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步骤36年级全部实验.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852761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37.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步骤36年级全部实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步骤36年级全部实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步骤36年级全部实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步骤36年级全部实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步骤36年级全部实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步骤36年级全部实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步骤36年级全部实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步骤36年级全部实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步骤36年级全部实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步骤36年级全部实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步骤36年级全部实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步骤36年级全部实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步骤36年级全部实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步骤36年级全部实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步骤36年级全部实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步骤36年级全部实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步骤36年级全部实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步骤36年级全部实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步骤36年级全部实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步骤36年级全部实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步骤36年级全部实验.docx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步骤36年级全部实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步骤36年级全部实验.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步骤36年级全部实验.docx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步骤36年级全部实验

小学科学3-6年级实验操作步骤

三年级上册

一、实验名称:

比拟材料的软硬

实验目的:

1、材料的硬度越大,就越能防止别的物体破坏它的外表.

2、用简单测量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比拟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实验材料:

木片、纸片、金属和塑料片各两个

操作步骤:

1、用一根木条分别去刻画另一根木条、卡纸、铁片和塑料尺.

2、再分别用卡纸、铁片和塑料尺重复这个实验.

3、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在表格里.

须知事项:

⑴依次选择其中一种材料,分别去刻划另三种材料的平面处.

⑵用力适度,并尽量保持在每一次刻划时用力大小一样.

⑶能划出刻痕的,在记录表格内打"√〞,不能划出刻痕的,在记录表格内打"×〞.

⑷要求每个人都操作一次,并且注意不要划伤手指.

二、实验名称:

比拟材料柔韧性

实验目的:

1.柔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性质.

2.用简单测量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比拟发现材料的同物理特性.

实验材料:

1.一套宽度、厚度一样的塑料、不锈钢、木头尺〔每种材料的一端打一个孔〕

2.一套宽度、厚度不一样的塑料、不锈钢、木头做成的物品.

3.50克钩码一个,回形针一个.

实验步骤与方法:

1、把木条、金属条、塑料条放在桌面上,一端用手压住,另一端伸出桌面1厘米,用回形针挂上钩码,观察它们的前端弯下去了多少.测量材料前端弯下的距离时,眼睛要平视.

2、分别测量木条、金属条、塑料条伸出桌面5厘米、10厘米和15厘米后前端弯下的距离,把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须知事项:

1、实验的公平性

2、一定要把尺子压住.

三、实验名称:

造一X纸

实验目的:

了解纸的制作工艺,理解纸吸水的道理.

实验材料:

水、水杯、纸巾、棉布、毛巾

操作步骤:

1、把一小块废纸撕碎,放在杯子里,用水浸泡直到能够捣碎.

2、搅拌纸屑和水,调成稀浆状.

3、将纸浆倒在平铺的棉布上,再用毛巾挤压吸水.〔在棉布下面和毛巾上面添加报纸吸水效果更好〕

4、观察我们造的一X纸.

须知事项:

1、纸浆一定要稀稠均匀;

2、注意桌面的卫生.

四、实验名称:

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实验目的:

1、不同的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是不同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的材料有关.

2、用简单实验的方法检测材料在水中的沉浮,通过比拟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实验材料:

1、大小不同、形状不同的金属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两种〔实心〕.

2、水槽1只,装半水槽水.

实验步骤与方法:

1.出示金属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两种〔实心〕,认一认,它们是由什么材料做的.

2.小组内猜一猜,如果把它们放入水中,哪些会沉,哪些会浮?

填写实验记录单〔沉可用"↓〞表示,浮可用"↑〞表示〕,并进展全班交流,关注有争议的物体.

3.实验方法指导:

将物体放到水中央再放手,如果物体向下碰到水槽底部,我们可以说它在水中是沉的,如果物体不能碰到水槽底部,我们可以说它在水中是浮的.

4.分发水槽,小组实验,每种物体可多试几次,注意做好记录.

须知事项:

实验后桌面要干净

五、实验名称:

水和油的比拟

实验目的:

1.水和油相比,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等方面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

实验材料:

给每个小组准备:

2个塑料杯、1片玻璃、1X蜡光纸、1支筷子、2个试管、2根长木条〔可以是长一些的牙签〕1个玻璃杯、1个塑料瓶〔矿泉水瓶〕、1个水槽.

实验步骤与方法:

1、观察水和食用油

提供应每组一杯水和一杯食用油,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两者的一样和不同之处,

2、滴液比拟

分别把水滴和油滴滴到蜡纸、玻璃片和报纸上,它们的状态一样吗?

3、比拟水和油的轻重

提供材料,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种方法进展实践,判断水重还是食用油重.

须知事项:

1、在科学观察中,一般不用尝的方法

2、每一次将液滴滴在不同的物体上时,为了实验的可靠,需同时多滴几滴;每一滴的量要控制,不要太多,简单演示;要注意观察水滴和油滴在不同物体上后形成的形状是否一样

六、实验名称:

比拟水的多少

实验目的:

认识测量水的工具,学会使用测量工具测量水.

实验器材:

水、烧杯、量筒

实验步骤:

1、观察猜想

2、证实猜想

3、测量

4、量筒测量

须知事项:

1、量筒必须放平稳

2、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然后读出液体的体积数.

七、实验名称:

空气占据空间吗

实验目的:

1.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体积〕是可以变化〔被压缩或被扩X〕的.

2.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用比照实验控制条件的方法,进展观察;在科学事实的根底上进展预测和解释.

实验材料:

给每个小组准备:

1个玻璃瓶、1个玻璃杯、2个注射器、4根吸管、纸巾2X、1块橡皮泥.

实验步骤与方法:

杯中的纸会湿吗?

将纸巾塞入杯底后,把杯子倒扣入水中,请学生预测:

把杯子扣入水底,杯中的纸巾会不会被水浸湿,为什么?

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

出示注射器,请学生分别用注射器把水和空气抽入一局部,然后用手或橡皮堵住管口,用同样大的力向下压或向上拉注射器的活塞,比照一下,有什么不同.

须知事项:

1、杯子要竖直倒扣入水中,纸巾要塞入杯底,防止掉下来.

八、实验名称:

空气有重量吗

实验目的:

空气有一定的重量,但是重量很轻.

实验材料:

给每个小组准备:

1根长细木条〔或竹条〕、3根细线、1块橡皮泥、1个气球、1个皮球〔视学校实际情况而定〕、1个托盘天平〔视学校实际情况而定〕.

演示实验材料:

1个皮球〔视学校实际情况而定〕、1个托盘天平

实验步骤与方法:

1、指导学生自制小天平.

2、小天平调平.

改良小天平的测量效果

1、讨论交流改良小天平测量的方法

方法1:

同时将两个充足气的气球挂在小天平的两端,并调整天平,使小天平保持平衡,再将其中一个气球的气放掉,观察小天平的变化

方法2:

同时将两个充足气的气球挂在小天平的两端,并调整天平,使小天平保持平衡,在天平的一端再挂上一个或几个充足气的气球,观察小天平的变化

2、生选择方法进展实践,并讨论解释所观察到的现象.

须知事项

1、天平上的图钉教师可在课前帮学生固定好

2、先将气球挂上,另一端挂上重物,想方法使小天平平衡

九、实验名称:

空气占据空间

实验目的:

利用实验证实空气可以占据空间.

实验器材:

烧杯、水槽、餐巾纸、水.

操作步骤:

1、将水槽装上水.

2、将餐巾纸塞进烧杯内,紧贴在烧杯底部.

3、将烧杯口朝下,竖直扣入水槽中,观察实验现象.

4、把烧杯竖直地从水槽中提出来,观察烧杯内的纸湿了吗?

须知事项:

1、玻璃仪器,要轻拿轻放.

2、将烧杯从水槽中提出来时,烧杯不能倾斜.

3、做完实验后要整理好实验器材.

3、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视线与温度计的液面持平.

三年级下册

一、实验名称:

温度和温度计

实验目的:

1、知道温度的定义和单位.

2、认识一些常用的温度计.

3、学会使用温度计测量不同物体的温度.

实验材料:

水杯不同温度的水温度计

实验步骤:

1、测量前,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选择适宜的温度计.

2、测量中,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被测物体中.玻璃泡不能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

3、等待温度计内液面保持稳定读数.

4、读数时,温度计不离开被测物体.

5、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

须知事项:

1、温度计要小心拿放,谨防破裂!

2、如果温度计的管子破裂,立即告诉教师妥善处理!

二、实验名称:

测量水的温度

实验目的:

学生选择适宜的温度计去测量物体的温度,学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的方法.

实验材料:

烧杯温度计冷水热水

实验步骤:

1、将一个烧杯盛冷水,一个烧杯盛热水.

2、检查温度计是否完好.

3、测冷水温度:

将温度计的下端浸入盛冷水的烧杯里,观察、读数.

4、测热水温度:

将温度计的下端浸入盛热水的烧杯里,观察、读数.

须知事项:

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

2、将温度计放入水中时,下端不能碰到烧杯的底与壁.

3、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视线与温度计的液面持平.

三、实验名称:

水和水蒸气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知道,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却变成看得见的水滴,这种现象叫凝结.

实验材料:

两个杯子冰热水.

实验步骤:

1、在桌面上放一只小杯子,里面参加一些热水.

2、用一只大的玻璃杯,杯口朝下罩住的小杯子.

3、观察发现罩着的大玻璃杯内壁上有许多小珠.〔可以解释:

从水里出来的热蒸气遇到较冷的玻璃杯就冷却下来,形成可见的水滴〕

4、将装满冰的玻璃杯放在桌面上.

5、观察发现杯外壁上有小水珠.〔玻璃杯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装有冰的玻璃杯冷却下来,形成了小水滴.〕

须知事项:

1.放在上面的杯子温度相对要低.

2.教室内湿度要大,实验效果明显.

四、实验名称:

磁铁有磁性

实验目的:

实验检验磁铁能吸铁,用磁铁能吸铁性质判别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做的.

实验材料:

条形磁铁、布〔纸〕、铁片、铜片、木片、塑料片和相关铁制品.

实验步骤:

1、把铁片、铜片、木片、塑料片放在桌面上,用磁铁的一端去吸,观察实验现象.

2、隔着纸〔布〕等非铁质固体去吸引铁片、铜片、木片等,观察实验现象.

3、将铁片放入有水的容器中,用磁铁去吸,观察实验现象.

须知事项:

1、隔着的物体不能太厚.

2、不能隔着铁制品做实验.

3、整理仪器和实验桌.

五、实验名称:

磁铁两极

实验目的:

两极的磁力最大,一极指南,一极指北.

实验材料:

不同形状的磁铁记号笔.

实验步骤:

1、将两块没有标识的磁铁,将它们的磁极相互接近.手有什么感觉.

2、把两块磁铁的两端分别标上ABCD,再将它们相互接近.观察现象.

3、用符号标出吸引和排斥的情况.

须知事项:

1、磁铁容易摔坏,要注意拿好拿稳磁铁.

2、做实验时要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3、随时记录下实验现象.

六、实验名称:

磁极的相互作用

实验目的:

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实验材料:

不同形状的磁铁细线

实验步骤:

1、把一块条形磁铁横着悬挂起来,使它能在水平方向自由转动.

2、磁铁静止下来,用一块磁铁一端去接触.观察现象.

3、再用磁铁的别一端接触磁铁.观察现象.

须知事项:

1、蹄形磁铁的南北极.

2、环形磁铁的南北极.

3、要反复多做几次.

七、实验名称:

磁力大小会变化吗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知道一块磁铁,如果没有外界因素的影响,磁力的大小是不会发变化的.如果增加磁铁的数量,磁力的大小就会发生变化〔增加或减弱〕.

实验材料:

多块环形磁铁木〔塑料〕片.

实验步骤:

1、将木片垫起,磁铁放在木片上.

2、在下面吸回形针,吸回形针的数量表示磁力的大小.

3、叠加一块同样的磁铁,做上述实验.环形磁铁的磁极在磁铁的上下面,同极叠加时磁力减小,异极叠加时磁力增大.

4、反复多做几次,记录实验结果.

须知事项:

1、为了公平比拟磁力大小,几个磁铁磁力大小要一样.

2、测量磁力大小的方法要保持一样.

3、不同的方法的叠加,磁力的大小不同.

八、实验名称:

做一个指南针

实验目的:

用磁铁摩擦方法制磁针,判别磁针的南北极.

实验材料:

钢针磁铁线水槽吹塑纸.

实验步骤:

1、用磁铁摩擦钢针的方法做一根磁化的钢针.

2、有磁铁检测一下,钢针是否变成磁铁.

3、安装磁针.〔可用悬挂法:

将钢针悬挂,静止后观察钢针的指示方向.也可制做水浮式指南针:

将磁化的钢针放在吹塑纸上,再将吹塑纸放入水中,静止后观察指示方向.〕

须知事项:

1、做磁针的钢针一般用大号的缝衣针,使用前要先处理针尖,保证学生制作时的安全.

2、磁化钢针时,要按一个方向摩擦.

3、悬挂法的线要细、软、长,防止扭力过大阻碍磁针自由旋转不能停在南北方向.

4、水浮式指南针,选择容器要大一些,指南针放在水中央.因为水外表X力的作用,吹塑纸片容易吸靠在容器边上,指南针就不能自由转动了.

四年级全册

一、实验名称:

温度和气温

实验题目:

气温的测量

实验目的:

1、认识温度计

2、正确的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实验材料:

温度计

实验步骤:

1、认识温度计上的刻度.温度计上标出的温度往往是整十数,每两个数值之间分成5或10个相等的小格,每个小格代表1摄氏度或2摄氏度.

2.测量时,要把温度计放置到测量环境内2~3分钟,待液柱不再升高或降低时再读数.

3.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面保持水平.

须知事项:

温度计是易破碎的仪器要轻拿轻放.

二、实验名称:

风向和风速

实验题目:

制作风向标

实验目的:

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

实验材料:

1根硬吸管、1X边长大约15厘米的硬纸板、1根带橡皮的铅笔、1根大头针、窄透明胶带、剪刀

实验步骤:

1、选一根硬一点的吸管,在吸管两端纵向切开约1厘米的缝隙.

2、用硬纸板剪一个大小适中的箭头和一个稍大的箭翼.分别插入吸管两端的缝隙,并固定.

3、用一根大头针穿过吸管平衡点并插入铅笔一端的橡皮中,使其能自由转动.

须知事项:

1、大头针要穿过吸管平衡点,并使其能自由转动.

2、操作时要注意安全,防止扎手.

三、实验名称:

物质在水中的是怎样溶解的

试验题目: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实验目的:

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形成"溶解〞的描述性概念,加深对溶解现象的本质性理解.

试验材料:

四个装水的透明玻璃杯、1根筷子、高锰酸钾、1个药匙、20克食盐、20克面粉、30克沙.

实验步骤:

1、在4个透明的烧杯中,加人4分之3的水.

2、分别取适量的高锰酸钾、食盐、面粉、沙放入4个盛水的烧杯中,静观它们在水中的变化.

3、搅拌以后,观察4种水溶液,比拟分析它们的不同.

须知事项:

1、注意使用时一定轻拿轻放,搅拌时,手拿搅棒的一端另一端深入水中,尽量不要接触杯壁和杯底.

2、先放水,再放物质.

四、实验名称:

溶解的快与慢

实验题目:

加快水果糖溶解的研究

实验目的:

可溶性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依赖于三个主要因素:

物质颗粒的大小〔即外表积的大小〕、水的温度,以与液体是否被搅动.

实验材料:

6个透明玻璃杯、3根搅拌、1个水槽、冷水、热水、方糖.

实验步骤:

1、水温比照实验:

取两杯同样多的热水和冷水,并每杯参加一块大小一样的放糖,学生静观发现.

2、搅拌比照实验:

取两杯同样多的水,并每杯参加一块大小一样的放糖,选一杯用搅棒搅拌,观察发现.

3、改变糖大小的比照实验:

取两杯同样多的水,在一个杯子中参加一整块糖,在别一个杯子中参加粉碎的糖.不搅拌静止观察.

4、综合条件实验:

两个杯子,一个杯中加冷水,放入整块水果糖,不搅拌.别一杯中加热水,放入粉碎的水果糖,搅拌.观察现象.

须知事项:

1、控制好实验中的变量和不变量.

2、实验时用到上玻璃仪器,要注意安全.

五、实验名称:

别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实验目的:

1、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

2、当食盐饱和溶液中的水分减少时,食盐就析出来了.

实验步骤:

1、介绍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2、取少量的浓盐水倒入蒸发皿中.

3、用酒精灯加热,蒸发浓盐水.

4、用放大镜观察蒸发皿中的白色颗粒.

须知事项:

1、在盐水还未完全蒸发之前熄灭酒精灯,是为了防止把蒸发皿中的食盐烧焦,影响后续的观察活动,同时也是为了防止食盐晶体飞溅出来,造成烫伤.

六、实验名称: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实验课题:

声音产生的秘密

实验目的:

声音就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实验材料:

钢直尺<废锯条或塑料尺>、音叉、锣、鼓、薄铁皮<尺寸尽量大一些>、培养皿、豆子.

实验步骤:

1、将直尺一端紧压在桌面上,一端悬空,用手指拨直尺,可以听到直尺发出的声音,看到直尺在振动.用手按住直尺,使振动停止,声音也就停止.

2、敲击悬挂的锣,听到锣声;用手轻摸锣面,可以感到锣的振动.用手按住锣面,不使振动,锣声也就停止.

3、在鼓面上放二粒豆子,敲鼓,听到鼓声,同时可以看到豆子在鼓面上跳动,说明鼓皮在振动.停止敲鼓,鼓皮停止振动,豆子停止跳动,鼓声也就停止.

4、敲击音叉,可以听到音叉发出的嗡嗡声;用手轻摸音叉,可以感到音叉在振动.音叉停止振动,嗡嗡声也就停止.

5、敲击音叉后,将音叉接触培养皿内的水面,可以看到溅起水花,水面出现水波.如把培养皿放在投影仪上,可以更清楚地看到上述现象.

6、将薄铁皮提在手中,由弱到强的抖动,可以观察到铁皮的振动,同时听到打雷般的声响.停止抖动铁皮,使振动停止,"打雷声〞也就停止.

须知事项:

1、观察要认真仔细.

2、注意操作要注意安全

七、实验名称:

声音的变化

实验题目:

观察比拟声音上下的变化

实验材料:

1块钉两颗钉子的木板、1根橡皮筋.

实验步骤:

1、木板上钉两个钉子,两个钉子之间绑一根橡皮筋的装置.

2、把橡皮筋拉紧点,拨弹;稍稍放松些,拨弹.

3、比拟橡皮筋发出的声音有什么变化?

如何描述橡皮筋发出的声音的变化呢?

须知事项:

认真仔细听,并描述听到的声音变化.

八、实验名称:

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实验目的:

尺子振动的频率受尺子延伸到桌子外的那局部长度的影响.这局部的长度会引起音高的变化:

越长音高越低,越短音高越高.

实验步骤:

1、先预测尺子分别伸出桌面不同长度和对就的尺子发声时振动的快慢.

2、把尺子伸出桌面8厘米,拨动听声音.

3、分别把尺子伸出桌面用12厘米、16厘米、20厘米等,并用同样力度来拨动尺子,听声音.

4、按伸出的长度对应填写声音的上下.

须知事项:

1、按照尺子振动局部长度的变化顺序依次进展实验;

2、注意区分尺子敲击桌面发出的声音和尺子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发出的声音;

3、把观察到的现象〔音高用高、较高、较低、低表示〕与时记录下来.

九、实验名称:

声音的传播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知道声音在固体、气体、液体中传播.

实验材料:

音叉、不同的材料〔木制米尺、棉线、尼龙绳〕

实验步骤:

1、一同学在物体的一端,握住振动音叉的柄,把音叉的一端缠绕在音叉上,另一个同学把物体的另一端紧靠耳朵,并使物体绷紧.

2、学生敲击音叉,另一名学生认真听.

3分别用不同材料来试验.

须知事项:

换每一次材料,拿音叉的同学尽量都要用同样的力度敲击音叉,另一端的同学必须仔细听.

十、实验名称: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实验题目:

模拟胃的蠕动实验

实验材料:

塑料口袋〔气球〕、水、切成小块并煮熟的蔬菜和馒头;模拟食道输送食物实验用的透明塑料软管、熟米饭粒.

实验步骤:

1、在一个塑料袋里装上温水,将切成小块儿的馒头和煮熟的蔬菜放入袋里.

2、反复揉挤这个袋子,观察里面的食物的变化.

须知事项:

1、揉挤时动作要轻,以防袋子破裂弄脏衣服和实验台.

2、清理实验用品.

十一、实验名称: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实验目的:

1、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

2、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实验材料:

一把塑料梳子、碎纸屑、几个气球、羊毛皮

实验步骤:

1、用塑料梳子梳理枯燥的头发,观察.

2、用一块羊毛皮反复摩擦充气气球的一个侧面,将磨擦过气球的一侧靠近头发,观察.

须知事项:

1、室内要枯燥.

2、头发要枯燥、

十二、实验名称:

点亮小灯泡

实验目的:

1、只有电流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

2、利用电来点亮一只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

实验材料:

小灯泡、1.5v的干电池、导线、实验记录单

实验步骤:

1、将导线、小灯泡、电池连接,观察小灯泡是否会亮.

2、用不同的方法连接,点亮小灯泡.

3、将所有的连接画出简单的示意图.

4、分析接亮的共同点

须知事项:

我们不能直接用家里、学校里插座中的电做实验.

十三、实验名称:

简单电路

实验题目:

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

实验目的:

1、一个简单电路需要一个能持续提供电能的装置一电池.

2、电从电池的一端经过导线和用电器返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路.

`3、使用一样的材料,电路可以有不同的连接方法.

实验材料:

小灯座2个、电池盒1个、1号电池1节、导线4根、小灯泡2个.

实验步骤:

1、提供1个小灯泡、1个小灯座、3根导线,让学生尝试怎样使两个小灯泡同时亮起来.

2、学生使用教师提供的材料来进展各种尝试,当尝试成功后,再去尝试其他的连接方法.

须知事项:

1、教师提醒学生将各种方法的电路图画出来,以便交流.

十四、实验名称:

导体与绝缘体

实验目的:

有的物质易导电,这样的物质叫做导体;有的物质不易导电,这样的物质叫做绝缘体

实验材料:

木片、塑料片、陶瓷、纸板、橡皮、布、丝绸、皮毛、钢管、玻璃、铅笔、铜丝、铅丝、铝丝<易拉罐>、铁丝、卷笔刀、硬币、导线、插座、20种待检测的物体,一个电路检测器.

实验步骤:

1、使"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相互接触,检验小灯泡是否发光.

2、用两个检测头接触每种物质的两端,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

3、重复检测一次,并将检测时小灯泡"亮〞或"不亮〞的情况记录下来.

须知事项:

1、在检测前,要求学生对每一种物体是否可以使小灯泡发亮做出预测,然后进展尝试实验,并做好检测记录.

2、每组实验要重复检测一次.

十五、实验名称:

做个小开关

实验目的:

1、开关可以用来连接或断开电路,控制电路中电器元件的工作状态.

2、开关有的地方需要用导体来做,而有的地方必须用绝缘体来做.

实验材料:

软木块<橡皮>一块、图钉两个、曲别针一个,小灯泡一个,小灯座一个、电池盒一个、电池一节,导线假如干,红灯、绿灯和黄灯各1个.

实验步骤:

1、先做一个完整电路.

2、将完整的电路断开,用图钉和回开针,做一个能控制灯泡亮灭的小开关.

3、用材料,制作一个能交叉控制红绿灯的电路.

须知事项:

当电路发生短路时应断开电路.

十六、实验名称:

制作一个电路检测器

实验目的:

做一个"电路检测器〞,体验科学的检测手段将使我们更为迅速地解决问题.

实验材料:

1个小灯泡、导线假如干、电池、电池盒、小灯座.

实验步骤:

1、利用材料让小灯泡亮起来.

2、把电路中的其中一根导线头拆下来,另外再连上一根导线.

3、把两根导线接触一下,看小灯泡是否发亮.

须知事项:

防止连接时断路和短路.

十七、实验名称:

比拟两种不同的电路连接

实验目的: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是两种用不同连接方法组成的电路.

实验材料:

两节电池、两个电池盒、两个小灯泡、一个灯座和四根导线

实验步骤:

1、两节电池、两个电池盒、一个小灯泡、一个灯座和四根导线,用这些材料组装不同的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看看有几种不同的方法并观察灯亮度的不同.

2、两个小灯泡、两个小灯座、一节电池、一个电池盒和四根导线,用这些材料组装不同的电路,让小灯泡都亮起来.看看能有几种方法并观察灯亮度的不同.

须知事项:

防止连接时断路和短路.

五年级全册

一、实验名称:

蚯蚓的选择

实验目标:

设计蚯蚓喜欢黑暗、潮湿环境的比照实验.掌握比照实验的方法.探究蚯蚓喜欢生活的环境.

实验用品:

长方形扁纸盒两个、黑布、塑料薄膜、玻璃片、蚯蚓15条、干土、湿土.

实验方法:

1、盒子里的温度、湿度条件都一样,只有光的条件不一样.观察蚯蚓的选择.

2、蚯蚓放在干土和湿土之间.只有土的干湿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一样.

须知事项:

1、不变的条件一定要控制好.

2、对蚯蚓要温柔点不能让其受惊吓.

二、实验名称:

光和影

实验目标:

探究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随着光源位置、方向的改变而改变;物体影子的大小与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物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