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车选购全攻略.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847427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9.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车选购全攻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公路车选购全攻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公路车选购全攻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公路车选购全攻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公路车选购全攻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公路车选购全攻略.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公路车选购全攻略.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公路车选购全攻略.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公路车选购全攻略.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公路车选购全攻略.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公路车选购全攻略.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公路车选购全攻略.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公路车选购全攻略.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公路车选购全攻略.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路车选购全攻略.docx

《公路车选购全攻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车选购全攻略.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公路车选购全攻略.docx

公路车选购全攻略

公路车选购全攻略

(一)

沙场秋点兵:

公路车品牌介绍

本期导读:

(点击小标题可快速定位文章内容)

一、公路车运动适合你吗?

二、公路车品牌介绍

有这样一种运动:

使用纯粹的机械机构,100%靠人力驱动,方向、速度和行程由自己决定,身体和心情一起痛并快乐着,经常汗水淋漓却又乐此不疲。

这就是我,一个资深骑行爱好者对单车运动的定义。

骑单车是一项非常有益身心健康的运动,无论是传说中的邮递员常骑车所以寿命最长,还是谚语云“人老腿先老”,甚至偶尔遇到单车旅游的大爷大妈,看那红光满面、意气风发的精神状态,都由衷的为他们的身体健康,老当益壮而感动。

也许你早就心动了,早就想开始骑行,也许你已经被深深的吸引了,也许你已经在心里呐喊:

”我也要骑车,我也要加入你们!

一、公路车运动适合你吗?

图:

公路车比赛

公路自行车的骑行速度要比普通自行车快很多,普通的爱好者稍加训练以后,一般都可以达到一小时骑35千米平路的水平。

而一个优秀的公路自行车运动员,在路况良好的平地路段上长距离骑行,平均时度可以保持在四十至五十千米每小时。

公路车的用途

你买公路车做什么?

买来驮女友上下班?

这个用途,公路车就满足不了,因为没有后座,而且这么细的轮胎,抓地力会比较差,所以不适合载人骑行;能用来买菜吗?

这个需求也基本不满足,因为公路车不是公主车,所以是没有菜篮的。

当然,你可以装上后座、车筐等配件,但是不觉得大材小用吗?

就好比是让汗血宝马去拉磨……而且,安装这些配件的价格,足以另买一辆普通单车日常使用了。

那如果是用来健身或者通勤呢?

这个需求就比较容易被满足。

无论是用于通勤,还是用于健身,公路车都能满足你。

图:

公路车环青海湖比赛

公路车不适合长途旅行

不过公路车并不适合用于长途旅行,比如那种连续多天的出游,原因在于公路车没有多余的地方可以用于负重,所以你能携带的行李非常可怜。

而且,你也无法保证荒山野岭的地方能找到相应的修补件(在很多地方,公路车还真的是稀罕货),那么车辆损坏找不到修补件而导致旅行半途而废的事情时有发生。

但是用于锻炼身体,比如每天两个小时40-50公里的休闲骑行,或者是周末自虐性质的一天200公里左右的长途奔袭,甚至是两天左右的周末游,那么公路车还是可以满足你的需要的。

公路车和山地车的区别

图:

山地车

公路车可以说是自行车中的”跑车”,为追求速度而设计,车架往往采用简单高效的菱形设计、减低风阻的下弯把手、专用的较小钳型刹器、较细的低阻力外胎,标准公路车的轮径都是统一的大小,即700C。

山地车更适合骑行于山区的路况,通常配有结实的钻石型车架;一般会配置平把或燕把,优点是双手握把时张得较宽,有利于操控;轮胎花纹粗且宽,能更好的体现其抓地力,稳定性好,胎压较低,确保其在不太平整的山地骑行时安全。

二、公路车品牌介绍

刚开始写这个题目的时候,我那贤惠的老婆抱着牙牙学语的闺女,悄悄的潜伏过来,偷瞄了一眼,然后幸灾乐祸的说:

还好,是单车,不是服装,否则…….

的确,很多达人可以说出太多服装品牌,大谈各种血拼心得,但是对于单车来说,常见的品牌真的没有那么多。

而且,就连单车的颜色,同款车型,可选的颜色经常只有那么一两款。

曾经有车友想买一台豹纹的单车送女友,咨询过我。

我想了好久,弱弱的问了一句,她是骑在里面吗?

这里,就根据笔者多年的经验抛砖引玉一下,对市面上常见的单车品牌做一简单介绍。

总体来说,市场上常见的单车品牌,大体分为三类——台湾系、大陆本土系和进口品牌系。

第一类:

台湾系(台湾的单车文化和产业都极度发达,我经常去朝圣)

GIANT捷安特

图:

GIANT捷安特公路车

作为台湾系的代表,就是台湾的巨大(GIANT)公司,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捷安特,而且已经成为了世界的捷安特。

上世纪90年代起,GIANT就一直蝉联自行车产销量的世界冠军,产品覆盖各个系列,从入门的公主车,到顶级的豪华公路车,再到山地,和最新的29er(笔者注:

一种轮径更大的山地车),甚至是休闲用途的多人自行车都有涉猎,每年的展会也都是财大气粗。

而且长年累月的赞助各种顶级赛事,无论是品牌,还是产品,都经历了各种考验(我最爱的公路车手德国的乌尔里希,当年的战车就是GIANT的德国电信版),绝对是国内第一大品牌,而且门店的数量也是最多的。

任何一个县级规模以上的地方,都至少有一家GIANT店。

MERIDA美利达

图:

MERIDA美利达公路车

台湾系的另外一个出色代表,就是MERIDA(美利达),比GIANT历史稍短,但是发展迅猛,在国内专卖店的数量仅次于GIANT,同样以公道的价格和精美的涂装捕获了很多消费者的芳心,同样赞助过顶级赛事(比如山地赛冠军阿布沙龙的战车就是MERIDA品牌),在很多人对GIANT审美疲劳的时候,MERIDA就更加流行了。

这个牌子在欧洲和北美也很受青睐,每年都会在产品创新上投入巨资,经常可以在专业的自行车展会上,看到MERIDA的各种新科技,它们有的并不一定在市场上能获得多大的优势和广泛应用,但是长期以来的技术积累,让MERIDA也成为了一家科技先锋,销量连创新高,比GIANT的门店数量要少一些,但是也足够多了。

台湾其他小众品牌

图:

RIKULAU云豹公路车

除了以上两位高人,台湾还有很多品质优良,只是比较小众的牌子,他们名声一样不小,只是产量不大,但其中有很多精品,比如以精致做工而闻名的BANNARD(班纳德),由数名资深爱好者创建的新品牌RIKULAU(云豹),比如旗下高手如云的PACIFIC(太平洋)的很多车型,如BIRDY(俗称鸟车)等,以及来自台湾的KHS(功学社),还有更多品牌,就不一一列举了,这些品牌,在国内的一线城市和一些比较发达的二线城市是可以买到的,虽然不一定是专卖店的形式,但常有车店代理销售其中多个品牌。

这里请允许笔者引出一段题外话,为什么台湾的单车文化这样繁荣,单车产业这样发达?

他们有层出不穷的品牌和长盛不衰的历史,有GIANT和MERIDA等大佬坐镇,大大小小的单车品牌也有几百种,主要面向修补和改装件的品牌更是不可胜数,很少有品牌消亡,而且每个品牌都生活的很滋润,这是为什么?

或许,这是一个你、我和业界人士都值得深思的问题。

第二类:

大陆本土系

大陆本土系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我们曾经引以为傲的很多本土品牌,现在都在“僵尸”或“坟前烧纸”状态。

比如曾经的国货经典:

红旗、飞鸽、永久、五羊,甚至曾经风靡一时的阿米尼。

这些父辈们或者我幼年时耳熟能详的名字,现在都很少看到了,产品也少的可怜。

好在很多有识之士的努力下,我们的自行车行业还在,希望这只是黎明前的黑暗,坚持下去就能看到曙光。

XDS喜得盛

图:

XDS喜得盛公路车

本土较出名的品牌,是XDS(喜得盛),产品线非常丰富,而且XDS早期是给很多国外的大品牌做代工的,在产品生产上积累深厚,一度做到国内销量第一,销售额第三的成绩。

虽然在国内知名度不高,而且主打中低端产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品牌的美誉度,但该品牌早就不满足于为人作嫁衣的地位,大量精品走出国门。

当我在法兰克福街头看到XDS的专卖店的时候,我的喜悦之情不可言表,我清楚的看到,我们的国货很受外国消费者喜欢,而且也并非靠低价低质取胜。

价格并不比那些大牌低多少,反而因为针对不同市场对产品涂装做出的各种改良,深受当地消费者的喜欢,颇有一点“墙里开花墙外香”的意思。

该品牌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算大陆品牌较高的,但是门店分布有点农村包围城市的意思,经常在一线城市遍寻不到,却在某个县级市的繁华地段看到“奢侈”的门店。

ZGL神鹰和TRIACE骓驰

图:

ZGL神鹰公路车

冉冉升起的两颗新星——ZGL神鹰和TRIACE骓驰,这是两家典型的南方企业,在南方的一些城市已经较容易看到。

这2个牌子的工厂,都有多年为其他大牌代工的经验,所以自营产品一面市,就大获好评,这两个厂家都有很成熟的碳纤技术,走的是比较高端的路线,前者靠质优价廉的产品,很轻松的就拉低了过去比较高档昂贵的碳纤材质的整车的价格(单车价格也在5000元以上,比起动辄一万的价格还是要实惠许多);后者则通过专业自行车论坛的广告营销,淘宝旗舰店,以及赞助国内多支半职业车队的方式,来扩大影响力,同时也涉足改装市场,提供了很多性价比出色,设计先进的面向DIY市场的产品。

大陆其他品牌

图:

BATTLE邦德富士达公路车

大陆还有很多自行车品牌的,比如BATTLE(邦德富士达)和DARKHORSE(黑马,目前较少见)、DBR(就是过去的大名,曾经在著名的深圳中华厂生产,现在今非昔比),我们需要给这个产业更多的支持和包容,给厂家提供合理的建议,改进产品,让我们自己骄傲的单车国货也就指日可待了。

第三类:

进口品牌系。

中国的进口品牌系实在是太多了。

但是首先我需要告诉你的一点是,和很多名牌服装一样,国外大牌,很多是在大陆或者台湾的工厂完成的毛坯制造,然后在国外完成涂装,再进口到国内销售,只有少量的高端车型是国外本土制造。

所以综合了品牌因素和很多额外成本,他们可能是比同质的国产车要贵一些的。

考虑到品牌众多,我们将他们分为欧系、美系和日系三种。

美系公路车

图:

SPECIALIZED闪电公路车

首先说美系,不得不说,美国人在商业市场方面,的确是个中翘楚。

至少在北京,看到的美系品牌实在是太多了,而且门店一个比一个阔气。

比如TREK(崔克)、SPECIALIZED(闪电),CANNODALE(加农戴尔,俗称大C),甚至还曾经见到过CERVELO(塞沃勒,加拿大的牌子,这里我们归入美系),在环法上看到的很多品牌甚至原车,都能在北京看到。

最近陷入药罐丑闻的七冠王阿姆斯特朗,当年就是使用TREK战车,其实我很同情他,专业自行车运动员在那个级别没有不吃药的。

如果你想买顶级车,或者你崇拜的某个体坛明星的骑驾(爱好者的俗语,骑的叫骑驾,开的叫座驾),往往都可以在北京找到,他们对比起GIANT和MERIDA这些台湾品牌来说,往往同样的配置,价格会高出很多,这或许就是品牌的力量吧。

很多在京的老外、使馆区的人员以及海归们,特别喜欢美系品牌,这些品牌给他们带来宾至如归或恍如昨日的感觉,需要提醒你的是,这些品牌经常会有旧款打85折的和各种促销活动,有的时候光顾一下还是很有必要的,或许你就能和我一样,无意间找到某个在国外网站心仪很久却无法下手的神器。

而且因为是来自国外的品牌,经常能买到一些尺寸很大的单车,苦于国内买不到合适的单车的高人来说,真的是个不错的选择。

欧系公路车

然后我们说欧系,看看环法上那一闪而过的大牌吧,留意奥运赛场上的各个国家队的单车吧。

欧洲很多国家,都是自行车的天堂,比如自行车道在马路中间的瑞士,比如荷兰——自行车的天堂,比如丹麦的自行车高速计划(指多人用单车通勤,而且还互相挡风团队骑行,通常可以达到平均时速30左右,这对于爱好者来说,相当难得)。

这样的文化、需求和动力,著名品牌的诞生和发展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欧系之环法品牌:

LOOK、TIME、LAPIERRE等

图:

LAPIERRE拉比尔公路车

环法发源地,以浪漫闻名世界的法国,就起码有LOOK、TIME和LAPIERRE(拉比尔)多个牌子,中国国家队和很多省队的战车,就是LOOK赞助的。

以制作业闻名的意大利,历史悠久,品牌醇厚,著名的BIANCHI(比安其,你可以认为这是意大利的GIANT,从菜车到顶级车都有),津津乐道的一王四后(指意大利的著名的5个单车品牌,COLNAGO、DEROSA、GIOS、前面提到的BIANCHI和CINELLI),Wilier(俗称威廉)等,也有很多小牌子,比如我爱妻的SINTESI战车也是一个意大利的一个小众牌子。

其他欧系品牌:

ORBEA、BH、RIDLEY、BMC

图:

ORBEA公路车

当然还有西班牙的ORBEA和BH,比利时的RIDLEY,瑞士的BMC,简直是太多了,不过这些品牌进入中国的市场都比较短。

少数品牌在一线城市能看到专卖店或者经销商。

其中的一些车型,甚至还有很大的收藏潜力,在收藏市场上的价格屡创新高。

日系公路车

FUJI富士、PANASONIC松下、BRIDGESTONE普利司通

图:

FUJI富士公路车

日系品牌,中国不太多见,其实日本有很多著名的自行车品牌,也都有推出公路车产品,比如FUJI(富士,刚刚被美国人收购,所以说不清算哪国牌子了),比如PANASONIC(是的,就是我们熟悉的松下,每年都大量新品),BRIDGESTONE(普利司通,也叫石桥,著名的轮胎企业)等也出过自行车,包括很多人还有记忆的海员车,只是因为中日的关系一直比较僵硬,所以我们在国内很少看到日系品牌的自行车。

惠惠编辑注:

公路车品牌繁多,再详尽也难免会有很多品牌未能一一列举,有需要了解的品牌,可以在评论中@wudirose,作者会尽量及时解答。

本文的最后一句话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里只是填鸭一样的普及知识,最好能多去附件的自行车店转转,遇上好心的店家,还能试骑一下,这样,你对单车的品牌,会有一个更形象和具体的了解。

公路车选购全攻略

(二)

选择适合自己的公路车

本期导读:

(点击小标题可快速定位文章内容)

一、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公路车

二、各价位公路车简析

三、关于头盔和手套的选购

四、去哪买公路车?

一、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公路车

经常有人问我,如何选择一台适合自己的公路车呢?

也经常有车友已经买了车,但是不知道尺寸是否合适,就发张骑行时的图片给我,“帮我看看,这个姿势标准否,我的车尺寸合适吗?

其实,选择适合自己的公路车,和买衣服有很多互通的道理,无外乎就是那么几个关注点。

这里笔者就分享一下自己的经验,教你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公路车,这之前,我们先需要了解公路车大体什么样子,每个零件都叫什么名字?

参见下图。

图:

公路车零件详解

和买衣服一样,买公路车的关注点也不外乎就是用途、预算、尺寸几方面,如果对外观有要求的话,还可以加上这点(一般我们称为涂装),前面我们讲过用途了,其实选择公路车,除了健身需求,更多的是出于对公路车的真爱,大家都懂的。

购买公路车的预算

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就是预算,这里我仍然希望提醒你:

一分钱一分货,多一点的投入是值得的,骑车锻炼身体的好处,是多少钱也换不来的。

有的时候,节省千百块,可能反而浪费了已经消费的千百块。

日后发现车的性能无法满足需要的时候,重复建设的开销,可能更加不划算。

不过性价比之所以称为性价比,就是因为有个价格的因素考虑在内。

如果你想有一台比较标准的公路车,那么3000元左右的投入是保守估计,这个价位的公路车,基本有了专业公路车的各种特征,可以骑上很久。

如果想以后往专业方向发展,那么一台万元左右的准专业的车型,是值得入手的。

如果定位于平时通勤,周末骑游,偶尔比赛玩票一下,那么一台6000元上下的公路车,也一样可以购入。

如果你真的对单车痴迷到一定程度,那就和我一样,有多贵买多贵的吧,玩的时间长了,你也可以做到“以贩养吸”的境界,很快就能做到收支平衡。

还是那句话,丰俭由人,在你能负担的基础上,自然越贵越好。

总之,公路车骑行是隐形的划算投资,是社交,是收获,是爱好,更是健康,适当的投资是不为过的。

适合你的公路车尺寸

图:

Trek公路车

明确用途,确定预算后,满足你要求的单车,就有了一个明确的范围,如同买衣服一样,公路车也要合身才满足。

那么如何知道自己合适什么尺寸的车呢?

这东西可不像衣服一样,清楚的写着170/92A等的字样。

这里就涉及到公路车确定尺寸的那个因素,那就是上管和立管。

和服装一样,公路车也是有一套自己的行业标准的,所以,不会出现尺寸相差太大的情况。

你可以简单的认为,上管和人的上身长度有关,立管和人的下半身,主要是跨高相关。

虽然不同的品牌,立管和上管的长度不会完全一样,但是在一定范围内,是基本一致的。

那么,我们如何知道适合自己的尺寸呢?

大家可以参照下面的这个表来简单的对照一下(计量单位:

cm):

图:

身高和车架尺寸的对照表

上面的表格数据并不是绝对的,因为人的身高比例不同(男女的下肢比例都有差别),身体柔韧性不同,骑行的姿势也不尽相同,所以上面的数据只是参考值。

这里以笔者为例,本人172cm/75kg,目前使用的公路车架,上管53.5厘米,立管高度50厘米;爱妻160cm,公路车架是上管50.5,立管43。

虽然和上面列表数据不是完全相同,但是位于正常区间范围内。

有的品牌的车,是不标明尺寸的,只有S、M和L等号码来标识,那你就可以亲自测量一下立管和上管的数值,结合自己的身高,结合上面的表,就可以确定这台公路车是否适合自己。

图:

公路车的简单构造

为何身高只标注160cm-190cm的身高?

因为低于160cm身高的人,是无法驾驭标准的公路车的,大梁的高度会超过跨高;身高超过190的人也可以骑公路车,但是基本就要定制和碰运气了,很少能找到合适的。

为何立管尺寸最小可以到43,上管最短却只能到50?

这个完全是物理结构限定的,公路车的轮径能做出来的最短上管就是大概50,立管的高度可以照顾车手,做的稍微矮一点。

当然,你最好理论联系实际,亲自试骑一下,对车有个直观的感受。

很多车友第一次骑公路车,对公路车的姿势,不太习惯,会产生一定的不适,这是正常现象。

关于公路车的骑乘姿势:

公路车的骑乘姿势比起其他车型来说,是大有不同的,因为身体要前倾和弓的很厉害,握把的姿势又很容易让虎口觉得比较难受,而且为了高效率的骑行,坐垫总是很硬,很多公路新人,都有肩膀,脖子和腰疼的经历,这都是正常的,休息后都能缓解,一般来说,只要不是姿势的问题,适应一段时间后自然就好了。

这和我们小时候学走路,难免磨出茧子是一样的道理。

涂装:

颜色&款式

图:

Trek公路车

最后一个选购要点,就是涂装,或者叫样子。

很多新人会觉得,既然是我消费,为什么不买一个我觉得好看的呢?

其实,自行车不比服装,没那么多颜色和样式可选,基本只有一些比较基本的颜色,而且除非后期自己重新喷漆,否则很难对主体做出什么颜色改造。

所以,降低自己对颜色和样子的预期,挑一个看着顺眼的颜色和样子就可以了,无法强求。

/p>

具体颜色的选择就因人而异了,比如我偏爱蓝色的忧郁深沉,我老婆就喜欢白红搭配的靓丽活泼,我的好友喜欢经典的黑白配,可有人就喜欢大花猫一样的彩虹色,每个人的选择不同,才有了这么五彩缤纷的世界。

掌握了以上要点,相信选购一台适合自己的公路车,对你来说已经是小菜一碟了。

二、各价位公路车简析

千元价位的入门级公路车

图:

SOLOMO索罗门自行车-全铝C系列公路车参考价1535元

千元价位的公路车,往往有前2后6-7,大概12-14个档位,重量13KG左右,就可以给你很不错的入门体验了,适合于囊中羞涩或者是新手入门,它们虽然在性能、重量等很多方面,还不能让老鸟们觉得满意,但是对于新人,有一个最直观的认识和感受,它们已经足够了。

知道何为好何为不好,对于日后的升级换代有很大帮助。

资金较充裕的爱好者,这个阶段可以直接跳过。

三千元价位的公路车

图:

美利达R904-2011版参考价3880元

三千元价位的公路车,往往有前2后8-9,16-18个档位,重量10KG左右,严格意义上来说,这已经是相当不错的中档自行车了,数量更多的档位让你的力量输出更加均匀和合理,重量上又很轻量,足可以让你每天搬上搬下(丢车很头疼,所以车友的车基本都是放在家里,出门在外也最好保证车不离身)。

这个价位也是运动自行车市场上销量最大的,很多爱好者都是从这个价位的单车开始起步的,在可接受的价格上,提供了够用的性能和可靠的质量,未来即使升级换代的话,损失也不是很大。

六千元左右的公路车

图:

GIANT-捷安特TCR-6500参考价6199元

六千元左右的公路车,有前2后10,共20个档位,重量9.5KG左右,恭喜你再次晋级,已经是个准发烧友了,这个价位已经迈入了中高档单车的范畴。

你基本已经具备了专业的单车知识,已经开始走上了“有理想、有进步”的不归路,这个价位的车,给了你更好的骑行体验(虽然比起上一档次提升范围很小),为你的每一次高效和安全的骑行体验提供了更有利的保证,到了这个阶段,你基本能对单车提出一些有见解、有新意的个人观点,而且你开始有计划的挑战自己,开始思考体力的统筹安排和合理训练了。

万元左右的公路车

图:

DEROSA-848参考价12000元

万元左右的公路车,有前2后10,共20个档位,重量9KG以内,一台5位数的公路车,会给你很大的心理压力,但这是高阶车友必须的经历。

会有人质疑你大脑的水分含量(比如:

这车比摩托都贵了,还得自己使劲,值得吗),你也会时不时的给自己一些暗示(比如:

这么好的车,我可不能骑慢了,要不然…….),其实内心要很强大,单车是自己的财产,骑单车是自己的选择,如果被器材或者是被因为器材而带来的议论就扰乱了自己的内心,就是典型的被器材绑架了,你对“宝剑配英雄”已经有了清楚的认识,毫不犹豫的骑吧。

无论多么丰盛的晚餐,只要吃完就没有浪费,无论多么昂贵的器材,只要你能驾驭,就没有遗憾,物尽其用的第一个前提是用,只有先用了才能尽其用。

几万元的自行车

图:

LOOK-695参考价70000元

几万元的自行车,有20甚至22个档位,部分爬山专用的三盘版本甚至有30速的选择,重量普遍低于8KG,甚至在7KG以内,绝对属于顶级自行车了。

你在环法、环青海湖以及北京的环京赛,以及国家队等看到的车就是这个范畴的(我和爱妻的车就是这个档次的,无比惭愧,我就是个器材党,养着兔子当乌龟骑),你十有八九是个骨灰级的玩家了,这个消费群体里有很多保持高训练水平的车手,比如国内的著名车手简志航、封宽杰等,甚至已经可以在赛场上和职业车手一较高下,他们走向了半职业化的道路,代表各大队伍参加比赛拿奖金,也有很多人将爱好变成了职业,开了各种各样的专业车店,走上了“以贩养吸”的道路,还有的是类似笔者这样,喜欢钻研各种技术资料和零件的搭配组装,分享各种心得,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开始“妖言惑众,毁人不倦”了。

不是每个爱好者都会烧到这个阶段,但是人有爱好,本身不就是一件陶冶情操,丰富生活的乐事吗?

另外,和人格没有贵贱之分一样,骑什么样的车是每个人自己的选择,骑行的速度和经验也因人而异,但是“以车取人”就是错误的选择了,天下骑友是一家,人格和尊严与车没有任何关系,绝大多数车友都严格遵循着“面从心、言从品”的原则,这里没有任何偏见和歧视。

三、关于头盔和手套的选购

戴盔才骑车,骑车必戴盔

图:

公路车赛参赛选手

额外需要提醒的是,买单车的时候,顺便买个头盔并记得每骑必戴,我们可以安慰自己速度慢,我们也或许有能力承诺自己不犯错,但是我们永远都无法确保别人不会犯错甚至伤害我们,头盔是每个有素质的单车爱好者的通行证,我们要一起尊重自己的生命,才能一起享受骑行中共度的美好时光(医学证明,即使是无防护的原地摔跤,对大脑的冲击也可能带来严重损伤。

脑外科的治疗和康复费用足以让你后悔莫及,更何况是在突发情况下,笔者和夫人都有过摔车经历,所幸头盔护体,有惊无险)。

所以切记:

戴盔才骑车,骑车必戴盔。

因为经常会在买车的时候,顺便就连手套和头盔一并购入,下面谈谈头盔和手套的选购要点。

头盔选购要点

图:

头盔的选择

首先谈谈头盔,这里涉及到一个头围的概念,就是用软尺,沿着眉毛上方,和太阳穴绕上一圈,这个数值就是你的头围,一般为52-65cm,再参考头盔上的尺寸标识,你就可以大概确定合适的头盔了。

当然,最好还是试戴一下,只要不松旷,也不觉得很挤,基本就比较适合了。

图:

头围测量

慎重购买一些国外进口的原装头盔,因为亚洲人常见的圆头型和欧美的橄榄头型有很大不同。

很多看上去特别帅气的头盔,试戴的时候,却非常容易卡太阳穴,这是必须要注意的。

因为骑行时,头会变的更胀,你会觉得更不舒服。

所以,亲自试戴感受一下,是很重要的步骤。

虽然很多国外品牌根据亚洲人特点,也进行了圆形的改造,但是也难免会有“中奖”的时候。

小贴士:

如果头盔差不多合适,只是左右稍微有点儿挤的话,其实是可以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