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用表 第三四单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853024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68.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集体备课用表 第三四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集体备课用表 第三四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集体备课用表 第三四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集体备课用表 第三四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集体备课用表 第三四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集体备课用表 第三四单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集体备课用表 第三四单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集体备课用表 第三四单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集体备课用表 第三四单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集体备课用表 第三四单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集体备课用表 第三四单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集体备课用表 第三四单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集体备课用表 第三四单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集体备课用表 第三四单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集体备课用表 第三四单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集体备课用表 第三四单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集体备课用表 第三四单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集体备课用表 第三四单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集体备课用表 第三四单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集体备课用表 第三四单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集体备课用表 第三四单元.docx

《集体备课用表 第三四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集体备课用表 第三四单元.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集体备课用表 第三四单元.docx

集体备课用表第三四单元

五年级语文下册集体备课教案

学科:

语文主备人:

赵辉共享人:

王馨王昌四蔡花罗玲执教时间:

2017年月日课时:

1课时

课题

10、杨氏之子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

3.能理解课文意思,体会语言的巧妙艺术。

4.能主动在生活中搜集、发现、积累、运用精妙的语言。

重点

1.能理解课文意思,做到感情朗读。

2.能在生活中运用精妙语言。

课文类型

精读课文

难点

体会语言的巧妙性。

前置学习

初次接触文言文,预习时能读通课文,借助注释初步理解。

教学

环节

设计

意图

通过谈话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培养学生养成自学、独立思考的能力。

引导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美,感受文章语言的特点。

培养学生善于积累好词好句,懂得珍惜名族精神。

推荐阅读、积累。

教学

流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将走近一些善于表达的人,看看他们是怎么说话的?

从中体会语言表达的艺术,感悟语言表达中透出的智慧。

我们先去认识谁呢?

板书课题,解释课题,理解“氏”“之”的意思。

二、自读感悟、整体感知

1、试读课文,借助拼音把字音读正确,给把握不准读音的字做上记号。

2、指名读课文,集体纠正读错的字音,通过教师的范读,纠正读破的句子。

3、练习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

1,你对杨氏之子了解了多少?

故事中除了杨氏之子,还有谁?

他们谈了些什么?

你从哪句中知道的?

2、结合注释,逐句理解课文。

教师相机在学生不理解的地方点拨。

结合课文的理解,说说课题怎样理解更为准确。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结合“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一句体会孩子语言的妙处,从而读出孩子的聪慧和机智。

  2、设想孔君平听了孩子的话会是什么反应,通过想象表达,进一步突出孩子所答言语的妙处。

鼓励学生阅读《世说新语》中其他小故事,大体了解内容,体会语言妙在哪里。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完成课后练习

板书

设计

10、杨氏之子

杨氏之子孔君平

孔雀杨梅

聪慧

教后

反思

 

五年级语文下册集体备课教案

学科:

语文主备人:

赵辉共享人:

王馨王昌四蔡花罗玲执教时间:

2017年月日课时:

2课时

课题

11.晏子使楚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

理解晏子说的话,体会晏子语言中所蕴含的智慧。

2.了解晏子出使楚国国,有力的反击楚王的三次侮辱,维护了齐国的尊严的故事,由衷的佩服宴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

3.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字,认识“侮辱、规矩、笑嘻嘻、大臣、柑橘”等词语。

重点

 精读晏子与楚王针锋相对的话,了解楚王三次是怎样侮辱晏子,晏子是怎样反驳的,理解句子中含着的意思,体会晏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以及维护齐国尊严的思想品质。

课文类型

精读课文

难点

从他机智的回答中体会人物的特点。

前置学习

查字典自学生字,理解词语,熟读课文。

教学

环节

设计

意图

谈话引入

培养学生养成自学、独立思考的能力。

引导学生感悟祖国文化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

搜集了解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教学

流程

一、解释课题,导入课文

1.出示课题“晏子使楚”。

理解“使”,出使。

2.介绍晏子。

说明“子”是古代对对有学问有贡献的男性的尊称。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教师提出初读要求:

(1)根据拼音,读准生字词的读音,把课文读通顺。

(2)想想课文讲了哪几件事。

(1)课文讲了三件事,楚王三次想侮辱晏子,晏子每次都反驳了楚王,维护了齐国的尊严。

(学生交流,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2)读一读难读的句子。

3.尝试给课文分段

(1)那些段落是写三件事的?

(2)分段

三、再读课文,走近晏子

1.大声朗读课文,想想课文让你感到最气愤的是什么?

让你感到最高兴的又是什么?

2.课堂交流,并朗读相应的课文。

(1)最气愤的是楚王“想乘机侮辱晏子,显显楚国的威风。

(2)最高兴的是“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1、熟读课文

.从楚王的变化中,你能说说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2,体会智慧

1.研读晏子和楚王间的第一回合较量

2、找出晏子面对楚王的侮辱,如何反驳的句子。

板书

设计

11.晏子使楚

楚王晏子

让钻洞访问狗国

齐国没有人我最不中用

齐人没出息水土不同

自取其辱聪明机智

 

教后

反思

 

五年级语文下册集体备课教案

学科:

语文主备人:

赵辉共享人:

王馨王昌四蔡花罗玲执教时间:

2017年月日课时:

1课时

课题

12.半截蜡烛

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了解剧本的形式和特点,和一般记叙文比较写法上的不同。

2.默读课文,明白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能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剧本提示,理解人物

的行为和心理,体会伯诺德一家对德国鬼子的仇恨。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演一演。

重点

 通过朗读,把握剧情,体会人物的对话。

课文类型

略读课文

难点

 通过人物的对话,体会人物的机智、勇敢和爱国情怀。

前置学习

熟读课文,通过朗读感受本文的不同。

教学

环节

设计

意图

谈话引入

培养学生养成自学、独立思考的能力。

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

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发挥想象的能力

体会伯诺德一家对德国鬼子的仇恨。

教学

流程

一、初读课文,畅谈感受

1.出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写法上很特殊的课文──《半截蜡烛》,请大家读读课文,看看有哪些特别的地方?

2、课文的中间用括号的形式提示当时的情景、人物的动作、神态等。

.我们今天读的是剧本,读剧本和读课文有点不一样,你能读懂这个剧本吗?

轻声地读一读。

想想这个剧本讲了一个怎么样的故事?

  

1、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的大意。

具体的说法可以有很多种,不要过于强调概括和简练,只要能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转述出来,并能说清楚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经过,都应该得到鼓励。

说说读剧本和读课文有什么不同?

你是怎么从剧本里读懂这个故事的?

个人汇报想法

1.讲述《半截蜡烛》的故事。

2.小组合作进行课本剧的表演。

3.阅读其他剧本,感悟人物语言。

板书

设计

12.半截蜡烛

点燃——————————熄灭

重新点燃——————————端走

夺回————————————拿上楼

教后

反思

五年级语文下册集体备课教案

学科:

语文主备人:

赵辉共享人:

王馨王昌四蔡花罗玲执教时间:

2017年月日课时:

1课时

课题

13.打电话

教学目标

1.边听录音边浏览课文,了解相声的艺术特点和语言特色。

2.通读课文,体会故事中的人说话啰嗦的特点,明白简洁明快地说话的重要性。

3.了解相声是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语言表演艺术,能对相声感兴趣。

重点

 了在笑声中得到启迪;说话不仅要把话说明白,还要说得简练得体。

课文类型

略读课文

难点

了解相声语言表达上的特点。

前置学习

借助工具书熟读课文,初步了解相声的语言特色。

教学

环节

设计

意图

谈话引入

培养学生养成自学、独立思考的能力。

学习合作!

自由组合,学说相声

学会用语言或文字赞美别人

教学

流程

一、引用导语,揭示课题

  浏览课文,了解相声的艺术特点

1.边浏览课文,边听相声《打电话》的录音。

2.说说各自听后的感受。

学生的感受可能来自于相声本身的特点,更多的可能是来自于这则相声的内容,教师都要充分的肯定。

3.边看课文边思考:

相声有什么特点?

1、自读导语,理清学习本文有几个方面的要求:

   1.默读课文,相声中的那个人是怎样打电话的?

找出“打电话”的句子。

2.把这些句子,连起来读读,有什么感受,举例说明?

1、全班分组合作读课文。

联系生活,思考如果生活中说话啰嗦,会有什么后果。

  (学生自学勾画,小组讨论交流。

  

选择课文中的某一段,练习朗读。

2.自由组合,学说相声。

3.听听其他的相声选段。

熟读《打电话》,想象当时的情景,用叙述的方式写下来,并表达自己对此种现象的看法。

板书

设计

 

13.打电话

说话的特点

相声的启发

相声的艺术特点

教后

反思

五年级语文下册集体备课教案

学科:

语文主备人:

赵辉共享人:

王馨王昌四蔡花罗玲执教时间:

2017年月日课时:

2课时

课题

口语交际·习作三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交际中学会怎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劝说别人,了解规劝语言的特点,体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2.让学生学会写发言稿,体会发言稿在生活中的作用。

3.继续引导学生练习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具体清楚,把句子写通顺。

重点

 让学生了解规劝语言的特点,体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课文类型

交际与习作

难点

学会根据具体情景、具体需要写发言稿。

前置学习

收集发言稿。

朗读体会发言稿的特点。

教学

环节

设计

意图

谈话引入激发劝说欲望

 

培养学生养成自学、独立思考的能力。

学习合作!

自由组合,学说相声

学会用语言或文字赞美别人

教学

流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劝说欲望

1、激发学生表演。

2.提出问题:

这个模拟表演为什么颖没有说服爷爷?

3.让学生回忆被别人劝说的事情,思考自己是怎样接受别人意见的。

4.根据学生的回答做出总结:

在劝说别人时,以理压人、说软话求人都不大可能奏效,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对方心服口服。

另外,劝说还要注意对象、场合、方式方法。

交流、体会劝说语言特点

1.让学生小组交流。

2.把每个小组的方法进行交流,体会劝说的艺术。

1、刚才大家帮颖解决了难题,可是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的问题。

如:

爸爸烟瘾很大、妈妈多次劝爸爸戒烟。

请大家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先说说你打算针对什么事进行劝说,再商量一下怎样劝说会更有效。

  

小组上讲台进行模拟表演。

评议。

收集发言稿

听朗读,了解发言稿,体会作用

板书

设计

口语交际·习作三

交流、体会劝说语言特点

教后

反思

五年级语文下册集体备课教案

学科:

语文主备人:

赵辉共享人:

王馨王昌四蔡花罗玲执教时间:

2017年月日课时:

2课时

课题

口语交际·习作三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交际中学会怎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劝说别人,了解规劝语言的特点,体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2.让学生学会写发言稿,体会发言稿在生活中的作用。

3.继续引导学生练习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具体清楚,把句子写通顺。

重点

 让学生了解规劝语言的特点,体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课文类型

交际与习作

难点

学会根据具体情景、具体需要写发言稿。

前置学习

收集发言稿。

朗读体会发言稿的特点。

教学

环节

设计

意图

谈话引入

培养学生养成自学、独立思考的能力。

学习合作!

自由组合,学说相声

学写发言稿

教学

流程

一、搜集、朗读发言稿

1.课前让学生收集发言稿,如:

班委竞选发言稿、班队会发言稿等,课堂上让学生在全班朗诵自己所收集的发言稿。

 2.朗诵学生课前搜集到的发言稿。

以此调动起学生的经验积累,使学生从感性上了解发言稿,体会到发言稿的作用。

交流、体会劝说语言特点

明确发言稿的写作特点。

为竞选准备的发言稿,要讲清楚为什么竞选这个岗位,自己有哪些优势,如果竞选成功怎样为同学服务)

了解发言稿

教师明确写作特点:

①观点鲜明。

②条理清楚。

③语言简洁明快。

话要说得准确、易懂,最好运用大众语言。

 1.让学生选择写作情景。

 2.习作要求:

①内容具体、适合当时需要;②感情真实;③语句通顺。

尝试习作。

评改、交流

 1、讲明评价方向:

不必拘泥于字数多少,以符合当时的发言要求为评价标准,以发言稿内容是否具体、语言是否通顺为评价重点。

2.巡视观察指名几个学生读习作草稿,让学生结合评改中出现的典型问题自己修改作文草稿。

小组交流评改。

评改后小结作文情况。

誊抄发言稿。

板书

设计

口语交际·习作三

交流、体会劝说语言特点

修改、评讲

誊抄

教后

反思

五年级语文下册集体备课教案

学科:

语文主备人:

赵辉共享人:

王馨王昌四蔡花罗玲执教时间:

2017年月日课时:

第1课时

课题

14、再见了,亲人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战役、封锁、暂时、硝烟、”联系上下文理解“噩耗、刚强、大嫂、篮子、雪中送炭、同归于尽、深情厚谊”等词语。

结合句子能用“雪中送炭”造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摘抄使自己感动的词句。

3.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使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国际主义的教育。

4.领悟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体会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重点

学习课文用具体事例来表达中心的写作方法,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深厚友谊。

课文类型

精读课文

难点

体会课文在表达方法上有哪些突出的特点,理解这样写的好处。

前置学习

学习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想一想:

课文写到了哪些“亲人”?

从哪些事情中可以感受到他们是“亲人”?

教学

环节

设计

意图

谈话引入

培养学生养成自学、独立思考的能力。

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

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发挥想象的能力

分别的时刻令人肝肠寸断,你从这段文字又明白了什么?

教学

流程

1.(出示课文两幅插图):

这节课,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两幅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图片,请大家认真观察,注意人物的衣着、神态、动作,用一两句话描述图意。

2、.师小结:

这两幅图描绘的就是1958年最后一批志原军离开朝鲜回国,在车站上同朝鲜人民告别的情景。

人们挥着手,含着泪,深情地呼唤着──再见了,亲人!

(师板书课题)

.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展示学生收集到的有关抗美援朝的资料,指名学生用一两句话介绍。

2.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战士浴血奋战。

八年来,与朝鲜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在分别之际,他们无限深情地喊着(师指课题,生齐读)──再见了,亲人!

(1)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词多读两遍。

(2)思考:

课文中“亲人”指谁,想想作者写了他们什么事?

2.学生初读课文,思考:

课文中“亲人”指谁,想想作者写了他们什么事?

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反馈、交流。

(1)教师抽读生词,强调“妮”(ní)、“耗”(hào)等生字读音。

(2)让学生汇报本课写到的亲人有:

大娘、小金花、大嫂(师板书),并用课文的语句说出她们为志愿军战士做了什么事。

.速读课文。

(1)找出直接体现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段落,放声读读。

(2)指名学生读直接体现依依惜别情的段落(4~6)。

1.是啊,分别的时刻令人肝肠寸断,你从这段文字又明白了什么?

有感情朗读并交流汇报。

2.小结:

从刚才的朗读中,老师也深深地体会到志愿军战士不忍心离开朝鲜的亲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呢?

按常理说,志愿军战士离开祖国,离开家乡长达八年之久,“归心似箭”,志愿军们是多么想回到妻儿身边、白发双亲身边。

可是他们却希望──

(齐读)列车啊,请开得慢些,……

1.背诵4~6段,熟读1~3段。

2.抄写本课生字新词。

板书

设计

14.

再见了,亲人

洗补衣服 → 几夜没合眼   比山高比

大娘:

送打糕  → 昏倒     海深的情

再见了亲人 救伤员  → 失去小孙孙 谊、我们

小金花:

和妈妈救老王→失去妈妈    的心永远

大嫂:

挖野菜  → 失去双腿    在一起

教后

反思

五年级语文下册集体备课教案

学科:

语文主备人:

赵辉共享人:

王馨王昌四蔡花罗玲执教时间:

2017年月日课时:

第2课时

课题

14、再见了,亲人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战役、封锁、暂时、硝烟、”联系上下文理解“噩耗、刚强、大嫂、篮子、雪中送炭、同归于尽、深情厚谊”等词语。

结合句子能用“雪中送炭”造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摘抄使自己感动的词句。

3.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使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国际主义的教育。

4.领悟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体会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重点

学习课文用具体事例来表达中心的写作方法,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深厚友谊。

课文类型

精读课文

难点

体会课文在表达方法上有哪些突出的特点,理解这样写的好处。

前置学习

学习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想一想:

课文写到了哪些“亲人”?

从哪些事情中可以感受到他们是“亲人”?

教学

环节

设计

意图

谈话引入

培养学生养成自学、独立思考的能力。

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

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发挥想象的能力

分别的时刻令人肝肠寸断,你从这段文字又明白了什么?

教学

流程

一、复习巩固,激情导课

1.志愿军叔叔们在回国之际,不忍心离开朝鲜亲人,火车即将开动了,他们拼命挥手,深情地呼唤。

(全班齐背4~6段)

2.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牵动着志愿军战士们的心呢?

这节课,我们将细细品味课文1~3段。

.精读品味,体现真情

(一)教学第一自然段

1.请同学们放声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圈出你认为最重要的词语。

并细细体会体会。

2.反馈交流(师根据学生发言,出示句子)

(1)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①齐读,读了这一句话,你有什么要问的吗?

引导学生提出“什么事能比山还高比海还深”。

②再读课文,划出能表现出志愿军展示与朝鲜人民之间比山高比海深的事例。

③总结:

枪林弹雨送打糕;为救亲人失孙儿;为救亲人勇献身;为了亲人失双腿。

(2)出示句子:

您带着全村妇女,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顶着打糕,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

这真是雪中送炭啊!

①学生可抓住“冒”、“穿”、“顶”、“送”等动词展开想象,体会大娘的真情。

②指出“雪中送炭”这个词,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

③指导学生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④指导朗读,体会感情。

迁移学法,合作学习第二、三段。

1.总结学法:

①放声读,划句子。

②读重点句,抓重点词,展开想像,体会真情。

③有感情朗读,读中悟情。

(小黑板出示)

2.按以上学法,小组合作学习第二、三段。

3.反馈交流。

根据学生读的句子,随机点拨。

例如,

(1)你回到村里,焦急地等待着妈妈。

第二天传来噩耗,你妈妈拉响手榴弹跟敌人同归于尽。

(抓住“噩耗”、“同归于尽”两个词品味。

(2)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抓住“代价”一词,说说“代价”具体指什么?

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比较表达情感的不同。

(3)讨论:

前三个自然段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都用第二人称;都先用一个称呼语;这样写好像面向对方说话,更便于表达感情,都是通过具体事例直接抒发作者的感情。

回归整体,感受“亲人”

1.大娘、小金花、大嫂的事例真是感人肺腑,志愿军怎能忘怀呢?

让我们走进志愿军叔叔,跟他们一起和朝鲜人民话别,愿意读的同学可以站起来读。

(感情朗读1~3段)

2.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

(板书:

用鲜血凝成的深情厚谊),是经受过战火洗礼的。

当年,志愿军战士雄纠纠、气昂昂地跨过鸭绿江,在两年零九个月的战争中,有200万优秀的中华儿女奔赴朝鲜战场,其中36万余人将热血洒在了朝鲜的三千里江山。

同学们可以结合学过的课文,展开想像,说一说志愿军战士为朝鲜人民做了什么?

可以采用第二人称来讲。

3.指名生讲志愿军战士的感人事迹。

填空、交流,然后全班齐读。

在朝鲜战场上,__________(谁)为了__________(谁)浴血奋战,__________(谁)为了__________(谁)也付出了很高的代价。

两国人民用__________凝成了__________的情谊,因此两国人民不是胜似__________。

5.列车越开越远再也看不到亲人熟悉的身影,再也听不到亲人亲切的叮咛,战士们在心里深情地呼唤,朝鲜人民也在心里深情地呼喊,请男生担任战士们深情背诵4-6段,女生充当朝鲜人民可模仿课文语言向志愿军战士深情话别。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收集有关抗美援朝中出现的感人小故事,开故事会。

板书

设计

15.

再见了,亲人

洗补衣服 → 几夜没合眼   比山高比

大娘:

送打糕  → 昏倒     海深的情

再见了亲人 救伤员  → 失去小孙孙 谊、我们

小金花:

和妈妈救老王→失去妈妈    的心永远

大嫂:

挖野菜  → 失去双腿    在一起

教后

反思

五年级语文下册集体备课教案

学科:

语文主备人:

赵辉共享人:

王馨王昌四蔡花罗玲执教时间:

2017年月日课时:

第2课时

课题

15.金色的鱼钩

教学目标

1.快速默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能复述课文。

2.抓住描写老班长的外貌、动作、语言等重点词句,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精神。

3.认识本课12个生字和新词,理解“喜出望外、奄奄一息”等词语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对“金色的鱼钩”的理解。

红军战士团结友爱、顾全大局、勇于献身的崇高品质。

重点

品读重点语段,体会人物内心的思想感情,有感情朗读课文。

课文类型

略读课文

难点

理解“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

前置学习

熟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把令你感动的部分找出来,有感情地多读几遍。

教学

环节

设计

意图

谈话引入

培养学生养成自学、独立思考的能力。

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

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发挥想象的能力

“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象征着什么?

用自己的话说说。

教学

流程

一、出示课题,初读课文

1.出示课题:

金色的鱼钩。

(1)朗读课题,应该强调哪个词?

(2)读到“金色”这个词语,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语感,说自己想到的,教师可以引导:

光明、灿烂、永垂不朽等。

.1.默读课文,思考:

1935年秋天,红四方面军进入草地,当“我”和两个小同志病得实在跟不上队伍时,老班长接受了一个什么任务?

当时指导员是怎么嘱咐的?

2.出示句子:

“他们年轻。

一路上,你是上级,是保姆,是勤务员,无论多么艰苦,也要把他们带出草地。

1.课文主要是抓住老班长的什么来表现他既是“上级”,又是“保姆、勤务员”的呢?

(外貌、动作、神态等)

小组合作学习,请再读课文,找出描写老班长外貌的句子,划下来,深入体会理解。

交流,品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