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学年高中生物第二章染色体与遗传第8课时遗传的染色体学说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840851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36.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专用学年高中生物第二章染色体与遗传第8课时遗传的染色体学说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浙江专用学年高中生物第二章染色体与遗传第8课时遗传的染色体学说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浙江专用学年高中生物第二章染色体与遗传第8课时遗传的染色体学说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浙江专用学年高中生物第二章染色体与遗传第8课时遗传的染色体学说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浙江专用学年高中生物第二章染色体与遗传第8课时遗传的染色体学说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浙江专用学年高中生物第二章染色体与遗传第8课时遗传的染色体学说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浙江专用学年高中生物第二章染色体与遗传第8课时遗传的染色体学说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浙江专用学年高中生物第二章染色体与遗传第8课时遗传的染色体学说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浙江专用学年高中生物第二章染色体与遗传第8课时遗传的染色体学说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浙江专用学年高中生物第二章染色体与遗传第8课时遗传的染色体学说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浙江专用学年高中生物第二章染色体与遗传第8课时遗传的染色体学说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浙江专用学年高中生物第二章染色体与遗传第8课时遗传的染色体学说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浙江专用学年高中生物第二章染色体与遗传第8课时遗传的染色体学说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浙江专用学年高中生物第二章染色体与遗传第8课时遗传的染色体学说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浙江专用学年高中生物第二章染色体与遗传第8课时遗传的染色体学说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浙江专用学年高中生物第二章染色体与遗传第8课时遗传的染色体学说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浙江专用学年高中生物第二章染色体与遗传第8课时遗传的染色体学说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浙江专用学年高中生物第二章染色体与遗传第8课时遗传的染色体学说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浙江专用学年高中生物第二章染色体与遗传第8课时遗传的染色体学说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专用学年高中生物第二章染色体与遗传第8课时遗传的染色体学说教案.docx

《浙江专用学年高中生物第二章染色体与遗传第8课时遗传的染色体学说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专用学年高中生物第二章染色体与遗传第8课时遗传的染色体学说教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专用学年高中生物第二章染色体与遗传第8课时遗传的染色体学说教案.docx

浙江专用学年高中生物第二章染色体与遗传第8课时遗传的染色体学说教案

第8课时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知识内容

考试属性及要求

考情解读

必考

加试

基因行为与染色体行为的平行关系

a

a

1.说出遗传的染色体学说,领悟学说的提出要有充分的实验证据,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合作的科学精神与态度。

2.用遗传的染色体学说解释孟德尔定律。

孟德尔定律的细胞学解释

b

b

考点一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a/a)

1.内容

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可能是基因的载体。

2.依据

基因的行为和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

3.具体表现

基因

染色体

独立的遗

传单位

杂交实验中始终保持独立性和完整性

细胞分裂各期中保持一定的形态特征

存在形式

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一个来自母方,一个来自父方,即等位基因

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一条来自母方,一条来自父方,即同源染色体

配子形成时的行为

一对

等位基因互相分离,每个配子中只含成对基因中的一个

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每个配子只含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

两对或

多对

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地进入配子

非同源染色体随机地进入配子

4.意义

该学说圆满地解释了孟德尔定律。

1.(2017·绍兴选考模拟)下列现象的发现,与遗传的染色体学说的建立最不相关的是(  )

A.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B.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分离

C.减数分裂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D.受精卵的染色体分别来自卵细胞和精子

解析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的建立在前,发现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在后。

答案 A

★基因和染色体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基因在染色体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二 孟德尔定律的细胞学解释(b/b)

1.对分离定律的解释

(1)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2)在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分离,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也发生分离。

(3)F1产生配子图解

(4)结果:

F1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产生的F2两种表现型的数量比为3∶1,即产生了性状分离现象。

2.对自由组合定律的解释

(1)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控制另一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2)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处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

(3)F1产生配子图解

(4)结果:

F1产生4种雌配子,4种雄配子;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产生的F2有4种表现型,其表现型的数量比为9∶3∶3∶1,表现为性状的自由组合现象。

2.如图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

解析 Dd是杂合子,含等位基因,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分离,产生D和d两种配子,比例1∶1,图A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A正确;图B表示D和d两种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完成受精作用,不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B错误;DD、dd是纯合子,不含等位基因,只能产生一种配子,所以图C、图D不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C、D错误。

答案 A

3.(2017·湖州期末)自由组合定律中的“自由组合”发生在(  )

A.不同类型的卵细胞与不同类型精子的结合过程中

B.减Ⅰ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片段交换的过程中

C.减Ⅰ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组合并拉向细胞两极的过程中

D.减Ⅱ后期着丝粒断裂,染色体拉向细胞两极的过程中

解析 自由组合定律中的“自由组合”是指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Ⅰ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组合并拉向细胞两极的过程中。

答案 C

1.一个个体(AaBb)经过减数分裂产生4种配子:

AB、Ab、aB、ab。

2.一个精原细胞(AaBb)经过减数分裂产生2种配子:

AB、ab或Ab、aB。

3.一个卵原细胞(AaBb)经过减数分裂产生1种配子:

AB或Ab或aB或a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与染色体行为一致的是(  )

A.细胞核B.蛋白质

C.基因D.中心体

解析 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所以二者行为一致。

答案 C

2.如图分别表示某种动物的细胞分裂图像,最可能导致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是(  )

解析 等位基因分离的细胞学基础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于MⅠ后期。

答案 A

3.据下图,下列选项中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是(  )

A.

B.

C.

D.

解析 A、a与D、d属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减数分裂过程中不可以发生自由组合。

答案 A

4.以抗螟非糯性水稻(GGHH)与不抗螟糯性水稻(gghh)为亲本杂交得F1,F1自交得F2,F2的4种表现型的数量比为9∶3∶3∶1。

则F1中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是(  )

解析 F1(GgHh)自交后代F2的4种表现型的数量比为9∶3∶3∶1,表明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答案 C

5.下图是基因型RrDd的某种动物的一个卵细胞基因组成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

(1)该种动物体细胞内含有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

(2)由此图可判断该动物雌性个体最多能形成________种类型的卵细胞。

(3)研究基因R和r在形成卵细胞时的传递规律,符合基因的________定律;研究基因R、r和D、d在形成卵细胞时的传递规律,符合基因的________定律。

解析 

(1)图中所示的卵细胞的染色体数为2条,而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该个体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

,因此该种动物体细胞内有2对同源染色体。

(2)从图中可知,R和D位于2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即R、r和D、d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因此,RrDd的个体经过减数分裂可产生RD、Rd、rD、rd4种类型的配子。

(3)R和r是一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基因的传递符合分离定律。

R、r和D、d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基因的传递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答案 

(1)2 

(2)4 (3)分离 自由组合

(时间:

40分钟)

1.基因型为Aa的动物,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A、A分开发生于(  )

A.MⅠ前期B.MⅠ后期

C.MⅡ前期D.MⅡ后期

解析 基因A和A是经染色体复制而形成的两个相同基因,位于姐妹染色单体的相同位置。

MⅡ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A与A也随之分开。

答案 D

2.下列可能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是(  )

A.玉米的核基因B.线粒体基因

C.细菌的基因D.病毒的基因

解析 孟德尔遗传定律研究的是染色体上的基因,即核基因。

答案 A

3.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产生的F1有AAbb、AaBb和aaBB三种基因型,其比例为1∶2∶1,其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是(  )

解析 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基因型的比例为1∶2∶1,符合分离定律中杂合子自交比例,因此A、a与B、b是连锁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

从后代的基因型可知A与b、a与B始终在一起,因此A与b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a与B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答案 D

4.下图所示杂合子的测交后代会出现表现型数量之比为1∶1∶1∶1的是(  )

解析 若测交后代出现1∶1∶1∶1的表现型数量比,则杂合子产生的配子应为4种,比例是1∶1∶1∶1。

答案 C

5.下列结构中,不含有基因的是(  )

A.染色体B.中心体

C.线粒体D.叶绿体

解析 考查真核细胞中基因的分布。

真核细胞中基因主要存在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上,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含有少量基因。

答案 B

6.某生物的体细胞含有4对染色体,若每对染色体含有一对杂合基因,且等位基因具有显隐性关系,则该生物产生的精子中,全部为显性基因的概率是(  )

A.

B.

C.

D.

解析 由于四对等位基因位于四对同源染色体上,独立遗传,因此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减数分裂过程中,每对染色体分离,即精子含有每个显性基因的概率均为

,所以该生物产生的精子中全部为显性基因的概率为

4=

答案 D

7.等位基因的分离一般发生于(  )

A.有丝分裂后期B.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受精卵发育过程中

解析 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而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因此等位基因的分离也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答案 C

8.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发生在(  )

A.有丝分裂后期B.无丝分裂

C.减数分裂过程中D.受精作用过程中

解析 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答案 C

9.下图显示某二倍体生物的两对染色体(分别以深色和浅色表示)在细胞分裂中的行为。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图A中,染色体着丝粒分裂,4条染色体分离

B.在图A中,已发生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C.在图B中,染色体着丝粒分裂,正进行有丝分裂

D.在图C中,移向细胞同一极的染色体中已无同源染色体

解析 根据图中染色体的行为可以判断图A处于减数分裂MⅠ期,图中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A错误;从分离染色体仍有部分相连可知,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已发生,B正确;图B细胞正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成为独立的染色体,C错误;图C细胞正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移向细胞同一极的染色体中仍有同源染色体,D错误。

答案 B

10.如图所示为某动物卵原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情况,该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3个极体和1个卵细胞,其中一个极体的染色体组成是1、3,则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  )

A.2、4B.1、3

C.1、3或2、4D.1、4或2、3

解析 若该极体来自第一极体,则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2、4;若该极体来自次级卵母细胞,则该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1、3。

答案 C

11.豌豆子叶黄色(B)对绿色(b)为显性,种皮灰色(A)对白色(a)为显性,图1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四株豌豆体细胞中染色体和基因的组成。

据图回答:

图1

图2

(1)若甲豌豆的一个花粉母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一个基因组成为Ab的花粉,则同时产生的另三个花粉的基因组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哪两株豌豆杂交,后代表现型的比例为3∶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从图1中任选一个亲本,让其分别与图中另外两个亲本杂交,它们的杂交后代有相同的表现型,且分离比都是1∶1,则其组合方式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用图1中的一种豌豆与另一种豌豆进行杂交实验,发现后代(F1)出现四种表现型,对性状的统计结果如图2所示。

则所用图1中的豌豆是________,在杂交后代F1中,表现型与双亲不同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

F1中子叶为黄色、种皮为灰色的豌豆的基因型是________。

若让F1中子叶为黄色、种皮为灰色的豌豆与子叶为绿色、种皮为白色的豌豆杂交,则F2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

答案 

(1)Ab、aB、aB 

(2)甲×乙 (3)乙×丙、乙×丁

丙×甲、丙×乙 (4)甲和丁 

 AABb和AaBb 

12.如图所示,某生物细胞内具有两对染色体,A、a与B、b是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下列哪一个图显示的排列方式是正确的(  )

解析 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

答案 C

13.图中所示为具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已知位点1的基因是R,则正常情况下位点2和位点4的基因分别是(  )

A.R R或rB.r R或r

C.R rD.r R

解析 位点1的基因是R,正常情况下位点2的基因也是R。

该细胞的基因型可能是纯合,也可能是杂合,故位点4的基因为R或r。

答案 A

14.一个精原细胞有A与a、B与b两对同源染色体,则它所形成的配子中,含aB的配子有(  )

A.4个B.0或2个

C.2个D.0或1个

解析 由于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该精原细胞产生的配子为:

AB、AB、ab、ab或Ab、Ab、aB、aB。

答案 B

15.观察到的某生物(2n=6)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如图所示。

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有一对染色体没有相互分离

B.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有一对染色单体没有相互分离

C.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有一条染色体多复制一次

D.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有一条染色体多复制一次

解析 该生物是含有6条染色体的二倍体,正常情况下,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应含有6条染色体,分析图示知,着丝粒分裂后移向两极的染色体各有4条,其原因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有一对同源染色体没有分开。

答案 A

16.下面甲、乙两图为某二倍体高等生物某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模式图。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形成图甲细胞过程中发生过交叉互换

B.甲、乙两图说明该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畸变

C.甲细胞中有两个染色体组,8条姐妹染色单体

D.若图乙表示卵细胞,则图甲表示次级卵母细胞

解析 图甲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可判定为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

比较图甲和图乙中第3条染色体颜色与形态(从左到右数),可知在形成图甲细胞过程中发生过交叉互换,而非染色体畸变;甲细胞中只有一个染色体组,8条姐妹染色单体;若图乙表示卵细胞,根据甲和乙中对应染色体的颜色,可知图甲表示第一极体而非次级卵母细胞。

答案 A

17.某动物精原细胞中有3对同源染色体,经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同时含有3个母方染色体的配子占(  )

A.

B.

C.

D.

解析 3对同源染色体之间非同源染色体是自由组合的。

就每一对同源染色体来说,每一对中的母方染色体都可以到任一极,在每一极的可能性都是

3条都在同一极的可能性就是

×

×

答案 C

18.下图是具有两对染色体的某动物精原细胞示意图(

代表着丝粒):

(1)请参照示意图画出初级精母细胞着丝粒移向两极的染色体组成图。

(2)根据你画出的染色体的各种组成图,写出两对基因的分配情况,并说明它们符合哪些遗传规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含该精原细胞的雄性动物能产生哪几种配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例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画图时注意同源染色体分离,细胞膜内陷。

(2)等位基因彼此分开,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自由组合。

(3)由减数分裂可知,含该精原细胞的雄性动物能产生AB、Ab、aB、ab四种配子,且比例为1∶1∶1∶1。

答案 

(1)如图所示:

(2)等位基因A和a、B和b彼此分开,符合分离定律;非等位基因A与B同时a与b或A与b同时a与B自由组合,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3)AB、Ab、aB、ab四种配子 比例为1∶1∶1∶1

19.某种昆虫长翅(A)对残翅(a)为显性,直翅(B)对弯翅(b)为显性,有刺刚毛(D)对无刺刚毛(d)为显性,控制这3对性状的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

现有这种昆虫个体基因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长翅与残翅、直翅与弯翅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是否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昆虫一个初级精母细胞所产生的精细胞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昆虫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移向细胞同一极的基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昆虫细胞分裂中复制形成的两个D基因发生分离的时期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不遵循。

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2)AbD、AbD、abd、abd或Abd、Abd、abD、abD

(3)A、a、b、b、D、d

(4)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20.如图

图1

1所示是染色体组成为MmNn的某二倍体动物个体的一个正在进行细胞分裂的细胞模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所示的细胞称为________。

(2)该细胞分裂进行到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内有________个DNA分子,有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

(3)该细胞分裂过程中,M与M、m与m的分离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

M与N或n的自由组合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2中甲为该细胞分裂产生的一个生殖细胞的示意图。

请在方框内画出与之同时生成的其他三个生殖细胞的示意图。

图2

答案 

(1)初级精母细胞 

(2)4 0 (3)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4)如图所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