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八版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822035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71 大小:66.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八版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八版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八版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八版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八版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八版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1页
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八版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1页
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八版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1页
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八版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1页
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八版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1页
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八版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1页
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八版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1页
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八版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1页
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八版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1页
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八版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1页
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八版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1页
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八版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1页
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八版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1页
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八版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1页
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八版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1页
亲,该文档总共7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八版答案.docx

《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八版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八版答案.docx(7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八版答案.docx

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八版答案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习题解答

(尹伯成主编: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上海人民出版社)

习题一

2.答:

要看具体情况。

例如,研究人们的消费行为如何决定属于微观经济学的对

象;研究人们的消费水平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则属于宏观经济学的对象。

3.D4.B5.B6.C7.B8.B

9.答:

经济理性主义是经济学中的一种假定:

人们的经济行为或选择都是具有理

性的,即人们总是在所有可能的选择中作出能最好地达到预期目的的选择。

在日常生活中,消费者追求最大效用、生产者追求最大利润符合此原则,

也有非理性或反理性的行为。

在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假定中,自私或利己主

义和完全理性是两个前提,自私自利者是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原则,在此原则下

他很可能从不感情用事且处处斤斤计较。

当然,现实生活中愚蠢的或守财奴式的

自私自利者也可能是非理性的。

损人利己可能导致他人的抱负或法律的制裁,而

且这种报复或制裁所带来的不利可能大于损人所得到的利,所以,损人利己很可

能是非理性的。

上述答案是实证性的,而不是规范性的。

10.经济学中的均衡是“指经济体系

中变动着的各种力量处于平衡因而变动的最后倾向等于零的那种状态。

([美]D·格林沃尔德主编:

《现代经济学词典》)

习题二

2.⑴需求曲线向左移动;⑵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⑶需求曲线向右移动;⑷需求曲线位置不变。

3.以教材P47-49的结论为已知条件,用几何方法可以证明:

在同一坐标图上,

任意两条需求曲线(无论是否线性)相交的交点的弹性

都是不相等的。

(如果两条需求曲线相切,则切点的弹性相等。

4.以教材P47-49的结论为已知条件,用几何方法可以证明:

①a、b、c三点的需求价格弹性相等。

②e点的需求价格弹性(绝对值)大于d点;d点的需求价格弹性(绝对值)大

于a点。

5.答:

农产品应当提价,高档消费品应当降价。

因为农产品是生活必需品,需

求价格弹性小于1,其销售总收入与价格同方向变动,因而提高价格销售总收益将增加;高档消费品是奢侈品,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其销售总收入与价格反方

向变动,因而降低价格销售总收益将增加。

6.解:

已知P=100-√Q,P=60,Q=900。

P=100-√QQ=(100-P)2=10000-200P+P2

当P=60时,Q=(100-60)2=1600E1=dQ/dP×P/Q=(-

200+2×60)×60/1600=-3当Q=900时,

P=100-√900=70

E2=dQ/dP×P/Q=(-200+2×70)×70/900=-14/3=-4.7

7.解:

⑴E甲乙=(10000-8000)/(10000+8000)

(65-55)/(65+55)

=0.111=1.34

0.083

1

⑵设甲公司每双皮鞋要降价到X元。

E甲=(10000-8000)/(10000+8000)=-2.0

(X-60)/(X+60)

0.111=-2.0(X-60)/(X+60)0.111X+6.663=-2X+1202.111X=113.4X=53.69

8.解:

已知X与Y的需求曲线均为线性,QX=40-0.5PX,PX=8,|EX|/|EY|=1/2。

设X需求函数的常数项为a,斜率为b;Y需求函数的常数项为c,斜率为d。

|EX|=|dQX/dPX|×PX/QX=b×PX/QX|EY|=|dQY/dPY|×PY/QY=d×PY/QY

∵在X与Y需求曲线的交点上:

PY=PX,QY=QX。

∴|EX|/|EY|=b/d=0.5/d=1/2d=0.5×2=1

在X与Y需求曲线的交点上:

PY=PX=8QY=QX=40-0.5×8=36

则:

QY=c-dPY36=c-8c=44

∴Y商品的需求函数为:

QY=44-PY

10.解:

已知D=12-2P,人数10000;S=20P,人数1000。

⑴X商品的市场需求函数为:

D=10000×(12-2P)=120000-20000P

X商品的市场供给函数为:

S=1000×20P=20000P

⑵略

⑶当D=S时,120000-20000P=20000PP=3

∴均衡价格为3。

将P=3代入D=120000-20000P或S=20000P,得D=S=60000

∴均衡产量为60000。

⑷收入变化后X商品的市场需求函数为:

D=10000×(12+2-2P)=140000-20000P

当D=S时,140000-20000P=20000PP=3.5

∴均衡价格为3.5。

将P=3.5代入D=140000-20000P或S=20000P,得D=S=70000

∴均衡产量为70000。

⑸技术变化后X商品的市场供给函数为:

S=1000×(40+20P)=40000+20000P

当D=S时,120000-20000P=40000+20000PP=2

∴均衡价格为2。

将P=2代入D=120000-20000P或S=40000+20000P,得D=S=80000

∴均衡产量为80000。

⑹征收销售税后X商品的市场供给函数为:

S=1000×20(P-2)=-40000+20000P

当D=S时,120000-20000P=-40000+20000PP=4

∴均衡价格由3上升到4。

将P=4代入D=120000-20000P或S=-40000+20000P,得D=S=40000

∴均衡产量由60000减少到40000。

政府征收的总税额为:

2×40000=80000

(美元)因为需求曲线的斜率(绝对值)等于供给曲线的斜率,所以税收

由消费者

和生产者平均负担(参见教材P44-45),即各负担40000美元。

2

⑺给予补贴后X商品的市场供给函数为:

S=1000×20(P+1)=20000+20000P

当D=S时,120000-20000P=20000+20000PP=2.5

∴均衡价格由3下降到2.5。

将P=2.5代入D=120000-20000P或S=20000+20000P,得D=S=70000

∴均衡产量由60000增加到70000。

因为商品X的价格下降了0.5(3→2.5)美元,原销售的60000单位商品增加

了消费者剩余30000美元(=0.5×60000),增加销售的10000单位商品带来消费者

剩余约2500美元(≈0.5×10000×0.5),所以,消费者剩余增加了约32500美元。

[教材P504答案为约5000美元,可能是没有考虑原销售商品因降价而增加的消费者剩余,而且增加销售的10000单位商品带来的消费者剩余为

4.×10000。

]

习题三

11.答:

不违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因为汽车作为一种商品4个轮子是其必要的

组成部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表现为第2辆车的边际效用小于第1辆车。

3.答:

Mux/Px﹥Muy/Py表示单位货币用于购买最后一单位X商品所带来的边际效用大

于用于购买最后一单位Y商品所带来的边际效用,所以,在消费者预算支出不

变的前提下,减少Y商品的购买量而增加X商品的购买量可以使总效用增加。

5.答:

Y商品的购买量将增加。

5.所给条件不充分。

煤气和电并不是直接给消费者带来效用,关键在于产生同

等的热量用煤气还是用电划算,而煤气涨价后可能用煤气仍然比用电划算。

6.

解:

U=4√X1+Y1=4√9+8=20Y2=U-4√X2=20-4√4=12

4

8.解:

已知U=XY

MUx=?

U/?

X=Y4MUy=?

U/?

Y=4XY3

消费者均衡条件:

MUx/MUy=Px/Py

MUx/MUy=Y/4X=Px/PyPy×Y=Px×4X消费者

收入M=Py×Y+Px×X=Px×4X+Px×X=Px×5X

Px×X=1/5M

Py×Y=Px×4X=4(Px×X)=4/5M

∴该消费者应当将收入的4/5用于购买Y商品,1/5用于购买X商品。

9.解:

已知U=X0.4·Y0.6=9,Px=2,Py=3

⑴MUx=?

U/?

X=0.4X-0.6Y0.6MUy=?

U/?

Y=0.6X0.4Y-0.4消费者均衡条件:

MUx/MUy=Px/Py

0.4Y-0.4=2/3

0.4X-0.6Y0.6/0.6X

0.4Y/0.6X=2/3Y/X=1Y=X

0.6=9

X0.4·Y0.6=9X0.4·X∴X=9Y=9

⑵M=Px·X+Py·Y=2×9+3×9=45[美元]

10.解:

已知U=X1/3

11.·Y1/3

3

MUx=?

U/?

X=1/3X-2/3

Y1/3MUy=?

U/?

Y=1/3X1/3Y-2/3

消费者均衡条件:

MUx/MUy=Px/Py

1/3Y-2/3=Px/PyY/X=Px/Py

1/3X-2/3Y1/3/1/3X

Y=Px/Py·XX=Py/Px·Y

将Y=Px/Py·X代入Px·X+Py·Y=M:

Px·X+Py·Px/PyX·=M

∴X=M/2Px(对X的需求函数)

将X=Py/Px·Y代入Px·X+Py·Y=M:

Px·Py/PxY·+Py·Y=M

∴Y=M/2Py(对Y的需求函数)

5.答:

实行配给制的商品一定是比较短缺的商品,即配给量不能满足人们的

正常需要,所以,消费者所购买的最后一单位这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其价格之比

一定大于其他商品的边际效用与其价格之比,由于无法增加这种商品的购买量,

消费者也就不可能实现以有限的货币收入获得最大效用。

6.解:

将2000元存在银行里一年后财产的期望值:

W1=(2000+2000×5%)×1=2100

将2000元购买股票一年后财产的期望值:

W2=(2000+1000)×25%+(2000-200)×75%=2100

因为两种选择的期望值相等,而购买股票有风险,将钱存在银行里无风险。

所以,如果该消费者是风险规避者就不会购买股票;如果是风险爱好者就会购买

股票;如果是风险中立者则对是否购买股票无所谓。

习题四

12.答:

规模报酬变动的三种情况与可变比例生产函数的报酬变动的三种情况的

根本区别在于:

后者属于短期分析,假定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变,仅变动一

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因而生产要素的投入比例是变动的;前者属于长期分析,假

定所有生产要素的投入量都按相同的比例变动,因而生产要素的投入比例是不变

的。

“规模报酬递增的厂商不可能也面临要素报酬递减的现象”这个命题是错误

的。

因为,规模报酬递增说的是所有生产要素的投入量都按相同的比例增加,产

量增加的比例大于要素增加比例。

而如果其他要素的投入量不变,仅增加一种要

素的投入量,那么,任何厂商都会面临要素报酬递减。

6.答:

固定比例生产函数是指各种生产要素之间不存在替代关系,它们之间

的投入组合比例是固定不变的,即只能按固定的比例变动;规模报酬不变是指如

果各种生产要素都按相同比例变动,产出的数量变化比例将等于投入的数量变动

比例,而这些生产要素的投入组合比例不一定是不可变动的。

7.①错误;②正确;③错误;④错误;⑤错误。

5.解:

已知Q=10X1X2-2X12-8X22

APx1=Q/X1=10X2-2X1-8X22/X1APx2=Q/X2=10X1-2X12/X2-8X2

MPx1=?

Q/?

X1=10X2-4X1MPx2=?

Q/?

X2=10X1-16X2

12.证明:

设Y为产出,X为投入;Py和Px分别为产出和投入的价格。

有利润:

Py·Y-Px·X﹥0Py·Y﹥Px·X

4

Y/X﹥Px/PyAP﹥Px/Py

在生产要素投入的区域?

有:

MP﹥AP

故:

MP﹥AP﹥Px/PyMP﹥Px/Py

最大利润化的条件为:

MR=MC即:

Py·MP=PxMP=Px/Py

∴在生产要素投入的区域?

不存在利润最大的点(MR=MC)。

7.解:

已知Q=L;PL=3,PK=5

3/8K5/8

-5/8K5/8MPK=?

Q/?

K=5/8L3/8K-3/8⑴MPL=?

Q/?

L=3/8L

MPL/MPK=3/8L

-5/8K5/8/5/8L3/8K-3/=83K/5L最小成本组合条件为:

MPL/MPK=PL/PK

3K/5L=3/5K/L=1L=K

3/8L5/8L=10K=10∴当Q=10时,10=L

TC=PL·L+PK·K=3×10+5×10=80

⑵TC=160L=K

TC=PL·L+PK·K=PL·L+PK·L=3×L+5×L=160L

=20K=20

3/85/8=20Q=20×20

αβ

8.解:

已知Q=AX1X2PX1=R1PX2=R2

α-1αβ-1

β

MPX1=?

Q/?

X1=αAX1X2MPX2=?

Q/?

X2=βAX1X2

MPX1/MPX2=αX2/βX1

MPX1/MPX2=PX1/PX2

αX2/βX1=R1/R2αR2X2=βR1X1∴扩展线的函数式为:

αR2X2-βR1X1=0

2/3K

1/3

9.解:

已知Q=L

⑴证明:

如果L和K均增加λ倍,则Q也将增加λ倍。

(λL)

2/3(λK)1/3=λ2/3+1/3L2/3K1/3=λQ

∴该生产函数的规模报酬不变。

⑵证明:

Q对K和L的二阶偏导数小于0。

?

Q/?

L=2/3L?

2Q/?

L2=-1/3×2/3L

-1/3K1/3-4/3K1/3

∵L﹥0,K﹥0

∴?

2Q/?

L2﹤0

同样的方法可以证明?

2Q/?

K2﹤0。

生产函数(即总产量函数)的一阶偏导数

为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函数,边际

产量函数的一阶偏导(即总产量函数的二阶偏导数)小于0,表示随生产要素投

入量的增加边际产量将递减,即边际报酬递减。

所以,该生产函数受边际报酬递

减规律支配。

13.

10.解:

已知Q=2L

8.

K

13.

⑴用第9题⑴的方法可证明:

如果L和K均增加λ倍,Q也将增加λ

倍。

以,该生产函数为齐次函数,次数为0.8。

⑵用第9题⑴的方法可证明:

产量Q增加的倍数(

0.5

λ

倍)小于生产要素L

和K投入量增加的倍数(λ倍)。

所以,该生产函数规模报酬递减。

-0.4K0.2MP0.6K

-0.8

⑶MPL=?

Q/?

L=1.2L

K=?

Q/?

K=0.4L

MPL×L=1.2L

0.5K0.2=0.6QMPK×K=0.4L0.6K0=.20.2Q

Q-(MPL×L+MPK×K)=Q-(0.6Q+0.2Q)=0.2Q

5

习题五

11.D2.D3.C4.B5.B6.C

14.答:

要素报酬递减规律是指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加,每增加一单位可变

要素的投入量所带来的产量的增量即边际产量最终是递减的。

每增加一单位可变

要素的投入量所带来的产量的增量即边际产量递减,则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需的

可变要素投入量递增,假定要素的价格不变,可变要素投入量递增就表现为短期

边际成本递增。

所以,短期边际成本曲线的形状与边际产量曲线的形状正好相反

(上下对称),为先下降后上升。

如果投入的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开始是上升然

后下降,则短期边际成本曲

线和短期平均成本曲线都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

如果边际产量一开始就下降,

短期边际成本曲线和平均可变成本曲线一开

始就上升。

因为平均固定成本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一开始就下降,而短期平均成本

等于平均可变成本加上平均固定成本,所以,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仍有可能先下降

后上升。

8.答:

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为U型是因为可变投入的边际产量[或边际报酬]先递

增后递减;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为U型是因为规模报酬先递增后递减。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表示最佳规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表

示可变投入的最佳产出率。

二者相切的切点则表示厂商在最佳的规模下进行生产

可变投入的产出率为最佳规模产量与可变投入量之比时为最佳产出率。

所以,如

果最佳规模是唯一的(即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是唯一的,如U型长期成

本曲线),这一切点就是唯一的。

如果最佳规模不是唯一的(如锅底型长期成本

曲线),则切点就不是唯一的(即每一最佳规模都有一个相应的切点)。

9.答:

为AC=AVC+AFC,即AC-AVC=AFC,而AFC随产量的增加越来越小,所以,

AC与AVC越来越接近。

9.解:

设TP为该产品无盈亏的总产量,有:

10TP=TC=FC+VC=5000+5TPTP=1000

11解:

已知Q=10KL/(K+L),PL=1,PK=4,K=4。

⑴Q=10KL/(K+L)=40L/(4+L)(4+L)Q=40LL=4Q/(40-Q)

TC=PL×L+PK×K=4Q/(40-Q)+16AC=TC/Q=4/(40-

Q)+16/Q

AVC=PL×L/Q=4/(40-Q)MC=dTC/dQ=160-4Q+4Q/(40

-Q)2=160/(40-Q)2

⑵先证当短期平均成本最小时,短期平均成本必等于边际成本。

AC=TC/Q

当平均成本最小时,有dAC/dQ=0

即:

dAC/dQ=(dTC/dQ×Q-TC)/Q2=dTC/dQ/Q-TC/Q2

=MC/Q-AC/Q=0(Q≠0)

∴MC-AC=0MC=AC

当dAC/dQ=4/(40-Q)2-16/Q2=0时:

1/(40-Q)2=4/Q21/(40-Q)=2/QQ=2(40-Q)Q=80/3

将Q=80/3代入AC和MC:

AC=4/(40-

80/3)+16/80/3=0.3+0.6=0.9MC=160/(40-80/3)2=0.9

6

12.

填表

QTCFCVCAFCAVCACMC

050500

170502050207020

2100505025255030

3120507016.723.34020

4135508512.521.333.815

51505010010203015

6160501108.318.326.610

7165501157.116.423.55

13.已知:

MC=3Q2-8Q+100,Q=5,TC=595

解:

求MC=dTC/dQ的不定积分(任意常数在本题中为固定成本FC):

∫(3Q2-8Q+100)dQ=Q3-4Q2+100Q+FC

TC=Q3-4Q2+100Q+FC

将Q=5,TC=595代入,解出FC:

595=(5)3-4×(5)2+100×5+FCFC=70

TC=Q3-4Q2+100Q+70(总成本函数)AC=TC/Q=(Q3-4Q2+100Q+70)/Q=Q2

-4Q+100+70/Q(平均成本函数)VC=TC-FC=Q3-4Q2+100Q+70-70=Q3

-4Q2+100Q(可变成本函数)

AVC=VC/Q=(Q3-4Q2+100Q)/Q=Q2-4Q+100(平均可变成本函数)14.已知:

Q=1.2A0.5B0.,5PA=1,PB=9

-0.5B0.50.5B-0.5解:

MPA=?

Q/?

A=0.6AMPB=?

Q/?

B=0.6A

生产者均衡条件:

MPA/MPB=PA/PBB/

A=1/9A=9B

Q=1.2A0.5B0.5=1.2(9B)0.5B

15.B0.5=1.2(9B)0.5B

10.=3.6B

LTC=PA×A+PB×B=1×9B+9×B=18B=5Q

LAC=LTC/Q=5

LMC=dLTC/dQ=5

习题六

2.答:

如果MR﹥MC,增加产量所增加的收益大于所增加的成本,即增加产量

可使总利润增加;如果MR﹤MC,减少产量所减少的收益小于所减少的成本,

即减少产量可使总利润增加。

所以,当MR≠MC时,利润不可能达到最大(或

亏损不可能达到最小),只有当MR=MC,利润才可能达到最大(或亏损才可能

达到最小)。

[数学证明见教材P135]

第二问参见第3题答案。

14.答: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商品的价格不随单个厂商产量的变动而变动,即厂

商每增加一单位产量都是按相同的价格出售,因而厂商的需求曲线为一条水平

线,其P=AG=MR。

所以,利润最大化条件MC=MR可以表示为MC=P。

4.答:

因为当商品的价格等于或低于平均可变成本AVC最低点(停止营业点)时,厂

商将停止生产(即没有供给),因而厂商的供给曲线只是其位于平均可变成本曲

线最低点以上的那一段边际成本曲线,而不包括边际成本曲线向下倾斜的那一部

分。

所以,市场供给曲线也表现为一开始就上倾斜。

7

5.答:

在短期,如果价格[=AR]低于AC但高于AVC,厂商继续经营除可以补

偿全部可变成本VC外,还可以补偿部分固定成本FC,而停止经营则将全部固

定成本,所以,只要价格[=AR]高于AVC,厂商就会继续经营。

当AR等于或低于AVC时,厂商应当关门即停止营业。

厂商在长期不能亏本

经营。

14.答:

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有P=AR=AC=MR=RC,即厂商既无赢利(指

纯利润)也无亏损。

由于市场对该商品的需求具有完全价格弹性,即只要价格有

所提高需求量就为0。

因此,只要成本(不管是固定成本还是可变成本)有所提

高,如果厂商按市场价格继续经营就必然会亏损;如果提高价格经营则一件商品

卖不出去,还是亏损;如果停止营业则在短期内仍然会亏损全部固定成本。

所以,

厂商不会因为劳动的价格提高而获得纯利润。

15.答:

厂商的产量由MR=MC决定。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P=AR=MR,而MC=TC2

-TC1。

所以,当价格P分别为13、14、15、16、17时,产量依次为3、4、5、6、

7。

16.已知:

STC=0.1Q3-2Q2+15Q+10(FC=10)

17.解:

SMC=dSTC/dQ=0.3Q2-4Q+15

AVC=(STC-FC)/Q=(0.1Q3-2Q2+15Q)/Q=0.1Q2-2Q+15

求AVC的最小值,令dAVC/dQ=0

dAVC/dQ=0.2Q-2=0Q=10

AVC=0.1Q2-2Q+15=0.1×102-2×10+15=5

∵在AVC的最低点(停止营业点)SMC=AVC=5

∴当价格P﹤5时厂商不会有供给。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

有P=MR,P=MR=MC:

P=0.3Q2-4Q+1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