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构筑物施工工艺工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870816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92.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工构筑物施工工艺工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水工构筑物施工工艺工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水工构筑物施工工艺工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水工构筑物施工工艺工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水工构筑物施工工艺工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水工构筑物施工工艺工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水工构筑物施工工艺工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水工构筑物施工工艺工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水工构筑物施工工艺工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水工构筑物施工工艺工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水工构筑物施工工艺工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水工构筑物施工工艺工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水工构筑物施工工艺工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水工构筑物施工工艺工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水工构筑物施工工艺工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水工构筑物施工工艺工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水工构筑物施工工艺工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水工构筑物施工工艺工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水工构筑物施工工艺工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水工构筑物施工工艺工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工构筑物施工工艺工法.docx

《水工构筑物施工工艺工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工构筑物施工工艺工法.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水工构筑物施工工艺工法.docx

水工构筑物施工工艺工法

水工构筑物施工工艺工法

1前言

1.1工艺工法概况

给水排水构筑物的水池种类很多,在给水排水工程中有溶药池、反应池、沉淀池、曝气池、沉砂池、气浮池、消化池、中和池等,有的水池与酸、碱、油及其腐蚀性物质接触,都具有防水、防渗的要求。

本工法介绍现浇混凝土水池施工工艺,以木模为主进行施工,局部采用钢模拼装,模板主要采用竹胶板,背楞采用50×100mm方木或Φ50钢架管,池壁模板间采用对拉螺栓对拉。

具体加固构造方法见图1。

加固示意图见图2。

 

图1模板加固构造图

 

图2模板加固示意图

1.2工艺原理

水工构筑物主要是用多层胶合板和50×100方木料制作成定型侧模板,圆钢螺栓和50×100方木或钢管构成夹具,通过拧紧螺栓,从而固定好模板位置,并保证满足断面尺寸要求的前提下,完成构筑物混凝土施工的一种工艺方法。

其核心的是支撑结构构件连接与承载受力体系两大部分。

1.2.1支撑结构构件连接

1竹胶板与竹胶板之间用竹胶板边角余料连接,采用铁钉固定。

2钢管之间采用模板工程中的各连接件连接。

1.2.2承载受力体系

1梁板荷载传力线路:

上部荷载→模板→钢楞→钢管排架→结构。

2墙荷载传力线路:

混凝土侧压力→模板→钢管对拉螺栓。

2工艺工法特点

2.1木模板拼装时效快,轻巧简单,安装方便。

2.2表面光洁,刚度大,接缝少。

2.3一次投资定型通用,重复周转,节省材料。

2.4浇筑后混凝土观感质量较好,无错台,接茬好,能保证混凝土表面平整。

2.5梁、柱节点清晰平整,能有效控制混凝土局部截面减少等现象。

3适用范围

现浇混凝土水工构筑物常用于工业与民用给水工程的大、中、小型水池及水处理工程中消化池、沉淀池、浓缩池。

随着工业不断发展,在生产工艺上与之相适应的一些矩形或超长型水池也采用现浇的方式进行施工,如反应池、调节池、水处理水池、清水池、吸水池等。

4主要技术标准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1)、《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城市污水处理厂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4)。

5施工方法

采用竹胶合板模板和木模板。

模板支撑体系采用木方及扣件式脚手架。

竹胶板后背的木方及脚手架钢管,并通过对拉螺栓进行模板加固,对拉螺栓部位采用双排钢管固定。

对拉螺栓中部加焊5mm厚止水环,对拉螺栓由圆钢加工制作。

模板周转过程中如果出现边角损坏,必须进行处理才能再次使用,不能保证混凝土表面质量的模板要弃用。

安装时放线应严格控制,模板拼缝要严密,不漏浆,支撑体系稳固可靠。

6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6.1工艺流程

施工工艺流程如图3。

 

 

图3施工工艺流程图

6.2操作要点

6.2.1钢筋工程

1钢筋进场检验和取样复试

进场后的钢筋,对钢筋外观质量、钢筋直径、长度以及钢筋表面是否有锈蚀现象等方面进行检验,符合常规标准后,给予分类堆码安放,并做好防水浸和防雨淋措施,同时给产品试验待检状态采用挂牌标识。

2钢筋加工

由技术人员按照设计和规范的要求进行放样,确定钢筋相互穿插、避让关系,解决施工中首要矛盾,做到准确理解设计意图,同时执行《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进行施工作业。

3钢筋连接

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不同部位、不同构件和不同规格的钢筋将采用不同的连接方式。

闪光对焊和镦粗直螺纹连接接头要按要求进行见证取样送检,以确保钢筋接头的力学性能。

对于底板钢筋可采用梅花形式跳跃绑扎,并在底板钢筋底部加垫与底板保护层同厚的预制混凝土垫块,垫块间距为1.0m。

6.2.2模板工程

1底板模板

底板模板安装一般工艺流程为:

测量放线、定点→组装模板→调高程、找直、支撑固定→安装止水带、缝板、止水条→底板钢筋绑扎→池壁预留台吊模安装。

底板模板安装时用经纬仪在垫层混凝土表面投放模板安装的基线,以此安放模板、支撑固定,其模板垂直度采用水平尺贴靠调整。

模板安装后使用水准仪调整检测顶面高程,调整固定后的模板下部缝隙,并用水泥砂浆封堵。

橡胶止水带加固如图4。

底板模板安装固定示意图如图5。

图4橡胶止水带处加固示意图

图5底板加固示意图

2侧壁模板

侧壁模板应支搭牢固、稳定,模板的垂直度误差不大于6mm,断面尺寸不超过规定的4mm,侧壁平整度误差不超过5mm。

拼装纵、横板缝时,缝间要夹密封条,密封条与板面平齐,以防漏浆。

池壁模板在钢筋绑扎及各种预埋管、预埋件安装固定完毕后进行安装。

池壁预留台混凝土表面与模板之间加密封条,以防止漏浆。

模板先安装一侧,然后再安装另一侧,以便于对拉栓的安装。

支搭高度严格按统一的施工缝位置控制,以保证同一结构施工缝在同一水平面上。

池壁模板采用穿墙对拉螺栓固定,以抵抗浇筑混凝土时产生的侧压力,对拉螺栓杆中部加焊5mm厚止水环,事先应根据使用部位的结构厚度等计算下料加工。

穿墙螺栓如图6。

侧壁模板加固如图7。

图6穿墙螺栓示意图

图7外池壁模板加固示意图

3梁模板

梁模板由底模、侧模、横档、短撑木、斜撑、搁栅、支撑等组成。

底模、侧模均采用木模板,横档、短撑木、夹条、斜撑、搁栅木方等采用50mm×100mm木方,支撑采用钢管支撑,支撑间距为500mm。

梁侧模竖向横档每500mm设一根,每侧不少于两根,短撑木、斜撑每700mm设一根,当梁高超过600mm,须用短撑木处设直径16对拉螺栓将梁侧模拉紧,对拉螺栓沿梁竖向每500mm设一道,当须设置对拉螺栓时,每组短撑木应设2根,梁底支撑沿梁纵向每300mm设一根,梁横向设双排支撑。

支撑底部沿梁纵向设通长的50mm×100mm本方作垫板,在距平台板1.5m处将所有支撑用木条沿纵横方向互相连拉接成一整体。

梁板加固如图8。

 

图8梁板加固示意图

跨度大于等于4m的简支梁,模板应起拱,起拱高度为全长跨度的2/1000,悬挑构件支模时应起翘L/200(L为悬挑构件跨度)。

4柱模板

柱模板由柱头板、竖向拼条、横向柱箍及斜撑和斜拉杆等组成,柱头板采用木模板,竖向拼条和横向柱箍采用50mm×100mm木方。

柱加固如图9。

图9柱模板加固示意图

柱的每个侧面宽小于等于600mm时,每个侧面横向柱箍采用两根50mm×100mm木方,每500mm设一道,高平台板面300mm开始设置,通过φ16对拉螺栓加以固定,相邻两道柱箍应相互垂直交错设置。

柱的每个侧面均设二道斜撑,斜撑与地面成45°~60°角,分别与钉牢于平台板上的垫木钉牢。

5模板拆除

模板拆除时要根据混凝土的强度而决定,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损坏时,方可拆除。

拆模时尽可能的避免混凝土表面或模板受到损坏。

已拆除模板的结构在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强度后,方可承受全部使用荷载,但施工时应特别注意材料的堆放,不得集中堆放,以免产生过大集中荷载对结构产生不利影响。

6.2.3混凝土工程

根据工程混凝土设计强度和抗渗等级,并综合考虑有关技术参数,如初凝时间、模板拆除时间、施工气候、原材料等实际情况,掺加一定量的缓凝、早强、减水、抗渗防裂、微膨胀等外加剂来调节混凝土性能。

1混凝土试配与选料

1)严格控制材料质量,水泥将采用同一品种、同标号的水泥,进场水泥必须有相应材质证明书,进场水泥必须对其强度和安定性等性能指标按批量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外加剂必须有出厂证明书,外加剂的掺入量及水泥的适应性,按GB119-88通过试验鉴定其质量,合格后,方可使用。

2)混凝土用砂颗粒级配必须符合试验要求,含泥量不大于3%,并按要求分批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3)混凝土用石子选用5-31.5mm连续级配的卵石,卵石必须有产品检验报告。

4)现场拌制混凝土用水标准应满足《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2006。

5)混凝土的外加剂需经有关各方及检验单位认可。

2混凝土浇筑

1)混凝土浇筑前先检查模板尺寸、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预埋件位置是否准确,钢筋规格、数量、安装位置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支架是否稳固等。

2)混凝土浇筑前模板内的垃圾等杂物要清除干净,木模板应浇水加以湿润,但不允许留有积水,湿润后,模板中接缝缝隙应用胶粘纸封贴,以防漏浆。

3)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由料斗、漏斗内卸出的自由倾落度一般不宜超过两米,在竖向结构浇筑混凝土的高度不得超过三米,否则应采用串筒、斜槽、溜管等方式下料,以防止混凝土产生分层离析。

4)浇筑竖向混凝土时,底部应先铺一层20-25mm厚的1:

1水泥砂浆座浆。

5)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移位时,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整改完好。

6)混凝土浇注时必须按规定留置试块,浇注过程中严禁踩踏钢筋,不得随便移动预埋件及预留洞的位置,如发现偏移,应及时校正。

7)预留洞口混凝土浇注时应从洞口两侧同时浇注,高差不能过大,以防止洞口模板发生偏移。

8)浇注施工缝处混凝土时,施工缝宜先浇注一层与混凝土同配合比的水泥砂浆一层,混凝土每次浇注厚度控制在500mm以内。

混凝土振捣采用赶浆法,快插慢拔细振,并不得振移钢筋和模板。

9)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分批做坍落度试验,当发现与设计不相符时,应及时调整至设计要求。

10)加强带及后浇带混凝土标号应比构筑物混凝土标高提高一级。

11)一般振动采用振动棒与混凝土表面垂直或斜向振捣,当采用斜向振捣时要使振动棒与混凝土表面成40-45°角。

12)振捣时要做到“快插慢拔”,在振捣过程中,宜将振动棒上下略为抽动,以使上下振捣均匀。

13)混凝土分层浇筑时,每层混凝土厚度应不超过振动棒长1.25倍;在振捣上层时,应深入下层5cm左右,以消除两层之间的接缝。

同时在振捣上层混凝土时,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进行。

14)每一插点要掌握好振捣时间,过短不易捣实,过长可能引起混凝土产生离析。

一般每点振捣时间为20-30S,使用高频振动器时,最短不少于10s,但应视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准。

15)振动棒插点均匀排列,可采用“行列式”或“交错式”的次序移动,不应混用,以免造成混乱而发生漏振。

每次移动位置距离应不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

16)振动棒使用时,振动棒距离模板不应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0.5倍并不宜紧靠模板振动,宜应尽量避免碰撞钢筋、芯管、吊环、预埋件等物。

17)检查各原材料与外加剂的含量与掺加量,每班抽查次数不少于两次,并作好记录。

18)测定并记录混凝土生产时的温度及混凝土运输到工地的时间。

19)检查并监督试件制作的全过程。

20)检查混凝土在运送过程中是否离析,如发生离析,应重新拌制。

3混凝土养护

为保证浇注好的混凝土在规定龄期内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并防止产生收缩裂缝,必须认真做好养护工作。

1)混凝土浇注完成12小时后即进行养护,养护工作必须定人定岗,保证混凝土表面始终处于湿润状态。

2)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小于14天。

3)构筑物侧壁混凝土养护采取在混凝土外表面裹一层塑料薄膜并浇水湿润的养护方式,构筑物底板养护采取在混凝土面上铺一层塑料薄膜,外加一道草帘,并浇水湿润的养护方式。

6.2.4脚手架工程

采用钢管扣件式双排脚手架,外脚手架内立杆与墙距离为300㎜,内外立杆横向间距为1000㎜,步距为1500㎜,内外立杆纵向间距为1500㎜,第一步架外侧扫地杆与立杆相交处沿纵向每2.5m设一道Ф16钢丝绳与楼层斜拉保护。

每四步四跨设置剪刀撑,且在外侧立面两端设置一道剪刀撑,其剪刀撑间距小于15m。

墙连杆设置可采用脚手架钢管与墙柱抱拉。

挡脚板设置在脚手板外侧面,挡脚板高度为200㎜。

6.2.5预埋件及预留孔

为方便设备安装,土建施工时必须采取措施确保预埋件、预留孔位置的准确。

因此在构筑物施工前,认真反复对照工艺设计图与结构设计图,认真学习图纸,理解设计意图,掌握各种预埋件、预留孔的精度要求,明确施工目标。

1预埋件加工及安装

预埋件施工前,项目部技术人员应向施工人员做详细的技术交底。

安装完毕,由项目部技术员与施工队伍负责人一同进行检查,无误后再会同监理等进行复查。

预埋铁件安装如图10。

图10预埋铁件安装示意图

2预埋件检验

工艺及电气预埋件由项目部安质部、工艺工程师、电气工程师和项目监理共同检验,各种预埋件均必须按照设计图纸的尺寸加工,并按要求位置埋放。

埋放时,必须用钢筋焊牢(木质预埋件用混凝土垫块加固稳定)。

埋放完毕,小型预埋件端(口)用胶布缠死,大型预埋件端(口)用专用护盖盖住,以防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流入。

3预埋套管制作、安装

1)制作

在池体中间所有套管均制作成防水型,既带止水环。

套管直径大于300mm,采用钢板卷制,直径小于300mm的套管,一般可用钢管切割,纵缝焊接采用坡口焊,坡口型式为V形式满焊。

套管制作校验时,应尺寸准确,无油污、锈蚀、毛刺焊渣,焊缝表面无裂缝气孔、夹渣、砂眼及溶合性飞溅物。

2)安装

套管安装与钢筋绑扎同步进行,安装人员配合钢筋工测量套管位置,使纵横钢筋绑扎时留出套管安装的洞口,对于大于DN1200mm以上套管制作型钢支架,钢筋、套管安装时,用水准仪测量标高,根据底板上预先放出的套管位置,线锤吊正套管,内外口用水平尺找平,最后加筋与池壁钢筋焊牢。

预埋件安装示意图如图11。

图11预埋管件安装示意图

4套管验收

安装班组在套管预埋前进场,同监理工程师、土建班组对套管的制作质量进行检查验收,符合要求后方可允许预埋。

模板支设前,对套管的位置、固定方法会同监理工程师、土建班组进行全面验收,符合要求后再固定模板,浇筑混凝土。

待模板拆除对套管验收合格后,即可办理交验手续。

6.2.6施工缝及变形缝

1施工缝的留置

施工缝不应留置在混凝土底板或顶板;池壁水平施工缝应留在距底板面(或腋角面)以上不小于200mm处;当池壁有预留孔洞时,施工缝距孔洞边缘不宜小于300mm。

2施工缝的处理

施工缝可采用-300mm×2.0mm止水钢板,或采用图12形式。

图12施工缝示意图

止水钢板安装要牢固,位置要准确,其上不得穿孔,止水钢板接头的搭接长度不小于50mm,双面满焊。

在浇筑混凝土时,应将施工缝处已硬化的砼表面凿毛并冲洗干净,保持湿润但不得有积水,并在施工缝处铺一层20—25mm厚的1:

1水泥砂浆。

施工缝位置处的砼应仔细捣实,使新旧砼紧密结合。

3变形缝

变形缝两侧混凝土分成两次浇筑,严禁连同伸缩缝将相邻两单元仓一次浇筑完成。

一侧单元仓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必须经项目部质检员检查预埋止水带无损伤,方可进行下一仓浇筑。

1)橡胶止水带安装要求

橡胶止水带在进货时就严把质量关,消除施工隐患。

每批进场的止水带,由项目部工程技术部委托专门检测单位进行试验。

施工时由熟练技工安装,在安装前由施工员安排施工人员从料库领取,领取时由施工员做认真检查,确认无问题时方可使用。

2)橡胶止水带接头做法及就位固定

根据结构设缝位置、平面尺寸、竖向尺寸,确定止水带的加工长度及形式,橡胶止水带接头由止水带生产厂家定做,现场接头由经过专门培训的专业人员采用电热法粘接,现场粘接只用于水平方向。

施工完毕应保证橡胶止水带能够结构交圈。

止水带就位后,使用专门设计的止水带U字状钢筋固定夹,将其边缘夹紧后与结构钢筋绑牢,防止在混凝土浇筑时止水带发生偏移。

3)变形缝支模和止水带保护

各个构筑物的变形缝设置的位置不同,每个构筑物底板、墙体所设计的模板、模数也不尽相同,变形缝支模时依据各个构筑物设计的支模图进行。

止水带做到顺直居中,封端模板牢固不变形。

底板变形缝模板支完后,将部分墙体的止水带卷起,用绳绑扎吊挂于距地面至少2m以上位置,以防止人为的损坏,影响防水效果。

底板及侧墙变形缝处止水带安装就位,模板支完后,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隐蔽验收。

4)变形缝与水接触面处理方法

浇筑混凝土前,在底板变形缝顶面安放宽30mm、高20mm木板条。

浇筑完混凝土,在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模板不因拆除木板条而损坏时,将该木板条取出,以形成整齐的凹槽,方便密封膏施工,保证其质量。

通过木板条的使用,预留出的凹槽整齐方正,无变形或者出现深浅不一现象,而且橡胶板两侧的清理工作容易操作,与直接埋放聚苯板的方法相比工程效果更显著,施工质量更加稳定。

5)封填密封膏

构筑物结构施工完毕后统一进行变形缝与水接触面的处理,处理时先将变形缝用特制钢丝刷将凹槽两侧混凝土刷出新茬,用空压机吹干净,然后进行密封膏防水层施工,施工过程中随时用“皮老虎”

吹净凹槽内尘土,清理干净后在凹槽侧立面粘贴塑料胶条防止污染墙体,胶条要顺直、平行。

按照密封膏的说明书按一定配比进行机械搅拌,搅拌均匀的密封膏在规定时间内用完,施工过程中随搅拌随使用。

密封膏灌注通过专用密封膏压力枪压入凹槽内,对已压入凹槽内的密封膏使用腻子刀整平压实,在砼表面处密封膏微凸出5mm左右,宽度比缝宽每边大10mm左右,并与砼粘结牢固。

待密封膏凝固成型后,将两侧塑料胶条撕掉。

在底板最下部的变形缝处必须安放遇水膨胀橡胶条,防止地下水渗入变形缝内,从而发生渗漏现象,影响施工质量。

6.2.7水池满水试验

1水池满水试验的前提

1)池体结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渗标号达到设计要求。

2)现浇钢筋混凝土水池防水层、防腐层施工及池外回填土之前。

3)进水、出水、排空、连通管道的安装及其穿墙管口的填塞已经完成。

4)满足设计图纸中的其它特殊要求。

2满水试验的步骤及检查测定方法

1)注水

满水试验用水采用降水井内水。

向池内注水分三次进行,每次注入为设计水深的1/3。

注水水位上升速度不宜超过2m/d,相邻两次充水的间隔时间,不少于24h。

每次注水后宜测24h的水位下降值,同时应仔细检查池体外部结构混凝土和穿墙管道的填塞质量情况。

如果池体外侧混凝土表面和管道填塞有渗漏的情况,同时水位下降较大时,应停止注水,待经过检查、分析处理后,再继续注水。

即使水位下降(渗水量)符合标准要求,但池壁外表面出现渗漏的迹象,也应认为结构混凝土不符合规范要求。

2)水位观测

注水时的水位用水位标尺观测,亦可采用百分表进行观测,百分表安装如图13。

图13百分表安装示意图

注水至设计深度进行渗水量测定时,用水位测针或百分表测定水位。

水位测针的读数精度为1/10mm,将水位测针安装在池顶的横向水平支撑上。

池内水位注水至设计深度24h后,开始测读水位测针的初读数。

测读水位末读数与初读数的时间间隔应不少于24h。

水池水位的测读时间,可依现场实际情况而定。

如水池无渗漏,且渗水量符合标准,可继续测读一天;如前次渗水量超过允许渗水量标准,可继续测读水位,并记录其延长的测读时间,同时查找水位下降超过标准的原因,直至做出合理的解释。

3)蒸发量的测定

测定蒸发量的设备,可采用直径为50CM,高约30CM的敞口钢板水箱,并设有测定水位的测针。

水箱灌水前应检验,不得渗漏。

水箱应固定在池体中,水箱中充水深度可在20CM左右。

测定水池中水位的同时测定水箱中的水位。

水池渗水量按下式计算:

q=A1/A2×[(E1-E2)-(e1-e2)]

式中:

q---渗水量(L/(m2.d));

A1---水池的水面面积(m2);

A2---水池的浸湿面积(m2);

E1---水池中水位测针的初读数(mm);

E2---测读E1后24h水池中水位测针的末读数(mm);

e1---读测E1时水箱中水位测针的读数(mm);

e2---读测E2时水箱中水位测针的读数(mm)。

注:

当连续观测时,前次的E2、e2即为下次的E1及e1。

雨天时,不做满水试验渗水量的测定。

4)满水试验标准

水池施工完毕后必须进行满水试验。

在满水试验中,应进行外观检查,不得有漏水现象。

水池渗水量按池壁(不包括内隔墙)和池底的浸湿面积计算,不得超过2L/(m2.d)。

7劳动力组织

根据施工进度需要,选择施工作业队伍,配备相应技术作业工人,组织进场人员岗前培训,适时调整施工作业人员,保证满足施工需要,表1为容积6000m3,水池人员配置如表1。

表1劳动力组织表

序号

工作项目

作业内容

人数

1

模板加固

架子工

30

木工

30

普工

20

2

钢筋加工

及安装

钢筋工

25

普工

14

3

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工

12

4

测量及其他

技术员

2

测工

1

5

其他

队长

1

技术负责人

1

质检工程师

1

专职安全员

1

试验员

2

电工

3

修理工

2

调度

3

辅助人员

5

8主要机具设备

根据工程的特点主要配备如下施工机械和设备,容积6000m³水池机械配备如表2

表2主要机具设备配备表

序号

作业

机具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混凝土施工

砼搅拌机

JZC500

1

混凝土搅拌

混凝土泵车

SY5271、THB

1

混凝土浇筑

振动棒

ZN70

12

混凝土振捣

平板振动器

ZW180-6

3

顶板及垫层混凝土振捣

2

钢筋加工

钢筋调直机

GTJ4-14

2

钢筋调直

闪光对焊机

150型

2

钢筋对接

交流电焊机

ZX5-250

3

接地及钢筋焊接

3

模板加工

木工压刨机

MB1063

1

木方加工

木工圆锯机

QF-115

1

模板加工

4

对拉螺栓及预埋件加工

电动套丝机

HQS-40

1

对拉螺栓套丝

车床

C618

1

止水板加工

交流电焊机

ZX5-250

2

预埋件焊接

9质量控制

9.1易出现的质量问题

9.1.1池(井)壁裂缝渗水

1现象

厚度一般为30-60cm的较薄的池(井)壁,常出现竖向裂缝,其长短不一、宽度不均、互不连贯。

裂缝多发生在施工期间或启用后不久,造成池(井)壁严重渗漏水,危害性很大。

2原因分析

当砼强度较高,水泥用量过大,且池(井)壁较薄时,水泥的水化热温升较高,降温散热较快,在干缩和温缩的共同作用下,池(井)壁收缩变形较大,易引起砼产生收缩裂缝。

池(井)壁一侧内充满水体,另一侧受室外气温,尤其是夏季高温的影响,外侧表面温度高于内侧。

此时,外侧表面受到内部砼的约束,引起壁面外挠,在池(井)壁中部发生部分变形,产生很大拉应力;而内侧水温较低,产生压应力,这样随着季节的变化,长期暴露在大气中的构筑物,承受着反复的温差、剧冷剧热和反复的干湿作用,结构内部不断产生裂缝和裂缝扩展,从而引起池(井)壁的渗漏。

9.1.2池(井)壁施工缝渗漏水

1现象

池(井)壁与其底板的交接处因施工需要留设的施工缝和在砼一次浇筑时,砼的施工间歇时间超过了砼的初凝时间而形成的施工缝,是防水抗渗的薄弱环节,易沿缝隙处渗漏水。

2原因分析

在浇筑上层砼时,接缝未处理好,新老砼未能紧密结合;留设的施工缝位置不当,把施工缝留在池(井)壁与底板交接的根部或腋角处;在浇筑上层砼前,接缝交接处的杂物、浮浆、松动的石子未能清除干净,在接缝处形成夹芯层,成为渗水的通道;浇筑砼时下料方法不当,使砼产生离析,骨料过于集中在施工缝处;砼浇筑时间控制不严格,间歇过长,使振捣不密实。

9.1.3混凝土蜂窝、麻面、露筋、墙柱底部缺陷(烂脚)、表面有规则裂缝。

9.2保证措施

9.2.1池(井)壁裂缝渗水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