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 晨读晚练 第38周 学会拒绝2.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830215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46.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 晨读晚练 第38周 学会拒绝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 晨读晚练 第38周 学会拒绝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 晨读晚练 第38周 学会拒绝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 晨读晚练 第38周 学会拒绝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 晨读晚练 第38周 学会拒绝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 晨读晚练 第38周 学会拒绝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 晨读晚练 第38周 学会拒绝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 晨读晚练 第38周 学会拒绝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 晨读晚练 第38周 学会拒绝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 晨读晚练 第38周 学会拒绝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 晨读晚练 第38周 学会拒绝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 晨读晚练 第38周 学会拒绝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 晨读晚练 第38周 学会拒绝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 晨读晚练 第38周 学会拒绝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 晨读晚练 第38周 学会拒绝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 晨读晚练 第38周 学会拒绝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 晨读晚练 第38周 学会拒绝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 晨读晚练 第38周 学会拒绝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 晨读晚练 第38周 学会拒绝2.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 晨读晚练 第38周 学会拒绝2.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 晨读晚练 第38周 学会拒绝2.docx

《高考语文 晨读晚练 第38周 学会拒绝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 晨读晚练 第38周 学会拒绝2.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语文 晨读晚练 第38周 学会拒绝2.docx

高考语文晨读晚练第38周学会拒绝2

2019-2020年高考语文晨读晚练第38周学会拒绝2

日积月累

读一读,积累下列成语

引而不发

【释义】也比喻做好准备暂不行动,以待时机。

【例句】我心底暗想,此君胸中有大丘壑,却能引而不发。

平素凡遇藏守得住的人,我必先怀了几分敬意。

饮鸩止渴

【释义】比喻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

【例句】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观众永远都是挑剔的。

所以派拉蒙此举虽谈不上是饮鸩止渴,但是也绝非长久之计。

莺歌燕舞

【释义】形容春天鸟儿喧闹活跃的景象。

现常比喻革命和建设蓬勃兴旺的景象。

【例句】如今,包括可穿戴设备和智能家庭产品等在内的智能硬件已经成为物联网产业中最活跃的部分。

然而,在一片“莺歌燕舞”中,资本市场却保持了谨慎的观望情绪。

蝇营狗苟

【释义】比喻为了追逐名利,不择手段,像苍蝇一样飞来飞去,像狗一样的不识羞耻。

【例句】中纪委人手毕竟有限,要想揪出基层“蝇营狗苟”、整肃一方政治风气,归根结底还是得靠地方给力。

应接不暇

【释义】原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

后多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

【例句】中央部委和地方政府的热情令金永祥应接不暇,作为一家PPP项目咨询中介机构的负责人,他明白这些热情不是冲着他本人而来。

古韵寻音

李商隐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译文】暗淡的紫色,鲜艳的黄色。

它们既有陶渊明篱边菊花的色彩,又有罗含宅中的香味。

菊花不怕露水的沾湿,可是害怕夕阳的来临。

愿意留在水边畅饮的人的鹦鹉杯中,希望来到富贵人家丰盛的酒席上。

【赏析】这是一首借物抒怀的诗。

虽然诗中写到陶渊明,但根本点则不是甘于田园。

而是借菊寄托自己渴望入朝的热望。

这里的的菊花,淡淡的紫色,鲜艳的黄色,他们既有陶公篱旁的雅色,又有罗含院里的淡香。

它不畏霜露,却担心夕阳。

它可以傲然凌霜盛开,却面对时光流逝无奈。

即使它枯萎了,也可以制成美酒,盛在精巧的鹦鹉杯中,来到高贵的宴席之上。

这里诗人热情讴歌了菊花的雅色和清香,高度赞扬了菊花不怕霜露的傲骨以及可贵的奉献精神。

诗人咏菊,以自己的观感为主,描述很是抽象。

菊中有我,我中有菊。

纵然凋谢,留下的也是白玉高堂里的精华。

李商隐晚年落泊,但毕竟是帝室远亲,他自己也以此为荣。

诗人用“金鹦鹉”“白玉堂”婉转地表白了自己的身世。

可是,他的身份并没有有给他带来实质上的好处,纵然才俊,亦不见用。

通观全诗,诗人状物新奇引典自然,锐意中有伤时,哀婉里有进取,大有孤芳自赏之意,绝无叹老嗟卑之嫌。

感悟经典

唐雎不辱使命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安陵君曰:

“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秦王不说。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唐雎对曰:

“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fú)然怒,谓唐雎曰: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唐雎对曰:

“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秦王曰: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xiǎn),以头抢(qiāng)地耳。

”唐雎曰: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guī)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jìn)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gǎo)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先生坐!

何至于此!

寡人谕矣: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29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译文】秦王派人对安陵君(安陵国的国君)说:

“我打算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一定要答应我!

”安陵君说:

“大王给以恩惠,用大的地盘交换我们小的地盘,实在是善事;即使这样,但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卫它,不敢交换!

”秦王知道后(很)不高兴。

因此安陵君就派遣唐雎出使到秦国。

秦王对唐雎说:

“我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却不听从我,为什么?

况且秦国使韩国魏国灭亡,但安陵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就是因为我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

现在我用安陵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自己的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这不是看不起我吗?

”唐雎回答说:

“不,并不是这样的。

安陵君从先王那里继承了封地所以守护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更何况只是这仅仅的五百里的土地呢?

秦王勃然大怒,对唐雎说:

“先生也曾听说过天子发怒的情景吗?

”唐雎回答说:

“我未曾听说过。

”秦王说:

“天子发怒(的时候),会倒下数百万人的尸体,鲜血流淌数千里。

”唐雎说:

“大王曾经听说过百姓发怒吗?

”秦王说:

“百姓发怒,也不过就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

”唐雎说:

“这是平庸无能的人发怒,不是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发怒。

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一道白光直冲上太阳;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在宫殿上。

他们三个人,都是平民中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吉凶的征兆。

(现在专诸、聂政、要离)连同我,将成为四个人了。

假若有胆识有能力的人(被逼得)一定要发怒,那么就让两个人的尸体倒下,五步之内淌满鲜血,天下百姓(将要)穿丧服,现在就是这个时候。

”说完,拔剑出鞘立起。

秦王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说:

“先生请坐!

怎么会到这种(地步)!

我明白了:

韩国、魏国灭亡,但安陵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地方幸存下来,就是因为有先生您在啊!

文苑漫步

学会拒绝

佚名

①溪流拒绝了湖泊的挽留,把活力送到了无边的大海;小草拒绝了绿荫的庇护,把坚强展现于烈日风霜;繁星拒绝了黑暗的诱惑,向大地撒下点点星辉……

②学会拒绝,为我们的心灵守候一片净土,为我们的生活擦亮美好的明天。

③“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陶渊明是我们熟知的清高的典范。

他于四十一岁时拒绝了官位俸禄,归隐田园。

拒绝,让他得到了心灵最终的归宿。

与之相仿的隐士林和靖拒绝了热闹,不问世事,以梅为妻,以鹤为子,在宁静的生活中悠然自得,写出了“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咏梅绝唱。

④在我们人生的道路上,有希望之光的照耀,也会遇到藏在海底的暗礁。

触礁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我们要学会拒绝失望的心理。

诗仙李白官场失意后并没有心灰意冷、怨天尤人,而是积极地调整情绪。

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潇洒地让自己脱离了许多仕途失意者无法脱离的苦海。

⑤然而,世上许许多多诱惑人心的东西,都有着华丽的外衣,也有许许多多的人走向了诱惑,坠入了深渊。

这是因为他们不会拒绝。

⑥清代大贪官和珅便是一例。

和珅一生贪赃枉法,家中累积的财富不可胜数。

正因为他对钱财来者不拒,换来了他人生的悲哀——嘉庆赐死,家产查抄,他一生费尽心机,换来的不过是一卷破席,更多的则是后世的唾弃。

他不是愚昧之人,

却做了让自己身败名裂的愚昧之事。

在钱财的诱惑面前,他没有学会拒绝。

⑦在这个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时代里,学会拒绝是我们每个人必备的良药。

学会拒绝不义之财,学会拒绝非法利益,学会拒绝贪图享乐,学会拒绝嗟来之食……让我们用拒绝换来良知,换来无私,换来正直,换来尊严,换来我们每一个人的无愧之心!

⑧学会拒绝吧!

让我们给自己的航程点亮明灯,带上我们快乐的心情,还有明天的希望,顺利远航。

素材积累

春秋时,宋国的子罕执掌重权,有人献玉给他,遭其拒绝。

献玉者说,这可是罕见的宝贝啊。

子罕回答说,你以玉为宝,我以不贪为宝。

我若收了你的玉,你我两人岂不都失去了宝?

另一则故事是,明代官员曹鼐一次捕获一名女盗,二人独处一室,女盗屡以色相诱之,曹不为所动,书一横幅"曹鼐不可"贴于墙上。

在这里,子罕和曹鼐都把自己的名节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汉灵帝时期,南阳太守羊续喜欢吃鱼,一次给他,他收下后不是做着吃了,而是挂在庭前,以警后来者,因而获“悬鱼太守”之美誉。

同样是汉朝太守扬震,他的学生趁夜黑风高之时给他送礼,且曰:

幕夜无人知。

扬震正色道:

天知、地知、吾知、子知,何谓无知!

对待学生尚且如此,对别人也可想而知了。

晚练篇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低碳、环保、节能,这些词语如今在汽车业风行,中国汽车企业也纷纷推出自己研发的新能源汽车,有专家提示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宜瞻前顾后,不可盲目发展。

B.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恶性食品安全事件,一些单位或个人在食品安全方面,屡屡将社会大众的生命置之度外,唯利是图。

C.中国京沪高速铁路6月30日正式通车,吸引了全球的目光,海外许多媒体给予了高度评价,然而日本《产经新闻》却不赞一词,反而说是“盗版新干线”,真是大言不惭。

D.参加了xx年高考作文阅卷的王老师深有感触地说,现在学生的作文水平令人担忧,很多文章语句不通、表意不明、层次不清,文不加点的低分作文也越来越多。

【答案】A

【解析】

考点: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氟是人体必需的元素,它可以增强牙齿中钙的抗酸性,预防龋齿不再发生,但处于高氟地区,长期喝浓茶的居民不适宜使用含氟牙膏。

B.为稳定旅游消费市场,xx年底,香港消费者委员会对外发布消费警示,曝光了部分以所谓“低价”等陷阱宰客的不良商家。

C.据哈尔滨房地产每日成交套数统计,8月哈尔滨商品房共销售4599套,可观的成交量得益于冰城楼盘“集体”大优惠的功劳。

D.浙江大学国际企业培训中心品质管理学硕士专业针对在职管理人员、技术专家和工程人员等,提供质量管理及一般企业管理。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仔细分析病句的类型,如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

A项双重否定,“预防”与“不再”语意重复;C项句式杂糅,“得益于冰城楼盘‘集体’大优惠的功劳”,可说成“得益于冰城楼盘‘集体’大优惠”,或“也是冰城楼盘‘集体’大优惠的功劳”;D项“在职管理人员、技术专家和工程人员”的概念间有交叉关系,属于表意不明。

所以选B。

考点:

辨析并修改病句。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疏疏的高干子,英气隐隐逼人。

②我想月下的海棠,大约便是这种光景吧。

③我爱繁花老干的杏,临风婀娜的小红桃,贴梗累累如珠的紫荆;但最恋恋的是西府海棠。

④可惜没有趁着夜色看过;王鹏运有两句词道:

“只愁淡月朦胧影,难验微波上下潮。

⑤海棠的花繁得好,也淡得好;艳极了,却没有一丝荡意。

A.③①⑤②④   B.③⑤①④②   C.⑤①③②④   D.①⑤③④②

【答案】B

【解析】

考点: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l5个字。

(6分)

呼吸作用根据①,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类型。

在正常情况下②,是高等植物进行呼吸的主要形式,但在缺氧条件和特殊组织中植物可进行③,以维持代谢的进行。

【答案】①是否需氧;②有氧呼吸;③无氧呼吸。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

试题分析:

这是一道语言运用的综合考核的内容,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和前后的照应。

根据后面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类型”可知①天“是否需氧”;根据“在缺氧条件”可知③天“无氧呼吸”;根据句意可知②填“有氧呼吸”。

考点: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5.请对下列信息进行整合,给“绿色食品”下个定义。

(5分)

要求:

注意所给信息之间的逻辑性,可适当增减词语,但不能删除信息点。

①绿色食品是指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②绿色食品必须经过专门机构认定。

③绿色食品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④绿色食品是指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的食品。

⑤绿色食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

【答案】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的,经过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压缩语段中的下定义,首先要符合表达形式的要求,概念表达一般用“种差”+“邻近的属概念”=“被定义概念”的方式。

因此我们先要从语段中找相关属概念,提取关键信息,即种差——画面线条单纯,色彩鲜明,农历新年到来时张贴。

同时也要注意种差多时,语序要恰当,不能出现语病。

如“被定义概念”=“种差”+“邻近的属概念”,按这一思路总结即可。

考点: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⑴唐朝诗人王维有两句诗“,”千古传诵。

人们常用来自勉或勉励他人,遇到逆境、绝境时,把得失放下,也许会有新的局面产生。

宋代诗人陆游的诗句“,”表达的意思与之相同。

⑵苏轼在《赤壁赋》中,从事物变化的角度来看待天地存在的名句是“,。

【答案】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⑵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解析】

考点: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019-2020年高考语文晨读晚练第38周学会拒绝3

日积月累

读一读,积累下列成语

余音绕梁

【释义】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例句】这张《天韵·霍尊》专辑的音乐,新专辑封面青烟环绕下的霍尊,感觉清新高雅,余音绕梁,十分贴合“天韵”主题,据悉霍尊自己的原创作品也大量收录其中。

鱼龙混杂

【释义】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

【例句】为什么说现在是香港商家触电跨网的最好时期?

淘宝之前,网购概念尚无。

淘宝全盛时期,鱼龙混杂,淘宝营销费用不便宜,动辄几十万一年。

倚马可待

【释义】倚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可以等着完稿。

比喻文章写得快。

【例句】作为学者,他要有研究课题和专著,要参加学术交流,报刊的专栏文章又能倚马可待。

广泛的情趣和审美品位,使他钟爱陶艺并达到相当的水准。

余勇可贾

【释义】表示还有力量没有用完。

【例句】石佛,生日快乐!

转眼间,石佛已是迈向不惑之年,但他本季仍有余勇可贾。

本轮首战落败,他得到11分11个篮板。

语焉不详

【释义】指虽然提到了,但说得不详细。

【例句】同时还需要再追问的一个问题是,这样一个信息服务平台的运营资金,是来自于财政资金还是这几个公司自筹?

媒体报道中对此语焉不详。

当然,对现有出租车信息比对还只是开始。

古韵寻音

吴文英

粉靥金裳。

映绣屏认得,旧日萧娘。

翠微高处,故人帽底,一年最好,偏是重阳。

避春祗怕春不远,望幽径、偷理秋妆。

殢醉乡。

寸心似翦,飘荡愁觞。

潮腮笑入清霜。

斗万花样巧,深染蜂黄。

露痕千点,自怜旧色,寒泉半掬,百感幽香。

雁声不到东篱畔,满城但、风雨凄凉。

最断肠。

夜深怨蝶飞狂。

【译文】粉靥金裳。

映绣屏认识,过去萧何娘。

翠微高处,所以人帽底,一年最好,特别是重阳。

避免春神怕春天不远,望着小路、偷理秋妆。

殢醉乡。

心似剪,飘荡愁酒。

潮~笑到清霜。

斗万花样技巧,深染蜂黄。

露痕迹千点,自怜旧色,寒泉半捧,百感岩幽香。

雁声不到东篱背叛,满城只、风雨凄凉。

最断肠。

夜深深怨恨蝴蝶飞疯狂。

【赏析】惜黄花慢·菊》是宋代词人吴文英创作的咏物词。

惜黄花慢·菊词咏调名本意,上片表现菊花之形神,兼述作者自己的愁思;下片抒发作者对好景不常的感叹。

感悟经典

驳复仇记

柳宗元

臣伏见天后时,有同州下邽人徐元庆者,父爽为县吏赵师韫所杀,卒能手刃父仇,束身归罪。

当时谏臣陈子昂建议诛之而旌其闾;且请“编之于令,永为国典”。

臣窃独过之。

臣闻礼之大本,以防乱也。

若曰无为贼虐,凡为子者杀无赦。

刑之大本,亦以防乱也。

若曰无为贼虐,凡为理者杀无赦。

其本则合,其用则异,旌与诛莫得而并焉。

诛其可旌,兹谓滥;黩刑甚矣。

旌其可诛,兹谓僭;坏礼甚矣。

果以是示于天下,传于后代,趋义者不知所向,违害者不知所立,以是为典可乎?

盖圣人之制,穷理以定赏罚,本情以正褒贬,统于一而已矣。

向使刺谳其诚伪,考正其曲直,原始而求其端,则刑礼之用,判然离矣。

何者?

若元庆之父,不陷于公罪,师韫之诛,独以其私怨,奋其吏气,虐于非辜,州牧不知罪,刑官不知问,上下蒙冒,吁号不闻;而元庆能以戴天为大耻,枕戈为得礼,处心积虑,以冲仇人之胸,介然自克,即死无憾,是守礼而行义也。

执事者宜有惭色,将谢之不暇,而又何诛焉?

其或元庆之父,不免于罪,师韫之诛,不愆于法,是非死于吏也,是死于法也。

法其可仇乎?

仇天子之法,而戕奉法之吏,是悖骜而凌上也。

执而诛之,所以正邦典,而又何旌焉?

且其议曰:

“人必有子,子必有亲,亲亲相仇,其乱谁救?

”是惑于礼也甚矣。

礼之所谓仇者,盖其冤抑沉痛而号无告也;非谓抵罪触法,陷于大戮。

而曰“彼杀之,我乃杀之”。

不议曲直,暴寡胁弱而已。

其非经背圣,不亦甚哉!

《周礼》:

“调人,掌司万人之仇。

凡杀人而义者,令勿仇;仇之则死。

有反杀者,邦国交仇之。

”又安得亲亲相仇也?

《春秋公羊传》曰:

“父不受诛,子复仇可也。

父受诛,子复仇,此推刃之道,复仇不除害。

”今若取此以断两下相杀,则合于礼矣。

且夫不忘仇,孝也;不爱死,义也。

元庆能不越于礼,服孝死义,是必达理而闻道者也。

夫达理闻道之人,岂其以王法为敌仇者哉?

议者反以为戮,黩刑坏礼,其不可以为典,明矣。

【译文】据我了解,则天皇后时,同州下邽县有个叫徐元庆的人,父亲徐爽被县尉赵师韫杀了,他最后能亲手杀掉他父亲的仇人,自己捆绑着身体到官府自首。

当时的谏官陈子昂建议处以死罪,同时在他家乡表彰他的行为,并请朝廷将这种处理方式“编入法令,永远作为国家的法律制度”。

我个人认为,这样做是不对的。

我听说,礼的根本作用是为了防止人们作乱。

倘若说不能让杀人者逍遥法外,那么凡是作儿子的为报父母之仇而杀了不应当算作仇人的人,就必须处死,不能予以赦免。

刑法的根本作用也是为了防止人们作乱。

倘若说不能让杀人者逍遥法外,那么凡是当官的错杀了人,也必须处死,不能予以赦免。

它们的根本作用是一致的,采取的方式则不同。

表彰和处死是不能同施一人的。

处死可以表彰的人,这就叫乱杀,就是滥用刑法太过分了。

表彰应当处死的人,这就是过失,破坏礼制太严重了。

如果以这种处理方式作为刑法的准则,并传给后代,那么,追求正义的人就不知道前进的方向,想避开祸害的人就不知道怎样立身行事,以此作为法则行吗?

大凡圣人制定礼法,是透彻地研究了事物的道理来规定赏罚,根据事实来确定奖惩,不过是把礼、刑二者结合在一起罢了。

当时如能审察案情的真伪,查清是非,推究案子的起因,那么刑法和礼制的运用,就能明显地区分开来了。

为什么呢?

如果徐元庆的父亲没有犯法律规定的罪行,赵师韫杀他,只是出于他个人的私怨,施展他当官的威风,残暴地处罚无罪的人,州官又不去治赵师韫的罪,执法的官员也不去过问这件事,上下互相蒙骗包庇,对喊冤叫屈的呼声充耳不闻;而徐元庆却能够把容忍不共戴天之仇视为奇耻大辱,把时刻不忘报杀父之仇看作是合乎礼制,想方设法,用武器刺进仇人的胸膛,坚定地以礼约束自己,即使死了也不感到遗憾,这正是遵守和奉行礼义的行为啊。

执法的官员本应感到惭愧,去向他谢罪都来不及,还有什么理由要把他处死呢?

如果徐元庆的父亲确是犯了死罪,赵师韫杀他,那就并不违法,他的死也就不是被官吏错杀,而是因为犯法被杀。

法律难道是可以仇视的吗?

仇视皇帝的法律,又杀害执法的官吏,这是悖逆犯上的行为。

应该把这种人抓起来处死,以此来严正国法,为什么反而要表彰他呢?

而且陈子昂的奏议还说:

“人必有儿子,儿子必有父母,因为爱自己的亲人而互相仇杀,这种混乱局面靠谁来救呢?

”这是对礼的认识太模糊了。

礼制所说的仇,是指蒙受冤屈,悲伤呼号而又无法申告;并不是指触犯了法律,以身抵罪而被处死这种情况。

而所谓“他杀了我的父母,我就要杀掉他”,不过是不问是非曲直,欺凌孤寡,威胁弱者罢了。

这种违背圣贤经传教导的做法,不是太过分了吗?

《周礼》上说:

“调人,是负责调解众人怨仇的。

凡是杀人而又合乎礼义的,就不准被杀者的亲属报仇,如要报仇,则处死刑。

有反过来再杀死对方的,全国的人就都要把他当作仇人。

”这样,又怎么会发生因为爱自己的亲人而互相仇杀的情况呢?

《春秋公羊传》说:

“父亲无辜被杀,儿子报仇是可以的。

父亲犯法被杀,儿子报仇,这就是互相仇杀的做法,这样的报复行为是不能根除彼此仇杀不止的祸害的。

”现在如果用这个标准来判断赵师韫杀死徐元庆的父亲和徐元庆杀死赵师韫,就合乎礼制了。

而且,不忘父仇,这是孝的表现;不怕死,这是义的表现。

徐元庆能不越出礼的范围,克尽孝道,为义而死,这一定是个明晓事理、懂得圣贤之道的人啊。

明晓事理、懂得圣贤之道的人,难道会把王法当作仇敌吗?

但上奏议的人反而认为应当处以死刑,这种滥用刑法,败坏礼制的建议,不能作为法律制度,是很清楚明白的。

请把我的意见附在法令之后颁发下去。

今后凡是审理这类案件的人,不应再根据以前的意见处理。

谨发表上面的意见。

文苑漫步

牡丹的拒绝

张抗抗

①牡丹绚丽娇艳,雍容华贵.这是早被世人所确定、所公认了的美,不惧怕争议和挑战.

②有多少人没有欣赏过牡丹呢?

但仰慕者、好奇者,却偏偏要翻山涉水,从天南海北不约而同地涌进洛阳城.这风习由来已久,欧阳修曾有诗云:

洛阳地脉花最重,牡丹尤为天下奇.

③传说中的牡丹,是被武则天一怒之下逐出京城,贬去洛阳的,却不料洛阳的水土最亲合,传奇的身世与最美的容颜使洛阳牡丹名躁天下.于是洛阳人种牡丹蔚然成风,渐盛于唐,极盛于宋;绝佳品种,独出此地.每年阳历四月中旬春色融融的日子,街巷园林千株万株牡丹竞放,花团锦簇香云缭绕——好一座五彩缤纷的牡丹城.所以看牡丹是一定要到洛阳的,没有看过洛阳的牡丹就不算看过牡丹.

④这一年已是洛阳的第九届“牡丹节”.这一年的春却来得迟迟,连日浓云阴雨,四月的洛阳城冷风嗖嗖.街上挤满了从很远很远的地方赶来的看花人.看花人踩着年年应准的花期而至.明明是梧桐发叶,柳枝滴翠,桃花梨花姹紫嫣红,海棠更已落英缤纷——可洛阳人说春尚不曾到来;看花人说,牡丹城好安静.枝繁叶茂的满园绿色,却仅有零零落落的几处浅红、几点粉白.一丛丛半人高的牡丹植株之上,昂然挺起千头万头硕大饱满的牡丹花苞,个个形同仙桃,却是朱唇紧闭,洁齿轻咬,薄薄的花瓣层层相裹,透出一副傲慢的冷色,绝无开花的意思.偌大的一个牡丹王国,竟然是一片黯淡萧瑟的灰绿……一丝苍白的阳光伸出手竭力抚弄着它,它却木然呆立,无动于衷.

⑤于是看花人说这个洛阳牡丹真是徒有虚名;于是洛阳人摇头说其实洛阳牡丹从末如今年这样失约,这个春实在太冷,寒流接着寒流怎么能怪牡丹?

当年武则天皇帝令百花连夜速发以待她明朝游玩上苑,百花慑于皇威纷纷开放,惟独牡丹不从,宁可发配洛阳.如今怎么就能让牡丹轻易改了性子?

⑥牡丹为自己营造了神秘与完美——恰恰在没有牡丹的日子里,你探访了窥视了牡丹的个性.

⑦曾经目睹了一次牡丹的落花,相信所有的人都会为之感动:

一阵轻风徐来,娇艳鲜嫩的盛期牡丹忽然整朵整朵地坠落,铺散一地绚丽的花瓣.那花瓣落地时依然鲜艳夺目,如同一只被奉上祭坛的大鸟脱落的羽毛,低吟着壮烈的悲歌离去.牡丹没有花谢话败之时,要么烁于枝头,要么归于泥土,它跨越萎顿和衰老,由青春而死亡,由美丽而消遁.它虽美却不吝惜生命,即使告别也要留给人最后一次惊心动魄的体味.

⑧所以在这阴冷的四月里,奇迹不会发生.任凭游人扫兴和诅咒,牡丹依然安之若素.它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它遵循自己的花期自己的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