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考点6二氧化碳制取和性质有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788719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762.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考点6二氧化碳制取和性质有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考点6二氧化碳制取和性质有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考点6二氧化碳制取和性质有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考点6二氧化碳制取和性质有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考点6二氧化碳制取和性质有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考点6二氧化碳制取和性质有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考点6二氧化碳制取和性质有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考点6二氧化碳制取和性质有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考点6二氧化碳制取和性质有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考点6二氧化碳制取和性质有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考点6二氧化碳制取和性质有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考点6二氧化碳制取和性质有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考点6二氧化碳制取和性质有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考点6二氧化碳制取和性质有答案.docx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考点6二氧化碳制取和性质有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考点6二氧化碳制取和性质有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考点6二氧化碳制取和性质有答案.docx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考点6二氧化碳制取和性质有答案

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考点6-二氧化碳制取和性质(有答案)

考点6二氧化碳制取和性质

一、选择题

8.(2018·湖南湘西)下列关于CO2性质和用途

描述错误的是(  )

A.CO2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B.CO2能从一个容器倾倒到另一个容器

C.CO2不溶于水

D.CO2的固体(干冰)可作制冷剂

【答案】C

(2018·广西桂林)14.下列不属于二氧化碳用途的是()

A.灭火

B.制汽水

C.人工降雨

D.填充探空气球

【答案】D

1、(2018·北京)下列物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

A.CO2B.O2C.NaClD.NaOH

【答案】A

10.(2018•四川乐山) 对“大棚”农作物施用“汽水”(碳酸溶液),是近年来在种植生产中兴起的一种新方法。

对于其作用的下列几种叙述:

①加速植物光合作用;②冬天有助于农作物“防冻”;③有利于改良碱性土壤,调节pH; ④可促进土壤中的Ca2+、Mg2+被植物吸收.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全部

【答案】D

(2018•山东威海)据《中国环境报》报道,为应对气候变化,落实《巴黎气候变化协定》,2017年国家建立了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按国际惯例,这里的“碳”是指

A.二氧化碳B.单质碳C.碳元素D.所有含碳化合物

【答案】A

15.(2018·山东潍坊)如图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简图(X为H2CO3,Y为C6H120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一中的转化1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

B.图二中可实现有机物与无机物的相互转化

C.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

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答案】A

8、(2018·江西)关于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构成:

都是由分子构成,且都含有氧分子

B.性质:

常温下均为气体,且都易溶于水

C.用途:

氧气可用作燃料,二氧化碳可用作化工原料

D.转化:

在自然界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

【答案】D

8.(2018·安徽)为实现二氧化碳的绿色利用,科学家用固碳酶作催化剂设计了如下转化过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CO

B.固碳酶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发生变

C.X的化学式为CH2

D.该

过程实现了无机物向有机物的转化

【答案】D

二、填空题

18.(2018·吉林长春)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

盐酸制取CO2,并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可供选择的仪器如下。

 

A

BCDEFGHIJKLMNOP

(1)仪器E的名称是;

(2)组装整套装置时,可选用上图中的A、B、H、I、J、L、P和;

(3)利用组装完毕后的装置制取CO2气体时,验满的操作是;

(4)若要制取8.8gCO2,理论上至少需要100g质量分数为的稀盐酸;

(5)选择气体的制取装置时,需要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和气体的性质。

【答案】

(1)试管

(2)C(3)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4)14.6%(5

)反应条件

21、(2018·山东泰安)(4分)“水循环”、“氧循环”和 “碳循环”是自然界存在的三大重要循环。

请结合下图回答问 题:

 

(1)从物质变化及分子角度看,三种循环中有一种与另外两种在变化上有本质的区别,这种循环主要是由____________的运动引起的;

(2)用学科观点分析碳循环和氧循环,其中正确的是___(填字母序号);

A.变化观:

每个人都在参与碳、氧循环

B.守恒观:

碳、氧循环过程中各元素守恒,其化合价不变

C.平衡观:

碳、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D. 微粒观:

绿色植物的作用是使自然界 中的氧原子总数增加

(3)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主要是通过二氧化碳来实现的。

图中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有___(填数字序号)。

近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导致温室效应,因此人类要积极采取措施维持循环体系中二氧化碳的相对平衡;

(4)为解决日益加剧的温室效应,有科学家提出”绿色自由”构想:

把CO2含量高的气体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然后再通过化学反应在分解池内放出二氧化碳进入合成塔,在合成塔内300℃、200kPa和催化剂条件下使之变为甲醇(CH3OH)和水。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水分子(1分)

(2)AC (1分)(3)①⑥(1 分)

(4)3H2+CO2

CH3OH+H2O (1分)

25.(2018·山东临沂)利用数据传感技术可以形象地比较不同形状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

某同学倾斜锥形瓶,使试管内的稀盐酸流入瓶中与碳酸钙发生反应,测得瓶内气压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1)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对比分析a、b点可知,曲线①表示块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

B.对比分析c、d点可知,相同的气压时,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速率更快

C.碳酸钙粉末产生的CO2

质量多

【答案】

(1)CaCO3+2HCl=CaCl2+H2O+CO2↑

(2)B

 

21、(2018·北京)实验室用右图装置制取CO2.

(1)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

(2)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的原因是。

【答案】

(1)CaCO3+2HCl===CaCl2+H2O+CO2↑;

(2)CO2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反应。

21.(2018·山东聊城)(10分)如图是实验室制取并验证某种气体化学性质的有关装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

(2)组装好装置A后,必须首先_________。

(3)若A与C连接,C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用_________法收集该气体。

(4)若A与B连接,则B中紫色石蕊试液变_______色。

【答案】 

(1)分液漏斗;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CaCO3+2HCl==CaCl2+H2O+CO2↑;向上排空气(4)红

(2018·重庆B)19.(4分)某课外活动中,学生利用下图所示的材料完成探究实验,杠杆已调至平衡。

(1)实验1中,较长时间后,左边铁粉布包下降,是因为铁粉与发生了反应。

将铁粉换成下列物质中的(填序号),杠杆也会出现相似现象。

A.NaCl  B.NaOH  C.

CaO

(2)实验2中,通入CO2一段时间,右边乒乓球(填“上升”或“下降”)。

再往集气瓶中滴入足量NaOH溶液,杠杆重新平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⑴氧气和水;BC。

⑵上升;2NaOH+CO2=Na2CO3+H2O。

17、(5分)(2018·山东滨州)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请按要求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铜原子___________。

(2)5个氢氧根离子______________。

(3)最理想能源的气体单质_________________。

(4)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________。

(5)

可用于人工降雨的干冰______________。

【答案】

(1)2Cu;

(2)5OH-(3)H2;(4)

(5)CO2

22.(2018•湖南长沙)在实验桌上有如下几种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你参与实验并回答问题:

(1)写出标号①的仪器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发生装置为:

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3)用

C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其验满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铁架台

(2)B(3)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已经收集满

12.(7分)(2018·安徽)下图是实验室中常见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查阅资料:

常温下,CO2难溶于饱和NaHCO3溶液。

(1)仪器X的名称是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填反应类型)。

(3)常温下,下列收集CO2的方法中不可行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向上排空气法b.向下排空气法c.排饱和NaHCO3溶液法

(4)某同学进行图D所示的操作时,观察到高的蜡烛先熄灭,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答案】

(1)长颈漏斗

(2)ACaCO3+2HCl=CaCl2+H2O+CO2↑复分解反应(3)b(4)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助燃,不可燃

19.(2018·江苏南京)(12分)碳及其氧化物性质的应用。

(1)如右图所示,向盛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集气瓶里投入几小块烘烤过的木炭,红棕色消失,说明木炭具有______能力,其原因是木炭

具有______的结构。

(2)在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时,规定应使用碳素墨水,原因是______。

(3)将一定质量的金刚石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固体全部消失,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将生成的产物用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来充分吸收并测定其质量,当金刚石的质量恰好等于______时,则可证明金刚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4)在实验室里,检验二氧化碳一般用澄清石灰水,而吸收二氧化碳常用氢氧化钠溶液,理由是____________。

(5)写出碳在高温时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并计算要使80g氧化铜完全还原,需要碳的质量至少是多少?

(在答题卡上写出计算过程)

19.【答案】(12分)

(1) 吸附  疏松多孔 (2分)

(2) 碳素墨水中含有碳,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1分)

(3) C+O2

CO2  生成的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 (3分)

(4) 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分别与二氧化碳反应的现象不同;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溶解性的大小,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分别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不同 (2分)

(5)设使80g氧化铜完全还原,需要碳的质量至少是x。

C+2CuO

CO2↑+2C(1分)

12160

x80g(1分)

=

(1分)

x=6g(1分)

三、实验题

19.(2018•四川乐山) 小明同学在实验操作考核中,要完成的题目是“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验满”。

(1)上面是实验桌上摆放好的该实验所需的用品,小明同学发现其中缺少了一种实验仪器和一种药品,请你写出所缺仪器的名称;所缺药品是;

(2)写出制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下图是小明同学实验时的主要主骤,这些步骤的正确顺序是(填字母标号,下同),其中操作有误的是。

abcde

【答案】

(1)镊子(或药匙)稀盐酸

(2)CaCO3+2HCl=CaCl2+CO2↑+H2O(3)cabde, d

35.(2018·浙江金华)某拓展性学习小组在学校科学实验创新比赛中,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装置如图。

实验设计三颈烧瓶中充满二氧化碳气体,A颈、B颈分别连接充满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的注射器,C颈插有两端开口的玻璃导管(伸入瓶内的一端连有小气球),装置气密性良好。

实验操作:

先通过A颈往瓶内注入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到小气球的形状发生了变化;过一段时间后再通过B颈往瓶中注入盐酸,发现小气球的形状又发生了改变。

请描述小气球形状的变化情况,并对此作出合理的解释。

【答案】小气球形状的变化情况:

气球“先膨胀,后变瘪”(或“先变大,后变小”)

35.(2018·浙江衢州)科学家尝试通过多种途径减少CO2的排放,或将CO2转化为有用的物质。

其中一种途径是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并将CO2储存或利用,反应流程如图所示。

(1)反应分离室中分离物质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

(2)上述反应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3)若反应分离室中有辩质质量分数为10.6%的Na2CO3溶液100千克。

求完全反应后,理论上可生成C

aCO3的质量(要求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答案】

(1)过滤

(2)NaOH和CaO(3)10kg

(2018·重庆A)23.(6分)

(1)不同实验对反应速率有不同要求。

某同学探究CO2制取实验,按要求答题。

限选控制反应速率的方法:

①反应物的浓度②反应物的状态

限选试剂:

A.稀盐酸B.浓盐酸 C.块状石灰石D.碳酸钠溶液E.粉末状石灰石

填写下表并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名称

控制速率的方法

所选用的最佳试剂

灭火器反应原理

和D

CO2的实验室制法

A和C

写出灭火器反应原理的化学方程式。

(2)已知:

CO2和S02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

实验一:

水槽中滴入紫色石蕊将收集满两种气体的试管同时倒立于其中,

片刻后实验现象如右图所示,说明相同条件下的溶解性:

S02CO2(填“>”或“<”),试管内溶液变成色。

实验二:

已知镁条在C02中剧烈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Mg+CO

2点燃2Mg0+C。

试推测镁条在S02中燃绕的现象为:

剧烈燃烧,。

【答案】B;②;Na2CO3+2HCl=2NaCl+CO2↑+H2O;>;红;产生淡黄色固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