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练习及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790657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6.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虚词练习及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文言虚词练习及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文言虚词练习及参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文言虚词练习及参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文言虚词练习及参考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文言虚词练习及参考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文言虚词练习及参考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文言虚词练习及参考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文言虚词练习及参考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文言虚词练习及参考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文言虚词练习及参考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文言虚词练习及参考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文言虚词练习及参考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文言虚词练习及参考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文言虚词练习及参考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文言虚词练习及参考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文言虚词练习及参考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文言虚词练习及参考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文言虚词练习及参考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文言虚词练习及参考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言虚词练习及参考答案.docx

《文言虚词练习及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虚词练习及参考答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文言虚词练习及参考答案.docx

文言虚词练习及参考答案

文言虚词练习

文言虚词练习

(一)

一、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

1、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2、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3、图穷而匕见

4、余闻而愈悲

5、庄宗受而藏之

6、温故而知新

7、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8、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9、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10、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11、至於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12、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1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14、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15、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16、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17、盛以锦囊,负而前驱

18、徐而察之

19、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20、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21、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二.下列句中加点的“而”字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①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③赵岂敢留璧而得罪大王乎④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

⑤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⑦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⑧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A.①⑦/②④/③⑤/⑥⑧B.①⑦/②③/⑤⑧/④⑥

C.①⑥/②④/③⑦/⑤⑧D.①④/②③/⑥⑦/⑤⑧

文言虚词练习

(二)

一、解释句中“何”字的意义和用法。

1.何者?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岳阳楼记》)

3.豫州今欲何至?

(《赤壁之战》)大王来何操?

(《鸿门宴》)

4.然则何时而乐耶?

(《岳阳楼记》)其间旦暮闻何物?

(《琵琶行》)

5.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赤壁之战》)

6.徐公何能及君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7.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李白《古风十九首•其三》)

8.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伶官传序》)

9.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石壕吏》)

10.今日之事何如?

(《鸿门宴》)

11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

12何以哉?

(《曹刿论战》)

13.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14.沛公大惊,曰:

"为之奈何?

"(《鸿门宴》)

15.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二、下列句中加点的“何”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是()

例:

作计何不量!

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

A.徐公何能及君也

B.大王来何操

C.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D.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E.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文言虚词练习(三)

一、解释句中“乎”字的意义和用法

1、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陈涉世家》)

2、儿寒乎?

欲食乎?

(《项脊轩志》)

3、呜呼!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至是蛇者乎!

(《捕蛇者说》)

4、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

(《屈原列传》)

5、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师说》)

6、故今之墓中全乎五人也。

(《五人墓碑记》)

7、恢恢乎,其于游刃有余地矣!

(《庖丁解牛》)

二、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乎”的用法判定正确的一项是()

①生乎吾前其闻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②曰:

壮士,能复饮乎

③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④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文言虚词练习(四)

一、解释句中“乃”字的意义和用法

1、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曹刿论战》)

2、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石钟山记》)

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

4、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项羽本纪》)

5、臣乃敢上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

6、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赤壁之战》)

7、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陈涉世家》)

8、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

9、与尔三矢,矢其无忘乃父之志!

(欧阳修《伶官传序》)

二、下列加点的“乃”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A.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B.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C.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D.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E.使杞子、杨孙、逢孙戍之,乃还

F.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

G.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

H.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文言虚词练习(五)

一、解释句中“其”字的意义和用法

1、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2、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3、向使六国各爱其地

4、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5、独其为文犹可识

6、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7、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8、距其院东五里

9、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10、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11、其信然邪?

其梦邪?

其传之非其真邪?

12、其皆出于此乎?

13、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14、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15、吾其还也

16、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17、入之愈深,其进愈难

18、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19、彼人是哉,子曰何其?

二、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其”字意义判定正确的一组是()

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③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④则或咎其欲出者

⑤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⑥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⑦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⑧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⑨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A.①⑧相同,②⑤相同    B.③④相同,⑥⑨不同

C.⑥⑦相同,⑧⑨相同    D.②⑤不同,④⑥相同

文言虚词练习(六)

一、解释句中“且”字的意义和用法

1、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2、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

3、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4、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5、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6、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

7、不出,火且尽

8、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二、下列加点的“且”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A.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B.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C.吾攻赵,旦暮且下D.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E.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F.有怠而欲出者,曰:

“不出,火且尽。

文言虚词练习(七)

一、解释句中“若”字的意义和用法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3、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4、若毒之乎?

5、若属皆且为所虏

6、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7、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8、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9、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10、望洋向若而叹

二、下列句中加点的“若”字意义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①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②视之,形若土狗

③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④天若有情天亦老

⑤若属皆且为所虏⑥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⑦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⑧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A.①②/③⑤/⑥⑦⑧/④B.①②⑥/③④/⑤⑦⑧

C.①②⑥/③④/⑤⑧/⑦D.①②⑥/③④⑦/⑤⑧

文言虚词练习(八)

一、解释句中“所”字的意义和用法

1、某所,而母立于兹

2、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3、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4、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5、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6、所以遣将守关者

7、所以游目骋怀

8、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二、下列加点的“所”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A.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B.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C.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

D.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文言虚词练习(九)

一、解释各句中“为”的意义以及用法。

1、君家妇难为。

2、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3、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4、霓为衣兮风为马。

5、君既为府吏。

6、十七为君妇。

7、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8、为秦宫人。

9、为仲卿母所遣。

10、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11、公为我献之。

12、阿母为汝求。

13、慎勿为妇死。

14、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二、下列句中加点的“为”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A.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

B.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C.不足为外人道也

D.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

E.为赋新词强说愁

F.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G.不者,若属且皆为所虏

文言虚词练习(十)

一、解释各句中“焉”的意义以及用法

1、于是余有叹焉。

2、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

3、盘盘焉,囷囷焉。

4、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

5、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6、而人之所罕至焉。

7、且焉置土石。

二、下列加点的“焉”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A.于乱石之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B.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C.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E.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F.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文言虚词练习(十一)

一、解释各句中“也”的意义以及用法。

1.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2.张良曰: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3.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4.鸣呼!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5.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6.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7.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8.是说也,人常疑之。

9.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10.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11.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12.岂独伶人也哉!

13.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二、下列句中加点的“也”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二项是()

例: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A.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B.廉者,赵之良将也

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公子畏死邪,何泣也

三、判断“也”在文中的意义。

文言虚词练习(十二)

一、解释各句中“以”的意义以及用法。

1、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2、无以,则王乎!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4、不赂者以赂者丧

5、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6、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

7、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8、请其矢,盛以锦囊

9、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10、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11、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12、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13、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14、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15、木欣欣以向荣

16、作《师说》以贻之

17、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18、背晋以归梁

二、下列加点的“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A.赵亦盛设兵以待B.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C.夫夷以近,则游者众D.余与四人拥火以人

E.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F.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G.今以钟馨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H.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

文言虚词练习(十三)

一、解释句中“因”字的意义和用法。

1、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2、不如因而厚遇之。

3、因击沛公于坐。

4、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5、相如因持璧却立……

6、蒙故业,因遗策。

二、下列加点的“因”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A.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B.不如因而厚遇之

C.左右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D.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

E.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F.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文言虚词练习(十四)

一、解释句中“于”字的意义和用法

①乃设九宾礼于庭。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前一个“于”)

③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

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⑤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

⑥君幸于赵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⑦燕王欲结于君。

⑧孔子曰:

“苛政猛于虎也。

⑨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后一个“于”)

二、下列加点的“于”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A.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

D.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文言虚词练习(十五)

一、解释句中“与”字的意义和用法

1、唯求则非邦也与。

2、与尔三矢。

3、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4、夫子喟然叹曰:

“吾与点也。

5、当与秦相较。

6、遂与之俱出。

7、与战胜而得者。

8、与风水相吞吐。

9、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10、则与斗卮酒

11、失其所与,不知

二、下列加点的“与”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A.去时里正与裹头。

B.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C.与赢而不助五国也D.四海之大,有几人与

E.微斯人,予谁与归F.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文言虚词练习(十六)

一、解释句中“则”字的意义和用法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2、此则寡人之罪也。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5、然则诸侯之地有限。

6、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

7、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8、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9、入则孝,出则悌。

10、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11、欲速则不达。

二、下列句中加点的“则”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A.项王曰:

“赐之彘肩。

”则与之一生彘肩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人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E.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文言虚词练习(十七)

一、解释句中“者”字的意义和用法

1、而记游者甚众。

2、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3、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

4、此三者,吾遗恨也。

5、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6、陈涉者,阳城人也。

7、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8、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9、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10、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11、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1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二、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者”字与例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命“蟹壳青”

A.廉颇者,赵之良将也B.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而诏之

C.今者项庄舞剑,其意常在沛公也D.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文言虚词练习(十八)

一、解释句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

1、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2、奉之弥繁。

3、侵之愈急。

4、子孙视之不甚惜。

5、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6、可以知之矣。

7、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8、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9、余之力尚足以入。

10、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11、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1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13、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14、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15、顷之,烟炎张天。

16、蚓无爪牙之利。

17、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18、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19、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20、夫晋,何厌之有。

二、下列加点的“之”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A.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C.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D.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E.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F.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

 

文言虚词练习答案

(一)

一、1—8连词,表承接“来”“就”9、连词,表并列“和10—12、连词,表转折”13—15、连词,表递进“并且”16—18连接状语和动词,表修饰;19、通“尔”,你;20、连词,表因果“因而”;21、通“尔”,你的;

二、1.C(①⑥转折连词②④修饰连词③⑦顺承连词⑤⑧递进连词)

文言虚词练习答案

(二)

一、1、疑问代词,单独用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带有语气助词。

“哉”“也”。

译作“为什么”“什么原因”。

如:

何者?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岳阳楼记》)2--3用作前置的宾语,问处所或事物,译作“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如:

豫州今欲何至?

(《赤壁之战》)大王来何操?

(《鸿门宴》)4、用作定语。

译作“什么”“哪”。

如:

然则何时而乐耶?

(《岳阳楼记》)其间旦暮闻何物?

(《琵琶行》)5--6、用作状语,常表示反问。

译作“为什么”“怎么”。

如: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赤壁之战》)徐公何能及君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7-9、副词:

表程度,常用在形容词前。

译作“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如: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李白《古风十九首·其三》)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伶官传序》)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石壕吏》)10、、构成复音虚词“何如”“何以”。

“何如”即“如何”,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

译作“怎么样”“什么样”。

如:

今日之事何如?

(《鸿门宴》)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11--13“何以”即“以何”,常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

译作“拿什么”“凭什么”。

如:

何以哉?

(《曹刿论战》)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14—15、“奈何”,常用于疑问句中作谓语或状语。

译作“怎么办”“为什么”。

如:

沛公大惊,曰:

“为之奈何?

”(《鸿门宴》)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二、3.D(A怎么B什么,宾语C什么,定语D为什么E多么)

文言虚词练习答案(三)

一、1—2助词,表疑问和反问,可译为“吗”“呢”。

3、助词表感叹,可译为“啊”“呀”。

4—5介词,相当于“于”。

6—7形容词词尾。

二.D(①比②助词,表疑问语气③助词,表揣测语气④词尾)

文言虚词练习答案(四)

一、1.表示顺承,可译为“就”“这才”等2—3.表示转折,可译为“却”“竟(然)”“反而”“才”等4—5.表示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才”“仅”等。

6—7.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8—9.只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

不能作宾语。

二.ADG(A才B是C竟然,却D才E就F你,你的

文言虚词练习答案(五)

一、1那,实际2——4第三人称的领属关系“他的”“他们的”5、代石碑6、它第一人称代词“我,自己”7、第三人称代词,它8、远指代词那个9、代词,①它的,②,那些;10、指示代词“其中的”11、①②③表示选择语气④代词,它(那件事)12、表示推测语气,大概;13表示祈使语气;14、表示反问语气;15、表示祈使语气;16、表示感叹语气,多么;17、代路程;18、那些;19、表示疑问语气,怎么那样;为什么那样。

二、B(①他的②其中的③那④那⑤其中的⑥他,他们⑦我,自己⑧他,他们⑨大概)

文言虚词练习答案(六)

一、1—2连词,表递进“况且、而且”;3—4连词,表并列;5—6、连词,表让步关系,尚且,还;7—8,副词,“将要”

二、CEF(A将近-几乎B暂且,姑且C将要,马上D尚且E将要,马上F将要,马上)

文言虚词练习答案(七)

一、1—2“如同、像、相似”;3—5“你、你的,你们”;6—8表假设“假如,如果”;9、助词,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的样子”;10、海神的名字。

二、C(①如,像②如,像③假如④假如⑤你⑥像,如⑦及,比得上⑧你)

文言虚词练习答案(八)

一、1、名词,场所、位置;2、所”加动词,构成名词性词组;3—4“为……所”表被动;5——7“所以”,表原因;8、所以,表示手段或凭借;

二、CD(A地方,B助词,与“为”合起来表被动C助词,与后面的动词构成名词性短语D助词,与后面的动词构成名词性短语)

文言虚词练习答案(九)

一、1、动词,做、干;2、第一个介词,替、给,第二个动词,做、干;3、第一个动词,治理,第二个,被;4、动词,当作、作为;5、动词,身为、成为;6、动词,成为;7、动词,叫做;8、动词,成为;9—10介词,表被动;11——12、介词,给,替;13--14、连词,因为。

二、CD(A因为B是C对,向D对,向E为了F呢G“为所”表被动

文言虚词练习答案(十)

一、1、句末语气词,一般可不译;2—3,语气助词,形容词、副词词尾,“……的样子”;4、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5、句末语气助词;6、代词,相当于“之”;7、疑问代词,哪里

二、AF(A词尾,…的样子B之,他C哪里D兼词,于之E语气助词G词尾,……的样子)

文言虚词练习答案(十一)

一、1-2句末语气词,表示判断。

3、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

4-5.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6、表示反问语气

7、表示感叹语气

8-10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以舒缓语气。

11-12【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

13.【也欤】表疑问,相当“么”。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二、A、B(A助词,表判定语气B助词,表判定语气C表停顿D助词,表疑问语气)

文言虚词练习答案(十二)

一、1介词,把;2----4,介词因为;5、介词在……的时候”;6—8介词,“拿,用,把,凭”;9、介词,“按照”;10、连词,表并列;11、连词,表因果12、连词,表修饰;13、连词,表目的“来,用来”;

二、BG(A目的连词B把C并列连词D顺承连词E因为F凭借G把H在)

文言虚词练习答案(十三)

一、1、介词,“依靠、凭借”;2-3介词,“趁着,趁此”;4、介词,“通过,经;5、副词,“于是,就;6、动词,“沿袭,继续”。

二、CE(A于是,就B趁机C于是,就D凭借E于是,就F通过)

文言虚词练习答案(十四)

一、1、介词,“在;2、介词,从……中”;3、介词,在;4-5介词,向、对、对于;6、介词,表被动,被;7、介词,“与,跟,同”;8-9介词,比。

二、AC(A被B比C被D引进对象)

文言虚词练习答案(十五)

一、1表疑问;2介词,给;3动词,参加;4、动词,赞同;5—7介词,同、跟;8-9、连词,和、与;10、动词,给;11、动词,结交,亲附。

二、DF(A替B连词,和C动词,亲附,结交D语气助词,表疑问)

文言虚词练习答案(十六)

一、1—2副词,就是、乃;3-4连词,就、那么,表承接;5-6连词,假使、如果,表假设;7、连词,就,表承接;8、连词,却、可是,表转折让步。

二、AE(A就,承接连词B乃,是就是C连词,用在对比句中D转折连词E就,承接连词)

文言虚词练习答案(十七)

一、1-2助词,可译作“的、的人、的事情”等;3—4、用在数词之后,“个、样”;5、助词,用在“今、昔”等时间用语后,表停顿,不译;6-8助词,放在主语之后,表判断;9-10、主语之后,引出原因;11-12、定语后置的标志。

二、B(A判定语气B……的人C附在时间词后面,不译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