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阳煤矿水害重特大灾害治理与预防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820302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7.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阳煤矿水害重特大灾害治理与预防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唐阳煤矿水害重特大灾害治理与预防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唐阳煤矿水害重特大灾害治理与预防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唐阳煤矿水害重特大灾害治理与预防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唐阳煤矿水害重特大灾害治理与预防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唐阳煤矿水害重特大灾害治理与预防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唐阳煤矿水害重特大灾害治理与预防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唐阳煤矿水害重特大灾害治理与预防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唐阳煤矿水害重特大灾害治理与预防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唐阳煤矿水害重特大灾害治理与预防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唐阳煤矿水害重特大灾害治理与预防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唐阳煤矿水害重特大灾害治理与预防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唐阳煤矿水害重特大灾害治理与预防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唐阳煤矿水害重特大灾害治理与预防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唐阳煤矿水害重特大灾害治理与预防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唐阳煤矿水害重特大灾害治理与预防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唐阳煤矿水害重特大灾害治理与预防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唐阳煤矿水害重特大灾害治理与预防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唐阳煤矿水害重特大灾害治理与预防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唐阳煤矿水害重特大灾害治理与预防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唐阳煤矿水害重特大灾害治理与预防方案.docx

《唐阳煤矿水害重特大灾害治理与预防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阳煤矿水害重特大灾害治理与预防方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唐阳煤矿水害重特大灾害治理与预防方案.docx

唐阳煤矿水害重特大灾害治理与预防方案

1、矿井概况

1.1基本情况

唐阳煤矿位于济宁市汶上县南站镇境内,是一座设计生产能力为45万吨/年、核定生产能力100万吨/年(2003年核定)的地方国有煤矿,隶属于曲阜市管辖。

矿井采用立井开拓,走向长壁式采煤方法,炮采和综放开采工艺,中央并列抽出式通风,设计服务年限58年。

井田含煤地层为二叠系的山西组和石炭系的太原组,可采煤层共四层(2、3、16、17煤层),总厚度7.42m,主采3#煤层,平均厚度4.74m,16、17煤层由于埋藏深水文地质条件复杂,且含硫较高,经山东省矿产资源委员会以鲁资准[1997]5号文件批准列为暂不能利用储量。

矿井于1998年7月28日破土动工,2000年12月31日开始试生产,截止到2003年底,共采出原煤241万吨,剩余地质储量14212万吨,其中3煤地质储量10333万吨,16、17煤层地质储量3879万吨,工业储量8639万吨,可采储量3396万吨,远景储量1694万吨。

根据山东省计划委员会鲁计交能字[1998]第58号文件,唐阳井田境界为:

北部以3947000线附近为界;东部以徐学庄断层、DF5断层、辛庄断层、3煤层岩浆侵入边界投影线、F12断层为界;南界为唐阳断层;西部以DF2断层及各煤层隐伏露头为界。

地理坐标为:

东经116°30'51"~116°34'38",北纬35°35'23"~35°39'00"。

井田面积18km2。

1.2自然概况

区内地势平坦,为冲积平原,地面标高在40m左右。

在区域上,井田属南四湖水系,但地表无大的河流,仅有一条大寨沟横贯东西,小的沟渠较多,纵横交错。

沟渠水量受大气降水影响,雨季水位较高,旱季水位较低,甚至干涸。

本区气候温和,属北温带季风区,海洋—大陆性气候,但由于为鲁南山区所隔,受海洋影响较小,气候变化显著,四季分明。

年平均气温13.5℃,月平均最高气温29℃,月平均最低气温4.1℃,日最高气温41.6℃,日最低气温-19.4℃;年平均降雨量701.9mm,年最大降雨量1186mm,年最小降雨量411.9mm,日最大降雨量177.1mm。

降雨多集中于7、8月份,春季雨量少;年平均蒸发量1654.7mm,最大蒸发量1819.5mm。

春夏多东及东南风,冬季多西北风,平均风速2.3m/s。

历年最大积雪厚度0.15m,最大冻土厚度0.31m。

2、矿井地质及水文地质

2.1矿井地质

2.1.1井田地层

汶上—宁阳煤田位于鲁西南断陷内,煤系地层一般为巨厚的新生界松散层所覆盖,为全隐蔽的华北型石炭—二叠系煤田,煤田东南部见寒武糸零星出露。

在元古界的基底上沉积了一系列古生代、中生代及新生代的地层(见附图2.1),井田内地层自上而下为:

2.1.1.1第四系

厚度为222.8m~297.9m,平均257.3m,可分为全新统与更新统两部分。

全新统主要由土黄、棕黄色细砂、中砂、粘土质砂夹1~3层粘土组成,平均厚度36m;更新统主要由土黄、棕黄及浅灰色粘土、粘土质砂及细砂、中砂组成,平均厚度50.3m。

与下伏地层不整合接触。

2.1.1.2侏罗系蒙阴组

最大揭露厚度10.9m,主要由紫红色或砖红色中、细粒砂岩,夹紫红色泥岩或粉砂岩组成。

与下伏地层不整合接触。

2.1.1.3二叠系

上石盒子组最大揭露厚度389.8m,由杂色泥、粉砂岩及砂岩组成,本组下部有一层铝质泥岩,全区发育,距3煤层约110m,可作为地层对比标志。

下石盒子厚度为42m~69m,平均为58m,由灰绿色、浅灰色砂岩和灰绿色含紫斑的粉灰岩、泥岩组成。

山西组厚度为52m~80m,平均为68m,由灰~深灰色砂岩、粉砂岩、泥岩和煤组成。

本组含煤2层,自上而下为2煤、3煤,2煤层为局部可采煤层,位于本组中部;3煤为主采煤层,位于本组下部,3煤层顶板砂岩为灰或浅灰色,含暗色矿物条带,多钙质胶结,其分选性差,磨园度低,常呈次棱角状,可作为煤层对比辅助标志。

2煤与3煤间距24m~42m,平均34m。

2.1.1.4石炭系

太原组厚度150m~175m,平均为162m,由灰色~深灰色泥岩、粉砂岩、砂岩及浅灰色灰岩和煤组成,含灰岩9层,其中三灰、八灰、十下灰较稳定,可作为地层对比标志。

本组含煤20层,自上而下编号为5~18煤层,其中位于本组底部的16煤层和17煤层为大部分可采煤层。

16、17煤层间距10m~18m,平均14m。

本溪组厚度16m~32m,平均为24m,由深灰色泥岩、浅灰色粉砂岩、铝土岩、灰岩及薄煤层组成,中部和顶部有三层灰岩,自上而下编号十二灰、十三灰、十四灰,下部为G层铝土岩。

本组含煤1~2层,自上而下编号为19号煤层和20煤层,均不可采。

2.1.1.5奥陶系马家沟组

厚度800m以上,井田最大揭露厚度53.7m,由厚层灰色及棕灰色石灰岩组成。

2.1.2井田构造

井田构造为中等偏复杂型,褶曲与断裂构造均较发育(见附图2.2)。

2.1.2.1褶曲构造

本区整体表现为一不对称的复式向斜构造,地层走向多变。

自南向北,地层走向由近东西向转折为南北向,并逐渐过渡为东西向。

地层总体上向东倾斜,倾角一般在5~20°之间,西陡东缓。

其上次级褶曲发育,因断层的切割破坏,次级褶曲间局部的过渡关系有时并不明显,且轴向也明显不一致。

井田内次级褶曲有:

大唐阳向斜、西唐阳背斜、后李尹-沙庄向斜、辛庄背斜、岗上村向斜。

2.1.2.2断裂构造

本区断裂构造发育,均为高角度正断层,共组合落差20m以上的断层14条,其中落差20~50m的断层4条,落差50~200m的断层8条,落差大于200m的断层2条。

断层呈北东向和北西向展布,似网状断块格局,与区域性断裂构造展布方向不同,这可能是在边界条件下,区域性应力场作用于本区发生应力扰动的结果。

大断层之间的小断层非常发育,目前采掘工作面实际接露已达到113条,断层密度达到91条/km2,其中落差5m~20m的断层27条。

2.1.3岩浆岩

本区有燕山期的岩浆岩侵入(见附图2.3),以顺层侵入方式为主,侵入层位有上部煤组(3煤)和下部煤组(16、17煤)。

对于3煤层,岩浆岩分布于本区中部,即DF5断层和徐学庄断层之间,断层破碎带可能为岩浆的侵入通道;对于下组煤,岩浆岩侵入区有两个,一是本区南部边缘,二是辛庄以西的辛庄断层两侧。

在井田内,因岩浆岩侵入3煤层的区域已经处于井田边界外,因此对开采本区3煤层影响不大;岩浆岩对井田内16、17煤层的破坏作用较大,使煤层变薄、变质或被吞蚀。

2.1.4岩溶陷落柱

井田精查勘探和目前采掘工作面都没有接露岩溶陷落柱。

2.2矿井水文地质

井田水文地质条件为简单~复杂类型。

其中开采3煤层的水文地质类型为二类一型,即以裂隙含水层为主,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矿床;开采16、17煤层时为三类第一亚类二型,即以岩溶含水层为主的顶板进水,水文地质条件中等的矿床;但是当发生奥灰底鼓突水时,二者均转化为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复杂类型的底板进水的岩溶充水矿床。

2.2.1地表水系

井田内河流属南四湖水系,但地表无大的河流,仅有一条大寨沟横贯东西,沟渠水量受大气降水控制,雨水季节水位较高,旱季水位较低,甚至干涸。

但总的来看,地表水对矿井开采影响不大。

2.2.2含水层特征

2.2.2.1第四系含水层特征

自地表下3~5m起为第一含水层,底板深度29.9m~44.1m,平均36m,砂层厚度约13m,本组透水性好,富水性强。

第二含水层底板埋深88.5m~108.5m,平均组厚41m,本组砂层厚度大,粒度粗,富水性较强。

第三含水层底板埋深202.2m~228.1m,平均组厚83m,上部粘土类较多,下部则以砂层为主,本组富水性中等。

第四含水层砂层厚度3.1m~10.4m,在本井田内分布不普遍,只在局部地带发育。

2.2.2.2煤系地层含水层

3煤顶底板砂岩裂隙含水层在全井田发育,平均厚度50.1m,以细粒和中粒砂岩为主,局部夹粉砂岩或泥岩,有砂岩2~7层,裂隙发育不均一;水位标高32.8m~33.6m,单位涌水量0.013~0.023L/s.m,渗透系数0.0394~0.0814m/d,PH值7.9~8.1,矿化度0.536~0.660g/l,水质类型为重碳酸•氯化—钠型水;该含水层以存储量为主,富水性较弱,为开采2煤和3煤的直接充水水源。

太原组三灰岩溶裂隙含水层在全井田发育,平均厚度3.86m,上距3煤36m~58m,平均49m,下距16煤层105m,该含水层裂隙发育不均一,表现为浅部富水性大于深部,在不同部位其富水性也不同;水位标高38.63m~39.89m,单位涌水量为0.00302~0.0657L/s.m,渗透系数0.0848m/d,PH值7.7~8.3,矿化度0.470~0.695g/l,水质类型为重碳酸—钠型水;该含水层以存储量为主,富水性较弱。

太原组十下灰岩溶裂隙含水层平均厚度5.18m,岩溶裂隙发育不均一;水位标高33.72m,单位涌水量0.00177L/s.m,渗透系数为0.052m/d,PH值7.4,矿化度3.347g/l,水质类型为氯化•硫酸—钠钙型水;该含水层富水性较弱,为16和17煤层的直接充水水源。

奥陶系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总厚度大于800m,上距17煤层38m;该含水层岩溶裂隙较发育,水位标高31.97m~32.68m,单位涌水量0.049~0.132L/s.m,渗透系数0.094~0.1169m/d,PH值7.6,矿化度1.052~5.366g/l,水质类型为硫酸•氯化—钙钠镁型水,该含水层富水性弱~中等,对煤层开采尤其是下组煤开采具有威胁性。

2.2.3隔水层特征

2.2.3.1第四系隔水层特征

第一隔水层底板埋深48.4m~59.2m,平均组厚18m,由砂质粘土、粘土夹1~3层砂或粘土质砂组成,该组一般隔水性较好,但在部分地段,粘土类较薄,致使一、二含水层有水力联系。

第二隔水层底板埋深113.1m~129.8m,平均组厚29m,由粘土、砂质粘土类1~3层砂层组成,该组分布较稳定,隔水性能较好。

第三隔水层底板埋深227.6m~297.9m,厚度25.4m~73.5m,平均厚度为50.3m,隔水层纯厚13.6m~56.9m,由砂质粘土、钙质粘土、粘土夹1~4层砂或粘土质砂组成,该组在井田内分布稳定,粘土厚度大,可塑性好,膨胀性强,隔水性能好,为井田内重要的隔水层,能阻隔其上各含水层及地表水、大气降水向矿坑充水。

2.2.3.2基岩隔水层

2煤上隔水层层厚13m~80m,一般由泥岩、粉砂岩组成,裂隙不发育,含水性弱,一般能起到隔水作用,该层可以防止上部裂隙水和基岩界面风化带之水的下渗。

3煤层至太原组三灰岩间隔水层厚度为30.7m~57.4m,一般厚40m左右,主要由粉砂岩、泥岩、砂岩组成,一般能起到隔水作用,若受断层影响,使三煤和三灰间距缩短,在开采3煤层时,这一地带三灰水有可能成为矿坑的直接充水或补给水源。

17煤层底板至奥灰间隔水层厚度25.4m~46.2m,平均厚度38.9m,主要由是泥岩、粉砂岩组成,由于该层平均厚度不大,易发生奥灰水突水事故。

2.2.4断层导水性及含水性

通过对唐阳断层、辛庄断层抽水试验,井下对DF2断层、DF3断层、DF5断层打钻探测以及采掘工作面实际接露DF3断层、DF4断层、辛庄断层来看,井田内断层的导水性和含水性都很弱,从井田揭露断层带的简易水文地质观测资料看,无循环液大的漏失现象,这也证明了这一点。

但是,由于井田内断层落差较大,落差大多在50m~200m之间,有的大于200m,且多为张性断层,使得可采煤层的直接充水含水层与奥灰对口接触或间距变小,奥灰水可能通过破碎带成为煤层开采的补给水源。

2.2.5含水层间水力联系

2.2.5.1区域间水力联系

唐阳井田位于鲁西南断陷区水文地质单元的西部,单元边界断层中,嘉祥断层和凫山断层与奥陶系、寒武系石灰岩接触,构成侧向补给边界,郓城断层和峄山断层封闭良好,构成隔水边界。

区域构造对岩溶水起着明显的控制作用,控制了含水构造的形成和水文地质单元的划分。

单元内具有独立的补给、径流和排泄区。

2.2.5.2井田内各含水层间水力联系

新生界第一含水层主要靠大气降水和地表水垂直渗透补给,循环交替条件好,动态随季节变化大,主要排泄途径为蒸发或人工开采;第二、三含水层以区域层间径流补给为主,在一隔和二隔部分薄弱地带,将构成一、二含和二、三含的越流补给关系;第四含水层受第三隔水层的影响,使其与上部地表水及一、二、三含地下水基本上无水力联系,但与基岩风氧化带水有一定的水力联系。

3煤顶底板砂岩裂隙含水层渗透性弱,主要受区域层间径流补给,局部与太原组三灰间距较小或对口接触地带有可能接受三灰水补给,由于巷道的开挖和煤层的开采,砂岩裂隙水以突水、淋水和滴水的形式向矿坑排泄。

太灰和奥灰岩溶裂隙含水层以各自的层间径流补给为主,但在局部灰岩对口接触地带有可能存在补给关系。

 

3、矿井充水因素

3.1矿井充水因素分析

3.1.1各含水层因素分析

大气降水、地表水及第四系一、二、三含水层受第四系第三隔水层的影响,对煤层开采构不成威胁。

第四系第四含水层与基岩风化带内的水为开采3煤层时的间接充水水源。

但是,只有当回采工作面顶板垮落后,导水裂隙带波及到该两含水层时,才会引起向矿坑充水。

3煤顶底板砂岩裂隙水是矿井开拓和开采3煤时的直接充水水源,砂岩裂隙不甚发育,在一般情况下,3煤顶底板砂岩裂隙含水层富水性较弱,以储存量为主,补给量不足。

太原组石灰岩岩溶裂隙水,尤其是三灰岩溶裂隙含水层水,在正常情况下对3煤开采无直接充水影响,但当断层使3煤层与三灰对口接触或间距缩短小于20m时,三灰水成为矿坑充水的补给水源。

十下灰是16煤顶板,十一灰是17煤顶板,故开采16、17煤时,十下灰、十一灰及其上下附近的灰岩、砂岩水是直接充水水源,尤其是十下灰,厚度较大,岩溶裂隙发育不均一,是主要的直接充水含水层。

奥灰岩溶裂隙的发育具有极度不均一性,故其富水性变化大。

当巷道开拓或煤层开采遇断层使隔水层变薄或使煤层与太灰对口接触时,奥灰易对矿坑产生直接充水或使巷道发生底鼓。

3.1.2断裂构造因素分析

井田内多数断层富水性较弱,导水性也较差,但当主采煤层与富水岩层对口接触或沟通时,尤其是巷道开拓和煤层开采破坏了岩层的完整性和原有地应力,这样,断层的导水性有可能大大增加,断层就成为了沟通含水层地下水的通道。

3.1.3钻孔因素分析

精查阶段所施工的钻孔封孔质量可靠,在巷道和回采工作面从293、283、北5钻孔附近穿过时,没有出现涌水现象也说明了这一点。

但是,本区曾在六十年代施工过找煤钻孔,但这些钻孔多数已无资料可查,找到的汶34孔在有关报告中对封孔质量却做出了不合格的结论,因此,老钻孔有可能成为沟通采掘工作面与各含水层间联系的通道,造成向矿井直接充水。

3.1.4老空区因素分析

唐阳井田不存在古空积水的问题。

但是,受地质条件和水文条件的限制,自建矿以来开掘的采掘工作面形成的采空区、废巷等在低洼处存有积水,当新的采掘工作面施工到积水区附近时,易造成突水事故。

3.2充水含水层水文地质特征

3.2.1基岩风化带水文地质特征

3煤层区厚松散层下分布有山西组不同岩性的基岩,它们经过漫长地质岁月的风化剥蚀作用,形成了剥蚀面及基岩风化带,根据相邻矿区的研究资料并结合本区勘探时做的简易水文观测,该层高角度小裂隙发育,多为泥质充填,单位涌水量0.01608~0.04589L/s.m,渗透系数0.06394~0.3745m/d,为弱含水层或微弱含水层,上部回采工作面顶板完全垮落后没有出现涌水量增大的现象,也证明了该层水的弱含水性,因此,该层水对矿坑充水无大的影响,不会构成防治水安全隐患。

3.2.2三煤顶底板砂岩裂隙含水层水文特征

3.2.2.1钻探、巷道揭露情况

3煤顶底板砂岩通过钻探、巷道揭露水量很小。

在1301工作面和033工作面下顺槽曾施工过四个放水孔,钻孔深30m~50m,其中两个钻孔无水,一个钻孔有少量滴水,一个钻孔出现少量涌水,水量小于1m3/h;在施工135皮带顺槽时,用锚杆钻机打放水孔,孔深5m,曾出现5.6m3/h的最大涌水量。

-305水平轨道大巷首次揭露该含水层时出现了4m3/h的涌水,以后很快消失。

在施工回采工作面上下顺槽时,只在构造发育的少数地段出现淋水、滴水,最大涌水量为3m3/h,其它地段无水。

巷道出水形式以顶板淋水为主,少量底板渗水。

3.2.2.2回采工作面揭露情况

0311工作面为矿井投产的第一个回采面,回采初期,老顶来压后,发生3煤层顶板砂岩涌水,最大涌水量20m3/h,以后很快减小到8m3/h;在0331工作面初次来压期间,出现了40m3/h的涌水,三天后涌水量减小到8m3/h,这次涌水是目前为止回采工作面在初次来压期间出现的最大涌水;其余的回采工作面,有的到工作面结束后也没有出水,有的只有每小时几立方米的涌水量。

综上所述,3煤层顶底板砂岩裂隙含水层裂隙不发育,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均较差,以存储量为主,导水性和富水性弱,是矿井开采3煤层时的主要充水水源,在回采工作面初采期间,存在着防治水安全隐患。

3.2.3三灰岩溶裂隙含水层水文特征

通过钻探和巷道揭露,三灰岩溶裂隙含水层裂隙发育不均一,富水性弱,以存储量为主,受井田内断层错动的影响,三灰含水层在各块段内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较差。

在-305m水平轨道大巷打钻首次探放三灰水时,共施工3个钻孔,单孔最大涌水量为107m3/h,水压0.7MPa,放水10天后,水量减小到5m3/h;在北冀检修巷探放水时,最大水压1.0MPa,但涌水量较小,最大涌水量只有7.8m3/h,且疏干时间短。

在-305m水平大巷再次揭露三灰、130总回、13皮带下山以及二采区轨道大巷揭露三灰前,虽没有进行探放水工作,但巷道直接揭露时的涌水量都小于4m3/h,且喷浆封闭围岩后无水涌出。

因此,综合以上情况,三灰岩溶裂隙含水层对矿井充水影响较小,在局部地段构成防治水安全隐患。

3.2.4十下灰和奥灰岩溶裂隙含水层水文特征

在目前的采掘工作中,还没有直接接露十下灰岩溶裂隙含水层和奥陶系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只是在施工中央水仓时,受断层错动的影响,巷道底板距十下灰顶板只有10m的间距,但没有出现涌水现象。

由于我矿主采3#煤层,3煤下距十下灰平均154m,下距奥灰平均206m,正常情况下,两含水层不会对矿井安全构成威胁。

但是,因大断层的错动,造成3煤层与两含水层距离拉近或对口接触,在保护煤柱没有留够或断层导水的情况下,将会变成矿井的最大充水水源,成为矿井的重大安全隐患。

 

4、矿井涌水特征

4.1矿井涌水量情况

唐阳煤矿为新建井,目前在第一水平(-305水平)进行采掘工作,历年矿井涌水量情况见下表:

表4.1历年矿井涌水量情况表

年度水量

最大(m3/h)

最小(m3/h)

平均(m3/h)

2000年

38.7

13.5

21.4

2001年

64.3

43.4

58.7

2002年

68.2

60.0

64.3

2003年

68.5

59.2

62.6

4.2矿井水构成

矿井涌水主要来源于三煤顶底板砂岩裂隙含水层、三灰岩溶裂隙含水层、第四系第四含水层、风氧化带含水层以及井下用防尘降水、煤层注水、防火灌浆用水、打钻用水、消防洒水等。

其中三煤顶底板砂岩裂隙含水层涌水量占全矿井涌水量的78%左右,四含及风氧化带涌水量占12%左右,其它涌水占10%左右。

目前,矿井没有三灰涌水点,即使巷道过三灰或打钻探放三灰水时(矿井首次揭露三灰除外),三灰涌水量占全矿井的涌水量也超不过10%。

在三煤顶底板砂岩裂隙含水层涌水中,回采工作面涌水占80%左右,巷道涌水占20%左右。

4.3矿井涌水相关因素分析

根据四年来对各相关因素的统计分析,矿井涌水量无明显的季节性特点,其原因为第三隔水层的存在阻止了大气降水向矿坑排泄;由于三煤顶底板砂岩裂隙含水层在各块段内富水性的不同,因而,矿井涌水量与主要巷道长度以及采空区面积也无明显的关系。

4.4矿井涌水特点及变化规律

4.4.1分区性

由于0采区3煤层直接顶为8m左右的泥岩和粉砂岩,该层厚度较大,且裂隙不发育,巷道掘进和钻孔接露时均难达到疏放水的目的,因此,在回采期间常常发生集中涌水,特别是在工作面初次来压期间,因直接顶断裂形成的冒落裂隙带同砂岩蓄水块段连通,极易发生突水或集中涌水;一采区3煤层直接顶为3m左右的粉砂岩,裂隙较发育,且与其上的砂岩裂隙有一定的连通性,通过巷道掘进和回采前打钻可以疏放一部分,故回采期间出现少量涌水或不出现涌水。

4.4.2工作面初采期间涌水规律

初采期间涌水主要表现为采空区涌水、采场控顶区淋水和底板渗水。

其中,采场控顶区淋水和底板渗水占总涌水量的3%~20%,其余则为采空区涌水。

采场控顶区淋水在采场内分布不均匀。

通过现场观测,淋水主要集中在采面的中下部靠老塘侧,底板渗水主要集中在煤壁侧,在打底眼时,也发现有涌水现象,但水量很小。

初采期间涌水量与初采推进有关。

初采初期涌水量很小甚至无水,初次来压时涌水量最大,而后逐渐减少,直至稳定在8~10m3/h之间。

初采期间涌水与地质构造及节理的发育程度密切相关。

一是在初采期间采空区位于断层交汇处或小构造较发育处易发生集中涌水。

二是若在施上下顺槽时受断层或褶曲的影响有淋水现象,且淋水一直持续到整个工作面结束时,在回采工作面初采期间,则不易发生集中涌水。

工作面周期来压期间涌水量增加不明显。

其原因为初采期间,采空区降落漏斗已达到数百米,而周期来压步距一般在10m左右,其降落漏斗范围缩小,涌水量相应减少。

 

5、矿井水害特征分析

5.1历史突水资料的统计分析

5.1.1矿井第一次突水

2001年3月2日在0321工作面自开切眼向前推进150m时,矿井发生了第一次突水,初期涌水量达到了140m3/h,三天后水量减小到15m3/h,以后,涌水量基本保持稳定。

在矿井发生突水的前两个小班,工作面上端头揭露ZD3断层(H=6m),且工作面周期来压开始显现,煤壁出现少量淋水,水量在3m3/h左右。

随着工作面向前推进,上头开始沿空留巷退采,当退采到6m时,工作面中上部靠煤壁侧的顶板涌水量突然增大,发生突水事故。

事故发生后,矿立即撤出工作面所有人员,起动0采区排水系统,并组织全矿人员抢险救灾。

由于工作面与0采区排水泵房之间的巷道为下山和平巷,排水线路畅通,因此,没有出现人身安全事故,只是部分机电设备进水和影响工作面正常生产一天。

事故发生后,矿立即组织技术人员对出水原因进行了分析:

水样化验结果与三煤顶底板裂隙含水层水化学类型一致,排除了其它含水层突水的可能,由于工作面已揭露ZD3断层且正处于周期来压期间,因此,分析认为是ZD3断层受采动影响后,由不导水断层变为导水断层,导通了上区段的老空水,而造成突水事故。

5.2.1第二次突水

2001年6月18日0331回采工作面自开切眼向前推进26m时,矿井发生了第二次突水,初期涌水量为5m3/h,而后水量逐渐增大,六小时后涌水量达到最大,最大涌水量为40m3/h,三天后,水量减小到8m3/h,以后,涌水量保持稳定。

经水质分析,该水水化学类型与三煤顶底板砂岩裂隙含水层水化学类型一致。

此次突水是由于工作面在初次来压期间,顶板砂岩大面积垮落,裂隙相互沟通而造成的。

由于突水水量较小,排水及时,没有造成损害。

5.1.3第三次突水

2002年12月5日033回风巷施工到距0331采空区边界5m时,突然发生涌水,初期涌水量达到400m3/h,涌水夹带煤泥涌入巷道,12小时后,涌水消失。

整个过程,共发生涌水2660m3。

由于巷道为上山掘进,涌水全部流入034轨道巷和034皮带巷,而工作人员因放炮全部撤出该迎头,在-360轨道巷(巷道高于034轨道巷和034皮带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