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12页精品五年级下册美术612课教案副本.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876304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12页精品五年级下册美术612课教案副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精品12页精品五年级下册美术612课教案副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精品12页精品五年级下册美术612课教案副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精品12页精品五年级下册美术612课教案副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精品12页精品五年级下册美术612课教案副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精品12页精品五年级下册美术612课教案副本.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精品12页精品五年级下册美术612课教案副本.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精品12页精品五年级下册美术612课教案副本.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精品12页精品五年级下册美术612课教案副本.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精品12页精品五年级下册美术612课教案副本.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精品12页精品五年级下册美术612课教案副本.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精品12页精品五年级下册美术612课教案副本.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精品12页精品五年级下册美术612课教案副本.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精品12页精品五年级下册美术612课教案副本.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精品12页精品五年级下册美术612课教案副本.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12页精品五年级下册美术612课教案副本.docx

《精品12页精品五年级下册美术612课教案副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12页精品五年级下册美术612课教案副本.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品12页精品五年级下册美术612课教案副本.docx

精品12页精品五年级下册美术612课教案副本

教学内容

第六课喜怒哀乐

教学课时

总第9课时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学生学会喜、怒、哀、乐不同表情的特征及美术表现方法。

2、学生能够理解心情与表情的关系,并掌握美术语言的表达方法。

3、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人文关怀之情,提高想象力、表现力、创造力。

教学重点

掌握喜、怒、哀、乐表情的特征。

教学难点

运用已有的知识结合喜、怒、哀、乐表情特征进行大胆想象表现。

教学准备

师:

教具、资料、电脑多媒体设备。

生:

颜色、油画棒、橡皮泥。

教学过程

修注栏

一、激情导入,体验色彩

⒈创设情景。

(教师以谈话的形式与同学交流上课时的心情感受。

⒉体验色彩情感性。

⑴请学生在色卡中选出分别能体现出自己喜悦、愤怒、悲伤、欢乐心情的色彩。

⑵请学生把选出的色卡按类分别粘贴到黑板上。

(很多同学早已按捺不住,争先恐后地把自己所选的色卡展示在黑板前。

⑶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所选择色卡的理由。

⑷出示课题。

(喜怒哀乐)

二、观察表情,感受特征

1、做游戏,展示不同的表情。

2、请四个小组的同学分别到黑板前根据对应的表情色卡用不同的形状在上面摆放出不同的表情,并对特征加以说明。

3、请学生根据不同的表情进行成语交流。

三、引导延伸,丰富内涵

1、提示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和人一样都有心情和表情。

(出示课件:

人类乱砍乱伐之后大自然电闪雷鸣、水土流失、进而山洪爆发,揭示大自然的表情。

2、讨论人类与大自然的人文关系。

四、学生操作,教师辅导

1、作业要求:

⑴可以用绘画或泥塑的形式创作。

⑵展开丰富想象,根据作品创意表现不同的表情,并配以相应的色彩。

⑶题目自拟。

2、教师引领:

时刻用轻松的语言引导学生,用鲜明的个性,丰富的想象力进行创作。

五、作品展评,体会成功 

板书设计

第六课喜怒哀乐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第7课夸张的脸

教学课时

总第10课时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抓住人物头像特征,进行夸张的表现手法;并尝试泥塑,进行头像立体造型。

2、启发学生观察感受人物五官、表情特征,探索用泥塑造型语言,夸张塑造,大胆趣味地表现人物头像,提高学生对人物特征的观察及立体造型表现力。

3、体验泥塑夸张表现人物头像造型的乐趣,培养对漫塑人物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用泥塑的形式表现夸张的人脸。

教学难点

抓住人物形、情特征进行夸张的泥塑立体造型表现。

教学准备

(学生)陶泥两块,大小根据条件任意,一块做脸,一块做五官头发。

盘一个,放少量水(沾土衔接之用)。

泥刀一把,木板一块(或报纸、布),以袖套围裙一套。

(教师)陶泥若干,椭圆形纸板(表面打毛)两块,工作服,实物投影仪等多媒体,课件(漫画、泥塑作品欣赏),阿福、社火等作品若干。

教学过程

修注栏

一、玩泥游戏,导入新课。

(1)教师准备一盆偏湿些的小泥球,椭圆形的纸板。

让学生分组进行游戏比赛,看哪组能快速把小泥球压成泥饼,以填满椭圆形纸板为胜。

(2)请同学上台,做快乐的表情,看谁的表情最强烈。

导入新课。

二、观察人物夸张表情的变化特征,探究学习抓住特征进行变形的夸张表现方法。

(1)观察教师演示:

微笑表情的人物简笔画,提问:

怎样让开心的表情更显开心?

(2)分小组讨论,请代表发言:

五官、发型怎样变形就更开心?

可请学生上台修改眼或嘴的几种变化,学会举一反三。

(3)欣赏。

简笔漫画人物头像。

进一步启发学生,观察漫画家夸张的表现方法。

得出夸张之艺术手法:

变形法,如小的更小,圆的更圆,曲的更曲。

(4)欣赏。

对比欣赏漫画名人与真人头像作品。

讨论:

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的审美特征。

是使人物更鲜明更风趣幽默更具感染力。

三、感受夸张的脸,鼓励学生夸张表现自己喜爱的脸。

(1)轻松一下,启发学生尝试做各种有趣夸张的表情,互相观察脸部形的变化特征。

(2)课件出示:

各种表情夸张的人脸。

进一步开阔视野,选择自己喜爱的夸张表情,进行创作。

四、学习泥塑立体造型方法。

(1)欣赏泥塑作品:

中国古今雕塑家、民间艺人的陶土雕塑作品(课本或实物)。

重点欣赏夸张的五官造型特点。

激发学生泥塑造型兴趣。

(2)泥塑捏塑技法学习:

对比漫塑人物和漫画人物不同点:

立体造型与平面造型的区分。

提问讨论:

泥塑捏塑有哪些手法?

总结:

团、搓、压、挖等等。

(3)教师演示:

泥塑人物头像步骤方法。

教师根据简笔画开心的人,用学生制作的椭圆形陶土,添加上捏塑的五官、头发。

(4)讨论:

两块陶土用水衔接会更容易牢固。

讨论多种组合泥塑成型方法,如泥球和泥条组合成眼睛。

(5)欣赏陶艺学生作品,启发:

用泥塑造夸张的五官,有更多的变化方法。

鼓励学生大胆表现。

五、学生在轻松的音乐声中完成创作。

六、展示学生作品,给自己的作品取名,进行评价。

七、做一个轻松夸张的表情下课。

板书设计

第7课夸张的脸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第8课神奇的肥皂粉

教学课时

总第11课时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学生尝试在未干的上色画纸上撒上肥皂粉,体验运用小技法所产生的特殊画面效果。

2、能根据制作好的彩色底版所产生效果进行取舍,设计制作一幅装饰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神奇的画面给学生以神秘和新鲜感,学生通过尝试运用小技法,体验小技法带给画面的美感,提高想象力与创造力,并自由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教学重点

如何在未干的上色画纸上撒肥皂粉,造成特殊的画面效果

教学难点

能根据彩色底版所产生的画面特殊效果进行剪裁和创意想象,设计制作一幅有个性的装饰画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学生准备颜料、调色盘等涂色工具。

教师准备:

教师用演示软件,示范用具、肥皂粉、盐等材料

教学过程

修注栏

一、设置悬念

说明:

悬念,是触发学生激情与热情的情境之一。

悬念设置在课头,目的在于快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之产生非知不可的感觉。

在老师故弄玄虚的表演下,学生会迫不及待地期望找到答案,成了主动的探索者。

1、教师快速用水彩颜料涂抹在纸上,然后在盒子中故作神秘地拿出一些白色粉末,撒在未干的彩色纸上。

2、向学生展示产生特殊效果的彩色底版,请学生猜猜这种白色粉末是什么?

3、学生兴奋猜测,回答:

盐、苏打粉、味精、面粉、洗衣粉……

4、出示课题《小技法——神奇的肥皂粉》。

二、欣赏启思

说明:

通过欣赏运用各种小技法创作的绘画作品,使学生了解运用小技法在画面中所产生自然美状态,自然似无修饰,变化万千,层次丰富。

体验小技法运用所产生的美感,激发对美的追求欲望。

1、展示用盐、肥皂粉等材料制作出特殊效果的水彩画作品。

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画面所产生的特殊效果。

三、制作底版

说明:

教师展示漂亮的彩色底版,可以先复习一些配色知识,帮助学生更好的把握画面的色彩效果。

教师还可组织学生谈谈制作彩色底版的注意点,让学生自主提出运用肥皂粉制作特殊效果时所产生的一些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1、教师展示制作好的彩色底版,复习一些配色知识。

复习同种色、类似色、对比色、调和色等配色方法。

2、回忆老师之前的演示步骤,说说制作彩色底版的步骤

选择你喜欢的色彩和配色方法,将水彩涂抹在纸上。

在未干时用手指细撒肥皂粉

3、教师组织学生谈谈制作注意点,帮助学生解决制作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问题。

水分控制

色彩浓度的把握

肥皂粉的撒法

4、学生尝试制作彩色底版

四、创意制作

说明:

可以运用裁剪和添加的方法,请学生在自己制作的彩色底版上发挥想象,可以根据画面进行取舍,剪裁出各种想象的形状。

或添加亭子、房屋、车辆、人物等,增加画面意境和透视空间,制作成一幅装饰画。

并为自己的作品添加题目。

在创作交流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及享受创造的乐趣,激发对美的追求欲望。

1、教师展示两幅用彩色底版制作的图案和装饰画。

2、学生根据自己制作的彩色底版的特点进行创意制作。

五、交流评价

说明:

在学生自评与互评基础上,教师适当总评。

展示评价,在评价中要善于挖掘每幅作品的闪光点,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

评价作品时,可以从创意设计、肥皂粉的运用、色彩搭配,画面整体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

1、学生展示作品,讲述创意。

2、交流互评、自评

3、教师点评

六、课后拓展

请学生课后了解一下,小技法的运用,除了肥皂粉外还有那些材料和方法?

蜡笔法

撒盐法

喷水法

刀刮法

对印法

油渍法

吸洗法

板书设计

第8课神奇的肥皂粉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第9课写意蔬果

教学课时

总第12课时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写意蔬果的笔墨技法及画面构图知识。

2、能熟练的运用金山画王软件并进行创作。

3、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中国画、热爱祖国传统艺术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画面构图及写意画笔墨韵味知识的学习。

教学难点

画面的构成性和完整性

教学准备

笔、墨、水

教学过程

修注栏

1、欣赏评述

我们来看看第一个环节的录象(放录象),在这个环节,引导学生通过课件欣赏齐白石画的蔬果作品。

让学生感受写意花鸟画造型概括、笔墨简练的艺术特点,学习齐白石作品中善用的大小、颜色、动静对比等构图手法,为下面学生自主学习做铺垫。

2、自主探究学习

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学生运用网站资源,展开自主学习、探究学习。

我设计了两个部分一是引导学生上网学习蔬果的构图知识及绘画技法。

这是引导学生上网学习的一段录象。

在网站的学习与创作这一栏,有很多用电脑绘画软件画写意蔬果的步骤图和范例,一目了然,方便学生学习。

(放教学片段)学生网上自学的情况怎样呢?

接下来,我用一组范例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这组范例作品,进一步强调画面的构图及笔墨技法方面的知识和技巧.

3、学生学习体验,自主创作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跃跃欲试用,老师及时提出创作的具体要求,布置作业。

作业内容:

尝试用金山画王创作一幅有写意风格的蔬果作品。

(放录象片段)

教师巡回辅导,辅导要点:

①、启发学生构思,如何处理画面上蔬果的主次关系和疏密变化。

②、指导学生用绘画软件表现写意蔬果的笔墨韵味。

(如墨的浓淡,行笔中锋侧锋等变化。

4、作业展示评价

在这个环节我设计了三种作业展示评价的方式。

①、学生将完成的作品传到专题学习网作业栏,互相学习评价。

在专题学习网我的作品栏,学生可以上传自己的作品,自我评价作品,给作品打分,也可以欣赏评价同学的作品。

(这一段录象是学生在上传并评价作品)

②、师生点评部分学生作品。

(通过点评,展示优秀的作业供学生学习同时也找出学生作业中存在的不足的问题。

例如本节课,通过点评,学生就发现了很多作品的题款写的过大。

③、汇集学生作品,欣赏交流。

(欣赏作品录象片段)我将学生作品做成PPt文档,让学生通过欣赏自己的作品,感受创作的喜悦。

此外,在本课结束的时候,老师明确指出在电脑上学习国画,只是一种学习了解国画的方式,要真正体验中国画笔墨趣味,还是要拿起毛笔。

 

板书设计

第9课写意蔬果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第10课写意动物

教学课时

总第13课时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能够初步掌握树熊、猴子(或其他动物)的基本画法。

2、能够体验用水墨形式表现树熊、猴子的过程,掌握初步的水墨技法。

3、培养对走兽动物的兴趣,养成善于观察、大胆表现的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树熊的写意画法。

教学难点

1、表现动物绒物的特殊技法。

2、用笔、用墨、用水的和谐与统一

教学准备

笔、墨、水

教学过程

修注栏

一、欣赏方楚雄的《夏日》和《嬉戏》。

《夏日》以斗方幅面、满构图为表现形式。

画面画了三只树熊,左边两只稍小的,右边一只稍大的,画面外围花繁叶茂,表现了树熊的生活环境与生活习性。

画面色彩对比强烈,树熊以墨色为主,略染花青;鲜花大红、鲜黄,并以染了花青的叶子衬托。

整个画面生机勃勃,形态生动,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另一幅以猴子为题材的《嬉戏》,猴子的形象一正一反、一俯一卧,活灵活现地表达了“嬉戏”这一题材。

猴子的绒手表现笔法细腻,用笔的方向与线条的长短、粗细、浓淡、疏密富于变化。

二、探讨树熊的画法。

教师参考课文中列举的画法步骤,作出说明并在课堂上演示。

在学生实际操作时,按实际情况加以变通。

三、介绍猴子的画法。

有部分学生喜欢画猴子,则重点学习猴子的表现技法。

表现猴子的作品很多,风格差异很大,宜选取大写意的、易于表现的为好。

画家韩美林画的猴子,笔墨简练,装饰味很浓,值得学生学习。

四、学生在堂上临摹或创作树熊、猴子,教师辅导。

五、展示与点评。

选取有代表性的学生作业,用恰当的方式进行评价。

板书设计

第10课写意动物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第11课学画松树

教学课时

总第14课时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松树的外形特征和精神象征,结合墨色变化、用笔方法学画松树。

2、通过欣赏名家作品,学生能够了解如何用笔墨表现松树的枝干、松针等特点,尝试运用笔墨表现松树枝干形态和松针组合特点。

3、学生能够体会松树不屈不挠的精神,感受用水墨表现出的松树的没。

教学重点

运用墨色变化、用笔方法表现松树的树皮、枝干形态和松针组合特点。

教学难点

巧妙的运用墨色变化和用笔方法表现松树的特征。

教学准备

毛笔、调色盘、墨汁等工具。

教学过程

修注栏

一、(引导阶段)

树身:

画树身首先要建立圆柱体概念,在写意画中圆柱体概念很重要,概念就是难点,难点既要重视又可以突破,这就是中国画与西洋画不同,可以自由想象。

画皮要清楚光源和概念,龙鳞可以画在正中,也可以画在一边,主要根据光源的变化而确定,也可以不太规则,浓淡结合,鳞与点墨结合,这样不呆板。

松针:

松针的形态有全开,有半开,有小半开,有扇形。

可以由内往外画,也可以由外往内画,画一朵松针比较容易,画一组松针就比较难,初学者注意避免交汇黑点,尽量画得自然一些。

出枝:

出枝首先是把握枝条向上长的规律,先向上,即使被大量的松针压弯下来,它的小枝还是向上翘着的,但是像马尾松可以是下垂的。

松树出枝与画竹出枝是一样的,只是竹子出枝是直线三角,而松树出枝是带有弧度的三角。

树根:

注意不要对称,树根不是向左就是向右长,不要两边变成等距离,否则画出来的根就很呆板,姿态就不优美。

一、严谨的教学态度。

龚老师的教学态度非常严谨,课前准备充分,课堂思路清晰,技能技法术语专业,没有教学遗漏现象;另外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把握得当,课堂结构合理,循序渐进,层层深入,没有知识性错误,说明龚老师在课前认真透彻地研究过教材,提前反复研究哪些方法学生更容易接受,哪些范画更适用于教学,并绘制出许多范画供学生分析,下足了功夫。

二、教学方式具有开放性。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

本节课突出美术课的趣味性,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应,呈现活泼多样的形式和教学方式,改变美术课过去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对美术课良好的态度,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1、教学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书本上固有的知识,龚老师根据教学需要,绘制更能体现山石技法的范画,让学生理解的更为透彻,提高视觉感觉能力,激发参与活动的兴趣。

2、教师在黑板上示范时,邀请学生根据自己对技法的理解,也上前去展现一番,激发了学生的活动兴趣,营造了一个开放的良好学习环境和氛围,同时在演示过程中,有技法表现方面的失误时也可以及时指出。

这样满足了学生的需要心理,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给予了更大的发挥空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学习方式具有自主性。

1、学习中注意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充分发挥自己特长的机会,以增强学生兴趣,更好地满足其成就需要。

让学生回忆并讲盘古开天的故事,理解国画山石是“天地之骨,流云之根”,从精神领域让学生自主联想,知道中国画的神韵,意境。

2、让学习具有挑战性,使学生学习后能获得满足感;扩大了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能独立自主地处理问题,增强了学生的自尊满足;引导学生结合地理知识解释山,石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从山石的本来面貌延伸到山石的表现技法“皴法”。

3、学习尽量照顾了学生的志趣,使学生能通过学习获得内心的快乐。

在示范时让学生大展身手,使学生的自主表现欲望得到满足。

4、及时展示已经完成的学生作品,促进学生积极完成的兴趣。

让学生评价自己的作品,大大提高学生敏锐的审美鉴赏能力。

这样,能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的基本方法,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

而肯定的评价,能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态度,以促进其学习积极性的调动。

板书设计

第11课学画松树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第12课十二生肖

教学课时

总第15课时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教学,掌握用纸造型的方法,能生动地粘贴生肖图。

(了解)

2.学习纸条造型的方法。

(练习)

3.从粘贴十二生肖的过程中,学习变形、夸张的艺术表现手法,培养学生爱美的情操和创造美的能力。

(练习、接受)

教学重点

是用纸条粘贴的造型方法,制作出自己喜爱的或自己的生肖造型。

教学难点

是掌握纸条造型的技巧,粘贴平整牢固,图形不变。

教学准备

示范作品,硬底板,铅画纸,色卡纸,小刀,剪刀,胶水或双面胶。

教学过程

修注栏

一、课前提醒:

注意小刀、剪刀等工具的安全使用。

二、用谜语引入课题。

“一人有一个,全国有几个?

准确一计算,只有十二个。

你猜这是什么?

学生猜出谜底后出示课题(既谜底)“十二生肖”。

三、学生自由说说对十二生肖的认识,各抒己见。

如:

十二生肖从大到小的顺序是“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今年是猴年,明年就是鸡年;我属猪,我属狗……

四、讲授做纸条生肖图形的方法。

(1)出示示范作品,欣赏、讲解。

(2)制作一只“老鼠”作示范,边讲解制作方法。

①从书中选一个自己属相或自己喜欢的生肖图,在底板纸上画稿,最后用肯定的线条将生肖图画准。

②截取纸条(已让学生事先准备好)。

③粘贴。

先按轮廓线涂上适量的胶水或贴上双面胶;然后将纸条的断面沿轮廓线细心地粘,要让贴上去的纸条竖立着并不歪斜,等稳定一段时间后,再松手。

如贴上去的纸条长于轮廓线,应将多余的部分纸条剪去,若不够长则应接一段上去。

粘是制作的关键,要细心。

(3)注意的问题。

①截取的纸条应直,宽度一样。

②用白色纸条时,底板应选颜色比较深的卡纸,如:

黑、蓝、红等,以使对比强烈,立体效果好。

③当生肖纸条图形全部粘住后,在胶水未完全干时,上面可以轻轻放上一块书写垫板(美术课本也可以),压一段时间,这样帖成的图形平整牢固。

五、学生作业。

从书中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或用自己的生肖图形,制作一幅纸条生肖图。

6、学生制作期间,教师作示范并巡回指导。

7、展示学生作品。

选取完成得较好的作品在黑板上进行展示,最好能够凑齐十二只生肖。

同时让学生们进行自我点评。

8、组织教学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利用课外时间再制作几幅生肖图,把它们挂在家里,美化自己的居室。

板书设计

 

第12课十二生肖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