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伯成-宏观经济学.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949936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PPT 页数:325 大小:11.1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尹伯成-宏观经济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5页
尹伯成-宏观经济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5页
尹伯成-宏观经济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5页
尹伯成-宏观经济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25页
尹伯成-宏观经济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25页
尹伯成-宏观经济学.ppt_第6页
第6页 / 共325页
尹伯成-宏观经济学.ppt_第7页
第7页 / 共325页
尹伯成-宏观经济学.ppt_第8页
第8页 / 共325页
尹伯成-宏观经济学.ppt_第9页
第9页 / 共325页
尹伯成-宏观经济学.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5页
尹伯成-宏观经济学.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5页
尹伯成-宏观经济学.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5页
尹伯成-宏观经济学.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5页
尹伯成-宏观经济学.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5页
尹伯成-宏观经济学.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5页
尹伯成-宏观经济学.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5页
尹伯成-宏观经济学.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5页
尹伯成-宏观经济学.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5页
尹伯成-宏观经济学.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5页
尹伯成-宏观经济学.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5页
亲,该文档总共3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尹伯成-宏观经济学.ppt

《尹伯成-宏观经济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尹伯成-宏观经济学.ppt(3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尹伯成-宏观经济学.ppt

0,宏观经济学,1,流动性过剩、CPI等宏观经济学词汇成为了百姓用语,希腊等国债务危机是否会导致西方世界经济二次危机?

美国经济复苏?

2011年面临的宏观经济形势,中国是否会出现通货膨胀?

中国的刺激政策应如何退出?

“民工荒”意味着什么?

中国劳动密集型企业路在何方?

中国的资产价格(股票、房产、黄金等)的变化趋势是什么?

导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含义是什么?

能否真正实现转型?

哪些行业会从转型中受益,哪些行业会因转型而没落?

2,经济危机能让我们记住什么?

订单减少、降薪、失业、节衣缩食,自杀率提高,社会动荡、社会危机、世界末日,靠凯恩斯还是靠马克思?

车到山前必有路难得的人生体验!

导论,3,宏观经济学的提出,“宏观(Macro-)”是希腊文表示“大”的含义的词根。

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一词是由挪威著名经济学家、首届诺贝经济学奖获得者之一R费瑞希(RFrisch)在1933年提出来的。

1941年,荷兰统计局的P迪沃尔夫在一篇文章中第一次提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这两个概念。

生产可能性边界: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资源配置与资源利用,现代宏观经济学一般认为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

1936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一书的出版,被认为是现代宏观经济学产生的标志。

4,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创始人凯恩斯其人,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Maynardeynes,1883-1946)多才多艺,才华横溢,全才与天才曾经在数学、哲学和文学等方面获得声誉。

有人曾认为,凯恩斯作为英文散文作家将名传千古,他著作的某些篇章将作为文学作品与英语并存。

经营一家大型的保险公司,充任英国财政部的顾问,协助管理英格兰银行,编辑一本世界闻名的经济学杂志,收集现代艺术作品和珍本书籍,并主持芭蕾舞和话剧的演出,娶了一位俄国著名的芭蕾舞演员作妻子还是一位擅长通过精明的投机来赚钱的经济学者,不但为自己而且为剑桥大学的国王学院赚钱。

他在1936年的著作通论为现代主流宏观经济学奠定了基础。

凯恩斯革命1936年凯恩斯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简称通论)主张以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政府干预来影响市场经济过程。

这一导向曾支配了二次战后西方主要工业国家政府的经济政策达数十年之久,史称“凯恩斯革命”。

英国经济学家哈罗德(R.F.Harrod)则宣称:

“当代没有一个人的天才能超过凯恩斯”。

5,凯恩斯创立宏观经济学之前的主流经济学:

新古典经济学萨伊定律:

供给创造自身的需求生产创造了足以购买所生产的每一件东西的收入,收入导致需求,宏观经济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完全竞争与充分就业为前提,即市场是完善的,价格是灵敏的商品市场:

价格产品,不会出现普遍性的过剩劳动力市场:

工资劳动力,不会出现全面性的失业现象资本市场:

利率资本,储蓄可全部转化为投资,经济理论与货币理论是分割的讨论价值论时,认为物价决定于供需;讨论货币时,认为物价决定于货币供需,政府的最好政策是自由放任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一致价格可调节市场供需,调和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利益,6,宏观经济学产生的历史背景,新古典经济学观点陷入危机与现实是矛盾的。

1929-1933年的灾难性的经济危机,范围之广没有哪个国家幸免。

生产下降;企业、银行倒闭;工人大量失业;解决失业成为政府急于要解决的问题。

7,新古典经济学观点陷入危机经济危机说明市场经济不能平滑地自我调节,导致资源不能充分利用,从而造成社会福利损失。

新古典经济学无法解释持续存在的大量失业及经济危机的发生而陷入危机。

琼罗宾逊称为西方经济学的“第一次危机”。

宏观经济学产生的历史背景,8,凯恩斯革命(第三次经济学革命)1936年: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简称通论主要创新否定了萨伊定律,提出了有效需求不足理论抛弃了新古典的充分就业假定,认为存在非充分就业的均衡把经济理论同货币理论结合起来,建立了以国民收入和总就业量为中心的宏观经济理论体系,宏观经济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凯恩斯举例(挖坑理论):

假设财政部用旧瓶装满钞票,然后以此旧瓶,选择适宜深度,埋于废弃的煤矿中,再用垃圾把煤矿塞满,然后把产钞区域的开采权租给私人,让私人企业把这些钞票再挖出来,如果能够这样办,失业问题就没有了;而且影响所及,社会之真实所得与资本财富,大概要比现在大许多。

”,政策含义“看不见的手”解决不了问题,要用“看得见的手”才能解决问题。

“看得见的手”:

政府干预经济生活。

政府没钱可以发国债,用以刺激经济回升,从萧条中摆脱出来。

9,凯恩斯理论的建立和传播从批判新古典经济学开始经过“长时期的挣扎”,摆脱了从传统经济理论“熏陶出来的”、“传统的想法和说法”。

1926年自由放任主义的终结否定了私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一致的说法,主张应规定哪些经济活动应由政府管理,哪些应由个人自决,即界定政府和企业或私人经济活动的范围或领域。

1929年劳和乔治能做到吗?

自由党领袖劳和乔治在参加英国大选时,提出举办公共工程以减少失业的竞选纲领。

凯恩斯推出劳和乔治能做到吗?

一书,积极支持其主张,该方案可直接刺激建筑工程外,工程雇佣的人多了及购买力增加,其他工业会间接的影响。

凯恩斯理论的建立过程,10,1931年国内投资与失业的关系一文,利用公式计算政府追加投资扩大国民收入的极值,从而提出乘数理论。

1933年,致罗斯福总统的公开信,强调政府通过举债方式将借款使用出去,增加国民购买力的重要性,提出赤字财政政策。

1936年通论出版后,为学术界及英美等国官方认可。

1944年英国制定了就业政策,1946年美国制定了就业法案,明确了政府在促进增产、就业和维持价格稳定方面的作用。

二战后直至70年代,美英等国竭力推行赤字财政政策,财政连年入不敷出。

凯恩斯理论的建立过程,11,总供求理论萨伊定理:

供给自动创造需求,即每一个生产者把商品拿到市场上出售,都是为了用它交换其他商品,每一个生产者的供给都形成对其他商品的需求,不会发生过剩或总需求不足,不会有经济危机,即使有局部的过剩,价格机制可纠正。

凯恩斯否定了该定律,提出危机中存在有效需求不足,这是其理论的发点。

凯恩斯对新古典经济学批判,充分就业论:

工资灵活性可保证劳动的供求均衡,消除失业,达到充分就业,这种均衡是充分就业的均衡,不存在非充分就业的均衡。

即使有失业,也是摩擦性失业、自愿性失业,不存在非自愿性失业。

凯恩斯认为,由于价格(工资)是粘性的,经济不能自我平滑调节;存在非自愿性失业,区分了非充分就业的均衡和充分就业的均衡。

12,利息理论:

储蓄等于投资。

储蓄和利率同方向变动,投资和利率反方向变动,利率变动使投资和储蓄趋于均衡,或投资资金需求和储蓄提供资金供给趋于相等。

凯恩斯对新古典经济学批判,凯恩斯把新古典经济学中关于商品市场、劳动市场和资本市场的价格自动调节经济的理论都进行批判,并创立了自己的理论,构成了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市场失灵垄断、公共物品、外部性、收入分配、信息不完全等,使“看不见的手”价格或市场的自发调节不能使资源有效配置,社会经济平稳运转。

政府应当有足够能力调节社会经济,主要工具是财税和货币政策。

凯恩斯认为,投资和储蓄是两个经济主体作出的不同的决策,不能自动联系在一起,储蓄并不会自动转为投资。

13,现代宏观经济学形成与发展,第一个阶段:

20世纪30年代,凯恩期革命的出现标志着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形成。

第二阶段:

战后到20世纪60年代末,为完整的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体系的完成时期。

第三阶段:

20世纪70年代之后,非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大量发展,并与凯恩斯主义分庭抗礼的时期。

14,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基础框架第一,突破了传统的充分就业均衡理论。

第二,把国民收入的决定作为宏观经济学的中心问题。

第三,用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来说明国民收入的决定。

第四,建立了以需求为中心的宏观经济学体系。

第五,对货币与实物经济进行整体分析的货币理论。

第六,明确提出国家积极干预经济生活的政策主张。

现代宏观经济学形成与发展,15,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

与微观经济学研究厂商、消费者行为等个量对象相对应,一般认为,宏观经济学是研究社会总体经济问题以及相应的经济总量及其规律的学科。

宏观经济学研究体系:

理论、政策、模型,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与体系,16,经济产出()中期:

(狭义)经济周期问题经济周期的形成原因短期生产暂时下降的原因政府政策与经济波动之间的关系短期总产量水平的决定长期:

经济增长问题经济增长的源泉宏观经济政策与增长之间的关系,宏观经济学的四大基本问题,17,失业失业水平的决定有素总产出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关系,宏观经济学的四大基本问题,通胀与物价政府赤字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通货膨胀的成本,国际收支与汇率国际收支和汇率的变化怎样影响一国总产出水平、就业水平和价格水平,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总产出/总供给总需求/有效需求,18,经济稳定增长实现充分就业物价保持稳定国际收支平衡,政府的四大宏观目标(16字或24字方针),19,宏观经济总量,可能是个量相加得到的总和,如总消费是每个消费者消费量的总和,总投资是每个厂商投资的总和;也可能是个量的平均量,如价格水平是各种商品价格的平均数。

宏观经济变量,主要宏观经济变量:

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消费量,投资量,储蓄率,货币存量,政府预算,失业率,通货膨胀率,利率,汇率等等。

利用这些表示经济活动特点方面的概况性指标(summarymeasures),宏观经济学家能够对宏观经济变动的大致轮廓给以描述和分析。

20,宏观经济变量,21,用宏观经济变量分析宏观经济问题美国GDP、通货膨胀率、失业率,22,用宏观经济变量分析宏观经济问题欧盟GDP、通货膨胀率、失业率,1999年,欧元开始以统一货币取代各国货币,15个成员国有11个参与,希腊不同意,丹麦、瑞典和英国等待观望。

2002年1月1日,欧元与各国货币始共同流通,2002年4月1日,成为唯一货币。

23,用宏观经济变量分析宏观经济问题日本GDP、通货膨胀率、失业率,24,用宏观经济变量分析宏观经济问题1970-1999年亚洲各国的经济增长率,25,现代趋势:

微观经济学宏观化,宏观经济学微观化微观越来越强调“社会福利含义”和政府干预的“宏观背景”。

宏观分析越来越注意宏观变量的微观基础,即用个人选择行为和企业活动来解释宏观现象。

总体和个体的界限变得模糊。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差异性很多在个体或微观成立的道理,不能因此断定在整体或宏观同样成立,否则会出现合成推理的谬误站在凳子上看戏?

丰收悖论节俭悖论?

宏观经济学中的长期与短期是以价格能否根据供求变动来划分,而微观经济学是以产量能否调整来划分,26,参考书目,(美)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第十六版).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美)曼昆.经济学原理(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魏埙,蔡继明等.西方经济学(下).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司春林、王安宇.宏观经济学中国经济分析.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梁小民.宏观经济学纵横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28,引言,宏观经济学是研究一国国民收入的学问,又被称为国民收入决定论,国民收入来自于生产性的创造。

如何衡量即核算问题。

人均GDP与人均收入是一回事吗?

应选择何地就业?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29,第一节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国内生产总值(GrossDomesticProduct,GDP)一个经济社会在某一给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要点:

当年生产的、可供享用的市场化产品与服务,是实物指标,却用货币来计量市场价值(现行的市场价格进行计算)最终产品或服务(而非中间产品,不再重复出售的)按生产的(而非出售)来计算地域概念(国境而非国民概念,不涉及要素国籍归属)为市场生产的(不包括非市场活动,家务劳动、慈善),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30,名义GDP与实际GDP(课本举例)GDP是用来测算实际可享用的产品与服务的去掉价格泡沫才能真实测量我们的生活提高或降低程度,怎么才算有钱?

80年代的万元户等于今天的?

名义国内生产总值(NominalGDP)用生产物品和服务的那个时期(当年)的价格计算出来的价值。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RealGDP)用某一年作为基年的价格(不变价格)计算出来的价值。

实际GDP=名义GDP/GDP价格指数*100%,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31,补充三种物价指数消费物价格指数(零售物价指数,CPI)生产物价指数(批发物价指数,PPI)国内生产总值价格指数,消费物价指数的缺陷消费者具有主动的替代倾向无法体现新物品的引进对物价的影响无法反映产品质量的变动(电信产品),高估物价指数有可能导致政策的错误最低工资线的制定社保津贴的支付生产率的错误估计,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32,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劳务)最终产品(FinalProducts)在计算期间生产、不重复出售而是最终地使用的产品一般指作个人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出口的产品,农民的面粉:

面条厂的面粉、面包房的面粉、自己食用的面粉劳务:

服务经济的兴起?

现代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

难以区分性:

工作服装与生活时装,中间产品(IntermediateProducts)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物品用的产品机器设备与原材料,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33,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劳务)最终产品价值的计算最终产品价值法新增价值法,去掉重复计算才能真实测量我们的生活提高或降低程度,GDP所有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中间产品价值最终产品价值,里昂惕夫投入产出表(一般均衡思想,揭示相互依赖的经济关系)纵列与横列含义及产值计算法?

进口的扣除?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34,现在生产和销售,今年生产的才能反映我们今年创造的可享用财富,库存视作企业投资(即企业自购买),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35,国民生产总值(GrossNationalProduct,GNP)一个经济社会在某一给定时期内运用其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国内生产总值(GDP):

在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

美国:

资本净输出国到资本净流入国,GDPGNP,GNPGDP,说明本国居民在国外取得的收入大于外国居民在本国取得的收入,可以认为吸引外资不足或海外投资多,因不符合全球化趋势,例如跨国公司的员工收入计算总量,不如GDP科学,于1993年被废弃。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36,国内生产总值指标的局限性用来测度一般物质福利,而不能表示社会福利以及生活质量,换而言之,GDP越高不等于就越幸福,没有反映全部劳动(如家务劳动,保姆与童工),没有反映闲暇状况,没有反映浪费程度(非福利商品的计入,交通事故,洪水救灾,军火等),没有反映分配状况(总量指标),没有反映污染程度,没有反映地下经济(如无照经营者),存在价格下降但效用上升的商品(如电信商品),衡量福利有偏差,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37,补充:

如何使GDP更完善应从消费而非生产角度来衡量纯经济福利GDP自给性产品闲瑕价值无贡献项目价值(如军火)负作用项目价值(如污染)应考虑环境的因素绿色GDPGDP自然资源消耗和环境退化损失(预防环境损害的支出资源环境恢复费用的支出由于优化利用资源而进行调整计算的部分),补充: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人文发展指数(HDI)将反映人类生活质量的三大要素指标预期寿命、受教育程度、实际人均GDP合成为一个复合指数,并以此作为衡量人类发展的综合尺度。

2001年中国的人文发展指数为0.718,首次超过世界平均水平0.716。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38,补充:

萨缪尔森:

GDP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之一自1978年以来,中国已经连续30年保持了平均9%左右GDP增长率,被称之为“世界奇迹”,2003年,中国GDP总量超过10万亿人民币,同时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2008年:

中国GDP达到30.07万亿元(4.33万亿$),增长率达到9.0%;GDP总量居世界第3位(美国14.20万亿$,日本为4.91万亿$),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39,补充:

萨缪尔森:

GDP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之一,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2008年参照组:

金砖四国:

巴西7350亿$,印度1070亿$,俄罗斯9620亿$金三角:

美国47580,日本38210,德国,42440$(欧元区38821$)亚洲新兴国家:

新加坡34760,韩国21530,泰国2840,印尼2010,2008年我国人均国民收入为2940$低收入国家524$中等收入国家3260$中等偏下国家2078$中等偏上国家7878$中低收入国家2789$高收入国家39345$,2010年我国人均GDP为4000$,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与发达国家46000$左右的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中国GDP43300亿$,40,产出=收入(转化为要素提供者和企业的收入),某纺纱厂某年收支表(单位:

美元),第二节产出、收入和支出,产出:

即实实在在的产品产出与提供的服务,在这里可按产品产出理解,但现代经济中服务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41,产出=支出,GDP既衡量总收入,又衡量总支出。

因为每一次交易(实体经济中的产品与服务)都有买方和卖方,无论从哪方计算,对经济的贡献是同样价值,只不过计算的出发点和角度不同。

你所雇佣一个一小时20元的小时工,谁是支出方,谁是收入方?

对经济贡献?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42,国民收入流量循环模型(最简单的两部门基本模型),第二节产出、收入和支出,注:

1、模型的抽象:

企业和家庭不要理解为一个,而是成千上万个,不同家庭走出的人进入了不同的企业,同时承担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角色。

2、区分流量与存量:

粮食生产3、中间产品:

企业内流动,不流向家庭,只有最终产品在两部门间流动4、家庭收入:

全部花掉,无储蓄。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43,包含储蓄和投资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两部门模型)只消费掉900数量的产品,怎么办?

何谓“漏出”与“注入”?

西方经济学中为什么特别强调消费?

如何理解“投资”的含义?

经济学中的投资,指有形的资本品生产(不包括金融投资),而且是指去除折旧后的净投资,主要包括企业对厂房与设备的投资、存货的投资以及居民的住宅投资等,用于补偿折旧的投资称为重置投资储蓄能否自动地全部转化为投资,古典学派与凯恩斯学派有着不同看法。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44,包含政府购买和税收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三部门模型),财政平衡、盈余、赤字,注入量漏出量,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45,包含进口和出口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四部门模型),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46,引言:

国民收入核算的两种(三种)方法,两种核算国民收入的方法:

支出法(最终产品法);收入法(生产成本法),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GDP计量的三种方法生产法:

全部产出中间投入收入法:

生产要素(劳动等)的收入支出法:

购买支出,购买原材料与生产制造,48,收入法(成本流量法):

钱是如何挣来的(要素提供角度)从居民户向企业出售生产要素获得收入的角度(从企业角度看即购买生产要素支付了多少生产成本),第三节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基本方法,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49,国内生产总值(GDP)=A:

工资+利息+租金+利润(要素收入类)+B:

企业对外转移支付和间接税+C:

资本折旧注:

B、C非生产要素创造的收入,但却构成产品市场价值中的生产成本。

收入法(成本流量法):

钱是如何挣来的,统计年鉴中收入法GDP的项目:

(一)劳动者报酬;

(二)生产税净额(生产税生产补贴);(三)固定资产折旧;(四)营业盈余,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50,一个时期内用于个人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XM)的支出总和就是该国这段时期内的GDP。

依托的基本原理为最终产品法,支出法(产品流量法):

钱是如何花出去的(支出主体角度),构成项目个人(家庭)消费:

耐用品、非耐用品、生活劳务,但不包括住宅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存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商业用和住宅用):

净投资重置投资存货投资:

企业持有净存货(年末年初)政府购买:

政府支出转移支付净出口:

出口进口,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51,GDP=C+I+G+(XM)从支出或消费角度来核算,因而是非常重要的公式,支出法(产品流量法):

钱是如何花出去的,统计年鉴中支出法GDP的项目:

(一)最终消费(居民消费政府消费);

(二)资本形成总额(固定资产形成总额存货增加);(三)净出口(出口进口),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52,按照提供物质产品与劳务的各个部门的产值来计算,反映了GDP的来源,主要用总产出减去中间投入来获得,依托的基本原理为增值法。

内容物质生产、服务等部门计算本部门增值卫生、教育、行政无法计算增值的部门按职工工资等成本支出计算,补充:

生产法(部门法):

钱是如何产生的,统计年鉴中生产法GDP的项目:

(一)总产出;

(二)中间投入();(三)增加值,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53,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大河没水小河干,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54,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参见课本举例),NFP:

NetFactorIncomeandTransferPaymentsfromabroad,本国从国外得到的要素收入与转移支付净额个人可支配收入的统计来源:

可用于消费的收总量,劳动收入、财产收入(利息、红利等)、转移收入。

不包括处置资产负债所得到的款项,也不包括资产负债存量价格变化带来的收益,因为与资产变化有关即所有权让渡有关,而不是与使用权让渡有关。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55,两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收入角度(国民总收入):

GDP=AS=C+S支出角度(国内生产总值):

GDP=AD(AE)=C+I,收入(产出)支出:

C+SC+I储蓄投资SI,第四节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关系,NI(国民收入)NationalIncome;AE(总支出)AggregateExpenditure,收入、支出中的C相同,是因为对应实体经济中的最终产品与服务是一致的。

注:

这里的推导是根据储蓄与投资的定义得出的,所说的投资等于储蓄,是指只有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时,才能形成经济的均衡状态。

而在现实中计划储蓄和计划投资往往不一致,因而也存在总供需的不均衡,引起经济扩张和收缩。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56,三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收入角度:

GDI=C+S+T支出角度:

GDP=C+I+G,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57,四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收入角度:

GDI=C+S+T支出角度:

GDP=(C+G)+I+(XM)三驾马车,国外储蓄:

指进口大于出口,相对于外国来说即收入大于支出从而有了储蓄。

另一种变形:

(SI)+(TG)=(XM)。

等式左边是私人部门储蓄和投资的差额加上政府部门的收支差额,等式右边是对外收支的差额。

这个表达式对我们从事后统计上分析一个国家的内部平衡和外部平衡问题十分有帮助。

钱纳里两缺口模型:

(储蓄缺口)SIXM(外汇缺口)。

可以看出,资本不足的国家可通过加大净出口换汇或吸引外资的流入来解决。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第十三章国民收入的决定:

收入-支出模型,59,第一节宏观均衡的概念,最简单的经济体系凯恩斯区域假定(短期分析)假设一:

两部门:

企业、家庭(居民户)不存在政府,因而不存在税收与转移支付等因素;不存在对外贸易,因而也不存在进出口生产、投资在企业,消费、储蓄在家庭,引言:

国民收入:

如何核算如何决定(生产或收入水平),AE-总支出,总需求CIG(XM)NI(Y)-总收入,总供给CST,假设三:

折旧和公司未分配利润为零GDP、NDP、NI、PI、DPI为同一概念,第十三章国民收入的决定:

收入支出模型(NIAE模型),60,两部门经济的均衡产出产出(供给的产品与服务)收入(NI,供给方,要素等提供者的收入)支出(AE,购买方、需求方的支出)均衡产出(或收入)是指与总支出(计划需求)相等的产出(收入):

供给需求。

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家庭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

国民收入核算:

实际产出=计划支出+非计划存货投资国民收入决定:

假设经济均衡,非计划存货投资=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