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高中物理必修一专题复习材料.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882479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329.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tx高中物理必修一专题复习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tx高中物理必修一专题复习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tx高中物理必修一专题复习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tx高中物理必修一专题复习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tx高中物理必修一专题复习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tx高中物理必修一专题复习材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6页
tx高中物理必修一专题复习材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6页
tx高中物理必修一专题复习材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6页
tx高中物理必修一专题复习材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6页
tx高中物理必修一专题复习材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6页
tx高中物理必修一专题复习材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6页
tx高中物理必修一专题复习材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6页
tx高中物理必修一专题复习材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6页
tx高中物理必修一专题复习材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6页
tx高中物理必修一专题复习材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6页
tx高中物理必修一专题复习材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6页
tx高中物理必修一专题复习材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6页
tx高中物理必修一专题复习材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6页
tx高中物理必修一专题复习材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6页
tx高中物理必修一专题复习材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tx高中物理必修一专题复习材料.docx

《tx高中物理必修一专题复习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x高中物理必修一专题复习材料.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tx高中物理必修一专题复习材料.docx

tx高中物理必修一专题复习材料

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平均速率、瞬时速率

(1)速度:

表示质点的运动快慢和方向,是矢量.它的大小用位移和时间的比值定义,

方向就是物体的运动方向,也是位移的变化方向,但不一定与位移方向相同.

(2)平均速度:

运动物体的位移与通过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定义式:

平均速的方向:

与位移方向相同.

说明:

矢量:

有大小,有方向;

平均速度与一段时间(或位移)相对应;

平均速度定义式适用于所有的运动,计算时一般要直接应用,不能乱套其它公式;

只有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情况才有特殊(即是等于初、末速度之和的一半),此时平均速度的大小等于中时刻的瞬时速度,并且一定小于中间位置的速度.

(3)瞬时速度:

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经过某一位置)时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简称“速度”.

瞬时速度是矢量,其方向是物体此刻或此位置的运动方向,轨迹是曲线时,则为该点的切线方向.

大小等于运动物体在该时刻前后无穷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的大小.

(4)瞬时速度概念的引入:

由速度定义求出的速度实际上是平均速度,它表示运动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它只能粗略地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要精确地描述运动快慢,就要知道物体在某个时刻(或经过某个位置)时运动的快慢,因此而引入瞬时速度的概念.

(5)平均速率:

表示运动快慢,是标量,指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6)瞬时速率:

就是瞬时速度的大小,是标量.

【例1】关于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

B.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它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

C.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它是矢量

D.汽车上的速度计是用来测量汽车平均速度大小的仪器

答案:

AC点评:

基础题,考查对速度概念的认识和理解.平均速度通常并不等于速度的平均值,只有对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才等于初、末速度的平均值.汽车上的速度计是用来测量汽车瞬时速度大小的仪器.

【例2】物体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通过两个连续相等的位移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1=10m/s和v2=15m/s,则物体在这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分析与解答】设每段位移为s,由平均速度的定义有

=

=12m/s

点评:

基础偏难题,考查平均速度计算.一个过程的平均速度与它在这个过程中各阶段的平均速度没有直接的关系,因此要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计算,不能用公式

=(v0+vt)/2,因它仅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例3】一质点沿直线ox方向作加速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x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5+2t3(m),它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v=6t2(m/s),求该质点在t=0到t=2s间的平均速度大小和t=2s到t=3s间的平均速度的大小.

【分析与解答】当t=0时,对应x0=5m,当t=2s时,对应x2=21m,当t=3s时,对应x3=59m,则:

t=0到t=2s间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8m/s t=2s到t=3s间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38m/s

点评:

中难题,考查平均速度计算.只有区分了求的是平均速度还是瞬时速度,才能正确地选择公式.

专题训练

1.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变化的 

B.平均速度即为速度的平均值

C.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时刻或在某一位置时的速度

D.瞬时速度可看作时间趋于无穷小时的平均速度

2.下面的几个速度中表示平均速度的是()

A.子弹射出枪口的速度是800m/s,以790m/s的速度击中目标

B.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的速度是40km/h

C.汽车通过站牌时的速度是72km/h

D.小球第3s末的速度是6m/s

3.关于速度和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 B.速度是矢量,平均速度是标量

C.速度和平均速度都是矢量  D.在直线运动中速度一定与平均速度相同

4.下列关于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某物体在某段时间里的每一时刻瞬时速度都为零,则该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等于零

B.若物体在某段时间里的平均速度等于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一定等于零

C.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任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不一定等于它在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D.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不等于它在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5.下列关于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作变速运动的物体在相同时间间隔里的平均速度是相同的

B.瞬时速度就是运动的物体在一段较短的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C.平均速度就是初末时刻瞬时速度的平均值

D.某物体在某段时间里的每一时刻瞬时速度都为零,则该物体在这段时间内静止

6.一学生在百米赛跑中,测得他在50m处的瞬时速度为6m/s,16s末到达终点的瞬时速度为7.5m/s,则它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A.6m/s      B.6.25m/s  C.6.75m/s     D.7.0m/s

7.短跑运动员在100m赛跑中,测得5s末的速度为9m/s,10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m/s,则运动员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9m/s      B.9.5m/s  C.10m/s     D.10.2m/s

8.作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4m/s,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是8m/s,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7m/s     B.5m/s  C.6m/s     D.5.5m/s

9.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过程中,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0km/h,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是60km/h,则在全程内这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

A.35km/h    B.40km/h    C.45km/h   D.50km/h

10.物体在甲乙两地往返运动,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为v1,从乙地到甲地的平均速度为v2,则物体往返一次,平均速度大小与平均速率分别是()

A.0,

B.0,

C.都是

D.都是0

11.一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一段位移内平均速度为v,且已知前一半位移内平均速度为v1,则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v2为()

A.

B.

C.

D.

12.一辆汽车以速度v1匀速行驶全程的2/3路程,接着以v2=20km/h走完剩下的路程,若它全路程的平均速度

=28km/h,则v1应为()

A.24km/h    B.34km/h    C.35km/h   D.28km/h

13.甲、乙两人同时由相同位置A沿直线运动到同一位置B,甲先以速度v1匀速运动了一半路程,然后以v2匀速运动了剩下的一半路程;乙在由A地运动到B地过程中,前一半时间运动速度为v1,后一半时间运动速度为v2,若v1

A.甲先到B地

B.乙先到B地

C.只要取值合适,甲、乙两人可以同时到达B地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14.长为100m的队伍以2m/s的速度行进,一个传令兵以3m/s的速度从排头跑到队尾,又立即从队尾以同样大小的速度跑回排头.则传令兵往返需要的时间为()

 A.66s    B.100s    C.120s   D.150s

15.用同一底片对着小球运动的路径每隔0.1s拍一次照,得到的照片如图所示.则小球在s这段位移的平均速度是(  )

A.0.20m/sB.0.17m/s

C.0.125m/s  D.1.5m/s 

16.甲、乙、丙三个物体同时同地出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位移一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在20s内它们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大小关系是()

A.平均速度大小相等,平均速率

B.平均速度大小相等,平均速率

C.平均速度

,平均速率相等

D.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大小均相等

17.火车从车站出发沿平直铁轨行驶,在某段位移的前

位移的平均速度是

;中间的

位移的平均速度是v;最后

位移的平均速度是

,这列火车在这段位移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自由落体运动

(1)定义:

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并只受重力作用的运动.

条件:

①只在重力作用下;②初速度为零.

(2)规律:

初速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

,速度公式:

v=gt

(3)重力加速度:

用g表示,g=9.8m/s2,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4)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应用:

①、已知s、t、vt中的任何一个,求出另外两个的值;

②、测量反应时间;

③、测量高度或深度;

④、测量重力加速度.

(5)两个重要比值:

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比1:

3:

5…,连续相等位移上的时间比剧

专题训练

1.(2009年广东学业水平考试单选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唐代诗人李白描写庐山瀑布的佳句.某瀑布中的水下落的时间是4秒,若把水的下落近似简化为自由落体,g取10米/秒2,则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A.瀑布高度大约是80米B.瀑布高度大约是10米

C.瀑布高度大约是1000米D.瀑布高度大约是500米

2.甲物体的重力是乙物体的3倍,它们在同一高度处同时自由下落,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比乙先着地  B.甲比乙的加速度大

  C.甲、乙同时着地  D.无法确定谁先着地

3.把纸团、羽毛、金属片放在牛顿管中,如果用抽气机把管内的空气抽掉,再把玻璃管倒过来,观察这些物体的下落快慢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纸团下落得最快B.羽毛下落得最快

C.金属片下落得最快D.纸团、羽毛、金属片下落一样快

4.关于重力加速度,下列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加速度表示自由下落的物体运动的快慢

B.重力加速度表示自由下落的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大小

C.重力加速度表示自由下落的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

D.质量大的物体重力加速度大,质量小的物体重力加速度小

5.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竖直向下,v0=0,a=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B.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内通过的位移之比是1∶3∶5

C.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1∶2∶3

D.从开始运动起依次下落4.9cm、9.8cm、14.7cm,所经历的时间之比为1∶

6.金属小筒的下部有一个小孔A,当筒内盛水时,水会从小孔中流出,如果让装满水的小筒从高处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则在小筒自由下落的过程中()

A.水继续以相同的速度从小孔中喷出

B.水不再从小孔中喷出

C.水将以较小的速度从小孔中喷出

D.水将以更大的速度从小孔中喷出

7.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某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等于初速度与末速度和的一半

B.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初速度与末速度和的一半

C.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等

D.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的变化相等

8.自由落体运动在任何两个相邻的1s内,位移的增量为()

  A.1m    B.5m  C.10m   D.不能确定

9.甲物体的重量比乙物体大5倍,甲从H高处自由落下,乙从2H高处与甲物体同时自由落下,在它们落地之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物体下落过程中,在同一时刻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

B.下落1s末,它们的速度相同

C.各自下落1m时,它们的速度相同

D.下落过程中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加速度大

10.从某高处释放一粒小石子,经过1s从同一地点再释放另一粒小石子,则在它们落地之前,两粒石子间的距离将()

A.保持不变  B.不断增大  C.不断减小  D.有时增大,有时减小

11.长为5m的竖直杆下端距离一竖直隧道口为5m,若这个隧道长也为5m,让这根杆自由下落,它通过隧道的时间为()

A.

 B.

C.

D.

12.甲、乙两物体分别从10m和20m高处同时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A.落地时甲的速度是乙的1/2  

B.落地的时间甲是乙的2倍

  C.下落1s时甲的速度与乙的速度相同

  D.甲、乙两物体在最后1s内下落的高度相等

13.

一球由空中自由下落,碰到桌面立刻反弹,则v-t图象为图中的(取向上为正)(  )

 

14一个物体从塔顶上下落,在到达地面前最后1s内通过的位移是整个位移的9/25,塔高为多少米?

(g=10m/s2)

 

15从离地500m的空中自由落下一个小球,取g=10m/s2,求:

  

(1)经过多少时间落到地面;

  

(2)从开始落下的时刻起,在第1s内的位移、最后1s内的位移;

(3)落下一半时间的位移.

摩擦力

1.产生的条件:

(1)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存在压力;

(2)接触面不光滑;

(3)接触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滑动摩擦力)或相对运动的趋势(静摩擦力).

2.摩擦力的方向:

沿接触面的切线方向(即与引起该摩擦力的弹力的方向垂直),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

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例如:

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所受静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斜面)向上.

注意:

“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不能等同于“与运动方向相反”.

3.摩擦力的大小:

(1)静摩擦大小跟物体所受的外力及物体运动状态有关。

最大静摩擦力,即物体将要开始相对滑动时摩擦力的大小(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成正比).

(2)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成正比,即f=µN,μ为动摩擦因数,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N指接触面的正压力,并不总等于重力.

重难点突破

一、正确理解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中的“动”与“静”的含义.

“动”和“静”是指研究对象相对于跟它接触的物体而言的,而不是相对于地面的运动和静止,所以受滑动摩擦力作用的物体可能是静止的,反之,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可能是运动的.

二、滑动摩擦力方向的判断.

滑动摩擦力方向总是跟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要确定滑动摩擦力的方向首先要判断出研究对象跟它接触的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

三、静摩擦力的有无、方向判断及大小计算.

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分析沿接触面其它力(除静摩擦力)的合力,若合力为零,则静摩擦力不存在,若合力不为零,一定存在静摩擦力,且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合力,方向与合力方向相反.

若物体处于非平衡状态,则利用牛顿运动定律来判断静摩擦力的有无、方向及大小.

四、计算摩擦力大小:

首先要弄清要计算的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只有滑动摩擦力才可以用F=μFN计算,而静摩擦力是被动力,当它小于最大静摩擦力时,取值要由其它力情况及运动状态来分析,跟正压力的大小无关.

特别是有些情况中物体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如先动后静或先静后动)时,更要注意两种摩擦力的转化问题.

【例1】如右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沿不同方向以不同速度v1、v2、v3滑行时,小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多大?

斜面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多大?

(已知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分析与解答】:

①(公式法)不管小木块沿斜面向哪个方向运动,其

受到斜面支持力N都等于mgcosθ,故小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均为:

f=μN=μmgcosθ

②由牛顿第三定律知,斜面受木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也为f=μmgcosθ

【例2】如右图所示,拉力F使叠放在一起的A、B两物体以共同速度沿F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A.甲、乙图中A物体均受静摩擦力作用,方向与F方向相同.

B.甲、乙图中A物体均受静摩擦力作用,方向与F方向相反

C.甲、乙图中A物体均不受静摩擦力作用

D.甲图中A物体不受静摩擦力作用,乙图中A物体受静摩擦力作用,方向与F方向相同

【分析与解答】假设甲图中A物体受静摩擦力作用,则它在水平方向上受力不平衡,将不可能随B物体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A物体不受静摩擦力作用,这样就排除了A、B两项的正确性.C、D两项中哪个正确,由乙图中A物体是否受静摩擦力判定.假设乙图中A物体不受静摩擦力作用,则它将在其重力沿斜面的分力作用下向下滑.不能随B物体保持沿斜面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因此乙图中A物体一定受静摩擦力作用,且方向与F方向相同,C项是不正确的.答案:

D

【例3】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上共受到三个力即F1、F2和摩擦力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10N,F2=2N.若撤去力F1,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为()

A.10N,方向向左B.8N,方向向右

C.2N,方向向左D.零

【错解】木块在三个力作用下保持静止.当撤去F1后,另外两个力的合力与撤去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A正确.

【错解原因】造成上述错解的原因是不加分析生搬硬套运用“物体在几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如果某时刻去掉一个力,则其他几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去掉这个力的大小,方向与这个力的方向相反”的结论的结果.实际上这个规律成立要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去掉其中一个力,而其他力不变.本题中去掉F1后,由于摩擦力发生变化,所以结论不成立.

【分析解答】由于木块原来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所受摩擦力为静摩擦力.依据牛二定律有F1-F2-f=0此时静摩擦力为8N方向向左.撤去F1后,木块水平方向受到向左2N的力,有向左的运动趋势,由于F2小于最大静摩擦力,所以所受摩擦力仍为静摩擦力.此时—F2+f′=0即合力为零.故D选项正确.

专题训练:

3.如图1,某同学用力推静止于地面的箱子,当箱子没有被推动时,关于箱子受到的静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静摩擦力的方向与F的方向相同

B.静摩擦力的方向与F的方向相反

C.静摩擦力随推力的增大而减小

D.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推力无关

5.如图2所示,用力F把木块紧压在竖直墙上不动,木块对墙的压力为N,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f,受到的重力为G,则()

A.N>FB.NGD.f=G

6.如图3所示,用水平力F把一铁块紧压在竖直墙壁上静止不动,当F增大时()

A.墙对铁块的弹力增大B.墙对铁块的摩擦力增大

C.墙对铁块的摩擦力不变D.墙与铁块间的摩擦力减小

 

8.置于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在沿水平方向的拉力作用下,仍处于静止,则物体所受静摩擦力的大小()

A.与压力成正比B.小于水平拉力

C.小于滑动摩擦力D.在物体上叠放另一物体,该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不变

9.如图4所示,mgsinθ>Mg,在m上放一小物体时,m仍保持静止,则()

A.绳子的拉力增大

B.m所受合力变大

C.斜面对m的静摩擦力可能减小

D.斜面对m的静摩擦力一定增大

10.关于摩擦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摩擦力的方向总是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B.相互压紧,接触面粗糙的物体之间总有摩擦力

C.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压力增大,摩擦力一定增大

D.静止的物体受到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材料的粗糙程度无关

11.关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B.压力不变,动摩擦因数不变,接触面积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C.压力不变,动摩擦因数不变,速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D.动摩擦因数不变,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12.如图5,木块质量为m,跟水平桌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受水平向右的力F的作用匀速运动,从物体到边缘开始,到物体下落为止,在此过程中物体保持匀速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推力F因物体悬空部分越来越大而变小

B.推力F在物体下落前会变为原来的1/2

C.推力F始终是μmg

图5

D.因接触面变小,动摩擦因数μ会变大

13.关于弹力和摩擦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物体间若有弹力,就一定有摩擦力

B.两物体间若有摩擦力,就一定有弹力

C.弹力和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垂直

D.当两物体间的弹力消失时,摩擦力仍可存在一段时间

14.如图6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在质量为M的长木板上滑动,长木板与水平地面间的滑动摩擦系数为μ1,木块与木板间的滑动摩擦系数为μ2,已知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那么此时长木板受到的地面摩擦力大小为()

A.μ2mg

B.μ1Mg

图6

C.μ1(m+M)g

D.μ2mg+μ1Mg

 

16.请画出右图8中各接触面所受的摩擦力方向(A、B、C质量均为m).

17.如下图9所示,物体A在水平地面上受到水平推力F的作用,A的重力为750N,则下图10中尖端突起说明,图中水平线说明,A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

  

 

牛顿运动定律

一、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说明:

(1)物体不受外力是该定律的条件.

(2)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是结果.

(3)直至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说明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4)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惯性大小的量度是物体的质量.

(5)应注意:

①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直接总结出来的.牛顿以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为基拙,加之高度的抽象思维,概括总结出来的.不可能由实际的实验来验证;②牛顿第一定律不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特例,而是不受外力时的理想化状态;③定律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惯性:

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说明:

①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物体是否受力及运动状态无关.

②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

有的同学总认为“惯性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有关,速度大,惯性大,速度小,惯性就小”,理由是物体的运动速度大,不容易停下来,产生这种错误的原因是把“惯性大小表示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理解成“惯性大小表示把物体从运动变为静止的难易程度”,实际上,在受到相同阻力的情况下,速度大小不同的质量相同的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减小量是相同的,这说明它们的惯性是相同的,与速度无关.

二、牛顿第二定律

1、内容:

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所受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a的方向与F合的方向总是相同.

2、表达式:

F=ma或

揭示了:

力与a的因果关系,力是产生a的原因和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力与a的定量关系.

3、对牛顿第二定律理解:

(1)F=ma中的F为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

(2)F=ma中的m,当对哪个物体受力分析,就是哪个物体的质量,当对一个系统(几个物体组成一个系统)做受力分析时,如果F是系统受到的合外力,则m是系统的合质量.

(3)F=ma中的F与a有瞬时对应关系,F变a则变,F大小变,a则大小变,F方向变a也方向变.

(4)F=ma中的F与a有矢量对应关系,a的方向一定与F的方向相同.

(5)F=ma中,可根据力的独立性原理求某个力产生的加速度,也可以求某一个方向合外力的加速度.

(6)F=ma中,F的单位是牛顿,m的单位是kg,a的单位是米/秒2.

(7)F=ma的适用范围:

宏观、低速

4、理解时应应掌握以下几个特性.

(1)矢量性F=ma是一个矢量方程,公式不但表示了大小关系,还表示了方向关系.

(2)瞬时性a与F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作用力突变,a的大小方向随着改变,瞬时对应.

(3)独立性(力的独立作用原理)F合产生a合;Fx合产生ax合;Fy合产生ay合

当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每个力各自独立地使物体产生一个加速度,就象其它力不存在一样,这个性质叫力的独立作用原理.因此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就产生几个加速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