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工商管理》第六章模拟考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800629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级经济师《工商管理》第六章模拟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级经济师《工商管理》第六章模拟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级经济师《工商管理》第六章模拟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级经济师《工商管理》第六章模拟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级经济师《工商管理》第六章模拟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中级经济师《工商管理》第六章模拟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中级经济师《工商管理》第六章模拟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中级经济师《工商管理》第六章模拟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中级经济师《工商管理》第六章模拟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中级经济师《工商管理》第六章模拟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中级经济师《工商管理》第六章模拟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中级经济师《工商管理》第六章模拟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中级经济师《工商管理》第六章模拟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级经济师《工商管理》第六章模拟考试题及答案.docx

《中级经济师《工商管理》第六章模拟考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级经济师《工商管理》第六章模拟考试题及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级经济师《工商管理》第六章模拟考试题及答案.docx

中级经济师《工商管理》第六章模拟考试题及答案

 

中级经济师《工商管理》第六章模拟考试题及答案

 

姓名:

__________

指导:

__________

日期:

__________

 

第六章技术创新管理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专利法》规定,发明专利权保护期限为()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保护期限均为()年。

A.10,20B.10,10C.20,10D.20,20

2.我国《商标法》规定,注册商标的有效期为()年。

A.25B.20C.15D.10

3.知识产权的组成部分中,保护费用最高的是()。

A.商标B.专利C.商业秘密D.技术措施

4.当事人之间共同就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或者新材料及其系统的研究开发所订立的合同称为()。

A.委托开发合同B.合作开发合同C.技术咨询合同D.技术服务合同

5.专利权转让合同必须经过()方才有效。

A.专利局登记和公告B.专利行政部门登记C.工商局登记D.税务局登记并公告

6.一方当事人(受托方)以技术知识为另一方(委托方)解决特定技术问题所订立的合同称为()。

A.技术咨询合同B.技术服务合同C.技术开发合同D.技术中介合同

7.适宜于产品创新而不适宜于工艺创新的组织结构是()。

A.直线制组织结构B.事业部制组织结构C.矩阵制组织结构D.规划―目标结构组织

8.既适宜于产品创新而适宜于工艺创新的组织结构是()。

A.规划―目标结构组织B.事业部制组织结构C.矩阵制组织结构D.直线制组织结构

9.如果企业的资金比较充足,实力雄厚,企业内部又有较多的技术人员,可以采用的内部技术创新组织模式是()。

A.内企业家B.技术创新小组C.新事业发展部D.企业技术中心

10.所谓(),是指为完成某一创新项目临时从各部门抽调若干专业人员而成立的一种创新组织。

A.内企业家B.技术创新小组C.新事业发展部D.企业技术中心

11.()在本企业的科技开发活动中,起着主导和牵头作用,具有权威性,处于核心和中心地位。

A.内企业家B.技术创新小组C.新事业发展部D.企业技术中心

12.企业联盟的主要形式是()。

A.创新联盟B.生产联盟C.人员联盟D.技术联盟

13.垂直供应链型的企业适宜采用的企业联盟模式是()。

A.平行模式B.联邦模式C.星形模式D.络模式

14.企业联盟有若干组织运行模式,适用于快速开发高新技术产品的模式是()

A.星形模式B.链形模式C.平行模式D.联邦模式

15.在RD项目管理实施过程,()是项目生命周期中时间最长、完成的工作量最大、资源消耗最多的阶段。

A.开发阶段B.概念阶段C.实施阶段D.结束阶段

16.为了提高企业的RD绩效,许多企业采取了各种管理工具、技术和组织模式应用于企业的R&D活动中,其中不包括()。

A.质量功能部署B.关键路径法C.客户评价法D.标杆超越法

17.技术在国家、地区、行业内部或之间以及技术自身系统内输出与输入的活动过程,包括技术成果、信息、能力的转让、移植、引进、交流和推广普及。

这种情况是()。

A.技术转移B.技术扩散C.技术转让D.技术交易

18.技术转移的主要形式是()。

A.无偿转移B.有偿转移C.有意识转移D.无意识转移

19.()是指拥有技术的一方通过某种方式将其技术出让给另一方使用的行为。

A.技术转移B.技术扩散C.技术转让D.技术引进

20.只从国外购入机器设备而不买入软件技术的行为,一般称为()。

A.技术引进B.技术转移C.设备进口D.设备转移

21.技术转移中效果较好和最有前景的途径之一是()。

A.产学研联盟B.创办新企业C.技术许可证D.信息传播

22.技术转移方式中,对弱小企业难以实施的方式是()。

A.信息传播B.技术帮助C.技术并购D.创办新企业

23.技术供需双方对技术所有权、使用权和收益权进行转移的契约行为称为()。

A.技术扩散B.技术转让C.技术转移D.技术交易

24.在技术交易程序中,卖者技术交易的首要程序是()。

A.根据市场需求和经营机构的客观情况来确定经营目标B.进入卖方成果库,查找本企业需要的技术C.在选择技术之前弄清本企业资源优势、现有设备和销售渠道,明白需要什么技术D.寻求法律援助,找律师事务所

25.在我国,专利权是以()原则授予的。

A.申请在先B.举证在先C.使用在先D.收益大小

26.特许专营的被特许方与特许方之间是一种()。

A.联盟关系B.买卖关系C.委托代理关系D.母子公司关系

27.熊彼特认为,创新的目的是()。

A.扩大市场B.降低成本C.获取潜在的利润D.树立品牌形象

28.新产品的图纸、说明书是在()阶段产出的可度量成果。

A.基础研究B.发明C.开发D.创新

29.在研究、发明、开发和创新活动中,专利申请、论文、报告是在()阶段产出的可度量成果。

A.基础研究B.发明C.开发D.创新

30.工厂企业开发部门从事发展性开发属于短期创新,一般需要()年。

A.2~3B.5C.6D.8~10

31.应用性技术开发属于中期创新,大概需要()年左右。

A.2~3B.5C.8~10D.6

32.由火柴盒包装箱发展起来的集装箱是()。

A.产品创新B.工艺创新C.资本节约型技术创新D.劳动节约型技术创新

33.由收音机发展到组合音响是()。

A.资本节约型技术创新B.劳动节约型技术创新C.产品创新D.工艺创新

34.企业创新的经验表明,企业创新的核心活动是()。

A.管理创新B.制度创新C.产品创新D.工艺创新

35.工艺创新,也称为(),是指产品的生产技术变革。

A.原始创新B.集成创新C.过程创新D.管理创新

36.在产品随生命周期的成长变化中,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频率的变化规律是()。

A.产品创新频率由低到高递增,工艺创新频率呈谷状延伸B.产品创新频率由高到低递减,工艺创新频率呈峰状延伸C.产品创新频率呈峰状延伸,工艺创新频率由高到低递减D.产品创新频率呈谷状延伸,工艺创新频率由低到高递增

37.集成创新的主体是()。

A.国家B.集体C.企业D.个人

38.最常见、最基本的创新形式是()。

A.产品创新B.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C.原始创新D.集成创新

39.()为科技创新提供动力源泉。

A.产品创新B.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C.原始创新D.集成创新

40.需求拉动的创新过程模型指明技术创新活动的出发点是()。

A.基础研究B.应用研究C.生产制造D.市场需求

41.研究开发是创新构思的主要,这是()创新过程模型的基本观点。

A.系统集成和络模型B.国家创新系统C.需求拉动D.技术推动

42.创新过程的交互作用模型表明()。

A.技术创新是技术和市场交互作用共同引发的B.市场需求信息是技术创新活动的出发点C.研究开发是创新构思的主要D.创新模型内各要素应该具有平行且整合发展的特性

43.交互作用创新过程模型的研发组织一般为()。

A.企业研究实验室B.业务单元C.研发项目D.企业联盟

44.在技术创新过程模型中,()最为显著的特征是它代表了创新的电子化和信息化过程,更多地使用专家系统来辅助开发工作,仿真模拟技术部分替代了实物原型。

A.一体化创新过程模式B.系统集成和络模型C.需求拉动的创新过程模型D.交互作用模式

45.在2006年我国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是科学创新体系的主体。

A.企业B.政府C.科研机构和大学D.中介机构

46.适宜工艺创新不利于产品创新的组织结构是()。

A.直线制B.职能制C.矩阵结构D.事业部制

二、多项选择题

1.知识产权的特征主要有()。

A.专有性B.永久性C.地域性D.知识产权的获得需要法定的程序E.知识产权主体权利具有财产和人身双重权利

2.技术创新小组的主要特点有()。

A.技术创新小组组成人员少,工作效率高B.技术创新小组是一个长期性组织C.技术创新小组是一个开放性组织D.技术创新小组是一种典型的简单矩阵式结构E.技术创新小组多为扁平型

3.企业外部的技术创新组织模式有()。

A.“产”、“学”、“研”联盟B.企业―政府模式C.技术创新小组D.新事业发展部E.企业联盟

4.两个或两个以上对等经济实体,为了共同的战略目标,通过各种协议而结成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要素水平式双向或多向流动的松散型络组织体。

这称为()。

A.企业联盟B.动态联盟C.虚拟企业D.战略伙伴E.络联盟

5.企业联盟的主要特点有()。

A.目标产品性B.优势性C.临时性D.结构的高耸性E.组织的柔性

6.一般而言,企业联盟的组织运行模式有()。

A.矩形模式B.星形模式C.交叉模式D.平行模式E.联邦模式

7.要顺利完成一个RD项目,需要六种人,包括()。

A.项目协调者B.创新思想家C.市场看门人D.项目拥护人E.内企业家

8.企业管理者主要根据RD人员的()等几个方面进行绩效评估。

A.技术创新项目计划完成进度B.项目完成质量C.出勤率D.经验水平E.团队协作精神

9.RD项目可分为()。

A.国际级RD项目B.国家级RD项目C.区域级RD项目D.省级RD项目E.企业级R&D项目

10.RD项目管理实施过程包括()。

A.反馈阶段B.实施阶段C.开发阶段D.概念阶段E.结束阶段

11.在项目管理实施过程中,实施阶段管理的重点是()。

A.指导B.监督C.控制D.预测E.决策

12.RD的绩效指标应涵盖()。

A.效益B.柔性C.质量D.数量E.创新

13.技术转移的特点有()。

A.它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具有综合性B.技术转移的主要形式是有偿转移C.兼有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双重特点D.具有专业性E.具有系统性

14.技术转移的方式中,技术帮助的优点有()。

A.能在关键时刻满足企业的特殊需要B.可减少企业获取技术的成本C.能促进人员之间的技术交流D.能找到合适的专家参与E.管理较为容易

15.影响技术转移成功的客观规律包括()。

A.技术转移的梯度最大律B.技术转移的信息传递律C.技术转移的适用律D.技术转移的风险律E.技术转移的加速律

16.技术交易的主要特点有()。

A.技术出口不是企业的直接目的B.技术贸易比一般商品贸易复杂C.技术贸易转让的是技术的所有权D.技术买卖的标的可以是有形的商品,也可以是无形的技术知识E.只有当企业认为出售技术会比利用这种技术生产产品带来的利润更大时,它才会出口这种技术

17.国际技术贸易的内容包括()。

A.专有技术B.人身权C.专利技术D.商标E.以上选项都对

18.商标大体上可分为三类,即()。

A.制造商标B.生产商标C.商业商标D.工业商标E.服务商标

19.工业产权包括()。

A.专利权B.商标权C.版权D.知识产权E.专有权

20.根据授权程度大小,许可贸易可分为()、可转让许可、互换许可五种形式。

A.独占许可B.排他许可C.普通许可D.专利许可E.商标许可

21.熊彼特提出的“创新”或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包括五种情况,即()。

A.产品创新B.人员创新C.市场创新D.开发新的资源E.组织管理创新

22.技术创新的特点包括()。

A.技术创新是一种经济行为B.技术创新是一项低风险活动C.技术创新时间的差异性D.一体化与国际化E.外部性

23.根据技术创新的对象来划分,可以将技术创新分为()。

A.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B.原始创新C.产品创新D.集成创新E.工艺创新

24.下列关于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有()。

A.产品创新频率由高到低递减,工艺创新频率呈峰状延伸B.产品创新主要是向市场提供产品,工艺创新只在少数情况下向市场提供C.产品创新通常伴随着组织管理系统的重大变革,工艺创新一般是独立于组织系统实施的D.产品创新能制造产品的差异化,工艺创新可以降低企业的成本E.工艺创新相对独立,产品创新相对系统

25.原始创新是为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创新,其本质属性是()。

A.基础性B.原创性C.第一性D.先进性E.集成性

26.最常见的、也是企业愿意采用的技术创新模式有()。

A.国家创新系统B.技术推动C.交互作用D.需求拉动E.系统集成和络模型

27.支持在线免费播放的手机电影站包括以下哪几个()。

A.电影首发站B.优热影视C.木瓜影院D.新视觉影院E.星辰影院

28.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的系统集成和络模型最显著的特征有()。

A.强调企业内部的创新构思、研究与开发、设计制造和市场营销等紧密配合B.代表了创新的电子化和信息化过程C.更多地使用专家系统来辅助开发工作D.重视技术推动和需求推动在产品生产周期不同阶段的不同作用E.仿真模型技术部分替代了实物原型

29.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组织安排包括六个系统,即()。

A.以企业为主导的管理调控体系B.以政府为主体,产学研互动的技术创新体系C.以科研机构和大学为主体的科学创新体系D.军民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E.具有地域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

30.在2006年我国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的基础是()。

A.共享的平台基础B.人才基础C.政策法规基础D.制度基础E.文化基础

31.直线制组织结构的优点有()。

A.结构比较简单B.责任分明C.命令统一D.变化反应快E.权力分散

32.与简单技术相适应的直线制组织结构的缺点有()。

A.管理人员多B.组织不稳定C.缺乏横向联系D.变化反应慢E.权力过分集中

33.事业部制组织结构适应的企业有()。

A.小型企业B.大中型企业C.特大型企业D.协作性组织E.复杂性组织

34.矩阵结构的优点有()

A.密切配合B.命令统一C.反应灵敏D.节约资源E.高效工作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

C[解析]:

我国《专利法》规定,发明专利权保护期限为20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保护期限均为10年。

参见教材P195

2[答案]:

D

[解析]:

我国商标法规定,注册商标的有效期为10年,但期满前可以续展10年,并且也可以一直续展下去。

参见教材P195

3[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策略。

在实施过程中,专利的保护费用最高,其次是商标、技术措施、商业秘密保护。

参见教材P196

4[答案]:

A[解析]:

委托开发合同是指当事人之间共同就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或者新材料及其系统的研究开发所订立的合同。

参见教材P197

5[答案]:

B[解析]:

专利权转让合同必须经过专利行政部门登记方才有效。

参见教材P197

6[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技术服务合同的含义。

参见教材P198

7[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技术创新与企业组织结构。

事业部制组织结构适宜于产品创新而不适宜于工艺创新。

参见教材P180

8[答案]:

C[解析]:

矩阵结构既有利于产品创新,也适宜开展工艺创新。

参见教材P181

9[答案]:

A[解析]:

如果企业的资金比较充足,实力雄厚,企业内部又有较多的技术人员,可以采用的内部技术创新组织模式是内企业家。

参见教材P181

10[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技术创新小组的含义。

所谓技术创新小组是指为完成某一创新项目临时从各部门抽调若干专业人员而成立的一种创新组织。

参见教材P182

11[答案]:

D[解析]:

本题考查企业技术中心的地位。

企业技术中心在本企业的科技开发活动中,起着主导和牵头作用,具有权威性,处于核心和中心地位。

参见教材P182

12[答案]:

D[解析]:

企业联盟的主要形式是技术联盟。

参见教材P184

13[答案]:

C[解析]:

本题考查企业联盟的模式。

垂直供应链型的企业适宜采用星形模式。

参见教材P184

14[答案]:

D

[解析]:

联邦模式可用于高新技术产品的快速联合开发。

参见教材P184表6-5

15[答案]:

C[解析]:

实施阶段是项目生命周期中时间最长、完成的工作量最大、资源消耗最多的阶段。

参见教材P186

16[答案]:

D[解析]:

改善企业RD绩效水平的管理工具有质量功能部署、客户评价法、关键路径法和集成产品设计等。

参见教材P186

17[答案]:

A[解析]:

本题考查技术转移的含义。

技术转移是指技术在国家、地区、行业内部或之间以及技术自身系统内输出与输入的活动过程,包括技术成果、信息、能力的转让、移植、引进、交流和推广普及。

参见教材P187

18[答案]:

B[解析]:

技术转移的主要形式是有偿转移。

参见教材P187

19[答案]:

C[解析]:

本题考查技术转让的含义。

技术转让是指拥有技术的一方通过某种方式将其技术出让给另一方使用的行为。

参见教材P188

20[答案]:

C[解析]:

本题考查设备进口的含义。

只从国外购入机器设备而不买入软件技术的行为,一般称为设备进口。

参见教材P188

21[答案]:

A[解析]:

产学研联盟是技术转移中效果较好和最有前景的途径之一。

参见教材P188

22[答案]:

C[解析]:

技术并购方式对弱小企业难以实施。

参见教材P189

23[答案]:

D[解析]:

本题考查技术交易的含义。

技术交易是指技术供需双方对技术所有权、使用权和收益权进行转移的契约行为。

参见教材P190

24[答案]:

A[解析]:

本题考查技术交易的基本程序。

选项BCD都是买者技术交易的程序,其中选项C是其首要程序。

参见教材P191

25[答案]:

A[解析]:

在我国,专利权是以申请在先原则授予的。

参见教材P191

26[答案]:

B[解析]:

特许专营的被特许方与特许方之间是一种买卖关系。

参见教材P192

27[答案]:

C[解析]:

熊彼特认为,“创新”就是把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即“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其目的是为了获取潜在的利润。

参见教材P170

28[答案]:

C[解析]:

本题考查研究、发明、开发和创新的投入产出。

新产品的图纸、说明书是在开发阶段产出的可度量成果。

参见教材P171表6-1

29[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研究、发明、开发和创新的投入产出。

专利申请、论文、报告是在发明阶段产出的可度量成果。

参见教材P171表6-1

30[答案]:

A[解析]:

工厂企业开发部门从事发展性开发属于短期创新,一般需要2~3年。

参见教材P172

31[答案]:

B[解析]:

应用性技术开发属于中期创新,大概需要5年左右。

参见教材P172

32[答案]:

A[解析]:

由包装箱发展为集装箱属于产品创新中的渐进的产品创新。

参见教材P172

33[答案]:

C[解析]:

本题考查产品创新。

渐进(改进)的产品创新是指在技术原理没有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基于市场需要对现有产品所做的功能上的扩展和技术上的改进。

由收音机发展到组合音响就属于这类创新。

参见教材P172

34[答案]:

C[解析]:

产品创新是企业创新的核心活动。

参见教材P172

35[答案]:

C[解析]:

本题考查工艺创新。

工艺创新,也称为过程创新,是指产品的生产技术变革。

参见教材P172

36[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关系。

产品创新频率由高到低递减,工艺创新频率呈峰状延伸。

参见教材P173

37[答案]:

C[解析]:

集成创新的主体是企业。

参见教材P174

38[答案]:

B[解析]: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最常见、最基本的创新形式。

参见教材P174

39[答案]:

C[解析]:

原始创新为科技创新提供动力源泉。

参见教材P174

40[答案]:

D[解析]:

需求拉动的创新过程模型指明市场需求信息是技术创新活动的出发点。

参见教材P175

41[答案]:

D[解析]:

本题考查六代具有代表性的创新过程模型。

技术推动的创新过程模型的基本观点是,研究开发是创新构思的主要。

参见教材P175

42[答案]:

A[解析]:

创新过程的交互作用模型表明,技术创新是技术和市场交互作用共同引发的。

参见教材P176

43[答案]:

C[解析]:

交互作用创新过程模型的研发组织一般为研发项目。

参见教材P177表6-3

44[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系统集成和络模型的显著特征。

参见教材P178

45[答案]:

C[解析]:

本题考查国家创新体系。

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组织安排包括六个系统和四个基础平台,其中六个系统之一是以科研机构和大学为主体的科学创新体系。

参见教材P179

46[答案]:

A[解析]:

直线制组织结构适宜工艺创新不利于产品创新。

参见教材P180

二、多项选择题

1[答案]:

ACDE[解析]:

知识产权具有时间性,而不是永久性。

参见教材P194

2[答案]:

ACDE[解析]:

技术创新小组是一个短期性组织,所以选项B不选。

参见教材P182

3[答案]:

ABE[解析]:

本题考查企业外部的技术创新组织模式。

选项CD属于企业内部的技术创新组织模式。

参见教材P183

4[答案]:

ABC[解析]:

本题考查企业联盟的含义。

企业联盟也称为动态联盟或虚拟企业。

参见教材P183

5[答案]:

ABCE[解析]:

企业联盟的主要特点是:

目标产品性、优势性、连续的虚拟性、组织的柔性、结构是扁平性的。

参见教材P184

6[答案]:

BDE[解析]:

本题考查企业联盟的组织运行模式。

企业联盟的组织运行模式包括星形模式、平行模式和联邦模式三种类型。

参见教材P184

7[答案]:

ABCD[解析]:

要顺利完成一个RD项目,需要六种人,即:

创新思想家、技术看门人、市场看门人、项目拥护人、项目管理者和项目协调者。

参见教材P185

8[答案]:

ABCE[解析]:

本题考查RD人员绩效评价方法。

企业管理者主要根据RD人员的技术创新项目计划完成进度、项目完成质量、出勤率和团队协作精神等几个方面进行绩效评估。

参见教材P185

9[答案]:

BDE[解析]:

本题考查RD项目的类型。

RD项目可分为国家级RD项目、省级RD项目和企业级R&D项目。

参见教材P185

10[答案]:

BCDE[解析]:

项目管理实施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概念阶段、开发阶段、实施阶段、结束阶段。

参见教材P186

11[答案]:

ABCD[解析]:

实施阶段管理的重点是指导、监督、预测、控制。

参见教材P186

12[答案]:

BCE[解析]:

RD的绩效指针应涵盖效率、质量、柔性、创新。

参见教材P186

13[答案]:

ABC[解析]:

技术转移的特点之一是综合性,所以不选D;且不包括系统性,所以不选E。

参见教材P187

14[答案]:

ABC[解析]:

本题考查技术转移方式中技术帮助的优点。

技术帮助的缺点有难以找到合适的专家参与、管理较为困难,所以选项DE不选。

参见教材P189

15[答案]:

BCDE[解析]:

影响技术转移成功的客观规律主要有技术转移的梯度最小律、信息传递律、人才载体律、适用律、引力最大律、创新发展律、风险律、保密与传播矛盾律、加速律。

参见教材P189―190

16[答案]:

ABE[解析]:

本题考查技术交易的主要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