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WORD进行论文排版的方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809532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3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利用WORD进行论文排版的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利用WORD进行论文排版的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利用WORD进行论文排版的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利用WORD进行论文排版的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利用WORD进行论文排版的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利用WORD进行论文排版的方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利用WORD进行论文排版的方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利用WORD进行论文排版的方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利用WORD进行论文排版的方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利用WORD进行论文排版的方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利用WORD进行论文排版的方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利用WORD进行论文排版的方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利用WORD进行论文排版的方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利用WORD进行论文排版的方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利用WORD进行论文排版的方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利用WORD进行论文排版的方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利用WORD进行论文排版的方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利用WORD进行论文排版的方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利用WORD进行论文排版的方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利用WORD进行论文排版的方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利用WORD进行论文排版的方法.docx

《利用WORD进行论文排版的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利用WORD进行论文排版的方法.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利用WORD进行论文排版的方法.docx

利用WORD进行论文排版的方法

利用Word进行论文排版的方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本章主要介绍Word文档排版的基本知识以及数学公式编辑器的应用,以便你的论文排版更加方便和轻松,能够快速、准确地写出漂亮的学术论文。

Word文档排版

论文的排版是让许多人头疼的问题,尤其是论文需要多次修改时更加令人头疼。

本节将给你提供一些用MicrosoftWord进行论文排版的技巧,使你的论文排版更加方便和轻松,以便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论文的内容上而不是文字的编排上。

这些技巧不只在论文写作中可以使用,在写其他文档时也可以使用。

本节将分几个专题来讲解论文排版过程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下一节将介绍数学公式编辑器的使用。

样式的应用

首先新建一个空白文档,输入下面的文字内容:

Word与数学公式编辑器及其应用

Word文档排版样式的用

我们将以这些名称为将要建立的样式命名。

选中“Word与数学公式编辑器及其应用”行,在菜单栏单击“格式—项目符号和编号”

命令,打开“项目符号和编号”对话框。

切换到“多级符号”选项卡,选中第五种标题样式,如图1-1所示,单击“确定”按钮,返回文档编辑页面。

在页面中打开“样式和格式”任务窗格,可以看到已经应用了“标题1”样式的

“Word与数学公式编辑器及其应用”和任务窗格中我们所选的“多级符号”的样式表,如图1-2所示。

图1-1

 

图1-2

通过这个样式表,可以建立多大九级的标题样式,即从1到1.1.1.1.1.1.1.1.1,这么多的样式,再深层次的文档内容都用不完。

根据需要,我们只用其中的1到1.1.1样式,并对其稍加修改。

⑴建立章节标题样式

将光标插入点置于“Word与数学公式编辑器及其应用”行,这时会看到“样式和格式”任务窗格的“所选文字的格式”文本框显示出改行的样式。

右键单击该样式,如图1-3所示,

在快捷菜单中单击“修改”命令。

 

图1-3

图1-4

Word与数学公式编

打开“修改样式”对话框。

在该对话框中将该样式的名称修改为

辑器及其应用”,如图1-4所示。

单击菜单栏中的“格式—项目符号和编号”命令,打开“项

目符号和编号”对话框,单

击“自定义”按钮打开“自定义多级符号列表”对话框,在“编号格式”文本框的“1”前

后加入“第”和“章”,这样编号的格式就成了“第X章”,如图1-5所示,单击“确定”按钮返回文档。

图1-5

章节标题样式就建立起来了,名称就是“Word与数学公式编辑器及其应用”,如6图1-所示。

以后在开始新的章节之后,直接对章的标题应用此样式即可。

这样做的应用效果是,当你

写第1章的时候,后续编号就是1.1、1.1.1;写第2章的时

候,后续编号就是2.1、2.1.1。

⑵建立第一级标题样式选中“Word文档排版”,单击“样式和格式”任务窗格中的

“1.1标题2”样式,应用该

样式。

应用的效果就是自动在“Word文档排版”前加上1.1的标题,这正是我们需要的,如图1-7所示。

图1-7

以后,当需要建立该级别的标题时,直接重复执行上面的步骤就可以了。

⑶建立第二级标题样式选中“样式的应用”,单击“样式和格式”任务窗格中的

1.1.1标题3”样式,应用该

图1-8

以后,当需要建立该级别的标题时,直接重复执行上面的步骤就可以了。

图表和公式的自动编号

在论文中,图表和公式要求按在章节中出现的顺序分章编号,例如图1-1,表2-1,公

式3-4等。

在插入或删除图、表、公式时编号的维护就成为一个大问题,比如若在第二章的第一张图(图2-1)前插入一张图,则原来的图2-1变为2-2,2-2变为2-3,,,更糟糕

的是,文档中还有很多对这些编号的引用,比如“流程图见图2-1”。

如果图很多,引用也

很多,想象一下,手工修改这些编号是一件多么费劲的事情,而且还容易遗漏!

表格和公式存在同样的问题。

能不能让Word对图表公式自动编号,在编号改变时自动更新文档中的相应引用?

答案是肯定的!

下面以图的编号为例说明具体的作法。

自动编号可以通过Word的“题注”功能来实现。

所谓题注,就是“图、表、或任何可被归类的东西”的编号。

插入题注的操作非常简单,在菜单栏中单击“插入->引用->题注”

命令,打开“题注”对话框,如图1-9所示。

题注一般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叫作“标签”,由题注的对象确定,比如“图”、“表”、“公式”;一部分就是编号,这个编号是Word可自行维护的。

Word内建三种标签:

表格、公式、图表。

如果这三种标签不能满足需要,可以单击“新

建”按钮自定义一个。

比如这里建立的是一个“图”标签,如0图1-1所示。

图1-9

 

图1-10

要对文中的图片插入自定义的题注,可执行如下操作:

在菜单栏中单击“插入->引用->题注”命令,打开“题注”对话框,如图1-9所示。

标签的下拉列表框中选择自定义的标签“图”,单击“确定”按钮,如图111-所示。

图1-11

如果想让题注同时依据章节来编号,可进一步单击“编号”按钮,打开“题注编号”对

话框。

选中“包含章节号”复选框,选择章节起始样式,并选择要使用的分隔符,单击“确

定”按钮,如图21-1所示。

图1-12

在文档中引用这些编号时,比如“如图1-1所示”,将光标放在插入的地方(例中是“如”字的后面),在菜单栏中单击“插入->引用->交叉引用”命令,弹出“交叉引用”对话框,在“引用类型”下拉框中选择“图”,“引用内容”下拉框中选择“整项题注”,选中“插入

为超链接”复选框,“引用哪一个题注”选中“图1-1”,单击“插入”按钮,即可得到文档

中对“图1-1”引用,如图31-1所示。

图1-13

至此我们就实现了图的编号的自动维护,当在第一张图前再插入一张图后,Word会自动把第一张图的题注“图1-1”改为“图1-2”,文档中的“图1-1”也会自动变为“图1-2”。

表格编号的作法与图相同,唯一不同的是表格的题注在表格上方,且要求左对齐。

公式的编号略有不同,插入公式后,将公式单独放在一个段落,版式为“嵌入式”(Word默认),光标放在公式之后,不要(注意是“不要”)选中公式,在“插入”菜单选“题注”,由于没有选中项目,所以“位置”一项为灰色,新建标签“公式1-”,点击“插入”,Word

就将标签文字和自动产生的序号插入到光标所在位置。

在文档中引用公式编号的方法与图相同,此处不在赘述。

公式的编号要求在右边行末,具体的方法在“制表位的使用”一节详细

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公式的编号虽然也可以通过题注来完成,但我建议使用数学公式编辑

器MathType来完成,有关数学公式编辑器MathType的应用,见1.2数学公式编辑器MathType使用。

这里顺便说一下,交叉引用、书签和题注都是Word的域。

域是文档中可能发生变化的内容,Word使用域来进行文档自动化。

多个域的联合使用可以实现更复杂的功能,各个域的具体使用方法请参考Word的帮助。

制表位的应用

制表位是指水平标尺上的位置,它指定了文字缩进的距离或一栏文字开始的位置,使用户能够向左、向右或居中对齐文本行;或者将文本与小数字符或竖线字符对齐。

用户可以在制表符前自动插入特定字符,如句号或划线等。

默认情况下,按一次Tab键,Word将在文档中插入一个制表符,其间隔为0.74厘米。

制表位的类型包括:

左对齐,居中对齐,右对齐,小数点对齐和竖线对齐等,这些制表位的使用方法大致相同,这里仅根据论文中公式排版的要求和目录的制作为例说明制表位的使用方法和效果,更详细的说明请参阅Word的帮助文档。

图1-14

论文里的公式要求单独放在一个段落,公式居中;按章节进行编号,编号用小括号括起来放在右边行末。

首先输入公式和编号,公式的版式选择“嵌入式”,编号用小括号括起来。

然后把光标放在公式所在的段落里,点击页面左上角的制表位图标,切换到居中制表位,如4图1-1所示。

用鼠标在水平标尺上大约中间的位置点一下,这样就放置了一个居中制表位在点击的地方,如果位置不合适还可以用鼠标拖动进行调节,如图51-1所示。

图1-16

Tab键,这样就在公式的前面插入

设置好制表位后,把光标放在公式的前面,按一下了一个制表符,此时公式以居中制表位为中心居中对齐,再把光标移到公式和左括号之间,再

按Tab键插入一个制表符,编号就跑到行末了,如图1-1所示。

7

用制表位的方法来处理公式的排版,很简单也很方便,不用去敲很多空格去把公式挪到中间,编号推到行末。

还有一个好处,若公式或编号的长度发生变化时,Word会自动调节以使公式始终在页面的中间,编号始终在行末,不会因为公式或编号变长而换行。

更简单的作法是使用格式刷,把所有的公式段落刷成这种格式,既简单又方便,而且可以保持所有的公式段落制表位的一致。

图1-17

 

有实线、虚线、点划线等,在目录中经常见到(就是标题和页码之间的圆点)

制作目录时,

敲入标题和页码后,在行末设置一个右对齐制表位。

点击“格式︱制表位”

,制表位对话框

显示了光标所在段落的制表位信息。

选择右对齐制表位,前导符选择圆点(

Word默认无前

涉及到制表位还有一个概念:

前导符。

前导符是填充制表符所产生的空位的符号,

导符),确定后在标题和页码之间插入一个制表符,可以看到页码跑到行末了,而且页码和标题之间用圆点进行了填充。

当页码或标题长度变化时,Word会自动增加或删除圆点。

这里用目录做例子只是想说明前导符的使用方法,其实制作目录还有更好的方法,下文详述。

1.1.4目录的制作

目录是用来列出文档中的各级标题及标题在文档中相对应的页码。

首先介绍Word的一个概念:

大纲级别。

Word使用层次结构来组织文档,大纲级别就是段落所处层次的级别编号,Word提供9级大纲级别,对一般的文档来说足够使用了。

Word的目录提取是基于大纲级别和段落样式的,在Normal模板中已经提供了内置的标题样式,命名为“标题1”、

“标题2”,,,“标题9”,分别对应大纲级别的1-9。

我们也可以不使用内置的标题样式而采用自定义样式,但有点麻烦。

下文中的目录制作方法直接使用Word的内置标题样式,关于自定义样式的方法请参阅Word的帮助文档。

要在文档的最前面插入目录索引,可执行如下步骤:

⑴把插入点定位在文档的最前面,在菜单栏中单击“插入->引用->索引和目录”命令,

打开“索引和目录”对话框。

切换到“目录”选项卡,可在“打印预览”中看到即将插入的目录的样式,如8图1-1所示。

图1-18

 

图1-19

⑵在该对话框中,选中“显示页码”复选框可以在目录后面加上该目录对应的页码;

页码右对齐”是指目录对应的页码统一居右对齐;“制表符前导符”决定了引线的样式;

显示级别”则决定了创建哪几个级别的目录索引。

在本例中,由于应用了“章节标题”

第一级目录标题”和“第二级目录标题”,所以设置“显示级别”文本框的值为3。

单击“确定”按钮,此时目录已经建好。

按论文格式要求,目录放在正文的前面。

在刚建好的目录前,添加“目录”二字,并设置好格式,新起一段落;在刚建好的目录后,单击菜单栏中“插入->分隔符”,弹出分隔符菜单,在“分隔符”对话框中,“分隔符类型”选项选中“分页符”,单击“确定”按钮,这样目录就放在正文的前一页。

建立目录索引之后,效果如图1-19所示。

目录生成后有时目录文字会有灰色的底纹,这是Word的域底纹,打印时是不会打印出来的(如果你愿意浪费一张纸可以试着打印一下目录)。

在“工具︱选项”的“视图”选项卡可以设置域底纹的显示方式。

此后若章节标题改变,或页码发生变化,只需更新目录,更新方法是:

将光标定位到目录页,在目录上点右键,打开“更新域”,并在出现的“更新目录”窗口上选择“更新整个目录”,即可。

1.1.5页眉页脚的制作

首先介绍一个概念:

节。

这里的“节”不同于论文里的章节,但概念上是相似的。

节是一段连续的文档块,同节的页面拥有同样的边距、纸型或方向、打印机纸张来源、页面边框、垂直对齐方式、页眉和页脚、分栏、页码编排、行号及脚注和尾注。

如果没有插入分节符,Word默认一个文档只有一个节,所有页面都属于这个节。

若想对页面设置不同的页眉页脚,必须将文档分为多个节。

论文里同一章的页面采用章标题作为页眉,不同章的页面页眉不同,这可以通过每一章作为一个节,每节独立设置页眉页脚的方法来实现。

首先介绍页眉的制作方法。

在各个章节的文字都排好后,设置第一章的页眉(若连页眉都不知怎么加,请参考Word帮助)。

然后跳到第一章的末尾,菜单栏上选“插入︱分隔符”分节符类型选“下一页”,不要选“连续”(除非你想第二章的标题放在第一章的文字后面而不是另起一页),单击“确定”按钮,这样就在光标所在的地方插入了一个分节符,分节符下面的文字属于另外一节了,如图1-20所示。

光标移到第二章,这时可以看到第二章的页眉和第一章是相同的,如图11-2所示。

鼠标双击页眉Word会弹出页眉页脚工具栏,工具栏上有一个“同前”按钮(图像按钮,不是文字),如图21-2所示。

这个按钮按下表示本节的页眉与前一节相同,我们需要的是各章的页眉互相独立,因此把这个按钮调整为“弹起”状态,然后修改页眉为第二章的标题,完成后关闭工具栏,修改后第二章的页眉如图31-2所示。

如法炮制制作其余各章的页眉。

图1-20

 

图1-21

 

图1-22

页脚的制作方法相对比较简单。

论文页面的页脚只有页码,要求从正文开始进行编号,

但是,在正文前还有扉页、授权声明、中英文摘要和目录,这些页面是不需要编页码的,页

码从正文第一章开始编号。

首先,确认正文的第一章和目录不属于同一节。

然后,光标移到

第一章,点击“视图︱页眉和页脚”弹出页眉页脚工具栏,切换到页脚,确保“同前”按钮

处于弹起状态,如图241-所示,插入页码,这样正文前的页面都没有页码,页码从第一章开始编号。

图1-23

 

图1-24

1.1.6参考文献的编号和引用

参考文献的标注本不是一件麻烦的事情,但是对参考文献编号后就成了一件麻烦的事情,产生的问题和图表公式编号的问题是一样的。

手工维护这些编号是一件费力而且容易出错的事情,我们的目的是让Word自动维护这些编号。

很幸运,它可以做到,方法跟图表公式的作法相似。

光标放在引用参考文献的地方,在菜单栏上选“插入︱脚注和尾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尾注”,位置为“文档结尾”,“编号格式”下拉框中选择阿拉伯数字,如图51-2所示,

确定后Word就在光标的地方插入了参考文献的编号,并自动跳到文档尾部相应编号处请你键入参考文献的说明,在这里按参考文献著录表的格式添加相应文献。

参考文献标注要求用中括号把编号括起来,至今我也没找到让Word自动加中括号的方法,需要手动添加中括号。

图1-25

在文档中需要多次引用同一文献时,在第一次引用此文献时需要制作尾注,再次引用此文献时点“插入︱交叉引用”,“引用类型”选“尾注”,引用内容为“尾注编号(带格式)然后选择相应的文献,插入即可,如图61-2所示。

图1-26

1.1.7流程图的绘制

利用Word中的绘制图形功能,可以绘制出很多专业的图形。

将鼠标放在常用工具栏的空白处,单击右键,选择“绘图”,在编辑窗口的下方可以显示“绘图”工具栏,如图71-2所示。

图1-27

利用“绘图”工具栏,不仅可以绘出直线、箭头、矩形和椭圆等常见的图形,而且可以绘出很多自选图形。

在“绘图”工具栏中,单击“自选图形”右侧的下拉按钮,可以打开“自选图形”的下拉菜单,如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自选图形”分为“线条”、“连接符”、“基本形状”、“箭头总汇”、“流程图”、“星与旗帜”、“标注”共七大类。

当然,在这些分类中如果找不到满意的自选图形,可以单击“其他自选图形”命令,将打开“剪贴画”任务窗格,从剪贴画中可以找到合适的图形。

在撰写论文时,我们常常会需要绘制诸如算法流程之类的流程图。

当然绘制流程图也有比较专业的绘制工具,比如Visio,但用户可能会觉得比较麻烦,而且也不易与Word文档组合在一起排版。

下面,我们简单介绍流程图的绘制。

⑴绘制流程图的基本框架

单击绘图工具栏“自选图形->流程图->过程”命令,页面中立刻出现了绘图画布,同时鼠标指针变成了“+”的形状,如图1-28所示。

 

图1-28

拖动鼠标,在画布的居上、居中位置画出流程图的第一个组成图形“过程”—这是一个

、“过程”等组成图

长方形的图形,表示流程中的某个步骤。

继续从自选图形中选取“决策”

图1-29

 

Word

接下来,要建立各种图形之间的连接。

连接可以使用箭头工具,但是这里推荐使用提供的一个非常好的自选图形—连接符来建立连接。

⑵建立流程连接

在Word中提供了三种线性的连接符用于连接对象:

直线、肘形线(带角度)和曲线,用户也可以设置连接符的属性,例如设置为虚线等(右键单击连接符,选择“设置自选图形格式”)。

选择连接符自选图形后,将鼠标指针移动到对象上时,会在其上显示蓝色连接符位置。

这些点表示可以附加连接符线的位置。

用带箭头的肘形线连接符和直线连接符将图91-2连接到一起,得图01-3。

⑶添加流程图文字用鼠标右键单击形状,单击“添加文字”命令,图形随即变成文本框的样子,接下来就

可以像操作文本框一样输入文字并进一步调整文字的居中、大小等属性了。

需要注意的是,

在Word中不能向线段或连接符上添加文字,但可以使用文本框在这些绘图对象附近附加说明文字。

操作很简单,插入一个文本框,输入内容,移动文本框到需要说明的步骤连结线旁,设置文本框的线条为“无线条颜色”。

可以给流程图的画布添加填充色,烘托流程图的显示,如图11-3所示。

⑷合并流程图

流程图设计完毕,为了移动方便,可以将所有图形组件合并在一起。

拖动鼠标,选中全

部图形组件,单击右键,在快捷菜单中单击“组合->组合”命令,把

所有图形组合成一个,这样移动和复制都非常方便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