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初中学生毕业水平考试科学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866482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2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绍兴市初中学生毕业水平考试科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浙江省绍兴市初中学生毕业水平考试科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浙江省绍兴市初中学生毕业水平考试科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浙江省绍兴市初中学生毕业水平考试科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浙江省绍兴市初中学生毕业水平考试科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浙江省绍兴市初中学生毕业水平考试科学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浙江省绍兴市初中学生毕业水平考试科学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浙江省绍兴市初中学生毕业水平考试科学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浙江省绍兴市初中学生毕业水平考试科学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浙江省绍兴市初中学生毕业水平考试科学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浙江省绍兴市初中学生毕业水平考试科学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浙江省绍兴市初中学生毕业水平考试科学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浙江省绍兴市初中学生毕业水平考试科学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浙江省绍兴市初中学生毕业水平考试科学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浙江省绍兴市初中学生毕业水平考试科学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浙江省绍兴市初中学生毕业水平考试科学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浙江省绍兴市初中学生毕业水平考试科学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浙江省绍兴市初中学生毕业水平考试科学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浙江省绍兴市初中学生毕业水平考试科学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浙江省绍兴市初中学生毕业水平考试科学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绍兴市初中学生毕业水平考试科学试题.docx

《浙江省绍兴市初中学生毕业水平考试科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绍兴市初中学生毕业水平考试科学试题.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省绍兴市初中学生毕业水平考试科学试题.docx

浙江省绍兴市初中学生毕业水平考试科学试题

2018 年浙江省绍兴市初中学生毕业水平考试科学试题

本卷可能用到的公式和相对原子质量:

 密度:

ρ =m/v 号速度:

u=S/t压强:

P=F/sF

欧姆定律:

I=U/R功:

W=Fs功率:

P=W/t重力:

G=mg浮力:

F 浮=G 排液=ρ 液 gV 排

电功:

W=UIt电功率:

P=UI杠杆平衡条件:

F1l1=F2l2ρ 水=1.0×103 千克/米 3

9=10 牛/千克H-1C-12C1-35.5N-140-16

试卷Ⅰ

一、选择题(本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80 分。

下列各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从 2018 年 6 月 1 日起,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

大量使用塑

料袋,不仅严重浪费资源,也会直接造成

(A)温室效应(B)白色污染(C)大气污染(D)赤潮

2.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的放置方法正确的是

 

3.下列饮食习惯科学的是

(A)多吃肉,少吃蔬菜、水果(B)多饮用纯净水,少饮用矿泉水

(C)为了防止变胖,不吃含脂类食品(D)合理摄入营养,注意膳食平衡

4.如图为 2018 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标识。

下列做法不符合该主题的是

(A)大力发展地铁、轻轨电车等城市公共交通

(B)把废旧电池丢弃到远离城市的地方

(C)用太阳能发电系统为奥运会主会场“鸟巢”供电

(D)对小汽车的废气排放量做出严格限制

5.下列符合生物学意义的食物链是

(A)蝉一螳螂一鹰(B)草一鹰一兔

(C)草一兔一鹰(D)草一兔一鹰

 

6.2018 年 2 月,我国南方许多地区遭遇了严重的雪灾,

人们采取了许多防滑措施。

下列各项中不是通过增加接

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是

(A)在汽车轮胎上装上防滑链 (B)在结冰的路面上铺

上稻草

(C)骑自行车时在车上安放些重物,

(D)行走时穿上底面花纹深的鞋

7.与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有关的青春期特点是

(A)身体迅速长高(B)生殖器官发育(C)大脑的兴奋性较强(D)出现第二性征

8.如图,分别用大小相等的力拉和压同一弹簧。

该实验表明,弹

簧受力产生的效果与力的

(A)大小有关(B)作用点有关

(C)方向有关(D)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

9.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用燃着的蜡烛检查煤气管道是否漏气

(B)用食醋清洗水壶中的水垢

 

(C)用食盐腌制肉类

(D)用铝合金制作门窗框架

10.下面方框中的四个图像,其中一个是福娃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中的像,你认为应当是

 

11.下列四幅实验装置图所反映的原理,对电动机的发明有直接影响的是

 

12.“好得快”有效成分的化学式为 CH。

CH。

Cl,当“好得快”喷洒到受伤部位时,由于

迅速挥发使局部皮肤表面温度骤降,知觉减退,从而起到局部麻醉作用。

下列关于CH。

CH。

Cl 的说法合理的是

(A)它由 3 个元素组成

(B)其中碳、氢、氯的原子个数比为 1:

5:

2

(C)其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碳元素的质量分数(D)它的沸点低于水的沸点

13.下列除杂(括号内是杂质)所选试剂合理的是

(A)Cu(Fe)稀盐酸(B)C02 气体(HCl)氢氧化钠溶液

(C)CuO(Cu)稀硫酸(D)Na2S04 溶液(Na2C03)氯化钡溶液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月球、火星都是环绕太阳转动的行星

(B)流水、风、冰川都是导致地形变化的外力因素

(C)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都是以月相变化周期为依据确定的

(D)大爆炸宇宙论、大陆板块构造学说、太阳系形成的星云说都是得到证实的科学结论

15.如图,对于水中正在上升的气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泡受到水的压强变小、浮力变小

(B)气泡受到水的压强变小、浮力变大

(C)气泡受到水的压强变大、浮力变小

(D)气泡受到水的压强变大、浮力变大

16.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新陈代谢只在神经系统调节下进行

(B)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都是通过反射弧实现的

(C)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基本结构单位都是神经元

(D)在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下,激素通过血液循环参与调节

17.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装片过程中的

两个视野,从视野甲到视野乙的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移动装片,转动粗准焦螺旋

 

(B)转动转换器,转动细准焦螺旋

(C)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转动细准焦螺旋(D)调节光圈,转动转换器,转动粗准焦螺旋

18.某温度下,一杯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欲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改变,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A)加入硝酸钾晶体(B)恒温蒸发溶剂(C)降低温度(D)升高温度

19.根据通电螺线管周围存在磁场(如图甲)的实验事实,某同学对地磁场产生的原因提出了

一个假说:

地磁场是由绕地球的环形电流引起的。

下图乙中符合他假说的模型是

 

甲乙

 

20.小敏利用“压敏电阻的阻值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的性质,设计了判断物体运动状

态的装置。

其工作原理如图(a)所示,电源、电流表、定值电阻和压敏电阻由导线连接成一

个串联电路,压敏电阻和一块挡板固定在绝缘小车上,中间放置一个可活动的绝缘球,压敏

电阻不受力时,电流表示数为厶,小车运动状态变化会引起电流表示数变化。

如图(b)所示

是某次小车向右作直线运动时电流

随时间变化图象。

下列有关该次小车运动状态的判

断正确的是

(A)0 到 t1 时间内,小车速度变大

(B)t1 到 t2 时间内,小车速度不变

(C)t2 到 t3 时间内,小车速度变大

(D)t3 到 t4 时间内,小车速度变小

试  卷  Ⅱ

二、简答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空 3 分,共 60 分)

21.2018 年 5 月 17 日,象征着和平和友谊的北京奥运圣火终于在全市人民的热切盼望中来

到了古城绍兴 116 点 06 分,火炬传递从大禹陵出发,途经治

水广场、书圣故里等,l7 点 56 分到达终点城市广场,全程约

16.88 公里。

(1)由图可见,大禹陵在城市广场的_________方向;

(2)火炬传递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米/秒(计算结果保留 2

位小数);

(3)火炬的燃料为丙烷(C3H8),丙烷属于_________ (选填“有

机物”或“无机物”)。

22.患近视眼病的人,应配戴_________透镜制作的眼镜校正;

戴眼镜的人冬天进入暖和的房问时,常常发生镜片模糊的现象,这是由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下表是对长期使用两种肥料的农田中 4 类土壤动物的物种数的调查数据。

样地

有机肥田

跳虫类(种/米2)

lO

蜱螨类(种/米2)

38

线蚓类(种/米2)

40

线虫类(种/米2)

19

 

化月巴田416187

化肥田与有机肥田相比较,土壤动物物种的_____________减少,但施加未经处理的人畜粪

便,会对土壤产生污染。

24.现有 10 种物质:

铁、铜、木炭、Cu0、CaC032、H2S04、Ba(OH)2、NaOH、NaCl 和 AgCl。

(1)有人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如下分类,请在表中相应的位置指出分类的标准。

分类

类别一:

铁、铜、木炭

类别二:

Cu0、CaC03、H2 S04、Ba(OH)2、NaOH、NaCl、AgCl

分类标准

从单质和化合物分

类别一:

铁、铜、木炭、Cu0、CaC03、AgCl

类别二:

H2S04、Ba(OH)2、NaOH、NaCl

(2)请你从上述 10 种物质中任选反应物,写出一个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如图是大豆种子萌发成幼苗过程中干重的变化曲线。

0B 段干

重减少是因为大豆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消耗掉了贮存在

__________中的有机物。

幼苗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始

于图中的__________点。

26 .番茄用开水烫过后可以撕去一层薄薄的皮,这层皮属于

__________组织。

切开番茄,有许多汁液流出,这些汁液来自细

胞结构中的__________。

27.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中,电源电压保持6 伏不变。

闭合开关 S 后,当滑动变阻器滑片 P

向 B 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将(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当滑片 P 在滑动变

阻器的某位置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分别如图乙所示,则电阻 R。

的阻值是欧。

 

28.小明在复习时注意到 H。

和 CO 在性质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他总结如下:

 

H2和CO

共同性质

均能与Cu0发生置换反应

化学反应方程式

 

CuO+H2 △ Cu+H2O; CuO+C0 △ Cu+C02

均能在空气(氧气)中燃烧

2H2+O2

点燃                    点燃

2CO2

 

(1)上述总结中有一处错误,请在错误之处下面划“﹏﹏”;

(2)请帮助小明归纳出 1 条 H2 和 C0 共同的用途________________。

29.庆“六一”趣味运动会中,小敏和小王分别把图甲中三个质量均为 1 千克、边长为 30

厘米的均质正方体泡沫塑料块按图乙堆叠起来。

小敏和小王叠起这堆正方体泡沫塑料块,每

人至少要做功________________焦。

比赛中小敏快于小王完

成堆叠,则堆叠过程中小敏做功的功率 ________________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小王。

 

30.向硫酸铜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 NaOH 溶液,产

生沉淀的质量与所滴人 NaOH 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则 C

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填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 4 小题,每空 2 分,共 30 分).

31.进行科学研究常常要借助实验器材和运用科学方法。

(1)

在地球上观察月球表面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 ;

(2)如图所

示,甲、乙两种使用测电笔的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

(3)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导体电阻的实验中,采用多次测量,

求平均值的方法,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4)用等高线地形图把高低起伏的地形在平面上表示,图中的 A

处表示

3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习了双氧水分解制氧气的实验后,

知道催化剂(Mn02)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到底还有哪些因素与化

学反应速率有关呢?

【小组讨论】:

甲同学观点:

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质量分数

有关乙同学观点:

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温度有关丙同学观点:

【设计实验】:

他们设计并进行了以下 4 次实验

 

实验次数H202溶液H202溶液催化剂 反应温度

质量分数%用量/毫升 (Mn02) 甩 量 //℃

 

收集气体  所需时间/秒

体积/毫升

①30

②15

③5

④30

5

2

2

5

O

0.1

0.1

O

85

20

20

55

2

2

2

2

3.8

2.8

7.4

10.5

 

(1)请你写出第②次实验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

(2)②和③实验证明甲的观点是正确的, _________实验证明乙的观点是正确的 (填字母);

A.①和②8.③和④C.①和④

(3)由以上实验还能得出:

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应温度越高或反应物的质量分数越大,则反

应速率_________;

(4)通过查阅资料,他们还发现许多金属盐 (如 FeCl。

CuS0。

等)对双氧水的分解具有催化作用。

那么,铁盐和

铜盐的催化作用哪个强呢 ?

他们设计了如图的实验,并以

两支试管中产生气泡的快慢来判断结果,小聪同学提出将

CuS0。

溶液改为 CuCl。

溶液更合理。

仿照小聪思路,你认

为还可以作何改进?

 _________。

33.为了解环境因素对维生素 C 含量的影响,从而更好地保存有关食物,某兴趣小组同

学根据维生素 C 可使高锰酸钾(KMn0;)溶液褪色的原理,进行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

编号维生素C溶液的处理方法

1放置于室内暗处0.5小时

使40毫升KMn04溶液褪色的平均滴数

15

 

2强烈阳光直射5小时后,放置于室内暗处0.5小时22

3煮沸l0分钟后,放置于室内暗处0.5小时21

 

(1)他们探究了___________对维生素 C 含量的影响;

(2)他们的探究对我们启示是:

在贮存富含维生素 C 的食物时,应________________,

以防止其中的维生素 C 过量流失,降低食物的营养价值;

(3)为了解维生素 C 的化学性质,他们用 pH 试纸测得该维生素 C 溶液的 pH 在 1 至 2 之

间,说明维生素 C 具有________________性。

34.小敏、小颖和小青在玩荡秋千时,感到秋千往返摆动

时间有规律。

于是对“哪些因素决定秋千往返摆动的时间”提

出下列猜想,小敏猜想:

可能由秋千的绳长决定;小颖猜想:

可能由人与秋千坐垫的总质量决定;小青猜想:

可能由秋千摆

动幅度(摆动中人离开中心的最大距离)决定。

于是进行了如图

实验,一细绳一端拴一小球,一端固定,让小球自由往返摆动,

并记录数据如下表。

 

实验小球到固定点小球质摆动幅小球往返摆动

小球往返摆动

序号距离l(摆长)/米量/克

度/米   20次的时间/秒

一次的时间/秒

10.7

21.0

31.0

41.0

51.3

20      0.O5    33.2

20    0.08      39.7

30      0.O5    39.8

30      0.O8    39.7

20      0.O5    45,3

1.7

2.O

2.O

2.0

2.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要完成上述实验,除如图器材外,还必需的实验器材是:

天平、

(2)从本次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小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由__________决定;

(3) 实 验发 现, 小球只 能 摆动 一 段时 间。

 你认 为 造成 小 球停 下来 的原 因 可能 是

__________;

(4)摆钟是利用本实验的原理制成的。

某一摆钟变慢了,要调准它,应将摆钟的摆长调

__________ (选填“长”或“短”)。

四、分析计算题(本题共 4 小题,35 小题 4 分,36、37 小题各 8 分,38 小题 l0 分,共 30

分)

35.一位农民种植的某块农田小麦产量总是比邻近地块的低。

观察比较后,发现此农田

的小麦长得矮小、容易倒伏、叶片上有斑点。

农民将该块肥力均匀的农田分成面积相等的五小块,进行田间实验。

除施肥不同外,其

他田问管理措施相同。

实验结果如下表:

地块田乙丙丁戊

施肥情况(等质量)尿素[CO(NH2)2]

小麦收获量(千克)55.56

磷酸二氢钾  磷酸二氢铵  硫酸铵  不施肥

69.26       56.88     55.44   55.11

 

比较甲、乙、丁、戊可知,该农田可能缺少的元素是__________,比较乙和丙可判断该

农田缺少的元素是__________。

36.氮氧化物(如 N02、N0 等)进入大气后,不仅会形成硝酸型酸雨,还可能形成光化学

烟雾。

因此必须对含有氮氧化物的废气进行处理。

(1)用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废气中的氮氧化物。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02+NO+2NaOH 一

2NaN0。

+H。

O,产物 NaN0。

中 N 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已知“HN02”读作“亚硝酸”,

则 NaN02 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汽车尾气中含有 N0 和 C0,消除这两种物质对大气污染的方法是安装催化转化器,

使它们发生反应生成 N2 和 C0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氨气(NH3)也可用来处理氮氧化物。

例如,氨气与二氧化氮反应:

8NH3+6N02=7N2+12H2O。

若某工厂排出废气中 NO2 含量为 0.5%(体积分数),则处理 1.0×103 米 3 这种废气,需要多

少千克氨气(假设此时 N02 气体的密度为 2.0 克/升,计算结果保留 2 位小数)?

37.生活在高原的人们常用高压锅煮食物,这是由于高原地区的大气压较___________。

下是电压力锅和它的工作电路图,R1 为工作时的加热电阻,标有额定功率为 800W。

R2 为保温

保压电阻,且 R2=2R1,S1 为压力开关,当压

强达到设定值时 S1 会自动断开,S2 为限时开

关,可以设定加热时间。

求:

(1)当锅内气压为 110 千帕时,锅内气

体对锅盖(400 厘米 2)的压力多大?

(2)正常工作时,R1 阻值多大?

(3)若用此电压力锅煮骨头汤,S2 限时 60 分钟。

S1、S2 同时闭合,工作 30 分钟后,S1

达到限压值断开,S1 闭合至限时结束。

此过程中共消耗多少电能?

 

38.2018 年 5 月 12 日 14 时 28 分,中国汶川发生了 8.0 级大地震。

党和政府立刻作出重

要部署,一场围绕“救人为本”的抗震救灾工作迅速有序展开。

地震无情人有情,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

(1)减少地震给人类造成灾难的关键是提高人类防震抗灾能力,下列措施可以减少地震

灾害的是:

A.提高地震预报水平B.建造抗震

建筑物

C.发生地震时,跑到空旷处或躲到面

积较小的房间

(2) 如图是正在救灾现场工作的挖掘

机,画出图中放大部分杠杆的动力、动力臂

和阻力臂;

(3)救援的最佳时间应在震后 72 小时以内。

长时间缺水是威胁生命的最重要原因,下列

有关水与生命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A.水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

B.体内营养物质和废物都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进行运输

C.被埋废墟下的人不但得不到水分补充,还会继续通过呼吸、皮肤和泌尿系统而不断

散失水分

(4)对在地震中引起皮肤外伤人员,应及时注射破伤风疫苗,按传播途径分类,破伤风

属于——传染病;对大量失血的 A 型血伤者,应该输________________型血最好;

(5)本次灾区消毒多采用“84”消毒液。

市售“84”消毒液溶质的质量分数较高,实际

 

使用时,质量分数一般为 0.2%~0.5%。

若需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0.5%的消毒液,取

100 毫升原液加水至 1000 毫升即得,那么若要配制质量分数为 0.2%的消毒液 16 升,需要

取原液___________毫升(消毒液密度均取 1 克/毫升)。

 

2018 年浙江省绍兴市初中学生毕业水平考试科学试题

科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80 分。

下列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123456789i0

答案BADBDCCCAB

 

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DDABBDCCAC

二、简答题(本题共10小题,每空3分,共60分)

21.

(1)东南

(2)2.56(3)有机物

22.凹室内水蒸汽遇冷镜片液化而造成

23.多样性(或数量)生物

24.

(1)从是否可溶分类

(2)CuO+H2S04=CuS04+H20(或Ba(OH)2+H2S04=BaS04↓+2 H20或2NaOH+H2S04=Na2S04+2H20)

25.子叶B

26.保护液泡(或细胞质)

27.变小 11

28.均能与Cu0发生与置换反应做燃料或冶炼金属(做还原剂)

29.9大于

30.NaCl、Na2S04、NaOH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30分)

31.

(1)天文望远镜

(2)乙(3)减小实验误差(4)鞍部

Mn02

32.

(1)2H202==2H2O+02↑

(2)C

(3)越大

(4)把FeCl3溶液改为Fe2(S04)3溶液

33.

(1)光照、温度

(2)避光、低温(3)酸

34.

(1)刻度尺、秒表

(2)小球到固定点距离

(3)机械能有?

肖耗或受到摩擦或受到空气阻力等(4)短

四、分析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第35小题4分,第36、37小题各8分,第38小题l0分,共30

分)

35.磷元素、钾元素钾元素

36.

(1)+3价亚硝酸钠

催化剂

(2)2NO+2C0==N2+2C02

(3)解:

M=ρV=2.0克/分米3×1×106分米3×0.5%=1×104克=l0千克

设氨气的质量为X

8NH3+6NO2=7N2+12H20

136276

X10千克

136/276=x/10千克

X=4.93千克

答:

氨气的质量为4.93千克

37.低

(1)F=pS=1.10×105帕×400×10-4米2=4400牛

(2)R1=U2/P1=(220伏)2/800瓦=60.5欧

(3)W=W1+W2=P1tl+P2t2

=800瓦×l800秒+400瓦×3600秒=2.88×106焦

 

答:

(1)压力是4400牛;

(2)R1阻值为60.5欧;

(3)共消耗2.88×106焦电能。

38.

(1)ABC

 

(2)如图

(3)ABC

(4)体表A

(5)64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