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复习题周2.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795298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病复习题周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传染病复习题周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传染病复习题周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传染病复习题周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传染病复习题周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传染病复习题周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传染病复习题周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传染病复习题周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传染病复习题周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传染病复习题周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传染病复习题周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传染病复习题周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传染病复习题周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传染病复习题周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传染病复习题周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传染病复习题周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传染病复习题周2.docx

《传染病复习题周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复习题周2.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传染病复习题周2.docx

传染病复习题周2

一选择题

A型题

1病原体侵入人体后能否引起疾病,主要取决于:

[B]

A、机体的保护性免疫B、病原体的致病力与机体的免疫功能

C、病原体的毒力与数量D、机体的天然屏障作用

2.确定传染病检疫期限的重要依据是:

[C]

A、传染期B、隔离期C、潜伏期D、前驱期

3.对于消化道传染病起主导作用的预防措施是:

[C]

A、隔离、治疗患者B、发现、治疗带菌者

C、切断传播途径D、疫苗预防接种

4.对HBeAg阳性母亲所生下的新生儿行预防乙肝的免疫处理最恰当的方法是:

[B]

A、丙种球蛋白B、乙肝疫苗+高效价免疫球蛋白

C、乙肝疫苗D、乙肝疫苗+丙种球蛋白

5.有关水痘的传染源,下述哪项是正确的:

[A]

A、患者是传染源B、带毒野生动物

C、带状疱疹患者的传染源作用较水痘患者更重要D、无症状带菌者

6.有关乙型脑炎病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

A、乙型脑炎病毒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

B、乙型脑炎病毒是双股正链DNA病毒

C、乙型脑炎病毒抵抗力不强,对温度、乙醚及酸均敏感

D、乙型脑炎病毒的抗原性较稳定

7.下列关于狂犬病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C]

A、由狂犬病毒所致B、病死率达100%

C、不一定有恐水症状D、急性人兽共患传染病

8.HIV主要感染下列哪种细胞:

[C]

A、单核细胞B、B淋巴细胞

C、CD4+淋巴细胞D、皮肤上皮细胞

9.关于脑膜炎球菌错误的是:

[D]

A、在常见菌群中,C群致病力最强,B群次之,Y群最弱

B、使用合适的培养基,在5%~10%CO2、pH7.4~7.6时最易生长

C、营养要求高,常用巧克力色血平板

D、在体外生活力及抵抗力较强

10.伤寒患者排菌量最多的时期是:

[A]

A、起病后第2~4周B、起病后第1周

C、起病前1周D、起病后第5周

11.关于痢疾杆菌,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B]

A、为革兰阴性杆菌,有鞭毛B、产生外毒素和内毒素

C、在外界生存时间甚短D、对化学消毒剂不敏感

12.熟悉各种传染病的潜伏期,最重要的意义是:

[C]

A、协助诊断B、追踪传染来源

C、确定检疫期D、有助于院内感染的鉴别

13.被病兽咬伤后与下列哪些因素无关?

[B]

A、咬伤部位B、被咬者的年龄

C、咬伤严重性D、及时、全程、足量注射狂犬疫苗

14.HIV不可以用下列哪种方法消毒:

[D]

A、焚烧B、75%乙醇

C、0.2%的次氯酸钠D、紫外线

15.流行性乙型脑炎极期的临床表现,应除外:

[A]

A、对称性瘫痪伴感觉丧失B、惊厥、呼吸衰竭

C、脑膜刺激征及病理征阳性D、高热及全身中毒症状

16.流脑皮疹的特点应除外:

[B]

A、出血性皮疹,为瘀点或瘀斑B、瘀斑、瘀点是诊断流脑的必备体征

C、大片瘀斑中央可呈紫黑色坏死或大疤D、在恢复期10%患者可出现口唇疱疹

17.伤寒常用的确诊依据是:

[A]

A、血培养和骨髓培养B、尿培养

C、大便培养D、肥达反应

18.黄疸出血型钩体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

[D]

A、肝功能衰竭B、消化道出血

C、急性肾功能不全D、肝性脑病

19.肠阿米巴病典型的病变是:

[D]

A、肠黏膜弥漫性充血、水肿、浅表溃疡与大量渗出物

B、肠黏膜水肿增厚散在浅表溃疡

C、黏膜广泛充血、水肿和溃疡,触之易出血

D、正常黏膜上散在的孤立而颜色较淡的小脓肿,破溃后形成边缘不整、口小底大的烧瓶样溃疡

20.急性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通常分为:

[A]

A、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B、早期、中期、晚期

C、初期、极期、恢复期D、前驱期、出疹期、恢复期

21.引起乙型肝炎感染在家庭内的聚集现象的主要原因:

[B]

A.注射途径B.母婴传播

C.粪-口传播D.性接触

22.甲类传染病的法定传染病报告时间,在城镇应于发现后:

[A]

A、6小时内B、8小时内C、24小时内D、12小时内

23.针对HBV的特异性抗体中具有免疫保护作用的抗体是:

[A]

A、抗HBsB、抗HBcC、抗-HBeD、抗HBx

24.关于狂犬病的流行病学,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C]

A、发达国家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野生动物B、也可经呼吸道传播

C、外观正常的动物不会引起狂犬病D、我国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犬

25.关于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情况不正确的是:

[D]

A、无免疫的成年人亦可发病B、每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节为主

C、患者主要为学龄儿童D、感染后无持久的免疫力

26.出血热患者高血钾的治疗,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B]

A、高渗葡萄糖+胰岛素B、输全血C、5%碳酸氢D、血液透析

27.艾滋病的传染源是[A]

A.患者、病毒携带者B.犬C.猪D.鼠

28.肥达反应阳性率最高的时期是:

[A]

A、病后第3~4周B、病后第1周C、病后第2周D、病前1周

29.菌痢的病变部位主要位于:

[C]

A、回盲部B、结肠C、乙状结肠与直肠D、回肠

30.一般诊疗活动可佩带纱布口罩或外科口罩,接触经空气传播的患者时应该佩带那种口罩[D]

A.纱布口罩B.外科口罩C.纱布口罩+外科口罩D.医用防护口罩

31.确诊菌痢最可靠的依据是:

[B]

A、典型脓血便B、大便培养阳性

C、明显里急后重D、大便镜检发现大量脓细胞、吞噬细胞

32、血吸虫病异位损害的主要部位是指:

[A]

A、肺和脑B、肠道C、肾脏D、肝脏

33.疟疾流行的主要区域是:

[A]

A、热带和亚热带B、亚热带C、热带D、温带

34.水痘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C]

A、性接触传播B、粪-口传播

C、直接接触与呼吸道传播D、虫媒传播

35.关于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病变特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D]

A、腮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

B、由于腮腺肿大,局部皮肤水肿,使皮肤发亮

C、通常一侧腮腺肿大3~4天后又累及对侧

D、进食酸性食物可使疼痛减轻

36.雨水洪水型钩体主要由下列哪群引起?

[B]

A、波摩那群B、七日热群C、黄疸出血群D、犬群

37.乙脑脑疝呼吸衰竭正确的抢救措施,应除外:

A[]

A、5%葡萄糖生理盐水静脉输注B、大剂量脱水剂静脉给药

C、地塞米松静脉给药D、呼吸兴奋剂静脉给药

38.隔离区工作的医务人员应每日测体温几次,超过多少度应及时就诊:

[A]

A.两次,37.5摄氏度B.一次,37.3摄氏度

C.三次,38.0摄氏度D.四次,38.5摄氏度

39.隔离室应有隔离标示并限制人员出入,()为空气传播隔离,,()为飞沫传播隔离,()为接触传播隔离:

[C]

A.粉色——黄色——蓝色B.黄色——蓝色——粉色

C.黄色——粉色——蓝色D.蓝色——粉色——黄色

40.接触患者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时应该佩

()手套,进行手术及无菌操作时戴(),手上有伤口时应该戴()手套:

[D]

A.无菌——无菌——清洁B.清洁——双层——无菌

C.清洁——无菌——无菌D.清洁——无菌——双层

41.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可在一定部位生长繁殖,并不断排除体外,而人体不出现任何症状,这称为 (  B )

A.隐性感染 B.病原携带状态 C.显性感染 D.潜伏性感染 E.轻型感染 

(  D )42.病人急性期血清中出现较早的抗体是 A.IgG   B.IgE   C.IgA    D.IgM   E.IgD 

( B  )43.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先起作用的非特异性免疫因素是 

A.补体   B.吞噬细胞  C.致敏T淋巴细胞   D.干扰素   E.抗体 

(  C )44.确诊传染病最重要的实验室检查为 

A.血常规   B.血液生化检查  C.病原体检查  D.尿常规检查  E.内窥镜检查 

(  B )45.周围血中白细胞总数减少的传染病是 

A.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B.伤寒  C.流行性乙型脑炎 D.肾综合症出血热     E.狂犬病 

(  E )46.周围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 

A.严重感染   B.伤寒  C.百日咳     D.结核病  E.寄生虫病

 ( A  )47. 异常淋巴细胞增多常见于 

A.病毒感染   B.细菌感染   C.原虫感染  D.真菌感染  E.蠕虫感染 

( C  )48.在传染病管理中列为甲类传染病的为 

A.病毒性肝炎、流脑 B.流脑、结脑   C.鼠疫、霍乱   D.非典、手足口病   E.艾滋病、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  D )49.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下列属乙类传染病的是 A.霍乱   B.鼠疫  C.麻风病   D.流脑  E.丝虫病 

(  A )50.增强特异性免疫力的措施为 

A.调节饮食   B.体育锻炼 C.改善居住条 D.良好的卫生习惯  E.预防接种 

(  D )51.注射下列何种制剂可获得自动免疫?

 

A.丙种球蛋白  B.胎盘球蛋白  C.抗毒血清    D.类毒素    E.特异性高价免疫球蛋白 ( D  )52.注射下列何种制剂可迅速获得免疫力?

 

A.减毒活疫苗   B.减毒活菌   C.纯化抗原疫苗  D.抗毒素    E.类毒素

 ( C  )53.下列哪种情况不能获得特异性免疫?

 

A.隐性感染   B.患传染病后 C.生活规律   D.注射疫苗   E.注射胎盘球蛋白 

(  A )54.预防传染病最重要的措施是 

A.预防接种 B.加强锻炼  C.增加营养  D.注射病种球蛋白E.药物预防 

( E  )55. 以下哪种传染病不能通过母婴传播?

 A.乙肝 B.艾滋病 C.水痘 D.风疹   E.乙脑

( C  )56. 在发病第4天出疹的传染病种是 

A.风疹  B.水痘  C.麻疹 D.猩红热   E.伤寒 

(B )57. 传染病最主要的特征是 

A.有病原体   B.有传染性 C.有免疫性 D.有地区性 E.有季节性 

(  A )58. 传染病最基本的特征是 

A.有病原体 B.有传染性 C.有免疫性 D.有地区性 E.有季节性 

( A  )59. 体温波动较大,24小时内体温相差1℃以上,但最低点未达到正常水平,此热型称为 

A.弛张热  B.间歇热 C.不规则热 D.稽留热E.波状热

 (  E )60. 以下哪种传染病病后免疫力不持久 A.麻疹 B.乙脑 C.水痘 D.伤寒   E.菌痢 

(  B )61. 传染病与其它感染性疾病的最主要区别为 

A.病原体 B.传染性 C.流行性 D.免疫性  E.地区性 

62对于消化道传染病起主导作用的预防措施是:

[C]

A、隔离、治疗患者B、发现、治疗带菌者

C、切断传播途径D、疫苗预防接种

E、接触者预防服药

63下述哪种病毒不属嗜肝DNA病毒科:

[C]

A、鸭乙型肝炎病毒B、土拨鼠肝炎病毒

C、黑线姬鼠肝炎病毒D、地松鼠肝炎病毒

E、人乙型肝炎病毒

64.有关水痘的传染源,下述哪项是正确的:

[A]

A、患者是传染源B、无症状带菌者

C、带状疱疹患者的传染源作用较水痘患者更重要

D、带毒野生动物E、带毒的家养动物

65.关于流行性感冒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B]

A、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B、临床表现以上呼吸道症状较重

C、发热及全身中毒症状较重D、传染性强

E、甲型流感易发生变异

66.流行性出血热低血压期血象变化,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B]

A、有异型淋巴细胞B、白细胞总数减少C、血小板减少

D、血红蛋白增高E、中性粒细胞增多

67.关于脑膜炎球菌错误的是:

[B]

A、在常见菌群中,C群致病力最强,B群次之,Y群最弱

B、在体外生活力及抵抗力较强

C、营养要求高,常用巧克力色血平板

D、使用合适的培养基,在5%~10%CO2、pH7.4~7.6时最易生长

E、对磺胺药耐药以C、B群最严重,A群亦在增加

 

68.关于痢疾杆菌,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E]

A、为革兰阴性杆菌,有鞭毛

B、对化学消毒剂不敏感

C、在外界生存时间甚短

D、对理化因素抵抗力强

E、产生外毒素和内毒素

69治疗霍乱的关键环节是:

[D]

A、抗菌药物B、抑制肠黏膜分泌药C、并发症治疗

D、补充液体和电解质E、休息

70.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是:

[D]

A、患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

B、周围性、地区性、季节性

C、散发、流行、暴发流行

D、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E、自然因素、社会因素

71.熟悉各种传染病的潜伏期,最重要的意义是:

[B]

A、协助诊断B、确定检疫期C、追踪传染来源

D、预测流行趋势E、有助于院内感染的鉴别

 

72下列哪种是甲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

[D]

A.注射输血B.飞沫传播

C.唾液传播D.粪-口传播

E.垂直传播

 

73.被病兽咬伤后与下列哪些因素无关?

[D]

A、咬伤部位B、咬伤严重性C、局部处理情况

D、被咬者的年龄E、及时、全程、足量注射狂犬疫

B型题

1.A病原体被消灭或排除体外  B病原携带状态  C.隐性感染   D.显性感染 E.潜在性感染

( C  )22.人体对侵入的病原体产生了特异性免疫,不出现或仅出现不明显的临床表现称 

(  C )23.临床最常见的感染过程是 

( D  )24.比率最低、最易识别的感染过程是 

 

2.A玫瑰疹B. 红斑疹C. 瘀点、瘀斑D. 荨麻疹E. 黏膜疹

 ( A  )25. 伤寒的皮疹为 

( E  )26. 麻疹前驱期出现 

( C  )27.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皮疹为 

( D  )28. 一些寄生虫病的皮疹为 

3.A. 破伤风    B. 乙型脑炎C. 狂犬病D. 风疹E. 吸血虫病 

(  B )29. 经虫媒传播的是

 (  E )30. 经接触疫水传播的是

二多选题

(ABCE   )1关于传染的概念,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传染是病原体与人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 B.构成传染必须具备病原体、人体和环境三因素C.感染病原体后不一定有传染病的发作   

D.感染病原体后是否发病主要取决于病原体的数量与毒力 

E.感染病原体后是否发病主要取决于人体的免疫力和病原体的致病力 

(  ABCDE )2. 人群易感性升高的原因有:

 

A. 新生儿增加  B. 外来人口增多 C. 免疫人口死亡 D. 人群免疫力自然消退E. 一般抵抗力降低和病原体变异 

(  AB )3.人群易感性降低的原因有 

A.预防接种之后  B.传染病流行之后 C.病原体变异 D.外来外来人口增加E.人群免疫力自然消退 

( ABCDE  )4.经水传播的传染病有 

A.霍乱 B.伤寒 C.钩体病  D.血吸虫病 E.戊型病毒性肝炎

 ( ABC  )5.经血液、体液传播的传染病有 

A.乙型病毒性肝炎  B.丙型病毒性肝炎  C.艾滋病   D.疟疾   E.伤寒

三.填空题

1.按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除了对甲类传染病患者的病原携带者外,还应对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强制性隔离治疗措施。

2.目前已确定的病毒性肝炎共有5型,包括甲型肝炎病毒(HAV),乙型肝炎病毒(HBV),

丙型肝炎病毒(HCV),丁型肝炎病毒(HDV)和戊型肝炎病毒(HEV)。

3.阿米巴病痢疾病变主要在结肠,以回盲部、升结肠、直肠最明显。

 

4.水痘皮疹分布特点为呈向心分布、先见于躯干和四肢近端、躯干皮疹最多、次为头面部、四肢远端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5.EHF可通过呼吸道、接触、母婴、虫媒和消化道5种途径进行传播。

6.甲型和戊型肝炎都以粪—口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

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有体液传播,社区获得性传播,母婴传播,性接触传播,和医院内传播。

1.属于甲类传染病的有_鼠疫霍乱

2.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存在的部位有、唾液血液尿液脑脊液

4.麻疹的隔离期是____.出诊后5天合并肺炎则延长至__出诊后10天_

5.白喉的主要致病物质是__外毒素_

7.乙肝“大三阳”分别是指__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核心抗体(抗-HBc)

“小三阳”分别是指__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e抗体(抗-HBe)核心抗体(抗-HBc)

8.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为_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母婴途径传播_

9.流行性出血热皮肤充血主要见于__.颜面部颈部前胸部__粘膜充血主要见于_眼结膜软腭咽部

10.新生儿破伤风的临床表现_牙关紧闭全身肌肉强直阵发性抽搐

11. 构成感染的必备条件是    病原体  人体  环境。

 

12. 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包括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

13. 传染源包括  传染病患者  病原携带者  隐性感染者  受感染的动物 。

14. 常见的水平传播途径有  .呼吸道传播  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虫媒传播血液-体液传播土壤传播 。

15. 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有 .自然因素社会因素 。

1 6.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是  有特异病原体有传染性有流行病学特征  有免疫性 。

17. 典型急性传染病的病程经过可分为  .潜伏期  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4个阶段。

 18. 传染病的诊断需要综合分析   .流行病学资料  临床资料  实验室检查资料 三方面资料。

四.名词解释

1.传染源:

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2.感染:

人和病原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也是病原体对人体的寄生过程。

 3.病原携带者:

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排出体外,而无临床表现的人。

 4.暴发:

某种传染病在短时间、小范围内发病人数急剧增多。

 

5.流行过程:

传染病的病原体从传染源的体内排出,经过一定的传播途径侵入易感者而形成新的传染,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

五简述题

1.简述人被可疑动物咬伤后的伤口处理?

(1)及时处理(24小时内);

(2)用20%肥皂水或其他弱碱性清洁剂,反复冲洗至少半小时,力求去除狗涎,挤出污血;

(3)伤口彻底冲洗后,用75%乙醇及5%碘酒反复烧灼伤口,一般不予缝合或包扎,以便排血引流。

(4)严重咬伤及伤口靠近头部的患者,用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免疫血清在伤口底部和周围行局部浸润注射。

(5)伤口较深,污染严重者酌情进行抗破伤风和使用抗生素等,以控制狂犬病病毒以外的其他感染。

2.简述对艾滋病患者的“四免一关怀”?

四免:

(1)免费服用抗病毒药物;

(2)免费给予咨询和HIV抗体初筛检测;(3)免费提供母婴阻断药物和婴儿检测试剂(4)免费对HIV病人的孤儿提供教育。

一关怀:

对HIV病人家庭提供救治关怀,给予生活补助,扶助。

 

1.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有以下特征:

(1)流行性:

按传染病流行的强度与广度可分为散发性发病、流行、大流行与暴发流行。

(2)季节性:

不少传染病的发病率每年有一定的季节性升高。

主要是由于气温的变化与媒

介昆虫的繁殖或传播方式易于实现有关。

(3)地方性:

有些传染病与寄生虫病由于中间宿主的存在、地理条件、气温条件、人民生

活习惯等原因,常具有地方性。

(4)外来性:

某些传染病在国内或地区内原不存在,可由国外或外地而来的外来人口或物

品从流行区带入。

(5)人群分布性:

有的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可与年龄、性别、职业密切相关。

 

2.简述霍乱的诊断标准?

霍乱的诊断标准:

①凡有吐泻症状,粪培养有霍乱弧菌生长者;②流行区人群,凡有典型症

状,但粪培养无霍乱弧菌生长者,经血清抗体测定效价呈4倍增长,亦可确诊为霍乱;③在

流行病学调查中,首次粪便培养阳性前后各5天内,有腹泻症状者及接触史,可诊断为轻型

霍乱。

3.简述普通型流脑临床表现?

普通型流脑的临床表现是:

在临床上可分为四期,即上呼吸道感染期,败血症期,脑膜炎期

和恢复期。

多数患者无上呼吸道感染期,败血症期主要表现为急起寒颤高热头痛,全身中毒

症状,皮肤黏膜瘀点瘀斑是该期最具特征性的表现。

脑膜炎期仍有高热等毒血症症状,主要

表现为剧烈头痛、频繁呕吐、脑膜刺激征,甚至出现谵妄、意识障碍及抽搐症状。

恢复期患

者体温逐渐降低至正常,皮疹消失,少数出现唇疱疹。

 

4感染过程的五种表现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感染过程有病原体被消灭或排出体外、病原携带状态、隐性感染、显性感染、潜伏性感染五种表现。

以上五种表现不一定一成不变,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变,如潜伏性感染在人体抵抗力下降时,可转变为显性感染。

一般认为隐性感染最常见,其次为病原携带状态,显性感染所占比例最低,但易于识别。

六案例分析

1.患儿,女,3岁,急起发热2天,体温40℃,伴剧烈头痛,呕吐多次。

查体:

全身皮肤散在瘀斑,神志不清,谵妄,脑膜刺激征阳性。

BP:

80/60mmHg。

血常规:

WBC27X109/L,N83%。

脑脊液浑浊。

问:

<1>请根据上述资料判断此患儿是什么病?

应属于该病哪一型?

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2)脑膜脑炎期

<2>该如何护理该患儿?

(1)体温过高:

一般高热给予冰袋,乙醇擦浴等物理降温,超高热患者可用亚冬眠疗法等;

(2)减轻脑水肿:

首选快速静脉滴注20%甘露醇;

(3)饮食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质流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