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家庭法自考题6.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90154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4.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婚姻家庭法自考题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婚姻家庭法自考题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婚姻家庭法自考题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婚姻家庭法自考题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婚姻家庭法自考题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婚姻家庭法自考题6.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婚姻家庭法自考题6.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婚姻家庭法自考题6.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婚姻家庭法自考题6.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婚姻家庭法自考题6.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婚姻家庭法自考题6.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婚姻家庭法自考题6.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婚姻家庭法自考题6.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婚姻家庭法自考题6.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婚姻家庭法自考题6.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婚姻家庭法自考题6.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婚姻家庭法自考题6.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婚姻家庭法自考题6.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婚姻家庭法自考题6.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婚姻家庭法自考题6.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婚姻家庭法自考题6.docx

《婚姻家庭法自考题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婚姻家庭法自考题6.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婚姻家庭法自考题6.docx

婚姻家庭法自考题6

婚姻家庭法自考题-6

(总分:

100.00,做题时间:

90分钟)

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

15,分数:

15.00)

1.在婚姻家庭的法律概念中特别强调______

∙A.主客体之间的联系

∙B.客体的特定性

∙C.内容的丰富性

∙D.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

(分数:

1.00)

 A.

 B.

 C.

 D. √

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婚姻家庭的法律概念。

婚姻家庭的法律概念:

婚姻,是男女双方以永久生活为目的,以夫妻权利义务为内容的合法结合。

家庭,是共同生活的,成员间互享法定权利、互负法定义务的亲属团体。

答案为D。

2.下列哪种行为应按重婚论处?

______

∙A.姘居

∙B.通奸

∙C.非法同居

∙D.有配偶者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共同居住生活

(分数:

1.00)

 A.

 B.

 C.

 D. √

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重婚。

重婚不仅包括当事人先后通过婚姻登记缔结多个婚姻关系的情形,也包括当事人通过婚姻登记及事实婚姻各种方式缔结多个婚姻关系的情形。

如果当事人前婚为登记结婚,后婚为事实婚姻,也构成重婚。

答案为D。

3.下列关于亲属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亲属关系即亲属法律关系

∙B.亲属即家属

∙C.家庭成员间不仅有亲属关系

∙D.婚姻是亲属之流,血亲是亲属之源

(分数:

1.00)

 A.

 B.

 C. √

 D.

解析:

[解析]亲属,系指人们基于婚姻、血缘和法律拟制而形成的社会关系。

婚姻是亲属之源,血亲是亲属之流。

故选项D错;亲属网络极为广泛,只有为法律所调整的亲属关系才是亲属法律关系,故选项A错,家属是家长的对称,不以亲属为限,故选项B错;而家庭成员间不仅有亲属关系,还有以家庭为单位的共同经济和共同生活的关系。

答案为C。

4.王光的祖母与李颖的祖父是同胞兄妹,现王光、李颖要求结婚,婚姻登记机关认为他们是______

∙A.二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不予登记

∙B.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不予登记

∙C.四代的旁系血亲,可以登记

∙D.直系血亲,不予登记

(分数:

1.00)

 A.

 B.

 C. √

 D.

解析:

[解析]我国《婚姻法》第7条规定:

“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结婚。

”本题中王光的祖母与李颖的祖父是同胞兄妹,即王光和李颖同源于曾祖父母、外曾祖父母,是第四代的旁系血亲,不属于我国法律规定的禁止结婚的情形。

答案为C。

5.基于婚姻的性质和功能,王某无性能力,则______

∙A.王某经对方同意即可结婚

∙B.王某经对方父母同意即能结婚

∙C.王某不经对方同意也可结婚

∙D.王某经对方同意并经登记机关同意即可结婚

(分数:

1.00)

 A. √

 B.

 C.

 D.

解析:

[解析]基于婚姻的性质和功能,有生理缺陷不能为性行为的,似以不准结婚为宜,但是实际生活中也有例外情形,例如在明知一方有此缺陷的情形下,仍然同意与其结婚的即可结婚。

答案为A。

6.世界各国对事实婚姻的立法例不包括______

∙A.承认主义

∙B.部分承认

∙C.不承认主义

∙D.相对承认主义

(分数:

1.00)

 A.

 B. √

 C.

 D.

解析:

[解析]事实婚姻是指不符合结婚形式要件,但具备婚姻实质要件,且以夫妻关系相对待的两性结合。

对于事实婚姻,各国的态度有所不同,有采取不承认主义的,有采取承认主义的,也有采取相对承认主义(符合某些法定条件的予以承认)的。

答案为B。

7.甲与乙在离婚诉讼进行时,甲父因病去世而未留遗嘱,甲依法继承遗产一宗。

此后不久,法院判决甲乙离婚。

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甲继承的遗产______

∙A.属于甲的个人财产

∙B.属于乙的个人财产

∙C.由甲乙双方协商确定所有权归属

∙D.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双方另有约定除外

(分数:

1.00)

 A.

 B.

 C.

 D. √

解析:

[解析]夫妻共同财产所有权的取得时间,是婚姻关系存续期间。

即合法婚姻从领取结婚证之日起(男女未办结婚登记即以夫妻名义同居,被认定为事实婚姻的,从双方符合结婚实质要件时起),到配偶一方死亡或离婚生效时止。

恋爱或订婚期间,不属婚姻关系存续期间。

夫妻分居或离婚判决未生效的期间,仍为婚姻关系存续期间。

题目中,甲继承遗产时,法院尚未作出离婚判决,甲乙婚姻关系存续。

答案为D。

8.被宣告失踪、宣告死亡的公民重新出现,经本人或利害关系人申请,人民法院应当作出新______,撤销原______。

∙A.判决,裁定

∙B.判决,判决

∙C.裁定,裁定

∙D.判决,决定

(分数:

1.00)

 A.

 B. √

 C.

 D.

解析:

[解析]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69条规定:

“被宣告失踪、宣告死亡的公民重新出现,经本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申请,人民法院应当作出新判决,撤销原判决。

”答案为B。

9.凡判决不准离婚和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没有新情况、新理由,原告不得重新起诉的期限是______

∙A.3个月内

∙B.6个月内

∙C.9个月内

∙D.12个月内

(分数:

1.00)

 A.

 B. √

 C.

 D.

解析:

[解析]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凡判决不准离婚和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没有新情况、新理由的,原告在6个月内不得重新起诉。

答案为B。

10.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______的原则判决。

∙A.夫妻平等

∙B.多劳多得

∙C.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

∙D.照顾子女权益

(分数:

1.00)

 A.

 B.

 C. √

 D.

解析:

[解析]我国《婚姻法》第39条第1款规定: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答案为C。

11.家庭法律关系的核心是______

∙A.夫妻关系

∙B.亲子关系

∙C.兄弟姐妹关系

∙D.祖孙关系

(分数:

1.00)

 A.

 B. √

 C.

 D.

解析:

[解析]父母子女关系,又称为亲子关系,在法律上是指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父母子女是血亲关系中最近的直系血亲,为家庭法律关系的核心。

答案为B。

12.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有权要求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条件是子女______

∙A.成年且有赡养能力

∙B.成年或有赡养能力

∙C.有民事权利能力

∙D.有固定的工作收入或经营收入

(分数:

1.00)

 A. √

 B.

 C.

 D.

解析:

[解析]根据法律规定,子女对父母物质上的供养扶助是有条件的。

首先,父母须是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其次,子女须成年且有赡养能力。

答案为A。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的施行时间是______

∙A.1998年11月4日

∙B.1990年3月8日

∙C.1992年4月1日

∙D.1994年2月1日

(分数:

1.00)

 A.

 B.

 C. √

 D.

解析:

[解析]作为中国收养法主要法律渊源的《收养法》,于1991年12月29日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布,并于1992年4月1日起施行。

1998年11月4日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的决定》,对该法进行了修改,修改后的《收养法》自1999年4月1日起施行。

答案为C。

1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子女由亲朋代为抚养不适用收养关系

∙B.允许送养人在送养子女后再生育子女

∙C.严禁买卖儿童或借收养名义买卖儿童

∙D.收养秘密知情人有保密义务

(分数:

1.00)

 A.

 B. √

 C.

 D.

解析:

[解析]我国《收养法》第19条规定:

“送养人不得以送养子女为理由违反计划生育的规定再生育子女。

”这一规定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是坚持计划生育原则的必然要求。

如果允许送养人在送养子女后再生育子女,势必不利于有计划地控制人口增长。

答案为B。

15.民族自治地方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结合当地民族婚姻家庭的具体情况______

∙A.另行制定婚姻法

∙B.修改婚姻法

∙C.不适用婚姻法

∙D.制定变通规定

(分数:

1.00)

 A.

 B.

 C.

 D. √

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民族自治地方执行婚姻法的变通规定。

我们《婚姻法》第50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结合当地民族婚姻家庭的具体情况,制定变通规定。

答案为D。

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

10,分数:

20.00)

16.下列关于婚姻说法正确的有______

∙A.婚姻须为异性结合

∙B.婚姻须为具有配偶身份的结合

∙C.作为婚姻的结合须为当时的社会制度所确认

∙D.婚姻则意味着必须同居

(分数:

2.00)

 A. √

 B. √

 C.

 D. √

解析:

[解析]关于婚姻和家庭,每个身处社会关系中的人都有自己的认识和表达,在法学领域,这两个概念有其特定的内涵。

所谓婚姻,是指为当时社会制度所确认的、男女两性共同生活互为配偶的结合。

夫妻双方共同生活并不意味着必须同居。

答案为ABC。

17.我国婚姻法为保障婚姻自由的实施,特别作出了几个禁止性规定,这些规定分别是______

∙A.禁止包办婚姻

∙B.禁止买卖婚姻

∙C.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D.禁止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

(分数:

2.00)

 A. √

 B. √

 C. √

 D. √

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我国婚姻法为保障婚姻自由原则实施的禁止性条款。

我国《婚姻法》第3条规定,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答案为ABCD。

18.罗马法和寺院法的亲等计算法______

∙A.旁系血亲的亲等计算规则前者优于后者

∙B.旁和血亲的亲等计算规则后者优于前者

∙C.直系血亲计算方法相同

∙D.旁系血亲计算方法不同

(分数:

2.00)

 A. √

 B.

 C. √

 D. √

解析:

[解析]罗马法的亲等计算法与寺院法的亲等计算法均是现代国家采用的亲等计算法,二者的直系血亲的亲等计算规则相同,但在旁系血亲的亲等计算上有所不同。

从旁系血亲亲等计算规则来看,前者明显优于后者。

多数国家采用的都是罗马法的亲等计算法。

答案为ACD。

19.关于当事人撤销婚姻的申请,下面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仅人民法院可以受理

∙B.申请人限于受胁迫一方的婚姻关系当事人本人

∙C.婚姻登记机关也可以受理

∙D.婚姻登记机关无权受理

(分数:

2.00)

 A.

 B. √

 C. √

 D.

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可撤销婚姻的申请。

我国《婚姻法》第11条规定,因胁迫而结婚的,受胁迫的一方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或人民法院请求撤销该婚姻。

由此可知,受理婚姻撤销案件的机关为婚姻登记机关或人民法院,而申请的主体只能是婚姻关系当事人中受胁迫的一方。

答案为BC。

20.依现行婚姻法规定,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下列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有______

∙A.工资、奖金

∙B.知识产权收益

∙C.一方因身体受伤害所得的医疗费

∙D.因继承所得的财产

(分数:

2.00)

 A. √

 B. √

 C.

 D. √

解析:

[解析]依据《婚姻法》第17条第1款的规定,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属于共同财产:

(1)工资、奖金。

(2)生产、经营的收益。

(3)知识产权的收益。

(4)因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

(5)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答案为ABD。

21.国民党政府民法中的离婚制度,将离婚的方式分为______

∙A.协议离婚

∙B.两愿离婚

∙C.调解离婚

∙D.判决离婚

(分数:

2.00)

 A.

 B. √

 C.

 D. √

解析:

[解析]国民党政府1930年12月26日公布民法亲属编,该编规定了离婚制度,其中对离婚的方式规定了两种:

一是两愿离婚,二是判决离婚。

答案为BD。

22.关于离婚时财产分割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

∙A.夫妻分居两地分别管理、使用的共同财产,分割时各归管理、使用方所有,相差悬殊的差额部分,由多得财产的一方以与差额相当的财产抵偿另一方

∙B.一方以夫妻共同财产与他人合伙经营的,入伙的财产可分给一方所有,分得入伙财产的一方对另一方应给予相当于入伙财产一半价值的补偿

∙C.对夫妻共同经营的当年无收益的养殖、种植业等,离婚时应从有利于发展生产、有利于经营管理的角度考虑,予以合理分割或折价处理

∙D.婚前个人财产在婚后共同生活中自然毁损、消耗、灭失,离婚时一方要求以夫妻共同财产抵偿的,不予支持

(分数:

2.00)

 A. √

 B. √

 C. √

 D. √

解析:

[解析]人民法院在处理财产分割问题时应遵循以下具体规则:

(1)夫妻分居两地分别管理、使用的共同财产,分割时各归管理、使用方所有,相差悬殊的差额部分,由多得财产的一方以与差额相当的财产抵偿另一方;

(2)一方以夫妻共同财产与他人合伙经营的,入伙的财产可分给一方所有,分得入伙财产的一方对另一方应给予相当于入伙财产一半价值的补偿;(3)对夫妻共同经营的当年无收益的养殖、种植业等,离婚时应从有利于发展生产、有利于经营管理的角度考虑,予以合理分割或折价处理;(4)婚前个人财产在婚后共同生活中自然毁损、消耗、灭失,离婚时一方要求以夫妻共同财产抵偿的,不予支持。

答案为ABCD。

23.亲权主要因以下原因消灭______

∙A.父母死亡

∙B.子女死亡

∙C.子女成年

∙D.收养关系终止

(分数:

2.00)

 A. √

 B. √

 C. √

 D. √

解析:

[解析]亲权主要因以下原因而消灭:

(1)父母或子女死亡,因法律关系的主体消灭而消灭。

(2)子女成年,因法定条件的消灭而消灭。

(3)收养关系终止。

此时养父母的亲权消灭,生父母的亲权恢复。

答案为ABCD。

24.继子女可以继承下列哪些人的遗产?

______

∙A.生父母

∙B.继父母

∙C.形成抚养教育关系的继父母

∙D.与生父母离婚的继父母

(分数:

2.00)

 A. √

 B.

 C. √

 D.

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继子女的遗产继承权。

根据《继承法》的相关规定,继父母与继子女之间的继承条件为有抚养关系。

另外,继子女继承了继父母遗产的,不影响其继承生父母的遗产。

答案为AC。

25.王某夫妇与其养子晓强解除了收养关系,哪个条件下王某夫妇有权要求晓强补偿收养期间支出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用?

______

∙A.晓强已经成年

∙B.收养关系的解除是由王某夫妇提出

∙C.收养关系的解除是由晓强提出

∙D.晓强成年后有虐待、遗弃养父母的

(分数:

2.00)

 A. √

 B.

 C.

 D. √

解析:

[解析]《收养法》第30条规定:

因养子女成年后虐待、遗弃养父母而解除收养关系的,养父母可以要求养子女补偿收养期间支出的生活费和教育费。

此外,生父母要求解除收养关系的,养父母可以要求其适当补偿收养期间指出的生活费和教育费,但因养父母虐待、遗弃养子女而解除收养关系的除外。

答案为AD。

三、{{B}}名词解释{{/B}}(总题数:

5,分数:

15.00)

26.家庭

(分数:

3.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家庭是指主要以婚姻关系、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包含一定范围的亲属在内的社会生活单位。

解析:

27.血亲

(分数:

3.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血亲系指相互之间具有血缘联系的亲属,这种血缘联系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

解析:

28.夫妻一体主义

(分数:

3.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夫妻一体主义又称夫妻同体主义,即夫妻因婚姻成立而合为一体,双方的人格互相吸收。

解析:

29.限制离婚主义

(分数:

3.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限制离婚主义是指夫妻双方均享有离婚请求权,但法律对离婚条件严加限制的立法主张。

即法律明确规定离婚的理由,只有符合法律规定的离婚理由,始许离婚,故又称“有因离婚”。

解析:

30.事实认领

(分数:

3.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事实认领,即生父已经抚养非婚生子女,并且有认为该子女是自己的子女的意思表示,视为认领。

解析:

四、{{B}}简答题{{/B}}(总题数:

2,分数:

12.00)

31.简述中国古代婚姻家庭法的特点。

(分数:

6.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中国古代的婚姻家庭法有其自身的特点。

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的规范,始见于礼,后入于律。

在奴隶制时代,婚姻家庭关系是由礼制和为统治阶级认可的习惯调整的。

到了封建制时代,婚姻家庭法规范被载入诸法合体、内容庞杂的统一法典;对婚姻家庭关系的调整是礼、律并用的。

总的说来,以礼为主,以律为辅,婚姻家庭法规范详于礼而略于律,是中国古代婚姻家庭法的一大特色。

解析:

32.简述我国婚姻家庭法有关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一方的探望权的规定和司法解释。

(分数:

6.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依《婚姻法》第38条规定:

(1)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2)行使探望权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3)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权;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12月25日发布的司法解释第26条的规定,未成年子女、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及其他对未成年子女负担抚养、教育义务的法定监护人,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中止探望权的请求。

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是指探望给子女的身心健康带来损害。

结合司法实践,其情形主要有:

①不直接抚养子女一方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

②不直接抚养子女一方患有重病,不适合行使探望权的。

③行使探望权的一方当事人对子女有侵权行为或者犯罪行为,严重损害未成年子女利益的。

(4)探望权中止后可恢复。

如果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已经消失,就应当允许恢复探望权的行使。

探望权的恢复应由人民法院以判决形式确认。

解析:

五、{{B}}论述题{{/B}}(总题数:

1,分数:

14.00)

33.试述保障我国婚姻法基本原则实现的禁止性条款。

(分数:

14.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禁止干涉婚姻自由。

干涉婚姻自由是对公民婚姻权利的侵害。

这种违法行为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其中,包办婚姻和买卖婚姻是比较典型的。

(2)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借本人的婚姻问题索取财物是对婚姻权利的滥用,违背婚姻自由原则的要求。

以索取财物作为成婚的代价,则是为法律所禁止,为道德所不取的。

对借婚姻索取财物的一方,应当予以批评教育,责令其改正错误,同时还要根据具体情况,妥善处理由此而引起的财物纠纷。

(3)禁止重婚。

重婚,是有配偶者与他人结婚或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行为。

在重婚关系中,一方或双方的合法婚姻并未终止,故对发生于后的违法结合以重婚相称,重婚行为是对一夫一妻制的严重破坏,须受法律的制裁。

(4)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

对于维护一夫一妻制来说,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规定,是对禁止重婚的重要补充。

根据我国《婚姻法》的有关规定,夫妻一方与他人同居,另一方诉请离婚,调解无效的,应准予离婚。

固有配偶与他人同居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5)禁止家庭暴力。

最高人民法院在有关司法解释中指出,《婚姻法》所称的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

持续性、经常性的家庭暴力,构成虐待”。

通过立法措施消除家庭暴力,是我国应当履行的国际义务。

我国《婚姻法》规定,夫妻一方实施家庭暴力,另一方诉请离婚,调解无效的,应准予离婚。

因实施家庭暴力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赔偿。

实施家庭暴力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6)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

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是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合法权益的必然要求。

我国《婚姻法》规定,夫妻一方虐待、遗弃家庭成员,另一方诉请离婚,调解无效的,应准予离婚。

因虐待、遗弃家庭成员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虐待、遗弃家庭成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解析:

六、{{B}}案例分析题{{/B}}(总题数:

2,分数:

24.00)

宋男幼年丧父,随母改嫁到离老家很远的地方,与家乡亲友断绝了往来。

宋男在大学期间结识了同班同学王女,双方关系密切,决定毕业后结婚。

毕业前,宋男携其母去王女家拜访,对未来的女婿和儿媳,双方父母均表示满意。

但在交谈中,得知宋男的祖母与王女的妈妈是同胞姐妹后,双方的父母均不同意此亲事,认为辈分不对且为很近的亲属。

但宋男王女感情甚笃,坚持要求结婚。

依据有关法律、司法解释回答下列问题并简述理由:

(分数:

8.00)

(1).宋男、王女是何亲属关系?

(分数:

4.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宋男、王女是表侄与表姑的关系。

宋男的祖母与王女的妈妈是同胞姐妹,宋男的父亲与王女是表兄妹,故宋男与王女为姑侄关系。

解析:

(2).婚姻登记机关应否给宋男、王女登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