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611_经典美文诵读之我见.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3862899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24611_经典美文诵读之我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24611_经典美文诵读之我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24611_经典美文诵读之我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24611_经典美文诵读之我见.doc

《224611_经典美文诵读之我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24611_经典美文诵读之我见.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224611_经典美文诵读之我见.doc

经典美文诵读之我见

加汝尔小学王秀清

诵读中华经典,传承神州文明,这是对中华文化的继往开来,更是对古国文明的发扬光大,对我们的语文教学更是大有裨益。

 

 所谓“经典”,是指古今中外重大知识领域的原创性著作,是被历史证明最有价值、最重要的文化精髓。

最能代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精髓的经典有四书五经、唐诗宋词、历代散文等重要著作。

 

    所谓“经典诵读”,即指在人生记忆中的黄金时代,心灵最清澈时的年龄阶段诵读、熟背经典美文、唐宋诗词,以达到文化熏陶、智能锻炼与人格培养的目的。

也就是从蒙养书的俗文化开始过渡到经典、诗词雅文化的诵读,并引导他们进行浅显的文学鉴赏。

 

    汉代扬雄在《答桓谭论赋书》中说:

“能读千赋,则能为之”。

唐代诗人杜甫留下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的千古名言。

清代唐彪则在《读书作文谱》中对语文能力的形成规律作了具体的总结:

“阅者必宜博,经史与古文时文,不多阅则学习肤浅,胸中不富。

”“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

作文时吾意欲所言,无不随吾所欲,应笔而出,如泉之涌,滔滔不竭。

”?

诵读经典,可以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把别人的好作品融会贯通后,变成自己的东西,逐渐形成自己的能力。

诵读经典,不失为我们语文教学的一个好途径。

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我在教学中以经典美文诵读作为研究的突破口,破解了当今学生“读书苦,苦读书”的现状,走出了一条快乐阅读之路。

 

        诵读经典的方法

       “普通人只用了自己实际记忆能力的10%,其余的90%都被浪费了,其原因在于他违反了记忆的自然法则。

”也就是说记忆的方法好坏直接影响学生记忆的效果。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进行诵读,从而提高诵读效率。

           1、以写助读,感官兼用

       俗话说,眼看十遍,不如手抄一遍。

如果诵读时一边读一边写,读读写写,这样就能调动眼、口、手、脑等多种感官的参与。

这种方法还能为默写打下坚实的基础。

正如朱熹所说: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

心到、眼到、口到。

       2、游戏诵读,寓教于乐

       喜欢做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如果把古诗文诵读有机地寓于游戏之中,就能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学生一边玩一边读,既能消除学习的疲劳,又能激发学生诵读诗文的兴趣。

       3、按图索“意”,读图背文

       古诗词韵律、意境感很强,每一首诗都是一幅画,都是一首用心吟唱的歌。

因此,在古诗词诵读中,我们不再单纯地向学生呈现文字,而是制作生动形象的课件,把文字放在画面中,同时配以与诗境、诗情相通的背景音乐。

这时的古诗词,不只是文字,而是从视觉、听觉上同时作用于学生大脑的一个立体化的事物。

这样一来,诗情、诗境在画面和音乐的作用下形象化、具体化了,学生反复诵读就会自然而然地入情、入境,轻松地读出诗的味道、诗的情感和诗的美感。

这样的诵读,如同欣赏一幅画、聆听一首歌,快乐而令人陶醉。

可见,在诵读中用艺术手段创设意境,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还可以将诗文的意境、内容,用象征、抽象、夸张、写意等手法,勾勒出简图或简表,然后按图索“意”,一边读图,一边“说”文,最后达到背诵之目的。

        打造书香校园,浸润学生心田。

倘若在语文教学中强调诵读,学生诵读了大量的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再能加以融会贯通地运用,日积月累,学生说起话来,一定会妙语连珠;作起文来,一定会妙笔生花!

经典美文诵读之我见

加汝尔小学

王秀清

2012、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电大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