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集团高中部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808416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933.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教育集团高中部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基础教育集团高中部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基础教育集团高中部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基础教育集团高中部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基础教育集团高中部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基础教育集团高中部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基础教育集团高中部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基础教育集团高中部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基础教育集团高中部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基础教育集团高中部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基础教育集团高中部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基础教育集团高中部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基础教育集团高中部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基础教育集团高中部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基础教育集团高中部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基础教育集团高中部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基础教育集团高中部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基础教育集团高中部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基础教育集团高中部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基础教育集团高中部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础教育集团高中部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基础教育集团高中部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教育集团高中部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基础教育集团高中部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基础教育集团高中部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下图为青藏高原洛扎地区1980-2097年冰川面积减少百分比与坡向关系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学。

科。

网...学。

科。

网...学。

科。

网...学。

科。

网...学。

科。

网...学。

科。

网...学。

科。

网...学。

科。

网...

1.研究时段内,该地区冰川面积减少百分比最大的坡向为

A.东南B.西南C.西北D.东北

2.若要快速获取当地冰川面积变化信息,主要采用的地理信息

A.RS技术B.GPS技术C.GIS技术D.VR技术

【答案】1.B2.A

【解析】

【1题详解】

读图可知,西南坡面积减少百分比最高,约23%,东南约20%,西北约18%,东北约16%,故B正确。

【2题详解】

RS技术是借助传感器来接收遥远的地物发射或反射的电磁波,从而获得遥感影像,主要应用于资源勘查和灾情监测,故A正确。

GPS是全球定位系统,主要应用于定位和导航;GIS技术主要是用来处理和地理位置有关数据的技术;VR技术指虚拟现实技术。

故B、C、D错误。

下图是车载导航仪面板示意图,车辆行驶中显示车头始终朝向上,指向标箭头随行车方向而转动。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3.关于车载导航仪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主要利用GIS

B.主要利用RS

C.主要利用数字地球

D.主要利用GPS

4.汽车在前方左拐后,在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导航仪面板上指向标箭头朝向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答案】3.D4.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理信息技术,地图上的方向。

根据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特点可以判断导航选择的地理信息技术,学生要学会利用指向标判断方向。

【3题详解】

地理信息系统是分析、处理数据,不能定位;地理信息技术中,遥感主要是获取图像信息,不能定位;数字地球是地理信息的数字化传输,没有定位和导航的作用;GPS具有定位和导航的作用,选择D。

【4题详解】

读图,根据图中的指向标可知汽车前方左转后,车头朝向西南方向;因为指向标箭头仍指北方,行驶中始终显示车头朝上,所以指向标箭头朝向车行方向的右下方。

选择B。

下图是某城市部分地区经过数字化处理的地图图层。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5.该城市的主干道走向为(  )

①东北—西南 ②东南—西北 ③东—西 ④南—北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6.若该城市位于我国华北地区,图中有三处为高级住宅区,最有可能的是(  )

A.Bc、Bd、BeB.Bd、Be、Bf

C.He、Hf、HgD.Jf、Jg、Jh

【答案】5.A6.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学生要能够读懂图,从图中的信息判断出地价高低和主要功能区的分布。

【5题详解】

图中的信息可知,商业区主要按照城市的东北--西南走向和东南--西北走向,地价图层显示东北--西南走向和东南--西北走向地价较高,一般来说,商业区主要分布在交通条件便利的地方,地价相对比较高,因此该城市的主要干道走向为东北--西南走向和东南--西北走向,选择A。

【6题详解】

高级住宅区应该远离工业区,靠近绿化带,交通便利,地价相对较高,结合四个选项可知图中Jf、Jg、Jh最有可能的是高级住宅区,选择D。

【点睛】GIS 技术把地图这种独特的视觉化效果和地理分析功能与一般的数据库操作(例如查询和统计分析等)集成在一起。

GIS与其他信息系统最大的区别是对空间信息的存储管理分析,从而使其在广泛的公众和个人企事业单位中解释事件、预测结果、规划战略等中具有实用价值。

本题要注重图层的判断。

如左图为波兰位置图,右图为秘鲁位置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7.有关甲、乙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的比例尺比图乙小B.波兰位于秘鲁的东北方向

C.波兰和秘鲁皆位于西半球D.波兰位于秘鲁的西北方向

8.根据地理坐标可计算出秘鲁国土南北最大距离约为(  )

A.440kmB.1200km

C.1998kmD.2965km

【答案】7.B8.C

【解析】

根据经纬度,图甲的跨纬度少,纬度较高,实际范围小。

两图的图幅相同,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比例尺比越大。

两点间的东西方向按经度差小的一侧判断。

从20°W向东到160°E是东半球,纬度1°距离是111千米。

【7题详解】

根据经纬度,图甲的实际范围小,两图的图幅相同,所以甲图的比例尺比图乙大,A错。

东西方向按经度差小的一侧判断,波兰位于秘鲁的东北方向,B错,D对。

波兰位于东半球,秘鲁位于西半球,C错。

【8题详解】

根据地理坐标,秘鲁的北部纬度约是0°,南部纬度约18°S,南北跨纬度约18°,纬度1°距离是111千米,可计算出秘鲁国土南北最大距离约为1998km,C对。

A、B、D错。

夏威夷群岛中的毛伊岛和希腊的锡拉岛(如图所示)上有世界闻名的红沙滩。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从毛伊岛到锡拉岛的最短航线的航向是(  )

A.一直向西北B.一直向东

C.先向北,后向南D.先向南,后向北

10.两岛间最短距离约为(  )

A.7000kmB.11000km

C.13600kmD.16000km

【答案】9.C10.C

【解析】

【9题详解】

根据图示经度,毛伊岛与锡拉岛的经度间隔约180°,即两地大约位于两条相对的经线上。

两地都在北半球,过北极点附近距离最短,从毛伊岛到锡拉岛的最短航线,航向是先向北,后向南,C对。

A、B、D错

【10题详解】

结合上题分析,两岛间最短距离是过北极点附近的大圆劣弧长度。

毛伊岛纬度约21°N,锡拉岛纬度约为35°N,两地的纬度间隔共124°,纬度间隔1°,距离是110千米。

两地最短距离约是13640千米,C对。

A、B、D错。

【点睛】毛伊岛与锡拉岛的经度间隔约180°,即两地大约位于两条相对的经线上。

两地都在北半球,过北极点附近距离最短。

不能确定两地位于两条相对经线上,所以不能说正南、正北方向。

纬度间隔1°,距离是110千米。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1.图中②地位于①地的

A.东南方向B.西南方向C.东北方向D.西北方向

12.若一架飞机从③地飞往②地,则其最短路线的航向是

A.一直向东B.先向东南后向东北

C.先向正南后向正北D.先向西南后向西北

【答案】11.A12.D

【解析】

【分析】

试题考查方向的判断和最短航线

【11题详解】

图中自转方向为顺时针,表示以南极为中心的俯视图,纬度越高越偏南,看②地与①地间最短的劣弧可知,②地位于①地的东南方向,A正确。

【12题详解】

图中②、③两地大体在同一纬线上,飞机从③地飞往②地的最短航线应向较高纬度凸,航向是先向西南后向西北,D正确。

【点睛】最短航线的选择

地球上两点间最短航线为球面最短距离,即经过两点的大圆劣弧长度。

所谓大圆指过地心的平面与球面的交线。

1.同一经线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线就在经线上。

经度相对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线是经线圈的一段,最短距离过极点,如图中。

2.同一纬线上的两点(赤道除外),其最短距离的劣弧线向较高纬度凸。

下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形。

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瀑布的落差为72米。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Q地的海拔可能为()

A.90米B.230米

C.340米D.420米

14.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

A.260米B.310米

C.360米D.410米

【答案】13.D14.C

【解析】

【13题详解】

考查等高线的判读。

据图可知,等高距为100m,山脉的高度为580米,根据等高线的变化特点可知,Q地的海拔可能为400—500米,结合选项可知C项正确。

【14题详解】

考查相对高度的计算。

据图可知,山峰的高度为580米,河岸的高度为200—300米之间,瀑布的落差为72m,故桥梁附近河岸的高度为200—228米,计算两地的相对高度可知,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360m,D项正确。

下图示意L、P两国经纬度位置。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5.读图可知(  )

A.甲市位于乙市的东北方向

B.L国主要位于西半球、低纬度

C.P国面积较L国面积大

D.b点对跖点为(23°26′N,165°W)

16.图中ab、cd、a′b′、b′c′线段等长,ad、bc线段等长,则各线段比例尺大小关系是(  )

A.ab=bc=cd=adB.ab=cd

C.ad=bc

【答案】15.A16.B

【解析】

【15题详解】

根据两市的经纬度判断,甲市位于乙市的东北方向,故A正确。

20°W~0°~160°E为东半球,纬度0°~30°为低纬度,故L国主要位于东半球、低纬度;L国跨越的经纬度范围较P国大,故L国面积较P国大。

对跖点是地球同一直径的两个端点,二者的经度相差180°,纬度值相等,但南北纬相反,因此对跖点为(23°26′S,165°W)。

故B、C、D错误。

【16题详解】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ab和cd、a′b′、b′c′图上距离相等,但跨越的实际距离ab=cd,ab>b′c′>a′b′,因此比例尺ab=cdbc;bc和b′c′相比,bc图上距离小,实地距离大,故比例尺bc

故B正确,A、C、D错误。

【点睛】所有经线长度相等,纬度差1°,经线长差110(或111)km;半个地球之内纬线长度自低纬向高纬递减,经度差1°,纬线长相差111*cosαkm(α为地理纬度)。

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一罗斯海新站于2018年2月7日下午在恩克斯堡岛正式选址奠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恩克斯堡岛位于罗斯岛的

A.东北方向B.东南方向C.西北方向D.西南方向

18.读下图,图中A地在B地的________方向(  )

A.正南B.西北C.正北D.东南

【答案】17.C18.D

【解析】

【17题详解】

图中恩克斯堡岛与罗斯岛相比,距离南极点更远,因此恩克斯堡岛位于罗斯岛以北地区;从南极点俯视,地球自西向东自转表现为顺时针,依据劣弧定向,恩克斯堡岛应位于罗斯岛以西,故C正确。

【18题详解】

地图上的方向有不同的表示方式,对于一般地图,通常是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据图可知:

A地的坐标为135°E,0°;B地纬度约为45°E,15°N,则A地在B地的东南方向,据此选D。

【点睛】沿地球自转方向度数增大的为东经度,反之为西经度。

地图上的方向有不同的表示方式,对于一般地图,通常是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下图为我国东南某地等高线地形图,等高距为50米。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图示范围内的最大高差可能是

A.199米B.249米C.299米D.349米

20.符合甲、乙两地之间地势起伏状况的是

A.

B.

C.

D.

21.据图判断,该区域耕地和村落主要分布在河流干流的

A.东岸B.南岸C.西岸D.北岸

【答案】19.C20.B21.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9题详解】

河流两侧的等高线数值相等,图中的等高距是50米。

图中的河流处是海拔最低处,离河流越远的等高线数值越大。

依据相对高差的计算方法:

两地都不在等高线上,此时两地的海拔都为某取值范围。

假设等高距为d,两地之间有n条等高线,则两地相对高度H为(n-1)d

图中的n为5,d为50米,据此可得出图中的相对高度的范围为200

本题要求选择最大高差,只有299米接近,故选C。

【20题详解】

图中甲乙均位于河流两侧的山坡上,中间没有山丘,因此C、D排除。

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离河流更远,乙地离河流更近,且甲地到河流等高线较为稀疏,说明坡度较为平缓,乙地到河流等高线较为密集,说明坡度较陡,图中只有B才正确,A错。

【21题详解】

耕地和村落主要分布在地势较为平坦的地方,图中河流西岸坡度较平缓,耕地面积更广,更容易形成聚落,选C。

河流的北岸范围太小,东岸坡度较大,河流主要呈东北向西南流,南岸的面积小,均可排除。

22.5月1日某同学到郊外春游,下图是该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及该同学行走速度图,据此回答下面下题。

若四条线路的水平距离相同,根据该同学行走速度图,可推断其前进方向及路线是()

A.东南方向A1B1B.东南方向A2B2

C.西南方向A3B3D.西北方向A4B4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从速度图中可看出,开始速度较快且由快变慢,说明是行走在上坡段;后来速度由慢变快,说明行走在下坡段;结合图中四条线路可判断行走路线是A3B3;再依据图中指向标,可判断行进方向为西南方向。

故选C。

【考点定位】等高线地形图判读

23.等高线是反映地形特征和分布等内容的重要形式。

据此回答下题。

下列地形图所对应的等高线图,正确的是(  )

A.尖顶—甲图B.圆顶—乙图

C.平顶—丙图D.凹地—丁图

【答案】B

【解析】

【详解】甲图中间等高线稀疏,为平顶,A错。

乙图等高线较均匀,为圆顶,B正确;丙图中垂直于等高线的小短线为示坡线,指向低处,丙图凹地,C错;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图中丁图等高线较密,为尖顶,D错。

读北半球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

米)。

完成下面小题。

24.图中河流的流向为( )

A.先向南,再向西南B.向北C.先向北,再向东北D.向南

25.陡崖的最小相对高度为( )

A.278米B.356米C.200米D.400米

26.甲村与④地的高差为( )

A.458米B.890米C.600米D.550米

【答案】24.C25.C26.B

【解析】

【24题详解】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

结合等高线分布:

河流从高处流向低处。

注意图示的指向标可以判断,河流先向北流,再向东北流。

故选C项。

【25题详解】

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为(n-1)d≤h<(n+1)d,读图分析可知,图中三条等值线重合,等高距为100,带入数据得200≤h<400,因此陡崖的最小相对高度为200米,故答案选C项。

【26题详解】

读图分析可知,甲村的海拔高度为0-100米之间,④地的海拔高度为800-900米,因此两地高差为700-900米,结合选项答案选B项。

“地坑院”是黄土高原上的特色民居。

2017年2月,《航拍中国》以空中视角立体化展示了这个“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的全貌。

下左图为“某地坑院村落景观图”,右图为“某黄土塬地形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7.右图中,适合建造地坑院村落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8.右图中丙、丁两处的相对高度最大可能为

A.39米B.59米C.69米D.79米

【答案】27.D28.D

【解析】

【27题详解】

黄地塬即顶面平坦宽阔,面积较大的平坦黄土高地。

由左图可知地坑院应选址于黄土塬面上。

在右图中,丁所处位置等高线稀疏,为黄土塬面,故D正确。

【28题详解】

由图中数据可知,丁地海拔介于700—720米之间,丙地应介于640—660米之间,两地相对高度为40—80米,本题要求最大相对高度,故D正确

【点睛】本题易错选成B、C答案,注意题干要求“相对高度最大”。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

米),图中等高距均为20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9.图示区域最大高差可能是

A.80mB.l00mC.120mD.140m

30.图中河流流向大致是

A.东北流向西南B.西北流向东南C.西南流向东北D.东南流向西北

【答案】29.B30.A

【解析】

本题既考查了学生的读图、析图和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又考查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综合性强,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

【29题详解】

理解河流两侧等高线对称是本题的关键。

图中等高距是20米,据图等高线的递变规律可以看出,图中最低处为260米<高差<120米。

也可以利用公式“(n-1)d<H<(n+1)d”其中d为等高距,n为两点间的等高线条数,图中n为5条,d为20米。

题中要求选出最大高差,只有100米在此范围内,故答案选B。

【30题详解】

本题需明确水往低处流,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

故图中河流流向由东北流向西南,答案选A。

二、填空题

31.读下图,完成有关要求。

(1)写出A的经纬度。

(2)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位于东半球的是地。

(3)按照地球上五带的划分,①地属于________带,②地属于________带。

(4)判断:

③地在④地的_____方向,②地在①地的_______方向。

【答案】

(1)60°N,90°E

(2)②、③、④

(3)北寒带北温带

(4)正北东南

【解析】

试题分析:

(1)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据图可知:

A点的经度是90°E,纬度是60°N。

(2)我们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将地球划分为东西半球,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习惯上,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以及是否有太阳光线的垂直照射、是否有极昼和极夜现象,将地球表面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五个温度带。

据图可知:

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位于西半球的是①地;有阳光直射的是④地,该点位于北回归线上;①地有极昼极夜现象。

(3)习惯上,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以及是否有太阳光线的垂直照射、是否有极昼和极夜现象,将地球表面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五个温度带。

据图可知:

①地属于北寒带,②地属于北温带。

(4)地图上定向的方法很多,对于一般地图,通常是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据图可知:

③地在④地的正北方向,②地在④地的西北方向。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32.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

m),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地形名称:

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

(2)河流AD段的流向为__________。

(3)B处最高海拔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A.150≤H≤200B.250≤H<300

C.200≤H≤250D.250≤H≤300

(4)若G、H两地图上距离为3.6cm,则两地实地距离为___________km。

(5)若在图示地区拟建一水坝,应选择在______处,理由是______。

【答案】

(1)陡崖鞍部盆地

(2)西北流向东南

(3)B

(4)7.2

(5)A位于峡谷,工程量小,蓄水量大

【解析】

【详解】

(1)由图中等高线分布特点,B处有两条等高线重合,可判断该地形为陡崖;C地位于相邻的两座山头之间,地势稍低,该地形为鞍部;D四周等高线数值较大,海拔高,中间等高线数值小地势低,该地形为盆地。

(2)将图中指向标平移到与河段AD相交,过交点做指向标的垂线,该垂线应指示东西方向,由此可判断AD河段流向为由西北流向东南。

(3)B点在陡崖的顶部,其海拔最低可以等于250m,因B点不在300m等值线上,其最高只能接近300m而不能等于300m,所以取值范围是250≤H<300。

故答案选B。

(4)G、H两地图上距离为3.6cm,图中的比例尺“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2千米”,由此可直接计算出两地的实地距离为7.2km。

(5)水坝选址条件:

峡谷处,地形狭窄,建水坝时工程量小,投入少;上游口袋型地形区,蓄水空间大,水量大。

只有A点符合条件。

 

33.目前我国已建有五个极地科考站,其分布如下面两图所示。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城站(62°13′S)、中山站(69°22′S)、昆仑站(80°25′S)、黄河站(78°55′N)四科考站中距极点最近的为________,其距离大约为________________。

(2)比较甲乙两图比例尺,甲________乙(填“大于”或“小于”)。

(3)运送物资的飞机从长城站(62°13′S,58°57′W)飞往中山站,其最短的航线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飞行方向)。

(4)图示的5个科考站中,位于西半球的是__________;黄河站位于中山站的__________方向。

【答案】

(1)昆仑站 1064千米

(2)小于

(3)先向东南方向,再向东北方向

(4)长城站 西北

【解析】

【详解】

(1)由题干信息可知,昆仑站纬度最高,所以其距极点最近。

其距离大约为(90°-80°25′)×111千米=1064千米。

(2)甲乙两图比例尺,甲表示的实际范围远大于乙,故甲的比例尺小于乙图。

(3)长城站和中山站同在南半球,其最短航线为凸向南极的劣弧弧长,由于中山站位于长城站的偏东方,所以飞行方向为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4)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西经20°和东经160°,西经20度向东至东经160°为东半球;由图可知,长城站位于20°W~90°W之间,为西半球。

根据极地经纬网中方向的判断方法很容易判断出黄河站位于中山站的的西北方向。

【点睛】纬度差1°≈111千米。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西经20°和东经160°,西经20°向东至东经160°为东半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