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弹力和弹簧测力计同步练习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830001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04.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物理弹力和弹簧测力计同步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九年级物理弹力和弹簧测力计同步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九年级物理弹力和弹簧测力计同步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九年级物理弹力和弹簧测力计同步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九年级物理弹力和弹簧测力计同步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九年级物理弹力和弹簧测力计同步练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九年级物理弹力和弹簧测力计同步练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九年级物理弹力和弹簧测力计同步练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九年级物理弹力和弹簧测力计同步练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九年级物理弹力和弹簧测力计同步练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物理弹力和弹簧测力计同步练习题.docx

《九年级物理弹力和弹簧测力计同步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物理弹力和弹簧测力计同步练习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物理弹力和弹簧测力计同步练习题.docx

九年级物理弹力和弹簧测力计同步练习题

第七章 力

一、弹力 弹簧测力计

1.某同学在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物体的重力时,错将物体挂在了拉环上,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10.0N,则物体的重力为(  )

A.一定等于10.0N B.一定小于10.0N

C.一定大于10.0ND.以上判断都不正确

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及正确使用。

熟练掌握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原理、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是判断这类题目的关键。

本题中将物体挂在拉环上,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相当于物体和弹簧本身重力的和为10.0N,所以物体的重力一定小于10.0N。

答案:

B

2.测一个大小为8N的力时,应选用的弹簧测力计,最恰当的规格是(  )

A.量程为10N,最小刻度值为0.2NB.量程为5N,最小刻度值为0.1N

C.量程为15N,最小刻度值为0.5ND.上述三个弹簧测力计都可以用

思路解析:

通常让测力计的指针处于刻度盘的三分之二至五分之四之间最好。

量程为5N的显然是不能测出这个力的,B错。

量程为15N的测力计能测出这个力的大小,但与量程是10N的相比,精确度就不如用量程为10N的测力计了。

答案:

A

3.甲、乙两同学各用10N的力拉弹簧测力计两端,则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

A.0N B.5N C.10N D.20N

思路解析:

当用弹簧测力计测力时,弹簧的两端都受到拉力,这两个力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这时弹簧静止并伸长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这两个力是大小相等的,如果只有一个力作用在弹簧上,弹簧不会伸长也不会静止,所以C对。

答案:

C

4.每一个测力计都有一定的___________范围,允许测量最大的力就是它的最后刻度数,这个刻度数,叫做弹簧测力计的___________。

思路解析:

每个测力计都有它的量程,这个量程就是它能测量的最大的力。

超过量程就会损坏测力计,是不允许的。

答案:

测量 量程

5.弹簧测力计是测量______大小的仪器。

两人同时用4N的力拉一弹簧测力计的两端,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N;若将此弹簧测力计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用8N的力拉它,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N。

思路解析:

弹簧秤是测量力的大小的仪器,两人同时从弹簧秤的两端拉,从力相互作用看,弹簧秤显示的示数是其中一人的拉力,并且是拉力最小的那个力;如果将弹簧秤一端固定,另一端用8N的力拉,则弹簧秤的示数为8N。

答案:

力 4 8

6.实验室里常用___________来测量力的大小,在测量力的时候,首先要估测___________,被测力的大小应在所选的测力计的___________内,某同学用最大量程为10N的测力计测出一个力的大小是2.3N,那么他使用的测力计最小分度值为___________N。

思路解析:

实验室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力的大小,在测量力之前首先要估测待测力的大小选择量程合适的弹簧测力计。

答案:

弹簧测力计 力的大小 测量范围 0.1

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

1.下列关于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拉力与弹簧伸长方向不一致时,测量结果偏大

B.当压力方向与弹簧压缩方向不一致时,测量结果偏大

C.不论是测拉力还是测压力,只要力的方向与弹簧伸长或收缩方向不在一直线上,结果都偏小

D.不论是否一致,对结果都没有影响

思路解析:

当弹簧伸长方向和拉力压力方向不一致时弹簧与外壳有摩擦,所以测量结果都偏小。

ABD错误,C对。

答案:

C

2.把自重为1N的弹簧测力计,用来称一个4N的物体,如果把弹簧测力计颠倒过来,把物体挂在提环上,用手提着它的挂物钩,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  )

A.4NB.5NC.3ND.无法判断

思路解析:

弹簧测力计本身有重力,当用力拉提环时弹簧不受力不会伸长,当用手拉挂物钩时,弹簧受测力计的重力会伸长有示数,所以把物体挂在提环上用手提挂物钩时测力计示数为自重与物体的重力之和,所以B对。

答案:

B

3.把弹簧测力计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用3N的力拉它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若将弹簧测力计的固定端取下,两端各施一个3N的拉力而使弹簧测力计静止,如图13-1-1所示。

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

图13-1-1

A.0B.3NC.6ND.无法判断

思路解析:

用弹簧测力计时,弹簧测力计应保持静止。

把弹簧测力计固定在墙面上,用3N的力拉它时,弹簧测力计的另一端墙面对弹簧测力计的作用力是3N,把墙面换为另一个力拉弹簧测力计与墙面对弹簧测力计的力也是一样的,使弹簧测力计保持静止,所以读数也是3N。

答案:

B

4.如图13-1-2所示,弹簧测力计在测量前指针位于第二小格A处,未作调整便用来测量手的拉力,指针位于B处,则手对测力计的拉力为(  )

图13-1-2

A.2.0NB.1.8NC.1.9ND.2.1N

思路解析:

弹簧测力计在测量力前应调零,如果不能调零,那么实际力的大小等于测力计此时的读数与未测力时指针读数的差,所以A对。

答案:

A

5.某弹簧测力计受力50N时,弹簧伸长2cm,若弹簧测力计的弹簧伸长1cm,则弹簧测力计受力大小是(  )

A.50NB.25NC.100ND.0N

思路解析:

弹簧秤的弹簧伸长量与受力大小成正比。

由此可求:

2cm∶50N=1cm∶F,F=25N。

由计算知ACD错,B正确。

答案:

B

6.用弹簧测力计测得一个力是2.6N,在图13-1-4中标出指针的位置。

图13-1-4

思路解析:

根据弹簧测力计的读法把指针标在2.6N的位置上。

答案:

如下图所示。

7.看图13-1-5,请你说一说你是怎样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的。

图13-1-5

思路解析:

首先从弹簧秤上应该知道它的测量范围及最小刻度;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之前,除观察最大量程和最小刻度以外,还必须校零,才能使用;使用时注意将弹簧秤竖直放置;不能超重;不能将物体直接挂在弹簧秤的钩子上等等。

8.有一根长为10cm的弹簧,用5N的力拉它后,长度变为12cm;若用10N的力拉它,弹簧的长度变为多少?

思路解析:

在能够恢复弹性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力成正比。

由题意知5N的拉力,弹簧的伸长量是2cm;现用10N的拉力,弹簧的伸长量应该是4cm,那么弹簧的长度变为14cm。

答案:

14cm

9.有一根弹簧,用5N的力拉它,总长度为12cm;若用10N的力拉它,总长度为14cm,求弹簧的原长为多少?

思路解析:

解题仍然是依据在弹性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力成正比。

这是已知弹簧受力作用后的总长度,设弹簧原长为L0,L1=12cm,L2=14cm,作用力为5N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1,作用力为10N时,弹簧伸长量为x2。

则有

=

L1-L0=x1L2-L0=x2

解联立方程得L0=10cm。

答案:

10cm

10.如图13-1-3所示实验装置,甲重16N,乙重12N,静止时不计弹簧测力计自重,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

图13-1-3

A.16NB.12N

C.28ND.4N

思路解析:

对乙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因为乙物体静止,说明受平衡力的作用。

重力是12N,弹簧秤的拉力也是12N。

所以弹簧秤的示数是12N。

答案:

B

11.为制作弹簧测力计,某物理实验小组对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作了探究。

下表是他们利用甲、乙两根不同的弹簧做实验时所记录的数据。

甲弹簧受到的拉力/N

O

l

2

3

4

5

6

甲弹簧的长度/cm

6.O

9.O

12.0

15.O

18.O

21.O

24.O

表一

乙弹簧受到的拉力/N

O

l

2

3

4

5

6

乙弹簧的长度/cm

6.0

7.5

 9.O

lO.5

12.0

13.5

15.O

表二

(1)分析表一和表二数据可知:

①在一定条件下,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它所受的拉力成               ;

②在拉力相同的情况下,甲弹簧伸长的长度比乙弹簧      (选填“大”或“小”) 。

(2)如图所示的A、B两弹簧测力计分别使用了甲、乙两弹簧,它们的外壳相同,刻度线分布情况相同。

则量程较大的是        (选填“A”或“B”下同)测力计,精度较高的是           测力计。

(3)经实验探究发现:

在拉力相等的情况下,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弹簧的材料、粗细、原长(弹簧不受外力时的长度)等均有关系,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实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弹簧原长有关:

                                                                                                                                                                                                 。

答案:

(1)正比  大  

(2)B A  (3)将某弹簧剪成长短不同的两段,分别施以相同大小的拉力,观察弹簧伸长的长度

12. 科学研究表明:

在一定的范围内,金属杆的伸长与它所受拉力成正比.现在,我们要知道一根长度为2.5m、

横截面积为0.8cm2的金属杆A,最大伸长0.4cm时所能承受的拉力.但是直接对A进行测试有困难,因此我们就对同种材料制成的不同规格的样品进行了测试.测试中,所用拉力始终为1000N,测得的数据如下表.请回答:

(1)在对样品进行测试时,采用如图装置.这主要运用了(______ )

A.模型法  B.类比法  C.分类法 D.放大法

(2)分析数据可知,金属杆伸长的长度与金属杆的长度成______.与金属杆的横截面积成______(填“正比”或“反比)

(3)金属杆A所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为______N.

首先依题得金属杆的伸长ΔL与它所受拉力F成正比

在所用拉力始终为1000N情况下

当长度都为1m时,可以发现横截面积S和伸长ΔL成反比

当横截面积都为0.05cm2时,可以发现长度L和伸长ΔL成正比

当伸长ΔL都为0.16cm时,可以发现横截面积S和长度L成正比

这样F、伸长ΔL、横截面积S、长度L之间的关系就可以确定了

设常数k,使F=kSΔL/L将表中第一组数据带入式子中

1000=(k×0.05×0.16)/1解得k=125000

所以F=125000SΔL/L

F=(125000×0.8×0.4)/2.5=16000N

答:

金属杆A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6000N

使F=kSΔL / L    将表中第一组数据代入式子中

1000=(k×0.05×0.16) / 1    解得k=125000

所以F=125000SΔL / L

F=(125000×0.8×0.4)/2.5=16000N

先比较第一三组和第二五组数据,即长度和拉力一定时,看横截面积对拉伸长度的影响,显然发现横截面积越大,可拉伸长度越小,而且具有倍数关系,即横截面积扩大为2倍,拉伸长度缩小到1/2。

再看第二三和第一四组,即横截面积和拉力一定是,看长度对拉伸长度的影响,这个直接就是正比关系。

由题意可知,在一定范围内,其他条件不变时候,拉伸长度与拉力呈正比关系,于是可以列出以下表达式:

△L=kFL/S

反推F=△LS/(K*L)

1/K提到前面并将1/K设为a则有关系式F=aS△L/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