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法司考真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837954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66 大小:145.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证据法司考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证据法司考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证据法司考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证据法司考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证据法司考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证据法司考真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6页
证据法司考真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6页
证据法司考真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6页
证据法司考真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6页
证据法司考真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6页
证据法司考真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6页
证据法司考真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6页
证据法司考真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6页
证据法司考真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6页
证据法司考真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6页
证据法司考真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6页
证据法司考真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6页
证据法司考真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6页
证据法司考真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6页
证据法司考真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6页
亲,该文档总共6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证据法司考真题.docx

《证据法司考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证据法司考真题.docx(6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证据法司考真题.docx

证据法司考真题

2002--2016证据法司考真题

2002-2016年证据法司法考试历年真题解析

(2016年)

27.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辩护律师收集到的下列哪一证据应及时告知公安机关、检察院?

A.强奸案中被害人系精神病人的证据  B.故意伤害案中犯罪嫌疑人系正当防卫的证据

C.投放危险物质案中犯罪嫌疑人案发时在外地出差的证据  

D.制造毒品案中犯罪嫌疑人犯罪时刚满16周岁的证据

【答案】C

29.公安机关发现一具被焚烧过的尸体,因地处偏僻且天气恶劣,无法找到见证人,于是对勘验过程进行了全程录像,并在笔录中注明原因。

法庭审理时,辩护人以勘验时没有见证人在场为由,申请排除勘验现场收集的物证。

关于本案证据,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因违反取证程序的一般规定,应当排除  

B.应予以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否则予以排除

C.不仅物证应当排除,对物证的鉴定意见等衍生证据也应排除

D.有勘验过程全程录像并在笔录中已注明理由,不予排除

【答案】D

甲、乙(户籍地均为M省A市)共同运营一条登记注册于A市的远洋渔船。

某次在公海捕鱼时,甲乙二人共谋杀害了与他们素有嫌隙的水手丙。

该船回国后首泊于M省B市港口以作休整,然后再航行至A市。

从B市起航后,在途经M省C市航行至A市过程中,甲因害怕乙投案自首一直将乙捆绑拘禁于船舱。

该船于A市靠岸后案发。

94.本案公安机关开展侦查。

关于侦查措施,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讯问甲的过程应当同步录音或录像  

B.可在讯问乙的过程中一并收集乙作为非法拘禁案的被害人的陈述

C.在该船只上进行犯罪现场勘查时,应邀请见证人在场  

D.可查封该船只进一步收集证据

【答案】ACD

41.李某起诉王某要求返还10万元借款并支付利息5000元,并向法院提交了王某亲笔书写的借条。

王某辩称,已还2万元,李某还出具了收条,但王某并未在法院要求的时间内提交证据。

法院一审判决王某返还李某10万元并支付5000元利息,王某不服提起上诉,并称一审期间未找到收条,现找到了并提交法院。

关于王某迟延提交收条的法律后果,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因不属于新证据,法院不予采纳B.法院应采纳该证据,并对王某进行训诫

C.如果李某同意,法院可以采纳该证据D.法院应当责令王某说明理由,视情况决定是否采纳该证据

【答案】B

(2015年)

23.关于证人证言与鉴定意见,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证人证言只能由自然人提供,鉴定意见可由单位出具

B.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的人有时可以提供证人证言,但不能出具鉴定意见

C.如控辩双方对证人证言和鉴定意见有异议的,相应证人和鉴定人均应出庭

D.证人应出庭而不出庭的,其庭前证言仍可能作为证据;鉴定人应出庭而不出庭的,鉴定意见不得作为定案根据

【答案】D

24.关于网络犯罪案件证据的收集与审查,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询问异地证人、被害人的,应由办案地公安机关通过远程网络视频等方式进行

B.收集、提取电子数据,能够获取原始存储介质的应封存原始存储介质,并对相关活动录像

C.远程提取电子数据的,应说明原因,并对相关活动录像

D.对电子数据涉及的专门性问题难以确定的,可由公安部指定的机构出具检验报告

【答案】D

25.甲涉嫌盗窃室友乙存放在储物柜中的笔记本电脑一台并转卖他人,但甲辩称该电脑系其本人所有,只是暂存于乙处。

下列哪一选项既属于原始证据,又属于直接证据?

A.侦查人员在乙储物柜的把手上提取的甲的一枚指纹

B.侦查人员在室友丙手机中直接提取的视频,内容为丙偶然拍下的甲打开储物柜取走电脑的过程

C.室友丁的证言,内容是曾看到甲将一台相同的笔记本电脑交给乙保管

【答案】C

D.甲转卖电脑时出具的现金收条

26.下列哪一选项属于传闻证据?

A.甲作为专家辅助人在法庭上就一起伤害案的鉴定意见提出的意见

B.乙了解案件情况但因重病无法出庭,法官自行前往调查核实的证人证言

C.丙作为技术人员“就证明讯问过程合法性的同步录音录像是否经过剪辑”在法庭上所作的说明

D.丁曾路过发生杀人案的院子,其开庭审理时所作的“当时看到一个人从那里走出来,好像喝了许多酒”的证言

【答案】B

【解析】所谓传闻证据,主要包括两种形式:

一是书面传闻证据,即亲身感受了案件事实的证人在庭审期日之外所作的书面证人证言,及警察、检察人员所作的(证人)询问笔录;二是言词传闻证据,即证人并非就自己亲身感知的事实作证,而是向法庭转述他从别人那里听到的情况。

法律排除传闻证据作为认定犯罪事实的根据,这就是传闻证据规则。

选项A错误。

专家辅助人就鉴定意见提出的意见,可以认为是协助当事人对鉴定意见进行实质性质证,不属于传闻证据。

选项B正确。

根据传闻证据规则,证人证言必须当庭陈述,没有当庭陈述的证人证言不得作为定案依据。

但是我国现行立法并没有规定传闻证据排除规则,只是部分地体现了该规则的精神。

本题中,乙没有当庭陈述,乙的证人证言属于传闻证据。

选项C错误。

丙所作的说明是在法庭上就自己亲身感知的事实作证,不属于传闻证据。

选项D错误。

丁的证人证言是在法庭上陈述的,是就自己亲身感知的事实作证,不是向法庭转述他从别人那里听到的情况,不属于传闻证据。

(2014年)

27.关于证据的关联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关联性仅指证据事实与案件事实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B.具有关联性的证据即具有可采性

C.证据与待证事实的关联度决定证据证明力的大小

D.类似行为一般具有关联性

【答案】C

【解析】关联性也称为相关性,是指证据必须与案件事实有客观联系,对证明刑事案件事实具有某种实际意义;反之,与本案无关的事实或材料,都不能称为刑事证据。

(1)关联性是证据的一种客观属性,不是办案人员的主观想象或者强加的联系;

(2)证据与案件事实相关联的形式是多种多样、十分复杂的。

其中最常见的是因果联系,其次是与犯罪相关的空间、时间、条件、方法、手段的事实;(3)证据的关联性是证据证明力的原因,所谓证明力是指证据所具有的对案件事实的证明作用,也就是证据对证明案件事实的价值。

证据对案件事实有无证明力以及证明力的大小,取决于证据本身与案件事实有无联系以及联系的紧密、强弱程度。

C项:

证据对案件事实有无证明力以及证明力的大小,取决于证据本身与案件事实有无联系以及联系的紧密、强弱程度。

所以,C项正确。

A项:

关联性不仅指证据事实与案件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还有可能有时间、空间等事实的联系。

所以,A项错误。

B项:

证据具有关联性仅表示证据与待证事实之间存在关联,但证据是否具有可采性,还应当考虑证据的合法性及客观性。

所以,B项错误。

D项:

类似行为是否具有关联性应当先判断该行为与待证事实之间是否具有联系,故D项表述不准确,所以,D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28.下列哪一选项所列举的证据属于补强证据?

A.证明讯问过程合法的同步录像材料

B.证明获取被告人口供过程合法,经侦查人员签名并加盖公章的书面说明材料

C.根据被告人供述提取到的隐蔽性极强、并能与被告人供述和其他证据相印证的物证

D.对与被告人有利害冲突的证人所作的不利被告人的证言的真实性进行佐证的书证

选项A.B正确。

《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规定,法庭审理过程中,审判人员认为可能存在本法第五十四条规定的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情形的,应当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进行法庭调查。

当事人及其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有权申请人民法院对以非法方法收集的证据依法予以排除。

申请排除以非法方法收集的证据的,应当提供相关线索或者材料。

因此,非法证据排除的程序,可以根据当事人等申请而启动,也可以由法庭依职权启动。

申请排除以非法方法收集的证据的,应当提供相关线索或者材料。

选项C正确。

《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七条第一款规定,在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进行法庭调查的过程中,人民检察院应当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加以证明。

选项D错误。

《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对于经过法庭审理,确认或者不能排除存在本法第五十四条规定的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情形的,对有关证据应当予以排除。

据此可知,在两种条件下可以排除非法证据:

第一,能确认有非法情形;第二,不能排除非法情形的存在。

(四)

某药厂以本厂过期药品作为主原料,更改生产日期和批号生产出售。

甲市乙县药监局以该厂违反《药品管理法》第49条第1款关于违法生产药品规定,决定没收药品并处罚款20万元。

药厂不服向县政府申请复议,县政府依《药品管理法》第49条第3款关于生产劣药行为的规定,决定维持处罚决定。

药厂起诉。

请回答第97—98题。

98.关于本案的举证与审理裁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法院应对被诉行政行为和药厂的行为是否合法一并审理和裁判

B.药厂提供的证明被诉行政行为违法的证据不成立的,不能免除被告对被诉行政行为合法性的举证责任

C.如在本案庭审过程中,药厂要求证人出庭作证的,法院不予准许

D.法院对本案的裁判,应当以证据证明的案件事实为依据

【正确答案】BD

【答案解析】B项: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32条规定:

“被告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可知,行政诉讼中被告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负举证责任,原告证明具体行政行为是行使举证权利而不是举证义务,因此B项“药厂提供的证明被诉行政行为违法的证据不成立的,不能免除被告对被诉行政行为合法性的举证责任”的说法符合法律的规定,所以B项正确。

D项: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53条的规定:

“人民法院裁判行政案件,应当以证据证明的案件事实为依据。

”可知,法院对本案的裁判,应当以证据证明的案件事实为依据,所以D项正确。

A项: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5条规定: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

”可知,行政诉讼的审理对象,即行政诉讼的标的为具体行政行为。

所以A项认为法院应对被诉行政行为和药厂的行为是否合法一并审理和裁判的说法不符合法律的规定,所以A项错误。

C项: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43条第2款的规定:

“当事人在庭审过程中要求证人出庭作证的,法律可以根据审理案件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准许以及是否延期审理。

”可知,药厂申请证人出庭作证的,法院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准许而不是一律不予准许,所以C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选BD。

(三)

2009年2月,家住甲市A区的赵刚向家住甲市B区的李强借了5000元,言明2010年2月之前偿还。

到期后赵刚一直没有还钱。

2010年3月,李强找到赵刚家追讨该债务,发生争吵。

赵刚因所牵宠物狗易受惊,遂对李强说:

“你不要大声喊,狗会咬你。

”李强不理,仍然叫骂,并指着狗叫喊。

该狗受惊,扑向李强并将其咬伤。

李强治伤花费6000元。

李强起诉要求赵刚返还欠款5000元、支付医药费6000元,并向法院提交了赵刚书写的借条、其向赵刚转账5000元的银行转账凭证、本人病历、医院的诊断书(复印件)、医院处方(复印件)、发票等。

赵刚称,其向李强借款是事实,但在2010年1月卖给李强一块玉石,价值5000元,说好用玉石货款清偿借款。

当时李强表示同意,并称之后会把借条还给赵刚,但其一直未还该借条。

赵刚还称,李强故意激怒狗,被狗咬伤的责任应由李强自己承担。

对此,赵刚提交了邻居孙某出具的书面证词,该证词描述了李强当时骂人和骂狗的情形。

赵刚认为,李强提交的诊断书、医院处方均为复印件,没有证明力。

请回答第95—100题。

98.关于赵刚向李强借款5000元的证据证明问题,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李强提出的借条是本证

B.李强提出的其向赵刚转账5000元的银行转账凭证是直接证据

C.赵刚承认借款事实属于自认

D.赵刚所言已用卖玉石的款项偿还借款属于反证

【答案】AC

【考点】民事诉讼证据的分类

【解析】选项A正确,选项D错误。

按照证据与当事人所主张事实的关系,可以把证据分为本证与反证。

对当事人主张的事实有肯定性作用的证据,称为本证。

如原告主张被告应返还逾期借款,他向法院提交的被告书写的借条即为借款事实的本证。

“已用卖玉石的款项偿还借款”并非本诉的反证,而是对李强提出借款主张的反驳。

选项B错误。

按照单个证据与证明对象之间的关系,可以把证据分为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

直接证据是指能够单独地、直接地证明待证事实的证据。

间接证据是指单个证据无法直接证明待证事实,而得通过与其他证据联合在一起,方有可能证明待证事实的证据。

李强提出的其向赵刚转账5000元的银行转账凭证能够单独地、直接地证明待证事实,是直接证据。

选项C正确。

自认,是指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主张的案件事实予以承认。

当事人所承认的事实就是自认的事实。

99.关于本案李强被狗咬伤的证据证明问题,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赵刚的证人提出的书面证词属于书证

B.李强提交的诊断书、医院处方为复印件,肯定无证明力

C.李强是因为挑逗赵刚的狗而被狗咬伤的事实的证明责任由赵刚承担

D.李强受损害与被赵刚的狗咬伤之间具有因果关系的证明责任由李强承担

【答案】CD

【考点】证据种类和证据能力

【解析】选项A错误。

“赵刚的证人提出的书面证词”应为书面的证人证言,而非书证。

选项B错误。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六十九条规定,下列证据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一)未成年人所作的与其年龄和智力状况不相当的证言;

(二)与一方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有利害关系的证人出具的证言;(三)存有疑点的视听资料;(四)无法与原件、原物核对的复印件、复制品;(五)无正当理由未出庭作证的证人证言。

据此可知,李强提交的诊断书、医院处方为复印件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并不是无证明力。

选项C正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四条第(五)项规定,饲养动物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就受害人有过错或者第三人有过错承担举证责任。

选项D正确。

《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因此,原告就自己损害存在的事实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李强承担受损害与被赵刚的狗咬伤之间具有因果关系的证明责任。

(2011年)

单项选择:

25.张某伪造、变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案的下列哪一证据既属于言词证据,又属于间接证据?

()(2011年卷二单选第25题)

A.用于伪造、变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的设备、工具

B.伪造、变造的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

C.张某关于实施伪造、变造行为的供述

D.判别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真伪的鉴定结论

【答案】D

【考点】证据的分类【解析】言词证据是指表现为人的陈述的证据。

而凡是表现为物品、痕迹和以其内容具有证据价值的书面文件,即以实物作为表现形式的证据,是实物证据。

在法律规定的几种证据中,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都是言词证据。

间接证据是指不能单独、直接证明刑事案件主要事实,需要与其他证据相结合才能证明的证据。

直接证据是指能够单独、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

选项A错误。

用于伪造、变造国家公文、证件、印章的设备和工具属于物证,即实物证据;且该设备不能独立证明张某实施了犯罪行为,必须与其他证据相结合才能证明案件事实,故属于间接证据。

选项B错误。

伪造的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也是实物证据,间接证据。

选项C错误。

张某关于实施伪造、变造行为的供述属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属于言词证据。

但张某的供述可以直接证明其是否实施了该犯罪行为,因此,该证据属于直接证据,而非间接证据。

选项D正确。

鉴定结论是公安司法机关为了解决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指派或聘请具有这方面专门知识的人,进行鉴定后所作的书面结论,属于言词证据。

又因为该鉴定结论不能直接证明行为人是否实施了伪造行为,故属于间接证据。

26.“证人猜测性、评论性、推断性的证言,不能作为证据使用”,系下列哪一证据规则的要求?

()(2011年卷二单选第26题)

A.传闻证据规则B.意见证据规则C.补强证据规则D.最佳证据规则

【答案】B

【考点】证据规则

【解析】选项A错误。

传闻规则是指法律排除传闻证据作为认定犯罪事实的根据的规则。

证人猜测性、评论性、推断性的证言不属于传闻。

选项B正确。

意见证据规则是指证人只能陈述自己亲身感受和经历的事实,而不得陈述对该事实的意见或结论。

选项C错误。

补强规则是指用以增强另一证据证明力的证据。

选项D错误。

最佳证据规则是指以文字、符号、图形等方式记载的内容来证明案情时,其原件才是最佳证据。

27.关于证据的审查判断,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2011年卷二单选第27题)

A.被害人有生理缺陷,对案件事实的认知和表达存在一定困难,故其陈述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采信

B.与被告人有利害冲突的证人提供的对被告人不利的证言,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采信

C.公安机关制作的放火案的勘验、检查笔录没有见证人签名,一律不得采信

D.搜查获得的杀人案凶器,未附搜查笔录,不能证明该凶器来源,一律不得采信

【答案】D

【考点】证据的审查判断【解析】选项A错误。

《刑事诉讼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

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

据此可知,虽然被害人有生理缺陷,但如果其所认知和表达的事实是其具有认知和辨别能力的,则其陈述就可以采信。

选项B错误。

与被告人有利害冲突的人提供的对被害人不利的证言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据,而非不能作为定案证据。

选项C错误。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六条规定,勘验、检查的情况应当写成笔录,由参加勘验、检查的人和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

由此可见,见证人可以签名也可以盖章,而不是必须签名。

选项D正确。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搜查的情况应当写成笔录,由侦查人员和被搜查人或者他的家属,邻居或者其他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

如果被搜查人或者他的家属在逃或者拒绝签名、盖章,应当在笔录上注明。

据此可知,搜查必须制作搜查笔录,仅有凶器而没有搜查笔录,也不能证明凶器的来源,一律不得采信。

48.郭某诉张某财产损害一案,法院进行了庭前调解,张某承认对郭某财产造成损害,但在赔偿数额上双方无法达成协议。

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0年卷三单选第48题)

A.张某承认对郭某财产造成损害,已构成自认

B.张某承认对郭某财产造成损害,可作为对张某不利的证据使用

C.郭某仍需对张某造成财产损害的事实举证证明

D.法院无需开庭审理,本案事实清楚可直接作出判决

【答案】C

【考点】自认【解析】选项A、B错误,选项C正确。

《民诉证据规定》第67条规定,在诉讼中,当事人为达成调解协议或者和解的目的作出妥协所涉及的对案件事实的认可,不得在其后的诉讼中作为对其不利的证据。

选项D错误。

第一审民事案件,法院未经开庭审理,不得径行裁判。

(多项选择题)66.具有特定情形的下列哪些证据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2011年卷二多选第66题)

A.视听资料的制作时间、地点存有异议,不能作出合理解释,也没有提供必要证明的

B.在做DNA检测时送检材料与比对样本属于同一个来源的

C.证人在犯罪现场听到被告人喊“给他点厉害瞧瞧”的陈述

D.犯罪嫌疑人拒绝签名、盖章而由侦查人员在笔录上注明情况的讯问笔录

【答案】ABD

【考点】刑事证据

【解析】选项A正确。

《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八条第

(二)项规定,对视听资料的制作和取得的时间、地点、方式等有异议,不能作出合理解释或者提供必要证明的,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选项B正确。

这里“属于同一个来源的”,没有对比的必要,必须是不同来源才可以。

选项C错误。

证人在犯罪现场听到的被告人对受害人不利的言语,因与案件存在牵连关系而可能成为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据。

选项D正确。

《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条第

(一)项规定,讯问笔录没有经被告人核对确认并签名(盖章)、捺指印的,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67.逮捕条件中“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是指同时具备下列哪些情形?

()(2011年卷二多选第67题)

A.有证据证明犯罪事实已经发生

B.有证据证明的犯罪事实应当是主要犯罪事实

C.有证据证明犯罪事实是犯罪嫌疑人实施的

D.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的证据已有查证属实的

【答案】ACD

【考点】逮捕的条件

【解析】《六机关规定》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将原刑事诉讼法关于逮捕条件中“主要犯罪事实已经查清”的规定修改为“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

其中“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是指同时具备下列情形:

(一)有证据证明发生了犯罪事实;

(二)有证据证明犯罪事实是犯罪嫌疑人实施的;(三)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的证据已有查证属实的。

74.关于死刑案件的证明对象的表述,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2011年卷二多选第74题)

A.被指控的犯罪事实的发生

B.被告人实施犯罪的时间、地点、手段、后果以及其他情节

C.被害人有无过错及过错程度

D.被告人的近亲属是否协助抓获被告人

【答案】ABCD

【考点】死刑案件的证明对象

【解析】证明对象是指由实体法律规范所确定的,对诉辩请求产生法律意义的,应当由当事人提供证据加以证明的事实。

选项A、B正确。

《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五条第三款规定,办理死刑案件,对于以下事实的证明必须达到证据确实、充分:

(一)被指控的犯罪事实的发生;

(二)被告人实施了犯罪行为与被告人实施犯罪行为的时间、地点、手段、后果以及其他情节;(三)影响被告人定罪的身份情况;(四)被告人有刑事责任能力;(五)被告人的罪过;(六)是否共同犯罪及被告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七)对被告人从重处罚的事实。

选项C、D正确。

《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在对被告人作出有罪认定后,人民法院认定被告人的量刑事实,除审查法定情节外,还应审查以下影响量刑的情节:

(一)案件起因;

(二)被害人有无过错及过错程度,是否对矛盾激化负有责任及责任大小;(三)被告人的近亲属是否协助抓获被告人;(四)被告人平时表现及有无悔罪态度;(五)被害人附带民事诉讼赔偿情况,被告人是否取得被害人或者被害人近亲属谅解;(六)其他影响量刑的情节。

83.根据证据理论和《民事诉讼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关于证人证言,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2011年卷三多选第83题)

A.限制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可以附条件地作为证人

B.证人因出庭作证而支出的合理费用,由提供证人的一方当事人承担

C.证人在法院组织双方当事人交换证据时出席陈述证言的,可视为出庭作证

D.“未成年人所作的与其年龄和智力状况不相当的证言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是关于证人证言证明力的规定

【答案】ACD

【考点】证人证言

【解析】选项A、D正确。

《证据规定》第六十九条第

(一)项规定,未成年人所作的与其年龄和智力状况不相当的证言,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该条是对证人证言证明力的规定,由此可知,限制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可以附条件地作为证人。

选项B错误。

《证据规定》第五十四条第三款规定,证人因出庭作证而支出的合理费用,由提供证人的一方当事人先行支付,由败诉一方当事人承担。

据此可知,证人因出庭作证而支出的合理费用,先由提供证人的一方垫付,最终由败诉方承担。

选项C正确。

《证据规定》第五十五条第二款规定,证人在人民法院组织双方当事人交换证据时出席陈述证言的,可视为出庭作证。

84.关于证明责任,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2011年卷三多选第84题)

A.只有在待证事实处于真伪不明情况下,证明责任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