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设计概述电子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829730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1.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纺织品设计概述电子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纺织品设计概述电子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纺织品设计概述电子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纺织品设计概述电子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纺织品设计概述电子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纺织品设计概述电子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纺织品设计概述电子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纺织品设计概述电子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纺织品设计概述电子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纺织品设计概述电子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纺织品设计概述电子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纺织品设计概述电子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纺织品设计概述电子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纺织品设计概述电子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纺织品设计概述电子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纺织品设计概述电子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纺织品设计概述电子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纺织品设计概述电子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纺织品设计概述电子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纺织品设计概述电子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纺织品设计概述电子教案.docx

《纺织品设计概述电子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纺织品设计概述电子教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纺织品设计概述电子教案.docx

纺织品设计概述电子教案

 

纺织品设计概述

第一章概述

一、纺织品

纺织品是一个非常大的范围。

广义上是指可以经过纺织加工或已经经过加工的纺织制品,包括纺织可用的原料、粗加工的纺织原料、纺织半制品、工艺流程的制品及制成品。

狭义上的纺织品一般是指人们可以在生活中应用,能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求的某些功能性的纺织制品,如用于服装、装饰、产业各方面的纺织品。

二、纺织品的分类及特征

纺织品种类繁多,根据不同用途、不同使用领域、不同生产方式、不同工序状态、不同的外观等,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将这些方法归纳并整理后,其分类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按生产方式分类:

线类纺织品、绳类纺织品、带类纺织品、机织物、针织物、非织造物、编结物

(二)按纺织品的最终用途分类:

衣着用纺织品、装饰用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

(三)按织物纤维原料组成分类:

纯纺织物、混纺织物、交织织物、混交织物、交并织物、混并织物、混并交织物、包芯、包覆、包缠纱织物等。

(四)按加工工艺分

1、棉织物:

白坯织物

练漂织物

染色布

色织物

普梳织物

精梳织物

碱缩织物(将纤维素纤维织物在无张力状态下在浓碱液中处理后的纺织物)

丝光织物(将纤维素纤维织物在强张力状态下在浓碱液中处理后的纺织物)

特整织物

2、毛织物:

精梳毛织物

半精梳毛织物

粗梳毛织物。

3、丝织物:

生织丝织物(由不经过煮练的厂丝织制而成的丝织物。

厂丝是蚕丝缫出的优质丝,该丝未经加工,供后道工序使用,是生丝的一种)

熟织丝织物(丝经过漂或练漂染色后进行织造加工而成的丝织物)

半生织丝织物(经纱系统或纬纱系统的某一部分或全部为生丝织制而成的丝织物)。

4、麻织物:

一般仿照棉织物按生产工艺分类的方法。

麻织物生产的长麻纺系统是按绢纺系统或精梳毛纺系统进行的;短麻纺系统是按绸丝纺或棉纺系统进行的。

5、化纤织物:

化纤织物总是以不同方法仿制天然纤维织物,因此化纤织物多依据其所仿制的那类纤维的生产工艺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

(五)按织物的商品名分类:

1、棉布类

是传统织物,种类繁多,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平布、府绸、麻纱、斜纹布、斜卡(常见品种有卡其、华达呢、哔叽)、贡缎、灯心绒、绒布、帆布、色织布等。

2、呢绒类

指以羊毛为原料纺织而成的织物。

习惯上,对呢绒产品的分类,按毛纺工艺和织物外观特征、用途,分为精纺呢绒、粗纺呢绒、长毛绒、毛毯等。

精纺呢绒又分哔叽、啥味呢、凡立丁、派力司、华达呢、贡呢、马裤呢、巧克丁、驼丝锦、花呢、女式呢等。

粗纺呢绒分为麦尔登、大衣呢、制服呢、海力斯、女式呢、法兰绒、粗花呢、大众呢等。

3、丝绸类

为了便于织造和经营,习惯上按丝的原料、织造工艺和外表的不同,把绸缎分为绸、缎、纺、绉、绒、呢、绡、锦、绢、绨、绫、葛、纱、罗十四个大类。

4、麻布类

是用麻纤维纺纱后织制成的布的总称。

通常按使用原料的不同,分为苎麻布、亚麻布、黄麻布三大类。

5、化纤织品

指以各种化学纤维为原料生产的各类织物。

根据成品的外观风格分别按棉、毛、丝、麻的商品名称来称呼。

三、纺织品设计在纺织企业中的作用

纺织品设计归根到底是解决生产什么和如何生产的问题。

企业生产的每一个产品,都要经历由设计——生产——销售构成的一条龙过程,设计则处在龙头位置。

纺织品设计工作是纺织企业组织生产的重要环节,关系到产品的生命和企业的前途。

纺织品设计在纺织企业中所起的作用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点:

1.不断调节和适应新纤维、新材料的变化和设备的更换,增强企业生产的适应性;

2.促进品种的更新换代,适时地投放市场所需要的产品,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3.促进产品的深加工、精加工、高质量、高品位,促进企业工艺技术水平的全面提高;

4.通过新品种的开发,增加销售利税与出口创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5.根据用户的要求,定向设计,满足广大消费者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满足工业、农业、国防、医药及其他产业的需要,以提高企业的社会效益。

四、纺织品设计的原则

1、适销对路

纺织品设计人员要深入广泛地进行市场调研,使设计的产品符合消费心理,最大可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切忌以个人的爱好代替消费者的需求。

2、经济、实用、美观相结台

设计人员应明确产品的使用目的、用途、性能要求、流行花色等问题。

就服用织物而言,除了功能性和耐用性之外,还要具有美的外观,做到“外表美观,穿着舒适,洗涤方便,利于运动”。

除了上述条件外,经济性也是设计人员必须考虑的因素。

设计出价廉物美的产品是纺织品设计人员追求的目标。

3、创新与规范相结合

新产品设计要具有异想天开的开拓型思维,使产品不断发展。

但同时也要考虑到原料、纺织、染整工艺及产品的规范化、系列化,如原料规格、纱线的线密度、织物幅宽等的规范系列化,既要使产品丰富,又无不必要的繁杂,方便生产。

4、设计、生产、供销相结合

设计、生产和供销的关系一般为:

市场→供销部门掌握市场需要,制订销售计划→设计部门按销售安排,研制和设计新产品→生产部门生产产品→市场。

总而言之,一个产品的设计投产,需要调查目标市场,设计做到适销对路,生产上要保证原料供应和产品质量。

五、纺织品设计的全过程

一个新品种从设计直至问世、成熟,其全过程包括市场信息的采集与分析、织物设计方案的战略决策、织物设计构思、规格及工艺的研究设计、试织生产、产品鉴定、销售服务等环节。

1、市场信息的采集与分析

包括用户需求、与织物有关的技术发展方向、竞争对手的状况、对设计开发产品未来的预测。

2、织物设计方案的战略决策

市场提供的信息是多种多样的,需要设计开发的织物也是很多的,究竟要设计哪些织物系列?

先设计开发哪些织物?

后设计开发哪些织物?

采用什么方案?

什么途径?

哪些织物进入市场快?

市场大?

获利多?

企业是否有充分的条件生产这些织物?

设计生产这些织物有什么风险?

所有这些问题在设计开发织物前都要作出估计、判断和决定。

决策的正确与否关系到企业的兴衰与成败。

整个决策过程取决于两方面内容:

(1)需求。

即市场需求,包括织物品种、数量、用途、市场份额、竞争对手、销售渠道、时间要求等。

(2)条件,即企业的目标、技术、设备、人员、资金、管理水平、原料来源等。

3、设计构思

构思是在调查研究,收集和整理设计技术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的。

织物设计构思来源大致有:

(1)经营部门提供的用户需求;

(2)经销商提供的有关信息;

(3)技术情报部门收集的有关技术信息和新产品发展信息;

(4)通过商品展销会、订货会、产品鉴定会、学术交流会、技术座谈会等提供的信息。

织物设计构思的内容大致有:

(1)织物要具有的外观形态、风格、织物性能;

(2)织物的用途、销售地区和使用对象;

(3)选用何种原料、纱线、组织、密度来达到织物的风格和性能;

(4)配合何种花纹、色彩来达到织物的外观;

(5)采用何种生产工艺,以保证织物最终达到所要求的内在质量和外观风格。

4.规格及工艺的研究设计

织物规格设计的内容主要体现在织物设计规格单中,主要内容包括:

织物品名、品号,织物所用原料以及各种原料所占的比例,织物组织(包括布身组织、布边组织)、织物的产品规格(包括匹长、幅宽、经纬密度、织物质量),上机织造工艺参数(包括筘幅、筘号、穿筘方法等),经纱的组合与排列方式、纬纱的组合与排列方式,经纬织造缩率、经纬染整缩率的确定与选择等。

织物工艺设计是使织物设计变为现实的一个重要环节,工艺设计包括工艺流程设计、工艺条件设计、工艺参数设计。

值得注意的是:

在织物规格及工艺的设计研究中,还要注意生产设备的研究,因为任何一个工艺都需要相应的设备来完成,因此,工艺路线确定之后便需要研制、改革有关设备。

5、试织生产

织物的试织是把设计变为现实、变为产品的过程,是验证设计真实性、可行性、合理性的阶段,也是核实需要人力、物力、财力、产品经济学的阶段。

试织通常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1)样品试织:

又称试小样,其主要目的是检验规格设计是否合理,是否达到设计构思的预期效果。

通过试验进一步修改设计和工艺参数。

设计者及其用户、同行专家通过对试织出的样品进行手感目测,对织物外观效果、质地、手感、密度、厚薄、功能等有一个直觉感官评判。

达到设计预期的效果,则该品种的设计属于成功;基本达到设计效果,但需要改进和完善,则设计属于基本成功;试样织物与设计要求不符,则设计归于失败,需查找原因,修改或重新设计。

(2)批量试织:

又称试大样,在品种小样由用户及其专家确定选用后,必须进行批量试织,以检验该品种能否经得起实际生产(包括练、染、后整理)的考验。

其目的是

①通过试大样工艺试样,测定工艺技术数据,确定比较合理的生产工艺流程和生产技术条件,以指导成交后的批量生产;

②暴露新产品在今后投产时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生产问题,便于及早地在工艺试样过程中予以解决,免得成交后,影响生产任务的按期完成;

③进一步核定和修改品种规格,如成品门幅、密度、重量等,确定新品种投产规格。

批量试织重点是考核工艺、工艺装备是否符合要求;检查产品的合格率、工艺的稳定性、机器效率和劳动生产率等。

收集资料纬正式投产做准备,进一步校正设计,验证、修改工艺规程。

试织要规定一定的数量、时间,做好有关记录。

试小样与试大样由于各自侧重,故试样长度要求也不一样。

小样仅是提供织物实样进行评判,为了尽量减少原料与劳动力的消耗,可以少些,一般为一匹(即25~30m)。

而试大样因新品已经过挑选,为了能充分暴露其大生产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摸索合理工艺,试样长度一般为20匹(即500~600m),或按合同要求进行。

6、产品鉴定

新产品鉴定的目的在于请专家们对产品技术资料进行审查,对生产工艺是否可行,产品质量是否符合标准,是否具备批量生产条件作出结论意见。

鉴定依据是新产品设计任务书和产品的标准。

鉴定的内容涵盖审查该产品质量水平执行的标准和测试报告;审查该产品提供鉴定的技术文件;审查企业生产条件。

产品鉴定应提供的技术文件有鉴定大纲(含产品设计任务书或合同)、产品研制的工作报告和技术报告、产品实样及工艺设计书(含产品原料计算及产品出厂价格计算表)、产品的生产条件分析报告、产品经济效益分析报告(含市场调查及产品经济技术合同完成情况表)、产品检验标准(没有现成标准可依,应拟定企业标准及标准编写说明)、产品质量测试报告、产品用户意见、产品生产的环保审查报告(附三废治理证明)等。

7、销售服务

新产品是一种商品,开发的成功与否,不能只看产品能否生产出来和产品性能好坏,还要看新产品是否有市场。

外销报样是否成交有定货,内销是否受到消费者的欢迎,这是新品种能否生存、巩固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当然,纺织品常受价格变动、市场流行等方面的影响一时能否有订货尚不能作为鉴别品种优劣的唯一标准。

常有一些新品暂时不成交,过若干年后,又适销起来;也有一些新品尽管一时没有订货,但体现了很高的设计与工艺水平,也是应该鼓励的。

新产品的市场开发有许多工作要做,如市场调研分析、研究消费群体的需求、市场预测、评估、试销、扩销、促销、宣传、形成销售网络、扩大销售渠道、销售信息反馈、市场经营管理、各种策略的运用(包括产品策略、价格策略、销售策略、广告策略)等。

对于织物设计者来说,除了主要完成产品的构思与设计外,还需主动配合生产技术人员搞好产品的试样、报样、鉴定和投产等工作,在新品种成活后,也还需注意听取试销后用户的意见和大量投产后生产部门的反映,不断使产品臻于完善。

六、纺织品设计的内容

一个完整的纺织产品设计应该包含如下内容。

(一)用途与对象

织物用途与使用对象不同,织物的风格全然不同。

用途可分服装用、装饰用及产业用三大类。

使用对象一般可分为男、女、老、幼、城市、乡村、民族、地域、文化层次、地理环境、内销、外销等等。

(二)织物风格与性能

从风格上讲,有棉型、毛型、丝绸型、麻型等;从性能方面看,有织物的断裂强度、断裂伸长、耐磨性、悬垂性、耐起毛起球性、耐折皱弹性、透气性、保暖性等等。

(三)织物的主要结构参数设计

1.纤维原料的选择

每一种纤维原料都具有独特的性能,使用一种新的纤维原料,就可构成一种新的品种。

因此,纤维原料选择是织物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

选择纤维原料,不仅要选择原料品种类别,还要考虑原料的品质特征,如长度、细度、长细指标离散度等指标。

此外还有不同原料的搭配、混纺比例等等。

2.纱线设计

不同的纱线结构,不同结构纱线的配置,会产生丰富多样的产品。

在纱线设计中,不仅要设计纱线的结构,还要按织物风格要求设计纱线的线密度、捻度与捻向。

3.织物组织的设计与选用

组织是影响织物品种的重要因素。

织物组织的选择要根据织物的用途及所要体现的织物的外观风格来决定,同时也要考虑与传统织物的延续与变化。

4.织物的密度设计

织物经纬密度的大小和经纬密度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影响织物结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它直接影响到织物的风格和物理机械性能。

确定织物密度和紧度的方法很多,将在下一章节详述。

5.花纹图案设计

织物花纹图案的设计与织物组织和所使用的纱线有关,也与所使用的色经、色纬的排列有关。

不同的组织可形成不同的花型效果外观,如斜纹组织形成的斜线纹路,蜂巢组织形成的蜂巢外观,网目组织形成的网目形状。

采用同一组织,使用不同纱线形式的花式纱线(如竹节纱、断丝线、环圈纱、结子线等),织物的外观会产生不同的花型效果。

采用同一组织、不同的纱线颜色及排列组合,会产生不同的配色模纹效果。

因此,织物的花纹图案与织物的组织、纱线形式、纱线颜色的选择是密不可分的。

(四)纺织染整工艺设计

织物所用的原料不同,产品的类别不同,则加工的工艺不同。

设计者应制订出合理且经济有效的工艺流程,选择恰当的工艺参数,以实现上述的设计内容。

1.纺织织造加工技术

纺织加工主要有纱线加工和织造加工两部分组成。

纺纱加工是根据织物的风格要求,设计纱线的线密度、捻度及捻向,通过合理的加工方法、加工设备将纤维加工成所需的纱线。

如棉纺中的精梳纱线和普梳纱线;毛纺中的精梳纱线、粗梳纱线和半精梳纱线;此外,还有气流纺、静电纺、自捻纺、包缠纺、摩擦纺等新型纺纱线。

织造加工是形成织物的主要加工工序。

不同的产品需要不同的织造设备及不同的工艺参数。

如大提花织物需要用纹织机,起绒织物(如漳绒)要用起绒杆,毛巾织物需要特殊的打纬机构,若采用带有升降的扇形筘,就可织出经向有波浪形花纹的织物;还有精细的丝织机、狭小的织带机、宽大的毛毯织机等,均可形成不同品种的织物。

2.机械后加工

不同织物有其不同的外观特征,而有些织物的外观特征需要由相应的机械后加工整理获得。

例如:

灯芯绒的割绒,可以每条都割,也可以间隙割、偏割、飞毛割等。

丝绒、长毛绒及经平绒也都是经割绒加工割断经纱而起绒的织物。

再如拉绒整理,能使织物表面形成绒毛,绒毛的长短疏密可调节。

其他如剪花、热压、烧毛、磨毛等,都是可使织物获得一定外观特征的机械后加工。

3.织物的化学染整后处理

织物的化学染整后处理方法,除大家熟悉的漂炼、印染、丝光整理外,还有许多染整处理方法。

印花方法:

有喷花、涂料印花、泡沫印花、手绘花、蜡防印花等。

烂花整理:

典型织物有烂花乔其绒,涤棉包芯烂花织物等。

染纱方法:

有印线、印经、扎经等加工。

涂层整理:

有人造革涂层整理、尼龙防雨绢丝涂层轧光整理,人造麂皮的先浸涂后磨绒整理等。

树脂整理:

可使涤/棉织物挺括。

轧花泡泡纱及轧花布在轧花时,需经树脂整理以使花纹耐久。

高档多防整理:

有防缩、防皱、防静电、防水、防污、防燃、防化学等整理。

七、纺织品设计的形式

纺织品设计从何入手,对于不同的品种、不同类型的生产厂、不同的设计人员、不同的目的要求来说,会有一些差异。

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仿制设计

仿制设计一般是在上级领导或需要单位提出要求时才进行。

设计人员必须对来样进行认真研究,仔细分析其外观特征、手感、风格,并要仔细地调查该产品的用途和使用对象,了解和掌握织物组织规格和后整理,只有这样,才能使仿制出来的产品符合来样要求,达到应有的效果。

有时仿制比创新难。

仿制工作也应该贯彻仿制中有创新的精神。

把改进提高部分向需要单位反映和说明,使仿制产品能更加符合使用单位或消费者的要求。

仿制设计包括“来样复制”和“特征仿样”两种形式。

来样复制即完全按照来样进行复制,设计步骤为:

(1)分析来样以获得必要的设计资料。

正确地分析结果对制订产品的规格和纺织染工艺均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分析过程要仔细,并且应该在满足分析的条件下尽量节约布样。

(2)确定产品的主要结构参数。

(3)设计织物的纺织染工艺流程及工艺参数。

(4)小样试织,并分析数据,进行调整。

(5)先锋试样的试织,先锋试样是正式投产的依据,必须记录全部数据,与来样对比分析。

(6)仿制成功后放大样。

特征仿样常用于毛织物设计中,对毛织物的花型、重量或身骨等方面进行仿制。

在设计时应根据设计内容合理选择设计依据,见下表。

表特征仿样设计内容

设计内容

设计依据

设计内容

设计依据

原料成分

按照身骨样

纱线捻向、捻度

按照花型样和身骨样

单位面积质量

按照订货要求

产品密度

按照经纬向紧度公式计算

经纬密度比

斜纹织物及经纬异色织物按照花型样,其他按照身骨样

织物组织

按照花型样

紧度系数

按照身骨样

色纱排列

条格织物按照条格宽度设计

纱线线密度

根据单位面积质量和织物紧度计算

产品幅宽

按照订货要求

(二)改进设计

改进设计是根据客户对某一织物的改进要求,从分析消费者意见入手,对织物密度、纱线线密度、纱线捻度、捻向、原料的选择和搭配、织物组织、花纹图案等的某一方面或几方面进行改进。

它是改进产品质量和外观效应的重要途径。

通过改进设计使织物的物理机械性能和服用性能得到提高。

主要内容有:

(1)经纬密度的配合;

(2)经纬纱线密度、捻度、捻向的配合;

(3)原料的选用和搭配;

(4)组织与花纹图案配色的配合。

在进行改进设计时应注意接受外样时客户的要求,根据现存的档案资料,参考类似产品,确定织物规格和工艺参数,在进行小样设计与试织后做先锋试样,对织物结构参数进行分析和调整,最后进行大样生产。

(三)创新设计

没有任何小样依据和技术规定,自创一种新产品,即为创新设计。

为了满足广大消费者的要求,常需要采用新原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等设计生产织物,凡所设计的产品采用了这四新中的一新或几新,就可视为新产品。

创新设计方法的设计步骤一般为:

(1)构思使用对象和用途,确定织物设计的总体案;

(2)选择原料;

(3)确定纱线结构;

(4)织物组织结构设计;

(5)花纹图案及配色设计;

(6)织物规格设计;

(7)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设计;

(8)确定织物后整理工艺。

(四)定位设计

定位设计即根据产品的用途、使用对象、市场需求、企业生产条件等进行产品设计。

1、从用途、使用对象出发设计

设计步骤:

(1)确定织物的性能与风格,对织物设计进行总体构思。

(2)选用原料,决定混纺比。

(3)纱线结构设计,确定纱线的组合。

(4)织物组织设计。

(5)织物结构及织物规格设计。

(6)艺术造型与配色等设计。

(7)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设计。

(8)确定织物后整理工艺。

2、从原料出发开始设计

当采用新型纤维材料时,使用这种设计方法,设计步骤:

(1)研究原料的性能。

(2)构思用途及使用对象。

(3)设计纱线的结构,原料组合。

(4)确定纱线线密度及组合。

(5)织物组织结构设计。

(6)织物规格设计。

(7)花纹图案及配色设计。

(8)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设计。

(9)确定织物后整理工艺。

3、从纱线开始设计

当有某种新型纺的纱线时,如何合理使用这种纱线,开发出最理想的产品一般采取的步骤有:

(1)研究纱线的结构与性能。

(2)构思使用对象和用途,确定织物设计的总体方案。

(3)确定纱线组合方式。

(4)设计织物组织。

(5)进行织物规格设计。

(6)花纹图案及配色设计。

(7)工艺流程及工艺参数设计。

(8)确定织物的后整理工艺。

4、从花纹图案出发进行设计

这种设计方法通常用在色织物和大花纹织物设计上,其设计步骤如下:

(1)研究此种花纹图案适用的对象与织物用途。

(2)原料设计。

(3)纱线设计。

(4)根据花纹图案,确定经、纬纱线的颜色及排列顺序。

(5)织物组织结构设计。

(6)研究织物生产的工艺流程。

(7)研究织机条件,确定工艺参数。

(8)确定织物的后整理工艺。

八、纺织品综合分析

织物取样一般15~25cm×15~25cm,复杂组织可取大一些。

样品到布边距离大于5cm。

样品到织物两端的距离:

棉织物≧1.5~3m,毛织物≧3m,丝织物≧3.5~5m。

(一)织物正反面的鉴别

1.织物正面平整、光滑、细致,花纹和光泽清晰、美观。

2.按织物特征确定正反面,如:

经面织物正面经浮长占优势;纬面织物正面纬浮长占优势。

3.重组织织物、双层织物其正面纱线原料好,表组织密度大。

4.凸条和凹凸花纹织物,显示凹凸花纹的一面为正面,反面有浮长线衬托。

5.绒织物:

单面起绒的,有绒毛的一面为正面;双面起绒的,绒毛光洁、整齐的一面为正面。

6.纱罗织物的正面绞经突出,孔眼清晰、平整。

7.毛巾织物以毛圈密度大的一面为正面。

(二)织物经纬向的鉴别

1.如带有布边,与布边平行的纱线是经向纱线,与布边垂直的纱线是纬向纱线。

2.含有浆料的纱线是经向纱线,不含浆料的纱线是纬向纱线。

3.一般织物经密大于纬密,经纱的原料较好。

4.纱罗织物中,有扭绞的纱线是经向纱线。

5.毛巾织物中,起毛圈的纱线是经向纱线。

6.以织疵来鉴别经纬向,织物中有筘路的,筘路方向为经向纱线;有稀弄的,稀弄方向为纬向纱线。

7.一般情况下,经向纱线的捻度较大(强捻纬纱织物——绉布除外)。

(三)测定织物经纬向密度

织物密度:

织物单位长度中所排列的纱线根数,称织物密度。

经密:

织物单位长度中所排列的经纱根数,称经密。

纬密:

织物单位长度中所排列的纬纱根数,称纬密。

织物密度的计量单位:

公制(根/10cm或根/cm)

英制(根/英寸)

织物密度的测定方法:

(测5次取平均值)

1、直接测定法:

用密度分析镜数出单位长度内的经、纬密度。

2、间接测定法:

先分析织物组织循环数,然后乘以10cm内的组织循环数,所得的乘积就是经、纬密度。

适合于密度大,组织较简单的织物(如条格组织、山形斜纹组织等)。

3、拆布法:

在样品上量得1cm(或2cm)的长度,逐一拆出并数清根数,即可得出经、纬密度。

适合于纱线重叠的较复杂组织的织物及深色织物(如曲线斜纹、小提花织物等)。

(四)测定织物经纬向缩率

纱线在织物中上下交错、屈曲,故织物的长度小于所用纱线的长度。

织物缩率:

将样品纱线原长减去样品织物长度所得的差值与样品纱线原长之比的百分率称为织物缩率。

经向缩率:

将样品经纱原长减去样品织物经向长度所得的差值与样品经纱原长之比的百分率称为织物的经向缩率(经纱缩率或经缩)。

纬向缩率:

将样品纬纱原长减去样品织物纬向长度所得的差值与样品纬纱原长之比的百分率称为织物的纬向缩率(纬纱缩率或纬缩)。

式中:

aj——经向(纱)缩率(%)

aw——纬向(纱)缩率(%)

Lj1——样品经纱原长(cm)

Lj2——样品织物经向长度(cm)

Lw1——样品纬纱原长(cm)

Lw2——样品织物纬向长度(cm)

经、纬纱缩率是计算织物用纱量、选择筘号、确定墨印长度的依据。

(经、纬纱缩率测5次取平均值。

(五)测算织物经纬向线密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