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国美四诊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87777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7.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姚国美四诊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姚国美四诊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姚国美四诊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姚国美四诊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姚国美四诊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姚国美四诊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姚国美四诊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姚国美四诊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姚国美四诊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姚国美四诊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姚国美四诊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姚国美四诊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姚国美四诊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姚国美四诊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姚国美四诊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姚国美四诊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姚国美四诊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姚国美四诊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姚国美四诊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姚国美四诊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姚国美四诊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姚国美四诊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姚国美四诊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姚国美四诊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者、經云:

耳為腎竅、目為肝竅、鼻為肺竅、口唇為脾竅、又云:

心亦寄竅於耳、鼻之准頭又屬於脾、唇更兼於胃、五臟之精華皆上注於目、兩眥赤脈屬心、白珠屬肺、黑珠屬肝、瞳屬腎、上下眼色屬脾、黑珠瞳神不易現色、色之最顯、為兩眥白珠眼色二部、兩眥掀赤者、心火自炎也、白珠赤者、火刑肺也、眼色赤者火犯脾也、青白二色現於白珠、乃肝肺陽虛、風寒內鬱之象、黃色現於白珠、乃溼熱瀰漫、疸病以成之徵、若白珠無光、滯如魚目者、色現真臟、肺將絕矣、黑色則只現於眼色、黃而黑者、或為水氣上泛、或為勞傷精氣、水氣則黑而黃明、勞傷則黑而枯萎、為可據辨、鼻雖屬肺、而其現色多在鼻之准頭、准頭乃中土之部次、金木水火之色鮮不歸乎中土、故金匱獨詳於准頭之色、其色青者、木來克土、主腹中急痛、色黑者、水犯土位、主有水氣、黃而色萎者、乃土不生津而便難、黃而鮮明、乃土不佈津、而致留飲、亡血則色白不榮、虛寒則白而苦冷、肺胃風熱、色每現赤、肺胃陽毒、鼻孔黑如焦煤、其有鼻孔黑如冷清者、則肺脾如絕之徵也、唇為肌肉之本、為脾之華、陽陰之華、陽明胃經、挾口環唇、故其現與鼻頭所主、略有異同、青色主寒、甚則青紫、以寒則凝閉、氣血因之不活、赤為胃熱、甚則赤腫、以熱主豐隆、氣血因之壅滿、若赤而兼紫、亦久熱之甚、但火熱則紫而鮮明、不似寒甚則紫而暗滯、苟脾經氣血不足、色不淡白、色死血榮、故亡血家多現之、津氣不足、色不萎黃、色無津不澤、致病後津氣未復者多現之、若夫紅而潤澤、焦而青黑、則又吉凶之現、於此辨焉、至于耳則關乎心腎、心主血、腎藏精、色之枯榮、係乎精血之盛衰、故惟紅潤光彩者吉、餘則薄而白、薄而青、薄而黑、甚或色如焦炭、皆主腎敗、所應之臟較深、則所主之病亦較重也、綜上所觀、耳目鼻唇、雖為面之部位、但一臟之邪氣偏盛、氣血盛衰、皆可於此驗之、然則局部之色、不亦醫之所宜注意乎者。

舌:

察舌之色、當分舌質舌苔兩大端、質乃舌之本體、苔即蘊載其上、無病之人、舌質紅

潤、上布薄苔、以舌為心苗、心屬火、火色本紅、苔為胃氣所現、乃草為地氣而生也、若質色不正、或裸而無苔、或蒙苔甚厚、皆屬病徵、大抵無苔色變、關乎五臟、有苔有變、關乎六氣、以舌本心系、循喉而上、喉為肺之門戶、肺主氣、無處不達、而肝脾腎之脈、又皆絡之、故五臟之精氣、皆能上充、病則各現其色、如肝色青、風木內動也、心色赤、火氣內炎也、肺氣淡白、乃氣虛而血不榮、腎則紫暗如腰子色、近於黑矣、黃主溼熱、多從氣外現、脾為陰土、鮮而舌黃、此僅就舌質而言也、苔雖出於腎氣、但胃為中土、主後天、臟腑之所稟、邪氣之所歸、故病則亦可藉胃氣而使苔色不同、白多主寒、黃多主熱、灰主溼邪內蘊、絳主熱傷營、風燥則是其所夾挾、挾寒挾熱、而或白或黃、其所以寒熱不同者、風必轉浮轉青、而燥又兼乾澀、足徵舌之應病、如影隨形、質所以占氣血之盛衰、可以驗邪氣之深淺、其有邪正相混、內外挾雜者、觀其苔更察其質、病無遁情矣、前賢謂四診以望為先、而望以舌為要、以其根於至深、發於最著、內外相應、轉變甚速、最顯而最可憑矣、是以繪圖之說、多至百於種、夾雜變化、分析未嘗不詳、特初學者目眩神迷、不免望洋興歎、況夾雜者、不外五色混見、變化者、不難常理推求、所謂知其要者、一言而終、不知其要者、流散無窮、故特力求簡明、期切實用、舌質之色、多無變化、略見本篇、無庸贅述、惟六氣每易相雜、內外多易相兼、苔色之變、尤有不客己于言者、茲僅摘其簡要、就白黃黑絳四綱、分列於後、灰色不另立綱者、則以溼氣必夾他氣、可併於四綱之內也、學者果能守常達變、未嘗不可以隅反焉。

白色:

白候表寒、與立秋後天氣變寒、露結為霜、理出一轍、白而薄者為寒之輕、白而厚

者為寒之重、白滑主溼痰、質白主寒濕、白如積粉、乃溫疫歲穢濁滿佈之徵、白而乾燥、乃

津傷邪仍不解之候、亦有陽虛不能化津上潤、而現此苔者、但雖乾不渴、與傷津之口渴不同、

此白苔主病兼化之大概也。

黃色:

黃候裏熱、如物被火薰灼、其色必黃、傷寒初病、見此苔色、必表邪不解、轉為陽明、太陽證罷、由白而黃、或胃熱自盛而現純黃、黃而淡者熱輕、黃而深者熱重、黃而厚膩、

乃溼熱而盛、互相蒸變、黃而粗糙、是熱盛灼津、勢將化燥、若浮黃之色、其熱尚在氣分、

黃如絳或沉香色、或焦乾而起芒刺、均主陽明胃實、灼火刮陰、又不僅屬於熱也。

黑色:

黑為水色、木被火焚、成炭亦黑、故黑色之苔、其中大有陰陽之分、如腎水上凌、來克心火、此黑因陰而現也、心火偏亢、火反似水、此黑因陽盛而現也、陽盛者無水、物焦

則黑、陰盛者無火、真臟色現、是所宜然、亦有溼痰濁穢、凝聚中宮、而現灰黑、陽明燥極、

津液大傷而現焦黑者、則水流溼、火就燥、故其色相類也、足見黑色苔垢、不獨屬於心腎水

火偏亢、且與脾胃之燥溼偏盛有關、大抵陽盛之黑如煙煤、甚則起刺、陰盛之黑如淡墨、甚

則起芒、溼熱上騰者、黑而滑厚、燥火重灼者、黑而乾裂、屬心則舌質或紅或赤、屬腎則舌

質或淡或紫、胃之焦黑、多從黃厚而轉、脾之灰黑、則或從白黃、或從微黃而現、陰陽偏虛

者、黑從舌根而起、以宜壯水以制陽光、或益火以消陰翳、燥溼偏盛者、往往現於舌之中心、

治宜泄陽以救津陰、或溫中以化溼濁、證象治法、不容少混如此、苟辨之不明、死生反掌、

能不慎乎。

絳色:

舌之深紅者曰絳、乃熱入營血之色也、有屬心屬胃屬腎之殊、故其絳色也分部位而異、舌尖之絳為心火自炎、舌心之絳為胃火剔陰、舌根之絳為腎火薰灼、以舌尖屬心、舌心

屬胃、少陰腎臟絡於舌本也、大抵絳而潤者為虛熱、絳而乾者為實熱、但熱有從衛氣轉入營

血者、其絳有苔而滑、以熱雖深入、而氣分之邪尚未盡也、有熱因陰虛而現、熱愈深而陰也

傷者、心陰傷則絳而鮮明、胃陰傷則絳而乾裂、腎陰傷則絳而枯萎、三者若虧損已極、則光

如鏡面、果至於斯、多主不治、更有溼痰壅閉、熱不得泄、而逆傳心包者、其絳之若乾、捫

之原有津液、甚或舌上有苔、而舌底絳赤、此雖邪熱雖在血分、兼有溼濁不化、濁宜清透、

與上述熱甚灼液、陰虛生熱而絳者、又未可同語、總之絳為火色、潤澤之絳、水尚未竭、病

猶可治、枯焦光亮之絳、真陰已凅、病主危險也。

以上僅是外內六氣、而分言舌之大概也、至于六氣相挾、外內相兼、邪氣遏鬱、舌色亦混、

如寒痰閉火、則苔白滑而尖有紅色、以舌尖為心之分野、氣分有邪、而鬱心包也、寒濕鬱熱、

則舌中心或灰或黃、而舌之四旁反觀白滑、以舌心屬胃、四旁屬脾、胃熱內蒸、而脾之寒濕

未全除也、寒伏燥氣、則前半薄白、而後半粗糙、以前半主上焦、後半中下、燥伏中下、而

上焦之寒邪未解也、更有舌苔佈滿、而一處獨光絳者、則觀其所現之處、知為何部陰傷、更

察其所現何苔、以辨所挾何邪、此中變化、但可略示端倪、非數語之所能鑿也、若欲扼其要

領、則明為陽色、晦為陰色、濃主有餘、淡主不足、有根不易淨者曰苔、無根而拭之即去者

垢、苔為邪氣內結、垢為濁氣所聚、厚者重而薄者輕、鬆透者胃氣尚疏、緊密者胃氣遏鬱、

總不外從舌質之色、與舌之苔垢辨之耳。

二便:

經云:

濁陰走下竅、下竅者、前後二陰是也、水之濁者從膀胱泄於前、而為小便、穀之濁者、從大腸出於後陰、而為大便、膀胱乃州都之官、氣化而後能出、大腸乃傳導之官、

主行糟粕、其所以能化而出者、又必全賴乎氣、苟內外失調、六氣偏盛、邪之最淺者、最多

二便如常、稍深則足于變其色、而二便六色也變、察其色、即知其六氣之所屬、與病邪之深

淺、故亦為望診之必要者、如小便色黃主有熱也、寒邪化熱、溼邪遏熱、其色也黃、而寒邪

者、黃而暢利、溼遏者、黃而混濁、與實溼熱之黃色明而短者不同、亦有五苓散證、溺或微

黃不利者、則又當從溺時熱與不熱辨之、小便色白主有寒也、寒濕寒滯、其色也白、但寒濕

則白而混濁、寒滯則溺後如米泔、與寒邪之但見清白者不同、亦有陽氣式微、津虛無熱而白

者、又可從不禁、短少二端辨之、若清白而頻數、乃風寒傳入膀胱、寒則不化、風則疏泄使

然也、赤為火色、火在氣分、每多短赤癃閉、兼犯血分、每多短赤溲血、若短赤而澀、則又

津液受傷、燥火消灼之象、黑藍二色、皆不常見、必也腎陰將敗、溺乃醬黑、上浮膏油、腎虛肝寒、溺乃較藍、較青為甚、常見服固脂而溺藍者、事則有之、理則未明、見此色則必審問、乃不致混、此察小便色之大概也、至於大便、則察色兼辨為結為泄、結者燥火太過而偏熱、洩者燥火不及而見溼、是故無任何色、結者多關乎燥、泄者多關乎溼、如青而結、風夾燥也、青而泄、風夾溼也、老黃而結、燥熱偏亢、醬黃而泄、溼熱內蘊、黑之結如羊屎者、燥極削陰之象、泄如屋漏水者、久痢腎敗之徵、焦黃而色近於赤、結為燥盛化火、泄為溼夾熱毒、惟淡白有泄而少結、以陰寒夾溼較多、難同燥化、下利清穀者、每多現之、經所謂澄澈清冷、皆屬於寒者是、夫二便皆由氣化而出、和氣六化、自不待言、茲所論者、病氣之化、各呈變態、則必詳分五色並察其短結泄以辨之。

察形狀:

色者氣之華、形者氣之使、病氣之變、不僅神氣失常、形狀也隨之而異、經云:

五臟不安、必審五臟之病形、以知其虛實、足徵望診探病、察神色之外、必察及形狀也、所謂形狀者、軀體之現象屬之、動靜之情態也屬之、以病氣變幻、或著於有形、或擾於無形、著於有形者、必現象於軀體、擾於無形者、必表情於動靜、但病有變幻、形狀之殊、豈能盡述、必就六氣之特徵、臟氣之所主以推求之、而後定例可得、萬變可窮、例如風則筋急、猝倒癲癇、角弓反張均屬之、又主動搖、四肢抽掣、口眼喎僻、頭搖弄舌、目睛竄視、或目閉不張、張則眩暈均屬之、經所謂諸風掉眩、諸暴強直、皆屬於風是也、熱則豐隆、其性急迫、腹滿脹急、按之如鼓、胸高氣粗、膨膨若不容者均屬之、又熱則熏蒸、而致混亂、目中不了了、睛不和者均屬之、經所謂諸熱瞀瘈、諸腹脹大、皆屬於熱也、溼則壅滯、證多肢體腫滿、目下如臥蠶狀、燥則枯萎、證多皮膚被揭、鼻乾唇裂、經所謂諸溼腫滿、又云、諸燥枯凅是也、寒主凝斂、證多項強拘攣、經所謂諸寒收引是也、火性炎灼、證多瘡瘍斑疹、經所謂諸瘡腫痛、皆屬于心是也、但血虛也有拘攣、不似寒之疼痛、陰虛也潣現斑、不似火之掀赤、為可據辨、此就氣而言軀體之現象也、肝主筋、虛則筋脈不能自收持、膝部不能屈伸、行則僂附、絕則或筋弛而眼合、四肢?

、或筋急而唇反、舌卷囊縮、心主血脈、虛則脈痿軀折、不能提挈、脛縱不能任地、絕則血液將枯、髮直如數、肺主氣、虛則不能布津、皮聚毛落、肺失氣充、胸陷背進、絕則陽氣浮散、鼻鼾鼻煽、喘汗不收、脾主四肢、眼皮也其所司、虛則脾困眼息、四肢倦怠、絕則手撤、大肉盡脫、腎主骨、而為元陰元陽之根、虛則骨痿不能久立、行則振掉、腰軟不能轉搖、絕則天柱無力、而頭傾視深、元陽敗、則汗如貫珠、元陰敗、則目睛直視、耳輪焦縮、齒長而垢、此就五臟而言軀身之現象也、至于動靜之情狀、風則汗出惡風、毛聳淅瀝、疏泄而氣不密也、溼則精神疲倦、身重行遲、性緩而氣機滯也、燥則登高棄衣、譫妄失倫、胃實而氣暴也、火則狂越瞀亂、煩躁不寧、擾亂而神不藏也、寒主氣凝、故無汗惡寒、甚則寒慄鼓頷、無熱踡臥、欲則披被向火、熱甚氣亢、故蒸蒸發熱、甚則揚手擲足、不欲近衣、反覆顛倒、神亦不安、偏寒偏陰、喜臥向裡、偏熱偏陽、喜臥向外、然有身大寒不欲近衣者、乃外寒裡熱也、身大熱反欲得近衣、乃外熱裡寒也、陰盛格陽、反裸體欲坐井中、但飲水不欲嚥、陽極似陰、反惡陽光、獨閉戶塞牖而處、此中疑似、當從同中之異、兼察色脈以辨之、若循衣摸床、兩手撮空、如理線狀者、乃肝陰將竭、神出而魂亂也、百合病有如神靈、為肺之魄神不藏、太陰病終日寂寂、為脾之陽氣不振、心氣虛者、叉手冒心、心血虛者、煩躁失眠、腎陽虛則但欲寐、腎陰虛則手足燥擾、更有病因七情、內擾五臟、神志失常態、如肺之悲傷欲哭、肝之暴怒嘔逆、心之狂笑、脾之憂沈寂、腎之惕惕如人將捕之狀、以上皆動靜之情態、現於六氣五臟、各有不同、綜而論之、形狀雖繁、要不外乎虛實兩端、形狀強實者、病多有餘、形狀虛怯者、病多不足、更能視其特徵、察其所主、則六氣五臟之所屬、不難望而得知矣。

聞----姚國美醫稿

聞者、聞其聲音以察病也。

聲音為氣所發、氣宣於口舌喉鼻之間、或為呻吟、或為語言、莫不有聲可辨、有音可察、故聲音為呼吸呻吟語言之本、而氣為聲音之本、氣根於臟、五臟各

有氣、故也各有所主之聲音、脾在音為宮、在聲為歌、肺之音在商、在聲為哭、肝在音為角、

在聲為呼、心在音為徵、在聲為笑、腎在音為羽、在聲為呻、聲隨音發、頗與置辨、音出幾

微、從何辨之乎、蓋宮發於喉、其舌居中、聲大而和、商發於顎、其口外張、聲輕而勁、角

發於舌、其舌縮怯、聲調而直、徵發於齒、其舌舐齒、聲軟而長、羽發於唇、唇撮緊、聲清

而沈、凡音之動也、聲即應起、臟氣安暢、發皆中節、聲音自和、一臟不調、聲音即隨之變、

譬之笙簧、何音不協、即知壞在何孔、與內經以五音五聲辨病、知在何臟、理出一致、雖病

較淺者、未必涉及五臟、而病氣之變、聲音也或不同、有未可一概而言之者、就呼吸呻吟語

言之三綱、略加分析、以為臨證一助云。

呼吸:

氣出於喉鼻之間者、謂之呼吸、出為呼、入為吸、一呼一吸、合為一息、心肺主呼、肝腎主吸、呼吸出入之中、又屬脾胃主之、故其息或長而徐、或短而促、均足以占五臟之盛

衰、病氣之虛實、如息高者、心肺之氣有餘、吸弱者、肝腎之氣不足、少氣不足以息者、主

中氣虛餒、短氣而息不利者、主中焦邪實、起居如故、而息有高者、乃肺氣絡脈氣逆、不得

臥而息有音者、乃陽明之燥熱上壅、呼吸不利、每變為喘、喘而息高氣粗者、實熱為多、喘

而聲低息短者、虛寒為多、吸氣不利、每變為呃、呃主火熱、其聲響亮、呃屬寒水、其聲重

濁、若久病之喘、呃則多主虛脫敗絕、元氣之不藏、非邪氣相搏之比、更有鼻塞噴嚏、兼流

清涕者、乃風寒外束之象、鼻鳴而乾、兼流濁涕者、乃風熱壅塞之徵、鼻為呼吸之門戶、故

病雖輕淺、亦足以致呼吸不利也。

呻吟:

呻吟為身有痛楚而發、聞其聲、而兼察其象、則知其痛之所在、如攢眉呻吟、苦頭痛也、搖頭而呻、以手捫腮、多齒痛也、喊叫以手按心、胸臟痛也、呻吟不能轉搖、腰脊痛

也、呻吟不能起立或行遲者、腰足痛也、診時噫氣或嘆息者、主憂思鬱結也、紐結而呻吟者、

主腹痛也、聲高而急者、多有餘、聲低而徐者、多不足、無論其痛在何處、皆可分別辨之。

語言:

語言藉聲音以達、而主辨別者、又屬心神、舌為心之苗、心欲言而舌動音出、語自成章、設或精神內奪、或熱擾神明、語無倫次、邪氣偏亢、或正氣不足、則語言失常、故聞

其言語、可辨病之內外虛實、出言壯厲、先重後輕者、屬外感、出言懶怯、先輕後重者、屬

內傷、罵詈不避親疏、主陽明燥結、語言遲澀、主厥陰風痰、喜言食者、胃火偏亢、聲如從

壅中出者、中焦有溼、以上均屬邪實、言而微終、日乃復言者、主精氣內奪、自言死者、主

元氣空虛、言家私者、憂慮多、言負德者、肝鬱易怒、以上均屬正虛、考金匱又有語言寂寂

然、喜驚呼者、為骨節間病、語言喑喑然不微者、為胸膈病、聲音啾啾然、細而長者、為頭

中病、此又以聲音而分下中上三焦、要之聲音者、聲盛音低者氣衰、故同一語言錯亂、又有

譫語鄭聲之辨也。

問----姚國美醫稿

病有自覺他覺兩端、他覺之病、可憑望聞切脈得知、自覺之病必據病者自述而得、疾病痀癢

之切于身、他人之觀察而知者、終不如自言之為切、特以病人有應言不言、或言之失當、故

又必賴醫者之善問、經云、臨病人問所便、喻氏更著為醫律、是問為察病之要道、不待言矣、

雖然病有萬變、問非一端、苟毛纖細故、漫無歸涯、雖答問終日、莫知要領、必也循其所告、

以類推求、擇其關鍵、問所當問、如病者以寒熱頭痛、告知其病屬表、即當問其有汗無汗、

無汗為表實、有汗為表虛、是醫者得病于斯須、而病者不致其煩、斯為善問矣、昔賢論此、

有主十問與十二問之不同、嘗不深意、推其提綱、不足以概萬病、難于統示問範、切斯其意、

列為病處病象病情病因四大綱、以較概括、病處者、部位之屬也、病象者、證狀之所顯也、

病情者、乃善惡之不同也、病因乃受邪之所異、蓋人身部位、各有所主、病邪中人必有所著

之處、如風中太陽、頭痛連項、風襲厥陰、痛在顛頂、因其所著者不同、則知其臟腑經脈之

所屬各異、病處宜問之有如此者、氣血安和、陰平陽祕、現狀有得其常、喜惡自得其正、病

邪擾人、必有所偏、如脾胃偏寒、腹痛吐泄、脾胃偏熱、腹脹煩渴、病情偏熱者、喜冷惡熱、

偏寒者喜熱惡冷、其所喜者、必其所不足也、所惡者、必其所有餘也、因其現狀喜惡之殊、

則知其邪正虛實之辨、病象病情之宜問有如此者、無病之人、臟氣充實、腠理固密、病邪雖厲、無隙可乘、其所以能侵犯者、或因腠理空虛、病從外受、或因臟氣不調、病從內萌、或為飲食湯火金刃蟲獸所傷、病從不內外得、詢之其因于外者、宜治其標、因于內者、宜治其本、因于不內外者、則隨其所受分別緩急而治之、知所自來、明其所去、病因之宜問有如此者、以上僅就四端舉一例以為證明、其實凡屬病證、莫不統此、善問者以類推之、自能曲盡其變、僅錄昔賢十問附于篇後、藉以參稽、且十問之中、頭身與胸、即病處之一端也、寒熱便汗、即病象之一端也、飲食與渴、病情最顯、舊病因其、病因所繫、錄其原文、以帥其意、求始末、問診之一助也。

附錄十問:

一問寒熱二問汗(問其寒熱多寡、以審陰陽、細辨真偽、問汗之有無、以辨風寒、

以辨虛實)三問頭身四問便(問其頭痛為邪實、不痛為正虛、暴眩為風火與痰、漸眩為上虛氣陷、問其身知部位、以審經絡、所以一身盡痛為邪甚、軟弱為正虛、問其小便黃白多少、大便祕溏、清穀清水、以辨寒熱虛實)五問飲食六問胸(問飲食、以察其胃氣強弱、問胸者、胃口而言也、濁氣上干、則胸滿痛、為結胸、不痛而脹連心下者、為痞氣)七聾八渴俱當辨(問聾者、以辨其在少陽與厥陰、雜病以聾為重、不聾為輕也、問渴者、以寒熱虛實俱有渴、大抵以口中和、索水不欲飲者為實、時欲飲水、飲也不多、二便通利為虛)九問舊病十問因(問舊病以知其風痰否、問其致病之因、以為用藥之准)再兼再兼服藥參機變(表裏寒熱補泄之中、自有神機變化之妙)婦人尤必問經期、遲速閉崩皆可見(婦人以經為主、問其有無遲速、以擇病情、兼察有孕與否)再添片語告兒科、天花麻疹虔占驗(小兒欲作痘疹與外感、均宜細辨)。

切----姚國美醫稿

病顯於色者望而知之、發有聲者聞而知之、現於證者問而知之、惟變於脈、則變賴于切、切雖居四診之末、然而勢之深淺、邪正之盛衰、均可驗之、以脈乃血之隧道、氣血應焉、脈不自行、隨氣而動、氣血異體、得脈而後偕行、是脈與氣血、息息相關、而氣血又必內根外達、無病之人、臟腑安和、氣血充暢、脈自和緩、醫者切之、但覺不浮不沈、不疾不徐、來去從容、軟滑流利、呼吸定息、脈來五至、是謂有胃氣之平脈、若病邪擾入氣血、則脈亦隨之變動、更視其所擾之臟不同、而脈之部位亦異、古人遍診求之、即探病邪之所侵襲也、今乃獨取寸口者何、以寸口為脈之會、雖屬肺之動脈、而各臟之氣血、皆終始於此、致各臟有病、亦能分部候之、以掌後高骨定為關部、以關上至魚際定為寸、下至人為尺、左右三部、各配臟腑、經云、上部法天、主胸以上至頭之有疾也、中部法人、主膈以下至臍之有疾也、下部法地、主臍以下至足之有疾也、本乎天者現上、本乎地者現下、各從其類、理所宜然、是以寸部居上、左應心而右應肺、關部居中、左關屬肝而右關屬脾、尺部居下、左應腎而右應命門、其分左右者、天一生水、宜配在左、地二生火、宜配在右、水生木、木生火、故心肝腎均位于左、火生土、土生金、故脾肺命均位于右、腑則各從其臟、以配次之、小腸為心之腑、膻中即心包絡、均配左寸、大腸為肺之腑、胸中為肺之宮城、均配右寸、膽從肝配在左關、胃從脾配在右關、膀胱從腎配在左尺、三焦根于腎系、從命門配在右尺、然小腸有時亦診左尺、大腸有時亦診在右尺者、以腑病受於臟、是由自招、受于臟者、如心移熱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广告传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