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练07实验简答题之实验探究一易错10题中考化学一模复习易错题上海专用解析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838339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23.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练07实验简答题之实验探究一易错10题中考化学一模复习易错题上海专用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专练07实验简答题之实验探究一易错10题中考化学一模复习易错题上海专用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专练07实验简答题之实验探究一易错10题中考化学一模复习易错题上海专用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专练07实验简答题之实验探究一易错10题中考化学一模复习易错题上海专用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专练07实验简答题之实验探究一易错10题中考化学一模复习易错题上海专用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专练07实验简答题之实验探究一易错10题中考化学一模复习易错题上海专用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专练07实验简答题之实验探究一易错10题中考化学一模复习易错题上海专用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专练07实验简答题之实验探究一易错10题中考化学一模复习易错题上海专用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专练07实验简答题之实验探究一易错10题中考化学一模复习易错题上海专用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专练07实验简答题之实验探究一易错10题中考化学一模复习易错题上海专用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专练07实验简答题之实验探究一易错10题中考化学一模复习易错题上海专用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专练07实验简答题之实验探究一易错10题中考化学一模复习易错题上海专用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专练07实验简答题之实验探究一易错10题中考化学一模复习易错题上海专用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专练07实验简答题之实验探究一易错10题中考化学一模复习易错题上海专用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练07实验简答题之实验探究一易错10题中考化学一模复习易错题上海专用解析版.docx

《专练07实验简答题之实验探究一易错10题中考化学一模复习易错题上海专用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练07实验简答题之实验探究一易错10题中考化学一模复习易错题上海专用解析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专练07实验简答题之实验探究一易错10题中考化学一模复习易错题上海专用解析版.docx

专练07实验简答题之实验探究一易错10题中考化学一模复习易错题上海专用解析版

专练07实验简答题之实验探究一(易错10题)

【易错知识归纳】

1、拓展性实验探究是初中化学中重难点,考查对已学化学实验的掌握;

2、实验探究型问题具有延伸性,常见问题有物质组成探究、物质变质问题、探究实验方案、混合气体等多方面内容。

【易错过五关】

实验探究性,需要利用所学实验为基础解决此类问题,考究对化学基本实验的熟练掌握。

通过这部分专练,让学生找到探究性实验问题中的一些逻辑思维及解题方法。

1.某混合气体可能含有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水蒸气中的一种或几种。

甲、乙、丙三组同学为验证其组成,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并记录现象如下:

(夹持仪器已省略,假设气体均吸收完全)。

结论

甲组

乙组

丙组

含有CO、H2O(气)

含有CO、CO2、H2O(气)

一定有CO、H2O(气)可能CO2

①写出装置D中溶液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②由三组结论可以发现,同学们对混合气体中是否存在二氧化碳引起争议,为了确定二氧化碳是否存在,应该在__________(选填“A”“B”或“C”)装置之前连接一个装有澄清石灰水的多功能瓶E。

改进后,整个实验过程中有多处现象都可以证明CO存在,这些现象分别是_________。

③C装置的作用是防止反应结束后液体倒流。

a、b导气管在试剂瓶内正确位置是______________。

【答案】①CO2+Ca(OH)2=CaCO3↓+H2O

②BB处黑色粉末逐渐变红、D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末尾气体可以燃烧生成蓝色火焰

③ⅠⅡ

【解析】①装置D中溶液变浑浊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②因为B装置的反应可能会产生二氧化碳,故为了不让其产生干扰,检验二氧化碳的装置应该放在B装置之前;

改进后,整个实验过程中有多处现象都可以证明CO存在,这些现象分别是B处黑色粉末逐渐变红、D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末尾气体可以燃烧生成蓝色火焰;

③C装置的作用是防止反应结束后液体倒流,则a导气管必须短一点,b导气管可短可长,故选Ⅰ、Ⅱ。

2.根据如下装置进行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研究,请回答相关问题:

(1)图1:

装置A中试管内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现象是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是_____。

实验结束时,立即趁热试管内固体倒在石棉网上,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固体中又出现了黑色固体,原因是_____。

(2)图2:

实验前先通一氧化碳,过点再点燃C处酒精灯,目的是_____,装置C中玻璃管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实验结束时先撤离C处酒精灯,待_____时停止通一氧化碳,目的是_____。

E处加气球目的_____。

【答案】

(1)黑色固体变红C+2CuO

2Cu+CO2↑C炽热的Cu与空气中的O2接触反应生成黑色CuO

(2)排出装置中的空气,防止混合气体加热发生爆炸CO+CuO

Cu+CO2装置冷却防倒吸吸收尾气

【解析】

(1)图1:

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故装置A中试管内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现象是:

黑色固体变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2CuO

2Cu+CO2↑,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是C。

实验结束时,立即趁热试管内固体倒在石棉网上,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固体中又出现了黑色固体,原因是:

炽热的Cu与空气中的O2接触反应生成黑色CuO。

(2)图2:

实验前先通一氧化碳,过点再点燃C处酒精灯,目的是:

排出装置中的空气,防止混合气体加热发生爆炸,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故装置C中玻璃管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O+CuO

Cu+CO2。

实验结束时先撤离C处酒精灯,待装置冷却时停止通一氧化碳,目的是:

防倒吸。

E处加气球目的:

吸收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3.下列是实验室气体的发生与收集装置。

①上述实验装置需要检验气密性的是(选填编号)。

②利用A装置制取CO2,锥形瓶中放入的固体试剂是;适合收集CO2的装置是;

(选填编号);利用C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③下图甲是简易启普发生器,大试管(含支管)和图B启普发生器中的(选填“a、b、c”)作用相当。

④利用上图乙装置验证CO2的性质,CO2从左边导管口通入。

请将实验方案填入下表:

所要验证的性质

放入的试剂

预计的实验现象

(14)试剂瓶1

与水反应

(15)试剂瓶2

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

【答案】①ABC;②CaCO3;D;

③c;④紫色石蕊,变红;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葡萄糖是生物的主要供能物质,在糖果制造业和医药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某化学兴趣小组接到任务——探究葡萄糖的组成元素。

(老师提示:

葡萄糖具有可燃性,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提出问题】葡萄糖组成元素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1:

葡萄糖由碳氢元素组成;猜想2:

葡萄糖由元素组成。

【设计实验】已知:

氧化铜能确保碳元素完全转化为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和硫酸铜足量。

【实验步骤】Ⅰ.检查装置的后,装入葡萄糖和氧化铜,连接仪器。

Ⅱ.……

【实验数据】D中葡萄糖起始质量为0.9克,E装置增重0.54克,F装置增重1.32克;

【实验现象】D中葡萄糖无剩余,D中氧化铜未变色,硫酸铜粉末变蓝、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与反思】

①A中的作用是;

②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其作用是;

④根据,可证明葡萄糖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⑤小组同学利用测定的相关数据,通过计算最终得出葡萄糖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请你从上述实验设计的原理分析他们结论的获得是否严谨?

请简述理由。

【答案】【作出猜想】碳、氢、氧

【实验步骤】气密性

MnO2

【实验结论与反思】①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防止其干扰实验结果②2H2O2===2H2O+O2↑

③CuSO4+5H2O==CuSO4∙5H2O;除去氧气中的水蒸气,防止其干扰实验结果

④E中硫酸铜粉末变蓝,F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⑤不严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进入F中,影响实验结果

5.某兴趣小组同学对甲烷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设计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

CO2、H2O;猜想二:

CO、H2O;猜想三:

CO2、CO、H2O

【实验探究】将甲烷在一定量的纯净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下图装置进行验证:

 

①能证明产物中有水蒸气存在的现象是    (11) 。

②实验过程中,B装置的作用是    (1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13) 。

③甲同学认为,仅根据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无法确定一氧化碳的存在,原因是

 (14) 。

④乙同学根据C中粉末由黑色变为红色,得出气体中存在一氧化碳,该现象体现了一氧化碳的性质是(15)。

若0.1mol的氧化铜与足量的一氧化碳反应,求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的质量是(16)(利用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⑤实验探究中用纯净氧气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 (17) 。

⑥E处的大号注射器,可以引导气体流向,其另一个主要作用是 (18) 。

【实验结论】经检验,猜想三成立。

【答案】(11)装置A固体由白色变成蓝色

(12)检验燃烧产物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13)Ca(OH)2+CO2═CaCO3↓+H2O

(14)使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可能是原混合气体中没有被除尽的二氧化碳

(15)还原性

(16)设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xmol

CO+CuO==Cu+CO2(1分)

1mol1mol

x0.1mol

1:

x=1:

0.1(1分)

x=0.1mol(1分)一氧化碳质量=2.8g(1分)

(17)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影响燃烧产物的检验(18)收集尾气

6.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如下装置验证碳酸钙的性质的同时,探究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在加热的条件下是否也能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钙。

.C中的反应方程式为(9)

.实验后小组同学对E中固体的成分进行探究。

【猜想与假设】

E中的固体可

能为a氧化钙;b氧化钙与碳酸钙;c碳酸钙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取一定量的E中固体于试管中,并加入一定量的水,振荡。

有白色不溶物

能否证明猜想c成立(10)(填能、否),理由是(11)

取一定量的E中固体于试管中,并加入一定量的水并滴加(12)试液。

试管中液体显红色

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3)

再在上述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

试液中有气泡产生

证明所取一定量E中固体的成分是(14)(填化学式)。

.煅烧含碳酸钙50克的石灰石,完全分解则产生氧化钙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15)

【答案】(9)CO2+Ca(OH)2=CaCO3↓+H2O(10)否

(11)Ca(OH)2微溶(12)无色酚酞试液(13)CaO+H2O=Ca(OH)2(14)CaO、CaCO3

(15)解:

设产生CO2的物质的量为X

n(CaCO3)=50/100=0.5mol

CaCO3

CaO+CO2↑

11

0.5molx

1/0.5=1/x

x=0.5mol

7.某兴趣小组利用海水(含NaCl、MgCl2和CaCl2等可溶性杂质及泥沙等难溶性杂质)和石灰石为原料制取漂白粉,流程如下:

①海水暴晒得到粗盐,利用了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选填“变大”、“变小”或“变化不大”)的性质。

②粗盐提纯得到固体氯化钠,发生了(填编号)。

A.物理变化B.化学变化

③提纯操作中,过滤时用到了铁架台、烧杯、(填仪器名称)。

④氯化钠溶液通电后发生的不是分解反应,判断的依据是。

⑤反应1中的化学方程式。

⑥设计实验方案证明石灰石已完全分解。

实验

现象

结论

石灰石已完全分解

⑦实际工业生产中,反应3化学方程式:

2Ca(OH)2+2Cl2=CaCl2+Ca(ClO)2+2X,X的化学式为,

Ca(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反应物氢氧化钙最好用(填“饱和石灰水”或

“石灰乳”)并不断搅拌。

【答案】①变化不大②A③漏斗、玻璃棒

④产物中含有氢气和氢氧化钠,而NaCl中不含H、O元素,因此反应中还有H、O元素的物质参与反应

高温

⑤CaCO3===CaO+CO2↑⑥取样,向其中滴加足量的盐酸;无气泡产生⑦H2O;+1;石灰乳

8.如图是利用传感器对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

按图1连接,用电加热器引燃足量红磷、各传感器测得的数据如图2所示,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表示该段时间内集气瓶中气压、氧气浓度的变化情况。

①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②根据图2中气压变化曲线,从可知,本实验的气密性良好;ab段气压升高的原因是;bc段气压下降的原因是;d点时,瓶中气体体积(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实验开始时瓶中气体体积。

③气压保持不变后,打开底部的弹簧夹,水倒吸进入瓶内的体积小于1/5,原因是。

【答案】①4P+5O2=点燃==2P2O5②气压最后恒定在80KPa;反应放热,集气瓶内温度升高;氧气被消耗,温度回到室温;小于③氧气未消耗完

9.某气体X可能由H2、H2O、CO中一种或两种组成,为了解其组成情况,设计如下实验:

①根据可能出现的现象,分析气体的成分:

实验现象

结论

(气体X的组成)

A装置

C装置

D装置

情况1

不变蓝色

变成光亮的红色

不浑浊

情况2

变蓝色

变成光亮的红色

不浑浊

情况3

变蓝色

变成光亮的红色

变浑浊

情况4

不变蓝色

变成光亮的红色

变浑浊

H2、CO

②情况2时,C装置内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③你是否同意情况4的结论?

请说明原因。

④为确定实验结束后氧化铜是否已消耗完。

设计了两种方案。

方案一:

取出反应后的固体,若观察到,说明氧化铜未反应完。

方案二:

称量反应后的固体,若称得的质量为mg,当m的数值在范围内,说明氧化铜未反应完。

⑤本实验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有。

【答案】①H2;H2O、H2;H2O、CO

②H2+CuO=加热==Cu+H2O

③不同意;无法验证H2的存在与否

④有黑色粉末存在;(3.2,4)

⑤无尾气处理装置,CO逸出会污染环境

10.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烷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设计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O2,不完全燃绕生成CO。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

CO2、H2O;猜想二:

CO、H2O;猜想三:

CO2、CO、H2O。

【实验探究】将甲烷在一定量的纯净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下图装置(部分夹持、固定装置省略):

①实验过程中观察到A中白色粉末变为蓝色,B、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黑色粉末变红色,由此推断猜想(9)成立。

②实验过程中B装置的作用是(10),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11)。

③C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12)。

④E处的大号注射器,可以引导气体流向,其另一个主要作用是(13)

⑤实验过程中用纯净O2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14)。

【反思与交流】燃气热水器必须安装在浴室外非密闭空间的原因是(15)。

【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