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第五单元的课后阅读题.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1380630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9.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第五单元的课后阅读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第五单元的课后阅读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第五单元的课后阅读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第五单元的课后阅读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第五单元的课后阅读题.docx

《小学第五单元的课后阅读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第五单元的课后阅读题.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第五单元的课后阅读题.docx

小学第五单元的课后阅读题

  ①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

  “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②秦王谓唐雎曰:

  “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唐雎对曰:

  “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③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唐雎对曰:

  “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秦王曰: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④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小题

  1: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

  (2分)

  

(1)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2)故不错意也

  (3)休祲降于天

  (4)寡人谕矣小题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小题

  3:

阅读文章③④两段,概括秦王对唐雎的态度、情感的变化过程。

  (2分)愤怒——色挠——小题

  4:

作为外交使臣,唐雎具有高超的说话技巧,你认为主要表现在哪里?

请作简要分析。

  (2分)

  参考答案:

小题

  1:

  (2分)

  

(1)交换

  

(2)

  “错”通“措”

  (3)不祥

  (4)明白,懂得小题

  1:

  (2分)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赤着脚,用头撞地罢了。

  小题

  1:

  (2分)威胁道歉小题

  1:

  (2分)一是“巧”在言辞委婉,言之有“节”上。

唐雎先用屈从的口吻说:

  “否,非若是也。

”这一回答,缓和了秦王以强凌弱的气势,然偶从容地说明安陵君不肯易地是“受地于先王而守之”,并非故意违背秦王的意愿。

言之有理,言之有节。

二是“巧”在针锋相对,言之有“据”上。

唐雎用“伏尸二人,流血五步”的“士之怒”回击秦王的威胁,迫使秦王考虑自己的危急处境。

三是“巧”在以行证言,言之有“力”上。

唐雎辅以“挺剑而起”这一义无反顾的行动,迫使秦王不得不“长跪而谢之”。

  (回答出两点并能作简要分析得2分)

  小题

  1:

这是对文言实虚词考点的考查。

要求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

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注意对教材中重点词汇的理解、识记和积累。

  小题

  1:

这是考查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和翻译。

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

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

如:

  “免冠徒跣、抢”等重点词语要理解精准。

  小题

  1:

学生阅读③④两段,根据情节的变化,理解思想感情的变化,意思表述正确即可。

  小题

  1:

能从语言交际的要求来谈说话技巧,言辞委婉,说话具有针对性,能够做到有理有据;学生表述合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