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三年级下册科学复习题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828007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8.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三年级下册科学复习题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冀教三年级下册科学复习题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冀教三年级下册科学复习题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冀教三年级下册科学复习题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冀教三年级下册科学复习题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冀教三年级下册科学复习题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冀教三年级下册科学复习题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冀教三年级下册科学复习题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冀教三年级下册科学复习题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冀教三年级下册科学复习题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冀教三年级下册科学复习题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冀教三年级下册科学复习题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冀教三年级下册科学复习题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冀教三年级下册科学复习题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冀教三年级下册科学复习题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冀教三年级下册科学复习题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冀教三年级下册科学复习题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冀教三年级下册科学复习题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冀教三年级下册科学复习题上.docx

《冀教三年级下册科学复习题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三年级下册科学复习题上.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冀教三年级下册科学复习题上.docx

冀教三年级下册科学复习题上

一、身边的材料

1.我们身边的常见物品都是由材料制成的,有的物品由(一种)材料制成,有的物品由(几种)材料制成。

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特性)和不同的(用途)。

2.材料的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结果就不同。

材料可分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

料)。

3•像(土、沙子、石头、木头、棉花、蚕丝、亚麻、竹子、煤、石油)都是天然材料。

4•像塑料、尼龙(石油和煤)、玻璃(沙)、陶瓷(粘土)、棉布(棉花)、丝绸(蚕丝)、金属(金属矿石)、合金、人造纤维、石灰、砖瓦、等这种由(天然材料)加工而成的材料叫做人造材料。

5.人造材料都是以(天然材料)为原料制成的。

没有(天然材料)就没有人

造材料。

6.天然纤维材料:

(棉、麻、丝)等。

人造纤维材料:

(尼龙、涤纶、晴纶棉)等。

7•我们穿的衣服中,有一部分是由化学纤维制成的,化学纤维是(人造材料)。

()同学已经检查背过。

家长签字:

()日期:

()

1•废旧塑料制品背弃于自然界中,长期不能腐烂,就形成白色污染。

怎样减少白色污染?

答:

1.减少使用塑料袋2•减少使用一次性饭盒3•塑料制品回收再利

用4•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

2•塑料的优点:

防水轻便又透明,容易加工有弹性。

保温便宜不生锈,色彩鲜艳不导电。

塑料的缺点:

易老化,遇热易变形,不易降解,造成白色污染。

3•塑料与棉花相比较,塑料(不具有透水性和透气性)。

4•用塑料代替木头有什么优点?

有什么不足?

答:

优点:

节约木材,减少森林破坏不足:

造成白色污染。

5.你认识哪些新材料?

答:

合金、复合玻璃、合成纤维、纳米材料、变色材料等。

6•随着社会的发展,(天然材料)已远远不能满足人类的需要,因此人们利用一些技术设计制造出许多人造材料,包括一些新材料。

7•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混合而成的人造材料具有良好的性能,如:

铝合

金,钛合金等,应用与日常生活和航天领域。

8.田间塑料大棚主要是人们利用了塑料的(保温性)。

9•汽车的轮胎和皮鞋的鞋底都是由(橡胶)做的,夏天的拖鞋大部分是(塑料)做的。

10•通常用(塑料)做电线的外皮,这说明(塑料)不能导电

()12、利用塑料代替木头,可以节省木材,减少森林砍伐,但易造成白

 

11.光碟和树脂眼镜的镜片是用(塑料)制成的。

12.最近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晶粒微小,强度却很高的(纳米)材料。

13•用纳米材料制造的小机器人只有一粒尘埃那么大,可以在人体的血管里游

泳,清扫血管,治疗疾病。

14.塑料可以代替钢铁作建筑材料,但是(不能)完全代替钢铁。

15.一米等于(10亿)纳米。

一、判断题

()1、一种物品都是由一种材料制成的。

()2、塑料是一种容易分解的材料。

()3、石油是天然材料,以石油为原料制造的塑料是人造材料。

()4、物体的不同部分可以用不同的材料制成。

()5、同一种材料可以制成不同的物品。

()6、用塑料做水杯主要是利用塑料有弹性的特征。

()7、利用人造材料代替天然材料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8有些木材可以用其他材料代替。

()9、所有的塑料遇到热水都会变软。

塑料杯遇水就会变软。

()10、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不断制造出新材料,

这些新材料只会给我们带来益处,而没有一点危害。

()11、塑料的用途很广泛,他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

色污染。

()13、科学家已经发明制造了很多新材料,所以不用再发明新材料了。

()14、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特性和不同的用途。

()15、只要我们人人贡献出一份力量,“白色污染”是可以控制的。

()16、塑料是一种用途很广的材料,可以应用到所有领域。

()17、日常生活中产生的一些垃圾,有的能够回收利用,有的则不能。

二、列举题:

请根据所用材料的不同,给家中的物品分类。

(每类至少写三个)

金属:

钥匙、铁柜子、铁窗塑料:

尺子、电话、饭盒

木头:

筷子、桌子、椅子纸:

书、报纸、日历

陶瓷:

瓷碗、瓷花瓶、瓷杯子

三、问答题

1.塑料的使用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

(1)正面影响:

带来好处与方便。

(2)负面影响:

造成环境污染,是资源贫乏。

2.玻璃和塑料相比较,各自的优缺点分别是什么?

(1)玻璃的优点:

透明度高、耐腐蚀、不导电。

缺点:

易破碎。

(2)塑料的优点:

防水轻便又透明,易塑造成型。

保温耐腐有弹性,色彩鲜

艳不导电。

塑料的缺点:

易老化,遇热易变形,不易降解,造成白色污染。

3.电线电缆的内部和外层为什么分别使用金属和塑料等材料制成?

因为电线电缆是金属能够导电;塑料是绝缘材料,可以防止漏电更安全。

4.什么叫人造材料?

人造材料可以完全取代天然材料吗?

为什么?

.像玻璃、陶瓷、塑料这种由天然材料加工而成的材料叫做人造材料。

人造材料不能取代天然材料,因为人造材料都是以天然材料材料为原料制成的。

5.塑料和木头相比,塑料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用塑料代替木头的优点优点:

轻便、透明、防水耐磨。

节约木材减少森林破

坏。

用塑料代替木头的优点缺点:

易老化,易污染环境。

6.你认识哪些新材料?

纳米材料、变色材料、防弹材料、铝合金、钛合金

7.比较塑料手套和棉布手套的不同。

塑料手套:

透气性能差,防水性好。

棉布手套:

透气性能好,防水性差。

8•儿童玩具大部分是用什么做的?

用这种材料有什么好处?

答:

大部分是用塑料做的。

塑料的优点:

防水轻便又透明,易塑造成型。

保温耐腐有弹性,色彩鲜艳不导电。

()同学已经检查背过。

家长签字:

()日期:

()

三、倾听声音

1•声音是人的耳膜能感觉到(空气振动),也就是物体振动引起空气压强的变化。

2•鼓锤敲鼓,鼓面(振动),鼓面上的豆子(振动)。

豆粒跳动(越高),鼓声(越大)。

3•物体停止发声时共同现象:

振动也停止。

得出结论:

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没有振动就没有声音

4•只要有声音就一定有物体在振动。

各种物体发声时,都在振动。

5•使物体停止发生的方法是:

停止振动。

6•演奏者如何使锣鼓停止发声呢?

答:

用手按在乐器上是他停止振动。

7•钢琴弹完一区,停止演奏后还能听到琴声,为什么?

答:

钢琴虽然不弹了,但琴弦仍在振动,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所以琴声还

能持续一会儿。

8.风声是空气的振动产生的。

9•人说话时,声带在振动。

10•物体出声时的共同现象:

物体发声时都在振动。

得出结论:

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四、物体传声

1•声音的传播都需要(介质),也叫媒体、媒介。

木头、水、空气等都是声音传播的介质,声音可以透过固体、液体、气体传到我们的耳朵里。

2.(固体)传声效果最快最好,(气体)传声效果最慢最差。

3•声音是以(声波)的方式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水波是向(水平)方向

传播的。

4•游泳时头在水下能听到声音吗?

答:

能,水能传播声音。

5•在月球上声音能传播吗?

为什么?

在月球上宇航员怎样通话?

答:

不能,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

用无线电话互相通信。

6.为什么地球上可以听到声音,声音可以通过什么传播到我们的耳朵里?

答:

地球上有空气,声音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到耳朵里。

7.为什么在古代,人趴到地上听一会儿就知道远方有人来了没有?

答:

因为土地能够传声,而且比空气传播声音要快,远处脚步声通过土地传过来,使我们听到声音。

8.当你走到小河边,水面的小鱼便立即游开,这是怎么回事?

答:

因为声音能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脚步声音通过大地和水传给小鱼,小鱼听到脚步声音便游开了。

9.把书卷成筒,对着筒喊话,为什么声音传得远?

答:

这是因为它能使声波集中向前方,不让它向四面分散,因此传得远。

10.把闹钟放在玻璃罩里,抽去空气,听不到铃声,为什么?

答:

是因为玻璃罩里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

所以只能看见铃锤在敲铃,听不到铃声。

11.医生通过听诊器能听到心脏跳动的声音,是通过(固体)传声到医生耳朵里的。

12.把耳朵贴在铁轨上,就可以断定是否有火车要来,这说明火车的声音是通过固体铁轨传声的,并且固体比气体传声效果好而且快。

()同学已经检查背过。

家长签字:

()日期:

()

五、自制小乐器

1.乐器是利用(声学)原理制成的。

2.声音(大小)与物体振动的(强弱)有关,

声音(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3.物体振动的越强,声音越(大)。

物体振动的越(快),音调越(高)。

4.有三根长度不同的钢条分别固定在木板上。

弹拨钢条,发出的声音相同吗?

为什么?

答:

发出的声音不同,钢条越长发出的声音越低,钢长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这说明声音的高低与钢条的长短直接有关。

5.拨动橡皮筋,当橡皮筋绷得紧时,声音高。

当橡皮筋绷得松时,声音低。

因为物体振动的越快音调越高,振动的越慢音调越低。

6.几只相同的杯子装不同量的水,杯子里水越多,声音越浑厚,杯子里水越少,声音越清亮,空杯子声音最脆亮。

7•古筝弦长短不一,弦越短,音调越高,越脆。

8•敲击拉紧的钢丝,粗钢丝声音浑厚,细钢丝声音清脆。

9•自制一件乐器,说说自制乐器中,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说明了什么?

答:

我自制了一个小腰鼓,(圆形口容器)做(鼓身),(有弹性的材料)做鼓面。

看到发音部分在振动,听到了发出的声音,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10.不同的鼓发出的声音会不一样,是因为敲击鼓面的强度不一样,鼓面的材料、大小也不一样。

()同学已经检查背过。

家长签字:

()日期:

()

六、声音与生活

1•声音与我们的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它给我们传来很多信息,帮助我们认识周围世界。

2•声音有什么用处:

1•医生利用听诊器看病。

2•利用声呐发出的超声波可以找到沉船。

3•使我们心情愉快的声音是乐声。

人们爱听音乐是因为音乐使人心情愉悦。

4•使我们烦躁的声音是噪音。

噪音是现代社会的一大公害,人们在减少噪音方面想了许多办法。

5•噪声的危害:

失眠症、精力不集中、损伤听力,致人耳聋。

6•减少噪音的方法(怎样设计无声书房):

(1)多种树,浓密的树叶有很强的吸音能力。

⑵安消声器。

(3)安装双层玻璃,

褶皱窗帘。

(4)禁止鸣笛。

(5)关上门窗

7•人们种植花草树木,不只是为了绿化环境,还可以减弱噪音。

8.10米宽的树带能使噪音减弱30%,20米宽的树带可使噪音减弱40%。

9•分贝用dB表示,鸟类的鸣叫声大约在20分贝(dB),

10.人的听觉区域在0分贝(dB)以上,人的痛觉区域在130分贝(dB)以上。

11•人们在耳机里垫上厚厚的垫子是为了减少振动,降低音量。

12.音乐可以使人心情愉快,所以我们可以用喇叭大声播放音乐,使大家心情愉快。

这种观点对吗?

为什么?

答:

不对。

因为音乐在音量大小适度时,才能使人心情愉快。

音量过大的的持续播放音乐,会使音乐变成噪声。

13•为了减少噪声污染造成的危害,我们在家可以采取的最佳措施是(E)

A.禁止鸣喇叭E.采用隔音玻璃C.戴上耳套

()同学已经检查背过。

家长签字:

()日期:

()

七光的传播

1•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光源就是发光的物体。

2•光源发出的光是沿着(直线)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3•没有光源我们就看不到周围世界的物体。

4.光源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天然光源,一类是人造光源。

5•太阳、星星、闪电、萤火虫、水母和发光鱼等为天然光源。

6.电灯、手电、蜡烛、手机、电视、电脑等为人造光源。

7•月亮不是光源,月光是月亮反射太阳的光。

8•光源还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冷光源,一类是热光源。

9•热光源可以发热,如太阳,蜡烛等,星星也是发热的光源,由于离我们太遥远所以感觉不到;

10.冷光源不发热,如萤火虫、水母和发光鱼的体内含有荧光物质不产生热,属于冷光源。

萤火虫的(腹部)会发萤光。

11.当三块纸板上的孔(在一条直线上)时,光能穿过孔照射在墙上。

这个实验结论证明了:

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12.用一个塑料软管,通过直筒塑料管和把塑料管弯折再看蜡烛的光,这两次是否都能看见蜡烛的光?

答:

直筒塑料管可以看到蜡烛的光,弯折的塑料管不能看到蜡烛的光,因为光沿着直线传播。

13•物体背光的一面会出现影子。

假如光不是沿着直线传播的而是弯曲的,就不会有影子。

14.证明光沿着直线传播的例子:

影子、森林中阳光直射下来的光束、日食月食的形成、放映机的直射光、手电筒的光、激光等。

15.小孔成像实验蜡烛是怎样成像的?

与什么有关?

16.我们能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发出的光或反射的光线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同学已经检查背过。

家长签字:

()日期:

()

八、透明与不透明

1.同一介质中,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通常称为光线。

光可以在真空、空气、水、透明玻璃等中传播。

2.透明与不透明的物体的区分是看:

是否能让光线通过。

3.物体根据透光程度可分为三类:

透明物体、半透明物体、不透明物体。

4.让绝大部分光通过的物体称为:

透明物体。

有:

透明玻璃、塑料纸、水等。

5.让部分光通过的物体称为:

半透明物体。

有:

毛玻璃、白纸。

6.几乎不能让光透过的物体称为:

不透明物体。

有:

木头、砖、黑纸。

7.光照在不透明的物体上会出现影子。

8.光从一个透明物体进入到另外一个透明物体会发生折射,也就是说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

9.透明材料可以制作光学仪器;半透明的物体可以制作太阳镜、百叶窗、窗帘等,控制进入的光线;需要遮蔽光线时,使用不透明材料,如洗相片的暗室、学习用的台灯灯罩通常用不透明的材料,这样可以聚光。

10.毛玻璃也能让光通过,我们可以说它是透明的吗?

不能,毛玻璃可以让一部分光通过,所以我们说它是半透明物体。

11•影子是怎样形成的?

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了不透明的物体就会形成影子。

12.影子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答:

与离光源的远近有关。

13•门缝里射进来的光可以使黑屋子亮起来,可见光是弯曲的路线传播的对

吗?

答:

不对,黑屋子里可以看见东西是因为射进来的光多次反射后的结果,并非光沿曲线传播。

14、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同的物体会有不同的现象:

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透明的物体会全部通过,遇到半透明的物体光会部分通过,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光不能通过。

()同学已经检查背过。

家长签字:

()日期:

()

九、镜子

1当光照到物体上时,有一部分光线被物体的表面反射回去,这就是光的反射。

被反射后的光仍沿(直线)传播。

2•不同的物体反光能力不同。

我们之所以看到周围的事物,是因为每一样东西都能反射某一光源的光到我们的眼睛里。

3•镜子是反射能力很强的物体。

镜子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改变后仍沿着直线传播。

4•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成像的特点:

(大小相等,左右相

反)。

早在春秋时代,我国就已经开始使用铜镜。

5•没有光平面镜不能成像。

6•两面平面镜可以制作一个潜望镜。

利用潜望镜可以从水下观察到水上的情况。

7•潜望镜是弯曲的,光仍然能通过去,可见光是沿曲线传播的对吗?

答:

不对,潜望镜是用两面平面镜制成的,通过光的(两次反射)成像进入人的眼睛。

8•物体的反光能力与物体的(材料)和物体的(光滑度)有关。

9•物体颜色越浅反光能力越好。

10•物体表面越光滑,反光能力越强。

11.按反光能力从强到弱排序:

镜子>铝片>玻璃>塑料

12.1969年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利用(镜子反射激光),测算出地球到月球的准确距离为384403千米。

13.用两面镜子最多可以看到几个小熊的像?

两面镜子(形成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小熊个数就不同,是由于(光的多次反射),夹角越小,看到的像越多。

14•利用镜子反光的性质做些什么事情?

答:

化妆镜、潜望镜、汽车后视镜等。

15•汽车的反光镜、哈哈镜和放大镜都是凹凸镜。

()同学已经检查背过。

家长签字:

()日期:

()

十、七色光

1.光通过透明物体时,有时候会发生光的(色散)现象。

英国科学家牛顿发现,阳光通过三棱镜会呈现出七种颜色的光谱,这是光的色散现象。

带有棱角的水晶或金刚石在阳光下也会出现色散现象。

2•太阳光的色散现象说明太阳的(白光)是由七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

七色光分别是:

(红、橙、黄、绿、蓝、靛、紫)。

3•雨过天晴,天空中会出现彩虹是因为空气中悬浮的小水滴会像三棱镜一样,将阳光散射成七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

彩虹出现的地方应该有(充足的阳光和水),通常出现在(雨后、瀑布和喷水池上)。

4•瀑布前和喷水池上有很多弥漫的小水滴,被阳光一照容易形成(彩虹)

5•拿着装水的喷雾器背向阳光喷射会看到小彩虹出现。

因为空中悬浮的小水滴可以让阳光发生色散现象。

6•阳光下我们吹出五颜六色的泡泡是光的(色散)现象。

7•光的色混现象:

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混合在一起,会出现(白光)

红光与绿光混合出现黄光,红光与蓝光混合出现紫红色光也叫(品红色光)蓝光与绿光混合出现(青蓝色光)。

8•为了保护眼睛,我们既不要在强光下看书,也不要在弱光下看书。

强光下,拉上窗帘或带上墨镜可保护好我们的眼睛。

10.激光的特点:

颜色单一、方向性好,亮度高。

11•激光技术应用于:

电信通讯、视听设备、距离测量、排版印刷以及军事、医学等领域。

补充材料:

1•最早的日晷是古巴比伦人4000年前使用的根据影子推算时间的仪器。

2.()只要阳光穿过透明物体,就能得到七色光

3.()光的传播路线是无法改变的。

4.()没有光平面镜也能成像。

5.()白色光能分解成七色光,而七色光不能合成白色光。

6.利用身边物体的影子你会怎样测定时间?

写出你的方法。

答:

准备一张硬纸和一根小木棍,将木棍固定在纸上,放在阳光底下,记录每个时刻影子的方向和长短。

时间长了我们不用看时间只要看到小木棍的影子就可以知道大概的时间了。

7.复色光通过光栅或干涉仪时,由于光的衍射和干涉作用,也可以实现色散。

阳光下的油膜、肥皂泡泡、出现各种颜色,是光的干涉作用出现的色散现象。

两束以上的相干光波叠加区域内,某些区域光强减小,另一些区域光强增大

的现象叫做光的干涉。

9.激光是人造光源,是由激光器产生的。

1960年美国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激

()同学已经检查背过。

家长签字:

()日期:

()

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部分

(1—10课部分)

1、观察物体发生时的现象

研究的问题:

通过设计实验并观察,知道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

材料:

①鼓1面、鼓槌、绿豆若干粒、锣②钢尺③纸杯(一端蒙有橡胶模,并且挂一个用线系着的小球)

步骤或方法:

①将绿豆放在鼓面上,敲击鼓面,同时听到“砰砰”的声音,同时豆子被鼓面弹起来了,并用尺子测量了一下,发现豆子跳起来很高,有厘米。

说明鼓面振动,产生了声音,通过弹起来的豆子看出来的。

②把钢尺放在桌角,用力向下按,钢尺发出声音的同时,尺子上下来回运动③手拿纸杯,用力向纸杯喊话,发现小球被橡胶模弹的来回动。

现象和结论: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注意事项:

(1)鼓槌敲鼓面时,不要用力过大以防碰坏烧杯。

(2)注意观察物体发声时的现象。

2、物体传声

固体传声实验

研究的问题:

设计实验,研究声音可以通过固体进行传播

材料:

课桌

步骤和方法:

三人一组,一个同学在桌子的一端,用耳朵紧贴桌面,另一只手捂住另一只耳朵,另外一个同学在另一端轻轻的挠动桌面,第三个同学在桌子的中间,发现当挠动桌子的时候,耳朵紧贴桌面的同学能听到声音,而站在中间的同学没有听到。

说明声音通过桌子穿过来的

现象和结论:

声音可以通过固体进行传播。

注意事项:

1小组成员交替操作。

2、学生挠桌面时用力要适中3、耳朵要贴在桌面上才能听到声音,这是实验的关键。

液体传声实验

目的:

(1)使学生理解液体可以传声。

(2)学会液体传声实验。

材料:

盛水烧杯。

方法:

(1)将盛水烧杯的侧壁紧贴整在耳上。

(2)在保证不碰杯壁的情况下,用另一只手的拇指与食指,用力在水中摩擦,听到了什么?

(3)烧杯离开耳朵,再用拇指食指摩擦实验一下,还能听到声音吗?

(4)想一想这些现象说明什么?

现象和结论:

声音可以通过液体进行传播。

注意事项:

(2)保证摩擦产生声音的手不碰杯壁。

()同学已经检查背过。

家长签字:

()日期:

()

3、光是否沿直线传播

1)研究的问题:

研究光是否沿直线传播

实验材料:

(1)一个手电筒。

(2)3块纸板。

宽10cm,长15cm中间画一个直径为3cm圆,剪下来。

(3)6个小夹子。

实验步骤:

用小夹子把纸板立在桌子上,每个纸板之间相距15cm左右。

纸板立在一条直线上,把手电筒对准小洞,观察光是否照在墙上。

再把中间的纸板动一下,光就从第一个洞里照到了第二张纸板上,光就没有照在墙上。

实验现象:

第一个实验,光照在了墙上。

第二个实验光没有照在墙上。

当三块纸板上的

孔在一条直线上时,光能穿过孔而照射在墙上。

结论:

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2)纸筒实验

研究的问题:

设计实验,验证光直线传播的性质。

材料:

纸筒(或可弯折饮料吸管)、蜡烛、火柴、污物桶。

(1)点燃蜡烛,置于教室前面讲桌上。

(2)让学生通过直纸筒(弯折纸筒)观察蜡烛火焰。

(3)比较一下,哪次能看到蜡烛火焰。

(4)讨论一下,实验说明光是怎样传播的?

为什么?

结论:

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注意事项:

(1)实验时看别的物体也可以。

(2)为保证其它班实验正常进行,一、实验时弯折不可太大。

二、课前应多做些弯管备用。

(3)实验时若用可弯折饮料吸管,要提醒学生不可拉长吸管的可弯折部分。

4、光能透过哪些物体

研究的问题:

光能透过哪些物体

材料:

手电筒、无色眼镜片、白炽灯泡、毛玻璃、蜡纸、书本、铅笔盒

步骤方法:

一位同学拿着手电筒,另一个同学将各种材料放在墙和手电筒之间,观察墙上的情况。

结论:

能让绝大部分的光通过的物体有:

手电筒、无色眼镜片、白炽灯泡等。

只能让部分光通过的物体有:

毛玻璃、蜡纸等。

几乎不能让光通过的物体有:

书本、铅笔盒等。

注意事项:

1、手电筒与桌面要平行。

2、手电筒与物体保持适当距离,更换物体时,保持距离不变。

3、手电筒、被测物体与墙的距离要近一些。

()同学已经检查背过。

家长签字:

()日期:

()

5、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研究的问题:

能用实验的方法验证在一定条件下光的传播方向可以改变”材料:

平面镜、带缝隙的硬纸板、手电筒、纸和尺子

步骤和方法:

一位同学用手扶着镜子,使镜子立在桌子上,(也可以在镜子下面粘上橡皮泥,固定在桌子上);另一位同学一手扶着一块带有缝隙的硬纸板,一手拿着手电筒,使光通过缝隙照在镜子上;在硬纸板与镜子之间垫一张白纸,第三位同学在纸上画出光的路线。

然后改变镜子的角度,再次观察。

结论:

当光照到物体上时,有一部分光线被物体的表面反射回去,这就是光的反射,镜子是反射光能力很强的物体,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改变后仍沿着直线传播。

注意事项:

1、带缝隙的硬纸板缝隙不要太宽,大约1毫米左右。

2、在纸上记录光的路线时,要比着尺子画镜子反光的路线。

6、制造彩虹

三棱镜实验

研究的问题:

通过实验,了解阳光是由几种不同颜色的光组成。

材料:

三棱镜。

(一)把三棱镜放在有阳光的地方。

使三棱镜与光线大体垂直。

(二)慢慢转动三棱镜,观察有什么现象。

现象与结论:

发现产生彩色光带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

组成。

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