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平法问题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810446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52.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筋平法问题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钢筋平法问题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钢筋平法问题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钢筋平法问题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钢筋平法问题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钢筋平法问题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钢筋平法问题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钢筋平法问题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钢筋平法问题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钢筋平法问题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钢筋平法问题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钢筋平法问题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钢筋平法问题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钢筋平法问题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钢筋平法问题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钢筋平法问题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钢筋平法问题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钢筋平法问题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钢筋平法问题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钢筋平法问题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钢筋平法问题1.docx

《钢筋平法问题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筋平法问题1.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钢筋平法问题1.docx

钢筋平法问题1

2008-03-25 | 2007.9陈青来平法讲座答疑

(二)06G101-6图集问题

平法常见问题答疑------陈青来平法讲座答疑

(二)2007.9

   06G101-6图集问题

  1、06G101-6P45第三条如ex尺寸大,较大者方向钢筋设置在下,请问到底是哪个方向?

  答:

图集中注解第5条已经明确规定了水平为X方向,垂直为Y方向,而且图示也已经非常清晰了,ex指的是x方向的柱外缘到基础外缘的长度,ey,指的是y方向的柱外缘到基础外缘的长度,二者要判断大小,哪个值大,哪个方向的钢筋就放置在下。

   2、06G101-6基础梁端无外伸构造与04G101-3P29不同,为什么?

   答:

06G101-6和04G101-3所涉及的基础类型不同,它们的受力情况是不一样的,同时在新的图集中也考虑了一些新的处理方式,像柱的插筋构造也是有区别的。

   3、06G101-6P53柱宽基础梁时,加腋筋竖筋如¢8@200在封闭范围内全部布置吗?

还是仅图上示意根数?

   答:

在加腋的这个位置,布置的是钢筋网片,如果只是图上的3根,那要200的间距干嘛!

只是在计算的时候La长度范围是不用布置的,图示主要表达的是这个意思。

这一段距离是锚固了。

而且伸入相邻的基础梁,想布置钢筋也比较费事了,梁里面多的是钢筋。

  

   4、06G101-6P61柱顶纵筋在承台内的锚固应伸至承台顶?

   答:

图集中注解第3条已经说明这个问题了,只要伸入承台内的长度满足Lae和35d的要求就可以了,这个和柱的钢筋要到顶是不一样的。

桩和承台都是基础构件,承台是为了扩大受力截面,更好的承载上部构件,如果桩足够大的话,就没有必要设置承台了。

   5、06G101-6 P51页,内容是否与04G101-3的内容相同?

还有其他的内容,是否也相同?

   答:

这个是不同的,看图的时候要仔细,非贯通纵筋在-3中取值除了L0/3以外,还有一个a值来控制的,在-6中没有这个控制条件了。

其它的内容有相同也有不同的地方,仔细阅读即可。

6、06G101-6中是否是取消04G101-3中对a=1.2la+hb+0.5hc的规定?

   答:

06G101-6中的基础梁在取值的时候是没有这个控制条件,但是,这不代表取消03G101-3中的相关规定,这本图集包含的内容是独基、条基和桩承台,这些和筏板基础是不同的,两本图集可以对照进行学习,但是,不能否定对方的内容

7、根据06G101-6中的规定:

独基底板钢筋起步≦S/2≤75,是并且关系?

是否可按计算般的方法起步50计算?

   答:

二者之间是并且的关系,都要满足的,计算的时候是要按照图集的要求进行计算的,但是,如果计算的双方协商好了,也可以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计算。

施工的时候是要按照图集的规定进行布置的。

    8、06G101-6中,为何当双杯口的中间杯壁宽度t5﹤400mm时,设A12@200构造筋,t5≧400mm时不设?

   答:

从图示来看,在小于400mm以后,不管是双杯口还是双高杯口的独立基础,都要设置这样的构造钢筋,主要是当小于400mm以后,这部分砼特别是双杯口的基础,就比较脆弱了,一旦上柱有受力变化,有可能会产生开裂等现象,需要布置构造钢筋。

   9、06G101-6第45页双柱独立基础底板,顶面配筋是否放置支撑筋呢?

   答:

平法中只规定受力钢筋和构造要求的钢筋的布置情况,本题所涉及的钢筋应该属于施工工艺钢筋,平法也没有规定基础主梁的钢筋如何绑扎,现场不是也得撑起来吗!

筏板基础的上部钢筋不也得用马凳支撑吗!

这些应该体现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而不是在平法中。

   10、06G101-6第54页梁高加腋处箍筋与梁的箍筋不用重复布置吧?

   答:

这个是不重复布置的,这个和框架梁加腋是一样的,直接是取代的关系,布置这个就不需要布置其它的箍筋了。

   11、06G101-6第23页“底部一平”的配筋如何解释?

   答:

这个在平法图集中已经解释了。

通俗的说就是两个基础梁相交的时候,梁的底标高是相同的,这时候梁的下部钢筋就会打架,要考虑钢筋谁通过的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说的是底部的非贯通纵筋,同时是配筋值不同的时候。

   12、06G101-6第68页中地下框架梁DKL纵筋构造图中上排非贯通第二排仍按ln/4计算吗?

   答:

地下框架梁的受力情况和楼层的框架梁类似,但是,二者也有区别。

图示来看地下框架梁中不需布置第二排的非贯通筋,如果设计布置了,需要咨询设计。

   13、请解释06G101-6中P11图2.3.2-13中钢筋标注含义

   答:

这个的解释直接看图集中图示上面的说明即可!

图集已经说的很明确了。

    14、06G101-6中58页中(转角梁板端部无纵向延伸)大样中我个人认为转角梁外侧无需分布板主筋,只须放分布筋即可。

   答:

本题所指的转角梁的外侧是指什么位置,如果是转角无外伸的构造,在转角的位置受力钢筋布置成网状,分布筋按照注解的第2条进行布置就可以了。

   15、04G101-3基础梁端部无外伸处要求上下钢筋对接连通布置,而06G101-6基础梁端部无外伸处上下钢筋可不对接,弯曲12d锚固即可,实用时能否把筏板基础梁梁端无外伸构造套用06G101-6做法?

   答:

不可以,按照现在的情况,只有在设计明确或以后的图集改版中提出才可以,否则,现阶段还是按照各自的构造进行。

16、06G101-6第64-65页的桩钢筋为什么不伸至承台梁顶部?

   答:

这个桩钢筋伸入的构造按照61页的构造来考虑就可以了。

● 综合问题

(1):

 在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出现Ⅳ级钢筋时,它得锚固长度应该如何计算?

因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及混凝土验收规范上都没有出现Ⅳ钢筋,是否国家已经取消了该级别的钢筋用于建筑工程中。

谢谢!

 

■ 答综合问题

(1):

 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中,受混凝土的极限应变值的限制,强度过高的钢筋发挥不出其全部作用(这正是混凝土设计规范和施工规范不设Ⅳ级钢筋的理论依据)。

所以,即便是Ⅳ级钢筋,其强度设计值也只能取到360N/mm2(与Ⅲ级钢筋相同),且当用于轴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构件时只能按300N/mm2取用。

因此,高于Ⅲ级的钢筋的锚固长度取值按Ⅲ级钢筋即可。

 

还有,Ⅳ级钢筋的塑性性能和可焊性比新Ⅲ级钢筋差,用在普通混凝土结构中并不合适,也不经济。

 

● 综合问题

(2):

 03G101与03G329有矛盾时依谁为准?

 

■ 答综合问题

(2):

 03G101在编制时已经尽可能地做到与03G329协调一致。

当设计者选用03G101时,应以03G101为准。

当设计者既选用了03G101,又选用了03G329时,由于03G101中的构造是与平法施工图配套使用的正式设计文件(详见03G101总说明第4、5两条),如果设计者采用了平法制图规则完成了施工图设计,其构造应以03G101为准;如果未使用平法表达,则不应以03G101为准。

 

●综合问题(3):

 03G101图集中为什么把受力钢筋的锚固长度改了,这些数据不便记忆,施工中也容易出错,为什么不采用整数呢?

 

■ 答综合问题(3):

 不是03G101把受力钢筋的锚固长度改了,而是《混规》GB50010-2002把原来以5d进位的锚固长度改了。

《混规》也是国家建筑标准设计03G101的依据之一。

为了方便施工,03G101把规范第9.3条的公式根据不同的钢筋种类、混凝土强度等级以及钢筋直径计算成表格,尽量做到目前的样子。

 

● 综合问题(4):

在“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126页10.1.5条规定板下不受力钢筋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5d,我个人认为是否还应该满足伸至支座的中心线位置,这也是一贯的施工做法。

 

■ 答综合问题(4):

请注意规范用语“不应小于”的意义。

大学教科书中是“=”概念,而工程规范和规程是“≥”的概念,因此,可以伸至支座中心位置。

 

当为非抗震设计时,正常情况下板的下部钢筋在支座部位受压;当为抗震设计时,通常板不作为耗能构件,因而不考虑地震作用的分配,仍然按非抗震设计,板的下部钢筋在支座部位亦受压;在这两种情况下,即便其伸入支座长度为5d,通常也是安全的。

执行规范规定时,应特别注意“当连续板内温度、收缩应力较大时,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宜适当增加”。

●综合问题(5):

有梁式筏板基础问题:

①筏板部分一般为上下两层钢筋网,下层钢筋网片放在最下面,基础梁的整个钢筋(箍筋及纵筋)放在下层钢筋网片的上面。

是这样的吗?

②但是,一般图纸在标注基础梁的高度时,梁底标高和筏板板底标高是在同一个高度,这样就出现了“基础梁的有效高度”缩减的问题。

因为,首先是梁的下部纵筋的保护层变厚了。

(最下面是筏板的保护层,然后是筏板下层钢筋网片的纵横钢筋,然后是基础梁的纵筋,最后才是基础梁的下部纵筋)当我们进行基础梁的强度计算时,应该采用这个“缩减后的有效高度”进行计算。

您说对吗?

然而,有的设计院并不是这样,甚至连基础梁的箍筋高度还是采用梁高减两倍的保护层来计算的,这显然会造成箍筋“高度太大”。

③至于筏板钢筋网片,纵横两个方向的钢筋哪个在下面、哪个在上面?

是否应为:

ⅰ“下层钢筋网片”是短方向的钢筋在下面、长方向的钢筋在上面;

ⅱ“上层钢筋网片”是长方向的钢筋在下面、短方向的钢筋在上面;

ⅲ因为,从“有梁式筏板”的受力结构模型来看,正好是“楼板和梁”的受力结构模型翻转过来。

这样的看法对吗?

 ■答综合问题(5):

1、形基础的钢筋配置包括梁(或暗梁)和板两部分,布筋考虑一般“以梁为先”;

2、比较两个方向上的基础梁,从中判断强者(等高时选跨度较小者,不等高时选高度较大者),与“强梁”相垂直布置第一层(最底层)板筋;

3、在第一层板筋之上并与其垂直布置“强梁”的底层纵筋和第二层板筋(“强梁”的箍筋与第一层板筋在同一层面上插空走过);

4、再在其上布置另一方向上梁的底层纵筋;

5、板上部面筋的布置依据板区两个方向的跨度。

跨度相差较大时,短跨面筋在上,长跨面筋在下;跨度相差不大时,与板底筋的上下保持一致(两个方向的ho相等);

6、设计时应当充分考虑两个方向梁相交对ho的影响,也应当考虑双向板的ho与单向板不同;

7、“筏形基础”相当于“倒楼盖”的说法不完全正确。

当承受地震横向作用是,柱是第一道防线,楼盖梁是耗能构件,所以要做到“强柱弱梁”“强剪弱弯”,梁要考虑箍筋加密区、塑性铰等问题;但筏形基础的基础梁通常不考虑参与抵抗地震作用计算。

● 综合问题(6):

 凡是“没有明令禁止”的连接区域,钢筋是否就可以连接呢?

 

■ 答综合问题(6):

 事实上,除高抗震设防烈度的重要构件外,没有明令“完全”禁止的非连接部位。

只要保证连接质量和控制连接百分率,在任何位置都可以连接。

需要注意的是“尽可能避开”这个要求的含义,如尽可能避开节点区、箍筋加密区、应力(弯矩)较大区等等。

 

● 综合问题(7):

框架顶层端节点处,可将柱外侧纵向钢筋的相应部分弯入梁内作梁上部纵向钢筋使用,也可将梁上部纵向钢筋与柱外侧纵向钢筋在顶层及附近部位搭接。

请问陈教授这原理是不是柱与梁是刚节点?

那么是不是顶层主梁与柱钢筋连接要这样做,顶层联系梁钢筋与柱钢筋连接是不是可以不这样做的, 只要保证锚固长度就可以了?

 

■ 答综合问题(7):

 抗震结构柱与梁的连接节点为刚性连接。

问题的后半部不好答复,因所提“主梁”与“联系梁” 是否为框架梁还缺少若干判别条件。

顶层框架梁与框架柱的连接必须采用该节点构造,但顶层非框架梁通常不与框架柱连接,所以与该构造无关;遇特殊情况顶层非框架梁的一端与柱相连(另一端以梁为支座)时,由于未形成框架(因而不是框架梁),所以满足锚固条件即可。

 

● 综合问题(8):

有的施工单位和监理都对关于筏片基础的基础梁是否要锚固如果锚固 那 又怎样计算,还有板是否要弯勾?

如果弯勾,那采取什么标准?

 

■ 答综合问题(8):

 

1、筏形基础的基础梁主要功能之一是作为框架柱的支座,因此,基础主梁(直接支承框架柱的基础梁)的钢筋(纵筋与箍筋)应在节点区连续布置;基础次梁(以基础梁为支座的基础梁)的钢筋应锚固在基础主梁中(可参考框架梁的锚固方式,但上下钢筋受力性质相反)。

 

2、筏形基础板尽端钢筋弯钩直段≥12d,当板的上部与下部均配置钢筋时,要采用拉筋将板封边。

 

1》问:

基础梁的钢筋伸入承台还是按贯穿处理?

  答:

基础梁如果梁面平承台面,基础梁是用来连接承台梁的,梁筋可直接按Lae锚固在承台中,但最好将箍筋伸至承台内。

基础梁如果是梁底面平承台底面的,也可直接按Lae锚固在承台中,箍筋可不伸至承台内。

如果基础梁是直接相互交错的,应按基础梁通长考虑,这时钢筋只考虑连接问题,不考虑锚固问题。

  2》问:

梁、柱砼标号不同时,梁筋锚入柱时La值计算按梁还是按柱的砼标号计算?

  答:

钢筋在哪里锚固就按哪个构件的砼标号计算Lae。

按柱的砼标号计算梁筋锚固长度。

  3》问:

框架梁的第三排钢筋长度如何计算?

次梁的第二排钢筋长度如何计算?

也是Ln/4吗?

  答:

问设计院。

平法未考虑此两种情况。

平法不是包括所有结构设置的,也做不到。

  4》问:

何为对边?

  答:

梁筋伸到柱边时,柱的外边即为梁的对边。

  5》问:

第40页柱搭接长度范围是不是指2.3Lae?

  答:

对。

因为Lae+0.3Lae+Lae合起来是2.3Lae,在这个搭接范围内箍筋要加密。

实际上这个范围内加密筋只起一个构成三向受力条件的作用,因此可以只箍大方箍即可。

  7》问:

剪力墙施工缝设在何处为宜?

  答:

不知道。

但剪力墙在结构上不同于柱按楼层模型来考虑受力情况,而是从底至顶作为一个整体受力,因此个人认为施工缝设在任何地方都可以。

  6》问:

边框梁BKL比砼墙宽时,水平纵向钢筋是移出到梁边布置还是在梁边布置的同时还要在墙同宽处继续布置?

  答:

只需在边框梁最外边布置即可。

  7》问:

柱筋如何锚入承台?

  答:

按03G101-3图集处理。

  8》腰筋伸入支座多少为宜?

  答:

个人认为5d足矣,不过规范要求15d。

  9》问:

柱箍筋内箍箍住多少条柱纵筋为宜?

  答:

有5根纵筋时内箍箍住3根,有6根纵筋时箍住2根。

  10》问:

一级钢筋的板筋180度弯钩是否计入锚固长度?

  答:

180度弯钩不能计入锚固长度。

如板底筋要求伸至梁中线并不小于5d,指的是水平段外包长必须伸至梁中线并不小于5d,但面筋要求伸入梁内La,此时弯钩已包含在La内。

  11》问:

为何柱插筋伸入下层的锚固为1.5Lae

  答:

规范规定。

平法图集是照规范来的。

  12》问:

约束边缘构件箍筋是否要加密?

  答:

不用。

  13》问:

03G101第67页1-1剖面是否有误?

  答:

无误。

  14》问:

03G101-1第54页梁筋锚入支座时,水平段达不到0.4Lae时如何处理?

  答:

这是设计人员造成的问题。

按面积相同原则置换成较小钢筋直径。

  15》问:

附墙柱是柱还是墙?

  答:

是墙的一部分。

  16》问:

剪力墙钢筋是否直穿到上层?

  答:

是。

  17》砼墙拉筋间距为600*600,第一个拉筋是否可以离墙边300?

  答:

对。

  18》问:

螺旋箍筋如何计算长度。

  答:

具体可查相关手册。

广联达软件中有螺旋筋计算公式,可直接使用。

  19》问:

板底筋伸到梁中要求到中线和5d如何理解?

  答:

两个要求取大值。

  20》问:

底板钢筋是否要伸入承台?

  答:

如果承台上面没有钢筋,底板面钢筋最好穿过承台。

如果承台上面有钢筋,可按就大钢筋的原则,钢筋其实不需要重复设置,这是一个原则。

板底筋也可参照这个原则进行。

根据这一原则,当洞口上边的连梁钢筋和暗梁钢筋的重合时,可按大钢筋进行布置,不需要重复布置。

  21》问:

基础梁是否要设腰筋?

  答:

问设计院。

  22》问:

抗钮腰筋N和构件腰筋G是否都要设拉筋?

  答:

是。

广联达软件中会自动处理拉筋。

  23》问:

梁的砼墙支座与梁平行时梁筋如何锚固?

  答:

Lae即可。

  24》问:

梁的砼墙支座与梁垂直时梁筋如何锚固?

  答:

这种支座国内无人研究过,属于未知领域的问题。

实际工程中,现在怎么做的还照做即可。

25》问:

承台是否可理解为梁的支座?

  答:

可以。

  26》问:

屋框梁WKL的支座柱较大时是否一定要伸至对边才能下弯?

  答:

一定要,这是规范要求。

  27》问:

板开洞的情况下,加强筋如何锚固?

  答:

请看04G101-4平法图集。

  28》第一根箍筋或纵筋离边多远开始放。

  答:

先讲一个重要原则,暗柱不是柱,暗梁不是梁!

有了这个概念,再来理解钢筋就好办了。

框架柱的第一个箍筋离地50MM,框架梁的第一个箍筋离柱过50MM,而剪力墙的纵筋离暗柱边应该是半个纵筋间距,板的水平筋离梁边的距离也应是半个板筋间距。

一、问剪力墙竖向钢筋与暗柱边多少距离排放第一根剪力墙竖向钢筋。

答:

1/2竖向分布钢筋间距。

二、非抗震的框架梁中以及非框架梁中,是否有不伸入支座的下部钢筋?

答:

有两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

1、下部钢筋不少于1/2伸入支座(另外1/2可以不伸入支座);

2、伸入支座的下部钢筋至少为两根(角筋)。

三、1.在03G101-1第38页及44页的中柱封顶构造C节点图中,当直锚长度≥laE(la)时,此时柱纵筋是否不需要伸至柱顶后截断,只需一个锚固长度就足够了?

2、在03G101-1第39页及45页的“梁上柱纵筋构造”中,插筋是否只需伸入梁内满足0.5laE(la)+弯折12d就足够了,而不必伸至梁底部?

答:

1、必须直达柱顶,否则柱未到头;

2、必须伸至梁底,对柱“生根”决不可抠门。

四、在03G101-1第38页和第44页的"柱变截面下柱钢筋封顶,上柱钢筋从新插筋"的构造大样图中,关于下柱钢筋封顶锚固的问题:

1、如果梁高hb-保护层≥laE(la)时,下柱钢筋是否伸至柱顶,不需要弯锚部分“c+200”?

2、当梁高hb-保护层<laE(la)时,下柱钢筋才需要弯锚,下柱钢筋伸至柱顶,且还需≥0.5laE(la)时,才加弯锚部分“c+200”?

3、是否弯锚部分是固定的“c+200”,不需要再加长了?

答:

各种情况均须伸至柱顶,然后弯钩“C+200”,这是个封顶问题,不是锚固问题。

五、在03G101-1第57页非抗震楼层框架梁的端支座锚固构造节点中,当直锚时,是否也需要满足≥la且同时满足≥0.5hc+5d的条件?

答:

可以直锚,请看图注,非抗震没有过中线加5d的要求。

六、1、剪力墙暗梁配筋构造见图集第51页。

但该页图主要说的是连梁的构造,暗梁只有一个截面图。

因此带来了下面的一系列问题。

2、暗梁主筋锚固起点从什么地方算起?

当暗梁与暗柱或端柱相连接,暗梁主筋锚固起点从暗柱或端柱的边缘算起。

对吗?

暗梁还有没有不与暗柱或端柱相连接的情况呢?

3、暗梁的长度有多长?

是整个剪力墙墙肢的长度,还是局部?

4、暗梁主筋锚入暗柱或端柱的长度:

(1)当暗柱或端柱的长度大于钢筋的锚固长度LaE时,暗梁主筋直锚入一个锚固长度;

(2)当暗柱或端柱的长度小于钢筋的锚固长度时,暗梁主筋伸至暗柱或端柱外侧纵筋的内侧后弯钩15d,此时须保证直锚段大于0.4LaE。

(这是参考连梁构造图的)对不对?

5、暗梁箍筋个数的计算:

"洞口暗梁"仅在洞口范围布置箍筋,从洞口侧壁50mm处开始布第一个箍筋。

然而有的施工单位除了洞口范围的箍筋之外,还在两头各增加一个箍筋,所增加的两个箍筋有没有必要?

还有,“非洞口暗梁”的箍筋是否全长设置?

6、从以往的施工图纸来看,暗梁都出现在墙身洞口的上方。

现在的问题是:

有没有“非洞口”的暗梁?

如果有的话,会在哪些部位出现?

起什么作用?

从03G101图集第19页的剪力墙图纸上看,A-B轴、C-D轴、①-②轴上的暗梁,其下方都没有洞口,这些暗梁在什么高度上设置?

(图上看不出来)起什么作用?

这几个暗梁是否按墙肢全长设置?

箍筋也全长设置?

答:

1、暗梁是剪力墙的一部分。

所以,暗梁不存在"锚固"问题,只有"收边"问题。

暗梁的长度是整个墙肢。

暗梁主筋伸到端部弯钩15d,箍筋全长设置。

暗梁的作用不是抗剪,而是对剪力墙有阻止开裂的作用。

暗梁一般设置在剪力墙靠近楼板底部的位置,就像砖混结构的圈梁那样。

第51页连梁节点构造详图对暗梁不适用。

剪力墙洞口补强暗梁是另外一个概念。

2、暗梁锚固起点从墙端部起,暗梁纵筋也是“水平筋”,按照第47页构造;

3、暗梁与墙肢等长;

4、按第47页“剪力墙身水平钢筋构造;

5、“洞口暗梁”应为“洞口补强暗梁”,箍筋布在洞宽范围,其构造见第53页,无必要箍入墙内;

6、大量的暗梁在实墙中,洞口上方可以是补强暗梁,补强暗梁的设置条件与暗梁不同。

七、我遇到了两份剪力墙结构的图纸,均有暗梁和连梁同时存在的问题,在图纸上要求,暗梁和连梁互相锚固。

我有两点疑问:

1、纵筋是不是相互伸入对方一个锚固的长度?

2、箍筋应如何处理?

答:

1、连梁与暗梁相冲突的纵向钢筋(一般为上部纵筋),连梁纵筋贯通,暗梁纵筋与连梁纵筋搭接;不相冲突的纵向钢筋照布(一般为暗梁的下部纵筋要贯穿连梁)。

2、箍筋连梁范围按连梁,非连梁范围按暗梁。

暗梁纵筋保持连通对结构有利,如果坚持锚固到连梁内(配箍筋的部位),两头钢筋的各自一个锚长加起来可能比洞宽还要长,还不如连续穿过连梁经济且受力合理。

暗梁不是“梁”,而是在剪力墙身中的构造加劲条带,计算连梁时可不考虑暗梁的存在。

连梁箍筋分布于洞口范围。

八、在03G-101中有关KL(抗震或非抗震设计)页中,有多处通长筋、贯通筋的标注(按勘误公告又有多处改动),如:

在抗震一、二级KL页面中已经把跨中贯通筋改为通长筋,而在原有的横线下有说明:

跨中同时存在贯通筋和架立筋时,其架立筋搭150mm。

1、在些页中当所谓的通长筋、贯通筋、架立筋同时存在时,才可引用搭150mm这样的规定吗?

2、请问在跨中通长筋是指常规下设置的两根角筋吗?

(不称为贯通筋),是不是把角筋之外所有一直连通的同直径钢筋又称作是贯通筋呢?

答:

“通长筋”就是以前所称的“贯通筋”,规范把名称改了,国家建筑标准设计要跟着改。

1、当抗震框架梁采用双肢箍时,跨中肯定只有通长筋而无架立筋。

只有采用多于两肢箍时,才会有架立筋。

2、跨中的两根通长筋肯定是角筋。

抗震框架梁构造要求设置的通长筋一般只需要两根,所以角筋足亦;但现在有设计者采用多根通长筋,例如设有4根,因此除两根角筋之外还要设置两根。

九、关于“基础顶面”插筋的构造。

图中“钢筋直径>28时采用机械连接”,“钢筋直径≤28时采用绑扎搭接”。

现在问:

钢筋直径≤28时也可以采用机械连接,并且采用“≥500,35d”的构造?

答:

直径>28时不允许搭接连接;直径<=28时即可以搭接连接,也可以机械连接或焊接。

《03G101-1图集》答问

墙问题

●墙问题

(1):

在03G101-1图集中剪力墙竖筋在顶端要求锚入板中有个锚固长度,当剪力墙顶有暗梁AL时,是否只需锚入AL够锚固长度即可?

■答墙问题

(1):

剪力墙竖向钢筋弯折伸入板内的构造不是“锚入板中”(因板不是墙的支座),而是完成墙与板的相互连接。

暗梁并不是梁(梁定义为受弯构件),它是剪力墙的水平线性“加强带”。

暗梁仍然是墙的一部分,它不可能独立于墙身而存在,所以,当墙顶有AL时,墙竖向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