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微型课题研究手册.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900454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52.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易微型课题研究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易微型课题研究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易微型课题研究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易微型课题研究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易微型课题研究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易微型课题研究手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易微型课题研究手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易微型课题研究手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易微型课题研究手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易微型课题研究手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易微型课题研究手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易微型课题研究手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易微型课题研究手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易微型课题研究手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易微型课题研究手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易微型课题研究手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易微型课题研究手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易微型课题研究手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易微型课题研究手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易微型课题研究手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易微型课题研究手册.docx

《易微型课题研究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易微型课题研究手册.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易微型课题研究手册.docx

易微型课题研究手册

教师微型问题研究手册

 

课题名称:

_初中语文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教学研究_

年级:

___九年级_____

学科:

语文___

课题申报人:

__易秀珍____

研究起讫时间:

_2014-12―2015-7_

 

鸦鹊岭初中教务处

  夷陵区学校微型课题申报表

课题名称:

初中语文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教学研究

主持人姓名

易秀珍

任教学科

语文

工作单位

宜昌市夷陵区鸦鹊岭初级中学

电子邮箱、QQ号

QQ274939439

课题组成员

易秀珍

研究时间

2014-12―2015-7

问题描述

经过调查发现:

现在因为诸多因素,许多学生学习存在如下问题:

①不善于合理安排时间,缺乏有计划学习的习惯;②书写不规范,不注意认真书写的习惯;③缺乏预习和课前准备的习惯;④不善于做笔记,有的甚至没有做笔记的习惯;⑤不善于使用工具书,缺乏查资料和课外阅读的习惯;⑥上课精力不集中,沉迷于幻想的习惯;⑦学习懒散,依赖性强,缺乏认真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⑧不善于温故知新,有的甚至没有自觉复习的习惯;⑨考试审题不严,缺乏认真仔细检查的习惯;⑩学习死记硬背,只求结论,不重探究过程,缺乏大胆质疑、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习惯……这些不良的学习习惯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制约了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许多学生进入高中之后,不能很好地适应高中的学习,学习心理疲惫不堪。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由于学生的车轮转不起来,教学效果也不佳。

所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对教师﹑对农村家庭﹑对我校的发展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叶圣陶先生也曾说:

”教育是什么,往单方面讲,就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是为了不教,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让学生学会学习。

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是优化学习过程、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益的重要环节,更是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的具体体现和学生获取终身学习能力的重要方法。

我校是一所农村学校,我们决定展开课题为“初中语文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教学研究”。

课题界定

(一)“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一般指长期逐渐养成的、较稳定的学习行为与态度。

就其性质而言可分为不良学习习惯与良好学习习惯,前者如作业拖拉、缺交、抄袭、考试作弊等,后者如独立思考,独立作业,勤学好问等;就层次而言,可以分为基本学习习惯与高级学习习惯两大类。

基本学习习惯有预习习惯、复习习惯、专心听讲习惯、做笔记习惯、独立作业习惯等,高级学习习惯包括认真观察的习惯、勤于思考的习惯、勇于提问的习惯、自学与研讨的习惯、学用结合的习惯等。

学习习惯的培养应从基本习惯入手,循序渐进,发展到高级习惯。

(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研究”

我们所说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研究”,就是指要根据农村初中生的特点与所处的环境,(农村初中生最大的特点:

纯朴,但各方面习惯较差。

所处环境的重要特点是:

家长或望子成龙,但教育无策;或做工较忙,又宠爱过度,对子女学习疏于关心,等等。

)课题组从各门学科,各个年级入手,通过一系列的研究活动,帮助学生克服不良的学习习惯,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可以为学生的良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并使他们的学习水平提升,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平台,全面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形成特色,有力地推动素质教育。

研究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发挥学生最大的学习主动性,引导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开发学生潜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发展。

总体目标:

(1)矫正学生不良学习习惯,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2)建立农村初中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体系,形成师生重视良好的学习习惯的课堂模式,并将成功的经验推广。

(3)形成一套学习习惯的有效评价体系,完善良好的学习习惯的评价反馈机制。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一)研究内容:

(1)九年级语文学科基本学习习惯培养系列(包括培养目标、方法策略、预期效果,习惯培养的反馈情况)。

(2)主要是针对九年级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重点培养,并分析良好学习习惯形成的条件、背景、过程和主要因素。

实践并完善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方法。

具体内容:

课前能做好充分的准备,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课中能时刻保持良好精神状态;认真倾听、善于思考,积极发言;勤于动笔,做好笔记;课后能独立作业,主动纠错,善于归纳和整理,不懂就问,加强阅读,读写结合。

(3)重视学习习惯培养的课堂研究。

(4)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和良好的评价反馈机制的研究。

(二)研究思路:

本研究将基本遵循这样一条思路:

从现象到本质,从事实到成因,从探究到实践的思路,解释现象,解决问题。

实践与反思相结合。

首先是对九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用教学沙龙研讨的形式对影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形成进行归因分析。

其次是制定九年级语文学科重点学习习惯的培养实施计划,那就是通过一年的努力,让大部分学生都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前能做好充分的准备,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课中能时刻保持良好精神状态;认真倾听、善于思考,积极发言;勤于动笔,做好笔记;课后能独立作业,主动纠错,善于归纳和整理,不懂就问,加强阅读,读写结合等等。

从基本学习习惯入手,循序渐进,发展到高级学习习惯。

同时,组织教师进行围绕课题的理论学习,提高认识。

再次,立足课堂进行培养习惯的实践研究。

我们的课堂教学,不仅要完成课程标准规定的学科教学任务,还要完成习惯培养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努力将习惯目标转化成课堂行为,利用各个教学环节对学生进行教育与培养。

通过教育实验获得个案。

最后,实践后再进行数据对比、理论分析,针对研究目标进行反思、归纳。

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和良好的评价反馈机制。

不断地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

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由于本校规模小,所以研究对象定为初中九年级所有学生。

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法、文献法、调查法等。

(1)行动研究法:

有计划有步骤的对研究学生习惯培养过程中产生的问题由教师共同合作边研究边行动,以解决实际问题。

(2)文献研究法:

以“学习习惯”为核心词,广泛查阅文献,深入调研,搜集资料。

(3)调查法:

为了达到设想的目的,制定某一计划全面或比较全面地收集学生学习习惯的各种材料,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到某一结论。

它的目的可以是全面把握学生当前的学习习惯的状况,弄清前因后果,为进一步的研究或决策提供观点和论据。

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

主要工作是学习理论,设计方案,确定研究对象,课题立项、开题及有关物质准备等。

2、实施阶段:

主要工作是撰写课题方案,展开研究活动,搞好阶段总结。

3、深入阶段:

主要工作是进行中期评估,调整方案等。

4、推广与总结阶段:

主要工作是在中期成果的基础上,扩大研究范围,收集整理资料,进行分析,撰写报告,请专家鉴定,进行结题。

预期成果

1、形成课题研究阶段成果报告。

2、教师论文案例集与学生案例汇编。

3﹑学生学习习惯培养体系和评价反馈机制的建立。

援助要求:

学校提供一切必要帮助

学校审核意见:

校长(签章)

年月日

 

夷陵区学校微型课题学期汇报表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课题名称

初中语文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教学研究

校级课题编号

主持人

易秀珍

工作单位

夷陵区

鸦鹊岭初中

立项时间

2014.9

课题组主要成员

易秀珍

一、本学期历次活动研讨主题及基本情况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尤为重要,但是根据农村初中生的特点与所处的环境,(农村初中生最大的特点:

纯朴,但各方面习惯较差。

所处环境的重要特点是:

家长或望子成龙,但教育无策;或做工较忙,又宠爱过度,对子女学习疏于关心,等等。

)我研究的课题从学科特点入手,通过一系列的研究活动,帮助学生克服不良的学习习惯,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即:

(1)矫正学生不良学习习惯,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2)建立农村初中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体系,形成师生重视良好的学习习惯的课堂模式,并将成功的经验推广。

(3)形成一套学习习惯的有效评价体系,完善良好的学习习惯的评价反馈机制。

二、本学期课题研究主要成果

1.养成学生看、听、思、说、写的良好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发展奠定基础。

2.通过研究,总结出初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的方法与途径。

3.转化了教师的教学观念与行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总结经验,撰写小论文,进一步提升了教师的科研水平。

三、课题研究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1)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

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2)语文课堂上,不光是要教他们知识和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还要努力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需在坚持不懈的反复练习中养成,没有耐心和恒心就无法收获成果。

(3)改变重结果轻过程的评价方法,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必将是“好习惯,益终身”,不愁学不好语文学科。

四、学校考核意见

考核时间:

年月日

 

研究过程记录

课题论证:

“习惯”是一个人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难于改变的行为或倾向,经过反复练习而养成的语言、行为等生活方式。

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发展为个体一种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倾向,对学习效果有着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

“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我国现当代教育家叶圣陶说: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英国哲学家绋郎西斯·培根在《随笔集》中指出:

“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他可以主宰人生。

因此,人自幼就应该通过完美的教育,去建立一种好的习惯。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其教育名著“爱弥儿”一书中指出:

“在儿童时期没有养成思想的习惯,将使他从此以后一生都没有思想的能力。

”可见,习惯对于一个人性格的形成、能力的发展等都具有特别的作用。

小学阶段正处于学生学习的启蒙时期,既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最重要的时期,又是学习习惯走向稳定的最佳时期。

因此,在小学教学中采取有效措施,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有意识地进行训练和培养尤为重要。

而本课题,主要是在高效课堂的背景下针对我校学生,语文学习习惯进行研究,希望通过我们的研究能让学生养成全面良好的上课习惯、合作学习的习惯以及较好的写作业的习惯。

我们将以学习习惯培养作为重点,研究解决学生深层次学习的问题,引导学生爱学、乐学、会学、善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经研究形成的理论成果在我校乃至我区进行推广。

基于上述原因,我校准备通过开展语文教学研究活动,力图在2-3年时间内,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找出本校学生欠缺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原因,并且针对这些原因,探索出培养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途径和策略,在开展集体备课与教研活动的基础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尝试和探索,通过运用这些策略,革新初中语文课堂面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成果呈现方式:

教学实录、教学随笔、教育故事、教学论文等。

 

研究过程记录

 

组内研究活动记载(3次以上)

第一次:

学生上课习惯的培养研究。

1、预习(完成课前探究)的习惯。

根据老师课前设计好的课前探究导学提纲,认真自学与探究,在不懂的地方画上记号;上课伊始,学生带着问题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2、听的习惯。

听有两个层次的含义,一层是听见,更高一层是有思考地听,也就是用脑子听,如何培养学生边听边思考,在思考中听是尤为重要的;

3、说的习惯。

一是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二是勇于提出自己的疑问等;

第二次:

学生合作学习的培养研究。

1、教师要为孩子创设一个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的空间。

教师的话不能太多、太直白,要留给孩子充分思考的时间,给孩子们充分感悟的过程。

同时,教师要特别重视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让每一个学生养成想问题、问问题、挖掘问题和延伸问题的习惯。

让所有的学生都知道自己有权力和能力提出新见解、发现新问题。

特别要鼓励孩子独立思考,敢于坚持自己的见解。

其次,要创设孩子们相互交流的机会,让他们把自己独立思考的成果有条理地、清晰地与伙伴交流,在交流中感受思考带来的乐趣,去欣赏同伴思考的成果,以促进进一步的思考、交流。

这样在交流中思维的深刻性得到发展,产生了思考的兴趣,就会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2、学会表达。

合作学习需要每个成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互相了解对方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才能合作探究问题。

3、学会讨论。

讨论是合作解决问题的关键,每个成员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后,可能有不一致之处,这就需要讨论,攻克难点,形成解决方案。

不轻易放弃一个方案或想法,不迷信权威。

教师要在关键处予以指导,让学生逐渐学会讨论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第三次:

学生良好作业习惯的研究

1、规范书写,保持书写清洁的习惯。

作业的格式、汉子的书写都要规范。

2、良好的行为习惯。

要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不要抄袭别人的作业,围绕三维目标,精心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话兴趣。

 

典型案例

课题:

与朱元思书

夷陵区鸦鹊岭中学易秀珍

【教学内容选择】

◎确定核心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结合注释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理清文章结构,通过理解和分析,欣赏富春江上奇特秀丽的景色。

3、领会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确定支撑核心教学目标的教学内容:

反复诵读,在朗读的基础上,领会内容,掌握特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列出文章的结构图,体会感悟作者的感情。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多媒体播放音频朗读《山中杂诗》;2、学生齐读。

引导学生读完后,提问:

1、你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告诉我们写了什么?

教师点拨、指导。

明确:

写“景”,作者居住在深山的一座茅屋里,看到了四种景物。

2、你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

教师点拨、指导。

明确:

吴均(南朝),可见这是一位善写山水的作家,南朝人。

引入:

今天我们来欣赏吴均的另一篇脍炙人口的名篇——《与朱元思书》。

二、目标导学:

1、正确熟练地朗读课文;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初步感知文章大意;3、理清课文的结构;4、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独立自学

一读:

明确读音和句读

欣赏:

播放课文录音,要求学生仔细听课文,在书上记下读音和句读。

导引:

了解学生是否有还不明白的读音、句读?

(学生若不提出,可提醒:

缥(piǎo)碧湍(tuān)轩(xuān)邈(miǎo)

泠(líng)嘤(yīng)嘤成韵(yùn)横柯(kē)有时见(xiàn)日鸢(yuān)

戾(lì)天经纶(lún)窥(kuī)谷)(备用)

二读:

大声朗读课文,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读清节奏,读出感情

朗读:

学生全文朗读(注意其生字新词的读音、句式停顿处理)

点评:

侧重在句读方面,适当点评学生的情感处理。

强调:

向上的那种“劲”。

四、合作共学

三读:

分小组出声散读课文,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导引:

对照注释,是否都能解释?

有什么觉得不好解释和翻译的?

计论:

在学生发问时,视情况作分别处理:

一般词语可互答解决;涉及下列板书中的重点词句,板书待用,同时依然互答解决。

学生无人发言时,指定下列板书中的关键词,点名回答。

(板书)

下列句子,你会翻译了吗?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四读:

理清课文结构

朗读:

采用个别朗读法,其它同学考虑:

文中哪句话概括了课文描写的山水特征?

为什么?

(请1—2名学生(水平稍差的)谈自己的看法,要求:

自圆其说,语言完整)

教师点拨、指导。

明确: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是景色的特征,全文都围绕“奇”、“异”这两个字在做文章。

讨论:

作者是怎样一步步展现这个“奇”、和“异”字的?

(请2—3个学生(水平较好的)谈自己的看法,要求:

边讲边板书关键词句,老师注意肯定、补充)

小结:

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利用板书,顺水推舟,明确:

景:

异水:

“清”(千丈见底,直视无碍)

“急”(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奇山:

“看”(高山寒树,轩藐成峰)

“听”(泉水作响,好鸟成韵)(蝉鸣不穷,猿叫无绝)

五读:

明辨课文主旨

1、朗读:

全体朗读课文2、讨论:

读完全文,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从文中你能悟出作者写这篇文章时的心情吗?

(放开回答,一般要求能用最精练的词,短语概括,回答人数至少5人,适当补充待用)

教师点拨、指导:

引导学生回顾作者所选之景、绘景语言等内容后讨论:

看到如此的美景,引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慨?

表明了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备用:

关于吴均的生平介绍:

吴均,字叔庠,南朝梁代有名的文学家、史学家。

出身寒贱,自幼好学而有超群的才华,所作诗文,深受当时行家称赞赏识,其文章风格清拔而有古气,当时的人纷纷效仿,称为“吴均体”。

吴均为人耿直,因私下撰写《齐春秋》,并如实地记录了齐、梁间的历史,梁武帝萧衍“恶其实录”,便焚其书稿,免其官职。

不久吴均又奉诏撰写通史,未成而卒,终年51岁。

点拨、明确: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这几句以及文章的美妙的景物描写既表现富春山的魅力,又表现了作者鄙弃名利的思想,对官场的厌恶。

师小结:

总之,从生平可见:

虽亟思奋发有为,但终未显达,因而有些消极遁世的思想情绪。

四、背诵挑战赛

限时三分钟;要求:

1、以组为单位挑战、应战;2、挑战者要先展示,应战者成功,各奖一枚成长元素。

【精彩部分回放】

课堂研讨

关于“读中品味”部分教学实录:

生1:

文中最能概括课文所写景色的特征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因为前面的“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是交待写景的地点和范围,而不是写景。

(一生上台到白板上边讲边板书)

板书: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总写)

师:

还有不同看法吗?

(摇头,无举手)正确。

师:

下面,我们一起把总写富春江山水的句子背诵一遍。

(齐背)

师:

分写部分先写——水,再写——山。

那作者是如果介绍富春江的“异水”的呢?

生2:

分两个方面,一是从“水皆缥碧”到“直视无碍”,这是写它的清澈;一是“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这是写它的湍急。

师: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和“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是什么意思?

生3:

水都呈现出青白色,千丈深的水清澈见底。

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浪头像飞猛的骏马。

缥碧的意思是——青白色;湍——水流;甚箭——比箭还快;若奔——“像飞奔的骏马;奔——飞奔的骏马。

师:

刚才这位同学的解释有错误吗?

(学生思考、交流后无人举手)请大家查阅工具书,弄清“湍”的意思。

(学生查阅工具书)

生4:

“湍”音tuān,意思是“急流的水”,而他解释为“水流”。

“急流的水”,是指“水”,“水流”是指“水流动的速度”。

师:

很好,你能用几个字词来概括江水的“异”?

(语塞,其它学生举手)

生5:

清澈;湍急或者是清、急。

板书:

水皆缥碧……直视无碍清澈(清)

异水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湍急(急)

师:

第三节是从哪些角度来写“奇山”的?

生6:

从四个角度来写“奇山”的。

第一个角度是视觉,从“夹岸两山”到“千百成峰”;第二个角度是听觉,从“泉水激石”到“猿则百叫无绝”;第三个角度是感觉,从“鸢飞戾天者”到“窥谷忘返”;剩下的内容也是从视觉角度来写的。

师:

还有哪个同学需要补充或订正吗?

生7:

归纳起来应该是三个角度,因为第一层和第四层都是从视觉角度来写的。

师:

还有问题不明白吗?

(无人举手。

师:

第一个视觉内容,是写山的高大,给人的感受是——高、寒;第二个听觉内容是写声响,这种写法叫——以声衬静;第三个方面是直接写作者的感受。

板书:

夹岸高山……千百成峰 (视觉)

     奇山  泉水激石……猿则百叫无绝 (听觉)

(高、寒)  鸢飞戾天者……窥谷忘返  (感觉)

           横柯上蔽……有时见日   (视觉)

师:

那么你认为作者在这里抒发了什么感情呢?

(资料助读:

备用:

关于吴均的生平介绍:

吴均,字叔庠,南朝梁代有名的文学家、史学家。

出身寒贱,自幼好学而有超群的才华,所作诗文,深受当时行家称赞赏识,其文章风格清拔而有古气,当时的人纷纷效仿,称为“吴均体”。

吴均为人耿直,因私下撰写《齐春秋》,并如实地记录了齐、梁间的历史,梁武帝萧衍“恶其实录”,便焚其书稿,免其官职。

不久吴均又奉诏撰写通史,未成而卒,终年51岁。

生1:

喜爱大自然,厌弃官场。

师:

喜爱大自然,从文章的开始以及字里行间,我能感受到。

可你说的“厌弃官场”我怎么感受不到呢?

生2:

这两句说的是“追求高位的人望见这里的山峰,追逐名利的心就平静下来,……”。

师:

是啊,我感觉这只是作者的想像啊,他没有说我吴均怎么样啊。

(生沉默)

师:

我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大家到了一个景色很好的地方,你会产生什么感想呢?

生3:

留连忘返,不想回来。

师:

你会不会产生出“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的感情呢?

生4:

我想不会吧。

师:

为什么呢?

生:

(沉默)

师:

(笑)说不定有的同学会产生出“唉,要是没有了作业和考试,天天到这里来玩该多好啊”的这样的感情吧。

(生开心地笑,并点头)

师:

同样的景物,不同的人会产生出不同的感情。

我们是学生,而吴均则是一个“经纶世务者”所以我们产生的感情是不一样的,吴均在这里说“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实际上也包括自己在内的,他在这里也流露出了远离官场、厌弃官场的感情。

师:

这样说大家能理解吧。

(生齐:

能)

师:

大家有问题可以继续提出来。

师:

大家还有问题没有啊。

(无人回答)

师:

(小结)这篇短文是从南朝梁文学家吴筠写给他的好朋友朱元思的信中摘录的一段。

吴筠曾得宠于梁武帝,并任史官,后因直言,一度被贬。

虽然后来朝廷也曾恢复了他的官职,但他从官场倾轧中悟出了仕途的险恶,于是完全淡泊了功名。

他的这种思想在本文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我们阅读此文,不仅一起随着吴筠观赏了祖国的美好山河,也明白了作者淡泊名利、寄情山水的心境。

【教后说教】

《与朱元思书》是一篇情词兼美的山水小品,它以简练隽永的笔墨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的大自然画卷,使人读后确有悠然神往之感。

吟诵此文,只觉得景美,情美,词美。

但传统中我们常把文言文的教学重点定位在“字字落实、句句翻译”上,将教学目标仅仅停留在“懂”的层面上,于是文言文教学便成了字句翻译课、古汉语知识课。

  《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文阅读教学提出的目标是:

“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基于以上要求,我对这篇文章的教学目标确定为在让学生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于是在整堂课上,我设计以“读”贯彻始终,整堂课的诵读涵咏部分主要由五个部分组成,即读顺语句、读懂文意、读清结构、读明主旨、读懂情意。

实践证明,诵读教学并非文言文教学中的唯一模式,但无疑是文言文教学的独特优势。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重视文言文诵读指导,尤其是诵读方法的指导,无疑可以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后点评】

这篇散文语句优美,适于朗读,本节授课老师注重朗读的指导,让朗读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教师灵活的运用录音范读、指名读、齐读、自由读、快速读等多种形式,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中感悟,读中生疑,读中答疑。

并且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