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823624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docx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docx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设计范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

下面是整理的《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设计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设计1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充满昂扬向上的精神和英雄气概的文章。

文章记叙了在高原缺氧,自然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施工条件异常艰苦的情况下,西部建设者们以智慧和力量克服了一个个世界级难题,攻克了国际性技术难关,创下了世界铁路建设奇迹,那就是当今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隧道——风火山隧道贯通的经过。

全文字理行间包含了对西部建设者们的歌颂与赞美。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能够独立思考,自主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主动获取知识。

设计理念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学生应该结合前两篇课文,凭借阅读提示的内容,去自行读书、思考、讨论、交流,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好自主学习的情境,尊重个性的学生差异,鼓励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推进学生的自主合作自学。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条理清晰的表达方法,称赞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是学习这篇文章的主旨。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修建青藏铁路的重要意义,感受建设者无私奉献、乐观向上和科学创新的精神,继续增加对西部大开发的了解。

3、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体会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

重点:

把握主要内容,弄清建设者们是如何克服困难的,并从中受到感染。

难点:

了解建设者在修建风火山隧道中的施工困难及科技攻关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入课题。

观赏了一碧千里的草原,游览了神秘的丝绸之路,祖国的西部景色绮丽,蔚为壮观。

在祖国的西部,有一个令人心驰神往的地方,那里有成群的牛羊,层峦叠嶂的群峰,纯净明亮的湖泊,还有绵延不断的皑皑雪山,那里的人们虔心信佛,那就是古老而神秘的西藏。

西藏有着壮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景观,但由于地处偏远,交通闭塞,自然条件的限制,高原人民只能长期固守自给自足落后封闭的生活。

为了改写西藏不通铁路的历史,为了促进西藏的繁荣富裕,2019年,党中央作出了指示: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设计意图:

结合课件,播放西藏的风光图片,感受西藏的纯净、美丽和圣洁,引出课题。

二、整体感知,理清条理。

1、自读阅读提示,了解学习文章的要求。

2、按要求默读课文。

3、学生交流:

这是一条怎样的铁路的。

4、结合课件,简介青藏铁路起止点和这条铁路特殊的地理位置。

5、有媒体预言:

只要风火山在,铁路就修不到拉萨去。

面对这样的预言,建设者们始终坚定不移、永不言弃,文中有句话反复出现正说明了这一点。

再次引出课题—把铁路修道拉萨去。

7、引读:

最终建设者凭着顽强的意志和杰出的智慧,让风火山……

这只巨大的拦路虎一次次低下了高傲的头。

课件引出重点句,学生齐读。

三、读中感悟。

再读课文4---9段,画出描写工程艰难和建设者如何克服困难的语句。

1、建设者遇到了哪些困难?

a多年冻土层

b恶劣天气和极度缺氧

2、这些困哪给修筑铁路带来哪些影响?

冻土层:

A、温度太低,混凝土无法凝固。

B、给隧洞增温,洞壁冰岩遇热融化,造成洞壁塌滑。

恶劣天气:

a、经常狂风大作,保温棚七零八落,b电机房顶铁皮不翼而飞,c天气变化无常冰雹劈头盖脸砸下来。

极度缺氧:

突击队员胸闷气短、头痛腿酸,劳动效率下降,威胁生命。

3、他们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

A、科技人员昼夜在隧洞里观察,发现冰岩温度变化规律,经过反复观测、分析和实验,终于制服了冻土。

B、科技人员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的实验攻关,经过两百多次失败,世界上第一座大型高原制氧站建成了!

1、课件展示青藏铁路,再次深刻认识这是一条怎样的铁路。

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铁路,它是世界上离天最近的铁路;它凝聚的科技力量是史无前例的,建造过程中解决了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难题;它充分保护了高原植被特点和野生动物迁移路线;它加快了青海、西藏两省区的经济发展,增进了民族团结,巩固了祖国的边防。

青藏铁路,不仅是一条天路,更是科技路、环保路、幸福路,民族团结路。

3、欣赏歌曲:

天路。

作业设计:

1、假如要在铁路经过的海拔最高处立一块丰碑,你会在上面写下什么?

2、阅读文章《触摸风火山》《青藏铁路走过的地方》《生命禁区的早晨》。

板书设计

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多年冻土

恶劣天气毅力勇气智慧团结

极度缺氧

教学反思

这是篇略读课文就应体现略读课教学特点,做到粗中有细,有放有收。

在一次次试教的过程中我紧紧抓住阅读提示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学文,直奔课文重点,以如何攻克风火山隧道三大难题为主线,给予学生合作学习的机会,在合作探究中由学生自行提出问题,自能解决问题,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吸引学生融入课堂,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另外还努力为学生创设好自主学习的情境,尊重个性的学生差异,鼓励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推进学生自学。

同时还结合具体词句体会到,在建设者身上,始终洋溢着斗志高昂、无坚不摧的乐观主义精神、顽强的意志和杰出的智慧。

通过情境表演,让学生将自己的习得感悟转换为个人的’语言,真正在略读课的学习中将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得以锻炼和提升。

同时学文前后两次对青藏铁路不同程度、层次的认识,抒发了对中国铁路建设者的无比钦佩与赞美,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为深入,使本课的学习有了一定的深度。

从整体上看这节课,较好成教学任务。

但有一些环节还很粗糙,比如教师的评价语、本课小练笔的安排等,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能注意这些问题并及时、较好地解决。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设计2课前准备

1.搜集关于青藏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相关资料。

2.西藏的风光图片。

3.青藏铁路地图。

4.青藏铁路全线贯通的庆祝场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播放西藏的风光图片,和学生一同感受西藏的纯净、美丽和圣洁。

2.师生交流关于青藏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相关资料。

西藏地处青藏高原,交通落后,“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一直是西藏人民的期盼,也是全国人民的愿望。

随着西部大开发号角的吹响,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正在变成现实。

出示课题: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3.有感情地朗读课题。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注意读准生字字音,思考:

青藏铁路是一条怎样的铁路?

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

2.课堂交流。

出示:

“一条长长的‘铁龙’,从柴达木盆地深处的工业新城格尔木起步,跨过巍峨的昆仑山……这就是造福广大人民的青藏铁路。

观察地图,理解句子。

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3.读了全文,你知道了什么?

有什么感受?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就可闻的某一方面发表自己的看法,可能有:

青藏高原气候恶劣,天气说变就变。

开凿风火山隧道面临着重重困难。

高原缺氧是施工的一个很大的障碍。

科技人员和建筑工人不断献给困难挑战。

……

4.根据大家的发言,再次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概括成一句话。

在修筑青藏铁路的过程中,筑路大军克服重重困难,终于使风火山隧道全线贯通。

三、精读课文,用心感受

1.“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这句话在课文中反复出现了很多次,默读课文,在课文中画出这句话。

2.自由朗读课文,想想面对着风火山这只拦路虎,筑路大军会在什么时候说“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这句话?

3.课堂交流,教师指导:

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会说“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

①他们遇到了哪些困难?

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难以控制隧道施工温度。

“由于温度太低,混凝土无法凝固。

他们拿来暖风机,给隧洞增温,洞壁的冰岩又遇热融化,造成洞壁塌滑。

◇恶劣天气和极度缺氧。

“风火山一带经常狂风大作……转眼之间乌云压顶,大大小小的冰雹劈头盖脸地砸下来。

“尽管对缺氧已有准备,施工中出现的情况还是始料未及……筑路大军的生命面临严重威胁。

②有感情地朗读第五、八自然段。

③面对着困难,他们会怎么样说这句话?

有感情地朗读“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要读出怎样的语气?

在战胜困难的时候,他们会说“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①他们是怎样战胜困难的?

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科技人员昼夜在隧洞里实地观察,发现冰岩温度变化的规律。

经过反复观测、分析和实验,他们终于找到了喷射混凝土的最佳温度,制服了逞凶一时的冻土。

◇“指挥部的灯火彻夜通明。

能不能建一个大型制氧站?

……风火山,这只巨大的拦路虎一次次地下了高傲的头!

②有感情地朗读第六、九自然段。

③战胜困难的时刻,他们会怎么样说这句话?

要读出怎样的语气?

有感情地朗读。

4.想象一下,筑路大军还会在什么时候说“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这句话?

风火山隧道全线贯通的时刻。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十一自然段。

青藏铁路全线贯通的时刻。

①播放录像:

青藏铁路全线贯通的庆祝场面。

②如果你是筑路大军中的一员,此时此刻,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③此时此刻,应该怎样来朗读“把铁路是到拉萨去!

”?

有感情地朗读。

四、课外延伸,情感升华

交流搜集到的关于青藏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相关资料。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了解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所遇的困难,感受勇克难关的英勇气概,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4.感受建设者的无私、乐观向上和科学创新的精神。

重点难点:

体会修建青藏铁路的重要意义,了解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所遇的困难,感受勇克难关的英勇气概,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过程:

一、题目导入新课:

师:

观赏了一碧千里的大草原,游览了神秘的丝绸之路,祖国的西部真是景色奇丽,现在,我们继续学习第4课: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大家请看,这个题目里有一个地点,是——拉萨。

根据课文预习,谁来介绍一下拉萨?

预设学生介绍拉萨:

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海拔3658米.它是祖国西南边陲的重镇,历来是西藏全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和交通枢纽,也是藏传佛教圣地。

拉萨素以风光秀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风俗民情独特、名胜古迹众多、宗教色彩浓厚而闻名于世。

在人们的心目中,“出国易,入藏难”。

拉萨地处偏远,交通闭塞,给物资流通,文化交流带来了重重困难,是全国唯一一座未通火车的城市。

为了造福广大人民,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下面,就让我们来深入学习这篇课文。

二、自觉生字词,整体感知:

1.指导学生自觉生字词,不懂的做标记。

2.默读课文,思考:

青藏铁路是一条什么样的铁路?

学生默读勾画。

出示:

一条长长的“铁龙”,从柴达木盆地深处的工业新城格尔木起步,跨过巍峨的昆仑山,将通过这里,穿越“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到达雪域圣城——拉萨。

这就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青藏铁路,这就是造福广大人民的青藏铁路。

正在修建的是一条全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

3.学生交流预设:

生1:

这条铁路穿越的世界屋脊,这是一条全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

生2:

我觉得修铁路的路程好远,修建好难啊。

师:

你们说是很有道理。

现在谁来读一读?

把你心中的这种感受读出来。

生读课文。

师:

那么在青藏铁路施工的过程中,筑路工人遇到了哪些巨大的困难?

又是如何战胜的呢?

用横线画出。

用波浪线画出。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4——9自然段,把你的体会写在句子旁边,再和同桌好好交流交流。

三、品词析句,学习表达:

全班交流:

师: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4——9自然段,把筑路工人遇到的巨大困难用横线画出。

又是如何战胜的呢?

用波浪线画出。

把你的体会写在句子旁边,再和同桌好好交流交流。

研读“困难1”冻土层

1.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哪些句子说明了什么是“冻土”“海拔”。

联系资料谈谈高原冻土给施工带来了哪些阻碍?

预设:

生1:

风火山隧道要穿过多年冻土区,各种复杂的冻土层挡在前面,施工难度极大。

一次次爆破,炸出的不是石块,而是坚硬的冰渣子。

难怪一些西方媒体预言:

中国人要在这样不良的地质上打隧道,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我从这句话体会到想要在多年冻土区开凿隧道难度极大,在相对发达的西方国家眼里,都是无法做到的,也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衬托出西部建设者遇到困难的那种勇敢,实干的精神。

生2:

“由于温度太低,混凝土无法凝固。

他们拿来暖风机,给隧洞增温,洞壁的冰岩又遇热融化,造成洞壁塌滑。

风火山,这座万年冰山露出了狰狞的面目,给筑路大军来了一个下马威!

”我体会到,工程刚开工,就遇到控制温度的难题,温度太低,混凝土无法凝固,增温洞壁就遇热融化,造成洞壁塌滑,这些困难都属于世界级的难题。

作者还采用的拟人的手法,说明冻土层给筑路工人带来的巨大困难。

2.师:

我们的筑路大军面对多年的冻土区,退缩了吗?

他们是如何战胜这个困难的?

“科技人员昼夜在隧道里实地考察,发现冰岩温度的变化规律。

经过反复观测,分析和实验,他们终于找到了喷射混凝土的最佳温度,制服了逞凶一时的冻土。

预设:

生1:

我从“昼夜、反复、终于”这些词理解到科技人员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终于战胜了困难;

生2:

我从“逞凶一时”看到,这只是暂时的困难,筑路大军经过努力,克服冻土层这个世界级难题,也说明筑路大军很乐观。

3.感情朗读,激发情感。

师:

所以,面对困难,谁不知道——“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研读“困难2”:

恶劣天气和极度缺氧轮番向这支队伍进攻

1.预设:

生1:

我从“风火山一带经常狂风大作。

刚刚搭好的150平方米的保温大棚,一夜之间被大风撕扯得七零八落。

新建的发电机房,屋顶的铁皮瓦竟不翼而飞。

刚才还是晴空万里,转眼间乌云压顶,大大小小的.冰雹劈头盖脸地砸下来。

”中的“刚刚、一夜之间、竟、转眼间”这些词语感受到这里的天气极其恶劣,变化很快。

生2:

我从“风火山海拔4905米,这里空气的含氧量不到平原的一半,隧道越掘越深,洞里的空气越来越稀薄。

尽管对缺氧已有准备,施工中出现的情况还是始料不及。

工人们身背的氧气瓶提供的氧气只是杯水车薪。

突击队员个个胸闷气短,头痛腿酸。

两个人使用的风枪,现在四个人才能抱起来。

劳动效率迅速下降。

筑路大军的生命面临严重威胁。

”体会到这里极度缺氧,不仅劳动效率迅速下降,筑路人的生命都得不到保障。

2.师:

面对如此恶劣的天气,面对含氧量不到平原一半的极度缺氧这样巨大的困难,我们的筑路大军退缩了吗?

他们又是如何战胜这些困难的?

攻克恶劣天气和缺氧:

科技人员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实验、攻关,经过两百多次的失败,世界上第一座大型高原制氧站建成了!

充足的氧气沿着长长的管道,源源不断地送进隧洞里。

风火山,这只巨大的拦路虎一次次低下了高傲的头。

体会:

引导理解科技人员为了战胜困难,忘记吃饭,忘记睡觉,不分昼夜的实验着,工作着,他们不怕苦、不怕累、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抓拟人句。

想象“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的工作情景。

3.感情朗读。

师小结:

恶劣的天气和极度缺氧让筑路大军的生命一次又一次地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但我们的筑路大军没有退缩,他们的心中始终有着坚定的信念,那就是——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你觉得筑路大军能一次又一次的战胜困难,他们靠的是什么?

从他们身上你看到了什么精神?

研读决心信心:

预设:

科技人员的智慧和汗水,工人的勇气和毅力、吃苦耐劳、积极乐观向上、无私奉献的精神。

师:

文中有一句话,“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在文中出现多次,找出来读一读。

体会一下它有什么作用?

预设:

生1:

这句话既是文章的题目,又贯穿文章的始终,是文章的线索。

生2:

这句话表明了筑路大军的决心和信心,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志向,所以,他们才能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

师小结:

正是建设者挑战极限,勇创第一的精神,正是建设者勇克难关,顽强拼搏的气概,才有了一次次实验,一次次攻关,一次次失败,一次次成功。

今年7月1日,青藏铁路将试运行通车,同学们如果有机会坐火车到拉萨去,请一定不要忘记修建这条铁路的建设者们为之而付出的血汗!

板书设计:

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困难解决精神

冻土层找到了喷射混凝土的最佳温度吃苦耐劳

恶劣天气无私奉献

极度缺氧建成世界上第一座大型高原制氧站乐观向上

科学创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