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会悬空的纸盒娃娃》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86807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8.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科学《会悬空的纸盒娃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大班科学《会悬空的纸盒娃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大班科学《会悬空的纸盒娃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大班科学《会悬空的纸盒娃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大班科学《会悬空的纸盒娃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大班科学《会悬空的纸盒娃娃》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大班科学《会悬空的纸盒娃娃》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大班科学《会悬空的纸盒娃娃》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大班科学《会悬空的纸盒娃娃》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大班科学《会悬空的纸盒娃娃》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大班科学《会悬空的纸盒娃娃》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大班科学《会悬空的纸盒娃娃》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大班科学《会悬空的纸盒娃娃》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班科学《会悬空的纸盒娃娃》教案.docx

《大班科学《会悬空的纸盒娃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科学《会悬空的纸盒娃娃》教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班科学《会悬空的纸盒娃娃》教案.docx

大班科学《会悬空的纸盒娃娃》教案

大班科学《会悬空的纸盒娃娃》教案

大班科学《会悬空的纸盒娃娃》教案1

活动目标:

1.发现纸盒悬空的现象,体验探究的乐趣。

2.探索让"纸盒悬空最多"的方法,感知纸盒悬空现象与重心的位置、辅助材料的轻重有关。

活动重点:

探索让"纸盒悬空最多"的方法。

活动难点:

感知纸盒悬空现象与重心的位置、辅助材料的轻重有关。

活动准备:

1.自制纸盒娃娃、音乐。

2.辅助材料:

石块、木块、塑料。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1.出示纸盒娃娃,引题:

有一个很特别的杂技团要在我们班作精彩演出。

他要给我们表演杂技--悬空,你们猜他能成功吗?

2.教师演示成功的"纸盒娃娃的杂技",提示:

他能用这么少的部分把身体悬空,你们的纸盒娃娃会不会悬空呢?

二、发现纸盒的悬空现象1.设问:

你们的纸盒娃娃能悬空吗?

2.幼儿探索(教师提供"木块"让幼儿自发尝试悬空的方法:

纸盒一头放在桌子的边沿,一头悬空)3.交流:

你是怎么让他悬空的?

三、探索让纸盒悬空最多的方法1.设问:

用什么方法能让纸盒悬空最多?

2.幼儿探索(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运用现有材料,探索让纸盒悬空最多的方法,体验到悬空现象与重心的位置有关。

)3.幼儿交流让纸盒悬空最多的方法。

4.小结:

木块在纸盒顶端能让纸盒悬空最多。

四、比较借助不同材料后的悬空现象。

1.设问:

每种材料都去试一试,你能发现什么?

2.幼儿探索。

(引导幼儿比较借助不同材料让纸盒悬空最多现象,发现悬空现象与辅助材料的轻重有关。

)3.交流:

你用三种材料比较以后,发现了什么?

4.小结:

纸盒里的东西越重,纸盒悬空越多。

五、迁移经验,感受身体重心1.导入:

纸盒娃娃的表演完了,现在轮到我们小朋友来表演杂技《椅子上的单脚舞蹈》

2.要求:

只用一只脚站在椅子上,另一只脚悬在椅子外,肢体表演各种动作。

3.幼儿表演并体验单脚悬空的感觉。

大班科学《会悬空的纸盒娃娃》教案2

活动目标:

1。

发现纸盒悬空的现象,体验探究的乐趣。

2。

探索让"纸盒悬空最多"的方法,感知纸盒悬空现象与重心的位置、辅助材料的轻重有关。

3。

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4。

学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活动重点:

探索让"纸盒悬空最多"的方法。

活动难点:

感知纸盒悬空现象与重心的位置、辅助材料的轻重有关。

活动准备:

1。

自制纸盒娃娃、音乐。

2。

辅助材料:

石块、木块、塑料。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

出示纸盒娃娃,引题:

有一个很特别的杂技团要在我们班作精彩演出。

他要给我们表演杂技――悬空,你们猜他能成功吗?

2。

教师演示成功的"纸盒娃娃的杂技",提示:

他能用这么少的部分把身体悬空,你们的纸盒娃娃会不会悬空呢?

二、发现纸盒的悬空现象

1。

设问:

你们的纸盒娃娃能悬空吗?

2。

幼儿探索(教师提供"木块"让幼儿自发尝试悬空的方法:

大。

考吧。

幼。

师网出处纸盒一头放在桌子的边沿,一头悬空)

3。

交流:

你是怎么让他悬空的?

三、探索让纸盒悬空最多的方法

1。

设问:

用什么方法能让纸盒悬空最多?

2。

幼儿探索(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运用现有材料,探索让纸盒悬空最多的方法,体验到悬空现象与重心的位置有关。

3。

幼儿交流让纸盒悬空最多的方法。

4。

小结:

木块在纸盒顶端能让纸盒悬空最多。

四、比较借助不同材料后的悬空现象。

1。

设问:

每种材料都去试一试,你能发现什么?

2。

幼儿探索。

(引导幼儿比较借助不同材料让纸盒悬空最多现象,发现悬空现象与辅助材料的轻重有关。

3。

交流:

你用三种材料比较以后,发现了什么?

4。

小结:

纸盒里的东西越重,纸盒悬空越多。

五、迁移经验,感受身体重心

1。

导入:

纸盒娃娃的表演完了,现在轮到我们小朋友来表演杂技《椅子上的单脚舞蹈》

2。

要求:

只用一只脚站在椅子上,另一只脚悬在椅子外,肢体表演各种动作。

3。

幼儿表演并体验单脚悬空的感觉。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层次清晰,幼儿在活动中通过说一说、猜一猜、试一试、记一记、比一比等,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活动气氛非常活跃,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在幼儿的探索过程中我充分让幼儿自己去探索和发现,把主动权留给孩子,而我则只是一个观察者和引导者。

活动一开始,我就以提问“为什么两个纸盒娃娃悬空的程度会不一样”充分调动幼儿的把主动权交给孩子,让他们说说自己的想法,孩子们说出的猜测有些出乎了我的意料,可见孩子们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

在猜一猜的过程中允许孩子有不一样的意见教师及时进行记录,这样当孩子探究过后也可以有一个比较。

而孩子们最感兴趣的莫过于动手尝试借助各种材料让纸盒娃娃悬空了,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都能积极尝试各种材料,并细致观察结果进行记录,对于大班下学期的幼儿来说已经有较好的观察、记录的能力了,所以在今后的活动中我们将尽可能多为幼儿提供记录的机会,帮助幼儿养成及时记录的习惯。

结合我的个人子课题《探究式活动中问题的提出》在活动中我以开放式问题“为什么两个纸盒娃娃会悬空的不一样多呢?

”探讨式提问“你们觉得哪些谁能让纸盒娃娃悬空最多?

”进展式提问“这边都记录好了,那这一格中应该怎样记录呢?

”,通过这一些列的提问激发幼儿对探索活动的兴趣,整个过程中教师只是引导者和支持者,当孩子们经过自己的操作、观察发现不同材料可以让纸盒娃娃悬空到不同程度并记录下来时,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了他们学习的过程,即在解决问题中获取经验的过程。

大班科学《会悬空的纸盒娃娃》教案3

活动目标

1、发现纸盒悬空的现象,体验探究的乐趣。

2、探索让纸盒悬空最多的方法。

重难点

探索让纸盒悬空最多的方法。

活动准备

自制纸盒娃娃、辅助材料:

铁块、木块、塑料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出示纸盒娃娃,引题:

有一个很特别的杂技团要在我们班作精彩演出。

纸盒娃娃要表演的节目叫《悬空》。

我们看它会不会成功,(教师操作)

师:

啊,成功了。

老师的纸盒娃娃成功了,你们的纸盒娃娃会不会成功呢?

找个纸盒娃娃表演一下。

二、幼儿探索,发现纸盒的悬空现象

1、设问:

你们的纸盒娃娃能悬空吗?

2、幼儿探索

3、交流:

你是怎么让他悬空的?

三、幼儿探索让纸盒悬空最多的.方法

1、设问:

用什么方法能让纸盒悬空最多?

2、幼儿探索

3、交流:

用什么方法能让纸盒悬空最多?

四、幼儿比较借助不同材料后的悬空现象

1、设问:

每种材料都去试一试,你能发现什么?

2、幼儿探索、记录

3、交流:

你用三种材料比较以后,发现了什么?

(在第三次探索中比较借助不同材料后的悬空现象,发现悬空现象与辅助材料的轻重有关。

大班科学《会悬空的纸盒娃娃》教案4

活动目标:

1.发现纸盒悬空的现象,体验探究的乐趣。

2.探索让"纸盒悬空最多"的方法,感知纸盒悬空现象与重心的位置、辅助材料的轻重有关。

3.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4.学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活动重点:

探索让"纸盒悬空最多"的方法。

活动难点:

感知纸盒悬空现象与重心的位置、辅助材料的轻重有关。

活动准备:

1.自制纸盒娃娃、音乐。

2.辅助材料:

石块、木块、塑料。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出示纸盒娃娃,引题:

有一个很特别的杂技团要在我们班作精彩演出。

他要给我们表演杂技--悬空,你们猜他能成功吗?

2.教师演示成功的"纸盒娃娃的杂技",提示:

他能用这么少的部分把身体悬空,你们的纸盒娃娃会不会悬空呢?

二、发现纸盒的悬空现象

1.设问:

你们的纸盒娃娃能悬空吗?

2.幼儿探索(教师提供"木块"让幼儿自发尝试悬空的方法:

纸盒一头放在桌子的边沿,一头悬空)

3.交流:

你是怎么让他悬空的?

三、探索让纸盒悬空最多的方法

1.设问:

用什么方法能让纸盒悬空最多?

2.幼儿探索(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运用现有材料,探索让纸盒悬空最多的方法,体验到悬空现象与重心的位置有关。

3.幼儿交流让纸盒悬空最多的方法。

4.小结:

木块在纸盒顶端能让纸盒悬空最多。

四、比较借助不同材料后的悬空现象。

1.设问:

每种材料都去试一试,你能发现什么?

2.幼儿探索。

(引导幼儿比较借助不同材料让纸盒悬空最多现象,发现悬空现象与辅助材料的轻重有关。

3.交流:

你用三种材料比较以后,发现了什么?

4.小结:

纸盒里的东西越重,纸盒悬空越多。

五、迁移经验,感受身体重心

1.导入:

纸盒娃娃的表演完了,现在轮到我们小朋友来表演杂技《椅子上的单脚舞蹈》

2.要求:

只用一只脚站在椅子上,另一只脚悬在椅子外,肢体表演各种动作。

3.幼儿表演并体验单脚悬空的感觉。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层次清晰,幼儿在活动中通过说一说、猜一猜、试一试、记一记、比一比等,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活动气氛非常活跃,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在幼儿的探索过程中我充分让幼儿自己去探索和发现,把主动权留给孩子,而我则只是一个观察者和引导者。

活动一开始,我就以提问“为什么两个纸盒娃娃悬空的程度会不一样”充分调动幼儿的把主动权交给孩子,让他们说说自己的想法,孩子们说出的猜测有些出乎了我的意料,可见孩子们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

在猜一猜的过程中允许孩子有不一样的意见教师及时进行记录,这样当孩子探究过后也可以有一个比较。

而孩子们最感兴趣的莫过于动手尝试借助各种材料让纸盒娃娃悬空了,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都能积极尝试各种材料,并细致观察结果进行记录,对于大班下学期的幼儿来说已经有较好的观察、记录的能力了,所以在今后的活动中我们将尽可能多为幼儿提供记录的机会,帮助幼儿养成及时记录的习惯。

结合我的个人子课题《探究式活动中问题的提出》在活动中我以开放式问题“为什么两个纸盒娃娃会悬空的不一样多呢?

”探讨式提问“你们觉得哪些谁能让纸盒娃娃悬空最多?

”进展式提问“这边都记录好了,那这一格中应该怎样记录呢?

”,通过这一些列的提问激发幼儿对探索活动的兴趣,整个过程中教师只是引导者和支持者,当孩子们经过自己的操作、观察发现不同材料可以让纸盒娃娃悬空到不同程度并记录下来时,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了他们学习的过程,即在解决问题中获取经验的过程。

大班科学《会悬空的纸盒娃娃》教案5

活动目标:

1.发现纸盒悬空的现象,探索将纸盒悬空最多的方法,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

2.能将探索的结果记录下来并用完整的话大胆讲述。

3.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4.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重点难点:

探索让纸盒悬空最多的方法。

活动准备:

1.自制纸盒娃娃、辅助材料:

石头、木块、塑料板。

2.大的记录表,幼儿人手一张小的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玩纸盒娃娃悬空的游戏,激发幼儿兴趣。

出示纸盒娃娃,今天老师带来了纸盒娃娃,这个纸盒娃娃要给我们表演一个节目叫《悬空》,你们知道什么叫悬空吗?

(悬空就是纸盒娃娃的一部分在桌子的外面)。

那你们觉得它能成功吗?

我请一个小朋友来试一试。

(孩子将没有装东西的纸盒娃娃悬空)我这里还有一个纸盒娃娃它也来表演悬空啦,看看它能不能成功?

(教师将装有东西的纸盒娃娃悬空)看看它们悬空的有什么不一样?

为什么都是纸盒娃娃我的能悬空这么多呢?

(里面装了东西)对了,老师的纸盒娃娃里面装了东西,所以他能悬空更多。

(分析:

通过两个纸盒娃娃的悬空表演,让孩子主动发现两个娃娃悬空的程度不同,同时结合教师开放式的提问引导幼儿大胆想象,讲述自己的想法,发展幼儿的思维,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幼儿操作,发现悬空最多的方法。

老师为你们也准备了纸盒娃娃和一些小木块,请你也去和纸盒娃娃玩一玩悬空的游戏,想想看怎样做才能让纸盒娃娃悬空的最多?

谁来说说你是怎样让纸盒娃娃悬空最多的?

请一个幼儿来示范,教师讲解:

要将放进去的木块让木块在最下面,然后慢慢移动到它正好能稳稳站住的地方,轻轻地放手,就可以悬空的最多了。

(分析:

这个环节是本次活动的一个重难点,我没有直接告诉孩子怎样做才能让纸盒娃娃悬空最多,而是采用让孩子去尝试、发现的方法,真正做到幼儿探究在前,教师小结在后,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幼儿比较借助不同材料后的悬空现象,并记录操作结果。

1.老师这里还准备了木块、塑料板和石头,请你们猜猜看这些材料谁可以让纸盒悬空最多呢?

(幼儿猜测)悬空最多可以用什么来表示?

教师记录在大的记录表上。

2.那到底是谁让纸盒悬空最多呢,我们等一会儿去试一试,每一种材料放进去都让它悬空最多,然后看看在纸盒娃娃数字几的地方,把这个数字记录在这种材料边上的空格里,等三种材料都试好了以后在记录这一栏,那这里是什么意思呢?

请下朋友说一说,对了这里是给它们比比分别得了第几名,悬空最多的是第一名,可以写数字1;接下来是第二名,悬空最少的是第三名,现在我们我们就去试试吧。

3.幼儿第三次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分析:

运用猜测的方法可以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由于孩子有说过容易忘的特点所以教师的记录显得尤为重要,这样一来可以让孩子们记住自己的猜测,同时在孩子们实践过后也可以有一个比较。

在猜测后,孩子们都跃跃欲试,为了满足幼儿的探究欲望,我提供了人手一份的操作材料和一张记录表,因为记录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同时也可以将孩子们的操作结果展现出来为介绍自己的操作打下了基础。

四、幼儿介绍自己的记录结果。

谁来介绍一下你的操作结果,幼儿在视频上展示记录表。

什么材料让纸盒娃娃悬空最多?

是第几名?

(分析:

当幼儿完成记录表后,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了解到同伴的操作结果,我将孩子们的记录表进行了展示,同时让幼儿观察、发现记录结果存在的差异,然后将孩子们的统一意见记录在大的记录表上,帮助幼儿归纳、小结。

活动延伸:

原来纸盒娃娃能悬空多少和里面所装的物体有关,纸盒里的东西越重纸盒就悬空越多,下课以后老师会把这些纸盒娃娃放到科学区,小朋友可以再去找一些材料来试一试,看看还有什么材料能纸盒悬空的更多呢?

(分析:

通过这样一个提问,可以激发幼儿继续探究的兴趣,让孩子的探究活动更为积极、主动。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层次清晰,幼儿在活动中通过说一说、猜一猜、试一试、记一记、比一比等,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活动气氛非常活跃,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在幼儿的探索过程中我充分让幼儿自己去探索和发现,把主动权留给孩子,而我则只是一个观察者和引导者。

活动一开始,我就以提问“为什么两个纸盒娃娃悬空的程度会不一样”充分调动幼儿的把主动权交给孩子,让他们说说自己的想法,孩子们说出的猜测有些出乎了我的意料,可见孩子们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

在猜一猜的过程中允许孩子有不一样的意见教师及时进行记录,这样当孩子探究过后也可以有一个比较。

而孩子们最感兴趣的莫过于动手尝试借助各种材料让纸盒娃娃悬空了,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都能积极尝试各种材料,并细致观察结果进行记录,对于大班下学期的幼儿来说已经有较好的观察、记录的能力了,所以在今后的活动中我们将尽可能多为幼儿提供记录的机会,帮助幼儿养成及时记录的习惯。

结合我的个人子课题《探究式活动中问题的提出》在活动中我以开放式问题“为什么两个纸盒娃娃会悬空的不一样多呢?

”探讨式提问“你们觉得哪些谁能让纸盒娃娃悬空最多?

”进展式提问“这边都记录好了,那这一格中应该怎样记录呢?

”,通过这一些列的提问激发幼儿对探索活动的兴趣,整个过程中教师只是引导者和支持者,当孩子们经过自己的操作、观察发现不同材料可以让纸盒娃娃悬空到不同程度并记录下来时,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了他们学习的过程,即在解决问题中获取经验的过程。

大班科学《会悬空的纸盒娃娃》教案6

设计意图

有一天中午看电视我给小朋友找了一些魔术,孩子们看得认真了,当看到一个关于悬空的魔术时,就有小朋友问:

"老师,什么是悬空?

他为什么会悬空呢?

"还有的小朋友说:

"老师,除了魔术里的人能悬空,还有什么也能悬空呢?

"看到孩子们对悬空现象这么感兴趣,针对孩子们提出来的一系列问题,我也上网查了一下这方面的资料,最后组织了开展了《会悬空的纸盒》这一科学活动。

活动目标:

1.发现纸盒悬空的现象,体验探究的乐趣。

2.探索让"纸盒悬空最多"的方法。

3.感知纸盒悬空现象与重心的位置、辅助材料的轻重有关。

4.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5.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自制纸盒娃娃、音乐。

2.辅助材料:

螺丝帽、木块、塑料。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出示纸盒娃娃,引题:

有一个很特别的杂技团要在我们班作精彩演出。

他要给我们表演杂技--悬空,你们猜他能成功吗?

2.教师演示成功的"纸盒娃娃的杂技",提示:

他能用这么少的部分把身体悬空,你们的纸盒娃娃会不会悬空呢?

二、基本部分

(一)、发现纸盒的悬空现象

1.设问:

你们的纸盒娃娃能悬空吗?

2.幼儿探索(教师提供"木块"让幼儿自发尝试悬空的方法:

纸盒一头放在桌子的边沿,一头悬空)

3.交流:

你是怎么让他悬空的?

(二)、探索让纸盒悬空最多的方法

1.设问:

用什么方法能让纸盒悬空最多?

2.幼儿探索(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运用现有材料,探索让纸盒悬空最多的方法,体验到悬空现象与重心的位置有关。

3.幼儿交流让纸盒悬空最多的方法。

4.小结:

木块在纸盒顶端能让纸盒悬空最多。

(三)、比较借助不同材料后的悬空现象。

1.设问:

每种材料都去试一试,你能发现什么?

2.幼儿探索。

(引导幼儿比较借助不同材料让纸盒悬空最多现象,发现悬空现象与辅助材料的轻重有关。

3.交流:

你用三种材料比较以后,发现了什么?

4.小结:

纸盒里的东西越重,纸盒悬空越多。

三、结束部分感受身体重心

1.导入:

纸盒娃娃的表演完了,现在轮到我们小朋友来表演杂技《椅子上的单脚舞蹈》

2.要求:

只用一只脚站在椅子上,另一只脚悬在椅子外,肢体表演各种动作。

3.幼儿表演并体验单脚悬空的感觉。

教学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达到了预期目标,效果非常好,甚至超过了预期效果。

整个活动既让幼儿体验了实验成功时的快乐、增强了自信心,也知道了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这个活动在中班开展是非常有意义和有必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