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MZ41A微机母线保护装置检验标准doc.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864311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2.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WMZ41A微机母线保护装置检验标准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WMZ41A微机母线保护装置检验标准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WMZ41A微机母线保护装置检验标准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WMZ41A微机母线保护装置检验标准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WMZ41A微机母线保护装置检验标准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WMZ41A微机母线保护装置检验标准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WMZ41A微机母线保护装置检验标准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WMZ41A微机母线保护装置检验标准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WMZ41A微机母线保护装置检验标准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WMZ41A微机母线保护装置检验标准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WMZ41A微机母线保护装置检验标准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WMZ41A微机母线保护装置检验标准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WMZ41A微机母线保护装置检验标准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WMZ41A微机母线保护装置检验标准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WMZ41A微机母线保护装置检验标准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WMZ41A微机母线保护装置检验标准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WMZ41A微机母线保护装置检验标准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WMZ41A微机母线保护装置检验标准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WMZ41A微机母线保护装置检验标准do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WMZ41A微机母线保护装置检验标准doc.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WMZ41A微机母线保护装置检验标准doc.docx

《WMZ41A微机母线保护装置检验标准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WMZ41A微机母线保护装置检验标准doc.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WMZ41A微机母线保护装置检验标准doc.docx

WMZ41A微机母线保护装置检验标准doc

WMZ—41A型

微机母线保护装置检验标准

 

**电力有限公司编制

2019年7月

前言

 

1.本检验标准依据中国南方电网《继电保护及安装自动装置检验条例》(试行)编写;

2.本检验标准分为新安装装置的验收检验、运行中装置的定期检验(定期检验分为全部检验、部分检验);

3.新安装装置的验收检验及投运一年内的第一次全部检验,按照检验标准所有项目进行;

4.定期检验中的全部检验项目按照有※项目进行;

5.定期检验中的部分检验按照有△项目进行;

6.每两年进行一次部分检验;

7.每六年进行一次全部检验;

8.交流试验电源和相应调整设备应有足够容量,能保证在最大试验负载下,通过装置的电压和电流均为正弦波(无畸变现象);

9.定值检验用的仪器、仪表的精度不低于0.5级,所有仪器外壳应可靠接地。

目  录

1、外观及接线检查..........................................(3)

2、绝缘电阻及耐压试验......................................(3)

3、逆变电源检验............................................(4)

4、通电初步检查............................................(5)

5、定值整定................................................(6)

6、开关量输入回路检验......................................(7)

7、模数变换系统检验........................................(9)

8、整组逻辑回路及定值检验..................................(12)

9、输出接点检查............................................(16)

10、开关传动试验............................................(17)

11、恢复与检查..............................................(17)

12、电流回路阻抗测试........................................(17)

13、带负荷试验..............................................(18)

14、结论及存在问题..........................................(19)

15、使用仪器、仪表的型号和出厂的编号........................(19)

16、检验的设备的铭牌........................................(19)

 

※△1、装置的外部检查(检验结果:

正确的打“√”,否则打“×”)

序号

检查内容

检验结果

备注

1

保护装置的硬件配置、标注及接线等应符合图纸要求

2

检查保护装置的背板接线是否有断线、短路、焊接不良等现象,并检查背板上连线和元器件外观是否良好.

3

检查逆变电源插件的额定工作电压是否与设计相符.

4

检查装置保护电源、控制电源、信号电源按反措要求独立配置。

5

保护装置的各部件固定良好,无松动现象,装置外形应端正,无明显损坏及变形现象.

6

各插件插、拔灵活,各插件和插座之间定位良好,插入深度合适.

7

保护装置的端子排连接应可靠,且标号应清晰正确.

8

切换开关、按钮、键盘等应操作灵活、手感良好.

9

各部件应清洁良好

10

保护屏、外部端子箱电缆排放整齐、孔洞封堵良好、电缆屏蔽两端接地,电缆标牌、标号正确,压接可靠。

11

保护屏柜间用截面为100mm2的接地铜排首尾相连。

12

检查高频电缆按反措要求执行。

2、绝缘电阻及耐压试验(检验结果:

正确的打“√”,否则打“×”)

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1)将保护装置主机和从机的保护电源插件(DC)、CPU插件(CPU)、管理/录波插件(MONI)、信号插件(SIG)、跳闸出口插件(OUT)拔出机箱,其余插件全部插入。

(2)将打印机与微机保护装置断开。

(3)保护屏上各压板置“投入”位置。

(4)在保护屏端子排内侧分别短接交流电压、交流电流、直流电源、跳闸、开关量输入、远动接口及信号回路端子。

※2.1保护屏内各回路绝缘电阻的测试

如果不可能出现被保护的所有设备都同时停电的机会时,其绝缘电阻的检测只能分段进行,即哪一个被保护单元停电,就测定这个单元所属回路的绝缘电阻。

在进行本项试验时,需在保护屏端子排处将所有外部引入的回路及电缆全部断开,分别将电流、电压、直流控制信号回路的所有端子各自连接在一起,用1000V摇表分别测量各组各组回路对地及回路间的绝缘电阻,绝缘电阻要求大于10MΩ。

注:

在测量某一组回路对地绝缘电阻时,应同时将其他各组回路都接地.

序号

检验项目

绝缘电阻(MΩ)

检验结果

1

交流电压回路对地绝缘

2

交流电流回路对地绝缘

3

直流电源回路对地绝缘

4

跳闸和合闸回路对地绝缘

5

开关量输入回路对地绝缘

6

远动接口回路对地绝缘

7

信号回路对地绝缘

若上述试验中任一项不满足要求时要查找原因进行处理,直至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项试验。

※△2.2二次回路的绝缘电阻测试

如果不可能出现被保护的所有设备都同时停电的机会时,其绝缘电阻的检测只能分段进行,即哪一个被保护单元停电,就测定这个单元所属回路的绝缘电阻。

在保护屏端子排处将所有电流、电压、直流、跳合闸回路的端子连接在一起,并将电流回路的接地点拆开,用1000V摇表测量回路对地的绝缘电阻,其绝缘电阻应大于1.0MΩ。

然后将跳合闸回路与直流电源回路断开,用1000V摇表测量两个回路之间的绝缘,其绝缘电阻应大于1.0MΩ。

注:

该试验项目应在本装置校验完成,断路器传动试验前进行。

序号

检验项目

绝缘电阻(MΩ)

检验结果

1

交流电压回路对地绝缘

2

交流电流回路对地绝缘

3

直流电源回路对地绝缘

4

跳合闸回路对地绝缘

5

第3组和第4组之间绝缘

3、逆变电源的检验(检验结果:

正确的打“√”,否则打“×”)

试验条件:

(1)断开保护装置跳闸出口压板。

(2)试验用的直流电源应经专用双极闸刀,屏上其它装置的直流电源开关处于断开状态。

3.1逆变电源的自启动性能

※3.1.1直流电源缓慢上升时的自启动性能检验。

合上保护装置逆变电源插件的电源开关,试验直流电源由零缓慢升至80%额定值电压,此时装置面板上的“主机运行监视”、“从机运行监视”指示灯应亮。

检验结果:

△3.1.2直流电源调至直流额定电压时的自启动性能检验

将直流电源调至额定值电压,断开、合上逆变电源开关,逆变电源应能正常启动,此时装置面板上的“主机运行监视”、“从机运行监视”指示灯应亮。

检验结果:

※3.2拉合直流电源时的自启动性能

将直流电源调至80%额定电压,断开、合上逆变电源开关,此时装置面板上的“主机运行监视”、“从机运行监视”指示灯应亮。

检验结果:

4、通电初步检验(正确的打“√”,否则打“×”)

※4.1保护装置的通电自检

保护装置通电后,先进行全面自检。

自检通过后,保护装置面板上的的运行灯点亮。

此时,液晶显示屏出现短时的全亮状态,表明液晶显示屏完好。

检验结果:

※4.2检查键盘

在保护装置正常运行状态下,按“↑”键,进入主菜单,选中“修改定值”子菜单,按“确认”键。

然后,分别操作“←”、“→”、“+”、“-”、“↓”、“↑”、“确认”、“退出”键,以检验这些按键的功能正确。

检验结果:

※4.3打印机与保护装置的联机试验。

1)进行本试验之前,打印机应进行通电自检,打印机应能打印出自检规定的字符,表明打印机本身工作正常。

检验结果:

2)保护装置在运行状态下,按保护柜(屏)上的“打印”按钮,打印机便自动打印出保护装置的动作报告、定值报告和自检报告,表明打印机与微机保护装置联机成功。

检验结果:

※△4.4软件版本的核查。

在初始状态,液晶屏幕上显示软件版本号.

版本号:

核对软件版本号正确与否:

※△4.5时钟的整定与校核。

4.5.1时钟的整定。

保护装置在“运行”状态下,按“↑”键进入主菜单后,移动光标至“修改时间”,按“确认”键后进入时钟的修改和整定状态.然后进行年、月、日、时、分、秒的时间整定。

保护装置的时钟每24h误差应小于10s。

检验结果:

4.5.2时钟的失电保护功能检验。

时钟整定好后,通过断、合逆变电源开关的方法,检验在直流失电一段时间的情况下,走时仍准确。

断、合逆变电源开关至少应有5min时间的间隔。

检验结果:

5、定值整定(检验结果:

正确的打“√”,否则打“×”)

定值通知单编号:

定值整定的密码是,按次序键入‘↑↑↑↑’

※5.1整定值的整定

本项目是将定值整定通知单上的整定值输入保护装置,然后通过打印定值报告进行核对。

进行定值整定前,应选择要将定值存放在哪个区,通过“+”、“-”键来改变区号。

检验结果:

※5.1.1主机定值的整定.

按任意键进入主菜单,选中“修改定值”功能后,选择“主机定值”。

按定值整定通知单要求进行主机定值的整定。

主机定值整定完后,按“退出”键返回定值整定菜单。

检验结果:

※5.1.2从机定值的整定.

按任意键进入主菜单,选中“修改定值”功能后,选择“从机定值”。

按定值整定通知单要求进行从机定值的整定。

从机定值整定完后,按“退出”键返回定值整定菜单。

检验结果:

※5.1.3TA变比整定.

按任意键进入主菜单,选中“修改定值”功能后,选择“TA变比”。

按定值整定通知单要求进行CT变比系数的整定。

TA变比系数整定完后,按“退出”键返回定值整定菜单。

检验结果:

※5.1.4定值调整系数整定.

按任意键进入主菜单,选中“修改定值”功能后,选择“调整系数”。

按定值整定通知单要求进行调整系数的整定。

调整系数整定完后,按“退出”键返回定值整定菜单。

检验结果:

※5.1.5控制字整定.

按任意键进入主菜单,选中“修改定值”功能后,选择“控制字”。

按定值整定通知单要求进行控制字的整定。

控制字整定完后,按“退出”键返回定值整定菜单。

检验结果:

※5.1.6失灵定值整定.

按任意键进入主菜,,选中“修改定值”功能后,选择“失灵定值”。

按定值整定通知单要求进行失灵定值的整定。

失灵定值整定完后,按“退出”键返回定值整定菜单。

检验结果:

※5.1.7通讯定值整定.

按任意键进入主菜单,选中“修改定值”功能后,选择“通讯定值”。

按定值整定通知单要求进行通讯定值的整定。

通讯定值整定完后,按“退出”键返回定值整定菜单。

检验结果:

※△5.2整定值的失电保护功能检验.

整定值的失电保护功能可通过断、合逆变电源开关的方法检验,保护装置的整定值在直流电源失电后不会丢失或改变。

检验结果:

※△6、开关量输入回路检验(检验结果:

正确的打“√”,否则打“×”)

注:

尽量带实际二次回路检验

将“运行/调试”把手置调试位置,进入保护装置主菜单后,移动光标至“开入测试”功能.再分别进入“A相开入”、“B相开入”、“C相开入”子菜单,依次进行开关量的输入和断开,同时监视液晶屏幕上显示的开关量变位情况.

6.1刀闸位置

在保护屏端子排上依次短接01—16线路的I母、II母刀闸位置接点,同时监视液晶屏幕上对应的开关量变位情况。

检查结果:

6.2失灵接点

在对应的线路保护屏端子排上短接相应的失灵启动回路接点,同时监视母差保护液晶屏幕上对应的开关量变位情况。

检验结果:

※△7、模数变换系统检验(检验结果:

正确的打“√”,否则打“×”)

7.1检验零漂

要求保护装置上电半小时后才能进行本项目检验,且保护装置不输入任何交流量。

检查零漂时,要求在一段时间内(几分钟)零漂值稳定在规定范围内。

要求零漂值均在0.1In(或0.01Un)以内。

保护装置进入主菜单后,再进入“通道测试”子菜单,接着分别选择“主机通道”、“A相零漂”、“B相零漂”、“C相零漂”。

查看保护装置的电流电压各通道零漂值。

通道号

I母

II母

Ua

Ub

Uc

3U0

Ua

Ub

Uc

3U0

零漂值

通道号

I1

I2

I3

I4

I5

I6

I7

I8

零漂值

A相

B相

C相

通道号

I9

I10

I11

I12

I13

I14

I15

I16

零漂值

A相

B相

C相

检验结果:

7.2精度及线性度检查

在保护屏端子排上同时加三相电压和三相电流的方法检验三相电压和三相电流的采样数据,这时,保护装置进入主菜单后,再进入“通道测试”子菜单,接着分别选择“A相通道”、“B相通道”、“C相通道”,以便分别校验保护的三相电流和三相电压值。

调整输入交流电压分别为60V、30V、6V,电流分别为3~5Ie、Ie、0.1Ie。

要求保护装置的采样显示值与外部表计值的误差应小于±5%.

注意事项:

a)在试验过程中,保护装置可能会退出运行,“运行监视”灯可能熄灭,但不影响采样数据的校验。

b)在试验过程中,如果交流量的测量误差超过要求范围时,应首先检查试验接线、试验方法、外部测量表计等是否正确完好,试验电源是否有波形畸变,不可急于调整或更换保护装置中的元器件.

c)试验接线和方法不局限于上述方案.

d)各支路TA调整系数整定为:

母联:

线路2:

线路3:

线路4:

线路5:

线路6:

线路7:

线路8:

线路9:

线路10:

线路11:

线路12:

线路13:

线路14:

线路15:

线路16:

保护装置进入主菜单后,再进入“通道测试”子菜单,接着分别选择“主机通道”、“A相通道”、“B相通道”、“C相通道”。

查看保护装置的电流电压各通道有效值。

通道号

I母

II母

Ua

Ub

Uc

U0

U2

Ua

Ub

Uc

U2

U0

60V

30V

6V

通道号

3~5Ie

Ie

0.1Ie

A相

B相

C相

A相

B相

C相

A相

B相

C相

I母小差

II母小差

母线大差

母联电流

线路2电流

线路3电流

线路4电流

线路5电流

线路6电流

线路7电流

线路8电流

线路9电流

线路10电流

线路11电流

线路12电流

线路13电流

线路14电流

线路15电流

线路16电流

检查结果:

7.3模拟量输入的相位特性校验(U=UN,I=IN)

试验接线和加交流量方法按第二项中的试验接线和加交流量方法,交流电压和交流电流均加额定值。

这时,保护装置进入主菜单后,再进入“通道测试”子菜单,接着分别选择“A相通道”、“B相通道”、“C相通道”,以查看电流和电压的相位。

同时输入电压和电流时,保护装置采样中各相电流、电压之间相位与外部表计值的误差应不大于2°。

检验结果:

 

※△8、保护定值检验

注:

检查所有压板在退出位置

8.1母线差动保护

8.1.1差动起动元件

任选母线上的一条支路,短接支路的I母刀闸位置,通入一相大于差动定值的电流,并保证母差电压闭锁条件开放,使保护动作,检测差动定值。

相序

A相

B相

C相

定值(Icd)

动作值

8.1.2比率制动特性

短接支路1及支路2的I母刀闸位置接点。

向支路1TA和支路2TA加入方向相反、大小可调的一相电流,则差动电流为Id=|I1+I2|,制动电流为If=(|I1|+|I2|)。

检验差动保护比率制动特性。

固定1TA支路的电流不变,改变2TA支路的电流大小,并保证母差电压闭锁条件开放,直至差动保护动作。

制动系数Ks=Id/If,计算出Kr值与定值比较。

电流次数

I1

I2

差电流Id

和电流If

比率系数Ks

1

2

3

4

各测量四次,根据试验所得的数据可以作出近似下图的曲线:

Id

Id=IfKr

动作区

Idset

If

8.1.3电压闭锁元件检查

I、II母PT投切把手置投入位置,在满足比率差动元件动作的条件下,分别检验保护的电压闭锁元件中相电压、负序和零序电压定值,误差应在±5%以内。

项目

整定值

动作值

I母

II母

相低电压

Ua

Ub

Uc

负序电压

零序电压

8.2、母联保护

8.2.1母联充电保护

投充电启动开关至I段或II段位置,短接母联充电启动接点。

向母联TA通入大于母联充电保护定值的电流,母联充电保护经延时动作跳母联。

定值

动作值

Ia

Ib

Ic

母联充电I段

母联充电II段

8.2.2母联过流保护

向母联TA通入大于母联过流保护定值的电流,母联过流保护经整定延时动作跳母联。

定值

动作值

Ia

Ib

Ic

母联过流保护

8.2.3母联失灵保护

短接支路1的I母刀闸位置接点。

将支路1TA、母联TA同极性串联,通入大于差流启动门坎值的电流,模拟母线区内故障,保护向母联发跳令后,向母联TA继续通入大于母联失灵电流定值的电流,并保证两母差电压闭锁条件均开放,经母联失灵保护整定延时母联失灵保护动作切除两母线上所有的连接支路。

定值

动作值

Ia

Ib

Ic

母联失灵

8.3失灵保护

在控制字定值中投入线路失灵保护控制字及失灵方式选择控制字

8.3.1失灵保护电压闭锁元件

I、II母PT投切把手置投入位置,在分别短接I母、II母失灵开入的条件下,检验保护的电压闭锁元件中相电压、负序和零序电压定值,误差应在±5%以内。

项目

整定值

动作值

I母

II母

失灵相低电压

Ua

Ub

Uc

失灵负序电压

失灵零序电压

8.3.2失灵电流元件

在控制字定值中“失灵方式选择”设为“方式二”,并保证失灵保护电压闭锁条件开放,短接各单元分相失灵启动开入接点,分别短接相应单元的I母II母隔离刀开入接点,向相应单元对应相别TA通入大于失灵定值的电流,断路器失灵保护经跳母联时限跳开母联,经失灵时限切除相应母线的各个连接支路,分别检验失灵保护的相电流定值,误差应在±5%以内。

定值

动作值

Ia

Ib

Ic

线路失灵电流

8.4运行方式不一致

短接支路1的I母刀闸位置及支路2的II母刀闸位置接点。

将支路1TA与支路2TA反极性串联,通入大于运行方式不对应定值的电流,保护装置发“识别错误”信号。

定值

动作值

Ia

Ib

Ic

运行方式不对应

8.5电压突变

I、II母PT投切把手置投入位置,输入电压从正常电压快速降低,降低幅值大于电压突变定值时,保护发I母电压动作、II母电压动作信号。

项目

整定值

动作值

I母

II母

电压电压突变

Ua

Ub

Uc

※△9、整组试验

9.1母线差动保护

9.1.1区外故障

短接支路1的I母刀闸位置及支路2的II母刀闸位置接点。

将支路2TA与母联TA同极性串联,再与支路1TA反极性串联,模拟母线区外故障。

通入大于差动定值电流,并保证母差电压闭锁条件开放,保护起动。

检查结果:

9.1.2区内故障

短接支路1的I母刀闸位置及支路2的II母刀闸位置接点。

将支路1TA、母联TA和支路2TA同极性串联,模拟I母故障。

通入大于差动定值的电流,并保证母差电压闭锁条件开放,保护动作跳I母,“I母差动动作”灯亮。

将支路1TA和支路2TA同极性串联,再与母联TA反极性串联,模拟II母故障。

通入大于差动定值的电流,并保证母差电压闭锁条件开放,保护动作跳II母,“II母差动动作”灯亮。

同时短接支路1的I母、II母刀闸位置接点。

“互联状态”信号灯亮,重复上述区内故障,保护动作切除两母线上所有的连接支路,“I母差动动作”、“II母差动动作”灯亮。

测量母差出口保持时间,程序设定200ms。

测量时间:

检查结果:

9.2母联保护

9.2.1母联充电保护

投充电启动开关至I段或II段位置,短接母联充电启动接点。

向母联TA通入大于母联充电保护定值的电流,母联充电保护经延时动作跳母联。

“充电动作”灯亮。

测量母联充电保护延时时间。

整定值

动作值

充电一段延时

充电二段延时

检查结果:

9.2.3母联失灵保护

短接支路1的I母刀闸位置接点。

将支路1TA、母联TA同极性串联,通入大于差流启动门坎值的电流,模拟母线区内故障,保护向母联发跳令后,向母联TA继续通入大于母联失灵电流定值的电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