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师作文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801474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的老师作文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我的老师作文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我的老师作文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我的老师作文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我的老师作文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我的老师作文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我的老师作文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我的老师作文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我的老师作文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我的老师作文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我的老师作文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我的老师作文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我的老师作文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的老师作文教案.docx

《我的老师作文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的老师作文教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我的老师作文教案.docx

我的老师作文教案

我的老师作文教案

  我的老师作文教案1

  教材分析:

  本课围绕“老师”这个主题,教学活动重在启发学生观察、记忆自己喜欢的教师的形象特征,将表现性绘画融入到师生情感交流之中,教师的教学艺术将激活学生对教师的美好印象。

语言的交流、心灵的对白、细节的把握将再次勾勒师生学习生活的直观画面。

教学中我如下安排:

引导记忆——学习讨论——提供指导——创造表现——交流评析。

上课前讲发生在某位教师(或者是自己)身上的故事,让学生猜猜这位教师是谁,并引导学生对结果进行推理分析:

“你是怎样猜出来的?

”,“这位教师外形有何特点?

”,“你还知道他(她)喜欢干什么?

”,通过交流学习讨论引发学生对教师的注意和记忆。

在学习指导中通过示范画或学习作业的展示观察,让学生重温“自画像”那一课中人物基本画法,抓住自己喜欢的教师的特点进行独特的创作表现。

作业之后,将作业进行展示,先让学生们猜猜画上是哪位教师,再请作者本人进行介绍,首尾呼应,结束本课学习。

  教学重点:

  表现人物的五官和气质。

  教学难点:

  创作出富有感情的作品。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人物的五官和表情特征。

  2、通过对老师的观察、理解,用绘画的形式创造性地把他们的形象表现出来。

  3、培养学生爱老师、敬老师的情感。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观察自己所喜欢老师的五官特征和神情

  (教师)课件、录音、有关人物形象的图片、范作等

  教学过程

  1、聆听歌曲,述说故事。

  

(1)播放《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等有关教师的歌曲或录像。

  

(2)让学生想一下最关心、最爱护自己的老师的形象,并说说有关的故事。

  2、观察特征,进行表演。

  

(1)把课前观察到的老师的五官特征跟其他同学交流。

  

(2)观察老师的神情。

教师演示开心、严肃、伤心等表情,让学生说说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这样的表情。

  (3)表演有关老师故事的情景剧。

  (4)师生一起评价。

  3、欣赏作品,提供建议。

  

(1)播放一些关于老师的音乐或录像,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

  

(2)提供主题:

对老师外貌特征的判断;对老师情感的表述;想象表现你心中理想的老师(三方面的主题任选其一)。

  (3)建议:

着重表现人物的五官和气质特征;想象老师在开心或严肃或伤心时的情景,并把它画下来。

  (4)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着重在人物的表情特征、水彩画和水粉画技法等方面做指导)。

  4、交流情感,收集故事。

  

(1)教师小结:

教导学生要尊重老师、长辈和他们的劳动成果。

  

(2)收集有关尊师重教的故事。

  我的老师作文教案2

  例文:

我的老师

  我们的语文老师大约四十来岁,头发已经稀疏了。

他的前额布满了浅浅的皱纹,瘦削的脸上戴着一副度数很深的眼镜,显得很有学问。

刚看到他的人,总会以为他是一个“老夫子”,教学死板、无味。

可是只要听听他的课,保你一定会乐而忘返。

  “叮呤呤„„”上课铃响了,同学们都坐好了,只有刘锋同学还拿着一个瓶子玩,教师看见了,立刻板起了脸,说:

“上课了还玩,没收!

”说完,他拿起瓶子走上了讲台。

同学们顿时吓住了,老师从来也没发过这么大的脾气呀!

谁知,他眼睛环视了一下四周,然后举起瓶子说:

“下面根据我手中的瓶子,进行一句话表达。

”话音刚落,同学们长长地松了一口气,紧张地心情一下子松驰了,大家都笑了起来,老师也甜甜地笑了,笑声出教室,飞向天空„„

  他就是这样一个提倡活泼教学的人,难怪“听他一节课,胜读十年书”成了同学们的口头禅了呢。

  

(1)仔细读例文,想一想作者围绕“我的老师”写了一件什么事?

  

(2)分组讨论交流,通过阅读例文,你学到了什么?

  (3)教师小结:

  A.选择的材料要有特点。

从“没收瓶子”到巧妙引入教学“一句话表达”,说明了教师的教学艺术别具一格,独具匠心。

B师外貌,让人感到我的老师老气横秋,一副老夫子像,但接下来的教学行为却与之大相径庭,使人顿感“我的老师”可敬可爱。

  (4)动笔习作。

  四、交流评议,共享“我的老师”

  1、个人自评自改

  2、小组交流互评互议。

  3、全班交流准备在全班交流。

也可以让各组推荐一名较好习作参与交流。

全班同学互相点评。

  我的老师作文教案3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的写法和掌握写人记事文章的情感。

  2、理解关键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3、感受文中真挚的师生情感,培养学生尊重老师、热爱老师的美好品德。

  教学重点:

  通过人物外貌、动作、语言、心理描写,深入人物内心世界,揣摩人物的人格魅力。

教学难点:

  品味写人记事文章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有人说:

“老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有人说:

“老师像蜡烛,照亮了学生前进的道路。

”有人说:

“老师像梯子,载着学生攀登科学的高峰。

  从幼儿园到初中,我们同学接触了不少老师。

其中必然有一位是我们同学印象最深刻、最难忘的。

那么魏巍笔下的老师是什么样的?

让我们随着作者所写的回忆,一起去看看他的小学老师蔡芸芝先生吧。

  二、整体感悟理清思路

  默读全文,你记得作者和蔡老师之间哪一件令人难忘的事?

这些事在对象与详略上有区别吗?

  (引导学生概括事件:

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蔡老师假装发怒;老师教我们跳舞;老师带我们观察蜜蜂;老师教我们读诗;我们看老师写字——前五件事略写,写的是蔡老师与我们发生的事情。

老师排除我和同学小纠纷;我梦里寻师——后两件事详写,写的是蔡老师与我之间发生的事,详写是为了表现我与他的感情。

  三、分析人物

  假如让你们小组给蔡老师颁发荣誉证书,你们会在荣誉证书上写什么呢?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以“最的老师”的光荣称号授予蔡老师,并说明授予这个称号的.理由。

  预设:

1、最温柔美丽的老师,从“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

大伙笑了,她也笑了。

”看出来。

师:

哪些词语看得出来不是真打?

  轻轻、笑、好像、石板边上。

  师:

这里的“迎”换成“挡”好不好,请对比读读,看看有什么区别?

(如果是我送你糖,是礼物,你会用迎,但这里落下来的是教鞭,学生为什么还要“迎”呢?

表现了师生之间融洽和睦的感情。

  4、最慈爱、公平的老师。

从她排除我和同学纠纷这件事看得出来。

  师:

她是怎么排除纠纷的呢?

  批评了我的“反对派”,还写信劝慰我。

  师:

她为什么要批评“反对派”?

  因为那些小“反对派”们在我耳边喊“哎呦呦?

?

  师:

请同学们齐读“哎呦呦?

?

”这句话,听听看哪些词语会特别刺耳?

  “哎哟哟”、“回不来”、“炮子儿”等

  师:

假如你是文中的“我”,你听了这句话会有什么感受?

  伤心、难过。

  师:

所以,这时候蔡老师的援助,对我的安慰,支持,其作用有多大就可想而知了。

  四、品味情感

  五、面对这么一位温柔慈祥、热爱学生、具有独特教学风格、慈爱公平的老师,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呢?

让我们从文中找出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和词语。

  喜欢(第8段)、依恋(第10段)

  师:

文中哪些行为具体体现了我对蔡老师的喜欢和依恋呢?

  梦中寻找老师的行为;放假前,我站在她身边,看她收拾东西的行为。

  师:

我是怎么站她身边的呢?

哪个词语最能体现我的依恋?

  默默地

  师:

“默默”表示不出声,他心里是否也是默默无声的?

他心里会怎样想呢?

  预设:

蔡老师,我是多么舍不得你走?

?

  师:

同学们再读一读这句话,体会作者对蔡老师依依惜别的深情。

除了用细节描写表达感情外,文章里还有作者直抒胸臆的句子,请同学们找出来。

  “像这样的教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

  师:

这是一句反问句,我们把它改成陈述句,再来读一读。

  像这样的教师,我们都会喜欢她都会愿意和她亲近。

  师:

哪一句更温柔更能够体现作者的情感?

  原句,体现了作者对蔡老师的依恋之情。

  师:

那么,原句朗读时,我们怎么读出这份深情呢?

抓住重音,“怎么会”。

好,请同学们再来读一次。

除了这句话,还有直接抒发作者情感的句子吗?

  “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师:

这三个“多么”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调去读呢?

  渐渐富含感激之情的语调。

  师:

“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

”这句话也直接点明了作者对蔡老师深深的思念之情。

  五、小结

  这篇文章记叙了作者儿童时代与老师之间发生的七件小事,同学们可不可以用抒情的语言表达自己对蔡老师的感情呢?

最后,请同学们回顾自己上学以来,哪位老师给你的印象最深刻?

用一两件事例,写写这位老师,注意用上我们这节课讲过的描写手法。

不少于200字。

下课。

  我的老师作文教案4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提示,词的音、形、义。

  二、讲授新课:

  1.作者通过哪几件事回忆他的老师?

为什么选择这几件事?

  这些事在我心中留下难忘的印象,文章一开始就写道:

“最使我难忘的是我的女教师蔡芸芝先生”。

“难忘”这个词在全文中很重要,它包含两个内容:

一方面是写蔡老师对我的培养、教育令人难忘;另一面表达我对蔡老师的感情是十分深厚的。

抓住这个词,就抓住了理解这篇文章的两个重点。

  2.齐读二、三自然段。

  3.理解二、三自然段内容。

  ①第二自然段写了什么?

  简要介绍蔡老师的特点。

  ②“狡猾”这个词在这里怎么理解?

这样用词流露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狡猾”是个贬义词。

作者把贬义词反过来用,在这里是“调皮,淘气”的意思。

作者这样用词,突出写他儿时在老师面前淘气的神态,同时又形象地表明他不怕老师,而且对老师非常亲热,非常喜欢的心理状态。

  在这段文字中,作者用朴素的语言,深情地赞美他的女教师,仔细地体会一下这些词语,在书上加上重点号。

“从来不打骂……仅仅……好像……轻轻地……狡猾……多么……。

  4.再齐读第三自然段(一遍),仔细体会课文。

  5.指定一名学生朗读四、五自然段。

  6.理解四、五自然段内容。

  问:

仔细看第五自然段的结尾句,作者为什么不说“看到蜂王”,而说“认识蜂王”?

不说“头一次”而说“生平第一次”?

用这两个大词写这件小事,这样用词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认识”这个词表明不仅看到了,开了眼界,而且学到知识,了解了蜜蜂的生活习性。

“生平”是一生、一辈子的意思,而作者当时还是小孩子,谈不到一辈子,这样用词是强调他长这么大从来没吃过这么香甜的蜂蜜。

作者这样大词小用,生动地写出孩子的心理状态,表明这样事,当时在孩子心中是多么不平常,多么激动孩子幼小的心灵。

作者这样细心推敲词语,表明儿时那有趣的生活,那香甜的蜂蜜,那美好的回忆,都是和蔡老师的爱分不开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他对蔡老师的无限敬意。

  通过以上几件小事,既写出蔡老师对孩子的真挚的爱,也表达出作者对蔡老师的深情的赞美。

  过渡。

  7.蔡老师不仅热爱学生,而且用她丰富的知识,为国家培养,造就了人材。

于是作者回忆起蔡老师对他爱好文学的影响。

齐读下段文字。

(6自然段)

  8.这段文字中哪些词语突出蔡老师对他影响之深?

  “我还记得她读诗的音调,还能背诵她教我们的诗”,这两句话写出蔡老师对他的影响多么深刻!

至今蔡老师读诗的音调,犹在耳边;蔡老师教他的诗,记忆犹新。

这件小事表明,他一生所从事的工作,他所走的道路,是和蔡老师的培养、熏陶分不开的.。

  过渡。

  9.接着他满怀激情地赞美他的女教师,齐读第7自然段。

  理解两个反问句的作用。

  10.下面作者用较多的笔墨写一件小事,当他回忆起这件小事时,作者写道:

“有一件小事,我不知道还值不值得提它,但回想起来,在那时却占据过我的心灵。

  ①作者真的考虑过“不值得提它”吗?

  ②“占据”在这里该怎么理解?

  “占据”原义是强力占有。

这里是大词小用,表明这件事在孩子的心中占有的分量太大了,他幼小的心灵完全被这件事感动了。

这样用词,写出作者当时的心里充满对蔡老师的感激。

  ③为什么这件事这么激动他幼小的心灵呢?

  从作者朴素的叙述中,我们知道他在幼小的时候,家中遭到不幸。

父亲在军阀部队里生死不明,“母亲常常站在一张褪了色的神像面前焚起香来,把两个有象征记号的字条卷着埋在香炉里,然后磕了头,抽出一个来卜问吉凶。

”从这些回忆中,我们看到在那人情像纸一样薄的旧社会,他们母子俩求告无门,母亲只好求神问卜了。

这件事也使他幼小的心灵受到创伤,有些不懂事的小朋友常常欺负他、气他,常喊什么哪?

(),在这最困难的日子里,蔡老师对他伸出热情的手。

蔡老师对他的同情和爱护,蔡老师那颗善良的心,都使他幼小的心灵里充满了感激。

他回忆到这里,无限深情地写道:

“一个老师排除孩子世界里的一个小小的纠纷……”,从这里开始齐读课文。

  作者三次连用“多么……多么……多么”表现出他对老师的热爱和无比深厚的感情。

“伟大”是不是大词小用呢?

不是的,这是十分恰当地赞美了在这普通的小学女教师身上,有着多么高尚的品德,多么善良的心田。

她确实是既普通又伟大。

  11.下面课文是写和蔡老师分别时,作者对老师的依恋和思念。

教师范读。

  ①“默默地”站在老师身边,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无限依恋。

  ②为什么感到漫长?

(一般说,孩子多是盼望假期到来的。

  似乎反常的说法,更显得学生对老师的思念与挚爱。

  ③为什么变第三人称为第二人称?

  一般的情况下,一篇文章的人称应前后一致敬。

这里由于抒发感情的需要,变换人称,表示感情激动到了极点,从而抒发了对蔡老师至今仍怀有的思念,崇敬的思想感情。

用第二人称,直接抒情,更加亲切。

  ④模模糊糊

  12.结尾设问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深深的怀念。

  三、巩固总结

  1.把课文从头到尾读一遍,仔细体会文章的内容和写法(4人朗读)。

  2.谁来归纳一下主题思想?

  这篇文章回忆了和老师相处时的几件小事,赞美老师对学生的培养和教育,表达了作者对老师无限怀念和尊敬的思想感情。

  3.这篇文章在写法上有哪些特点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①用朴实的语言,表达深厚的思想感情,在记叙中有着浓厚的抒情味道。

  ②选择感受最深的事来写,这些事都是他记忆中最美好,最难忘,曾激动他心灵的事,因此文章非常感人。

  四、理清感情线索(结合板书)

  难忘——依恋——思念

  难忘——文章第一段,以“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教师蔡芸芝先生”一句开头,展开了对蔡老师的回忆。

  依恋——是留恋,舍不得离开的意思。

文章列举蔡老师的五件小事,写出老师爱学生,学生爱老师的真挚感情。

在此基础上,作者写了我依恋蔡老师的两件事。

蔡老师成为孩子们生活中少不了的人。

放假前孩子们与老师难分难舍;暑假中渴望教师返校,感到时间的漫长;作者思念老师甚至梦中寻找。

  思念——文中最后几句“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

”“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

”“可惜我没上完初小,就转到县立五小上学去了,从此,我就和蔡老师分别了。

”深情的语句抒发了对蔡老师的思念之情,与开头相呼应。

  五、布置作业:

  1.学习本文写法,以《我的老师》为题写一篇短文。

  2.预习提示字词

  3.练习一,2,3。

  我的老师作文教案5

  板书设计

  要求学生介绍自己的老师是学生习作中常见的题目,在指导中要防止学生写空话和套话,要指导学生把自己的老师写活,突出个体的特点,做到血肉丰满。

学生习作可按以下步骤进行指导。

  一、创设情境,表达“我的老师”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低、中、高年级学生习作的要求都建立在学生“有兴趣”“乐于”“愿意”“有意识”的基础上,同时我们认为言语交际是有目的、原因和对象的。

表达什么——内容;向谁表达——对象;为什么表达——目的或原因。

这样学生在习作中才能发挥自己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所以我们在写作之前要创造一个“目的、对象”的氛围,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表达。

  教师导言:

同学们,从你上幼儿园到现在,先后有多少位老师教过你们,请你回忆一下教过你的老师,我们打算开一次以“我的老师”为主题的班会,请大家认真地准备。

届时在班会上把自己热爱、熟悉、具有鲜明特点的老师介绍给大家。

  二、回忆师情,寻找“我的老师”

  学生在习作中只有明确了表达“目的、对象”,才能有习作的动力,才能在习作中有责任感,才能自主地进行写作,才能激发学生积极探究的热情。

抓住这个契机,我们设计了“回忆师情,寻找‘我的老师’”,让学生在教过自己的众多老师中选出自己印象最深的老师,介绍给同学们。

在这个过程中,同时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1引导学生回忆老师。

  2听歌颂教师的歌曲,朗诵歌颂教师的诗歌。

  3同学们找到最理想的“老师”后,同组互相说一说“老师”的基本情况及主要事迹。

  4写出习作提纲。

  三、指导写法,再现“我的老师”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找到了“我的老师”后,就应该着手习作,让“我的老师”再现在全班的同学面前,使同学们能认识你的老师,了解你的老师。

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需指导学生的写作方法。

  1引言:

每位同学都找到了“我的老师”,请大家认真构思,想好习作的内容和语言。

  2阅读例文学习如何刻画人物特点,突出人物的形象。

  例文:

  我的老师

  我们的语文老师大约四十来岁,头发已经稀疏了。

他的前额布满了浅浅的皱纹,瘦削的脸上戴着一副度数很深的眼镜,显得很有学问。

刚看到他的人,总会以为他是一个“老夫子”,教学死板、无味。

可是只要听听他的课,保你一定会乐而忘返。

  “叮呤呤……”上课铃响了,同学们都坐好了,只有刘锋同学还拿着一个瓶子玩,教师看见了,立刻板起了脸,说:

“上课了还玩,没收!

”说完,他拿起瓶子走上了讲台。

同学们顿时吓住了,老师从来也没发过这么大的脾气呀!

谁知,他眼睛环视了一下四周,然后举起瓶子说:

“下面根据我手中的瓶子,进行一句话表达。

”话音刚落,同学们长长地松了一口气,紧张地心情一下子松驰了,大家都笑了起来,老师也甜甜地笑了,笑声出教室,飞向天空……

  他就是这样一个提倡活泼教学的人,难怪“听他一节课,胜读十年书”成了同学们的口头禅了呢。

  

(1)仔细读例文,想一想作者围绕“我的老师”写了一件什么事?

  

(2)分组讨论交流,通过阅读例文,你学到了什么?

  (3)教师小结:

  A.选择的材料要有特点。

从“没收瓶子”到巧妙引入教学“一句话表达”,说明了教师的教学艺术别具一格,独具匠心。

B结构新颖,例文开始先介绍我的老师外貌,让人感到我的老师老气横秋,一副老夫子像,但接下来的教学行为却与之大相径庭,使人顿感“我的老师”可敬可爱。

  (4)动笔习作。

  四、交流评议,共享“我的老师”

  1个人自评自改。

  2小组交流互评互议。

  3全班交流:

在小组交流互评互议时,教师要认真巡视个别情况,及时发现典型习作,准备在全班交流。

也可以让各组推荐一名较好习作参与交流。

全班同学互相点评。

  4学生再次修改习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