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课件.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3894699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6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网络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网络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网络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网络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网络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课件.ppt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网络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课件.ppt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网络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课件.ppt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网络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课件.ppt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网络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课件.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网络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课件.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网络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课件.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网络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课件.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网络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课件.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网络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课件.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网络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课件.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网络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课件.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网络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课件.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网络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课件.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网络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课件.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网络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课件.ppt

《网络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课件.ppt(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网络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课件.ppt

网络安全教育主题班会,六年级2016.9.20,截至2010年6月,我国总体网民规模达到4.2亿,突破了4亿关口;2010年,网站数量已达到279万个,网站数量的快速增加,表明网络信息量的迅速膨胀;2010年,网络应用的数量大为拓展,范围更加广阔:

电子商务迅速成长,网络文学、网络社交、搜索引擎等服务基本普及,博客、播客、论坛、邮件已成为文化交流互动的重要方式。

网络代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它是一个奇妙的东西。

那里,有浩翰的知识海洋任你遨游,有瑰丽的艺术之葩争奇斗艳;足不出户可知晓天下大事,鼠标轻击即购来中意之物;享受与世界各地的友人“聚会”聊天的乐趣,体会发张“贴子”可得到八方援助的喜悦,现代网络的发展,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就利人,用不好就容易伤人、误人。

在网络时代,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趋利避害,有所扬弃。

一、沉溺网络危害大,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在全国13所高校的最新调查显示全国青少年网瘾比例13.2,其中,云南网瘾严重程度最高,比例高达27.9,北京排名第二为23.5。

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日趋严峻,中断学业的(包括退学、休学等)大学生80都是因为网络成瘾,他们对于网络的依赖比高中生还要厉害。

案例一网络犹如“鸦片”,合肥工业大学徐小辉,白天在宿舍睡觉,晚上去网吧上网。

他在虚拟的世界里过五关斩六将,获得快慰和满足;但在现实的世界中成绩却一路下滑,到上学期末,已经有门功课“红灯高悬”,拖欠学分高达分,差四分,就要降级。

他说:

“玩多了也会自责,觉得对不起父母。

因为家里是农村的,为了我上学还借了两万多元债务。

可是越是自责越想逃避,越愿意躲到网络的虚拟世界中,忘记烦心的事情。

”徐小辉觉得网络就像精神鸦片,一旦上瘾想戒除非常困难。

网络成瘾症,网络成瘾,也称为网络过度使用或病理性网络使用。

是指由于过度使用网络而导致明显的社会、心理损害的一种现象。

其主要特征是:

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上网,必须增加上网时间才能获得满足感,不能上网时出现异常情绪体验,学业失败、工作绩效变差或现实人际关系恶化,向他人说谎以隐瞒自己对网络的迷恋程度、症状反复发作等。

案例二“悲剧”,世界上,互联网普及率最高的是韩国,在韩国,家庭宽带接入的比例是四分之三,远远高出美国三分之一的比例。

然而也正是因为如此,韩国人为世界描绘出了一副可怕的未来景象。

美国有一篇文章报道,有个韩国人李成涉,28岁,戴着眼镜,身体瘦弱,白天他是一个普通的锅炉维修工,到了晚上,他脱下制服,直接就走进网吧,一玩就是整个通宵。

李成涉玩游戏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最后被老板解雇了。

此后不久的一天,他在网络游戏魔兽世界里“游弋”了50个小时,然后他一头栽倒在地,几个小时后,李成涉死了。

不打过不信邪,以上事例我们想到了什么?

正确清醒的认识网络的利弊,

(一)网络文化对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积极影响1、扩大了大学生的视野和人际交往的范围。

2、增强了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大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3、网络信息化教育实现了教育资源的丰富与共享4.符合大学生的身心特点,

(二)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各种消极影响,1.网络上瘾,影响学业一些学生自控能力较差,容易长时间沉迷于网络聊天、游戏、网络社区等虚拟环境不能自拔,造成逃学、厌学情绪等,无法进行正常学习。

2.信息污染。

网络是一个信息的宝库,同时也是信息的垃圾场。

大学生长期留恋网络很容易受到网络“黑色文化”、“色情文化”、“暴力文化”以及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转向盲目追求享乐、奢侈、刺激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3.人际淡化长期沉溺于网络这就使得人们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与他人、与社会接触的机会,容易加剧人们的自我封闭,造成人际关系的淡化。

4.网络道德失范,网络言行随意放纵由于网络虚拟性的特点,淡化了交往的责任心,有的大学生在虚拟环境的掩护下从事种种不正当的活动,如语言粗俗,虚假欺骗,传播下流颓废的内容等,5、不能正确运用网络资源,败坏学风一些同学平时不上课、到课不听课,考试拷贝网上下载流传的试题答案;报告复制网上别人的作品。

6、容易引发各种犯罪。

网瘾青少年的人格易发生明显变化,为了持续上网,他们往往不择手段,不惜欺骗父母、偷窃、抢劫。

想一想,想想旷课的原因是否与网络有关?

想想课程不通过是否与网络有关?

克服网瘾的几个方面,1.多结交朋友,多与同学朋友联系,参加同学聚会等社交活动。

2.积极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

3.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多参加体育锻炼。

4.课下认真学习之余可以到图书馆阅览室阅读自己感兴趣的小说或杂志等。

二、网络交友需谨慎,网友,朋友,QQ、微信等手机社交软件上有一个查找“附近的人”的功能,这个功能允许机主和其他使用者打招呼、交友聊天,为许多爱好交友的人带来了便利,不过风险也随之而来。

案例三网络交友不慎招致杀身之祸,10月15日,新安县一游园内,一名拉二胡的老人发现一具尸体,当地警方接到报案后迅速介入调查。

17日,警方根据调查情况,在当地及网络上发布寻人启事,称死者20岁左右,希望知情者为警方提供信息。

19日,经过警方的缜密调查,犯罪嫌疑人落网。

当天上午,认证为新安县公安局的新浪微博用户“平安新安”发布警讯,称游园内死者身份已经确定:

赵某,女,新安县人,因网络交友不慎,与网友发生争执后遇害。

目前,案件已告破。

据警方介绍,受害人与嫌犯是通过陌陌、微信等手机社交软件认识的。

这起案件再次为网络交友敲响了警钟,“平安新安”在当日警讯中也提醒:

“上网需谨慎,交友需警惕!

”,案例四网络交友非法拘禁,某高校学生因在网络聊天时,交友不慎认识无业青年,并于2004年12月27日中午被犯罪分子骗至该旅馆,索要钱财,非法拘禁至2004年12月30日中午,在30日早晨这名同学利用上厕所之际给同班同学打电话,得到这名同学的消息后,该校保卫、学管部门以及辅导员老师为其安危深感担忧,他们把情况报告了市公安局经济侦查支队,侦查队协调刑警支队、及公安局迅速出警,并于当日中午解救了被非法拘禁的这名学生。

犯罪分子被当场抓获。

聊天交友注意事项尽量使用虚拟的E-mail等方式,避免使用真实的姓名,不要轻易告诉对方自己的电话号码、住址等有关个人的真实信息;不要轻易与网友见面,尽量不要一个人赴约;不要轻易点击来历不明的网址链接或来历不明的文件;警惕网络色情聊天、反动宣传,三、提防网络“客人”,违法犯罪分子多使用境外网络资源实施黑客攻击破坏活动。

根据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发布的有关报告,上半年境外有12.7万多个IP作为木马控制器参与控制中国大陆地区的受害计算机,有4583个主机IP作为僵尸网络控制服务器控制我国境内僵尸网络受控主机。

国内黑客活动具有以下三大特点:

一是绝大多数黑客攻击破坏活动以谋利为目的。

网络攻击者主要通过制作传播病毒盗窃网络银行账号、游戏装备等方式获利;二是分工细化、形成利益链条。

黑客攻击活动已形成了由制作提供黑客工具、实施攻击、盗窃账号、倒卖账号、提供交易平台等各个环节分工合作的利益链条;三是被攻击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涉及多个领域。

近年针对政府、金融、交通、电力、教育、科研等领域系统的攻击数量明显上升,社会危害性越来越大。

防范黑客攻击九大方法,一、计算机的设置1、关闭“文件和打印共享”2、把“客人”账号禁用3、禁止建立空连接二、隐藏IP地址三、关闭不必要的端口四、更换管理员帐户五、杜绝Guest帐户的入侵六、安装必要的安全软件七、防范木马程序八、不要回陌生人的邮件九、做好IE的安全设置,四、网络购物,谨防骗局,网络购物?

上当受骗?

案例五骗你没商量,网名为“战将”的游戏玩家称,他玩暗黑游戏已有一年多时间,一次他突然接到一位玩家的信息,说有高等级的盔甲和魔法道具出售,其中一套80级的盔甲正是他一直梦寐以求的。

为能够快速升级,他最终与这位玩家谈妥以1200元的价格成交,但当他将钱如数汇入对方银行账户后,对方从此消失,他方才醒悟自己被骗。

作案手法:

近年来针对虚拟网络游戏的诈骗案件不断增多,常见的诈骗方式一是低价销售游戏装备,犯罪分子利用某款网络游戏,进行游戏币及装备的买卖,在骗取玩家信任后,让玩家通过线下银行汇款的方式汇款,待得到钱款后即食言,不予交易;二是在游戏论坛上发布提供代练信息,待得到玩家提供的汇款及游戏账号,代练一两天后即连同账号一起侵吞;三是在交易账号时,虽提供了比较详细的资料,待交易结束玩了几天后,将账号盗过去,给玩家造成经济损失。

案例六不要轻信他人,某校学生小刘在宿舍上网,登陆QQ后发现在国外留学的好友也在网上,于是就主动跟好友聊起天来,聊了一会儿,“好友”把视频打开了,小刘一看就是好友的影像,但此时视频马上就关闭了,“好友”接着说,自己的哥哥在生意上有点麻烦今天急需用钱,让小刘先给他哥哥汇款三千元。

小刘想也没想,就赶紧去银行向“好友”提供的银行账号办理了汇款业务,汇款后小刘给好友打了电话,好友说什么钱呀?

这时她才发现被骗了。

作案手法:

犯罪分子通过黑客技术窃取事主QQ密码,并远程启动视频探头,事先录取事主的视频资料,然后登录所窃QQ,冒充事主有针对性地选择其QQ好友,要求与其视频聊天,向其播放事先录取的事主视频。

骗取信任后,编造出车祸、急需周转资金等各种借口骗取钱财。

网络购物注意事项,选择合法的、信誉度较高的网站交易;避免与未提供足以辨识和确认身份资料的电子商店进行交易;网上商店所提供的商品与市场价格相距甚远的要小心求证,勿贪图便宜,谨防上当受骗;进行网上交易时,妥善保存交易记录;警惕网络陷阱和欺骗;不要轻易相信互联网上中奖之类的信息;不要轻易相信来历不明的测试个人情商智商交友之类的测试软件,将个人真实资料提供;不要轻易将自己的电话号码、手机号码在网上注册;不要轻信网上公布的快速致富的窍门;不参与网络赌博,防范网络传销;谨防钓鱼网站,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等单位共同发布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感谢您的关注!

希望同学们正确对待,辨别网络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