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走迷宫.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844313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数学教案走迷宫.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大班数学教案走迷宫.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大班数学教案走迷宫.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大班数学教案走迷宫.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大班数学教案走迷宫.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大班数学教案走迷宫.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大班数学教案走迷宫.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大班数学教案走迷宫.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大班数学教案走迷宫.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大班数学教案走迷宫.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大班数学教案走迷宫.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大班数学教案走迷宫.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大班数学教案走迷宫.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班数学教案走迷宫.docx

《大班数学教案走迷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数学教案走迷宫.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班数学教案走迷宫.docx

大班数学教案走迷宫

大班数学教案走迷宫

【篇一:

大班数学活动】

小班班数学:

首先有一个苹果

时间:

2012-5-10作者:

许铭珺单位:

嘉定区黄渡幼儿园

设计思路:

小班幼儿在学会了区别“l”和“许多”的基础上,开始学习比较两组物体数量的多少,而比较多采用一一对应的方式。

同时,处于这一年龄阶段的幼儿活泼好动,认识事物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操作性强的活动比较感兴趣。

因此,结合幼儿的发展趋势及年龄特点,在本次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了直观生动的操作机会,使幼儿在听故事、编故事的过程中感知到抽象的数、物之间的逻辑关系。

活动共分为两个环节:

一、听故事:

感受、理解点物对应的关系。

二、讲故事:

点物对应能力的运用。

活动目标:

学习5以内的手口一致点数,并能将圆点和实物对应。

活动重点:

理解圆点和实物的一一对应。

活动准备:

苹果娃娃一个、绘本片段《首先有一个苹果》的ppt、绘本对应操作材料及自编故事操作材料幼儿人手一份、教师示范材料一份。

活动过程:

一、变魔术——引起兴趣

师:

想看精彩的魔术吗?

猜猜我会变出什么呢?

(以魔术手段导入,形式新颖有趣,能够充分吸引小班幼儿的注意力及兴趣。

师:

这个苹果娃娃要为我们讲一个它的故事,想听吗?

我们一边听一边把这个有趣的故事记下来吧,这样就能和其它的好朋友分享了。

(小班幼儿天真烂漫,以苹果娃娃为主体讲述故事,比起教师自身的讲述更具感染和影响力;记录故事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为了承载活动的重点:

点物对应。

二是为之后幼儿的操作环节做示范和铺垫。

二、听故事——初步了解点物对应的模式

1、ppt1:

苹果娃娃。

我是苹果娃娃。

师:

一个苹果娃娃我们用一个圆点宝宝来表示。

(结合ppt,在苹果娃娃的正下方出现一个圆点,表示苹果和圆点上下的一一对应。

2、ppt2:

两条毛毛虫。

有一天,来了两条毛毛虫想要把我吃掉。

师:

两条毛毛我们用两个圆点宝宝来表示。

(继续利用ppt,在两条毛毛虫的正下方出现两个圆点,表示两者的对应。

连续采取两次圆点和实物的一一对应,目的是让幼儿初步具有点物对应的意识。

3、师:

哎呀,我快被吃完了,这下可怎么办呢?

(加入这一开放性问题,在促使幼儿结合自己认知经验大胆猜测的同时,略为缓和数活动教学时的单一性。

4、ppt3:

三只小鸟和三个圆点同时出现。

师:

你们看到了什么?

这表示什么意思呢?

(教师适度地等待,让幼儿有一段观察和比较的时间。

选择小鸟和圆点同时出现,有别于之前的教学形式,是一个从教师教过渡为幼儿学的过程。

师小结:

三只小鸟可以用三个圆点来表示。

5、ppt4:

四个猎人。

这时,谁又来了?

来了几个猎人?

师:

谁会用圆点宝宝来表示四个猎人?

(教学的逐层递进,让幼儿在观察、发现点物对应规律的基础上,自己尝试用圆点表示实物。

师:

真不错,四个猎人我们可以用四个圆点来表示。

6、ppt5:

出示5个圆点。

猎人还带来了朋友——小狗。

猜猜来了几只小狗?

(逆向思维。

和之前出示实物再用圆点对应的模式正好相反。

运用这样的教学手段可以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点物两者的对应关系。

师小结:

原来有几个朋友我们就用几个圆点来表示,它们的数量是一样多的。

三、做故事——不同内容的练习,知识点的巩固及检验。

1、介绍材料。

师:

我这里还有一个好听的故事,是关于苹果娃娃好朋友的。

你们看,它们来了。

师:

猜猜来了哪些朋友呢?

到底有几个呢?

秘密就藏在这本故事画里。

(出示操作材料)(操作活动之前,材料的介绍非常重要。

操作的内容是什么,怎么做,清晰地交代是操作的基础和关键。

2、交代要求:

①从上往下一行一行地做②记住圆点的数量和朋友的数量一样多。

(每个幼儿的操作材料都不同,将材料根据幼儿的能力差异分发,能力强的幼儿可以进行3—5的点物的对应,能力较弱的幼儿操作2—4的点物对应。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在指导的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有两个:

一是观察并筛选验证环节中需要讲评的点,通过有目的地观察幼儿操作中出现的问题来发现,如:

幼儿是对操作材料的不理解或是点物之间对应的不理解。

同时,对于没有集体讲评价值的问题则可以在指导时就采取个别交流的方式帮助幼儿解决;二是指导过程中,不断以语言或动作来提醒幼儿操作的方法,并尽量以幼儿为对象进行榜样示范:

如,你真棒,会一边数一边放,这样数量就不会搞错了。

四、讲故事

师:

哇!

你们真棒,都猜到来了几个好朋友。

谁愿意来说说看苹果娃娃好朋友的故事?

(本环节利用讲故事为辅助手段,最重要的目的是让幼儿将点物对应的思维过程利用语言进行表述,这是他们是否理解和掌握活动内容的最好依据。

在处理这个环节时,教师不可过分注重结果的对错。

对于验证环节的处理,首先应是分享成功的环节,邀请成功的幼儿通过语言的表述,分享喜悦,享受成功,这也是给其余幼儿再次学习的机会,接着利用师生和生生互动帮助有问题的幼儿梳理思维过程,解决操作中的问题。

活动评析:

活动亮点:

1、选材好。

《首先有一个苹果》是国外一本简单有趣的图画书,其内容本身就是一个数字故事,从1个苹果,2条毛毛虫,三只小鸟到4个猎人等等,短短的几句话就饱含了很多的教育元素,如数量上的逐次递进、量词的运用以及自然界中的一些规律等。

在二期课改理念的倡导下,这样整合了多方面教育内容的活动素材更具优势和教育的价值。

2、教学方式多样化。

①有效结合绘本素材,以故事形式开展活动,使原本的数教育更具情节性和趣味性。

②材料呈现形式的多样性。

ppt的形式更具直观性和动态性;操作板上故事书的形式让幼儿获得真实感的体验;人手一份操作材料的形式从集体学习过渡为个别练习,增加幼儿的自主性。

3、学习的自主性。

①新经验习得的自主性。

从新内容的出现——幼儿观察发现——归纳梳理——操作的过程中,幼儿学习自主,教师都是以让孩子观察和判断为基础执教。

②评价的自主性。

最后分享环节中,教师的重点并不落在纠错上,而是过程的表述,在确保讲评重点的前提下,赋予幼儿完全自主表达的空间。

首先有一个苹果

活动前评析

绘本书籍对于“读图”年龄段的孩子来说视觉的震撼比知识效果更为直接,对孩子的情感,想象力,灵敏度以及审美感的启迪。

此绘本首先有一个苹果,两条虫子从里面钻出来,三只鸟想吃虫子?

?

巧妙地把原本枯燥乏味的数字融入了形象生动的故事中,以一种既好玩又有趣的方式表达了数字的概念,孩子能够很容易地通过寻找,将数字和形象结合起来,并随着情节发展不断巩固对数字概念的认识。

?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初步学会有序地观察画面,并有意识地记忆画面上的内容。

2、幼儿能感知数字“1、2、3。

”,并基本能根据画面上的内容正确使用,能力强的幼儿还可以根据生活实际自由发挥运用。

活动准备

1、小图卡“苹果、虫子、鸟、猎人、狗、熊、小船、鱼、乌龟、蜂窝、蜜蜂”各一。

2、数字卡“1、2、3、4、5、6、7、8、9、10”。

3、ppt和粘贴工具。

?

活动过程实录

一、导入;引导有序观察及记忆

1、游戏情境导入:

今天,老师请来了几位神秘的新朋友呢!

它们只会出现10秒,如果在10秒内小朋友们不能记住它们,它们就会消失掉喔!

2、出示第一副图:

小朋友们快快记住它!

(教师数数,数到10后将图收起)你们都记住了谁?

谁来说?

(幼儿说出“鱼、虫子、熊、小鸟和乌龟”)

3、引导有序观察和记忆:

你们是怎么记住的呢?

哪个能干的小朋友来说一说?

4、继续游戏,出示第二幅图,从一数到十,然后藏起图片,让小朋友来说一说都记住了哪些神秘朋友。

(有意识指导正确表达,并加上数量词:

一个猎人、一个苹果、一条狗、一条小船和一个蜂窝。

二、引导仔细观察4至22页及想象

1、今天我们要来学讲一个故事,黑板上的这些神秘朋友就出现在故事里哦,你想不想知道是什么故事呀?

2、(出示封面)这个故事叫:

首先有一个苹果。

这个故事到底讲什么的呢?

那么我们赶紧来看看吧!

3、(图4~5)第一位神秘小朋友出现啦!

是谁?

(苹果)几个?

(一个)(出示数字宝宝“1”)这个就是数字宝宝“1”,你记住了吗?

(粘贴黑板)仔细看图,想一想,首先有一个苹果,它是怎么样的苹果呀?

(引导:

首先有一个苹果,它在哪里呀?

在一棵大树上)你能不能把刚才我们说过的词语和句子连起来说一说,给我们介绍介绍这幅图。

4、接下来发生了什么呢?

你看!

(图6)这幅图上一共有几条虫子?

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1、

2(出示“2”)这就是数字宝宝“2”(粘贴黑板)。

你学会了吗?

那么请告诉老师,每个小朋友有多少只耳朵?

(多少只眼睛?

等等)非常棒!

谁来说一说这是两条怎么样的虫子呀?

(请看图7)它在哪里?

两条虫子是从苹果的里面爬出来的,从里面出来我们可以说它是钻出来的。

谁能连起来说一说?

5、(图8~9)这时,出现了什么?

(小鸟)一共有多少只?

我们一起来数数(三只;出示“3”,粘贴黑板)刚才我们说,两条虫子从苹果里面钻了出来,小鸟就想?

?

(把虫子吃掉)结果呢?

(引导看图9)自由发挥,引导:

有两只小鸟?

?

,还有一只小鸟?

?

谁能连起来说一说?

6、就在这个时候,谁出现啦?

(猎人)(示图10)一共有多少个猎人啊?

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四个猎人)(出示“4”;粘贴黑板)看谁的小眼睛最亮,这幅图里,还有哪些东西我们可以用“4”来说的?

(帽子、猎枪、裤子、背心、嘴巴等等)那么,这是四个怎么样的猎人?

手上都拿着什么?

他们拿着猎枪想干嘛?

结果呢?

谁能连起来说一说?

7、这时又出现什么啦?

(狗)(示图12~13)一共有多少只狗啊?

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五只狗)(出示“5”;粘贴黑板)看谁的小眼睛最亮,这幅图里,还有哪些东西我们可以用“5”来说的?

那么,这五只狗看起来怎么样?

它们想干嘛?

结果呢?

谁能连起来说一说?

8、就在这时,从森林里出来了什么?

(熊)(示图14~15)一共有多少只熊啊?

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六只)(出示“6”;粘贴黑板)看谁的小眼睛最亮,这幅图里,还有哪些东西我们可以用“6”来说的?

那么,这六只熊看起来怎么样?

它们一出现,就发生了什么?

(把猎人和狗吓得直跑,一直跑到了小河边)谁能连起来说一说?

9、四个猎人和五只狗跑到岸边一看,发现了什么?

(小船)(示图16~17)一共有多少条小船啊?

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七条)(出示“7”;粘贴黑板)仔细观察右边这幅图,发挥你的想象,说一说发生什么事啦?

谁能连起来说一说?

10、就在这时,出现了谁?

(乌龟)(示图18~19)一共有多少只乌龟啊?

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八只)(出示“8”;粘贴黑板)仔细观察右边这幅图,发挥你的想象,说一说发生什么事啦?

谁能连起来说一说?

11、猎人和狗都掉到水里啦,真危险呀!

这时候,谁来救他们?

(鱼)(示图20~21)一共有多少条鱼啊?

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九条)(出示“9”;粘贴黑板)仔细观察右边这幅图,发挥你的想象,说一说发生什么事啦?

谁能连起来说一说?

12、为了阻止熊跟上岸(或:

救小鱼)猎人想了什么办法?

(图22)(他们扔出了什么?

)(蜂窝)一共有几个蜂窝?

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十个)(出示“10”;粘贴黑板)。

三、引导孩子记忆故事,观察p25—p32及想象。

1、考考孩子的记忆力。

分别出示“1、2、3、4?

?

”(到“10”为止!

对应粘贴黑板),孩子对应说出事物。

2、前面的故事说到猎人扔出了10个蜂窝,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你来猜!

3、让我们一起来看谁猜得对。

(图24~25)蜜蜂飞了出来,蜜蜂有多少只呢?

我们能数得清吗?

(引出许多)

4、许多蜜蜂从蜂窝里飞了出来,会发生什么事呀?

(图26~27)(引出:

一塌糊涂)太乱啦!

我们来给他们分分组吧!

5、(图28~29)仔细看看这幅图,你发现了什么?

(迷宫)那我们一起来走迷宫吧!

你还发现了什么?

仔细再看看图,请你说一说:

谁比较多,谁比较少?

谁最多?

谁最少?

6、故事的最后是怎么样的呢?

(图30~31)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那我们再来看看这幅图(图26~27),你有什么感受?

两幅图你更喜欢哪一幅?

为什么?

7、(图30~31)小朋友们,苹果最后到谁手里啦?

(熊)你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图32)它们将苹果分成了6份,一起分享这个又红又大的苹果,他们心情怎么样?

你猜为什么最后

【篇二:

大班数学活动:

找宝藏】

活动名称:

找宝藏(科学:

数学)

活动目标:

1.在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左右的基础上,学会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

2.形成初步的空间概念,提高思维的灵活性,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

每人一张贴纸;迷宫路线图两张;三支记号笔、三长白纸、若干张宝藏图纸以及宝藏;座位正南用椅子布置迷宫路线三条。

2.知识准备:

幼儿已经学会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左右。

3.教学重点:

学会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

4.教学难点:

能把学到的知识(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运用到实际的操作活动(迷宫探宝)中去。

活动过程:

一、奇思妙想、发现问题

1.复习巩固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左右。

(1)每人右手贴一贴纸,区分自己的左右。

教师用语参考:

请把你额头的花贴到你的右手手背上。

讨论:

右手真能干,他会做什么?

(写字、画画、用筷子)右手有个好朋友,是谁?

(左手)。

左右手合作能做更多的事情?

我们身上还有哪些部位是左右一对好朋友?

(耳朵、眼睛、眉毛、鼻孔、脚)还有一对好朋友,左脑和右脑,它们控制着我们全身呢!

(2)灵活思维,快速反应自己的左右。

教师用语参考:

来玩个游戏,检查自己的左右脑是否灵活又发达;听指令快速用手表示所说位置。

实际操作:

a单个:

左手、右手、左耳、右耳?

?

b组合: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左手拍左腿,右手拍右腿,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

?

2.游戏中发现一自身为中心区分左右的“问题”。

幼儿面对面站立,同样伸出有贴纸的右手,发现不同侧。

教师用语参考:

你们的大脑都挺灵活,就来做小小探险家,到迷宫里去找宝藏!

全体起立,先男孩女孩面对面站成两纵队!

(拉开少许距离),伸出你的右手!

咦?

谁错了?

二、辨别判断、分析问题

1.初步了解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

2.与同伴一起讨论并得出结论:

为什么伸出来的同样是右手,却不同侧?

因为男女面对面,对方的右侧和自己的右侧看起来是相反的;得出规律:

面对面时的左右是相反的。

三、善用方式、解决问题

(一)游戏:

猎狗探路——在合作游戏中灵活掌握各种空间方位。

1.教师用语参考:

记住这个本领就可以进行模拟练习了,请探险家们就座。

2.教师抛出任务:

出示图纸,这是一个地道,得派猎狗先去探路。

地图一,先师生合作:

按照地图指示告诉猎狗该怎么走。

(1)看图纸说说您看到的。

(你认为该从哪里出发?

(2)指挥猎狗:

过程中引导生生互动:

为什么不对了?

猎狗和你们面对面了,左右相反了;该怎样指挥?

地图二,生生合作:

按照地图指示告诉猎狗该怎么走。

换张地图,选派探险家来牵猎狗,看刚才的错误还会不会再犯了。

四、互相帮助、合作分享

(二)游戏:

迷宫探宝

1.介绍迷宫场地、探宝一要求。

分组(右手上的贴纸相同分在一组)成为

三组;三组探险队设计探宝路线图纸(每组先合作设计一张路线图:

在图的上方框里写上每走一步的方向,如附图);再分工商量每组出一人走迷宫,其余人指挥,

2.探宝一,同向走迷宫:

分组请看清图纸指挥完成任务;过程中鼓励大胆行走和指挥同伴,解决“上下”与“前后”的矛盾,得图纸与实际这两概念的不同。

3.解读各组宝藏:

请幼儿宣读,顺利解决探宝二交换图纸的环节。

五、内外调控、自我拓展

1.探宝二要求:

探宝图纸交换进行;增加难度愿挑战吗?

探宝者与指挥者面对面;方法同上,顺利取到“任务”为成功。

2.探宝二,反向走迷宫:

交换地图,增加要求;并在过程中关注“上下”与“前后”的问题幼儿的理解程度,自我为中心与客体为中心幼儿的掌握程度,都将为再次的游戏打下基础。

3.解读宝藏:

结合时事“玉树地震”、“世博”、“乐狮爱心”等内容,巧妙放入宝藏,突出游戏的连贯性和情景性。

后附:

三条迷宫场地摆放图

【篇三:

秋游教案】

大班数学活动:

数学《秋游》

教案

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和判断数序,学习按一定的规律排列5以内的顺序。

2.能从不同的方向进行5以内的排序。

3.边游戏边学习,对序数产生兴趣,体验生活中数的有趣。

活动准备:

1.游戏情景“春游”,多媒体展示。

2.游戏情景“走迷宫”,由幼儿的座位组成。

3.数学挂饰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集体学习活动:

看课件,帮助幼儿正确感知5以内的数量,建立按数的前后顺序和从不同的方向进行5以内的排序的概念。

a.数字排队。

(跟着音乐“郊游”出现了一排数字)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群朋友,它们是谁呀?

(课件)

谁排第一?

怎么看出来的?

()介绍箭头(方向箭)

看,黄队也出来了,黄队是怎么排的?

(竖的)

谁也来了?

(蓝队)?

(斜着排的)

b.给气球打气。

玩游戏:

打气球。

看,气球宝宝也排着队伍去春游了。

这些气球太小了,走不动,我们来给它们打点气吧。

3看到了什么?

给第几个气球打?

什么颜色?

?

这次给什么颜色的气球打气?

(1—)(—2)(5—)

c..小动物找家。

这些是小动物的家,有几座房子?

什么颜色的房子是第几座?

(红、黄、蓝、绿、紫)

哈哈,小动物们也来春游了,我们看看有些谁啊?

它们头顶有什么?

你们能根据这些数字帮它们找房子吗?

小猴住第几家?

(根据动物身上的数字)

二、幼儿游戏:

1.走迷宫抢椅子:

正确判断自己座位的顺序,巩固从不同的方向按数的前后顺序排序。

(椅子上插有起始标记的红旗)

听音乐抢椅子:

(走迷宫、走迷宫?

)你坐的是这一排的第几个?

(老师在每排插一面红旗作标记)咚咚咚,第一位站起来?

(反复进行)

2.对号入座:

请幼儿根据自己胸前的序号及颜色入座,重点讲解指示方向的箭头,帮助幼儿从不同方向进行排序。

(教师改变箭头方向;幼儿交换数字)(在花瓣上贴上数字,花瓣颜色不同),按颜色坐位置,同色一排。

3.花儿赠老师:

将自己胸前的数字挂饰按数序送给就坐的客人老师,结束活动。

(提示幼儿按自己的数序号给予相应座排列的客人老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