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省级实施规划编写提纲.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831018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9.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省级实施规划编写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省级实施规划编写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省级实施规划编写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省级实施规划编写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省级实施规划编写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省级实施规划编写提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省级实施规划编写提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省级实施规划编写提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省级实施规划编写提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省级实施规划编写提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省级实施规划编写提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省级实施规划编写提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省级实施规划编写提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省级实施规划编写提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省级实施规划编写提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省级实施规划编写提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省级实施规划编写提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省级实施规划编写提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省级实施规划编写提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省级实施规划编写提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省级实施规划编写提纲.docx

《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省级实施规划编写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省级实施规划编写提纲.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省级实施规划编写提纲.docx

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省级实施规划编写提纲

 

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

省(自治区、直辖市)实施规划

(2013—2017年)

(编写提纲)

 

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厅(局)

二○一二年六月

项目名称:

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省(自治区、直辖市)实施规划(2013—2017年)

编制单位:

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

 

审定:

审查:

报告编制:

典型设计:

投资估算:

制表:

制图:

参加人员:

参加单位:

前言

简述规划编制的缘由(依据),编制过程,规划的范围,编制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及建设规模,投资估算与筹资方案,预期实施效益等。

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划特性表

项目

单位

数量

项目

单位

数量

一、项目区概况

1.项目区面积

km2

6.林草覆盖率

%

2.项目区人口

万人

7.水土流失面积

km2

3.农业人口

万人

8.土壤侵蚀模数

t/(km2.a)

4.多年平均降水量

mm

9.治理面积

km2

5.多年平均气温

10.治理程度

%

二、工程规模 

1.综合治理面积

km2

2.3崩岗

坡改梯

hm2

2.4拦沙坎

水保林

hm2

2.5蓄水池、水窖

经果林

hm2

2.6沉沙池、凼

种草

hm2

2.7排灌沟渠

km

封禁治理

hm2

2.8生产道路

km

保土耕作

hm2

2.9节灌设施

处 

2.10沼气池

2.11节柴灶

2.小型水利水保工程

 

2.1塘坝

2.2谷坊

三、工程投资

总投资

万元

1.工程措施

万元

3.封禁治理

万元

2.林草措施

万元

4.独立费用

万元

四、工程效益

 

1.年拦泥沙能力

万t

3.林草覆盖率

%

2.年蓄水能力

万m3

4.治理程度

%

5.经济效益

万元

五、综合经济指标

 

1.单位治理面积投资

万元/km2

2.单位治理面积经济效益

万元/km2

 

前言

 

附表:

1、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划项目区范围表

2、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划项目区社会经济概况表

3、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划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表

4、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划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表

5、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划项目区水土保持现状表

6、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划项目区水土保持措施规划表

7、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划项目区水土保持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表

8、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划项目区水土保持效益分析汇总表

附图:

1、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划项目县分布图

附件:

1、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实施规划(2013-2017年)图册(含各项目县项目区分布图,措施典型设计图等)

2、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实施规划(2013-2017年)投资估算报告

3、典型小流域初步设计报告

1项目区概况

1.1项目县及项目区选取原则

1.1.1项目县选取原则

依据国家有关规划及本省区相关规划,重点考虑水土流失严重、治理迫切的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优先安排开发治理优势明显、当地政府重视的县(市、区、旗),提出项目县选取原则。

1.1.2项目区选取原则

以小流域为单元,从防治水土流失迫切程度、当地特色优势产业开发、乡镇政府重视程度、群众积极性等方面,提出项目区选取原则。

上期规划未实施完毕的项目区本期优先安排。

项目区应避免与其他的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重叠。

每个项目区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原则上不低于100平方公里。

1.2项目区选定及布局

1.2.1项目县选取

根据项目县选取原则,确定项目县,并进行简要介绍。

表1-1项目县基本情况表

项目县

所属流域

土地总面积(km2)

行政区划

人口(万人)

财政收入

(万元)

乡(镇)数(个)

村数(个)

总人口

农业人口

**县

**县

合计

注:

表中第2列中的流域,指大江大河的一级支流。

1.2.2项目区选取

根据项目区选取原则,确定各项目县的项目区,并进行简要介绍。

为突出集中连片治理,原则上一个项目县选取一个项目区。

表1-2项目区范围表

项目区名称

所属地(市、州)

所属流域

土地总面积(km2)

**县**项目区

**县**项目区

合计

表1-3项目区小流域分布表

项目区名称

小流域名称

所属地(市、州)

涉及乡(镇)名

总面积

(km2)

**县**项目区

**小流域

**小流域

小计

**县**项目区

**小流域

**小流域

小计

合计

表1-4项目区基本情况表

项目县

土地总面积(km2)

行政区划

人口(万人)

农业总产值

(万元)

乡(镇)名称

村数(个)

总人口

农业人口

**县**项目区

**县**项目区

合计

1.3项目区自然条件

1.3.1地质、地貌

(1)地质。

概括项目区地质情况及特点,说明规划区地质构造、地表岩性及组成。

(2)地貌。

概括项目区地貌情况及特点,宏观上说明规划区山地、丘陵、高原、平原、阶地等不同地貌类型;微观上说明地面坡度组成、沟壑密度等定量指标。

1.3.2土壤、植被

(1)土壤。

概括说明项目区的地面物质组成,主要土壤类型、分布及其理化性状等。

(2)植被。

概括说明项目区林地(天然林和人工林)、草地(天然草地和人工草地)分布情况、林草覆盖率、主要树种、草种等。

1.3.3气象、水文

(1)气象。

概括说明项目区所处的气候类型区,结合气候特点说明项目区的气温、无霜期、风力情况,以及霜冻、冰雹等自然灾害情况。

(2)水文。

概括说明项目区所属水系,年均降水量、汛期雨量、降雨的年际分布与季节分布、暴雨情况、干旱缺雨情况等。

表1-5项目区气象水文特征表

项目区

气温(℃)

≥10℃积温

年日照时数(h)

无霜期(d)

观测年限(a)

年降水量(mm)

最高

最低

平均

最大

年份

最小

年份

多年平均

主汛期降水量

**县**项目区

**县**项目区

1.3.4自然资源

(1)土地资源。

简述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说明项目区的耕地、林地、牧草地、未利用土地等各类土地的总量、人均量、土地质量、生产能力等。

分析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潜力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见附表3。

(2)水资源。

说明项目区水资源分布特点,以及地面水、地下水总量,农业用水情况等。

表1-6项目区水资源情况表

项目区

水资源现状与特点(文字描述)

**县**项目区

**县**项目区

(3)植物资源。

说明项目区能提供用材、果品、药用、编织等用途的植物。

(4)特色产业和主导产业发展情况。

1.4项目区社会经济状况

1.4.1人口

简述项目区总人口、农业人口、劳动力及人口密度等。

1.4.2社会经济

简述项目区群众生活水平、人均粮食、农民人均纯收入,以及经济总产值、农业总产值等情况。

2水土流失及防治现状

2.1水土流失状况

2.1.1项目县水土流失情况

说明各项目县水土流失类型、流失面积、流失强度等级、流失量等。

表2-1项目县水土流失现状表

项目县

土地总面积(km2)

水土流失面积(km2)

水土流失面积占比(%)

轻度流失(km2)

中度流失(km2)

强烈流失(km2)

极强以上流失(km2)

水土流失类型

土壤侵蚀模数

**县

**县

合计

2.1.2项目区水土流失情况

说明各项目区水土流失的类型、流失面积、流失强度等级、流失量等。

表2-2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表

项目区

土地总面积(km2)

水土流失面积(km2)

水土流失面积占比(%)

土壤侵蚀模数t/(km2a)

土壤侵蚀量(万t/a)

**县**区

**县**区

合计

2.1.3水土流失成因

结合实例,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分析说明项目区水土流失成因。

2.1.4水土流失危害

结合实例,说明项目区水土流失对当地及下游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的直接和间接危害。

2.2水土流失治理现状

2.2.1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实施情况

上期已纳入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的省份,对工程实施情况,重点是上期规划(2008-2012年)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包括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及各项措施完成情况、保存情况,取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等,并对上期规划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说明。

2.2.2项目县水土流失治理现状

总结各项目县截止2012年底,已实施的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及项目,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及各项水土保持措施的数量和保存情况,取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等。

表2-3项目县水土流失治理现状表

项目县

土地总面积(km2)

治理小流域(条)

治理面积(km2)

**县

**县

合计

2.2.3项目区水土流失治理现状

总结各项目区截止2012年底,已实施的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及项目,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及各项水土保持措施的数量和保存情况,取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等。

表2-4项目区水土流失治理现状表

项目区

土地总面积(km2)

治理面积(km2)

治理程度(%)

**县**区

**县**区

合计

2.2.4主要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1)主要经验。

从组织领导、治理思路、机制创新、政策引导、建设管理、科技支撑等方面,对治理经验进行系统总结。

(2)存在问题。

总结概括项目区水土流失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3规划指导思想、原则及目标任务

3.1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为手段,以改善民生、增加农民收入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路村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实现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维护,促进老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老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3.2规划依据

从法律法规、技术规范、相关规划及资料等方面,确定规划编制的依据。

3.3规划原则

结合本省区实际,从统筹规划、突出重点,以人为本、服务民生,多措并举、综合治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等方面确定规划编制的原则。

3.4规划水平年

规划起止年限为2013-2017年,基准年为2011年,水平年为2017年。

3.5规划目标任务

总体目标是:

通过5年建设,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平方公里(依据分配治理任务),实施治理的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度达到70%以上,林草覆盖率达到30%以上,南方人均基本农田达到1亩,北方达到2亩;农村产业结构和土地利用结构趋于合理,特色产业得到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稳定增长,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

根据分配给各省区的水土流失治理任务和项目县名单,将规划目标任务分解到各项目县及项目区。

表3-1项目区目标任务分配表

项目区

规划任务(km2)

**县**项目区

**县**项目区

合计

4规划分区与治理模式

4.1类型区划分

根据规划区内相似性和区间差异性原则,按照有关水土流失类型区划结果,以及《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GB/T15772-2008)等有关分区要求,将规划区划分为若干个不同的类型区,并说明各项目区分别属于哪类水土流失类型区。

4.2治理模式

分别对各类型区境界范围、涉及项目区,自然(包括水土流失)、社会经济、水土流失等情况进行描述。

根据各类型区自然资源、主导或特色产业发展方向、水土流失特点,结合实践经验和已建工程,针对性地提出各类型区治理模式等。

5建设任务与总体布局

5.1各类型区典型小流域设计

各类型区分别选取一个有代表性的小流域进行典型设计,确定措施布设及配置数量(典型小流域初步设计作为附件独立成册,规划中只需说明结论)。

5.1.1典型小流域基本情况

简述典型小流域所属项目区、项目县和类型区,涉及乡镇,以及与水土保持关系密切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情况。

5.1.2典型小流域措施布设及配置数量

说明该小流域规划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并对坡面和沟道因地制宜进行措施布设,确定措施数量,具体措施包括坡改梯、营造水土保持林、经果林、人工种草、封禁治理、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崩岗治理、道路沟渠等。

5.1.3典型小流域措施配置比例

根据对不同类型区典型小流域设计,确定措施配置比例。

表4-1不同类型区典型小流域措施配置比例表

类型区

小流域名称

治理面积(km2)

措施比例(%)

坡改梯

水土保持林

经果林

种草

封禁治理

其它

**类型区

**小流域

**类型区

**小流域

注:

措施比例指措施面积占总治理面积的比例。

5.2建设任务

根据各类型区治理任务及确定的措施配置比例,推算确定各类型区的建设规模。

见附表6。

5.3总体布局

根据类型区、项目片区分别说明治理任务及其配套措施的总体布局。

6水土保持监测规划

6.1监测目的

对规划实施产生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等设计目标进行监测,并及时发现问题,通过对设计、施工及运行管理等工作的调整和修改,使工程建设效益最大发挥。

6.2监测技术路线

按照《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纲要(2006~2015年)》要求和《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规定,根据省内及项目区已实施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经验,结合本工程特点,因地制宜选取定位监测和跟踪监测相结合、定期监测与动态监测相结合、抽样监测与全面监测相结合的技术路线。

6.3监测时段、内容和方法

6.3.1监测时段

监测时段为规划实施期,即2013~2017年。

6.3.2监测内容

主要按数量、质量和效益三类内容进行监测。

数量监测主要包括各类措施的实施数量、配置比例、工程进度、保存率、验收数量等;质量监测主要包括各类措施是否达到规范和设计标准要求;效益监测主要包括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6.3.3监测方法

根据措施内容和监测内容特点,采取跟踪监测法、现场抽样法、典型调查法、洪水调查法和定期观测法等监测方法。

6.4监测机构及管理

充分利用现有水土保持监测机构和网络,形成人员相对固定、工作相对独立的省、市(州)、县(区)、乡(镇)四级项目监测体系,对项目管理、实施形成监控、制约机制,保证规划的顺利实施。

7科技示范推广规划

7.1技术引进与示范推广

根据规划实施需要,重点对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相关的高新技术进行引进和示范推广(对拟供示范推广的项目进行列表说明)。

7.2技术培训

从培训目标、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计划等方面进行说明。

8环境影响评价

8.1评价的目的、依据和指标

8.1.1评价目的

通过预测、评价规划实施中可能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提出环境影响防护措施,实现规划实施与环境保护、区域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8.1.2评价依据

主要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

8.1.2评价指标

主要包括土壤环境、水环境、空气环境、社会环境等。

8.2评价分析

8.2.1工程建设期间环境影响分析

工程建设期间,对项目区土壤环境、水环境以及居民生产生活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

8.2.2工程建设后环境影响分析

工程建成发挥效益后,对项目区土壤环境、水环境、地区小气候以及经济社会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

8.3环境影响防护措施

通过规划实施对环境影响的分析评价结果,从前期预防、过程管治和后期管护等方面采取针对性措施,以减少工程建设造成的不良环境影响。

8.4评价结论

根据分析评价结果及拟采取防护措施效果,得出规划实施对环境影响的总体结论。

9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

9.1投资估算

9.1.1编制依据

《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水总[2003]67号)等有关工程建设概估算规定。

9.1.2编制方法

按不同类型区典型设计确定的工程量,乘以工程单价进行编制。

投资估算由工程措施费、独立费用等组成。

独立费用包括建设管理费、工程监理费、科研勘测费设计费和水土保持监测费。

独立费取费标准按照《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水总[2003]67号)执行。

不计取预备费。

9.1.3价格水平年

规划投资估算水平年为2012年第二季度。

9.1.4基础单价

包括人工工资、材料预算价格、施工机械台时等单价标准。

工程单价扩大系数取1.05。

9.1.5取费标准

依据《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水总[2003]67号)等有关规定的取费标准。

9.1.6估算总投资

需包括各类措施工程量、投资资金构成。

措施主要包括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围栏封育、保土耕作等。

9.2资金筹措方案

规划投资包括中央财政补助、地方投入和群众自筹,中央财政补助比例不超过投资总额的70%。

9.3效益分析与经济评价

主要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个方面的效益分析,参照《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进行效益计算。

生态效益主要包括增加植被面积、提高林草覆盖率、减少土壤流失量、增加蓄水能力等指标;经济效益主要包括增加粮食生产能力和经济收入等指标;社会效益主要包括解决脱贫人口、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基本农田、解决粮食安全人口等指标。

各项指标尽可能量化。

经济评价主要计算经济内部收益率和经济净现值两个指标。

10保障措施

各省区应根据实际情况,从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政策机制、强化建设管理、提高科技含量、加强宣传引导等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和工程效益的发挥。

附表1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划项目区范围表

项目片区名称

(市、州)

(市、区)

所属流域水系

流失类型区

是否贫困县

老区类型(一类/二类/三类)

项目区名

总面积

(km2)

水土流失面积

(km2)

包括的小流域名称

片区1

小计

片区2

小计

合计

项目片区为水利部《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实施方案(2013-2017年)》所列片区见附件。

所属流域水系填至一级支流,流失类型区填至三级分区(例二级分区黄土高原区中的丘一区)。

附表2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划项目区社会经济概况表

(市、区)

项目区名

乡镇数

(个)

村数

(个)

人口(万人)

粮食总产

(万吨)

人口密度

(人/km2)

人均耕地

(亩/人)

人均经济林

(亩/人)

人均粮食

(kg/人)

农业总产值(万元)

农业人均纯收入

(元/人)

总人口

其中农业

小计

农业

林业

牧业

渔业

副业

片区1小计

片区2小计

合计

附表3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划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表hm2

(市、区)

项目区名

土地总面积

耕地

果园

林地

荒地

草地

其它用地

难利用地

小计

水田

水浇地

旱平地

梯地

坡耕地

小计

乔木林

灌木林

疏幼林

经济林

小计

人工

天然

小计

城镇工矿

交通

水域

片区1小计

片区2小计

合计

附表4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划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表

(市、区)

项目区名

土地总面积(km2)

水土流失

其中

侵蚀模数[t/(km2·a)]

面积(km2)

占总面积%

轻度

中度

强烈

极强烈

剧烈

面积(km2)

占流失%

面积(km2)

占流失%

面积(km2)

占流失%

面积(km2)

占流失%

面积(km2)

占流失%

片区1小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