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对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研究.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810798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9.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长对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家长对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家长对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家长对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家长对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家长对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研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家长对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研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家长对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研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家长对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研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家长对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研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家长对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研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家长对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研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家长对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研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家长对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研究.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家长对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研究.docx

《家长对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长对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研究.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家长对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研究.docx

家长对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研究

NewlycompiledonNovember23,2020

 

家长对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研究

家长对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研究

孝感市三江万山幼儿园冯庆

摘要:

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使得我国家长更加溺爱孩子,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发展已经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本研究对现阶段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情况进行概述,通过对小班幼儿的观察和与家长、教师的沟通,发现他们自理能力弱的原因是因为没有动手意识或没有掌握具体方法、家长培养意识不强而产生的,并提出了相关的教育措施。

关键词:

幼儿家长生活自理培养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缘起

面对现在社会的各种竞争和挑战,要想使孩子成为未来竟争中的强者,就必须从小进行素质培养,使其具备较强的独立能力。

独立性的发展对于孩子的个性、认知、情绪、情感等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孩子独立性的增强,对其自尊心、自信心的发展,对其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善于独立解决问题的良好个性特征,均具有重要的作用。

幼儿独立性的发展首先表现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

生活自理,就是自己照顾自己,自我服务,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

一个人自理能力差,则会出现干什么事情也不紧凑,拖拖拉拉,甚至会影响身心健康。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幼儿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因此,幼儿期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尤为重要。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幼儿园中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已经有了较大的进步,但是却出现了另外一种情况,幼儿在幼儿园时学会的基本生活技能在回家之后就忘记了。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家长没有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意识,幼儿在回家后这些技能没有得到强化,小班幼儿的良好生活习惯养成主要是通过强化养成的。

有些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健康、如何开发孩子的智力、如何让孩子更加聪明,只要提到让孩子学会自理家长就不爱听了,家长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其他的什么都不重要。

而小班幼儿的这个年龄段是养成生活自理能力的关键时期,小班的幼儿一般在2到4岁,这也是孩子成长的最初阶段,如果在小班的时候可以让他们就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将会对幼儿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因此笔者将了解家长对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现状,探讨家长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策略作为研究课题。

(二)文献综述

笔者检索了国内外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策略的相关研究和政策文件,现归纳为以下:

国内的相关研究:

生活自理能力可分为三个相互联系的部分:

生活态度、生活习惯和生活技能。

这是人最基本的素质,是人生的基础,是人之所以为人、人之所以能在世界上立脚的基础。

生活自理能力也就成了人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能力,是孩子走向社会的必备能力。

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还有助于培养人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

如果一个人自理能力差,则会出现干什么事情也不紧凑,拖拖拉拉,甚至会影响身心健康。

而幼儿期是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形成的关键期,通过自我服务、劳动锻炼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信心,是形成幼儿自我意识、自我形象的基础。

通过对国内有关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策略的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发现国内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现状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普遍较弱。

这是现在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现状,所有的专家教师都认为现在的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普遍较弱,幼儿三岁左右是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生活习惯的关键时期。

陈晓霞、苏琴等人认为2至3岁是幼儿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也是幼儿学会独立生活,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关键时期。

幼儿通过学习,参与,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可以尽快帮助他们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还可以促进孩子大小肌肉群的发展和动作协调能力的发展和增强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信心。

(2)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通过观察发现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培养主要存在这些方面的问题:

①家庭成员的溺爱包办。

现在家庭中,父母包揽了所有的家务劳动,对孩子只重视智力投资,轻视了对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

虽然在幼儿园凡是孩子能做的事,老师都会注意培养孩子自己学做,从小养成孩子做各种力所能及的事情的习惯。

但回到家父母怕孩子自己吃不饱或太慢而急于去喂他,尤其是爷爷奶奶常溺爱孩子,孩子一切生活全部由成人包揽,养成孩子事事依赖成人的坏习惯。

②孩子没有掌握自理的方法和技能。

孩子因年龄小,在自理时常不懂得做事的程序和方法,碰到实际困难,爸爸妈妈不是教会孩子,而是去代替孩子做。

例如,一大早幼儿正努力而吃力地穿着衣服,谁知家长看见马上等不及了三下五除二帮他穿好了事。

或是时间不够,或是耐心不够。

③孩子没有自己动手的意识。

孩子在家里的时候由于家长的溺爱,基本上什么事都是由家长代办的,所以应该让孩子从思想上意识到自己的事应自己做。

只有从思想上意识到了,才会支配行动,付诸于行动,向目标努力。

应向孩子讲清其中的道理:

自己逐渐长大了,自己的事就不应去麻烦周围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不能什么事都靠别人来帮忙,而应自己独立去完成。

(3)幼儿生活自理培养的策略

在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策略上主要有:

①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要在游戏活动中进行。

如何筱莉、戴晓飞就认为游戏是幼儿活动和学习的基本方式,它具有趣味性、虚构性、具体性和活动性等特点,能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活动能力。

在培养幼儿生活自理前要通过情景的设置让幼儿对此产生兴趣。

②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于一日生活之中。

我们的生活习惯都是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的所以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就应该在日常生活中进行。

陈玲、周泽敏等人就认为老师和家长应该给幼儿提供在日常生活中锻炼的机会,让孩子自己做可以做的事情,使他们吧自己的事情作为责任去完成,常此以往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就能增强,生活就可以自理了。

笔者没有检索到国外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策略的相关资料。

综上所述,在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上都是以教师为主,而很少研究家长应该怎样对幼儿进行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在培养的方法、策略上只注重对幼儿兴趣的培养,却没有重视对能力的强化。

对幼儿的培养注重环境的设置,给幼儿提供实践的机会,但是没有考虑到榜样的树立。

幼儿是最喜欢模仿成年人的,这个时期最容易受到周围环境中成人的影响。

在幼儿自己动手完成一些生活自理能力后没有得到家长、教师的赏识或肯定,他们只是不断的要求幼儿自己动手。

而本研究就是通过对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现状进行客观的描述,进而从家长的角度分析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弱的原因,探讨培养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策略,为家长提供对幼儿进行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理论依据和培养策略。

小班幼儿的这个年龄段是养成生活自理能力的关键时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指出要培养幼儿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因此进行本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研究的方法和对象

本研究采用自然观察法、访谈法进行研究。

本研究选择了湖北省孝感市的3所幼儿园,每个幼儿园选择两个小班的幼儿进行观察;其中每个幼儿园人数38人。

在观察的期间结合访谈法访问班上的老师和保育员,了解这个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情况,然后选取十五位生活自理能力差的幼儿(每园5人),对这十五位幼儿的家长进行访谈。

最后查阅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结合所访谈的幼儿家长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家长对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策略。

(四)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小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弱,这是一个教育者和家长必须面对的现实,也是幼儿教育事业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

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培养也与幼儿的身心发展密切相关,为了使幼儿能够健康的发展就要重视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本研究就是通过对我国小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现状进行分析找出解决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弱的方法,为家长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教育做出自己的贡献。

本研究将通过对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现状进行客观的描述,进而从家长的角度分析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弱的原因,探讨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策略,从而提高家长的水平和意识,希望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和幼教事业的发展有一定意义。

二.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现状及表现

(1)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现状

大量的信息和研究揭示:

孩子不能很好地掌握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不仅会影响孩子现在的生活,而且也会给将来的学习、生活、处事带来极大的影响。

相反,则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事情的能力,对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但现在大部分的幼儿依赖性太强,生活自理能力弱,以致不能很好的适应新环境,因此从小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致关重要。

当孩子进人幼儿园时,首先面临的是如何适应集体生活,特别是进餐、午睡、入厕等生活自理的问题,这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挑战。

通过对6个小班保育员的访谈得到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调查事项

独立进餐

独立上厕所

自己穿衣服

整理玩具

总计

被调查幼儿人数

114

114

114

114

456

会的人数

84

18

41

96

239

会的概率

73℅

15℅

27℅

84℅

52℅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幼儿自己擦屁股和穿衣服的能力还比较的弱,整体情况也不好。

笔者通过在幼儿园的观察得到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调查事项

独立进餐

独立上厕所

自己穿衣服

整理玩具

总计

观察人数

114

16

69

114

313

会的人数

36

4

13

67

116

会的概率

31℅

25℅

19℅

58℅

37℅

从表一和表二的结果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保育员心中的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强于笔者的观察。

通过了解后才知道有许多的事都是在保育员的要求下幼儿才会自己勉强的做,保育员也会适当的帮助他们。

从笔者的观察中可以看出小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是比较弱的。

如独立进餐,经过实际观察,只有31℅的幼儿能够独立进餐。

并且通过对家长的访谈发现,大多数幼儿在家时不能独立进餐,掉饭粒、剩饭现象很普遍,只有少数几位小朋友在家偶尔练习过使用筷子。

关于独立入厕,只有25℅的幼儿能独立进行,还有75℅的幼儿不能独立如厕,甚至有个别家长要求教师为其孩子把屎、把尿。

关于自己穿衣服的调查,差不多有80℅的幼儿不能独立进行,而且部分幼儿穿鞋但很难分清左右,极个别幼儿不能自己穿鞋袜,甚至根本没有穿的意识。

在自己整理玩具的调查中差不多有40℅的幼儿不懂什么叫整理东西、为什么要整理自己的东西,以及如何整理自己的东西,仅有少数幼儿在成人提醒帮助下能把玩过的玩具放回原处。

从以上的调查中我们得到的结论是:

通过对四所幼儿园共110名幼儿的调查,发现目前幼儿生活自理能力不容乐观。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的实行,我国的幼儿独生子女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家长对幼儿的关爱程度也是大大提高,甚至到了溺爱的程度。

而现在幼儿生活自理的能力也是大大降低,我们在幼儿园经常可以看到许多幼儿连最基本的生活技能都不会。

小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还比较弱,我们要重视对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2)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弱的表现

笔者通过为期一个多月的实习和定期去幼儿园观察、长时间的和幼儿接触,发现了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弱的一些表现:

①不知道什么时候该动手做什么事

通过在幼儿园的实习观察发现幼儿到幼儿园之后的基本流程是:

向老师问好,整理好自己的书包,把作业交给老师,再自己拿凳子回到座位准备吃早餐。

但是大部分幼儿来到幼儿园之后并没有想到要做这些自我服务,而是“热心”的家长代劳。

家长送孩子到幼儿园之后就会很自然的给孩子把放好书包,再安顿孩子坐好并交待要听话后再跟孩子说再见,有的家长甚至连早餐都要帮孩子端到座位上了才肯离去。

这样就导致了孩子来幼儿园之后完全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或是可以做什么,只知道要坐好等着吃早餐,要么就是找自己的伙伴或喜欢的玩具玩。

②想动手时却不知道该怎么办

部分幼儿在家长或老师不在的情况下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事,但是做的时候却又不知道该如何下手,或是没有掌握好方法而做的不好。

这样对幼儿的自信心会有一定的打击,还会打消幼儿自己动手做事的积极性。

在观察中我经常看到有的孩子在拿到饭之后就为难了,不知道该如何才好,特别是吃面条等食物时,这时孩子会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去吃,有的甚至用手。

最后还是要老师去喂或是吃的衣服、桌子和地上到处都是,这样的场景在幼儿园小班是很常见的。

③在学校时和在家里的表现完全不同

有许多的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还会动手做一些自理方面的事,但是回家之后却不肯做了。

在幼儿园的时候有些幼儿会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如自己拿饭、自己倒水喝等,可是家长却说孩子在家里什么也不肯做或认为孩子什么都不会做。

以下是研究者收集的关于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弱的几个典型案例:

案例一:

早上家长把幼儿送到园以后,幼儿开始吃早餐。

幼儿A和妈妈来的时候别的小朋友已经开始吃了,教师连忙叫幼儿A来拿早餐去吃,这时妈妈快速的把书包放好跑过去帮幼儿把早餐端到桌子上去喂给幼儿A吃。

教师建议让孩子自己吃时孩子妈妈告诉老师怕孩子吃的慢早餐冷了也影响保育员收拾。

案例二:

放学的时候家长都来接小孩回家,大家都在收拾自己的书包准备爸爸妈妈接自己回家,而幼儿B却在玩自己喜欢的玩具。

当老师让他收拾书包准备回家的时候,幼儿B把书包拿来后不知道怎样把自己的衣服和书放在书包里,看见奶奶来后就急的哭了。

最后还是奶奶帮忙收拾的书包,奶奶还在抱怨老师没有给孙子收拾。

案例三:

幼儿园吃中饭的时候,保育员给所有的孩子都打好了饭让孩子开始吃饭。

这时别的小朋友都在吃饭而幼儿C却一直坐着不动,保育员过去问:

“你怎么不吃饭啊”幼儿C回答:

“老师喂我吃”“你在家里不是自己吃饭吗”保育员问道。

幼儿C说“妈妈喂的”,保育员让他自己吃饭他就哭了,保育员不得以只能喂他吃饭。

(二)影响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弱的因素

通过在幼儿园的观察和对部分家长和保育员的访谈后发现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弱的主要原因是:

1.孩子没有自己动手的机会

由于现在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家庭,所以家长对小孩的溺爱比较多,特别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对他们更是溺爱有加、过度爱护,许多应该孩子自己去做的事,家长都习惯包办代替,亲历亲为。

在对家长的访谈中就有一位奶奶这样说:

孩子现在还小也没有什么可以让他做的,而且孩子也做不了什么事,我们在家都闲着何必还要让孩子去做事呢,就算让孩子做什么事的话他们也不一定做的好,到时候还是要我们去做。

他们都认为只要孩子吃好、健康就好,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根本就没有自己动手做事的机会。

孩子在家是心肝宝贝,在家都有几个家长围着他转,哄他们开心,经常可以看见爷爷奶奶为了哄孩子吃饭跟着孩子到处跑,想尽各种办法让他们吃。

帮孩子小便,给他们脱衣服穿衣服,大人更是认为是理所当然的。

长时间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就会知道,只要是自己应该做的事家长都会帮忙做的。

慢慢的他们就没有了自己动手的意识,在家长这样的“帮助”下孩子的独立感也渐渐消失了,养成依赖心理,生活自理能力弱的现象也就自然产生了。

由于幼儿的小肌肉发展还不完善,自控能力差,手眼协调能力也还不够。

让孩子自己吃饭常常桌上地上都是,家长就嫌脏,认为还不如自己喂得快;有的孩子要自己洗手,结果手没洗干净,还弄湿了衣服,家长也后悔没帮他洗;孩子非要自己穿衣服,结果衣服穿反了,还要重穿,耽误了上班时间……。

案例三中的幼儿C就是在一岁半的时候就能够自己用勺子吃饭,可是经常洒的衣服、桌子和地上到处都是的,妈妈怕麻烦后来就干脆自己亲手喂,久而久之孩子就养成了吃饭要人喂的习惯,从而也失去了掌握吃饭技能的机会。

2.家长培养的意识不够

《纲要》中指出: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

”“家庭是孩子永远眷恋且不停课的学校,父母是孩子第一任且老师永不卸任的”。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也是幼儿园实施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

要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家长们必须端正教育态度,这样才能促进幼儿的发展进步。

在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时,家长要遵循孩子的年龄特征和生长发育规律。

现在的家长基本都已经意识到了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弱的现状,也知道要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但是家长的意识还不够强,只是在想到的时候就教教孩子,让他们做一做事情,并没有给孩子进行强化锻炼的机会,这样孩子还是没有掌握这些基本技能更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要想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家长必须要有很强的培养意识,只有时刻注意对孩子的培养、强化的锻炼才能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两次教育就能奏效的,这是个漫长的过程。

(三)研究结论

(1)小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普遍比较弱

从访谈的结果和研究者本人的观察中都可以看出,目前小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普遍比较弱。

孩子在平时生活中很少有自己动手做事的意识和机会,到了自己想做的时候却不知道做事的方法。

现在的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对子女的教育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从小学教育已经提早到了学前教育,有的甚至已经到了早期教育。

但是都只是强调对孩子的智力开发,都忽略了对孩子基本生活能力的培养。

长此以往我们的后代都会被培养成为智力超常却连自己都不会照顾的人。

(2)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必须依靠家庭教育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差的现状有很大原因是因为家庭教育没有做好,这点从观察和访谈结果中也可以看到。

现在的孩子都有了受教育的条件和机会,要是缺少了家庭教育,学校的教育在好也不可能让孩子养成好的生活习惯。

技能的培养和学习最重要的还是要靠反复的练习,才能强化到个人的思想,养成个人的习惯。

(3)必须要让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很大程度上与家长有关,而许多家长根本不知道怎样科学的去教育孩子,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必须解决的大问题。

三.关于家长对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对策与建议

现在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弱的现象普遍存在,尤其是小班幼儿,处于幼儿园教育的最初阶段,也正是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时期。

因而对小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进行培养就特别的重要。

对小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家长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让幼儿有动手做事的意识和机会

小班的基本动作已发展得比较自如,他们已能够掌握各种运用大肌肉的动作和某些运用小肌肉的精细动作,这为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基础,而且他们自身也产生了独立地进餐、盥洗、睡觉、穿脱衣服的愿望。

这时,成人既不能撒手不管,也不能包办一切,而要针对他们的发展水平,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机会,帮助他们实现生活自理能力的愿望。

家长无条件的包办代替,使幼儿形成一种错误认识:

自己不愿意干的事情,父母会帮着干,我们要通过各种形式,让幼儿知道,自己已经长大了,要不怕苦,不怕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教育发展。

家长在培养孩子生活自理习惯的时候也要注意利用环境因素。

通过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让幼儿有自己动手的意识。

让孩子从思想上意识到自己的事应该自己做。

只有从思想上意识到了,才会支配行动,付诸于行动,向目标努力。

孩子在善于动手的环境中进行一段时间的熏陶自然会慢慢尝试去自己动手做事。

当他们有了动手做事的想法和意识后,再去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习惯就简单多了。

家长在培养孩子的时候可以用以下方法:

1.示范给孩子看。

三岁左右的幼儿,学习的主要方法就是模仿。

家长在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时候要抓住这个特点,我们在家里要给孩子做好榜样。

让孩子看到我们的行为,让他们发现自己做事的乐趣从而产生自己做事的想法。

我们也可以在自己做事的时候叫孩子来“帮忙”,当幼儿听到家长的话时会非常乐意帮忙,因为这个年龄的孩子是最喜欢帮助别人的,还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以及亲子感情。

2.引导孩子发现问题。

只有在发现问题之后才会去想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人最基本的逻辑思维。

家长在平时生活中可以多引导孩子观察,看看还有什么事没有做或是应该做什么事。

比如在孩子的玩具没有收拾后,这时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观察什么东西没有收拾好,还可以让孩子先看看收拾好的玩具再看没有收拾好的玩具。

(二)教会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孩子都是在不断的探索和学习中成长的,因此我们要为他们提供尝试的机会,相信他们的能力,帮助他们学会各项生活技能的正确的操作方法是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环节。

幼儿有了自理意识后,如果缺少自理的技巧,就是想做也做不好。

我们应该教给孩子做事的方法,而不是一味地包办、代替。

小班幼儿的动手能力还很薄弱,成人对幼嫩的芽儿自然有种怜爱之心,帮了又帮,包了又包,使孩子失去了锻炼的机会。

我们应该减少包办代替,教会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在教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技巧的时候也要注意方式、方法。

建议家长可以多用用这些办法:

(1)通过竞赛游戏的方法。

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会努力的去达到目的,而且还可以增加亲子感情。

(2)在活动中加入生动有趣的儿歌。

在教孩子做事的方法时可以加入一些儿童喜欢的儿歌,这样会更有利于孩子记住这些方法。

(三)满足幼儿生活自理方面的要求,并正确对待出现的问题

幼儿的身心发展是有一定的顺序性的,三岁左右的幼儿会进入一个自我服务的时期,这时的孩子喜欢自己动手做事。

这时家长最主要的任务是要满足孩子自理方面的要求,给他们自己动手体会的机会。

不要因为怕孩子不会而不让他们动手去做,这样会打消孩子想动手的愿望,对孩子的自信心培养也不利。

在满足孩子生活自理需求方面要求的同时,还要注意正确对待出现的一些问题。

孩子在刚开始做某件事或是学习某种技能的时候肯定会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家长不要觉得这样不正常,甚至会对孩子过早的下结论,认为孩子就是这样的。

我们在遇到问题时首先应该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只有找到问题的原因才好解决问题。

再引导孩子,通过正确的方式、方法对孩子进行教育使孩子掌握正确的生活自理方法或技能。

家长在具体操作时应该注意这几个问题:

(1)帮助孩子保持积极心态。

比如,早上起床时会自己要求穿衣服,看到爸爸妈妈在做事的时候自己也想加入,尽管他们还没有这个能力,但是他们还是会高兴的去尝试、去体验。

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我们家长应该注意保护孩子的这份热情,通过适当的引导让幼儿养成好习惯。

(2)发现孩子的进步或优点。

家长应该多用发现的眼光去看待孩子,找到孩子的进步和好的地方,不要总盯着孩子的不足,大人都会经常放错误何况是还在学习中的孩子。

(3)多肯定孩子的优点。

人都是喜欢被别人夸奖的,尤其是孩子。

在活动中通过适当的夸奖会让孩子更有信心和耐心。

但是我们的夸奖或肯定也要正确和适当,不能盲目的去夸奖孩子,如当他们总是穿不好衣服时我们可以夸他们比上次要好,却不能说穿的很好。

(四)循序渐进,通过反复、强化的方法进行巩固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任何习惯的养成都不是一两次的培养就可以养成的。

生活习惯的养成也是如此,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家长在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时尤其要注意这个培养的过程,绝对不要操之过急,对孩子的培养我们要注意循序渐进的原则。

家长在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时,首先要掌握孩子的能力,知道孩子的现有水平,从而制定培养计划;其次,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增加他们的自信心。

最后,逐步的教一些适合他们年龄段的技能,慢慢让他们掌握自理的方法并养成习惯。

利用循序渐进的原则时还要配合强化的方法。

如果把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比喻为一场战争的话,循序渐进就好比是作战的战略,而强化则是作战的武器,想要打赢这场战这二者缺一不可。

我们学任何知识和技能都必须要经过反复的实践才能掌握,学习生活自理技能也不例外,养成好的生活习惯更不例外。

家长在对孩子的培养中一定要让孩子有反复操作的机会,通过不断的强化训练让孩子掌握生活自理技能;通过不断的动手做事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特别是要做好家园结合,让孩子可以把刚在幼儿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在家里进行巩固。

平时,家长同教师交谈、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可爱清新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