他们说:

“下雨毁坏房屋,还没有来得及修葺,你们怎么就有想反叛的意思,恐怕是有人想趁机动摇我们的军心吧?

”(孙长卿)将一个首恶分子正法,并且当夜留宿在军营中,众人的心才安定下来。

任和州知州(时),有个平民上诉说别人杀了他弟弟,孙长卿考虑这个人所讲的不合情理,问他家产情况,回答说:

“家产属上等。

”问:

“家中几人?

”回答说:

“仅有这个弟弟而已。

”孙长卿说:

“那么是你杀了弟弟。

”经审问,此人服了罪,郡中的人把孙长卿视若神明。

(三)比对关键词语,看有无曲解文意或归纳不全

3.比对下面的原文与选项,看选项分析概括有无曲解文意或归纳不全之处。

[原文]后所生长乐公主,太宗特所钟爱,及将出降,敕所司资送倍于长公主。

魏征谏曰:

“昔汉明帝时,将封皇子,帝曰:

‘朕子安得同于先帝子乎!

’然谓长主者,良以尊于公主也,情虽有差,义无等别。

若令公主之礼有过长主,理恐不可,愿陛下思之。

”太宗以其言退而告后,后叹曰:

“尝闻陛下重魏征,殊未知其故。

今闻其谏,实乃能以义制主之情,可谓正直社稷之臣矣。

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纳之则俗宁,杜之则政乱。

诚愿陛下详之,则天下幸甚。

”后因请遣中使赍帛五百匹,诣征宅以赐之。

[选项]长孙皇后为人大度,赞赏爱护正直的大臣。

魏征建议减少皇后女儿的嫁妆,皇后不仅不生气,还私下派遣使者赏赐给魏征财物,表彰他的正直。

比对:

 

 

答案:

曲解文意。

“还私下派遣使者赏赐给魏征财物”表述不正确,原文为“后因请遣中使赍帛五百匹,诣征宅以赐之”。

皇后请示过皇帝,才派人送礼物给魏征,并不是“私下派遣”。

【参考译文】

皇后所生的长乐公主是太宗特别喜爱的,到公主将要出嫁时,太宗下令有关部门置办的财物嫁妆比长公主(太宗妹妹)的嫁妆翻倍。

魏征进谏说:

“昔日汉明帝时,将要封赏皇子,汉明帝说:

‘我的儿子怎能和先帝的儿子一样呢!

’(自己的儿子应少一些)称为长公主,确实是因为长公主比公主尊荣,感情虽有差别远近,但义理上不能有差别。

如果让公主的嫁妆超过长公主,恐怕不合礼制,希望陛下(慎重)考虑这件事。

”太宗退朝后把魏征的话告诉皇后,皇后感叹说:

“曾经听闻陛下看重魏征,一点也不知道其中的缘故。

现在听了他的劝谏,实在是个能通过义限制主上的私情的大臣,他可以称得上是正直社稷之臣。

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如果皇帝采纳忠言,那么世间百姓就会安宁;如果皇帝拒绝忠言,那么国家政事就会变得紊乱。

衷心希望陛下好好思考这句话,那么对于整个天下来讲,都是一件很幸运的事儿。

”皇后因此请求派遣中使带帛五百匹,送到魏征家来赏赐给他。

(四)比对添加或删减内容,看是否无中生有或以偏概全

4.比对下面的原文与选项,看选项分析概括有无“无中生有或以偏概全”的错误。

[原文]初,为济阴主簿时,令与簿分掌县印。

令畜嬖妾,与其室争宠,令弗能禁。

嬖欲陷其主,窃取其印藏之,封识如故,以授仲宣。

翌日署事,发匣,则无其印,因逮捕县吏数辈及令、簿家人,下狱鞫问,果得之于令舍灶突中。

令闻之,仓皇失措,仲宣处之晏然,人服其量。

[选项]许仲宣处变不惊,颇有器量。

在他掌管县印时,发现县印丢失,他从容处置,不仅逮捕县府所有小吏,而且把县令及自己的家人也投入狱中审问,最终找到了县印。

比对:

 

 

答案:

以偏概全。

“逮捕县府所有小吏”错,文中只有“逮捕县府的几个小吏以及县令、主簿的家人”的说法。

【参考译文】

当初,任济阴主簿时,县令与主簿轮流掌管县印。

县令养宠妾,与妻室争宠,县令不能禁止。

宠妾想陷害她的主人,私下盗取他的县印藏起来,封存的标记和原来一样,把它(印匣)交给许仲宣。

第二天办理公事,打开印匣,则没有县印,于是逮捕县府的几个小吏以及县令、主簿的家人,投入监狱审问,果然在县令住房的烟囱中找到。

县令听到这件事,仓皇失措,许仲宣处之安然,人们佩服他的器量。

(五)比对关系,看是否改变因果或事件杂糅

5.比对下面的原文与选项,看选项分析概括有无“强加因果或事件杂糅”的错误。

[原文]成遵,南阳穰县人也。

幼敏悟,读书日记数千百言。

家贫,勤苦不废学问。

二十能文章。

时郡中先辈无治进士业者,遵欲为,以不合程式为患。

会杨惠初登第,来尹穰,遵乃书所作数十篇见之,惠抚卷大喜。

至京师,受业于夏镇,遂入为国子生。

元统改元,中进士第,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

[选项]成遵聪颖好学,终能脱颖而出。

他自幼聪敏颖悟,勤学不辍,苦于当地先辈中没有研究科举的人,后因受县尹杨惠赏识得以赴京师深造,考中进士。

比对:

 

 

答案:

改变因果。

“后因受县尹杨惠赏识得以赴京师深造,考中进士”强加因果,杨惠来做穰县县尹,成遵于是抄录自己作的几十篇文章去拜见杨惠,杨惠看后非常高兴。

并非因此而得以到京师。

【参考译文】

成遵是南阳穰县人。

幼年聪敏颖悟,每日读书记忆数千言。

家境贫寒,但成遵勤奋刻苦,不废弃学业。

二十岁能作文章。

当时南阳地方先辈中没有研究科举的人,成遵准备考科举,因为怕作文不合规范格式而担忧。

正好杨惠刚考中进士,来做穰县县尹,成遵于是抄录自己作的几十篇文章去拜见杨惠,杨惠看后非常高兴。

成遵来到京师后,跟从夏镇学习,于是进入(国子监)做国子生。

元统元年,成遵考中进士,授翰林国史馆编修官。

二、综合模拟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刘珙字共父。

以荫补承务郎,登进士乙科,迁礼部郎官。

秦桧欲追谥其父,召礼官会问,珙不至,桧怒,风言者逐之。

桧死,召为吏部员外郎。

金犯边,王师北向,诏檄多出其手,词气激烈,闻者泣下。

御史杜莘老劾宦者张去为,忤旨左迁,珙不草制,莘老得不去。

从幸建康,车驾将还,军务未有所付,时张浚留守建康,众望属之。

及诏出,以杨存中为江、淮宣抚使,珙不书录黄。

上怒,谓宰相曰:

“刘珙父为浚所知,此特为浚耳!

”命再下,宰相召珙谕旨,珙曰:

“某为国家计,岂暇为张公谋。

”执奏如初,存中命乃寝。

安南贡象,所过发夫除道,毁屋庐,珙秦曰:

“象之用于郊祀,不见于经。

且使吾中国之疲民,困于远夷之野兽,岂仁圣之所为哉!

”湖南旱,郴州李金为乱,珙知湖南安抚使。

入境,移书制使沈介,请以便宜出师,介即遣田宝、杨钦以兵至,珙知其暑行疲怠发夫数程外迎之代其负任至则犒赐过望军士感奋珙知钦可用檄诸军皆受节制下令募贼徒相捕斩诣吏者除罪受赏钦与宝连战破贼,贼党曾彦、黄拱执李金以降。

支党窜匿者尚众,珙谕钦等却兵,听其自降,贼相率纳兵,给据归田里。

淳熙二年,移知建康府,会水且旱,首奏蠲夏税钱六十万缗,遣官籴米上江,得十四万九千斛,又运米村落,置场平价振粜,贷者不取偿,闽境无捐瘠流徙者。

进观文殿学士,属疾,请致仕。

疾革,草遗奏言:

“陈俊卿忠良确实,可以任重致远,张栻学问醇正,可以拾遗补阙,愿亟召用之。

”薨,年五十七,谥忠肃。

临数镇,民爱之若父母,闻仆,有罢市巷哭相与祠之者。

(节选自《宋史·刘珙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珙知其暑行疲怠/发夫数程外迎之/代其负任/至则犒赐过望/军士感奋珙/知钦可用/檄诸军皆受节制/下令募贼徒相捕斩诣/吏者除罪受赏/

B.珙知其暑行疲怠/发夫数程外/迎之代其负任/至则犒赐/过望军士感奋/珙知钦可用/檄诸军皆受节制/下令募贼徒相捕斩诣吏者除罪受赏/

C.珙知其暑行疲怠/发夫数程外/迎之代其负任/至则犒赐过望/军士感奋珙/知钦可用/檄诸军皆受节制/下令募贼徒相捕斩诣吏者/除罪受赏/

D.珙知其暑行疲怠/发夫数程外迎之/代其负任/至则犒赐过望/军士感奋/珙知钦可用/檄诸军皆受节制/下令募贼徒相捕斩诣吏者除罪受赏/

答案:

D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荫补是中国上古世袭制的一种变相形式,因上辈有功而给予下辈人入学任官的待遇。

B.车驾,原指帝王所乘的车,有时因不能直接称呼帝王,于是又可用作帝王的代称。

C.郊祀是古代帝王祭祀社稷的国家盛典,春天祭祀祈求丰年,秋天祭祀感谢上苍。

D.夏税,我国古代田赋名称。

古代田赋分夏、秋两季征收,称为夏税和秋税。

解析:

应为祭祀天地。

答案:

C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珙为人正直,有慷慨之气。

秦桧想追赐父亲谥号,召集礼部官员询问,刘珙不到;金人犯境,宋军出征,刘珙替皇帝拟写的诏令、檄文言辞激昂。

B.刘珙忠于朝廷,尽心国事。

群臣认为张浚是主持军务的最佳人选,但皇上任命了杨存中,刘珙以大局为重,支持皇上;病重时,仍向朝廷举荐贤才。

C.刘珙精明果断,以仁治乱。

担任湖南安抚使时,刘珙犒赏军士,重用杨钦;抓住叛乱首领李金后,下令撤兵,让贼人余党自行投降。

D.刘珙体恤民情,救济百姓。

安南进贡大象,所经之地侵扰百姓、加剧负担,刘珙为此上奏;建康遇灾,他上奏免税,并派官员到外地买米赈济。

解析:

“刘珙以大局为重,支持皇上”分析有误。

答案:

B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御史杜莘老劾宦者张去为,忤旨左迁,珙不草制,莘老得不去。

译文:

 

 

(2)临数镇,民爱之若父母,闻仆,有罢市巷哭相与祠之者。

译文:

 

 

答案:

(1)御史杜莘老弹劾宦官张去为,违抗圣旨被贬职,刘珙不草拟文诰,杜莘老得以不去职。

(2)治理过的几处地方,老百姓爱戴他如同父母,听到他去世的消息,有的人停止集市贸易在街道上痛哭,并共同祭祀他。

【参考译文】

刘珙字共父。

因祖上庇荫补任承务郎,后考中进士乙科,升任礼部郎官。

秦桧想要追赐自己的父亲谥号,召集礼官会合询问,刘珙不到会,秦桧发怒,暗示言官驱逐他。

秦桧死后,刘珙才升为吏部员外郎。

金人侵犯边境,宋军出征北伐,皇上所下诏令、檄文多出自刘珙之手,语气激昂壮烈,听到的人都流了泪。

御史杜莘老弹劾宦官张去为,违抗圣旨被贬职,刘珙不草拟文诰,杜莘老得以不去职。

刘珙随从皇上到建康,皇上将要回朝,军队事务还没有可以托付的人,当时张竣留守建康,众人都寄期望于他。

等到诏令发出,杨存中任江、淮宣抚使,刘珙不书写录黄(录黄,宋时中书省承旨起草的一种文件)。

皇上发怒,对宰相说:

“刘珙的父亲是张竣的好友,刘珙是特意为张浚!

”皇上命令再次发下,宰相召见刘珙说明旨意,刘珙说:

“我是为国家着想,哪里有闲空为张公策划。

”坚持上奏和最初一样,杨存中的任命于是停止。

安南进贡大象,经过的地方征发民夫开道,毁坏房舍,刘珙上奏说:

“大象用于郊礼祭祀,不见于经书。

况且让我们中原(地区)的疲困百姓,被远方蛮夷的野兽困扰,难道是仁义圣明的(君主)做的事吗!

”湖南旱灾,郴州李金作乱,刘珙担任湖南安抚使。

入境后,致书制使沈介,请求按照具体情况出动军队,沈介当即派遣田宝、杨钦率兵到来,刘珙知道士兵在暑天行军疲劳、倦怠,派人到几里外迎候,换下他们背负的物品,军队到达后,刘珙对他们犒劳、赏赐,超过了将士们的期望,军士们感动振奋。

刘珙知道杨钦可以重用,命令各军都受他的调遣,下令除去能捕斩同伙报告官吏的盗贼的罪名并奖赏。

杨钦与田宝连续几次打败敌人,贼人同伙曹彦、黄拱抓住李金投降。

余党逃跑、藏起来的很多,刘珙命令杨钦等人撤兵,让贼人自行投降,贼人争着交出兵器,刘珙发给他们凭证,让他们回乡。

淳熙二年,刘珙调任建康知府。

适逢水灾后又是旱灾,他首先上奏免除夏粮税钱六十万缗,派官员到长江上游买米,得米十四万九千斛,又运米到乡村,设置场地按平价以救济性质卖米,对借米的人也不收取抵押品,全境没有饿死逃亡的人。

刘珙进升为观文殿学士,接连生病,请求退休。

病重时,起草遗奏说:

“陈俊卿忠良实在,可以担负大事,张栻学问纯厚正派,可以补纠缺失,希望赶快召见任用他们。

”去世时五十七岁,谥号忠肃。

治理过的几处地方,老百姓爱戴他如同父母,听到他去世的消息,有的人停止集市贸易在街道上痛哭并共同祭祀他。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于翼字文若,太师、燕公谨之子。

美风仪,有识度。

孝闵帝践阼,出为渭州刺史。

翼兄寔先莅此州,颇有惠政。

翼又推诚布信,事存宽简,夷夏感悦,比之大小冯君焉。

时吐谷浑入寇河右,凉鄯河三州咸被攻围,使来告急。

秦州都督遣翼赴援,不从。

寮属咸以为言。

翼曰:

“攻取之术,非夷俗所长。

此寇之来,不过抄掠边牧耳。

安能顿兵城下,久事攻围?

掠而无获,势将自走。

劳师以往,亦无所及。

翼揣之已了,幸勿复言。

”居数日问至,果如翼所策。

贺兰祥讨吐谷浑,翼率州兵先锋深入。

以功增邑一千二百户。

寻征拜右宫伯。

世宗崩,翼与晋公护同受遗诏,立高祖。

天和三年,皇后阿史那氏至自突厥,高祖行亲迎之礼,命翼总司仪制。

狄人虽蹲踞无节,然咸惮翼之礼法,莫敢违犯。

遭父忧去职,居丧过礼,为时辈所称。

寻有诏起令视事高祖又以翼有人伦之鉴皇太子及诸王等相傅以下并委翼选置其所擢用皆民誉也时论佥谓得人建德二年,出为安随等六州五防诸军事、安州总管。

时属大旱,涢水绝流。

旧俗,每逢亢阳,祷白兆山祈雨。

高祖先禁群祀,山庙已除。

翼遣主簿祭之,即日澍雨沾洽,岁遂有年。

民庶感之,聚会歌舞,颂翼之德。

四年,高祖将东伐,朝臣未有知者,遣纳言卢韫等前后乘驿,三诣翼问策焉。

翼赞成之。

及军出,诏翼率荆、楚兵二万,自宛、叶趣襄城,大将军张光洛、郑恪等并隶焉。

旬日下齐一十九城。

所部都督,辄入民村,即斩以徇。

由是百姓欣悦,赴者如归。

属高祖有疾,班师,翼亦旋镇。

开皇初,拜太尉。

三年五月,薨。

赠本官、加蒲晋怀绛邵汾六州诸军事、蒲州刺史,谥曰穆。

翼性恭俭,与物无竞,常以满盈自戒,故能以功名终。

(选自《周书·于翼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寻有诏起/令视事高祖/又以翼有人伦之鉴皇太子及诸王等/相傅以下并委翼选置/其所擢用/皆民誉也时/论佥谓得人/

B.寻有诏/起令视事/高祖又以翼有人伦之鉴/皇太子及诸王等相傅以下/并委翼选置/其所擢用/皆民誉也/时论佥谓得人/

C.寻有诏起/令视事/高祖又以翼有人伦之鉴皇太子及诸王等/相傅以下并委翼选置/其所擢用/皆民誉也/时论佥谓得人/

D.寻有诏/起令视事高祖/又以翼有人伦之鉴/皇太子及诸王等相傅以下/并委翼选置/其所擢用/皆民誉也时/论佥谓得人/

答案:

B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师,西周置,为辅弼国君之臣,三公之首。

文中为加衔,无实际职权。

B.河右,河西的别称。

古代泛指黄河以西地区,相当于今宁夏和甘肃一带。

C.出,此处指朝官降职为地方官,在古代类似的表达还有黜、谪、贬、放、窜等。

D.驿,旧时可供传递公文的人中途休息、换马的地方,也可指供传递公文用的马。

解析:

“降职”错。

答案:

C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于翼治理有方,得到民众爱戴。

在孝闵帝即位后,于翼担任渭州刺史,施政宽和简便,夷夏各族百姓都感激喜悦,把他比作大小冯君。

B.于翼通晓礼法,别人不敢违犯。

高祖迎亲时,于翼总管礼仪制度。

狄人虽然蹲坐没有礼节,可是都害怕于翼的礼法,没有人敢于违犯。

C.于翼熟知军务,深受皇帝信任。

高祖东征时,先派人到于翼那里请教计谋。

等到大军出发的时候,又下诏命令于翼率领军队参与作战。

D.于翼谦虚恭谨,做官得到善终。

于翼为人恭顺节俭,与人无争,常以骄傲自满为戒,死后获得追赠本来官职和追加蒲州刺史等优待。

解析:

“把他比作大小冯君”错,应是把他们兄弟俩比作西汉的冯野王、冯立兄弟俩。

答案:

A

4.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劳师以往,亦无所及。

翼揣之已了,幸勿复言。

译文:

 

 

(2)旬日下齐一十九城。

所部都督,辄入民村,即斩以徇。

译文:

 

 

答案:

(1)出动军队前往,也不能赶上。

我估计抄掠这件事已经结束,请不必再说。

(2)十天之内,就攻占齐国的十九座城池。

他统领的都督,擅自进入村庄,立即斩首示众。

【参考译文】

于翼字文若,是太师、燕公于谨的儿子。

风度潇洒,有识见器量。

孝闵帝登基,出任渭州刺史。

于翼的哥哥于寔原先在该州任职,施政颇为仁惠。

于翼又以诚相待,展示信用,施政注重宽和简便,夷夏各族百姓都感激喜悦,把他们比作西汉的冯野王、冯立兄弟俩。

当时吐谷浑入侵黄河以西,凉、鄯、河三州都被围攻,派使者前来告急。

秦州都督派于翼赶去援救,于翼不服从命令。

下属的官员都为此议论纷纷。

于翼说:

“进攻取城的战术,不是夷人擅长的。

这次敌人来侵,不过是抢掠边境牧民罢了。

怎能屯兵城下,长期围攻?

抢掠而没有收获,势必自行退去。

出动军队前往,也不能赶上。

我估计抄掠这件事已经结束,请不必再说。

”过了几天传来消息,果然和于翼预料的那样。

贺兰祥讨伐吐谷浑,于翼率领州兵担任先锋,深入敌境。

凭借战功增加食邑一千二百户。

随即召入朝廷,授右宫伯。

世宗驾崩,于翼与晋公宇文护一同接受遗诏,立高祖为帝。

天和三年(568),皇后阿史那氏从突厥来到,高祖行迎亲的礼仪,命令于翼总管礼仪制度。

狄人虽然蹲坐没有礼节,可是都害怕于翼的礼法,没有人敢于违犯。

于翼后来因父亲去世而离职,服丧时过于哀伤,受到当时人们的称赞。

不久皇上下诏,起用他就职。

高祖又认为于翼善于鉴别人才,皇太子和诸王等人的老师及以下官员,一并委托于翼挑选设置。

他提拔任用的人,都是百姓赞誉的,当时舆论都认为他能够选拔称职的人才。

建德二年(573),出任安随等六州五防诸军事、安州总管。

当时大旱,涢水断流。

过去的风俗,每逢大旱,要到白兆山祷告求雨。

高祖之前禁止各种祭祀,山庙已经被拆除。

于翼派主簿前去祈祷,当天就大雨滂沱,这年获得丰收。

百姓感激他,聚会歌舞,称颂于翼的功德。

建德四年(575),高祖准备东征,朝廷大臣中没有人知道这件事,高祖派遣纳言卢韫等人先后乘坐驿马,三次(或多次)到于翼那里请教计谋。

于翼赞同并协助高祖。

等到大军出发的时候,诏命于翼率领荆、楚士兵两万人,从宛、叶二城出发,向襄城推进,大将军张光洛、郑恪等人都隶属于他。

十天之内,就攻占齐国的十九座城池。

他统领的都督,擅自进入村庄,立即斩首示众。

百姓因此欢欣喜悦,投奔的人如同归家一般。

适逢高祖患病,下令撤军,于翼也回到了他原来的方镇。

开皇初年(581),授太尉。

三年(583)五月去世。

追赠原任官职、加蒲晋怀绛邵汾州诸军事、蒲州刺史封号,谥号为“穆”。

于翼为人恭顺节俭,与人无争,常以骄傲自满为戒,因此以功成名就终其一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