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导论》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823104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0.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导论》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计算机导论》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计算机导论》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计算机导论》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计算机导论》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计算机导论》教学大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计算机导论》教学大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计算机导论》教学大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计算机导论》教学大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计算机导论》教学大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计算机导论》教学大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计算机导论》教学大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计算机导论》教学大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计算机导论》教学大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算机导论》教学大纲.docx

《《计算机导论》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导论》教学大纲.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计算机导论》教学大纲.docx

《计算机导论》教学大纲

附件1:

四川民族师范学院理论课程教学大纲格式规范

《计算机导论》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计算机导论

课程编码:

适用专业及层次:

本科四年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课程总学时:

64

课程总学分:

4

理论学时:

42

实践学时:

22

先修课程: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计算机导论》是计算机专业的基础课程,它担负着系统、全面地介绍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基础知识、引导学生进入计算机科学技术大门的重任。

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在介绍信息管理系统、计算机组成、程序设计、数据库、网络及病毒方面的基础知识;使学生掌握word、excel及powerpoint软件的基本操作。

使本专业的新生初步建立起对计算学科的本质认识,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同时为学习后续课程打基础。

二、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教学重难点

(一)理论课时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教学重难点

第一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概述

【教学内容】计算机的定义;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计算机的特点、分类及应用;计算学科新的应用领域及未来的展望。

【教学要求】了解计算机发展的历程;了解信息论的产生、研究范畴;了解信息科学与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介绍计算机发展史上图灵(A.M.Turing)、冯.诺依曼等人的关键工作;介绍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五代及各代的划分标准,介绍计算机的特点及主要特点;介绍计算机的发展方向;介绍计算机的各个应用领域;介绍计算学科新的应用领域及对未来的展望。

【教学重难点】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中各阶段的特点、计算机的特点、分类及应用

第二章计算机硬件基础

【教学内容】计算机工作原理与系统组成;微型计算机的组成;计算机输入输出系统。

【教学要求】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输入/输出设备、运算器、控制器、内存储器、外存储器,了解上述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合作关系;了解计算机的更新换代与关键元器件技术的发展;了解冯·诺依曼计算机的“存储程序、程序控制”概念;了解各种计算机外围设备和存储设备。

【教学重难点】重点:

计算机各基本组成部分的功能,各部件之间的协作关系,“存储程序”的基本概念。

难点:

冯·诺依曼计算机“存储程序、程序控制”的概念。

第三章计算机软件基础

【教学内容】计算机软件组成;操作系统简介;常见应用软件介绍。

【教学要求】介绍软件在计算机系统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应用软件和系统软件的基本分类情况;介绍操作系统软件的主要功能和主流操作系统;会使用简单的DOS命令;介绍软件的核心部分是程序;了解几种常见的系统软件及应用软件。

【教学重难点】重点:

软件在计算机系统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应用软件和系统软件的基本分类情况,操作系统软件在计算机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和主流操作系统。

难点:

DOS命令的熟练使用

第四章计算机运算与编码基础

【教学内容】进位计数制表示及转换;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教学要求】了解数值数据和非数值数据在计算机中的二进制存储形式和处理过程;熟练掌握各种进制的转换方法;掌握原码、补码、反码等形式的机器编码方法;了解补码的作用;了解ASCII码字符集合。

【教学重难点】重点:

各种进制转换,数值数据和非数值数据的编码方法,补码表示数据的方法。

难点:

原码、补码、反码等机器编码和补码的作用。

第五章Windows操作系统

【教学内容】Windows基本操作;资源管理器及磁盘管理操作。

【教学要求】掌握WindowsXP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启动与退出;熟悉系统的桌面及窗口操作;掌握控制面板的使用方法;利用资源管理器管理文件和文件夹;掌握格式化磁盘、复制磁盘及磁盘扫描和碎片整理等操作。

【教学重难点】重点:

系统桌面及窗口的基本操作;文件管理。

难点:

控制面板的使用。

第六章Word文字处理软件

【教学内容】Word的启动与退出;文本基本操作;页面设置;文字与段落格式;边框与底纹;图片的插入与格式设置;艺术字的插入及格式设置;文章分栏与首字下沉;表格的制作与表格内容输入;单元格的差分与合并;表格的格式化。

【教学要求】掌握word软件的启动与退出;掌握文本的插入、选择、修改、删除、移动、复制、查找与替换等基本操作;掌握标点符号、特殊符号的输入;掌握页面设置方法;掌握字符及段落格式化的方法;掌握边框与底纹、背景填充和水印、分栏、首字下沉、图片和艺术字的插入等操作;掌握的表格的制作、内容输入、单元格的拆分与合并等表格基本操作。

【教学重难点】重点:

图文混排;表格制作

第七章Excel电子表格

【教学内容】工作簿的建立、保存于打开;数据的输入、单元格的基本操作;图标的格式化;数据的排序、分类汇总及筛选操作。

【教学要求】掌握工作簿的建立、保存与打开;掌握数据的选定、编辑与修改;掌握单元格的格式化操作;掌握工作表的基本操作;掌握图表的创建及格式化操作;学会对数据的基本操作。

【教学重难点】重点:

工作簿的基本操作;单元格操作;常见数据函数的使用。

难点:

数据函数的使用。

第八章Powerpoint幻灯片

【教学内容】演示文稿的启动与退出;演示文稿插入文字、图表的方法;超链接与自定义动画;放映。

【教学要求】掌握演示文稿的启动与退出;掌握建立演示文稿的方法;掌握插入文字、图片、艺术字等元素的方法;会使用超链接和自定义动画;会设置放映。

【教学重难点】重点:

建立演示文稿;界面元素的导入;超链接及自定义动画;放映。

难点:

超链接的设置。

第九章软件开发基础

【教学内容】程序设计基础;算法基础;数据结构基础。

【教学要求】熟练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思想;初步了解一种语言的语法格式及表示方法;了解算法的基本概念;能够对典型问题进行算法描述;了解数据结构的基本知识;初步了解数据的基本操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

结构化程序设计;算法基本概念;数据结构基本概念。

难点:

算法的描述;数据结构的基本操作

第十章计算机网络基础

【教学内容】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局域网与广域网;Internet简介;计算机安全概述;计算机病毒及防护;计算机法规。

【教学要求】了解有关网络的基本组成及其功能;了解网络的分类及现有的网络拓扑结构;了解常见的网络协议及网络组件;了解局域网和广域网的基本概念;了解Internet的基本知识;知道如何保证计算机实体的安全;了解病毒的概念、带来的危害及简单防护;了解有关计算机的法律法规。

【教学重难点】重点:

网络基本组成;网络基本协议;计算机安全;病毒的基本概念。

难点:

对各网络协议的理解。

第十一章计算机安全与计算机法规

【教学内容】计算机安全与计算机法规知识

【教学要求】要求了解计算机安全法规方面的知识,让学生科学使用计算机,防止自身利用计算机犯罪,同时也防止自已上当;了解计算机伦理、职业道德;了解保护信息系统中的信息、硬件和软件的基本方法及措施;了解社会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的能力和知识结构要求。

【教学重难点】重点:

互联网的成长和信息技术及互联网的使用对社会的影响。

(二)单项实验教学内容与要求(附后:

《计算机导论实验》教学大纲)

【实验教学内容】

【实验教学目的】

【实验教学要求】

【主要仪器设备】

三、教学章节及学时分配

(一)总体学时分配

序号

教学章节

总学时

其中

备注

理论学时

实践(验)学时

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概述

4

4

课间进行汉字输入法的练习

2

计算机硬件基础

4

4

3

计算机软件基础

4

4

4

计算机运算与编码基础

6

5

1次习题课

5

Windows操作系统

8

4

4

6

Word文字处理软件

12

6

6

7

Excel电子表格

10

4

6

8

Powerpoint幻灯片

8

4

4

9

软件开发基础

2

2

10

计算机网络基础

4

2

2

11

计算机安全与计算机法规

2

2

(二)实验项目及学时分配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类型

实验要求

实验学时

每组人数

面向专业

备注

1

汉字输入法的练习

其它

必修

1

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前三章的课间进行(不占用课堂时间)

2

Windows基本操作

(一)

验证性

必修

2

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3

Windows基本操作

(二)

验证性

必修

2

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4

Word基本操作

验证性

必修

2

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5

Word排版操作

设计研究性

必修

2

3~5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6

Excel基本操作

验证性

必修

2

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7

Excel数据管理与页面操作

设计研究性

必修

2

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8

PowerPoint操作

设计研究性

必修

4

3~5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9

Intenet 操作

验证性

必修

2

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0

综合练习

设计研究性

必修

4

3~5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注:

1、实验类型分为:

演示性、验证性、综合性、设计研究性、其它等;

2、实验要求分为:

必修、选修、其它等;

3、小组人数:

每台(套)仪器、设备上同时参与实验的人数。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说明

教学形式以讲授方式为主+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

实验过程由课前预习、实验答疑、报告及作品提交三部分组成。

五、考核方式

考核类型:

考试

考核形式:

笔试+操作

要求:

理论成绩占60%,实验成绩占25%,平时成绩占15%。

六、使用说明

理论讲授和上机实践同步进行。

七、主要参考资料

教材:

《信息技术概论》骆耀祖,叶丽珠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9月

参考书目:

1、《信息技术导论》(第2版)王兆明,鄂大伟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12月

2、《计算机导论》(第三版)杨克昌,王岳斌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年

3、《计算机导论》袁方,王兵,李继民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4、《计算科学导论》(第三版),赵致啄著,科学出版社,2004年3月

大纲编写人(签字):

罗南超教研室主任(审核):

教学单位负责人(审核):

附件2:

四川民族师范学院实验课程教学大纲格式规范

《计算机导论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计算机导论实验

课程编码:

适用专业及层次:

本科四年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课程总学时(周数):

20

课程总学分:

1

一、实验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实验教学,让学生具有在信息社会中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所必需的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和应用能力;并为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知识和技能提供基础保障。

二、实验项目及学时分配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类型

实验学时

每组人数

面向专业

备注

1

汉字输入法的练习

其它

1

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前三章的课间进行(不占用课堂时间)

2

Windows基本操作

(一)

验证性

2

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3

Windows基本操作

(二)

验证性

2

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4

Word基本操作

验证性

2

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5

Word排版操作

设计研究性

2

3~5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6

Excel基本操作

验证性

2

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7

Excel数据管理与页面操作

设计研究性

2

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8

PowerPoint操作

设计研究性

4

3~5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9

Intenet 操作

验证性

2

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0

综合练习

设计研究性

4

3~5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三、单项实验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1、汉字输入法的练习实验

实验教学内容:

正确启动、关闭计算机;使用标准输入法或五笔字形输入法进行汉字输入练习。

实验教学目的:

掌握一门输入法快速输入字符。

实验教学要求:

熟悉键盘和正确的打字姿势。

主要仪器设备:

计算机

2、Windows基本操作

(一)实验

实验教学内容:

Windows界面认识及桌面操作,文件及文件夹管理。

实验教学目的:

认识windows并掌握利用资源管理器或我的电脑管理计算机资源。

实验教学要求:

开始、桌面、窗口、图标、菜单基本操作;桌面设置的各种操作(建立、移动、复制、更名、删除、排列等);资源管理器、我的电脑、控制面板、时区与时间等的使用。

主要仪器设备:

计算机

3、Windows基本操作

(二)实验

实验教学内容:

Windows附件及控制面板的使用

实验教学目的:

熟练设置Windows环境

实验教学要求:

帮助的使用,回收站、任务栏操作;附件中系统工具、多媒体、画笔、记事本的操作。

主要仪器设备:

计算机

4、Word基本操作实验

实验教学内容:

文档新建、储存、打开、关闭等操作、界面设置、基本编辑、替换操作。

实验教学目的:

熟悉Word基本操作。

实验教学要求:

建立Word文档并加密保存,利用查找与替换对文档内容进行整理。

主要仪器设备:

计算机

5、Word排版操作实验

实验教学内容:

页面设置、文字与段落排版及格式设置、打印设置;页眉、页脚与页码设置;表格操作;图形、艺术字、公式编辑。

实验教学目的:

按要求利用Word排版功能格式一篇文档。

实验教学要求:

熟练掌握Word的各项排版功能。

主要仪器设备:

计算机

6、Excel基本操作实验

实验教学内容:

工作簿文件操作;表格编辑操作;工作表的新建、更名、删除、移动等操作;工作表的格式操作。

实验教学目的:

熟悉Excel界面及工作簿、工作表、单元格。

实验教学要求:

建立一个工作簿,按要求在工作表中正确输入常见文本型、数值型、日期型等数据。

主要仪器设备:

计算机

7、Excel数据管理与页面操作实验

实验教学内容:

Excel数据管理操作(排序、筛选、分类汇总等);图表和其它对象操作;工作表页面设置、打印工作表。

实验教学目的:

利用Excel的数据管理功能对数据清单进行管理。

实验教学要求:

熟练掌握Excel的数据管理功能。

主要仪器设备:

计算机

8、PowerPoint操作实验

实验教学内容:

制作PowerPoint演示文稿;设置和放映演示文稿。

实验教学目的:

制作与自己有关的课件。

实验教学要求:

制作不少于15张幻灯片的演示文稿(有主题,有超链接、声音、图形、动画等)

主要仪器设备:

计算机

9、Intenet 操作实验

实验教学内容:

Internet的连入和浏览;收发电子邮件;Internet上的文件下载。

实验教学目的:

熟悉浏览器上网,掌握常用上网软件。

实验教学要求:

按实验题目完成上网作业。

主要仪器设备:

计算机

10、综合练习实验

实验教学内容:

综合练习各种相关的操作。

实验教学目的:

综合利用Windows、Word、Excel、Powerpoint知识解决一个综合性题目。

实验教学要求:

按实验题目完成综合性实验。

主要仪器设备:

计算机

四、考核方式和要求

每个实验按10分评定。

其中实验操作60%,实验报告40%

五、实验指导书(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一)实验指导书(选用教材)

《信息技术概论》骆耀祖,叶丽珠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9月

(二)主要参考资料

1、《信息技术导论》(第2版)王兆明,鄂大伟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12月

2、《计算机导论》(第三版)杨克昌,王岳斌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年

3、《计算机导论》袁方,王兵,李继民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4、《计算科学导论》(第三版),赵致啄著,科学出版社,2004年3月

 

大纲编写人(签字):

罗南超教研室主任(审核):

教学单位负责人(审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