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动认识实习报告汇总.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787766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7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热动认识实习报告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热动认识实习报告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热动认识实习报告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热动认识实习报告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热动认识实习报告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热动认识实习报告汇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热动认识实习报告汇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热动认识实习报告汇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热动认识实习报告汇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热动认识实习报告汇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热动认识实习报告汇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热动认识实习报告汇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热动认识实习报告汇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热动认识实习报告汇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热动认识实习报告汇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热动认识实习报告汇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热动认识实习报告汇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热动认识实习报告汇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热动认识实习报告汇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热动认识实习报告汇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热动认识实习报告汇总.docx

《热动认识实习报告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动认识实习报告汇总.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热动认识实习报告汇总.docx

热动认识实习报告汇总

认识实习报告

实习名称

院(系、部、中心)

班级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

实验起止时间

实验地点

 

实习报告

实习目的:

通过本次实习,使同学们建立起对整个电厂的初步认识,了解电力生产的基本工艺流程及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熟悉热能工程专业相关企业的主要热力系统、设备技术特点及其布置,重点学习主要热力设备的结构和基本原理,为学习后续课程建立感性认识,奠定必要的基础。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独立观察客观事物、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

主要实习内容:

(实习中涉及的基本概念、系统流程及设备)

一﹑火电厂总体认识

火力发电厂简称火电厂,是利用煤、石油、天然气作为燃料生产电能的工厂,它的基本生产过程是:

燃料在锅炉中燃烧加热水使成蒸汽,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变成热能,蒸汽压力推动汽轮机旋转,热能转换成机械能,然后汽轮机带动发电机旋转,将机械能转变成电能。

燃煤用输煤皮带从煤场运至煤斗中。

大型火电厂为提高燃煤效率都是燃烧煤粉。

因此,煤斗中的原煤要先送至磨煤机内磨成煤粉。

磨碎的煤粉由热空气携带经排粉风机送入锅炉的炉膛内燃烧。

煤粉燃烧后形成的热烟气沿锅炉的水平烟道和尾部烟道流动,放出热量,最后进入除尘器,将燃烧后的煤灰分离出来。

洁净的烟气在引风机的作用下通过烟囱排入大气。

助燃用的空气由送风机送入装设在尾部烟道上的空气预热器内,利用热烟气加热空气。

这样,一方面使进入锅炉的空气温度提高,易于煤粉的着火和燃烧外,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

排烟温度,提高热能的利用率。

从空气预热器排出的热空气分为两股:

一股去磨煤机干燥和输送煤粉,另一股直接送入炉膛助燃。

燃煤燃尽的灰渣落入炉膛下面的渣斗内,与从除尘器分离出的细灰一起用水冲至灰浆泵房内,再由灰浆泵送至灰场。

火力发电厂在除氧器水箱内的水经过给水泵升压后通过高压加热器送入省煤器。

在省煤器内,水受到热烟气的加热,然后进入锅炉顶部的汽包内。

在锅炉炉膛四周密布着水管,称为水冷壁。

水冷壁水管的上下两端均通过联箱与汽包连通,汽包内的水经由水冷壁不断循环,吸收着煤受燃烧过程中放出的热量。

部分水在冷壁中被加热沸腾后汽化成水蒸汽,这些饱和蒸汽由汽包上部流出进入过热器中。

饱和蒸汽在过热器中继续吸热,成为过热蒸汽。

过热蒸汽有很高的压力和温度,因此有很大的热势能。

具有热势能的过热蒸汽经管道引入汽轮机后,便将热势能转变成动能。

高速流动的蒸汽推动汽轮机转子转动,形成机械能。

汽轮机的转子与发电机的转子通过连轴器联在一起。

当汽轮机转子转动时便带动发电机转子转动。

在发电机转子的另一端带着一台小直流发电机,叫励磁机。

励磁机发出的直流电送至发电机的转子线圈中,使转子成为电磁铁,周围产生磁场。

当发电机转子旋转时,磁场也是旋转的,发电机定子内的导线就会切割磁力线感应产生电流。

这样,发电机便把汽轮机的机械能转变为电能。

电能经变压器将电压升压后,由输电线送至电用户。

释放出热势能的蒸汽从汽轮机下部的排汽口排出,称为乏汽。

乏汽在凝汽器内被循环水泵送入凝汽器的冷却水冷却,从新凝结成水,此水成为凝结水。

凝结水由凝结水泵送入低压加热器并最终回到除氧器内,完成一个循环。

在循环过程中难免有汽水的泄露,即汽水损失,因此要适量地向循环系统内补给一些水,以保证循环的正常进行。

高、底压加热器是为提高循环的热效率所采用的装置,除氧器是为了除去

水含的氧气以减少对设备及管道的腐蚀。

以上分析虽然较为繁杂,但从能量转换的角度看却很简单,即燃料的化学能→蒸汽的热势能→机械能→电能。

在锅炉中,燃料的化学能转变为蒸汽的热能;在汽轮机中,蒸汽的热能转变为转子旋转的机械能;在发电机中机械能转变为电能。

炉、机、电是火电厂中的主要设备,亦称三大主机。

与三大主机相辅工作的设备成为辅助设备或称辅机。

主机与辅机及其相连的管道、线路等称为系统。

火电厂的主要系统有燃烧系统、汽水系统、电气系统等。

除了上述的主要系统外,火电厂还有其它一些辅助生产系统,如燃煤的输送系统、水的化学处理系统、灰浆的排放系统等。

这些系统与主系统协调工作,它们相互配合完成电能的生产任务。

大型火电厂的保证这些设备的正常运转,装有大量的仪表,用来监视这些设备的运行状况,同时还设置有自动控制装置,以便及时地对主辅设备进行调节。

近代火电厂由大量各种各样的机械装置和电工设备所构成。

为了生产电能和热能,这些装置和设备必须协调动作,达到安全经济生产的目的。

这项工作就是火电厂的运行。

为了保证炉、机、电等主要设备及各系统的辅助设备的安全经济运行,就要严格执行一系列运行规程和规章制度。

火电厂的运行主要包括3个方面,即起动和停机运行、经济运行、故障与对策。

火电厂运行的基本要求是保证安全性、经济性和电能的质量。

就安全性而言,火电厂如不能安全运行,就会造成人身伤亡、设备损坏和事故,而且不能连续向用户供电,酿成重大经济损失。

保证安全运行的基本要求是:

①设备制造、安装、检修的质量要优良;②遵守调度指令要求,严格按照运行规程对设备的启动与停机以及负荷的调节进行操作;③监视和记录各项运行参数,以便尽早发现运行偏差和异常现象,并及时排除故障;④巡回监视运行中的设备及系统是否处于良好状态,以便及时发现故障原因,采取预防措施;⑤定期测试各项保护装置,以确保其动作准确、可靠。

就经济性而言,火电厂的运行费用主要是燃料费。

因此,采用高效率的运行方式以减少燃料消耗费是非常重要的。

具体措施有以下3点:

①滑参数起停。

滑参数起动可以缩短起动时间,具有传热效果好、带负荷早、汽水损失少等优点。

滑参数停机可以使机组快速冷却,缩短检修停机时间,提高设备利用率和经济性。

②加强燃料管理和设备的运行管理。

定期检查设备状态、运行工况,进行各种热平衡和指标计算,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减少热损失。

③根据各类设备的运行性能及其相互间的协调、制约关系,维持各机组在具有最佳综合经济效益的工况下运行;在电厂负荷变动时,按照各台机组间最佳负荷分配方式进行机组出力的增、减调度。

电厂在安全、经济运行的情况下,还要保证电能的质量指标,即在负荷变化的情况下,通过调整以保持电压和频率的额定值,满足用户的要求。

二﹑火电厂主﹑辅设备

火电厂的三大主机分别是锅炉﹑汽轮机和发电机。

作为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我们,主要应当重点认识锅炉和汽轮机。

1﹑锅炉

利用燃料燃烧释放的热能加热给水,以生产规定参数和品质的蒸汽的机械设备。

用于发电的锅炉称为电站锅炉。

它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蒸汽的热能。

炉的分类方法很多,可以按锅炉的用途分,也可以按锅炉的结构、燃料种类分,还可以按水循环形式、压力分类。

按锅炉用途分类时,锅炉可以作为热能动力锅炉和供热锅炉。

动力锅炉包括电站锅炉、船舶锅炉和机车锅炉等,相应用于发电、船舶动力和机车动力。

供热锅炉包括蒸汽锅炉、热水锅炉、热管锅炉、热风炉和载热体加热炉等,相应地得到蒸汽、热水。

热风和载热体等。

按锅炉本体结构分类时,主要分为火管锅炉和水管锅炉。

火管锅炉包括立式锅炉和卧式锅炉,水管锅炉包括横水管锅炉和竖水管锅炉。

按锅炉用燃料种类分类为燃煤锅炉、燃油锅炉和燃气锅炉以及燃煤锅炉的升级技术,油气炉的替代产品---煤粉锅炉,煤气双用锅炉等。

燃煤锅炉按燃烧方式可以分为层燃锅炉、室燃锅炉和沸腾锅炉。

按锅炉容量分类时,蒸发量小于20t/h的称为小型锅炉、蒸发量大于75t/h的称为大型锅炉,蒸发量介于两者之间的称为中型锅炉。

按锅炉压力分类时,2.5MPa一下的锅炉称为低压锅炉,6.0MPa以上的称为高压锅炉,压力介于两者之间的称为中压锅炉。

此外,还有超高压锅炉、亚临界锅炉和超临界锅炉。

按锅炉水循环形式可以分为自然循环锅炉和强制循环锅炉(包括直流锅炉)。

按装置形式分类时,可以分为快装锅炉、组装锅炉和散装锅炉。

此外,还有壁挂锅炉、真空锅炉和模块锅炉等形式。

锅炉烟气中所含粉尘(包括飞灰和炭黑)、硫和氮的氧化物都是污染大气的物质,未经净化时其排放指标可达到环境保护规定指标的几倍到数十倍。

控制这些物质排放的措施有燃烧前处理、改进燃烧技术、除尘、脱硫和脱硝等。

借助高烟囱只能降低烟囱附近地区大气中污染物的浓度。

烟气除尘所使用的作用力有重力、离心力、惯性力附着力以及声波、静电等。

对粗颗粒一般采用重力沉降和惯性力的分离,在较高容量下常采用离心力分离除尘静电除尘器和布袋过滤器具有较高的除尘效率。

湿式和文氏—水膜除尘器中水滴水膜能粘附飞灰,除尘效率很高还能吸收气态污染物。

二十世纪50年代以来,人们努力发展灰渣综合利用,化害为利。

如用灰渣制造水泥、砖和混凝土骨料等建筑材料。

70年代起又从粉煤灰中提取空心微珠,作为耐火保温等材料。

锅炉未来的发展将进一步提高锅炉和电站热效率;降低锅炉和电站的单位功率的设备造价;提高锅炉机组的运行灵活性和自动化水平;发展更多锅炉种以适应不同的燃料;提高锅炉机组及其辅助设备的运行可靠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锅炉本体设备

(1)汽包

汽包是循环锅炉中用以进行汽水分离和蒸汽净化,组成水循环回路并蓄存一定水量的长筒型压力容器。

汽包是加热、蒸发和过热过程的连接枢纽和分界;增加了锅炉的蓄热量,有利于运行调节;进行蒸汽的净化处理,保证蒸汽的品质。

汽包由筒身和封头组成,两端封头中部有人孔门,内部装置有旋风分离器、清洁孔板、波形板、均气孔板、加药管和排污管。

汽包悬吊在炉膛前墙顶部的炉外大梁上,进口连接省煤器来水管和水冷壁汽水混合物引出管,出口连接下降管和顶部过热器管。

从水冷壁来的汽水混合物经过汽包上部引入管进入汽包内部,沿

着汽包内壁与弧形衬板形成的狭窄的环形通道流下,使汽水混合物以适当的流速均匀的传热给汽包内壁,这样克服了锅炉启停时汽包上下壁温差过大的困难,可以较快的启动。

同时进入汽包的汽水混合物分别进入汽水旋风分离器,利用改变流动方向时的惯性进行惯性分离,这是汽水混合物的第一次分离。

被分离出来的蒸汽仍带有不少水分,从分离器顶部进入波形板分离器,它装在旋风分离器顶部,带有部分水滴的蒸汽在波形板间的缝隙中流动,利用使水黏附在金属壁面上形成水膜往下流。

二次分离后的蒸汽最后经过蒸汽清洗,利用水的密度差进行重力分离,这是三次分离。

蒸汽经过三次分离后,达到了蒸汽质量标准,再由汽包顶部饱和蒸汽管引往屏式过热器。

(2)水冷壁

水冷壁是指敷设在炉膛四周(或炉膛中间)由多根并联管组成的蒸发受热面部件,它是锅炉蒸发设备中唯一的受热面。

它的作用是吸收炉膛火焰辐射热,使工质由水变成汽水混合物;降低烟气温度,防止炉膛结渣;保护炉墙,简化炉墙结构,减轻炉墙重量。

水冷壁由进出口联箱和并联管子组成,主要型式有光管式、销钉式和膜式水冷壁。

水冷壁垂直地布置在炉膛四周(或炉膛中间),进口连接下降管或省煤器,出口连接汽包或过热器。

大容量,高温高压锅炉多采用膜式水冷壁。

它的优点是气密性好;管屏外侧仅需敷以较薄的保温材料,炉膛高温烟气与炉墙不直接接触,有利于防止结渣;管屏可在制造厂成片预制,便于工地安装。

水冷壁材料一般用碳素钢。

锅炉压力在14兆帕以上时也有部分用合金钢的。

管子外径:

自然循环锅炉一般用51~83毫米;多次强制循环锅炉和直流锅炉一般用22~60毫米。

直流锅炉的水冷壁不像自然循环锅炉那样一定是直立式的,也可以是水平围绕或其他形式的。

参数高时,尤其在直流锅炉中,为了在炉膛高热负荷区防止传热恶化,常采用内螺纹管或在管内装设扰流子

(3)下降管

是指敷设在炉膛四周由多根并联管组成的蒸发受热面部件,它是锅炉蒸发设备中唯一的受热面。

把汽包的水连续不断的送往水冷壁,以维持正常的水循环。

下降管分为小直径分散下降管和大直径集中下降管。

下降管布置在炉膛前墙外,进口连接汽包,出口连接水冷壁下联箱。

(4)过热器

过热器是将饱和蒸汽加热成为具有一定温度的过热蒸汽的受热面部件。

提高电厂循环热效率,降低汽轮机排气湿度,减轻末级叶片的浸蚀。

过热器布置在炉膛上部、炉膛出口处、炉顶、水平烟道内和竖井烟道内。

进口连接汽包或水冷壁,出口连接主蒸汽管。

它由进出口联管和并联管排组成,分为:

高低温过热器(对流式);前屏、壁式过热器(辐射式);后屏过热器(半辐射式);顶棚过热器、包覆管过热器。

锅炉运行工况的变化,例如负荷高低、燃料变化、燃烧工况变动等,都对过热器出口汽温有影响,所以在电站锅炉中都有调节锅炉出口汽温使其稳定在规定值的手段。

常用手段有:

①用喷水式或表面式减温器直接调节汽温;②用摆动燃烧器改变炉膛出口烟气温度;③用烟气再循环调节过热器吸热量(见锅炉汽温调节)。

锅炉负荷升高时,对流式过热器的进出口蒸汽温度升高值增大,辐射式过热器的温度升高值减小。

若将对流式、辐射式和半辐射式过热器合理组合配置,则可在负荷、燃烧工况等变化时使出口汽温变化较小。

过热器管组中各并联管子的吸热量和蒸汽流量在运行中都会有差别。

为避免个别管子中温度过高,在大型锅炉中把过热器分成若干管组,用炉外的集箱对各管组蒸汽进行混合并用导汽管使各管组换位,以避免各管间出现过大的温度差。

(5)再热器

再热器是将汽轮机高压缸(或中压缸)排汽重新加热到一定温度的再热蒸汽的受热面部件它的作用是提高电厂的循环热效率;降低汽轮机末级叶片的蒸汽湿度。

再热器由进出口联管和并联管排组成,可分为高低温再热器、后屏再热器、壁式再热器。

低温再热器的进口联箱上有事故喷水装置。

再热器布置在水平烟道、竖井烟道内以及炉膛上部,进口连接汽轮机的高压缸(或中压缸)排气管,出口连接中压管(或低压管)进气管。

(6)省煤器

省煤器是利用锅炉尾部烟气的热量来加热锅炉给水的热交换器。

省煤器的作用是降低锅炉排烟温度,提高锅炉效率,节省燃料量;省煤器管材代替部分水冷壁管材,降低了锅炉造价;对汽包锅炉来说,改善了汽包的工作条件。

它由进出口联管和并联蛇形管组成,蛇形管排分为单管圈和多管圈。

出口管常用来悬吊低温再热器或低温过热器管。

省煤器布置在尾部烟道内,多分为低温级和高温级省煤器。

进口连接给水操作台,出口进入汽包或水冷壁的下联箱。

在锅炉(汽包锅炉)的启动过程中,由于其汽水管道的循环没有建立,即锅炉给水处于停滞状态,此时省煤器内的水处于不流动的状态,随着锅炉燃烧的加强,烟气温度的提高,省煤器内的水容易产生汽化,使省煤器的局部处于超温状态.为了避免这个情况的出现,从汽包的集中下水管再接一管道到省煤器的入口,作为再循环管道,使省煤器内的水处于流动状态.避免其汽化。

(7)炉膛

炉膛是由炉墙围成的供燃料燃烧的立体空间,它是锅炉的燃烧设备。

它提供燃烧空间,组织炉内辐射换热。

固态排渣煤粉炉的炉膛包括炉墙、冷煤斗和炉顶,炉墙四周布置水冷壁,前后墙水冷壁弯曲形成冷煤斗,后墙水冷壁的上部弯曲形成折焰角,炉顶布置顶棚过热器。

炉膛进口连接燃烧器,出口连接水平烟道和除渣设备。

(8)燃烧器

燃烧器是将煤粉和一定比例的空气送入炉膛并组织燃烧工况的装置,它是煤粉炉燃烧的主要部件。

将煤粉和空气送入炉膛;组织良好的燃烧工况,使煤粉迅速燃烧。

根据出口气流特征,燃烧器分为直流和旋流两种,直流燃烧器由一次风、二次风及三次风喷口按一定次序相间布置所组成,旋流燃烧器有中心管、一次风及二次风喷口组成。

直流燃烧器在炉膛四角切圆布置,旋流燃烧器多布置在前墙、前后墙或两侧墙上。

进口连接一次风管、二次风箱及三次风管,出口进入炉膛。

(9)点火装置

点火装置是点燃主燃烧器煤粉气流的装置,它是锅炉的燃烧设备。

锅炉启动时点燃主燃烧器的煤粉气流;低负荷运行或燃烧不稳定时用于稳定燃烧。

点火装置多采用燃料油的点火装置,由电点火器、点火油枪、火焰检测器、进退机构和升压电源组成。

点火装置布置在主燃烧器里面或侧面,进口连接电点火器和点火油枪,出口进入炉膛。

(10)空气预热器

空气预热器是利用锅炉尾部烟气的热量加热燃料燃烧所需空气的热交换器。

作用是降低锅炉温度,提高锅炉效率;改善燃料的着火条件的燃烧过程;节约蒸发受热面金属,降低锅炉造价。

空气预热器的传热方式可将空气预热器分为导热式和再生式两大类。

在导热式空气预器中最常用的是管式空气预热器。

随着锅炉参数的提高和容量的增加,管式空气预热器的受热面也增大,这给尾部受热面的布置带来了困难。

因此,在大容量机组中多数采用结构紧凑、质量较轻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

管式空气预热器的主要传热部件是薄壁钢管。

管式空气预热器多呈立方形,钢管彼此之间垂直交错排列,两端焊接在上下管板上。

管式空气预热器在管箱内装有中间管板,烟气顺着钢管上下通过预热器,空气则横向通过预热器,完成热量传导。

管式空气预热器的优点是密封性好、传热效率高、易于制造和加工,因此多应用在电站锅炉和工业锅炉中。

管式空气预热器的缺点是体积大、钢管内容易堵灰、不易于清理和烟气进口处容易磨损。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是再生式空气预热器最常见的形式,它是利用烟气和空气交替地通过金属受热面来加热空气。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按运动方式可分为受热面转动和风罩转动两种,本炉的两台空气预热器为三分仓受热面旋转式空气预热器。

转子旋转式空气预热器由圆筒形转子和固定的圆筒形外壳及驱动装置组成。

锅炉辅助设备

(1)给水设备

给水设备的作用是不断地向锅炉供水,以保证锅炉在正常水位范围内安全地运行,主要包括给水泵,给水操作台等。

(2)通风设备

通风设备的作用是提供燃料燃烧和制粉所需要的空气,并把燃烧所产生的烟气排出炉外,以保证锅炉燃烧的正常进行,主要包括送风机、引风机、风道、烟道和烟囱等。

(3)输煤设备

输煤设备将来煤卸下并经过破碎和杂物清除后输送到锅炉的原煤仓,或直接运往储煤场备用,主要包括卸煤机械和受卸机械、储煤场和煤场机械、给煤设备和皮带输送机、碎煤机和皮带称等。

(4)制粉设备

制粉设备的作用是将原煤干燥并磨制成一定细度的煤粉,送入炉膛中燃烧。

一般包括原煤仓、给煤机、磨煤机、粗细粉分离器、排粉风机、给粉机和煤粉仓等,其中最重要设备的是磨煤机。

(5)除尘设备

除尘设备的作用是清除锅炉排烟中的飞灰,以减轻飞灰对环境的污染和对引风机的磨损。

常用的除尘设备有电器除尘器和水膜式除尘器。

(6)除灰设备

清除燃料燃烧后从炉膛冷灰斗排出的炉渣、烟道灰斗落下的飞灰和除尘器分离收集的细灰,并将灰渣输送到灰场。

水利除尘的设备包括捞渣机、碎渣机、冲灰器、冲灰水泵、灰浆泵等

(7)锅炉附件

锅炉附件是主体和辅助设备上的附属设备,用来确保锅炉机组安全经济的运行。

主要包括安全阀、水位计、吹灰器、热工仪表、自动控制装置及汽水管道上的阀门等。

2﹑汽轮机

汽轮机是将蒸汽的能量转换成为机械功的旋转式动力机械。

又称蒸汽透平。

主要用作发电用的原动机,也可直接驱动各种泵、风机、压缩机和船舶螺旋桨等。

还可以利用汽轮机的排汽或中间抽汽满足生产和生活上的供热需要。

汽轮机主体部分

(1)气缸

气缸是将蒸汽与大气隔离,使蒸汽在其间完成能量转换的重要部件,它还具有支撑其他静止部件的功能。

大型汽轮机一般具有高、中压缸和对流的低压缸,每个缸均做成对分的上、下缸并用法兰螺栓相连接,各汽缸一般为多层缸,有些高中压缸具有夹层和法兰螺栓加热装置,低压缸上设有安全门,内有喷水减温装置。

高中压缸采用中分面支承方式,低压缸采用非中分面支承方式。

气缸位于汽机房平台上,进气部分通过高压主汽门和高压调门与新蒸汽管相连接,高压缸排汽进入再热器,再热后的蒸汽通过中压主汽门和中压调门进入中压缸,中压缸通过中压主汽门与再热器出口管连接,中压缸排汽通过连通管进入低压缸,低压缸排汽进入凝汽器。

(2)隔板与隔板套

隔板用来固定喷嘴并起到汽轮机各级分割的作用,隔板上的静叶栅和转子上的动叶珊构成汽轮机的级。

隔板分焊接式和铸造式,进入湿汽区的隔板带有去湿装置,焊接隔板一般由外缘、外围带、喷嘴、内围带、隔板体、径向汽封、汽封槽组成。

窄喷嘴焊接隔板还有加强筋。

隔板分上下两半装于汽缸内或隔板套内。

(3)汽封

汽缸是减少或防止蒸汽泄漏的装置,在转轴两端穿过汽缸部位设置汽封(轴封),可阻止汽缸高压部分的蒸汽泄出和汽缸低压部分吸入空气。

另外,还装有减少级间漏气的隔板汽封和通流部分汽封。

现代汽轮机多采用迷宫式汽封,一般由汽封套、汽封环和汽封套筒组成。

汽封套固定在汽缸上,汽封环用弹簧绷装于汽封套T型槽内(在圆周上分作6-8块)装于主轴上的汽封套筒的高低凸肩与汽环的梳齿相配合,形成蒸汽曲道和膨胀室。

轴封装于轴穿过汽缸的两端;隔板汽封装于隔板与转轴的对应处;通流部分汽封装于叶根与叶顶处。

(4)轴承座与轴承

支持轴承的作用是承受转子重量和旋转时的不平衡力,确保转子的径向位置;推力轴承的作用是承受转子轴向推力,并确定转子的轴向位置。

支持轴承分为圆柱形、椭圆形、三油契形等,圆柱形轴承主要由内园镀有乌金的上下轴瓦、垫块、垫片、连接螺栓等组成;推力轴承分独立式和联合式,推力轴承有活动的推力瓦,安装推力瓦的推力环在转子推力盘的两侧各一个,每个推力环分为两半,靠近推力盘侧的推力瓦上浇铸乌金。

支持轴承位于汽轮发电机组各转子的端部。

推力轴承位于汽轮机高、中压或中、低压转子之间的轴承座内或前轴承座内。

(5)转子

转子是汽轮机旋转部件的组合体,其作用是汇集各级动叶栅所得到的机械能,并把它传递给发电机。

转子主要由主轴、叶轮(或转鼓)和动叶片组成。

大型机组的转子有高、中、低压转子组成。

分成数个叶轮汇套在主轴上的套装转子,叶轮和主轴为一整体的整锻转子和由数个实心轮盘拼焊而成的焊接转子及前部为整锻式、后部为套装式的组合转子四种形式。

反动式汽轮机采用没有叶轮的鼓形转子。

高、中、低压转子分别置于高、中、低压汽缸内并且用联轴器连成一体。

(6)动叶片

动叶片是将蒸汽热能和动能转化成转子旋转机械能的部件。

汽轮机的初级叶片最短,末级最长。

叶片一般由工作部分、叶根和连接部分组成,没有连接件的动叶片称作自由叶片。

较短的动叶片一般是等截面直叶片,较长的动叶片多采用扭曲叶片。

叶根类型有T型、外包T型、叉型。

在叶片顶部的连接件是围带,动叶片工作部分的连接件是拉金。

动叶片通过叶根安装在叶轮或直接安装在转子转鼓上。

(7)叶轮

叶轮是安装动叶片的轮盘,是冲动式汽轮机转子的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将动叶的转动力矩传递给主轴,带动发电机发电。

整锻转子和焊接转子的叶轮和主轴为一体。

套装转子的叶轮汇集于主轴上。

套装叶轮由轮缘、轮面和轮毂三部分组成。

轮毂用来安装动叶片,其形状与叶根形状有关。

轮面的型线有等厚度、锥形、双曲线形和等强度型等。

叶轮装于主轴或与主轴连成一体,装上动叶片后置于汽缸内。

(8)联轴器

联轴器是汽轮发电机组各转子间的连接装置,又称靠背轮,其作

用是是各转子连接成轴系,以传递扭矩,在多缸汽轮机中联轴器还需传递推力。

联轴器分刚性、半挠性和挠性,刚性联轴器由过盈套装于主轴上端头上或与主轴锻件一起车削制成的两半联轴器及螺栓组成。

半挠性联轴器一般用一个波形节筒将两个需连接轴上的两半联轴器用螺栓连接起来。

挠性联轴器有齿轮式和蛇形弹簧式两种。

联轴器位于两个转子连接处。

汽轮机转子一般用刚性联轴器,汽轮机与发电机转子多用半挠性联轴器。

挠性联轴器用于小型汽轮机或汽轮机转子与调速器连接处。

(9)盘车装置

盘车装置是用电动机带动转子在启动前或停机后连续转动的装置。

主要作用是防止转子弯曲变形,并可在启动前检查动静部件是否碰磨;停机后有助于消除温度较高的轴颈对轴瓦的磨损并降低上下汽缸壁湿度差。

常见的盘车装置有螺旋轴式和摆动齿轮式两种。

结构主要由电动机、主轴上的盘车齿轮、各种大小啮合齿轮及其他附件等组成。

盘车装置安装在汽轮机转子与发电机转子连接处的轴承箱上。

所谓“盘车”是指在启动电机前,用人力将电机转动几圈,用以判断由电机带动的负荷(即机械或传动部分)是否有卡死而阻力增大的情况,从而不会使电机的启动负荷变大而损坏电机(即烧坏)。

所以,一般在停机一个班(8小时)后,再启动电机时,就要盘车。

电动盘车装置主要有两种形式:

1)具有螺旋轴的电动盘车装置(大多数国产中小型汽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