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八旗制度流程.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857427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3.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代八旗制度流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清代八旗制度流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清代八旗制度流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清代八旗制度流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清代八旗制度流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清代八旗制度流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清代八旗制度流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清代八旗制度流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清代八旗制度流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清代八旗制度流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清代八旗制度流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清代八旗制度流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清代八旗制度流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清代八旗制度流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清代八旗制度流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清代八旗制度流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清代八旗制度流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清代八旗制度流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清代八旗制度流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清代八旗制度流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清代八旗制度流程.docx

《清代八旗制度流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代八旗制度流程.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清代八旗制度流程.docx

清代八旗制度流程

1、八旗制度是一个集()为一体的组织。

A、经济、政治、文化

B、经济、政治、社会

C、经济、军事、社会

D、政治、经济、军事

我的答案:

D

2、清代的八旗制度是由哪三个部分组成的?

()

A、八旗满洲、八旗中原、八旗蒙古

B、八旗满洲、八旗汉军、八旗蒙古

C、八旗满洲、八旗汉人、八旗蒙古

D、八旗东北、八旗中原、八旗蒙古

我的答案:

B

3、八旗制度最基本的特征是“以旗统人”。

()

我的答案:

4、八旗制度是一个军政合一、军民合一的社会组织,并不完全是一个军事组织。

()

我的答案:

5、“指婚”步骤中最重要的是()。

A、呈报宗人府

B、钦天监合算八字

C、颁发御旨

D、授予品级

我的答案:

C

6、一般旗人的婚嫁权归()所管理。

A、自己

B、父母

C、贝勒

D、佐领

我的答案:

D

7、清朝时期允许皇室男女与民人通婚。

我的答案:

×

8、选秀女合例年龄应当是()。

A、12-19岁

B、12-18岁

C、13-17岁

D、13-16岁

我的答案:

D

9、清朝选秀女制度变化,秀女范围逐渐缩小最主要的原因是()。

A、受汉族传统礼教的影响

B、八旗人口增长很快

C、限制部分宗族在朝廷的权势范围

D、以上都不是

我的答案:

B

10、清朝中期以前,所有的八旗女子曾经都要参加阅选秀女。

()

我的答案:

11、以下关于清朝宫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内务府一年一次阅选宫女。

B、宫女可以充当内廷使女。

C、宫女的选择范围也逐渐缩小。

D、宫女到了二十五岁可被遣送回家。

我的答案:

C

12、清朝的宫女主要来自于外八旗。

()

我的答案:

×

13、关于清朝对儒家学说态度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儒学非常尊崇,并付诸实践

B、汉族士大夫在这个方面的影响力远大于满族学者

C、儒学是清朝社会两性关系、妇女观念的核心

D、由皇太极开始,将儒家伦理道德作为满族社会遵行的准则

我的答案:

B

14、清朝接受儒学伦理道德后,对妇女生活、婚姻的规范发生了哪些改变?

()

A、婚娶按照辈分,不许一夫多妻

B、严格的嫡庶之间的区别

C、禁止从死,禁止收继婚

D、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

D

15、清朝在尊崇儒学的情况下,满族社会尤其是旗人妇女保留了哪些固有特点?

()

A、禁止旗人妇女缠足

B、服满族衣冠和服饰

C、旗人妇女善于操持家务

D、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

D

16、清朝对八旗寡妇的优抚包括旗兵孀妇、旗人寡妇终生半俸半饷政策。

()

我的答案:

17、“出旗为民”政策的实施是在()。

A、雍正年间

B、康熙年间

C、嘉庆年间

D、乾隆年间

我的答案:

D

18、不同的户籍称谓,表示的是在八旗内不同的身份和地位,而身份和地位的不同,又直接关系到所获钱粮的多少,是不可等闲视之的大事。

()

我的答案:

19、清朝入关后,八旗制度的军事功能进一步强化,经济和社会生产功能弱化。

()

我的答案:

20、清朝男子退丁的年龄是()。

A、40岁

B、45岁

C、50岁

D、60岁

我的答案:

D

21、清朝时期,甲兵的俸禄与七品县官俸禄相当,待遇优厚。

()

我的答案:

22、根据兵丁身份的不同,八旗的兵饷可以分为米和银两种。

()

我的答案:

23、关于八旗起源,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八旗最早起源于牛录额真,但早期只有四旗

B、1601年努尔哈赤对牛录组织首次进行大规模改造与重建

C、每两百人内设立一牛录额真管属

D、牛录是八旗最基层的组织

我的答案:

C

24、以下不是八旗制度特点的是()。

A、盖凡隶于旗者,皆可以为兵

B、出则为兵,入则为农

C、八旗制度只针对满族人,对汉族人没有作用

D、平均主义

我的答案:

C

25、清代所分的旗人全都是满族,民人则不完全是汉族。

()

我的答案:

×

26、八旗制度是1615年建立的。

()

我的答案:

27、八旗组织分为旗、固山、牛录三个层次。

()

我的答案:

×

28、下列关于牛录额真种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勋旧佐领”是国初各部落长率众来归

B、“世管佐领”是仅同弟兄族里来归授之以职者

C、“公中佐领”是户少人丁,合编佐领

D、“公中佐领”相对来说地位最低

我的答案:

C

29、下列关于入关前牛录额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牛录额真大约有九十六个出自建州女真

B、海西女真出身的牛录额真大约有四十七个

C、东海女真出身的牛录额真大约有六十多个

D、海西女真在编制的时候没有打乱原有的部落组织

我的答案:

D

30、下列关于八旗汉军说法不正确的是()。

A、早期,八旗里的汉人主要操演火炮

B、1637年,乌真超哈被分为左、右翼两旗,由此为建立汉军之始

C、建立汉军最初是因为红衣大炮的建立

D、崇德四年,也就是清军入关前五年,八旗汉军正式建立。

我的答案:

D

31、八旗制度里,每一旗里边都有满洲、蒙古、汉军。

()

我的答案:

32、三藩在清军入关之前各成一军,清军入关后就立即被编入了八旗。

()

我的答案:

×

33、下列关于都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A、主要职责是掌宣布教养

B、都统是一旗的军政长官

C、直接承受皇帝的命令来办事

D、和入关前的旗主权力相当

我的答案:

D

34、顺治时期,上三旗不包括()。

A、正黄旗

B、正蓝旗

C、正白旗

D、镶黄旗

我的答案:

B

35、下列关于佐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A、佐领是一个军事编制

B、佐领是一个户口单位

C、入关后,佐领和都统的关系由君臣变为私属

D、佐领职掌人口、田宅、婚丧、兵籍

我的答案:

C

36、固山以人丁为细胞,人丁是以牛录为编组。

()

我的答案:

×

37、皇太极制定了八旗共治国政制度。

()

我的答案:

×

38、关于清朝内务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内务府的两个组成部分分别是管领和佐领

B、内务府同属于外廷,外廷管理内务府

C、内务府由太监和包衣组成

D、内务府只管理上三期的包衣

我的答案:

B

39、八旗内部的区别有()。

A、上三旗与下五旗之分

B、内三旗与外八旗之分

C、清代抬旗与改旗之分

D、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

D

40、内务府下的旗鼓佐领不是汉军,它跟汉军是两个系统。

()

我的答案:

41、八旗军每年()时节要在本旗校场进行操练。

A、冬至

B、秋分

C、夏至

D、春分

我的答案:

D

42、京师禁旅的兵种不包括()。

A、前锋

B、护军

C、马甲

D、骁骑

我的答案:

D

43、按照清朝八旗布防,驻防北京城东的是()。

A、两黄旗

B、两白旗

C、两蓝旗

D、两红旗

我的答案:

B

44、下列不属于京西外三营的是()。

A、圆明园护军营

B、香山健锐营

C、海淀蓝旗营

D、蓝靛厂外火器营

我的答案:

C

45、为攻打大小金川而专门成立的八旗兵种是()。

A、护军营

B、绿营

C、火器营

D、健锐营

我的答案:

D

46、清朝军队中最核心、最精锐的部队是()。

A、骁骑营

B、护军营

C、侍卫亲军

D、前锋营

我的答案:

C

47、虎枪营是清朝末年为应对西方侵略而设立的军事机构。

()

我的答案:

×

48、清朝护军营和前锋营都是按照左右翼设置的。

()

我的答案:

×

49、下列关于畿辅驻防说法不对的一项是()。

A、它是清朝从顺治到康熙之初设置驻防的首重之区

B、它是八旗驻防设置最早、部署最周密的地点

C、畿辅的地区不可变化

D、京畿的军事防卫体系,迟至康熙十二年前后才基本建成

我的答案:

C

50、清朝前期,畿辅驻防以八旗满洲、八旗蒙古为主,后期编入八旗汉军。

我的答案:

×

51、“三藩”平定之后,畿辅北部的防卫开始逐步增强。

()

我的答案:

52、八旗畿辅驻防体系宣告完成的标志是()。

A、顺义驻防的建立

B、八达岭驻防的建立

C、良乡驻防的建立

D、密云驻防的建立

我的答案:

D

53、清朝设立伊犁将军,管辖的地方是()。

A、东北地区

B、蒙古地区

C、新疆地区

D、西藏地区

我的答案:

C

54、蒙古准噶尔部属于()蒙古的一支。

A、漠北蒙古

B、漠南蒙古

C、外藩蒙古

D、漠西蒙古

我的答案:

D

55、自康熙中叶开始,清朝防守的重点从西北部向东南部转移。

()

我的答案:

×

56、清朝当时停设驻防的原因,不包括以下哪一点?

()

A、满汉之间的民族关系紧张

B、重视畿辅驻防

C、兵丁往来花费太大

D、清初政策摇摆不定

我的答案:

B

57、清朝早期最早设立的八旗驻防点不包括()。

A、天津

B、江宁

C、西安

D、杭州

我的答案:

A

58、西安是清朝当时驻兵最多的一个驻防点。

()

我的答案:

59、下列关于满洲统治者部署驻防各处策略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以满洲兵丁控制汉军兵丁

B、以蒙古兵丁控制绿营兵

C、以韩军兵丁控制绿营兵

D、合八旗、绿营兵控制全国

我的答案:

B

60、清初直省三大军事重镇不包括:

()。

A、西安

B、福州

C、江宁

D、荆州

我的答案:

B

61、清朝时期,由汉军单独驻防的驻防点是:

()。

A、西安、江宁

B、西安、福州

C、福州、广州

D、广州、江宁

我的答案:

C

62、三藩平定,全国统一后,清朝开始向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方向发展。

()

我的答案:

63、清廷防卫蒙古的军事特点不包括:

()

A、八旗驻防点设于蒙古外围

B、内外蒙古本土直接设兵

C、在蒙古与内地交界处的重要驻防,均以种种特殊原因为借口而设置

D、畿辅、山西、黑龙江的驻防,实质上与防范蒙古诸部有很大关系

我的答案:

B

64、满洲统治者针对蒙古问题采取了的措施不包括()。

A、满蒙通婚

B、封爵蒙古王公

C、提倡汉传佛教

D、盟旗制度

我的答案:

C

65、下列关于清廷规定满城旗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不准离城40里之外

B、晚上必须按期归城

C、不准随便干预民事

D、主要负责缉捕巡防

我的答案:

D

66、清廷所设置的防范蒙古防线中,最重要的北线。

()

我的答案:

×

67、雍正朝设立八旗水师营最根本的原因是()。

A、防止从水路上攻打京城

B、控制台湾和澎湖地区

C、绿营兵巡洋人数不够

D、控制绿营兵

我的答案:

D

68、下列关于西北沿线设置八旗驻防的作用和意义,说法不正确的是()。

A、便于支援西安驻防点,加快与内地的作战速度

B、便于筹集粮饷

C、使全国内地的驻防布局基本达到了平衡

D、为乾隆时期版图的奠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的答案:

A

69、第一个八旗水师营设立在()。

A、广州

B、福州

C、杭州

D、天津

我的答案:

D

70、成都将军是当时将军级驻防里事权最终的一个。

()

我的答案:

71、终清一代,八旗满蒙水兵始终不能够达到绿营水师的水平。

()

我的答案:

72、清朝政府在开原、义州设置驻防的原因是()。

A、防止本地恶癖侵害朝鲜国的进贡贸易

B、缉拿贩卖偷挖人参的大案

C、保卫盛京

D、只有这种相对富饶的地区才能供众多兵丁耕获或驻扎

我的答案:

D

73、关外三将军所属地方不包括:

()

A、盛京将军

B、辽宁将军

C、吉林将军

D、黑龙江将军

我的答案:

B

74、关于东北三将军的设立,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东北三省不设总督、巡抚等地方行政官员

B、驻防将军是东北三省最高长官

C、东北三将军的职权比一般直省重

D、三将军是集军事、地方民政、财务于一身的一省首领

我的答案:

D

75、乾隆整顿官场风气的措施有()。

A、对驻防最高长官的控制

B、停止由本地人任本地驻防将领的做法

C、严格朝觐制度

D、以上都有

我的答案:

D

76、盛京驻防的作用主要是兵源的集结地和转运站。

我的答案:

77、东北驻防将军的特点是任务比较繁剧,且官员素质较高。

我的答案:

×

78、清朝真正八旗的主体部分在东北,其次是在北京。

()

我的答案:

×

79、盛京集结重兵,首要任务是镇守当地。

我的答案:

×

80、清朝吉林最早的军事重心位于()。

A、牡丹江

B、长白山

C、宁古塔

D、大兴安岭

我的答案:

C

81、以下不是吉林将军属下的副都统驻扎地的是()。

A、吉林乌拉

B、宁古塔

C、伯都讷

D、长白山

我的答案:

D

82、吉林将军属下设的四个副都统中,所辖范围最广的是()。

A、宁古塔副都统

B、伯都讷副都统

C、三姓副都统

D、库页岛副都统

我的答案:

C

83、清代吉林将军管辖的范畴与现代吉林疆域基本吻合。

()

我的答案:

×

84、清朝关外三将军的设立时间最晚的是()。

A、奉天将军

B、盛京将军

C、吉林将军

D、黑龙江将军

我的答案:

D

85、清朝历史上,黑龙江将军没有在下列哪个地方设置过驻防点?

()

A、瑷珲

B、嫩江

C、哈尔滨

D、齐齐哈尔

我的答案:

C

86、黑龙江将军的设置,标志着东北三省军事驻防布局的基本形成。

()

我的答案:

87、索伦兵是“新满洲”的重要组成部分。

()

我的答案:

×

88、呼伦贝尔八旗的官员一律是半俸半饷。

()

我的答案:

89、清朝在伊犁设置驻防的兵力分配包括()。

A、天山北路

B、回疆南路

C、哈密到乌鲁木齐东路

D、以上都有

我的答案:

D

90、下列各部落中,位于伊犁西南部的是()。

A、索伦

B、厄鲁特

C、锡伯

D、察哈尔

我的答案:

C

91、“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出自()。

A、李鸿章

B、张之洞

C、谭嗣同

D、左宗棠

我的答案:

D

92、清代在天山南路的屯田要远远大于天山北路。

()

我的答案:

×

93、清朝时期清政府通过裁撤内地兵力来充实新疆的驻防。

()

我的答案:

94、清朝驻防体系中,副都统级别的正式定型是在()设立之后。

A、成都副都统的设立

B、宁古塔副都统的设立

C、密云副都统的设立

D、乌鲁木齐副都统的设立

我的答案:

C

95、下列不属于清朝将军级驻防单位的是()。

A、荆州

B、福州

C、广州

D、云南

我的答案:

D

96、清朝在新疆地区设立的首任伊犁将军是()。

A、明瑞将军

B、爱隆阿将军

C、阿桂将军

D、奎林将军

我的答案:

C

97、东北驻防设置众多副都统的目的在于军事防卫,镇压人民反抗。

()

我的答案:

×

98、历任伊犁将军虽然位高权重,但是对新疆的控制权依然被牢牢掌握在清廷皇权手中。

()

我的答案:

99、“养育兵”兵种的设立最早是在()。

A、康熙时期

B、乾隆时期

C、雍正时期

D、顺治时期

我的答案:

C

100、“八旗生计”问题最早出现在()。

A、盛京

B、蒙古科尔沁地区

C、江宁

D、京师

我的答案:

D

101、“八旗生计”问题解决的办法不包括()。

A、赏赐银两

B、增加满蒙兵额

C、增加汉八旗兵额

D、试行井田制

我的答案:

C

102、清朝清兵入关后,依然很好的保持着“出则为兵,入则为农”的传统。

()

我的答案:

×

103、清朝政府不允许八旗旗民随意迁徙。

()

我的答案:

104、清朝历史上第一次移民屯垦是()。

A、瑷珲屯垦

B、察哈尔屯垦

C、拉林屯垦

D、天山屯垦

我的答案:

C

105、双城堡屯垦中,京旗正式移驻是从()开始的。

A、嘉庆朝

B、乾隆朝

C、道光朝

D、咸丰朝

我的答案:

C

106、清廷对从北京移驻的八旗闲散兵丁,仍然采用“计丁授田”的老办法。

()

我的答案:

107、青州、开封等地驻防设立的主要目的在于()。

A、护卫京师

B、统治当地少数民族

C、推行满汉共治政策

D、解决八旗生计问题

我的答案:

D

108、八旗驻兵在驻防之所不可以建立坟茔,但可以购置房产。

()

我的答案:

×

109、清廷对驻防汉军出旗采取自愿出旗的原则。

()

我的答案:

×

110、八旗汉军出旗后,最主要的出路是()。

A、闲赋在家

B、云游四方

C、成为自耕农

D、调补绿营额缺

我的答案:

D

111、下列旗营中,没有汉军出旗的旗营是()。

A、江宁驻防

B、绥远驻防

C、大沽口水师旗营

D、三江口水师旗营

我的答案:

D

112、绿营兵的兵种不包括()。

A、马兵

B、战兵

C、护卫兵

D、守兵

我的答案:

C

113、绿旗余丁只有补充额甲入伍当差一条出路。

()

我的答案:

×

114、清朝规定,凡是由汉军出旗,空出来的额缺,由当地驻防的满洲兵丁来补充。

()

我的答案:

×

115、清朝颁令开户人出旗为民是在()。

A、雍正时期

B、乾隆时期

C、嘉庆时期

D、同治时期

我的答案:

B

116、下列关于出旗为民措施描述错误的是()。

A、出于清朝军事布局变动的需要

B、是清朝“首崇满洲”政策的体现

C、表现出清朝统治者狭隘的民族观念

D、提高了八旗汉军的生活水平

我的答案:

D

117、关外东北三将军的汉军都没有出旗。

()

我的答案:

118、清朝规定,八旗马甲额兵,应挑取正户,开户者不准充当。

()

我的答案:

119、八旗驻防完成从临时向固定的最后转变的标志是()。

A、成都将军的设立

B、伊犁将军的设立

C、驻防八旗汉军、开户人出旗

D、绿营兵的裁撤

我的答案:

C

120、满族早期习俗中,旗人去世后,采取的丧葬方式为()。

A、土葬

B、水葬

C、火化

D、天葬

我的答案:

C

121、出旗为民政策削弱了清朝对驻防满蒙官兵的控制。

()

我的答案:

×

122、清代提倡国语骑射,其中“国语”是指()。

A、汉语

B、论语

C、满语

D、朝鲜语

我的答案:

C

123、八旗驻防兵丁的考核中,除在当地考核骑射之外,还要定期到()参加行围。

A、密云

B、右卫

C、察哈尔

D、热河

我的答案:

D

124、“国语骑射”作为一个口号,正式提出是在()。

A、康熙年间

B、顺治年间

C、皇太极年间

D、乾隆年间

我的答案:

D

125、下列驻防点中,最早出现兵丁涣散、军队软弱情况的是()。

A、畿辅驻防

B、热河驻防

C、杭州驻防

D、成都驻防

我的答案:

C

126、木兰行围“非以从禽,实以习武”的讲武之典不再举行是从哪个皇帝开始的?

()

A、乾隆皇帝

B、嘉庆皇帝

C、道光皇帝

D、咸丰皇帝

我的答案:

C

127、从时代发展的角度来看,“国语骑射”口号的提出是逆时代潮流的。

()

我的答案:

128、在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中,福广两地八旗兵的表现明显优于绿营兵。

()

我的答案:

×

129、下列驻防中,没有被太平天国攻破满城的是()。

A、巴彦岱

B、沧州

C、巴里坤

D、墨尔根

我的答案:

C

130、清朝京旗驻防兵力受到最大打击是在()。

A、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太平天国运动期间

D、捻军起义期间

我的答案:

B

131、清朝八旗军队战斗力的完全丧失是在()。

A、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太平天国运动期间

D、中法战争期间

我的答案:

C

132、京旗旗人发放最后一次旗饷是在()。

A、1910年

B、1912年

C、1924年

D、1919年

我的答案:

C

133、满清八旗制度与传统儒家制度在本质上是格格不入的。

()

我的答案:

134、清朝绿营兵力的衰微与八旗的民族歧视有着密切联系。

()

我的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