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845363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39.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4页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4页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4页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4页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4页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4页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4页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4页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4页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4页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4页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4页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4页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4页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docx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docx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经济基础是( )

A.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B.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C.存在旧的社会分工,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

D.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

2.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既可以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又可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处理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效率和公平等关系方面,能够比西方国家做得更好和更有成效。

这是因为()

A.我国既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又允许和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我国既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又允许和鼓励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D.我国的改革开放是同四项基本原则结合在一起的

3.股份制是()

A.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B.一种行业自律形式

C.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D.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

A.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B.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D.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在于()

A.宏观调控不同B.资源配置不同

C.所有制基础不同D.市场机制不同

6.张某应聘到一个乡镇企业担任厂长,按合同规定,除工资外,每年还可以从企业利润中提取5%的报酬。

今年他获得3万元提成,这3万元属于( )

A.联产计酬收入B.资金分红收

C.经营风险收入D.按劳分配收入

7.在下列收入分配中,属于按劳分配的收入是()

A.集体企业职工工资奖金收入B.个体劳动者的收入

C.股份制企业职工的按股分红D.外资企业职工工资

8.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

A.现代企业制度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宏观经济调控制D.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

9.我国现阶段,不同国有企业职工,付出同样劳动,获得的劳动报酬会有所差别,是因为()

A.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结合在一起的

B.贯彻按劳分配会使一部分企业先富起来

C.按劳分配要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

D.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与企业经营状况联系在一起

10.在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体现在()

A.在社会总资产中占量的优势B.在所有制结构中占主体地位

C.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D.是下岗人员再就业的主渠道

11.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主义可以实行市场经济的理论上的重大突破是( )

A.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B.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市场经济是由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

D.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12.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指( )

A.从外延型扩大再生产转变为内涵型扩大再生产

B.从粗放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集约式经济发展方式

C.从内向型经济转变为外向型经济

D.从依靠经济投入促进经济发展转变为依靠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发展

13.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基本政策( )

A.继续鼓励、支持、引导,依法加强监督和管理

B.严格限制数量和规模,保护其合法收入

C.严格限制投资方向和领域,不能与公有制经济竞争

D.不进行任何限制,使其大力发展与公有制经济共同成长为国民经济的主体

1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的发挥主要依靠()

A.限制其它经济的发展B.凭借行政力量的支持

C.公有制经济自身在竞争中的优越性D.依靠产业政策扶持

15.江泽民同志指出:

“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必须做到( )

A.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国有企业在全国企业总数中占绝大多数

C.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D.公有制经济在各地区、各产业部门都起主导作用

16.社会主义按劳分配是人类历史上分配制度的深刻革命,因为它()

A.肯定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

B.是对一切剥削制度的否定

C.贯彻了商品交换中通行的等价交换原则

D.承认社会成员之间有富裕程度的差别

17.按劳分配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它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的( )

A.社会总产品分配原则B.国民收入分配原则

C.生产资料分配原则D.个人消费品分配原则

18.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是()

A.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B.劳动还存在差别和劳动仍然是谋生的手段

C.社会生产力水平不高D.社会成员中存在不同阶层

19.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的目标和根本原则是实现()

A.共同富裕B.按劳分配

C.按需分配D.社会公平

20.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是( )

A.社会保险B.社会优抚

C.社会福利D.社会救助

21.社会保障的基本目标是( )

A.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B.满足人们的小康生活需要

C.满足人们富裕生活需要D.保证实现共同富裕

2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是( )

A.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B.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允许并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D.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2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 )

A.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B.能确保经济总量的平衡

C.可实现经济结构的平衡D.可保障社会公平

24.我国建立的市场经济是()

A.放任自流的市场经济

B.初级市场经济

C.计划与市场相结合以计划为主的市场经济

D.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

25.我们要建立的宏观调控模式应该是( )

A.以间接调控为主B.以直接调控为主

C.直接与间接调控平行结合D.直接调控

26.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 )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建立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放权让利,实行企业承包制

27.市场经济是()

A.一种基本经济制度B.一种经济运行方式

C.一种资本组织形式D.一种生产经营方式

28.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决定实行这一制度的理论依据是()

A.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性质B.所有制结构和分配结构

C.发展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D.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

2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本质区别,从所有制结构来看,在于()

A.存在多种所有制经济B.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的补充

C.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D.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确立

30.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具体是指()

A.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实现形式B.公有资产的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关系

C.公有资产的组织形式和经营形式D.公有资产的最终归属问题

31.现阶段,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产联合的股份合作制属于()

A.国有经济B.集体经济C.个体经济D.私营经济

32.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集体成分属于()

A.私营经济B.合作经济C.公有制经济D.全民所有制经济

33.按劳分配是()

A.计划经济的分配原则B.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

C.市场经济的分配原则D.共产主义的分配原则

34.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要求中,“生活富裕”是()

A.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B.新农村建设的目的

C.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障D.新农村建设的条件

参考答案:

1A2C3D4D5C6C7A8B9D10C11D

12B13A14 C15C16B17D18B 19A 20A21A

22B23A24 D25A26C27B28D29D30C31B

32C33B34B

 

二、多项选择题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政策有()

A.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B.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D.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

2.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经济包括()

A.国有经济B.集体经济

C.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集体成分D.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

3.在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公有制占主体地位。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A.国家和集体所有的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公有制企业的数目和职工人数在各个行业中占优势

C.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D.国有经济对其他经济成分实行正确引导、管理和监督

4.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有( )

A.股份制B.股份合作制

C.租赁、承包制D.国家独资经济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是( )

A.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

D.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结构

C.宏观调控上,能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D.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和经营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A.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B.是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

C.是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完全相同的

D.重视发挥计划的作用

7.正确处理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关系(  )

A.东部地区充分利用有利条件率先发展

B.中西部地区加快改革和开发,发展优势产业

C.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和投资

D.发展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缩小地区发展差距

8.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要性在于(  )

A.新的发展阶段不仅要有数量的增长,更要求质量的提高

B.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求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制止浪费和破坏

C.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必须提高竞争能力

D.减少固定资金投资,从根本上抑制成本攀升,有助于减少财政赤字,消除通货膨胀

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由下列条件决定的(  )

A.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B.初级阶段生产力的现实状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C.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D.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

10.规范和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关系,国家应当(  )

A.保护合法收入B.调节过高收入C.取缔非法收入

D.运用法律手段,协调城乡、地区、行业、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分配关系

11.在下列前提下,国有经济的比重减少一些,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

A.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B.国家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C.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得到加强

D.国有经济在所有领域都是主体

12.根据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含义和我国改革的经验,我国现阶段公有制在经营方式上可以实行(  )

A.公有公营B.公有民营C.租赁D.承包经营

13.股份制经济的性质和作用是(  )

A.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

B.资本主义性质

C.社会主义性质

D.不能笼统的说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主要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国家和集体控股的,具有明显的公有性质,可以扩大公有经济的控制范围

14.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经济条件是(  )

A.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

B.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高,是实现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

C.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目标

D.旧的社会分工还没有消失,劳动还存在着重大差别,还是个人谋生手段,是实现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15.我国现阶段除按劳分配这种主体分配方式外,还存在着其他分配方式(  )

A.按劳分配以外的劳动收入B.经营收入

C.资产收入D.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收入

16.在当前,收入差距的存在有其客观必然性(  )

A.是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的必然结果

B.是实行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多种分配方式的必然结果

C.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

D.城乡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现象

17.社会保障的内涵和作用(  )

A.在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们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

B.维护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C.提高和改善劳动者的生活水平

D.调节社会经济关系,维护社会安定

18.建立和健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  )

A.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需要

B.发展农村经济,维护广大农民利益的需要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D.减轻国家和企业的负担,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需要

19.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必须抓好下述几个重要环节( )

A.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

C.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

D.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

20.国家用来进行宏观调控的经济杠杆有(  )

A.价格B.税收C.利率D.汇率

21.计划和市场的关系可以表述如下(  )

A.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B.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C.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D.只要对生产力发展有好处,计划和市场都可以利用

2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包括(  )

A.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

C.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

D.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

23.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包括(  )

A.财政政策B.税收政策C.货币政策D.利率政策

24.国有经济需要控制的行业和领域主要包括(  )

A.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

B.自然垄断的行业

C.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

D.支柱产业

25.我国现阶段存在按劳分配、经营收入、资产收益等多种分配方式,其经济依据是()

A.存在商品货币关系,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存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

C.公有制内部实行多种经营方式

D.土地、资产等是创造国民收入的要素

26.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好”的含义是()

A.经济效益好B.国民经济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C.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D.经济增长的数量和速度块

27.建设创新性国家就是要()

A.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要点

B.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

C.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

D.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

28.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方针是()

A.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同拉动转变

B.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C.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重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D.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扩大内需

29.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

A.生产发展、生活宽裕B.乡风文明

C.村容整洁D.管理民主

30.新型工业化道路是()

A.以信息化带动的工业化

B.注重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相协调

C.坚持城乡协调发展

D.实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

参考答案:

1ABCD2ABCD3AC4ABCD5ABC6AB7ABCD8ABC9ABC10ABCD

11ABC12ABCD13AD14ABD15ABCD16ABCD17ABD18ABCD

19ABCD20ABCD21ABCD22ABCD23ABCD24ABCD25BCD

26ABC27ABCD28ABC29ABCD30ABCD

第九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一、单项选择题

1.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是( )

A.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和多党政治协商制度

C.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依法治国

2.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 )

A.在最广大的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

B.全民民主

C.对无产阶级实行民主,对其他阶级实行行政

D.阶级斗争

3.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A.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B.人民当家作主

C.维护社会主义制度D.依法治国

4.社会主义民主同资产阶级民主最本质的区别( )

A.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资产阶级民主是资产阶级的国家制度

B.社会主义民主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之上;资产阶级民主是建立在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的

C.社会主义民主是在工人阶级政党领导下,是多数人对少数的统治;资产阶级民主是在资产阶级政党领导下,实行少数人对多数人的统治

D.社会主义民主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组织起来;资产阶级民主是三权分立、多党制的形式组织起来

5.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是()

A.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多党制

C.政治协商制度

D.统一战线

6.社会主义法制的本质是( )

A.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和保证

B.把人民管理国家的权力以及人民在各方面的民主权利用法律形式确定下来

C.规定民主的组织形式,方法和程序,使人民能够依法行使民主权利

D.它是掌握国家政权的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的意志的集中表现

7.我国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是()

A.社会主义国家国体的改变

B.建立民主共和制的国家政体

C.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8.我国的政党制度是( )

A.共产党的一党制

B.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多党制

C.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共同执政的多党制

9.中共十五大报告指出: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这个论断指出了( )

A.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

B.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

C.民主和法制的紧密联系

D.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关系

10.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多党合作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1.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是(  )

A.民主集中制B协商制度C绝对领导制D民主制

1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目标是()

A.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B.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D.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13.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

A.政治协商B.民主监督

C.参政议政D.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14.我国宪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它表明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

A.国体B.政体

C.根本制度D.经济基础

15.我国的政体是()

A.人民民主专政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二、多项选择题(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答案,多选、漏选和错选均不得分)

1.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

A长期共存B互相监督C肝胆相照D荣辱与共

2.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关系是(  )

A.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B.二者相互矛盾,要民主就不能要法制

C.民主是法制的前提和基础

D.法制是民主的体现和保障

3.关于我国选举制度的正确表述为( )

A.我国实行直接选举的原则

B.我国实行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的原则

C.在我国县及县以下的人大由选民直接选举代表组成,县以上的人大由下一级人大选举代表组成

D.在我国直接选举只限于乡、镇、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县及县以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下一级人大会选出

4.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关键是看(  )

A.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

B.能否增进人民团结,改善人民生活

C.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

D.是否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

5.依法治国是(  )

A.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B.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C.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D.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  )

A.最高权力机关

B.最高行政机关

C.最高立法机关

D.最高领导机关

7.我国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是(  )

A.必须有利于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

B.保持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C.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D.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

8.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

A.有法可依B.有法必依C.执法必严D.违法必究

9.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指()

A.政治协商B民主监督C参政议政D履行职责

10.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主要表现在()

A性质相同B作用、相同C历史使命相同D职能相同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a2a3B4b5a 6d7c 8c9d10d11a12a13d14a15b

二、多选题:

1abcd2acd3bcd4abc5abcd6ac7abcd8abcd9acd

10abcd

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单项选择题

1.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  )

A.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B.实现祖国统一

C.建立共产主义理想

D.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到2000年翻两倍,实现小康

2.我国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内容十分丰富,其核心是( )

A.理想建设B.道德建设

C.纪律建设D.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3.1957年毛泽东同志首先具体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