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考生物《健康地生活》练习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818641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69.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中考生物《健康地生活》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人教版中考生物《健康地生活》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人教版中考生物《健康地生活》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人教版中考生物《健康地生活》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人教版中考生物《健康地生活》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人教版中考生物《健康地生活》练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人教版中考生物《健康地生活》练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人教版中考生物《健康地生活》练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人教版中考生物《健康地生活》练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人教版中考生物《健康地生活》练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人教版中考生物《健康地生活》练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人教版中考生物《健康地生活》练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人教版中考生物《健康地生活》练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人教版中考生物《健康地生活》练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人教版中考生物《健康地生活》练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人教版中考生物《健康地生活》练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人教版中考生物《健康地生活》练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人教版中考生物《健康地生活》练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中考生物《健康地生活》练习题.docx

《人教版中考生物《健康地生活》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中考生物《健康地生活》练习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中考生物《健康地生活》练习题.docx

人教版中考生物《健康地生活》练习题

【人教版】中考生物《健康地生活》练习题

一、选择题

1.艾滋病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IV)所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下列关于艾滋病和HIV的描述,正确的是()

A.HIV没有细胞结构,属于原核生物

B.HIV有细胞结构,属于真核生物

C.HIV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繁殖

D.HIV是艾滋病的传染源

【答案】C

【解析】

【分析】

艾滋病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是人类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后导致免疫缺陷,使人体免疫功能缺损的疾病.

【详解】

HIV是病毒,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繁殖.

A、原核生物有细胞结构,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A错误;

B、真核生物,有细胞结构,且有真正的细胞核.B错误;

C、HIV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繁殖.C正确;

D、HIV是艾滋病的病原体,得艾滋病的人或动物属于传染源.D错误.

【点睛】

病原体与传染病的病因.

2.如果一个人的右手被割伤,喷出大量鲜红血液,请判断受伤血管和急救措施(  )

A.静脉,按压捆扎伤口近心端B.静脉,按压捆扎伤口远心端

C.动脉,按压捆扎伤口近心端D.动脉,按压捆扎伤口远心端

【答案】C

【解析】

【分析】

三种血管的出血特点和止血方法:

出血类型

出血特点

止血方法

动脉出血

颜色鲜红,血流较快,常呈喷射状

可用止血带或绷带在近心端止血

静脉出血

颜色暗红,血液流速较慢

可用指压法或止血带在远心端止血

毛细血管出血

颜色红色,血液缓慢渗出

可自然止血,也可用创可贴包扎伤口

【详解】

动脉出血颜色鲜红,血流较快,或喷射而出,因此“如果一个人的右手被割伤,喷出大量鲜红血液”,表明受伤的血管是动脉;应采取的急救措施是按压或捆扎伤口近心端。

故选C。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动脉出血的特点是:

颜色鲜红,血流较快,或喷射而出,以及止血方法。

3.下列有关出血急救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内出血一般不易诊断,如怀疑有内出血,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救治

B.毛细血管出血时血液从伤口渗出或像水珠一样流出,一般能自行止血

C.鲜红色血液从伤口喷出或随心跳一股一股涌出时,应及时按压破裂血管远心端

D.若大静脉或动脉出血,首先拨打急救电话,同时用手指、止血带或绷带压迫止血

【答案】C

【解析】

【分析】

动脉出血的特点,颜色鲜红,血流较快,常呈喷射状;静脉出血的特点是静脉血色暗红,血流较缓;毛细血管出血,血液缓慢渗出。

【详解】

A.内出血是指体内器官的出血,一般不易诊断。

因此应马上上医院检查,A正确。

B.毛细血管是连接最小静脉和动脉的血管,血流速度极慢,因而出血时是渗出并像水珠一样的流出,一般在血小板的作用下可自行凝固止血,不用包扎,只要稍作消毒即可,B正确。

C.动脉出血时血色鲜红,血液从伤口外喷射而出或一股一股地涌出,应及时按压破裂血管近心端,C错误。

D.血液暗红色,一般属于静脉出血,首先拨打急救电话,应在远心端处用手指、止血带或绷带止血,D正确。

故选:

C。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血管出血的特点和止血方法。

4.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是(  )

A.杀菌

B.接种疫苗

C.对传染病人进行集中治疗

D.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答案】B

【解析】

【分析】

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疾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详解】

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各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的给儿童进行预防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某种传染病的目的,这种有计划的进行预防接种叫计划免疫。

计划免疫可以有效的预防某种传染病,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儿童的预防保健工作,关心儿童的健康成长,在全国大力推广计划免疫工作,计划免疫(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最有效的手段,对于保护儿童的健康和生命,提高人口素质,造福子孙后代,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对传染病人进行集中治疗是控制传染源。

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有利于保护易感人群。

故选B。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措施是预防接种。

5.资料显示,我国每年大约35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血管健康影响人的寿命。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吸烟不仅会引起呼吸道疾病,而且会加速脂类物质沉积,加重心脏负担

B.食用过多的油脂类食物容易造成血管壁的脂肪沉积,引发动脉硬化

C.保持心血管健康的四大基石为:

合理膳食、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心理平衡

D.遇到心肌梗死的突发状况,不要随便搬动病人,就地休息,拨打“120”

【答案】A

【解析】

【分析】

心血管疾病是现代人的第一大杀手,病因有内因和外因之分:

内因主要是遗传高血压,外因是主导,有很多,其中占主导作用的是生活方式的不健康,如吸烟、酗酒、缺乏运动、精神压力、高血脂、高血糖等,所以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的方法就是改、动、保。

【详解】

A.香烟中含有1400多种成分,吸烟时产生烟雾里有40多种致癌物质,还有十多种会促进癌症发展的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一氧化碳焦油和多种其它金属化合物,烟中的烟碱,对气管、支气管有不良的刺激作用,易导致慢性支气管炎、肺癌等呼吸系统疾病,烟雾中的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影响红细胞的携氧能力,造成组织缺氧,从而诱发冠状动脉痉挛,故A错误。

B.食用过多的油脂类食物,容易造成心脏和血管壁的脂肪积累,影响其正常功能,甚至引发动脉硬化、高血压等,故B正确。

C.生活方式与人体的健康息息相关。

为了提高生活质量,要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健康的四大基石有:

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故C正确。

D.遇到心肌梗死患者要迅速拨打“120”,给其服用硝酸甘油片,不要随便搬动病人,就地休息,故D正确。

故选A。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的意义。

6.冠心病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简称,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

下列生活方式中,容易引起冠心病的是

A.吃清淡少盐的食物B.高脂肪饮食C.冬季注意保暖D.适当体育运动

【答案】B

【解析】

【详解】

心血管疾病指的是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等,这些疾病很难治愈,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一类疾病,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因素,除了遗传和先天性因素外,还包括人们的生活方式。

在饮食习惯方面,如果食用过多的高脂肪类食物,容易造成心脏和血管壁的脂肪等营养物质沉积,影响其正常功能,甚至引起动脉硬化、高血压等。

新鲜水果和蔬菜中含膳食纤维,膳食纤维能促进胃肠的蠕动和排空,所以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就会排便通畅、降低人体内过高的血脂和血糖,另外冬季注意保暖、适当体育运动有利于维护心脑血管的健康。

7.下列关于抗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抗体能够吞噬抗原,并将抗原清除

B.抗原和抗体结合属于非特异性结合

C.抗原被清除后,身体不再产生抗体

D.抗体是由淋巴细胞产生的特殊蛋白质

【答案】D

【解析】

【分析】

抗体是抗原进入人体,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能抵抗病原体的特殊物质。

其化学成分是蛋白质。

【详解】

A、抗体在抗原颗粒和吞噬细胞间“搭桥”,使吞噬细胞易于接近和吞噬抗原,而抗体不能吞噬抗原,A错误;

B、一种抗体只能消灭一种抗原物质,抗原和抗体结合属于特异性结合,B错误;

C、抗原被清除后,抗原再次侵入人体时机体产生抗体的速度比初次侵入人体时快,迅速将抗原消灭,C错误;

D、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D正确。

故选D。

【点睛】

考查特异性免疫的内容,正确理解抗原与抗体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8.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就“不同水质对蛙卵孵化的影响”进行了探究,其实验记录如下表:

组别

项目

水质

水量

水温

蛙卵数

孵出的蝌蚪数

A组

河水

500毫升

22℃

30个

28只

B组

蒸馏水

500毫升

10℃

30个

9只

该实验设计的不妥之处是

A.水量过多B.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

C.水温太高D.水中没有水草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水质对蛙卵孵化的影响”,所以在设置对照组时,要控制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条件.即除了水质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从表中可以看出,该实验变量除了水质外,还有水温,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

考点:

本题以探究“不同水质对蛙卵孵化的影响”这一现实问题为出发点,考查了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9.关于用药和急救的做法,正确的是(  )

A.伤口缓慢流出暗红血液,指压血管近心端止血

B.非处方药可以由患者自我诊断后购买和使用

C.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比例是15:

1

D.患流感时,可以使用抗生素杀灭体内病毒

【答案】B

【解析】

【分析】

(1)血管有三种:

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

动脉是把心脏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去的血管,血流速度最快,应该在近心端进行止血、包扎急救。

(2)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

(3)对溺水、触电、煤气中毒导致呼吸暂停者,应马上拨打“120”,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4)抗生素能杀灭体内细菌,对病毒无效。

【详解】

伤口缓慢流出暗红血液,是静脉出血,指压血管的远心端止血,A错误;

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B正确;

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的方法结合时,要先做30次心脏按压,并保持气道通畅,再做2次人工呼吸,如此交替反复进行。

所以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比例是30:

2,C错误;

流感是有病毒引起的,抗生素是杀菌的,不能杀死病毒,D错误。

【点睛】

考查学生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

10.下图所包含的信息和相关知识正确的是()

A.图中的病毒是抗体

B.该免疫类型是非特异性免疫

C.该免疫细胞可以产生抵抗该病毒的抗体

D.该免疫细胞可以把入侵的病毒全部消灭

【答案】C

【解析】

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因此图中的病毒起抗原作用,A错误;

抗体属于第三道防线,因此该免疫类型是特异性免疫,B错误;

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该免疫细胞会产生抵抗病毒的抗体,C正确;

该免疫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病毒结合后导致病毒失活,然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掉,而不是该免疫细胞产生的抗体可以把入侵的病毒全部消灭,D错误。

11.下列关于安全用药的常识和做法,正确的是

A.中药是纯天然草药,对人体没有副作用

B.药吃得越多,病好得越快

C.运动员不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D.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使用前都必须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答案】D

【解析】

【分析】

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

【详解】

A、是药三分毒,中药虽然是纯天然草药,对人体还是有副作用,A错误;

B、要按说明书吃药,并不是吃的越多越好,B错误;

C、药物的不良反应是人体的免疫力对外来的药物的一种排斥,运动员不一定不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C错误;

D、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使用前都必须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D正确。

【点睛】

理解掌握安全用药的常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2.将他人器官移植到患者体内不易成功。

从免疫概念分析,移植的器官相当于()

A.病原体

B.疫苗

C.抗原

D.抗体

【答案】C

【解析】

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异物)叫做抗原,一定的抗体能够与一定的抗原结合,从而促进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将抗原清除,但免疫并不是总对人体有益的,将他人器官移植到患者体内不易成功。

从免疫概念分析,移植的器官相当于抗原。

13.我国自主研制的埃博拉疫苗首次获得境外临床试验许可,在塞拉利昂启动Ⅱ期临床试验.接种这种疫苗属于(  )

A.非特异性免疫,保护易感人群

B.非特异性免疫,切断传播途径

C.特异性免疫,控制传染源

D.特异性免疫,保护易感人群

【答案】D

【解析】

【分析】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一种疾病。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详解】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散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其他人所经过的途径或各种生物媒介,疫苗相当于抗原,能够刺激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抗体,产生的这种抗体只针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群,所以接种疫苗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中属于保护易感人群,故D符合题意。

【点睛】

知道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即能正确答题。

14.我国科学家屠呦呦成功研制出治疗疟疾的青蒿素.荣获诺贝尔奖.从预防传染病来看,对疟疾患者及时治疗属于(  )

A.消灭病原体B.控制传染源C.切断传播途径D.保护易感人群

【答案】B

【解析】

【分析】

传染病流行需同时具备三个环节:

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源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者。

【详解】

“疟疾患者”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传染源,因此“对疟疾患者进行了及时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

故选:

B。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15.体检发现小王体内没有乙肝抗体,医生建议他注射乙肝疫苗.注射的乙肝疫苗和免疫方式分別是(  )

A.抗体、特异性免疫B.抗体、非特异性免疫

C.抗原、特异性免疫D.抗原、非特异性免疫

【答案】C

【解析】

【分析】

(1)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就是抗原。

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

(2)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3)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

包括第一、二道防线。

(4)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

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

【详解】

注射的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进入人体后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抗相应病原体的抗体。

因此其注射的乙肝疫苗是抗原,不是抗体。

接种疫苗可以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抗该病原体的抗体,抗体具有专一性。

所以注射的乙肝疫苗和免疫方式分別是抗原、特异性免疫。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抗原、抗体、疫苗和特异性免疫的特点。

16.在日常生活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青少年应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B.为尽快消除青春痘可以进行挤压

C.感冒发低烧可到药店自购处方药D.被狗咬伤后不去接种狂犬病疫苗

【答案】A

【解析】

【分析】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

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

根据自己家人的疾病情况,要注意了解一些常用的药物。

【详解】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修复和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

青少年正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因此青少年应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A正确;挤压青春痘会造成皮肤二次伤害,青春痘恢复的更慢,B错误;处方药必须有医生的处方才能购买,C错误;狗咬伤后不去接种狂犬病疫苗,极易会患上狂犬病致人死亡,D错误。

【点睛】

本题涉及知识面较高,是综合题,结合题意解答。

17.生活中遇到危险或意外伤害时,要采取必要的措施。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当有人溺水造成呼吸停止时,用人工呼吸的方法进行急救

B.将因煤气中毒而昏迷的人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抢救

C.被毒蛇咬伤小腿,应立即扎紧伤口近心端,尽快去医院进行治疗

D.某人因车祸导致动脉大出血,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同时在远心端止血

【答案】D

【解析】

【分析】

出现意外、危机时,我们要拨打急救电话并采取一定的急救措施,人工呼吸以及胸外心脏挤压是常用的两种急救措施。

【详解】

人工呼吸是一种常用的急救方法,用于救助溺水、煤气中毒或触电等停止呼吸的病人,以挽救病人的生命。

人工呼吸最简单易行的方法是口对口吹气法,A正确;煤气中毒又叫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气大得多,血红蛋白的数量是有限的,这样,就使氧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因此,发现有人煤气中毒,迅速关紧煤气阀,打开门窗通风,降低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快速移到通风处,再救治,B正确;被毒蛇咬伤后,蛇毒会随着静脉血管先运回心脏,因此要迅速用绳勒紧伤口上方(近心端),C正确;某人因车祸导致动脉大出血,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应在近心端用指压法或止血带止血法止血,D错误。

【点睛】

掌握常用的急救措施,即解决题目,最好又会在必要的时候能用于救助他人。

18.下列关于安全用药的作法中,正确的一组是(  )

①生病买药时首先明确病情、病因

②即使是治疗同一种病的药也不能随意组合使用

③病情好转就可以立即停药

④服药时不可以随意增加用量

⑤发烧时可以直接使用退烧药

⑥用药前应关注药品使用说明书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⑥C.①②④⑥D.①②④⑤

【答案】C

【解析】

【分析】

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

【详解】

①生病买药时首先要明确病情、病因,对症下药,正确;②即使是治疗同一种病的药也不能随意组合使用,因为治疗同一种病的药名称不同,但可能成分相同,正确;③病情好转不能立即停药,一定要遵从医嘱,错误;④服药时要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不可以随意增加用量,因为药品有毒副作用,正确;⑤发烧时不可以直接使用退烧药,要咨询医生,根据病情对症下药,错误;⑥在用药前要关注药品使用说明书,按照说明书要求用药,正确。

因此正确的一组是①②④⑥。

故选C。

【点睛】

明确:

处方药的使用要遵医嘱,非处方药的使用要认真阅读说明书,按说明书服用.

19.“关注健康,珍爱生命”,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今年发生的禽流感是由病毒H7N9引起的,下列关于H7N9流感的认识或做法正确的是(  )

A.H7N9流感病毒是传染源

B.H7N9流感未发现人与人之间的传染,所以不是传染病

C.H7N9流感患者痊愈后,体内会产生针对此病毒的抗体,这种抗体的成分是蛋白质

D.加强锻炼,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措施,这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答案】C

【解析】

病原体指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

微生物占绝大多数,包括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细菌、螺旋体和真菌;寄生虫主要有原虫和嚅虫。

病原体属于寄生性生物,所寄生的自然宿主为动植物和人,H7N9流感病毒是病原体,A错误;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H7N9流感是由病原体引起的,属于传染病,B错误;

抗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

如当H7N9病毒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抗H7N9病毒的特殊蛋白质,此蛋白质叫做抗体,C正确;

加强锻炼,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措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D错误。

20.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传染病,可经按蚊叮咬传播,其感染人的过程如图所示。

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能有效治疗疟疾患者。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按蚊是引发人体感染疟疾的病原体

B.肝脏和红细胞是散播疟原虫的传染源

C.控制按蚊数量能有效预防该病的传播

D.用青蒿素治疗患者是保护易感人群

【答案】C

【解析】

【分析】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

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叫传染源。

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隔离、治疗、及时处理等)、切断传播途径(清洁、开窗通风、消毒等)、保护易感人群(加强锻炼、预防接种等)。

【详解】

A、从传染病角度分析,疟原虫是疟疾的病原体,A错误;

B、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叫传染源,因此,疟疾患者是散播疟原虫的传染源,B错误;

C、按蚊是能够传染病原体的动物,因此按蚊属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中的传播途径生物媒介。

所以控制按蚊数量能有效预防该病的传播,C正确;

D、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用青蒿素治疗患者是控制传染源,D错误。

故选C。

【点睛】

掌握病原体、传染源及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是解题的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